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运球”教学单元计划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1一、学生分析由于我镇属于城乡结合部,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到篮球跟谈不上系统的学习篮球了,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共性的观察,了解到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较浓厚,但篮球基础一般,水平不一,且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

学生模仿动作的能力较强,对体育运动知识的认知从直观、感性、具体的动作开始,对知识的讲解已经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纪律良好,行为习惯已经正常化,可以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技能,但对基础练习缺乏耐心和坚持;有团队意识,但小组合作能力不强。

对老师的口令理解不清等,技能学习理解能力欠缺。

二、教材分析篮球运球是篮球基本技术中重要的技术,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之下所确定的初中篮球教材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采用《篮球》------运球作为基本教材。

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但学生对篮球的基本技术------运球的技能掌握较少。

本单元通过球感练习,辅助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运球技能,提高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懂得行进间篮球运球的技术方法。

2.知道并能利用球感练习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掌握运球的.基本要领,并能完成行高低运球的互相转换、换手体前换手运球、曲线进间运球及会做简单的运球组合动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四、教学器材本单元,篮球器基本为两块篮球场,标志杆若干,篮球每人一个,下红旗、鼓等器材,目的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练习条件,尽最大限度增加学生课堂练习密度,为提高学的篮球技术水平而设置。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和教案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和教案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和教案篮球运球教案篇1一、课题:《篮球-原地运球》二、课时:1课时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学会运球的基本动作,能够顺利拍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篮球的原地运球技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六、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学生集合整队(成六路纵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目标及要求。

热身:A:慢跑(组织:由教师带领学生按一定路线慢跑两圈。

)要求:队伍整齐、有秩序。

B:热身操(组织:学生成六列横队站立。

)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踢腿运动——俯背运动——弓步压腿——跳跃运动——手腕、脚腕运动2、基本部分(1)熟悉球性:手指拨球、腰间绕球、单腿绕球组织: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原地徒手模仿教师动作;学生按小组到教师指定的位置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个别纠正错误。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并能徒手模仿;能积极参与小组练习;能勇于接受他人的纠错建议并进行改正。

(2)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方法动作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跟部位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

组织:教师讲解示范原地原地运球动作方法。

学生原地徒手模仿教师动作。

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例如高低运球、左右运球等;男女生各成三列横队面对面站立,教师站立于队伍正中间讲解示范(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纠错。

组织:男女生各三组,每组8人。

每组四个球。

每两人一个球进行轮换练习要求:小组合作练习、交流充分;勇于接受别人的纠错建议。

(4)学生展示组织:每组选出代表进行篮球技能展示,代表可为一人或多人。

篮球运球单元课时计划

篮球运球单元课时计划
2、通过练习,95%的学生学会高运球、低运球、换手运球,
3、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协调性,
1.球感练习比赛。
2.哨音、小红旗指挥学生练习。
3.听讲解示范,模仿素、思考。

1、 球感练习、高低运球、换手运球、左推右拉,
2、 行进间直线运球,
1、熟悉直线运球的技术方法,85%的学生能够说出直线运球的基本要领,
3、通过本课,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的精神。
1播放篮球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2每人一球,散开练习,教师观察辅导。
3.小组练习,教师语言激励、小组展示。

1、球感练习、球感操,
2、原地运球:高、低运球及互相转换、换手运球,
1、熟悉原地运球控球技术,95%的学生知道高低运球的技术方法,并会区分叙述出高低运球的不同,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课时
内容
目标
策略

1、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及球性认识,
2、球感的培养及练习:手拨球、各种绕环、手抛球等
1、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史,懂得并会叙述篮球的发展史及篮球的基本技术,
2、通过尝试,95%的学生会做各种球感练习,75%并能够基本控制篮球,
2、篮球“8”字曲线运球
1、熟悉曲线运球控球技术,8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并描述曲线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
2、通过曲线运球的学习,90%的学生能基本控制身体姿势、重心和球的,提高控球能力,80%的学生能稳定地完成曲线运球2个往返以上。
3、通过学习和比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思考。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以满足心理需求。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三)单元课次本单元共4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课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动作,熟悉小篮球的球性,学习“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正确掌握手触球的部位,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进一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3、进一步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基本掌握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发展身体协调性。

4、巩固原地运球的完整动作方法,提高身体协调性及控球能力。

(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集体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内容。

通过练习可以发展手、臂的肌肉力量,促进动作准确、灵活、协调发展,为以后学习行进间运球打下基础。

原地运球的教材要点是手触球的部位和时机,并且在学习中要培养抬头运球和两手都能运球的能力。

本课重点解决手触球的时机和随球缓冲。

通过辅助教材游戏:协作跑,使学生初步了解侧身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素质,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1班学生,他们聪明好动,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低年级时已学过简单的拍球、原地投篮等游戏,具有一定球性基础。

在上一课中,学生已正确掌握了手触球的部位,但还有拍打球的现象。

所以本课通过辅助教具和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

(五)教学目标分析1、进一步学习篮球原地运球动作,初步掌握原地按压球和随球缓冲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篮球运球游戏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篮球运球游戏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篮球运球游戏教学设计(通用6篇)篮球运球游戏教学设计(通用6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使90%以上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2、技能目标: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变速运球的动作。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内容1、篮球变速运球2、游戏:运球接力四、教材分析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

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手腕控球2.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六、教学过程1、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篮球常识、慢跑热身和篮球操。

2、课的基本部分a、“篮球运球”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篮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手腕控球”。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

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b、组织教法: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在指定的区域练习,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通过配乐来提高学生运球的积极性,掌握节奏,体验手感,通过降低难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

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

小组长可以对本组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只对小组评价,不评价个人。

C通过运球接力比赛,巩固提高前面学习的变速运球,使本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

基本功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基本功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基本功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动作和技巧2. 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3. 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内容1. 球的控制和保护- 正确握球姿势- 手腕和手臂的运动- 保护球的技巧2. 基本运球动作- 走步运球- 跳步运球- 滚球运球3. 运球技巧- 双手运球- 单手运球- 交替运球4. 运球的变化和应用- 高低变速运球- 路线变换运球- 突破和过人技巧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练2. 分组练: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相对抗练,提高协作和对抗意识3.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方式增加学生对运球的兴趣和参与度4.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别指导和纠正四、教学步骤1. 球的控制和保护- 教师示范正确的握球姿势和手臂运动,并要求学生模仿练- 进行保护球的练,创造不同的干扰环境,让学生保护好球2. 基本运球动作- 教师示范走步运球、跳步运球和滚球运球的动作要领- 学生进行分组练,逐渐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球动作3. 运球技巧- 教师示范双手运球、单手运球和交替运球的技巧- 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练,逐步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4. 运球的变化和应用- 教师演示高低变速运球和路线变换运球的技巧- 学生进行小组对抗练,应用技巧进行突破和过人5. 温和总结- 复之前的运球动作和技巧- 总结研究到的知识和经验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和技能是否运用到实际比赛中2. 组织小组对抗赛,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运球能力和运用技巧的情况3. 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评估,以了解其在运球方面的进步情况六、教学资源1. 篮球2. 篮球场3. 小组分组标识物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篮球场地的安全,避免学生摔倒或碰撞其他学生2. 强调正确运球姿势和技巧,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手部或腕部受伤以上为基本功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

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单元教材小篮球单元总课次/本课次课型新授课本课内容小篮球--原地运球(水平二)授课日期课课练游戏授课教师学校教学目标1.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学习中,在活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2.使学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初步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增强安全意识;3.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能力以及控球能力;4.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手触球的部位,运球时球与身体的位置。

2.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场地器材篮球场1块、篮球41个、口哨1个、标志桶4个。

课的环节学习内容教法策略与方法学法策略及练习时间、组(次)数、强度教学组织与要求导课热一、课堂常规1.集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

2.像学生问好。

1.体委向老师报告人数。

2. 向教师组织:¤♀♀♀♀♀♀身5’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3.宣布教学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1.慢跑热身。

2.球操(跟我做)3.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并提出要求。

4.音乐声伴随慢跑热身。

5.听音乐师生一起做球操。

问好。

3.认真听取教师宣布内容和注意的事项。

4.听教师口令并执行。

6.跟老师一起做球操。

♀♀♀♀♀♀♀♀♂♂♂♂♂♂♂♂♂♂♂♂♂♂要求:“快、静、齐”,一切行动听指挥。

基本部分(学、练、赛、评)25'1.学生自己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口诀:两腿弯曲站两眼1.讲清练习方法,学生尝试练习。

2.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师自主学习。

a.五指应该怎样?b.掌心应该怎样?c.手应该按拍球的什么部位?3.教师讲清1.自主尝试原地运球。

2.带着问题按组观看视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练习。

3.认真听讲,根据教师的练习方法练习,注意抬头观察。

a.认真听讲。

练习队形要求:积极练习,积极参与。

向前看小臂带手腕掌心空着按篮球玩的转护球手要打开4.无敌烽火龙(比赛)练习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篮球运球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

篮球运球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

《球类—篮球原地运球》单元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努力,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球类,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

本单元以小篮球为主要内容,以游戏形式为载体,把熟悉球性和学习篮球项目的运球的简单动作方法融入游戏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竞争性、对抗性、集体性和全面锻炼身心的价值。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和提高运球的技术技能,感受活动乐趣;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的素质;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段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但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开始不必过分地强调技术环节的掌握,应以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地在实践中学会动作。

四、单元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

2.运动技能:巩固提高篮球运球的技术技能,发展学生上肢控球的能力和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心理健康:在学习与游戏中,通过互动、交往、合作学习,充分展示自我。

4.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勇敢、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触球的部位。

2.教学难点:抓和压结合的控球。

五.教学建议1.适应低年级学生动作发展的实际,尽量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通过挂图和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获得一些球类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行了本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具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的特点。

而且篮球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能激发锻炼兴趣因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学生通过篮球运动中的运、传、投等基本技术的练习,能促进其了灵敏性、协调控制性、力量、速度和跳跃等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

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今后打好篮球的关键。

运球的基本方法学会不难,但要能够熟练则需要教师科学的制订计划、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为将来能将篮球活动作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活动项目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自身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

喜欢篮球活动,但基本技术差,有学习运动技能的需求。

篮球是他们喜爱的活动,他们能模仿教师的动作方法,成功后变能获得愉快的情绪。

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灵活的教法,能使其较好的掌握动作的技术。

而且在篮球活动中在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还锻炼了自己意志和获得友谊。

四、设计特点分析:
1、本单元的设计遵循篮球运球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学习。

据此规律设置了“球宝宝学走路”的有趣情景主题。

从熟悉球性—原地运球—运球走路—行进间运球—考核五个课时,分别配以“球宝宝出生了要舒展筋骨—学站立—学走路—学跑步”这样以个逐层深入的情景。

使学生身临其境,自主认真学习,逐步提高运球的技术水平。

2、结合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特点,在课的设计中除情景设置法外,还采用了激趣法、明星诱导法、游戏比赛法等教学方法,例如游戏“跳跳蛙”、运球接力、运球走图形绕障碍等,极营快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体会模仿、与同伴合作帮组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等学法。

在学习中启发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作掌握情况及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成功和失败的感受进行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3、根据掌握操作性知识的形成,需要在适量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操练、叠加练习,为了遵循这一规律,为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本单元设计中,每课都安排了大量的反复练习,不断巩固运球的正确技术动作。

此外在练习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配合音乐,激发练习的热情。

练习中充分发挥优生的带
头作用,安排他们在学习中去帮助带动他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