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门
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受精
——头端互朝相反方向交配;精子进入对方 的受精囊孔(卵细胞尚未成熟)。
——卵成熟后,生殖带分泌粘稠物质,于生 殖带(14~16体节)外形成粘液管,排卵其中。 蚯蚓后退,受精囊移到粘液管时,向管中排放精 子----受精----粘液管两端封闭---卵茧(蚓茧)。
异律分节:各体节的形态机能明显差别,身体不 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内脏器官集中在 一定的体节中。
意义: 强化运动机制,加强身体对环境的适应 分节现象还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是无脊椎动物进化中
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真体腔(次生体腔)
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具体腔膜(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 间广阔空间)。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闭管式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血液从心脏流出,从一条血管流入 另一条血管,中间由微血管网连接,血液始终不 离开血管进入组织间隙。
血液呈红色,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和血色素 意义:有方向,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蛭纲为开管式循环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沙蚕的神经系统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6、出现了原始的运动器官--疣足及刚毛
疣足:体壁向外伸出的扁平突起,为动 物原始的附肢形式。用于游泳和爬行。 海产种类具有。
疣足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刚毛:上 皮细胞内陷 形成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7、生殖与发育
多雌雄同体,有性生殖。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种类为直接发育。 对于海产种类为间接发育。
真体腔意义 : (1)消化管有了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2)促进 了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的形成和发展。(3)为肠的进一步分化创造了条件。 (4)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
第6章环节动物门
前 一 体 节 的 体 腔
排泄孔
后 肾 管 型
(七).链索状神经系统
脑、
围咽神经索、 咽下神经节和
腹神经索组成
(八).生殖和发育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直接发育 ,不经过幼虫期。 海产种类经卵裂、囊胚,以内 陷法形成原肠胚,发育成担轮幼虫。
担轮幼虫变态
二、
代表动物—环毛蚓
世界上最长的蚯蚓:澳洲,长3米,环毛属
寡毛纲 不明显 蛭纲
不明显 无刚毛和疣足 有环带 ♀♂同体 直接发育
多淡水 暂时性体 外寄生
刚毛 有环带 ♀♂同体 直接发育 多陆生
海生
(一).生活习性 (夜行,穴居)及外部形态
身体圆而细长,有许 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雌雄 同体。 节间沟:体节与体节 之间的深糟沟。
体环:体节上的浅槽。 口前叶:前端笫一节, 为肌肉质的突起,有摄食、 掘土和感觉功能。 环带(生殖带): 性成 熟时在笫14-15-16节由表 皮形成的突起。 环带上无 刚毛和节间沟。
(五).皮肤呼吸 多数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 表进行皮肤呼吸 多毛纲的部分海产类出现专门 的呼吸器官—鳃
(六).排泄器官:后肾管型
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一 端封闭,另一端为排泄孔(肾孔),开口于体外, 排泄物靠渗透进入排泄管。
后肾管型具有 两个开口:在体内 的开口为肾口,向 体外的开口为肾孔, 排泄物直接从肾口 进入管内,效率更 高。
(2)分类 游走目
隐居目
吸口虫目
日 本 沙 蚕
游 走 目
能自由游动,体为同 律分节;感官发达, 咽能外翻,具颚;每 体节有一对疣足。
覆 瓦 哈 鳞 虫
隐居目
穴居,常有 栖管;异律 分节;头部 不明显,口 前叶小,无 触手;咽不 能外翻,无 颚;疣足退 化。
第三篇第一章环节动物门
寡毛纲
分类
近孔寡毛目
• 仙女虫属 • 杆吻虫属 • 尾鳃蚓属 • 颤蚓属 • 水丝蚓属
远孔寡毛目• 带丝蚓属源自寡毛纲 生态分布和意义
生态分布 意义
概述
形态 生殖
分类
吻蛭目 颚蛭目 石蛭目
蛭纲
蛭纲
生态分布和意义
生态分布 意义
虫益 纲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概述
身体两侧对称 具三胚层 多为同律分节 发育一般经担轮幼虫期
分类
蛭纲:体两端具吸盘 缢纲:分节不清楚,有刚毛 星虫纲:分节不清楚,无刚毛 原环虫纲:体分节清楚,无刚毛或疣足 多毛纲:体分节清楚,具疣足,海产 寡毛纲:体分节清楚,无疣足,淡、陆产
概述
形态 生殖
分类
虫益 目
分布和意义
概述
形态 生殖
种类
星虫属
分布和意义
星虫纲
形态结构 种类 生态 分布
原环虫纲
多毛纲
形态构造、体制
头部 躯干部 肛节
生殖
有性生殖 异沙蚕体
多毛纲
分类
游走目:自由生活,体节相同 管栖目:管居或穴居,体明显分数区
浮游沙蚕科 裂虫科 鳞沙蚕科 叶须虫科 长吻沙蚕科 沙蚕科 齿吻沙蚕科 仙虫科 矶沙蚕科
游走目
海稚虫科 磷沙蚕科 丝鳃蚕科 蛰龙介科 海蛹科 沙烛科 龙介虫科 小头虫科 帚毛虫科 鳃蚕科
管栖目
多毛类
分布和意义
分布:海产,底栖 意义:饵料、食品、污染指标种
寡毛纲
形态构造
第四章 环节动物门
2. 疣足的有无;(体壁向外突出的扁平片状物,具运动、游泳 功能。)
3. 纤毛的口前叶的有无;(身体前端的肉质突起,在蚯蚓由于 体腔液压力的作用,口前叶饱胀时有摄食、掘土及感触的功能 。) 4. 吸盘的有无;
5. 体环或环轮的有无;(每个体节上又分多个体环。)
6. 葡萄状组织的有无。(蛭纲种类体腔常为葡萄状组织所填充 。)
6. 呼吸系统:沙蚕无特殊的呼吸器官。体表尤其是薄的背表面和 疣足的舌叶充满微血管网,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7. 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皆在血管中流动。 背血管:纵行于肠背部系膜之中,具收缩力使血液由后往前流, 也收集体壁、肾、疣足和体节的两对背肠血管来的血液。约在第 5体节分枝进入食道壁。 腹血管:纵行于腹中线肠下,为无收缩力的分布性血管,血液 由前向后流,并在每一体节通出两对腹肠血管。在肛节,背腹血 管以直肠血管环相连接。 连接血管:除第4、5体节外,每个体节两侧皆具两对环状的连 接血管,供疣足和体壁,并在此形成具呼吸功能的毛细血管网。 血液:亮红色,血红蛋白溶于血浆中,血浆中还含有变形的无 色具核的血球。
(1)头部:
头部由口前叶(Prostomium)、围口节(Peristomium) 、吻组成。
围口节 为体前一个大的环形节,腹面具横长的口,两侧各具4条细长的 围口节触须,背腹各两条,背须较腹须长。 口前叶 是围口节上方、口前的一个背腹扁平、多边形或卵圆形的肉质 叶(也可称为体节)。背面具四个眼。 具附肢,包括触手和触角: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下图): 体粗大,长200mm~250mm,体表满布大小不等的 粒状突起,吻圆锥形;腹刚毛1对,粗大;肛门周围有一 圈9~13条褐色尾刚毛。生活在低潮线下泥沙中的“U”形 管内,为我国华北沿海习见种类。
环节动物
2)真体腔的产生,促使排泄器官发生了新的 变化,产生了联系体内与外界环境的排泄
器官,从而扩大了它的排泄功能,即一方
面排泄代谢作用产生的废物,另一方面也 可以排生殖腺的产物。排泄器官从原肾管
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3)真体腔的形成与循环器官的产生和发展也
有密切的关系。真体腔的发展逐渐排斥了 原体腔,使之不断减小,最后只在心脏和 血管内腔留下遗迹。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 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蚯 蚓 前 段 解 剖 结 构
前肠:口腔、咽、食道、砂囊 中肠:胃、小肠 后肠:直肠、肛门
蛭纲 约300多种,多数生活在 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水或 陆地。暂时性外寄生 特征: 身体前、后有吸盘,
身体扁平
体腔退化
雌雄异体,有生殖带
利用医蛭吸取创口瘀血
第七章பைடு நூலகம்
环节动物门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简介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1、多毛纲(沙蚕) 2、寡毛纲(蚯蚓)
3、蛭纲(蛭)
二、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 2、具次生体腔(真体腔) 3、出现了跗肢(疣足和刚毛)
4、出现了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和开管式循环)
5、出现了后肾管
6、链状神经系统
1名词解释:真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
后肾管,闭管式循环系统。
2 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和
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和意义? 3 环节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
真 体 腔 的 形 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 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 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 分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 成肠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 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010环节动物门详解
环毛蚓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器官 卵 巢:1对,位于13节前方,腹
神经链两侧; 卵漏斗:1对,位于13节内; 输卵管:1对,连接卵漏斗; 雌性生殖孔:1个,输卵管在14节
腹神经链下合并并开口于14节腹面 正中。
受精囊:3对,位于7、8、9、节 由坛、坛管、盲管(接受精子)组 成。 。
生殖环带
性成熟时,14—16节的刚毛消失,体壁变厚变硬 ,在生殖时分泌粘液形成指状卵茧,以保证在陆 地上受精的顺利进行,使胚胎发育避免了干燥环 境。
• 约3000余种, • 身体分节,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 • 生殖发育
–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 性成熟时体表形成环带(Clitellum); – 交配时两虫互相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成卵茧
(cocoon),直接发育。 • 根据生殖腺、环带及刚毛构造等分三目。
– 常见种类:杜拉蚓(Drawida)、环毛蚓(Pheretima)
• 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 进农业增产。
• 世界的蚯蚓约有18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 环毛属种类多,我国有100多种.
二、外形形态
•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其身体的形态和结构 表现了对土壤环境的高度适应:
– 1)头部退化,触手、触须、眼点等感官均已消失; –2) 口前叶富有肌肉,当内腔充满体液时,可向前伸张,
一、进化地位
环节动物是在动物进化史占有重要地位的一 个类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 身体(同律)分节,出现疣足或刚毛 – 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系统 – 链式神经系统
二、生物学特征
1 . 身体同律分节,出现了原始的附肢(疣足) 2 . 两侧对称、三胚层、发达的真体腔、闭管式
循环系统; 3 . 后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4 . 链状神经系统; 5 . 雌雄同体或异体,海洋中间接发育的种类都
动物学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中肠:
胃(10-14节): 胃前部有一圈胃腺,分泌消化 酶使进一步消化。 小肠(15节起) 大部分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肓肠笫26节伸出一对指状突起, 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
后肠: 直肠(最末几节):收集和贮存食物残渣, 从肛门排出体外。
前肠:口腔、咽、 食道、素囊、砂 囊。
中肠: 包括胃、 小肠。 后肠: 包括直 肠、肛门。
1)来源
次生体腔的形成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三个腔 笫一次 笫二次 笫三次 囊胚腔 原肠腔 体腔
体腔是由中胚层形成时出现的中胚层体腔 囊发展而来的 。
1)次生体腔的形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 胞团继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 囊不断扩展,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 形成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 其内侧靠向肠壁,形成肠壁中胚层,分化为肠 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 层围成的腔即次生体腔。 真体腔=裂体腔=次生体腔
图8-19 正蚓的腹神经索与皮肤和肌肉 形成一个简单的反射弧
• 感觉器官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多毛类发达, 有眼(感光)、化学感受器、平衡囊等。 陆生寡毛类和半寄生类感觉器官一般不发 达,主要由体表的感觉细胞感受外界刺激。
七、 皮肤呼吸
大多数环节动物无专门的呼 吸器官,皮肤直接交换气体。
在多毛纲的部分海产种类呼 吸器官为鳃
环毛蚓
(一) 外部形态
身体圆而细长,40~47cm,120~160体节。 每节有刚毛一圈,雌雄同体。 节间沟:体节与体节之间的深糟沟 体环:体节上的浅糟 口前叶:前端笫一节,为肌肉质的 突起,有摄食、掘土和感觉 功能。 环带(生殖带)
性成熟时在笫14-15-16节由表皮形成的腺肿状 突起。 环带上无刚毛和节间沟。
09环节动物门
四、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蛭纲动物为开管式循环) 闭管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只在血管中流动, 而不离开血管到组织间隙中去。
五、后肾管排泄
两端开口的迂回盘曲管。
特点:肾管的管细胞代替了焰细胞,肾管两端开口。
肾口:开口体腔的多细胞纤毛漏斗
组成 排泄管:
排泄 (肾)孔:
功能:排除含氮废物;
平衡体内渗透压。
异沙蚕相、异枝裂相和行婚现象
行婚现象:上、下眩时,月光朗照,受月光刺激,虫体 纷纷游到海面,雌虫前面排卵,雄虫在后撒精,以此完 成体外受精的现象。 异沙蚕相:多毛类沙蚕科某些种类,在生殖季节,身体 后部的刚毛变多变长,疣足变成叶状,便于游泳,这部 分体节称为有性节,而身体前半部无变化,称为无性节。 这种现象叫异沙蚕相。 异枝裂相:多毛类枝裂虫科的枝裂虫,平时行裂体或出 芽生殖,在性成熟时,身体后半部变为有性节,前半部 为无性节,此现象称为异枝裂相。
类型 肾口 肾孔 存在部位 体壁内每节都有。
体壁小肾管 体腔 体外
隔膜小肾管 体腔 后节体腔 第15节后的每节隔膜前后
咽头小肾管 体腔 消化道内 4、5、6节咽周围。
(五)神经系统和感官
1、神经系统: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具有简单反射弧。 特 殊: (1)神经索背面具5条巨纤维。 特 点:电阻低,传导快,适于快速反射活动(比其它 神经快5倍) ; (2)有些种类中枢神经具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 作 用:调节影响生殖活动,与再生也有关。 2、感觉器官:不发达。 皮肤感受器; 包括 口腔感受器; 光感受器。
第三节 环节动物的分类
环节动物门的动物约有13000种。 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分三个纲: 多毛纲:自由生活 寡毛纲:土内穴居生活 蛭 纲:暂时性外寄生
环节动物0811
4)真体腔的产生也有了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 上皮的膜层,它包围着体腔。这种体腔膜 不仅具备了周围的膜壁,而且在许多两侧 对称的动物体内形成了前后分隔的横隔膜, 因而动物出现了分节现象,这为更好地适 应外界复杂的生活环境准备了条件。 总之,真体腔的形成加强了肠的功能并 使之分化,从而使营养作用强化,代谢增 强,整个生理过程的效能提高,引起了动 物机体的形态结构进一步完善和复杂化。
分节现象
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在次生体腔形成的基础上出现的。 体内---隔膜 体表---节间沟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1体节外,其 余身体各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基本相同的分节形式,如 蚯蚓。 异律分节:身体各节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同的分节形 式,如节肢动物
分节的意义
动物身体的分节是生理分工的开始,使得各种器
第五节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学说1:环节动物起源于扁形动物涡虫纲
学说2:环节动物起源于担轮动物(担轮幼 虫式的假象祖先)
重要概念
真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后肾管;
闭管式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系统。
作业
P197 第2题
真 体 腔 的 形 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 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 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 分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 成肠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 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简介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1、多毛纲(沙蚕) 2、寡毛纲(蚯蚓)
3、蛭纲(蛭)
二、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 2、具次生体腔(真体腔) 3、出现了跗肢(疣足和刚毛)
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的简介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环节动物系统发育
环节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国内部分研究概况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编辑本段]环节动物门的简介
动物界的一个门,为两侧对称、具分节的裂体腔的动物。已描述的约13000种,常见种类有蚯蚓、蚂蟥 、沙蚕等。体长从几毫米到3米。栖息于海洋、淡水或潮湿的土壤,是软底质生境中最占优势的潜居动物。
寡毛纲:寡毛类中的水蚓类都可作为淡水鱼类的饵料,但它们繁殖过多时,可损害鱼苗或堵塞输水管道。
蛭纲:蛭类的吸血习性,对人类和家畜危害很大,蛭类吸血的伤口血流不止,易感染细菌,引起化脓溃烂等。有的还可在动物体内营内寄生生活,造成更大危害。
[编辑本段]国内部分研究概况
1.谢志才、梁彦龄、王洪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玛利安蚓属一新种: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线蚓科,动物分类学报2000/02
◆多毛纲(Polychaeta)
多毛纲是环节动物中最多的及比较原始的一类,有10000多种。除极少数种类外,均为海洋底栖生活。常见的种类如沙蚕(Nereis)、沙蠋(Arenicola)、巢沙蚕(Diopatra)等。多毛类一般有发达的头部及感觉器,具疣足,雌雄异体,无生殖环带,发育中经过担轮幼虫。
本纲动物俗称蛭或蚂蝗,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体背扁平,体节固定,一般34节,后7节愈合成吸盘。故体节可见27节。每体节又分为数体环。头部不明显,常具眼点数对,无刚毛。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吸盘,称前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并辅助运动。次生体腔退化,血体腔系统代替了血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消化系统结构特化,如吸血性蛭类,口腔内具3片颚,上有齿,咽部具有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蛭素,能抗凝血,溶解血栓。蛭类为雌雄同体,异体授精,有交配现象具生殖带。蛭类大部分栖于淡水中,少数陆生或海产,约有500种,我国已报道5科25属62种。
【动物】9-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是高等无 脊椎动物的开始。
1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开始分节(metamerism): 2、具真体腔(coelom): 3、具有疣足和刚毛,肌肉发达: 4、出现原始闭管式循环系统,但无心脏。 5、具有后肾管型排泄系统: 6、具有链索状神经系统: 7、海产种类发育经担轮幼虫期:
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始终在血管和微血管中流动,不流经组 织间隙。主要的血管包括纵血管(dorsal vessel)与环血管 (ventral vessel)和微血管
意义: 血液循环有一定方 向,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 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15
5、具有后肾管型排泄系 统:
后肾管的特点:两端均开口, 一端开口于真体腔为肾口, 一端开口体壁或消化管为肾 孔,以肾孔排出废物。 结构:肾口、排泄管、肾孔。
(2) 纲特征:①头部退化,无触手,触须,无疣足;
②具环带;③雌雄同体;④直接发育;
(3) 常见种类:
(4) 经济意义: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动物性饵料;药 用:解热镇痉,降压,平喘;环保。
26
27
28
3、蛭纲:(300种)大多淡水,少数陆栖,特
化的环虫,营暂时性寄生
(1) 代表动物:日本医蛭 (2) 纲的特征:①背腹扁平,体节一定数34;②
5
分节的意义: 1)环节动物的每一体节几乎等于一个单位。对于加强 身体的适应能力、机体新陈代谢是有很大意义的,并 使运动更加灵活。 2)分节和群体不同之点:分节的动物,只有1个头和1
个神经系统。
3)不同部位的体节进一步出现功能上的分工,对动物
分化中形成头、胸、腹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6环节动物门
5. 后肾管排泄系统
多数环节动物的排泄 系统为后肾管,来源 于外胚层。实际上是 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数目不定,每体节1对 或多对,如环毛蚓的 每个体节有很多的肾 管,见图。
肾口---开口于前一节的体腔内,具 有许多纤毛。
肾孔(排泄孔)---开口于本节的腹 面,直通体。
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也 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生殖:
精子先成熟,雌雄交配。 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卵成熟,环带分泌物质形成蛋白质环,成熟卵产在环内。 随身体收缩,蛋白质环向前移动,至纳精囊孔处,精子逸
出,与卵受精。 环带继续前移,从前端脱离蚓体,两端封闭,形成蚓茧。 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2-3周后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3、蛭纲(Hirudinea)
淡水、潮湿土壤中,半寄生生活。 特征:前后有吸盘,身体扁平,体腔退化,无疣足和刚
毛,雌雄同体,有生殖带。如蚂蝗(蛭)。
扁蛭(Glossiphonia)
鳃蛭
蛭纲(Hirudinea)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
蚯蚓—地龙,有退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 和利尿的功效。还能清除垃圾,净化环境。
欧洲医蛭—为病人排出局部淤血好和毒血,有辅 助纤维外科的功效
中肠: 胃(10-14节):血管多而富有腺体。胃前部有一圈胃腺,
功能同咽头腺,能分泌消化酶使进一步消化。 小肠(15节起):从第15 节起扩大为肠,属中肠部分的是
小肠,肠壁多皱褶,背面有一凹糟,即盲道。 在笫26节处伸出一对指状突起,为肓肠,是重要的
消化腺,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大部分营养 物质可在小肠内消化吸收。 后肠: 直肠(最末几节):收集和贮存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 外。 黄色细胞:中肠外脏壁体腔膜特化为黄色细胞,能贮存 脂肪和糖原,具有贮存和排泄的作用。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一、名词解释1.同律分节2.次生体腔3.疣足4.闭管式循环5.后肾管6.索式神经系统7.担轮幼虫8.环带(生殖带)9.砂囊 10.盲道 11.盲肠 12.体表呼吸(皮肤呼吸) 13.反射弧 14.异沙蚕相 15.嗉囊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并改正)1.身体分节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环节动物开始有同律节现象。
()2.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3.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而且消化管壁有3肌肉层,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4.大多数环节动物都具有刚毛。
由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形成刚毛。
()5.环节动物海产种类一般有疣足,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成疣足鳃,有呼吸作用。
()6.所有的环节动物都具有闭管式循环系统。
()7.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8.环节动物的后肾管开口于体腔,因此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因肾上密布微血管,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9.自环节动物以后,由于真体腔的出现,消化道壁具有肌肉层,从而开始具有完整的消化道。
()10.环节动物均具环状体节和环带。
()11.蚯蚓的体壁肌肉分为环肌和纵肌。
蚯蚓一些体节的纵肌层收缩。
环肌层舒张,则此段体节变细变长;而此段体节的环肌层收缩,纵肌层舒张,则此段体节变粗变短。
()12.蚯蚓的呼吸方式为疣足呼吸。
()13.蚯蚓为保证皮肤呼吸,其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
()14.蚯蚓腹神经索中的3条巨纤维,贯穿全索,传递冲动速度极快,故蚯蚓受到刺激反应迅速。
()15.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具有真正的生殖系统,因此它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16.三角真涡虫、环毛蚓、沙蚕和医蛭皆为雌雄同体。
()17.环节动物门分为多毛纲、腹毛纲、蛭纲、螠纲。
()18.环毛蚓开始有了交感神经系统,由咽上神经节伸出神经至消化管称为交感神经。
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Annelida)进化地位: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身体出现原始分节,出现扁平状的疣足(parapodia)和刚毛(seta);普遍具有发达的真体腔(coelom),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闭管式循环系统,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
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
一种看法认为:环节动物是介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动物类群。
本门动物约9000种,常见有沙蚕、蚯蚓、水蛭等。
生物学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有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系统;身体除头部外,各体节基本相同;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疣足和刚毛;一些内部器官(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也依体节重复排列;腹部神经系统为链状,每体节有一神经节;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
分布范围:海洋、淡水、土壤(甚至陆地);生活方式:自由游泳一般头部明显,有眼、触手等感觉器官,穴居头部、感觉器官均不发达。
爬行、寄生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同律分节、疣足;2、发达的真体腔;3、闭管式循环系统;4、后肾排泄系统;5、链状神经系统;6、生殖系统同律分节分节(metamerism)指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体节(segment),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分节是特化的开始。
分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态上的体现,即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septum)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分界。
二是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为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
即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名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同律分节。
而节肢动物的分节为异律分节。
普通动物学-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各纲之间的关系: 多毛类比较原始。生殖腺由体腔上皮产生,具担轮 幼虫。 寡毛类可能是多毛类适应穴居或土壤生活的结果, 如疣足消失,头部不明显。 蛭类与寡毛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蛭类中棘蛭类的体 腔发达,有血管,体前端数体节有刚毛,这与寡毛 类相似;寡毛类中某些寄生性的蛭形蚓,口腔有颚, 体末有吸盘,与蛭类相似。
蛭,俗称蚂蟥,吸取动物血液作为营 养,营半寄生生活。吸血时蛭先从咽壁上 分泌内含抗凝血物质的蛭素,再将蛭素注 入寄主伤口,作用于纤维蛋白原,防止血 液凝固。然后蛭便借咽部肌肉鼓动,大量 吸血。在蛭类的消化道里,还有贮存血液 的几对盲囊。蛭类的生殖跟蚯蚓相似,雌 雄同体,进行异体交配,也形成卵茧,卵 和精子在卵茧里受精发育。
(十)
约9000多种,分三纲:
1、多毛纲; 2、寡毛纲; 3、蛭纲
1、多毛纲
约6000种,为较原始的类群。 绝大多数海洋生活,极少数淡
水生活; 头部明显,感官发达(有眼 2 对,有触手和触角)。 具有疣足; 雌雄异体,无生殖环带;发育 经担轮幼虫。 常见种类:沙蚕、巢沙蚕。 (注意对水中穴居生活的适应)
水中生活者,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虫为担
轮幼虫。
生殖管起源于体腔膜向外突出的体腔管。
蚯蚓-内部解剖
生殖
幼虫和发育
海产种类的个体发生中,经螺旋卵裂、囊 胚、原肠胚(内陷法),发育成为担轮幼虫。 担轮幼虫中部具2圈纤毛环,其间有口,海中 游泳,然后纤毛环之后的部分逐渐延长,形成 体节,变态发育成为成虫 。担轮幼虫与渦虫 的牟勒氏幼虫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说明环节 动物起源于渦虫。此外,软体动物、苔藓动物、 腕足动物等成体形态差异很大类群,在其发育 中都有担轮幼虫,说明它们有亲缘关系。
环节动物门
38
后肠:
直肠(最末几节):收集和贮存食物残渣, 肛门排出体外。 黄色细胞:
中肠外为脏壁体腔膜特化为黄色细胞,能贮 存脂肪 和糖原。亦可吸收代谢产物,后脱落在 体腔液中,再入肾口,由肾管排出。
39
黄色细胞:
40
5.循环系统 蚯蚓有高度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血 管、环血管和微血管组成:
41
纵血管: 背血管:位于消化道背面,血液自后向前流动 腹血管:位于消化道腹面,血液自前向后流动 神经下血管:位于腹神经索下面,血液自前向 后流动 侧血管(食道外血管):位于消化道前部两侧, 血液自前向后流动。
血液循环途径:
45
46
.tw/plog1/2/archives/2004/12/
47
6.呼吸 蚯蚓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蚯蚓不时地从背孔排出液体使皮肤保持湿润。 皮肤下面富有毛细血管,通过气体扩散进行 气体交换。
48
7. 排泄系统 蚯蚓以小肾管为排泄器官, 小肾管为后肾管型。
由于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
体壁,形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
内衬,未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
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
和肠壁内胚1 3 3 2
6
真体腔的形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 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 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分 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成肠 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壁中胚 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56
卵巢
57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 2 对,很小,位于笫10、11 体节内的精巢囊内。 贮精囊: 2对,与精巢囊相通,充满 营养液,精细胞形成后先进 入贮精囊内发育,待形精子 后再回到贮精囊。 精漏斗: 2对,前端膨大,口具纤毛, 后接输精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体壁 ▲角质膜:薄,由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功能: 保水,能防止身体在干燥环境中失水 ▲表皮层:由单层柱状 上皮细 胞组成,其间有 腺细胞分布 功能: 组成体壁的主体,分 泌角质膜 腺细胞能分泌粘液, 湿润体表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肌肉层: 外侧是薄的环肌 内侧是厚的纵肌 呈羽状排列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4.消化系统
环毛蚓的消化道自口至肛门为一条直管,由口、口腔、 咽、食道、砂囊、胃、肠、肛门组成。
可分为前、中、后肠:
前肠: 包括口腔、咽、食道、砂囊 中肠: 包括胃、小肠 后肠: 包括直肠、肛门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前肠:
口腔(1-3节): 无齿,可翻出口外取食。 咽(4-5节): 肌肉强大,咽肌收缩使咽腔扩大, 用以吸进食物。咽头外围有咽头腺, 能分泌粘液 和蛋白酶,湿润食物 和对蛋白质初步分解。 食道(6-8节): 食道壁上有食道腺,能分泌钙质, 中和食物中的腐殖质酸,以保持体 内酸碱平衡。 砂囊(8-9节): 囊腔中含有砂粒,能把泥土中的 食物磨成细粒。
一.门的主要特征 真体腔的形成
一.门的主要特征 真体腔的形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续 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两 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分化 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成肠壁 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壁中胚层 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囊裂开而成的,故也称裂体腔 真体腔是继假体腔之后出现的,也称次生体腔 真体腔=裂体腔=次生体腔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中肠: 胃(10-14节):
血管多而富有腺体。胃前部 有一圈胃腺,功能同咽头腺, 能分泌消化酶使进一步消化。 小肠(15节起):
从笫15 节起扩大为肠,属 中肠部分的是小肠,肠壁多皱 褶,背面有一凹糟,即盲道。 在笫26节处伸出一对指状 突起,为盲肠,是重要的消化 腺,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和 脂肪酶,大部分营养物质可在 小肠内消化吸收。
三.分类 3. 蛭纲 约300多种,多数生活 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 海水或陆地。
特征:
身体前、后有吸盘,
身体扁平
体腔退化
雌雄异体,有生殖带
三.分类 利用医蛭吸取创口瘀血
三.分类
多毛纲 寡毛纲 蛭 纲
三个纲的特征比较 运动器官 生殖带 疣足 无 刚毛 有 无 有
吸盘 无 无 有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生殖
▲精子先成熟,雌雄交配 ▲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卵成熟,环带分泌物质形成 蛋白质环,成熟卵产在环内 ▲随身体收缩,蛋白质环向前 移动,至纳精囊孔处,精子 逸出,与卵受精。 ▲环带继续前移,从前端脱离 蚓体,两端封闭,形成蚓茧 ▲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2-3 周后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此外还有: 入肠血管:由腹血管出发,连接肠壁微血管。 出肠血管:连接肠壁微血管,通入背血管。 腹皮血管:连接腹血管、神经下血管和壁血管。 蚯蚓的血液呈红色,含有血红蛋白,但血红蛋白存在于 血浆中。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6.呼吸 蚯蚓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蚯蚓不时地从背孔排出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皮肤下面富有毛细血管,通过气体扩散进行 气体交换。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7. 排泄系统
蚯蚓以小肾管为排泄器官, 小肾管为后肾管型。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蚯蚓的小肾管有3种: ▲咽头小肾管:位于笫2-3节, 肾孔开口于咽上。 ▲隔膜小肾管:自环带笫2节后,每节一对, 肾孔开口于肠内。 ▲体壁小肾管:每体节数百条,肾孔开口于体壁 黄色细胞能收集排泄物,有贮存排泄作用,死亡 脱落后在体腔液中,由小肾管收集后经肾孔排出 体外。
▲身体出现分节现象
一.门的主要特征 2.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身体分成许多小节
每一体节内部形成一个小室
神经、排泄、生殖等器官大多按节排列
身体分节是高等无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徵
同律分节:身体各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基本相 同,如蚯蚓。 异律分节:身体各节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同, 如沙蚕。
一.门的主要特征 3.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刚毛: 由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 囊内的毛原细胞分泌形成的, 是寡毛纲的运动器官。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2 对,很小,位于笫10、 11体节内的精巢囊内。 贮精囊:2对,与精巢囊相通, 充满营养液,精细胞形成后 先进入贮精囊内发育,待形 精子后再回到贮精囊。 精漏斗:2对,前端膨大,口具 纤毛,后接输精管。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输精管: 2 条,于笫13体节内合 为一条,向后伸至笫18体 节,以雄孔开口于体壁。 前列腺: 一对,位于雄孔内侧, 分泌粘液,与精子的活动 和营养有关。
后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中胚层的体腔膜形成的, 具有两个开口:在体内的开口为肾口
向体外的开口为肾孔
排泄物直接从肾口进入管,效率更高
一.门的主要特征
7.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
一.门的主要特征
8. 担轮幼虫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海产的种类的个体发生中,经螺旋卵裂,囊胚以内
陷法形成原肠胚最后发育成担轮幼虫,幼虫陀螺型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背孔: 笫11/12节间沟开始,在腹中线 上每节一个背孔,能放出体腔液, 湿润皮肤,以便于呼吸,减少摩擦, 保护皮肤。 三对纳精囊孔: 位于6/7、7/8、8/9节间沟的两 侧 雌性生殖孔: 一个,位于笫14节腹面中央 雄性生殖孔: 一对,位于笫18节腹面两侧
一.门的主要特征 5. 链索状神经系统 由脑、围咽神经索、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
一.门的主要特征 6. 皮肤呼吸 大多数环节动物无专门的呼 吸器官,由于循环系统的产生, 皮肤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可依靠体表进行皮肤呼吸。 在多毛纲的部分海产种类出
现专门的呼吸器官……鳃
一.门的主要特征 7.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 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一 端封闭,另一端为对外开口……排泄孔(肾孔) 排泄物靠渗透进入排泄管
笫六章 环节动物门
一.门的主要特征 1. 形成真体腔 1)真体腔的形成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三个腔 笫一次出现的腔:囊胚腔
笫二次出现的腔:原肠腔
笫三次出现的腔:体腔 体腔是由中胚层形成时出现的中胚层体腔囊 发展而来的
一.门的主要特征 笫一次出现的“ 体腔”是线形动物的假体腔
一.门的主要特征 假体腔的形成: 由于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 壁,形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 衬,未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 没有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 壁内胚层之间的腔,所以称之谓假体腔
三.分类 目前已知环节动物有9000多种,分为三个纲: 1.多毛纲: 约有3300多种全为海产,大多可为鱼类饵料。 特征: 以疣足为运动器官 无生殖带 雌雄异体
沙蚕
三.分类 2.寡毛纲: 约有3300多种,大多陆生,少数生活在淡水 中,其中4/5为 各类蚯蚓。 特征: 以刚毛为运动器官 有生殖带 雌雄同体
一.门的主要特征 3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疣足: 是体壁的向外突起 中空,与体壁 相通 疣足本身不分节 与躯体连接处也无关节 是多毛纲的运动器官
一.门的主要特征 4 .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笫一次出现循 环系统,但已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闭管式循环系 统,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后肠: 直肠(最末几节):收集和贮存食物残渣, 肛门排出体外。 黄色细胞: 中肠外为脏壁体腔膜特化为黄色细胞,能贮 存脂肪 和糖原,具有贮存排泄的作用。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5.循环系统 蚯蚓有高度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血 管、环血管和微血管组成:
一.门的主要特征 真体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肠壁外附有肌肉,使肠道蠕动,消化道在形 态和功能上进 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 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 为后肾管型。
▲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 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8. 生殖系统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雌性生殖器官: 纳精囊: 3对,为梨形囊状物 为接纳和贮存精子的场所 卵巢:
一对位于笫12、13体节内, 后面各接一卵漏斗,连接输 卵管, 在隔膜处合后,以雌 孔开口于笫14体 节中央。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体腔膜:
为一层中胚层来源的 体腔上皮 环节动物体壁的四层结 构一起组成皮肌囊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3. 体腔
位于体壁中胚层 和肠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被体腔 膜所包围,是真体腔 真体腔内容有生殖、排泄器官,血管和神经索。 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始终浸浴着内部器官,加强了 各器官间的联系,同时也起着进行物质运输和循环系 统的功能。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纵血管: 背血管:位于消化道背面,血液自后向前流动 腹血管:位于消化道腹面,血液自前向后流动 神经下血管:位于腹神经索下面,血液自前向 后流动 侧血管(食道外血管):位于消化前部两侧, 血液自前向 后流动。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环血管: 心脏:位于笫7、9、12、13体节,有自主节律地 搏动,连接背 腹血管,血液自上而下。 壁血管:除身体前端外大部分体节各一对,连 接神经下血管和背血管,血液自下而上。 环血管:连接侧血管和背血管,血液自下而上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1. 外部形态
身体圆而细长,有许多相似的体节组 成,雌雄同体 节间沟:体节与体节之间的深糟沟 体环:体节上的浅糟 口前叶:前端笫一节,为肌肉质的 突起,有摄食、掘土和感觉 功能。 环带(生殖带): 性成熟时在笫14-15-16节由表皮形成的腺肿状突 起。 环带上无刚毛和节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