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注音注释 新人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知识点梳理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曹雪芹才华横溢,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小说的创作。

《红楼梦》是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由于他早逝,在他生前,小说没有最后完稿。

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二、故事背景刘姥姥曾“三进大观园”,本文写的是第二次的情景。

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

正巧,贾母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留她在这儿玩,几次宴请,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三、理解词义1.怪道:难怪,怪不得。

2.一径:径直。

3.捏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

戗金,在器物图案上嵌金。

4.篾片: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

5.敁敠:估计,盘算。

现在一般写作“掂掇”。

6.调停:安排处理。

7.麈尾:古人闲谈时拿着驱虫、掸尘的用具。

8.撮弄:戏弄。

9.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10.肏攮:方言,文中是弄一个来吃的意思。

11.促狭鬼儿:爱捉弄人的人。

促狭,爱捉弄人。

四、问题解疑1.从刘姥姥的视角来看,贾府具有怎样的特点?本题运用文段内容概括法。

房子宽大、威武:“大家子住大房”“果然威武”;内部摆设豪华奢侈,令人羡慕:“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

2.如何理解王夫人的这句话?王夫人的这句话,从侧面凸显贾母的中心地位,说明贾府的一切活动都以贾母为中心。

3.李纨的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

短短几句话,写出了李纨的老实厚道、端庄稳重,也从侧面反映出贾母在贾家的地位之高,上下对她唯命是从。

4.“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句中“偏”字有什么作用?“偏”字是故意的意思,表明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是凤姐故意为之,意在为下面捉弄刘姥姥作铺垫。

5.“薛姨妈也掌不住,……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此处写众人的笑,绘声绘色,各具情态,体会其中的妙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描述,展示了贾府的奢华与腐败,以及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

课文以刘姥姥的视角,描绘了她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闻,使读者对贾府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学生对封建社会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难点:对封建社会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翻译和注释,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参考。

3.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贾府的大观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4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完美实用ppt课件1

24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完美实用ppt课件1

黛玉 潇湘馆 晓翠堂
迎春
紫菱 用洲早饭
探 春秋爽斋
4、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 剧的导演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王熙凤、鸳鸯 取悦贾母
5、鸳鸯和凤姐是如何捉弄刘姥姥的?
(1)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 给刘姥姥 (2)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单”和“拣”极省俭地写出了凤姐是故 意拿刘姥姥取笑的。
赏析“笑”态
1、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 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特点?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 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 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主题探究
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 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 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 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 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 取笑。
中心思想
本节选叙述了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被凤姐和鸳鸯
故意戏弄的事。既刻画了刘姥姥聪明、圆滑的形象, 又通过她的角度观察这“钟鸣鼎食”的豪门巨宅,暗示 了贾府衰败的必然性。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 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
故事六要素:

间: 吃早饭时;

点: 大观园秋爽斋晓翠堂;

物: 刘姥姥、贾母、鸳鸯、王熙凤等;
故事起因:鸳鸯和凤姐商议拿刘姥姥取笑;
故事经过: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让众人取笑;
故事结尾:凤姐和鸳鸯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与开头相照应。
故事内容
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 你知道吗?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21张PPT)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课件(21张PPT)

二、答疑全频道
1.本文的结构该如何划分?
答疑: 第一层(从开头到“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层(从“只见一个媳妇”到“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上 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层(从“一时吃毕”到最后):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 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答疑:林黛玉 贾宝玉 贾 史 王 薛
四、畅通中考站
二、根据《红楼梦》选文片段,回答一下问题:老婆子道:“前儿不知为
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刚
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
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这里“他”是指谁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1.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答疑: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
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 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 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物和事物,当然处处 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 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 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 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 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 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一、魔法背知识
4.写作背景:文章背景 刘姥姥的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在京做小官,与王夫人之父连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银箸.()调.停()蓼.溆()琥珀.()潇.湘()篾.片()发zhèng()秋爽zhāi()chà气()shì()立yán()席2.下列与课文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和李纨导演的。

B.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C.作者描绘众人笑态惟妙惟肖,湘云“一口茶都喷出来”写出了湘云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黛玉“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反映了她含蓄、有教养。

D.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奢华景象和封建大家庭森严的等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

(怪道:难怪,怪不得)B.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

(一径:一起)C.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调停:安排处理)D.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促狭:爱捉弄人)4.【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B.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C.“真是献丑了。

”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D.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二、综合技能提升直击中考阅读【2018·丹东改编】暖李德霞①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莱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莱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威菜的麻婶出事了。

”②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 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 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 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 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 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4.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王熙凤的__语__言和___神_描态写来刻画其形象。(2分)
5.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1分),充分表现出她泼辣、张狂的个性和在贾府的特 殊地位(2分)。
6.请赏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4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三个动作“携”“打量”“送”(1分),这样做既可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 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3分)。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 异”
林黛玉进贾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 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 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 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 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 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 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 ‘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案新人教版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积累文学常识,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潇湘.( ) 篾.片( ) 发怔.( )麈.尾( ) 砒.霜( ) 蓼溆..( )岔.气( ) 促.狭( ) 戗.金( )秋爽斋.( )2.解释下列词语。

(1)清客:(2)调停:(3)撮弄:(4)不伏手:(5)操攮:(6)促狭鬼:3.填空。

曹雪芹,名,字,号、、,清代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四大家族的兴衰。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4.根据记叙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根据课文情节,划分结构层次。

6.请找出刘姥姥观赏大观园的浏览路线。

三、文本探究,分析人物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清客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倒不理会;凤姐儿却听着是说刘姥姥,便笑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有丫鬟挨人递了茶,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

”众人听说,忙抬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基础字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基础字词

《刘姥姥进大观园》基础字词
1.注音
琥珀(hǔ pò)镶金(xiāng)腮帮子(sāi)
笑岔气(chà)撮(cuō)蓼溆(liǎo xù)
篾片(miè)箸(zhù)潇湘(xiāo xiāng)砒霜(pī)
2.解词
潇湘:潇,指湘江上游最大支流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蘸得名。

湘,指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

潇湘:旧诗作中常指"泪水"。

潇湘:《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

篾片:旧指豪门富家帮闲的清客(内中有一个稍为读过两天书的,却是这一班人的篾片。

箸:筷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考点精讲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考点精讲版】

潇湘馆
紫菱洲
秋爽斋
评论“潇湘馆” 定饭局 和“老太太正房”
晓翠堂用膳 演笑剧
新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除此排文字:点击视图幻灯片母版文本框即可
整体感知
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准备拿刘姥姥“取个笑儿”。 第二部分 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和众人的反应。 第三部分 写刘姥姥的感慨。
)俗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指宴饮时陈设的座位,借指酒席。(

• 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文中指大观园中的
一个景点。(

新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除此排文字:点击视图幻灯片母版文本框即可
整体感知
文章是以__刘__姥__姥__的__游__踪___为线索 来展现大观园的布局与人物性格的。
刘姥姥面对贾府生活的豪奢,没有表现出羡 慕的情状,反而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 计,如她认为金银制作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 手合用。作者利用细节描写塑造出了刘姥姥朴素、 实在的农妇形象。
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说话得体,大智若愚
新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除此排文字:点击视图幻灯片母版文本框即可
刘姥姥明知道是拿她“取笑儿”,为什么还积极 地配合?
①报答贾府曾经资助自己的恩情;②为了得到更 多的实惠和好处。
新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除此排文字:点击视图幻灯片母版文本框即可
你听过这首歌吗?它出自哪部影视作品?
《红楼梦》
新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删除此排文字:点击视图幻灯片母版文本框即可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复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情节,掌握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刘姥姥的形象及其在大观园中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物分析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红楼梦》中丰富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红楼梦》及清代社会文化背景,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掌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刘姥姥作为小人物在大观园这一贵族环境中的表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体会《红楼梦》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的社会阶层差异与人性复杂。

四、教学资源•《红楼梦》原著节选(或相关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人物图片、情节插图、视频片段等)•《红楼梦》相关影视作品片段•背景知识介绍资料(清代社会风貌、贾府概况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说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刘姥姥的形象、性格及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角色扮演法(可选):选取文中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以一段简短的《红楼梦》故事或趣事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刘姥姥进大观园》。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红楼梦》及清代社会背景,为学生理解故事奠定基础。

2. 新课教学•初读感知: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字词疏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解决字词障碍,确保阅读顺畅。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人物分析:•刘姥姥形象:详细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如朴实、机智、幽默等),通过具体事例说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4 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4 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撮.起(zuì) 鼓腮.(sāi) 筵.席(yán)B.银箸.(zhě) 云鬟.(huán) 漱盂.(yú)C.游逛.(guàng) 戗.金(qiàng) 琥珀.(pò)D.李纨.(wán) 麈.尾(zhǔ) 砒.霜(b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威武一径潇箱撑船B.蓼溆捏丝鸳鸯嘱咐C.规矩楠木镶金陪礼D.岔气促侠清客发怔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

仔.细.老太太说!仔细:(2)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调停:(3)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 题。

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②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刘姥姥进大观园(共1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刘姥姥进大观园(共13张PPT)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 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 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 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 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 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 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 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6.试从选文分析林黛玉的形象。(3分)
林黛玉体弱多病,言行小心谨慎。
3.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3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先声夺人之势。说明她 在贾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4.从对王熙凤的容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性格 特点?(2分)
刁钻狡黠的性格。
5.试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4分)
表面是在夸黛玉,实际上也夸了迎春、探春、惜 春等“嫡亲”孙女,又夸了老太太。体现了王熙 凤的机变逢迎,八面玲珑。
5.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和主题,续写下面的句子。(6
分)
阅读名著,可以欣赏到许多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读
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玄德三顾茅庐的诚意
《三国演义》,
我们可以体会到林黛玉荷锄葬花的悲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红楼
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
• You have to bel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D是 ( )(3分) A.麈尾(zhǔ) 鸳鸯 调停(tiáo) 沉淀淀 B.发怔(zhēng) 相公 撮弄(zuǒ) 赔不是 C.鼓腮(sāi) 规矩 侍立(shì) 抄进路 D.姊妹(zǐ) 漱盂 铁锨(xiān) 秋爽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