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的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绘制”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绘图等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在理解知识基础上,学会运用图像地理语言表达地理事物的分布、形成过程和地理成因,“说出”要求学生能基于图像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二、教材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内容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为后续学习和探讨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打下基础,并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时内容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学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原理和影响大气运动的各种“力”的有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季风、海陆风等相关知识经验,可以分析一些简单环流模型和现象。但必修1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和难点,而在必修1中“气压带和风带”本身亦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绘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普遍较差,综合分析能力仍然较弱,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求的掌握三圈环流的空间形态,理解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和分布等知识可能感到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3)学会制作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型。

(4)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设计两种问题情景(地球均质与不自转,均质与自转),让学生探讨由单圈环流至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采用板画(动画)和模型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

(3)通过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推理式的学习,能够激发出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养成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2.难点:通过推理得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学具制作实践法、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

七、课前准备

充气地球仪、红色胶带、透明胶、硬纸条、带箭头的银色小纸条、剪刀,学案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1994年太平洋全年卫星云图

设问:同学们能从视频中得出大气运动的哪些规律?

总结:这种的大规模、有规律的全球性大气运动称为

大气环流。

提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

最终的风向。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

题。

回顾并绘制热力环流

的形成过程图,描述

促使大气运动的各种

力的作用

复习引入,

帮助学生回

忆与本节课

有关的知识承转

提问:就全球而言,最大尺度的冷热不均会出现在哪

个纬度地带?

学生回答:极点与赤

道间的冷热差异最大

单圈环流

的形成

假设:在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在学案中画

出极点与赤道间的热力环流形式。

小结:因高低纬度得到太阳辐射不同,赤道和两极之

间产生热量差异,分别导致大气上升或下沉运动;这

种垂直运动又导致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低空由赤道向

两极的运动,高空由两极向赤道的运动;从而在赤道

和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画

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

力环流即全球单圈环

流图

建立知识联

系,形成知

识迁移

承转

提问:去掉地球不自转的这个假设,在真实的地球中,

这种单圈环流的形式是否会存在,为什么?

小结:我们知道真正的地球是不停转动的(包括自转

和公转),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实际

上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设问:到底全球的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呢?

学生思考:大气运动

可能受到的影响因

素?

推断全球大气的运动

状态。

让学生学会

分析推理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的影响,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低、中、高纬度的三圈环流,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