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维护残疾人的就业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某家餐饮公司多名残疾人员工集体来到市残疾人职介中心,反映该公司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足额支付残疾人应得的工资和保险,没有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歧视残疾人,甚至有打骂残疾人的现象。
这些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很值得探讨。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残疾人求职者受歧视的事情时有发生,残疾人是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平等就业权的。下面我们看看我国法律对招聘中的就业歧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二十七条:“在一切形式就业的一切事项上,包括在征聘、雇用和就业条件、继续就业、职业提升以及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方面,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保护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公平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机会均等和同值工作同等报酬的权利,享有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就业保障法》第三十四条:“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每个残疾人都享有平等就业权,就业歧视是违法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还会有就业歧视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国家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法规不完善,《劳动法》与《保障法》对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虽然两法均规定了残疾人有就业权和平等就业权,但残疾人很难援引这些条款对招聘中的就业歧视提起诉讼。因此,我国在完善劳动就业法规、保护残疾求职者权益、真正杜绝就业歧视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是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了残疾人就业。部分用工单位提出,目前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健全人包括健全大学生都安排不过来,怎么还有能力去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问题呢。另外,长期以来用工单位在认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见也是导致就业歧视发生的原因。比如,认为残疾人与健全人智力上存在差距、残疾人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又如,认为学历高的人一定比学历低的人工作能力强、招聘残疾人工作后会影响单位的形象等。而残疾人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不敢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对用工单位的就业歧视提

出异议,用人单位也高高在上,不考虑自身是否存在歧视行为。
三是少数残疾人因长期待业,养成了散漫的作息习惯,上班时经常迟到早退,不求进取,也引起一些单位的不满和意见。
面对这样的问题,残疾人应该如何应对?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首先,正视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平等就业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劳动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就业歧视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并产生影响,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残疾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多学知识,掌握多项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地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各种挑战,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次,要学会应对可能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平时树立“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自信,不随波逐流。遇到问题可以到市、区(县)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寻求帮助。积极参加职介中心举办的职业指导系列讲座,通过指导发现自己的长处或短处,以及在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然后从容面对。在遭遇歧视时要学会大胆或开门见山地向用工单位谈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必要时诉诸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在求职过程中要执著应对,不轻言放弃。要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懒,自暴自弃,要坚信“天无绝人之路”、“我能行”。
第四,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发挥优势,积极争取。无论是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还是健全人带来的就业压力,残疾人都应该有个暂时求而不得的准备。与此同时,要真正实现就业,还要求残疾人提高择业的自主性,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
就业市场需要健全法律监管保障机制,而法律机制的健全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残疾求职者,应该学会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用工单位毫无道理的苛刻条件,残疾人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就业歧视”,在目前尚缺乏法律监督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反映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现在,党和国家越来越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注重残疾人法规和制度建设,残疾人在立法建设加快的步伐前会越来越有安全感。


四、如何促进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实施
根据相关资料的显示以及笔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本

节为促进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为切实促进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有力的政策环境。
1、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司法保障和行政保障
(1)加快出台一些具有强制力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文件中要完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实施各环节的执法主体及其权能,强化部门协调与合作。要对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各项措施作出详细的说明,充分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对残疾职工的安置比例、上岗率、最低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公积金等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不仅要加快出台新文件,还要完善和补充残疾人保障法,同时制定详细的标准和细则,明确相应的责任。(2)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司法监督,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实质性的司法干预,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特别是当残疾人就业权利受到严重伤害时,法律应有可操作的条款,使伤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加强行政保障。一方面,加强行政立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变成实际操作性强的行政规章,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实施;另一方面,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没有履行应尽义务、侵害残疾人劳动权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
2、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刺激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需求,增加对残疾人就业各环节的支持
一是奖励政策,对于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二是补偿政策,对于因残疾职工而影响效率、增加成本投入的用人单位给予补偿,对残疾人因能力原因造成效率低收入少,给予一定的收入补偿;三是惩罚政策,对于严重阻碍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实施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惩罚。
再次,完善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实施要求对残疾人建立相应的就业援助制度。有关学者认为,建立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要从技术援助和社会援助两方面来进行。技术援助方面,应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同时要加强残疾人劳动就业能力的评估鉴定,以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能够得到合理的实施。社会援助方面,要建立政府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就业列为社会发展和工作考核目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机关要依法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义务。 (2)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残疾人就压保障政策的实施需要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就业

提供稳定的保障基础。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促进劳动力流动、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中的作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更应该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置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之中。根据整个社会保障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积极关注和及时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加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投入,制定更优惠的政策,使残疾人逐步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逐步探索建立让残疾人享受特殊社会保障的制度。
当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被社会广泛了解和充分认识,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注度,使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二)多方面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
北京市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具有十分便利的条件多方面为残疾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1)加强开展残疾人求职登记工作和残疾人专门人才库等信息网络建设。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比较少,就业领域窄,因此政府应该提供各种措施方便残疾人流动就业。要组织社区残协委员对辖区内残疾人就业状况展开调查,掌握本市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对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进行劳动能力评估,建档立卡,全面掌握残疾人就业动态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条件允许的地方,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理解,帮助解决用人单位在残疾人员工在培训、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实际困难,指导和协助用人单位开发和提供残疾人工作的就业岗位,加强对安置残疾人工作的先进单位进行宣传报道,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切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能够落到实处。(2)为残疾人举行专场招聘会,构建供需双方的交流平台。
(三)加强残疾人能力建设,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
残疾人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教育是残疾人在21世纪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因此,为了加强残疾人的能力建设,我们应该针对残疾人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创造准备性条件。“形成教育和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以竞争意识、合作能力为重点,以爱岗敬业为核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