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养成生活习惯的研究提纲稿
家园共育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研究
家园共育背景下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阶段。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对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现阶段家园共育的背景下,加强与家长在教育和生活方面的沟通和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然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长的一大难题。
为此,本文基于家园共育的背景下,探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家园共育;生活习惯;幼儿园教育活动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也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1]。
在现代社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并且家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
随着家园共育理念的普及,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合作育人模式正在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在家园共育的背景下,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并提出策略,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
一、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分离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家长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工作占据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幼儿的生活习惯养成。
而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二家园,应该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扮演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但在实际操作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通常是相分离的,这容易导致幼儿的生活习惯出现混淆。
(二)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盲区由于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知识和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幼儿的生活习惯养成。
比如,只知道要让孩子吃饱,而不知道孩子的饮食要尽量多样化;只知道让幼儿多多练习,而不知道适度的休息理念等。
这些问题会长期影响幼儿的成长,严重时甚至会对幼儿的健康产生影响。
(三)幼儿园教育缺乏个性化教学幼儿的生活习惯属于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同的幼儿面临的问题和培养方式也会存在不同,因此要求幼儿园能够采用个性化教学。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摘要: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幼儿园要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家长的介入与参与,促进家园的紧密联系。
幼儿园家园沟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其重要性,决定了在家园沟通中,幼儿园要承担起“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必须主动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
要把家园沟通工作作为幼儿园首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方法引言当前我们在实施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指导幼儿健康生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完成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卫生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从幼儿抓起,其主要内容包括清洁习惯、饮食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穿衣习惯等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孩子正确的讲究卫生方式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在幼儿园之中形成一股讲卫生、知文明的良好风尚,也为塑造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风貌贡献一分力量。
该文就主要从分析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谈一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方式方法。
1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逐渐被幼儿园重视,它的培养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培养和发展。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改善幼儿生活态度,还应该重视幼儿自理能力、行为能力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
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我们幼儿园也不再只是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而应该重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对于作息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安全习惯、爱护小动物和环保习惯、消费习惯等方面有全面的认识。
我们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可以推动幼儿园各项课堂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难点2.1教师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不完善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孩子知识方面能力的提升,还要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使用多种途径、多种活动、分层指导、用心沟通,使家长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当中来,同心协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一)“爱”的叮咛,从心出发1、倡议书的发放向家长们发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倡议书”,让家长们理解到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也让家长们了解,能够从哪些方面入手实行培养,同时有培养方法与策略的借鉴,书面的倡议书不但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方面在对其的重视度,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所作的努力,从而也进一步激励家长的配合度。
2、便签的应用幼儿家长大都上下班来去匆匆,把孩子一放一接就赶紧走了,无瑕与老师实行交流,所以“便签”就能够很好地架起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便签温馨又含蓄地传达着老师的要求,家长们也乐意接受改变。
每个班级都存有部分孩子长期不换外套现象,当面指出又恐伤了孩子与家长的自尊心,于是就换成“爱心便签”让孩子带回家。
“亲爱的XXX 家长:宝贝的外套脏了,该换换了哦!宝贝换上后,肯定会更神气,更有自信哦!老师明天很想看宝贝穿干净外套的样子。
”家长隔天的确给孩子换了干净的衣服,这时候老师仍旧需要即时送达“爱心便签”以资鼓励,能够是书面的、短信的、网络私信的方式实行。
“亲爱的XXX家长:谢谢您的配合与付出,今天宝贝的‘新’外套很漂亮,宝贝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还自豪地对同伴说自己的衣服香香的,是妈妈洗的。
”以此来巩固家长与孩子的习惯。
2、家园联系册作为每个月与家长沟通的“书信”,老师应充分利用其沟通的价值,把幼儿一个月来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引导之处,利用家长联系册与家长实行书面沟通。
家长册每个月都罗列出在园在家需要培养的生活习惯内容,让家长们实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比如三月份大班生活习惯培养内容与要求:A、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且能够指出他人的不良行为。
B、了解一些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
家长就能够对此实行相关内容的培养。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幼儿阶段是个体习得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这一阶段主要生活场所,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着教育孩子的困扰。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须要加强合作,共同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
在实践中,家园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如家长工作繁忙、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等问题影响了合作效果。
有必要开展研究探讨家园合作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案。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家园合作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家园合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一、探讨家园合作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重要性,深化对家园合作概念的理解;二、分析家园合作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三、探讨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机制,揭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四、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家园合作经验,为其他幼儿教育机构提供借鉴;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为家园合作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将为幼儿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合作能够形成一种有力的教育合力,将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形成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家园共育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3
家园共育开展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研究文稿类型:课题研究报告学员姓名:入学时间:所在单位:联系电话:1家园共育开展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途径研究【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幼儿阶段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
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
它往往从行为的训练入手,综合多种训练方法,全面提高幼儿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它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既然习惯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它肯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幼儿生活的大环境中,主要有家庭、幼儿园以及一些其他社会因素对幼儿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幼儿生活在其中,可能习得一些好的习惯,也可能习得一些不好的习惯。
本论文就从当前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入手,以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着手开展幼儿养成教育课题的探索与实践,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养成教育家园共育生活习惯途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我园地处县城,经过调查发现,家长素质高低不等、多数家长工作都特别忙,无暇照顾孩子,在对孩子生活行为习惯能力的培养方面则很欠缺;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孩子的生活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办了一些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更谈不上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刚入园的孩子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或者经常穿错衣服,大班的孩子不会自己擦屁股等等这些现象。
我带领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查阅省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与幼儿养2。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背景: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
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
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核心概念: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摘要: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研究分别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教育角度进行探讨,指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观念、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要尊重幼儿的权利与参与,让幼儿充分地参与、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幼儿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协调配合,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园共育;幼儿发展;策略研究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最初,幼儿被动地按照家长或成人的要求去吃、睡、玩,去处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游戏及其它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安排发展成一些较少变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但它一经形成,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
幼儿期幼儿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培养好习惯比较容易,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他们如此强调习惯的培养,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何等重要。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太容易改变的。
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
我国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家孙晓云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幼儿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生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总结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总结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园共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和幼儿园需要联手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有益的成长环境,使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总结家园共育来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寻找家园共育的合作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家长和幼儿园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帮助幼儿园更好地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课程,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于家园共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需要及时将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告知家长,家长需要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和反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才能保证家园共育的顺畅进行。
三、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幼儿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共育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洗手、吃饭等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如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等好习惯。
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有计划地和有方法地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情感联结,这是家园共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家长需要充当孩子的情感支持者,要用心倾听孩子的疑惑和困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不断地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情感价值观。
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反之,则终身受其害。
”《幼儿园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文明的生活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未来一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
《纲要》指出“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
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二、调查分析我们对198名在园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着重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幼儿教育中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孩子在家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形成的原因等。
按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家长认识到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占总人数的100%,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占总人数的97%,而在家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大都认为是家长对幼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而造成幼儿依赖性太强,以自我为中心。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下列几个要点1、家长都认为幼儿幼儿教育中生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2、通过调查发现,孩子在家都存在这这样那样的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进餐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总是要父母喂着吃饭,在进餐的过程中,幼儿有挑食现象,经常洒落饭菜,饭后餐具有时还不能放在固定的地方;大部分孩子不会恰当的使用手帕和纸巾,不会正确的洗手;还有的孩子不愿自己穿脱衣服、不愿自己整理玩具和学习用品等。
三、具体措施从以上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家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幼儿的生活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生活卫生习惯方面,饭前便后洗手,饭后要漱口,保持正确地姿势,安静地入睡;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会独立地穿脱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系鞋带,会帮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发碗筷;劳动方面,管理自然角,坚持值日生工作,,认真擦自己坐的小椅子等等,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幼儿坚持每天去做。
幼儿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教案家校共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家校共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紧密合作,能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案家校共育。
1.家长的角色家长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身边的日常细节,比如睡前刷牙、整理玩具、做作业、用餐礼仪等,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2.幼儿园老师的角色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第二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老师要细心呵护每一位孩子,注意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注重教育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比如讲卫生、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服、吃饭等生活细节。
老师们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教育孩子,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们也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3.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教案针对幼儿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案,首先要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从晨间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室内外活动习惯等方面入手,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自觉遵守生活规则。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游戏活动、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教案还应该充分考虑家长的参与度,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加强家校互动。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家校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之间的密切合作。
我认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的优秀教师访谈提纲内容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的优秀教师访谈提纲内容标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优秀教师访谈引言:- 引入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对于家庭共育的意义。
- 解释为什么选择优秀教师访谈来探讨这个话题,介绍访谈对象的背景和经验。
一、幼儿行为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1. 介绍幼儿行为习惯的概念和特点。
2. 阐述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包括培养自律、责任感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3. 引用相关研究或实例,进一步说明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二、家庭共育的意义1. 解释家庭共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家庭共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独特优势,如亲子关系、家庭环境等。
3.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引用相关数据,强调家庭共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有效性。
三、教师访谈:构建家庭共育路径的经验分享1. 介绍访谈对象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说明其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专业经验。
2. 提问并探讨教师在与家庭合作时,如何主导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a)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b) 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和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c) 如何鼓励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3. 引用教师的观点和理解,与其经验相结合,解析其成功的秘诀。
四、总结与回顾:构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1. 回顾访谈内容,总结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要素。
2. 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家庭共育路径示意图,包括访谈对象的建议和其他相关建议。
3. 强调家庭共育路径的灵活性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4. 总结文章内容,肯定家庭共育的作用,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结尾:- 介绍下一步可能的研究和行动方向,以进一步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 引用名人名言或相关研究来总结本文,强调幼儿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在与家庭合作时,主导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a)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的优秀教师访谈提纲内容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的优秀教师访谈提纲内容标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共育路径——优秀教师访谈提纲内容导言:- 引入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家庭共育的作用。
- 提出本文将通过优秀教师访谈,分享他们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见解和经验。
第一部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1.1 幼儿行为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幼儿行为习惯的概念。
- 阐述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1.2 家庭共育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中的作用- 解释家庭共育的概念,并强调其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 引用专家观点,说明家庭共育可以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
1.3 父母的角色和责任- 解读父母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的关键作用。
- 提供一些父母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如树立榜样、制定规则等。
第二部分:优秀教师视角下的家庭共育路径2.1 优秀教师访谈一:培养自律意识- 提问教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培养自律意识。
- 探讨教师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如何建立规则和奖惩机制等。
2.2 优秀教师访谈二:培养良好的社交行为- 询问教师如何教导幼儿舒适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 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发展友谊、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2.3 优秀教师访谈三:培养责任感和尊重他人- 询问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观念。
- 探讨教师推行的具体策略,如教育故事、角色扮演等。
第三部分:总结与回顾3.1 家庭共育路径的重要性和优势- 总结家庭共育路径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 强调家庭共育对孩子发展的优势,如增强自信心和培养情商等。
3.2 对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回顾整篇文章所探讨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 表达对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如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结语:- 总结全文,强调家庭共育路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 表达个人对家庭共育的认同,并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浅谈“家园共育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浅谈“家园共育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摘要】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即可分为在园和在家两个时间段,所以教师与家长都自然成为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教育者。
在幼儿教育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作为教育者只要认真学习贯彻新《纲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就一定能走出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良好生活习惯《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让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纲要》五大领域的次序安排上,“健康”做为生活质量好坏的表现,理应最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此《纲要》中直接提出了诸多指向幼儿生活的目标,如:生活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强调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即可分为在园和在家两个时间段,所以教师与家长都自然成为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教育者。
幼儿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而家长与幼儿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具有重大作用。
1.笔者对某幼儿园进行了约五个月的观察,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师、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1 教育观念,重育轻保。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幼儿营养和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他认为“健全的身体才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作学问的基础”,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和增进幼儿健康的必要条件,幼儿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会直接影响如其劳动习惯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形成。
2015家园共育提纲
家园共育-如何打造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一、家园共育的基础是-过硬专业幼儿教师如果能够让家长从刚接触就接受、然后信服、最后跟从老师的教育理念,孩子就能够得到一个可以延续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反过来,如果老师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处处唱反调,不但对孩造成不好的影响,对老师的工作也带来很多麻烦。
要家长信服老师,老师的专业一定要到位,专业不到位,家长肯定不信服你,因为幼儿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的价值就是付钱来学习原来不会的知识,老师专业过硬,家长就会觉得跟着老师能学到正确的育儿知识,这样家长才会信服老师。
要是老师只是会迎合家长的非专业要求,家长怎么说老师就怎么做,家长只会把老师当作是保姆,不会尊重、信服老师的。
所以老师的教育专业一定要过硬,让家长能够在老师身上学到一些原来不会的育儿知识,至于家长的态度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处理客户的技巧,也是所有现代人,包括老师需要学习的技巧。
我认识一些专业很好的医生也会有些病人不相信他、挑他毛病,没有按照医生说的吃药,然后说医生水平不行的病人也有。
所以专业过硬和教育家长的技巧是两回事,专业归专业,让家长能够学习原来不会的知识才叫教育,可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坚持,家长最终是会信服的。
但如果你的专业不过硬,不管你是如何迎合家长,也是无法让家长信服的。
二、家长工作从平时多沟通做起,老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和家长的感情不可能是一天里建立的,平时要多沟通。
我曾经在一所幼儿园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是看家长心目中哪位老师的评分最高、印象最好,很奇怪,家长的调查结果与领导的看法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是领导觉得专业性很强的老师、真正为孩子好,并且教出来的孩子总体也很好,但在家长心目中的评价往往不一定是最高的,反而是专业一般的老师,但是很会和家长沟通的老师会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
这说明除了专业过硬以外,和家长沟通的技巧也很重要。
现在的社会与从前不同,所有人都在做客服,不要认为客户服务不是很高尚的工作,其实不管美国总统、我们国家的主席、总理,还是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他们每个都要做客户服务,因为只要你与人打交道,跟人产生关系,就会有客户的角色需要你提供服务。
幼儿园亲情教育:生活习惯培养与家园共育方案
幼儿园亲情教育:生活习惯培养与家园共育方案幼儿园亲情教育:生活习惯培养与家园共育方案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除了学习知识外,幼儿园也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这个阶段,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所需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亲情教育中生活习惯培养与家园共育的方案。
二、生活习惯的培养1. 规律作息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需要遵循一定的作息规律,包括午休、起床时间、用餐时间等。
这些规律的养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制定作息表,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日常卫生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需要学习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洗脸、刷牙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家庭和幼儿园可以联合开展卫生日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持卫生习惯。
3. 饮食健康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
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共同努力,提供健康的饮食指导和饮食环境,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礼貌与待人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需要学习礼貌和如何与人相处。
家园共育方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待人礼仪和沟通能力。
三、家园共育方案1. 家访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情况。
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与老师进行沟通,相互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共同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成长计划。
2. 亲子活动家园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要,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3. 家园沟通家园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和活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出谋划策。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幼儿园亲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习惯是指幼儿在对待周围 环境方面应养成的习惯。主要包括: 东西要固定摆放整齐;不乱丢杂物, 不随地吐痰或大小便等。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将来才能身体力行地促 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因此,养成个 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同样重要。
㈢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 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主动的相 互了解、相互支持,积极探索教育方法 和策略,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 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家园共育的出发点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 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从《纲要》的精神出发,依据幼儿的年 龄特点和需要,研究幼儿生活环节的常 规要求与流程;发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 值。通过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参与, 帮助幼儿提升自理自立意识与能力,为 幼儿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结合文 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 ⑴行动研究法: ⑵文献法: ⑶调查法: ⑷案例研究法: ㈢研究对象
三、 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指南》中指出:“‘生活本领’和‘生 活知识’的学习不仅影响幼儿现实的生活 质量,还影响幼儿情绪情感,性格倾向 等”。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其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 的方式生活。教师、家长都要把养成生活 卫生习惯,视为幼儿学习“生活本领”的 契机,不失时机地培养,促进幼儿健康生 活方式的形成。
家园共育 养成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研究
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一、 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 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 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 展的基础”。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 键期,我们要促进幼儿生活习惯养成, 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㈡实施阶段 计划: 行动: 结果和反思:
依据问卷,教师分析出幼儿习惯养成中存在的 具体问题及成因。针对成因找出的方法,更加有 的放矢。大家一起梳理、研究流程的过程中,进 一步明确了流程是为幼儿习惯养成服务的,因此 流程应是处在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 不应让流程成为刻板的东西。
针对上述情况,老师们先依据《指南》 精神,向家长介绍本年龄段孩子应达到 的教育预期,然后指导家长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放手给孩子创造自主做事的机 会,多鼓励孩子独立做事,不要怕做不 好。家园经常沟通,切磋教育方法,循 序渐进地给孩子搭建学习与发展的平台。
1.行动研究的第一环节:调查分析 计划: 行动:
1.行动研究的第一环节:调查分析
计划: 行动: 结果与反思: 从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本 次研究的意义100%掌握。我园新手教师较多, 由于经验所限,在把握教育契机方面有75% 的教师能够掌握。对于家园共育中困惑的问 题,因思考不足,多数教师尚未提出。
二、 核心概念界定
㈠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就是在饮食、作息、盥洗、 五官保护、自理方面形成的稳定的, 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 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个人卫生习惯、 公共卫生习惯等。
㈡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 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习惯是指幼儿在料理自己 方面应养成的习惯。主要包括:盥洗、 刷牙、餐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保 持仪表整洁等。
3. 行动研究的第三环节:理论提升
计划: 行动: 结果与反思: 通过学习,大家对家园共育的认识不断深 入;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为不断研究奠定 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知道要使教师达到学 以致用,要基于研究实践,需要更多地自主 学习,才能使学习不断深入。
4. 行动研究的第四环节:自主学习 计划: 行动:
四、研究设计 ㈠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研究目的 ⑴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 习惯,使幼儿受益终生。 ⑵引领家长提升观念,提高其科学育儿能 力, 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实效。 ⑶在研究中,提高保教队伍的专业素质和 教育实践能力。
2.研究内容 ⑴研究部分生活环节的常规要求与流程, 使我园生活环节的组织进一步科学化,并 利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⑵教师和家长共同探索养成幼儿生活卫 生习惯的教育方法与策略。
结果与反思: 通过交流,大家对养成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中 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对家园共育的途径有了 更多的尝试,提高了家园互动的能力。交流中我 们发现,教师已经能将学习、思考与研究实践相 结合,根据自己的问题去学习、学习中找寻答案。 在此基础上,引领教师明确思路,根据本班特点 制定研究方案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2. 行动研究的第二环节:达成共识
计划: 行动: 结果与反思:
从反馈中发现:老师辛辛苦苦培养幼儿生 活卫生习惯,家长未必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 只有教师、保育员达成共识还不够,我们必 须想方设法引导家长了解养成生活卫生习惯 的重要性,使家长参与到幼儿生活卫生习惯 的养成中来,这样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
பைடு நூலகம்
五、研究步骤与主要研究成果 为引领新手保育员、教师能充分认识 一日生活中蕴涵的教育价值,明晰家园 共育的基本途径,充分认识本研究对促 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从行 动研究入手,帮助课题组成员积极、迅 速地进入研究状态。
㈠准备阶段 我们将行动研究的过程相对地划 分为调查分析、达成共识、理论 提升、自主学习、明确思路五个 环节,并以此展开。
5. 行动研究的第五环节:明确思路
计划: 行动: 结果与反思:
虽然切入点不同,但大家普遍提出了一些亟待 研究的问题,如:“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有效引导 家长参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怎样与家长互 动以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等,这些问题是正在 研究并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采取进班观察,交 流探讨、分别指导、鼓励尝试的方式帮助教师寻 找方法。
在经历了行动研究的五个环节后,对教师 的认识现状和存在的困惑基本了解,为如何 引领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从大 家的理论提升和自主学习方面我们给予了帮 助。在寻找突破口的过程中,我们引领教师 先去找问题,然后紧紧围绕目标去做价值判 断。其间,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帮助教师梳理 思路,为研究的实施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