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男>女,以躯干以上及四肢皮肤发红及并发皮疹为 其临床特征。其发病机理不详,可能为万古霉素促进 机体组织胺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在使用万 古霉素前预先应用抗组织胺药可减少红人综合征的发 生。
万古霉素类
体内过程
口服难吸收,肌注致组织坏死,适于静脉给药 不易通过正常BBB和血眼屏障 主要由肾脏排泄,替考拉宁t1/2约47小时
万古霉素类
抗菌谱
对G+球菌抗菌作用强大,尤其是MRSA和 MRSE,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尤为显著。
对厌氧菌也有较好作用,去甲万古霉素对脆弱 类杆菌有强效。
G-菌对其不敏感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特点: 耐酸,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 分布广泛,组织中浓度>血中浓度; 抗菌活性>红霉素( G+菌、嗜肺军团菌、肺
炎衣原体)。 不良反应发生率<红霉素;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特点: 1.抗菌活性(对G-菌)>红霉素,对肺炎支
原体最强。 2.耐酸,口服易吸收,分布广,组织浓度高 3. t1/2长(68h) 4.大部分以原形由粪便排泄
红霉素(erythromycin)
应用
(1)首选: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沙眼衣原 体所致儿童感染、白喉带菌者、弯曲杆菌 所致败血症、肠炎。
(2)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者 (3)替代四环素用于斑疹伤寒、恙虫病。
白 支 弯曲 沙 军团
红霉素(erythromycin)
不良反应
局部刺激 肝损害 大剂量长期应用 ,无味红霉素最强。 耳毒性 >4g/日 心脏损害 过敏反应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分类 14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地红霉素、氟红霉素、喹红霉 素
15碳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16碳大环内酯类: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罗他霉素、交沙霉 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药代动力学特点
1.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 新大环内酯类 不易被胃酸破坏;
抗菌机制 与细胞壁粘肽侧链形成复合物,阻碍细
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类
临床应用
严重G+菌感染,特别是MRSA、MRSE和 肠球菌属所致感染;
对β-内酰胺类过敏的患者; 治疗伪膜性肠炎、消化道感染;
万古霉素类
不良反应(替考拉宁毒性较小)
耳毒性:常规剂量较少发生。 肾毒性:发生率较高14.3%。 过敏反应 快速iv万古霉素——红人综合征
(2)军团菌病:嗜肺军团菌等诱发的肺炎。 (3)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眼部感染、呼吸
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 (4) 棒状杆菌感染:白喉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红霉素发生率高于二代。 肝损害:胆汁淤积性肝炎, 大剂量长期应用; 耳毒性:大剂量、肝肾疾患、老年人易发生。 过敏反应:极少引发过敏性休克。 二重感染:舌炎、伪膜性肠炎等。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 多肽类抗生素
本章内容
掌握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抗菌谱、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2、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应用。 了解 1、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化学结构与发展 第一代:红霉素(1952) 第二代: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等(70年代) 第三代:泰利霉素、 噻霉素(近10年)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林肯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
洁霉素)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特点
1.克林霉素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高, 受食物影响小;
2.骨组织浓度高,可透过胎盘屏障,但不 能通过正常BBB(弓形体脑炎时可达到有 效浓度);——治疗金葡菌所致骨髓炎的首选药
2. 分布较广,但不易通过BBB,肺、痰、胆 汁、前列腺、皮下等组织内浓度明显高于血 药浓度;
3. 药物经肝代谢,红霉素、阿奇霉素主要 自胆汁排泄,克拉霉素主要经肾排泄。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多数G+菌(厌氧球菌、棒状杆菌、产酶葡 萄球菌)部分G-菌(嗜肺军团菌)、厌氧 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 枝杆菌
红霉素(erythromycin)(一)
常用剂型
乳糖酸红霉素
供注射用
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耐酸,在
硬酯酸红霉素
体内释出
琥乙红霉素
红霉素
红霉素肠溶片
红霉素(erythromycin)
体内过程
不耐酸,口服2~4h血药浓度达峰值。 体内分布广,易进入细胞内液,扁桃 体、乳汁、胸水、腹水等组织中可达 有效浓度,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主要经胆汁排泄,有肝肠循环。
3.经肝代谢,可以原形经胆汁、尿排泄, 但尿药浓度低。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抗菌谱 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对需氧G+ 菌、G-球菌有显著活性; 对几乎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无效。
抗菌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
耐药性 :两药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
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性;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酯酶、 2-磷酸转移酶、乙酰 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打开内酯环
2.靶位结构改变:靶位结构甲基化 ——50S亚基 3.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临床应用
(1)替代青霉素: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G+引 起的感染、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耐药金 葡菌感染。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提高Hale Waihona Puke Baidu对G-菌的活性
抗菌活性:抑菌、高浓度杀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机制
作用于50S亚基
1. 抑制移位酶,阻止肽 酰基t–RNA移位; 2. 阻止70S始动复合物 的形成; 3. 与50S亚基上的L27、 L22蛋白质结合,促使 肽酰基t–RNA从核糖体 上解离。
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
临床应用
厌氧菌感染; 需氧G+球菌引起的感染; 敏感菌(金葡菌)所引起的急、慢性骨髓
炎 —首选; 弓形虫病和衣原体感染。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腹泻、假膜性肠炎 过敏反应 偶见肝损伤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