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第3课《边城》教学资料 人教新课标必修5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至2017精品人教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至2017精品人教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3边城教学目标:1.体会沈从文的边城中的风俗美、人情美。

2.能了解翠翠的“情窦初开”跟作者的环境描写、人物的选择和描绘有关。

3.理解边城所展现的表现“人性之美”的“隐喻之美”在小说中的独特表现教学重点:1.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2. 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教学难点:文章是如何去展现“人性之美”的。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用竹笛和古筝合奏的江南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湘西风景的画面,同时用画外音朗诵下面这段话:“《边城》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她完美无瑕的融合和游刃有余的真实,通过流自笔端的汩汩文字,载着清雅恬静的风景与这水乡故事一脉相承的完整,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走进这座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及作者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美构筑的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古老边城,去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

”【板书】边城沈从文二、整体感知(一)文学知识1.作者介绍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20世纪80年代后,沈从文作为一代文坛巨星方被世界公认,他的文学作品得以重新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美国的汉学家所编《中国文学史》中,他的排名仅次于鲁迅;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幻灯片】2.解题边城,即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腐朽生活和“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的对立面。

它代表了沈从文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幻灯片】3.创作背景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原始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原始的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边城》一、教学目标1.理解《边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2.体会沈从文笔下湘西地区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深入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通过对《边城》的赏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边城》中的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掌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难点:体会沈从文笔下湘西地区的独特文化和人情风俗,深入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边城》的电影片段或展示湘西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边城》的世界,感受小说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2.背景介绍:介绍沈从文的生平和《边城》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3.课文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要素,重点探讨翠翠、傩送、天保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深入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边城》的主题、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

5.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例如缩写故事情节、描写人物心理、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6.作业布置:课后布置相关作业,例如阅读《边城》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探究《边城》中的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等,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小说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2.互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学习。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例如缩写故事情节、描写人物心理、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三边城教材分析《边城》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本篇课文“美好亲情”的主题,突出古朴淳厚的湘西环境和自然纯洁的人物感情。

课文节选的第一章对环境及人物的总述多从正面落笔,写得比较透彻,相对容易理解;切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

另一方面,《边城》整部小说的悲剧意蕴在选段中体现得并不明显,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中对此将采取相对简略的处理。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考虑中职学生语文能力及课外学习的局限性,立足于节选的文本,通过品读语句、揣摩细节来领会沈从文小说的特点,再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在优美风景描写中所表现的纯朴的人性美。

2、能了解翠翠的“情窦初开”跟作者的环境描写、人物的选择和描绘有关。

3、理解边城所展现的表现“人性之美”的“隐喻之美”在小说中的独特表现教学重点主旨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课时:1~2课时(看《边城》电影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在中国居住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说:在中国有两个美丽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

在凤凰有这样一条横幅标语欢迎您:为了你的到来中,这座古城守候了一千年。

凤凰这座美丽的古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今天,我们去欣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民有着怎样美丽的生活画卷,一起体验湘西人民曾经有过怎样美丽的爱的故事。

二、字词棕榈lǘ 睨nì 角隅yú 呜喇lā 蘸zhaà 阗tián 憩qì 悖bèi 埋(mán 怨,mái没)擂(léi鼓,lèi台)峒(dòng茶:山洞,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山东)三、简介作者、《边城》(1)作者资料一1、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3课 边城 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3课 边城 精品教案

3边城教学目标1、明确故事发生的背景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1、故事线索。

2、内容赏析。

学时难点通过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教学活动(一)作者作品及背景探寻(二)沈从文和他的小说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素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2.沈从文的作品有一种忧郁气质,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基调。

沈从文以温和的心境,尽量看取人性的真与善。

沈从文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就是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才具备了生命力。

他有一句名言,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

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实人性和神性的爱。

一方面是经营希腊小庙,一方面现实却是人欲横流,红尘滚滚,这样就必然产生孤独和悲凉,他的作品又温馨又哀伤是自然而然的。

(三)简述《边城》的情节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边城教案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教案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边城教案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的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格美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

参考答案:1、C2.B3.C4.C(应是“语言描写”)5.A阅读测试题6、D 7、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8、对比,衬托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情节铺设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在时间的回环往复中使作品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写作特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默风趣的小伙子。

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xx年高中语《第3课边城》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的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格美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

参考答案:1、C2.B3.C4.C(应是“语言描写”)5.A阅读测试题6、D 7、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8、对比,衬托边城【教学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2、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3、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理解翠翠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爱”和“美”的人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三课《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三课《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节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1.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

●教学方法1.美读课文,细细咀嚼品味作品蕴含着的诗一般的意韵。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翠翠的形象,小说的主题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

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二、解题出示多媒体投影: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

十三岁就参加预备兵训练,后正式入伍,其早期创作大多是写童年生活和青少年行伍生活,具有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

1931年以后的创作转向现实生活,在理想化的牧歌情境中表现着作家所向往的人情和人性美。

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创作成熟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边城》写湘西江城一个恋爱故事:山城茶峒的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爱上碧溪岨渡口老船夫天真美丽的外孙女翠翠。

两兄弟坦诚地互诉心事,相约按古老习俗以歌声相比,谁能打动翠翠,得到应和,谁就赢得爱情。

天保不善唱歌,又明白了翠翠倾慕傩送的实情,就毅然随船下辰州。

这个“水鸭子”竟被竹篙弹到水里“淹死”了。

傩送为天保的死难受,又被家中逼着接受中寨王团总的女儿的妆奁,痛苦地坐船去了桃源。

高中语文 第3课 边城(第4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3课 边城(第4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

定环境下的 内心世界。
示出人物的内 心世界。
坐:‘管它,坐瘪了不 关我事,出了五元钱
呢。’”
——高晓声《陈奂
生上城》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景物 烘托
即绘景而显 情。作品中出 现的景物,往 往是“人化 的自然”,渗
直接描写式。这 是最为常见的运 用最广泛的一种
人物心理描写 法,有的句子中
“天气比屋子里冷多 了;老栓倒觉爽快, 仿佛一旦变了少年, 得了神通,有给人生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 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 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 想感情。
因材施教
名 表现形式
写法要点
典型示例

内心 即人物直接 可用第一人称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独白 倾吐自己内 的写法,也可用 中写皇帝察看骗子织
心活动的方 第三人称的写 布的情景时,他的内心
法,它是无声 法。内心独白必 活动就是通过内心独
的语言在脑 须符合当时人 白法表现出来的。“我
海中翻滚,这 所处的情景和 什么也没看见!这可是
往往是人物 当时人的思想 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
感情比较激 品格,不可任意 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
动的时候才 拔高也不可随 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透了人物的 含有“想”等关 命的本领似的,跨步
特定心情。 键的字眼作为明 格外高远。而且路也
显的标志。 愈走愈分明,天也愈 “想”字或出现 走愈亮了。”
在心理活动之
前,或出现在心 ——鲁迅《药》
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
用“逗号”,有
的用“冒号”等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学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边城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学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边城

3 边城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技能目标1.能依据人物对话来分析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2.梳理小说情节,探讨小说主题,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情感目标感受人性、人情及真善美,揣摩作者的生命体验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苗族。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是“京派作家群”成员。

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新月社。

1949年后转向文物研究工作,其巨著《中国服饰史》为文化学界所看重。

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文学创作丰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

其中中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

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

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出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

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京派作家: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边城》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边城》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边城》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2.阅读全文,体会作者诗意的语言,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课文中的意象。

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分析翠翠、爷爷、傩送及天保的形象,探讨“三美”的建构。

4.探讨小说主题,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感受人性、人情及真善美,揣摩作者的生命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1.翠翠形象分析。

2.小说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白塔、水、黄狗、碾坊和船等意象分析。

3.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及湘西世界的建构。

难点:1.小说主题的解读。

2.沈从文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写作方式的认知。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课文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结构。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经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血性男儿林冲和西方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可夫斯基,今天让我们换一个视角,换一个时代,走进中国现当代小说。

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已经是有独立思考与认知的大孩子了,你们心中的真、善、美以及人性、人情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讨论三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

学生:2.教师归纳:同学们的想法都很真切,老师为你们的真诚感动。

但是老师心中最感动甚至可以说震撼却是另外一种世界。

老师在你们这个时候,对一个作家描绘的描绘的真、善、美、人性、人情及其构成的世界一见倾心,此后便中毒至今。

而他所描绘的一切不仅仅让老师向往,而是让几十个年代的人都为之动容。

这个作家就是沈从文,他笔下真善美、风俗人情、湘西世界以及人性神庙是人们的追求,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我们课本中的《边城》一直被认为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湘西风俗的代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悟沈从文及《边城》的美丽吧!二、作者简介1.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苗族。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是“京派作家群”成员。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精品教学资料荟萃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精品教学资料荟萃课件

学习目标
了解沈从文。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 界,体会人性之美。
沈从文(1902—1988), 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1927年参加“新月 社”,曾任西南联大、 北京大学教授。作品着 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 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 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 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 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 的人生。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 精品教学课件
单位:桑植县第一中学 执教:向付平
边城
沈从文
人教课标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 “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 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 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 一只黄狗……
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第 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

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祖父拿 天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系所念,全在傩
节 送身上,以致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
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
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
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

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 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 一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 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 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 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 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 了他的乡愁,是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 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但是在湘西,这种古 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

高中语文《第3课 边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3课 边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3 边城[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4.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多媒体辅助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

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沈从文的“边城”看看,看看那里的山、水、人吧。

(放录像,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人家。

这户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小说写的就是这户人家的故事,其中的“女孩”名叫翠翠。

她是怎样的姑娘呢?(放录音,女声朗诵)“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清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就是翠翠。

小说中的天保、傩送兄弟俩都爱上了她,为爱情展开竞争。

按当地习俗,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声向姑娘求爱。

阴历十四到了,月也快圆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或语段,并与学生共同研讨: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

《边城》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边城》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内容分析:《边城》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小说部分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教导学明确阅读小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本文重点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挖掘小说在时代变迁中的同步存在。

学情分析:《边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他们的明确活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由赞美自然风土人情上升到对现实的批判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另外,小说的长篇幅在解读问答上也存在很多的困难。

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1: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

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设计2:豆绿清澈的碧溪流水,静美和乐的茶峒古城,同着生活在其中的各色人等,在那热烈欢快的鼓点中散发出古朴之美,为我们构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图景。

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笔触,走进这个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世界--《边城》。

二、解题1.边城:即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小镇,是沈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2.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苗族。

生于一个困顿的军阀官僚家庭,十四岁进入军队,开始半流浪式的士兵生涯。

他跟随湘西地方军,走遍沅水流域,得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欢乐与悲哀,了解到各种“人生形式”。

人教版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第3课《边城》教学目标:1.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学生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欣赏作者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导入小说之中的表达方式,学习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2、自学法3、合作交流法4、激疑释疑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由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苗族。

因少年时长期生活在旧军队行伍中(沈的父兄,全列身军籍)。

耳闻目睹了湘兵的雄武和各种压迫杀戮的黑暗,形成了他性格中追求美好人生的善良德性的沉忧隐痛,向往于沅水流域人民的鲜明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对民间的一切具备特殊的审美敏感,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1922年离开湘江只身来到北京。

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边拼命读书,边拼命写作。

1934年发表《边城》,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沈从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很受关注,海外对其作品评价很高。

是一位由国外而红及国内的作家。

他的作品表现的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情”,这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

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大老天保,二老公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精选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精选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边城》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人教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资料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齐读:“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

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

沈从文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分析环境:(1)风景美:《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明确:P16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白云“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

(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

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P14.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P19.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

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

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

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

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B、翠翠与爷爷:(亲情)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

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

(四次)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

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语言)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明确:P20。

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2、分析几句对话:“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

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

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

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

怎么理解?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

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

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C、爷爷与乡邻:(友情)①爷爷与“老熟人”: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

”(白描)“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

(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

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总结主题)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

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主题是: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五、通读全文探究: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参考答案::1、P14、15:军民同乐;2、P15:顺顺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3、《边城》中显示的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板书:边城沈从文爱情纯洁亲情纯真友情纯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