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

合集下载

音乐课程理念

音乐课程理念

音乐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体制。

小学低年级时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对节奏的感受力也日益增强,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小学高年级学生运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的继续增强都会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音乐课程的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知识与技能: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

1~2年级身心特点:应注意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哥,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7~9年级身心特点: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

应通过过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达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是都能够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领域上做了细分。

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造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新的音乐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美育。

我们通过教唱歌曲、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而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那么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以审美为核心,又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体会:一、创设优美,愉悦的音乐教学情境,在美妙的欣赏天地中诱发学习兴趣。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幼雅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对我触动很大,启发更大。

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对教师可创设一个优美、整洁的音乐气氛,浓郁的(音乐名言、节奏与乐器挂图等)音乐环境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儿童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一进入教室就有一种轻松愉快、高雅稳定的感觉。

在教学中,还应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者,是沟通儿童与音乐的桥梁,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铙有兴趣的故事;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体现出愉悦性,增强儿童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欲望。

1、在课堂上,加强乡土音乐教育,放眼大自然,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利用挂图,使音乐教育教学有艺术氛围,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课堂环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把歌词与音乐的具体内容与自然界,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它能点燃儿童的求知火把,比如歌曲《驾着马车上市场》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在课前用绘画的形式将整块黑板装饰成印尼风格为儿童喜欢的市场的景象,再贴上几辆能活动的正在驾驭马车奔驰的骏马,还有蓝天、白云等等这样一来让学生一进教室就仿佛进入了印度尼西亚儿童的生活环境,从而体会印尼儿童驾着马车奔向市场的欢乐自得的心情,就能使学生产生非唱不能言的歌唱欲望,新歌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简析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简析
的 观 念 问 题 上 , 须 以音 乐 审 美 为 核 心 , 必 以兴 趣 爱 好 远影响 , 最终落实 为审美认知 和心理结构的成熟 。

为动力 , 向全 体学生 , 重个性 发展 , 视音乐 实 面 注 重 l f 践, 鼓励 音乐创造 , 理解多元文化的教育理 念。 只有这 样, 在长期的、 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 , 音乐教育才 I
完 善 学 生 的人 格 发 展 。

二、 学校音乐审美教 育存在 的误 区
1 . 文学化、 美术化 的误 区 目前在教育实践中 , 由于教师未能正确把握理解
会 影 响 学 生 的情 感 状 态 和 意 向 , 成 审 美 情 操 , 而 的度 , 形 从 l 未能正确 领会音乐 审美 教育的 内容标 准 , 以 所
音 乐 审 美教 育 的价 值 取 向 : 也阻碍 了学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 , 以审 美 体 验 为 核 学生在音乐中获得 充分 的听觉审美感受 ,

} 往往会出现用文学化 、 美术化 的理解 方式 引导学生 , I 限制学生 审美 想象力 、 创造力 的正常发挥 , 碍 了 既妨
『 着的事物, 而只是化作音调进入人的大脑。学生对音 首先是美感教育 。 主要培养 学生 健全 的审美心理 乐 的理解 , J 并从 中获得感 悟 , 实质上 是一个省 察 自己
结构 , 括引导学生 的审美 价值取 向 , 包 树立正 确的审 灵魂的过程。 : 音乐审美教育中的理解, 要避免对与错 、 美理 想 ; 唤醒和激发学生 的审美需要 , 树立正 确审美 好与坏的的评 判 , I 避免绝对化 的理解方式 。 音乐 , 不管 观念 ; 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 , 括感美 、 培 包 识美 、 创美 所 你从表现形式去理解它, j 还是从精神内涵去理解和解 要求 的各方面 的能力等 。 其次是审美形态教育 。 主要 释它 , 能感悟 到不 同的美 , ! 都 只是 不同对象 的人 , 从各 培养 学生对音乐作 品形态 、 形式 、 风格等构成 因素 的 l自特 有的视 角去理 解 、 释它 , 析它 , 取所 需而 解 赏 各 认知 能力 , 包括传 授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等 。再 已, l 并不矛盾 。 次是协 同其他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完美 的个性 , 括 包 l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是: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是: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是:(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过去的音乐课围绕音乐知识组织歌曲内容,如今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取内容,设置了情境主题和单元主题,构建了全新的框架体系。

课程标准降低了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强化了审美、创造、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该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感知理解音乐2、强调重美轻技。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大特点便是思维比较活跃,但思想品质、道德等均未完全形成,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方面有着很强可塑造性。

此外,小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殷切期盼和憧憬,小学生不仅要具备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及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

因此,教师要促进小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使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在实践发展、建设过程中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基于此,本文通过当下小学生音乐学科具体教学状况,结合个人积累的音乐教学经验,从音乐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相关运行措施。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的可行性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展示形式,有着通向人的心灵、有效舒缓人的情绪等重要作用。

通过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真聆听,会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情绪,帮助学生改善情绪、陶冶情操,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具体落实和推进的当下,音乐学科作为培育学生优良美育、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倘若音乐教师能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开展德育教学指导,势必能促进教学活动得到良好开展[1]。

与此同时,充分借助音乐学科的潜在魅力,能够引导学生与旋律、歌词等产生情感共鸣。

目前,国家对人才培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发展,是将德育进行具体落实的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通过音乐作品的具体创作背景,以及音乐旋律和歌词等多项内容加以渗透性探究,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趣味及魅力。

二、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一)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践行在改革发展教学体制过程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完善步入了全面深化的日程,大大提升了实际教学课时比例,而在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方面的改善成效也比较显著。

艺术审美并不等同于艺术欣赏——由“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引发的思考

艺术审美并不等同于艺术欣赏——由“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引发的思考
能 下 意 识 地 认 为 审 美 就 是 欣 赏 , 而 认 为 音 乐 教 育 强 调 以审 美 为 核 心 , 是 强 调 音 乐 欣 赏 教 学 。事 实 上 , 进 就 艺
术 活动 的方 方 面 面 都是 审美 的 , 美 并 非 是某 门艺 术 的某 一 项 活 动 之 专 属 。 具 体 到 音 乐 艺 术 来 说 , 乐 欣 赏 审 音 是 审美 , 乐 表 现 与 创 造 也是 审美 , 过 创 作 、 现 、 赏 等 音乐 实践 而 获 得愉 悦 体 验 的 一切 活 动 , 为 审美 。 音 通 表 欣 均 关 键 词 : 乐 教 育 ; 美 ;欣 赏 ; 作 ;表 现 ; 课 改 音 审 创 新
要 甚 至 可 能 更 为 重 要 , 们 不 能 因 为 强 调 欣 赏 而 忽 视 了 其 他 方 面 。 在 音 乐 新 课 改 之 后 出现 了 一 种 倾 向 , 我 对
音 乐 欣 赏 给 予 了 特别 的关 注 与 重 视 , 是 因为 对 审 美 这 一 概 念 的 理 解 还 不 是 十 分 准 确 或 有 些 失 之 偏 颇 , 这 可

艺术 审 美 并不 等 同 于 艺术 欣 赏
由 “ 乐 教 育 以 审美 为 核心 ” 念 引发 的思 考 音 理
郭 声 健 பைடு நூலகம்
( 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 院, 东 广州 503 ) 华 广 16 1

要 :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育 中 , 乐 欣 赏 的重 要 性 不 容 置 疑 。但 是 , 乐 欣 赏 重 要 , 乐 表 现 与 创 造 同 样 重 在 音 音 音
铭 心 , 得 益 于 基 础 教 育 音 乐 课 程 改 革 。 作 为 音 要
乐 课 程改革 重要 成果 的两 个课 程标 准—— 《 日 全

宝宝吧中小学音乐

宝宝吧中小学音乐

宝宝吧中小学音乐一、指导思想: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芬芳茉莉2、悠扬民歌3、美丽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四、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心智领域进一步拓展,体验体会与积极探索缔造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鼓励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体会,多样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减少乐器弹奏及音乐缔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迎合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育音乐体会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育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著重培育学生环保意识五、教学内容: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掌控下,逐步拓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演唱维持音时,声音必须细腻。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认知3/8、6/8拍号的含义。

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音乐的美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小学生正处一个多梦的年龄,因此启发想象,感悟音乐美,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净化心灵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采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选拔教育,而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因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新,应该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为基础,以歌唱、演奏、律动、欣赏、创作等丰富多采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形式,以新的构思方式,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为特征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并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对创造活动的评价要重视活动过程,不能只重视结果而轻过程。

实际上,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就是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另外,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音乐课堂应永远是动态的和变化的。

就音乐教学而言,尽管也有一些共性的教学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但从根本上来说,其教学过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

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

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地位作用改革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审美体验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价值的最主要体现。

2001年,教育部修订并颁发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及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但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地重视。

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仅让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失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这与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背道而驰的。

一、现状剖析(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

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

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

谈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谈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谈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作者:杨鲁宁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0期《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为此,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一、教学中要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可分为音乐美和意境美。

1. 音乐美。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

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变得高尚。

如果教育方法适当,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有利于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

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把音乐再现出来。

再现就是把“音乐符号”还原成“音响”。

教师的范唱、范奏或者播放录音是再现音乐的主要手段。

充分再现音乐美要求教师的范唱、范奏声情并茂,要达到美的境界,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师的范奏要力求正确地把作品的风格、情绪烘托出来,传达出来,把音乐美送到学生心中。

再现音乐美还要抓住音乐元素,从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色诸方面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从理性上感受音乐美。

如欣赏贝多芬《命运》,可引导学生从节奏音型去感受人与命运搏击、以斗争去获取胜利的思想内涵。

2. 意境美。

意境美是音乐作品的又一艺术美。

在音乐审美中,学生如果不步入音乐作品描绘的那种意境,就难以有审美的效果。

那么如何再现意境美?第一,可借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的方法,把音乐描绘的景象通过图片、幻灯呈现出来。

第二,再现意境美要借助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

联想、想象是审美活动的必要方法,不论演唱、演奏、欣赏,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才能进入“闻其声、似见其物、似见其景、似见其人、似见其情”,物我一体的境界,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者:聂菁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9期摘要:新课标指出,我们的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是这样理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着生活。

小学的音乐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現美的教育,通过音乐的美,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学唱歌曲、演奏乐器甚至是随音乐翩翩起舞等各种不同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但丰富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手段,还指引着学生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不断的持续发展。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审美;兴趣;音乐技能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普及和提高广大小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的课堂。

我们不是为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钢琴家、舞蹈家等等,而是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不是一味教授知识,更多的是以学生为载体,以参与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手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形式,歌唱、演奏、欣赏、律动、创作等让学生尽情的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的课堂不应该是固定的、统一的,而是带着动态的变化,充满了创造性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精神所在。

那么,在具体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分析学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年级会有不同的学情表现,我们要结合实际的学生学情,抓住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特征,如:一年级的学生,刚才幼儿园升入小学,从学前教育踏入了正式的、正规的教育教学。

他们活泼好动,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而在音乐学习方面,大多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儿歌学习,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非常高。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正式实施,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中国教育增添了隆重的一笔,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其中音乐的"新课标"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

“新课表”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全方位的改革。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尽快的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我是这样去做的: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

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

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

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深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最深的人,那他就是最具有爱心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完美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必然是完美的社会。

所以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

“技术”教学是短暂的,而“艺术”教学是永恒的,是学生终生受用的。

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

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比如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人,让他们去寻找美,发现美,去表达美。

从而让音乐知识渗透给每一位学生。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审美为核心

创造 , 学生走到 台前 , 让 学点念 白 , 走几步 台步 , 模仿 表演戏剧人物 的哭泣 、 害羞 、 开门等动作 , 甚至让学
课堂艺术

语 文教 学 导入 的六个 高招
河 南省 临颍 县 南街学 校
语文教学 是一 门极 富艺术 特色 的创 造性 活动 , 如何化平淡的课 堂 为神奇 的世 界 , 增加课 堂 的艺术 魅力 , 营造宽松学 习气氛 , 把学生的注意力牢 固地 吸 引到课堂 上来 , 一直 是我 们 语文 教 师探 索 的问题 。 良好 的开端是成 功 的一 半 , 堂导 入在整 个课 堂教 课 学环节中起着 重要作用 。因此 , 们要精 研教 材 内 我

课堂艺术
3 5
音乐 教学中 如何体现审 核心 美为
江苏 省江都 市 第二 中学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 的重要途径 。而音乐教 育
的 目的又是通过美育的方式来实现 的, 因此 , 音乐教 育的全部 过程应是一 种 自觉 的审美 过程 , 应该 贯穿


去演唱的兴趣 和积 极 性 。如 重 点难 点 处 的示 范 教
听、 感知音乐从 而理解音 乐 , 提高感受美 、 鉴赏美 、 表
现美 、 创造美 的重要途径 之一 , 同时也是对学 生进 行 审美 教育 、 陶冶情操 的重要途 径。 1启发 学生大胆联 想 .
和呆板 , 不上审美情趣 的调动。音乐是情感 的艺 更谈
术, 但任何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媒介 , 教师优
酌句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学生在老师 的引导下 大胆 ”
联想 , :柳树换上 了绿装 , 如 “ 在轻轻摇曳 , 梢上 , 树 鸟
儿在 叽叽喳喳唱个不 停… …” “ 澈 的山泉慢 慢地 、清 流淌着 , 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 白云 , 几只走远 的羊 像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可见,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单纯地学会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才能提高审美感知力,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实践,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情感和快感。

选择那些具有优美旋律、富有明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深感乐曲之美;选择形象鲜明的音乐去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创设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与艺术氛围,使学生感到快乐。

这样,让学生在听、唱、奏、律动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出学生热爱音乐的种子。

例如,欣赏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剪辑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两军激战的场面,融合听觉、视觉、想像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感知,从音乐内容中充分展现了军营如林、战鼓隆隆、铁骑驰骋的壮阔场面,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

二、提高审美表现,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

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是需要当众表达的学科,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管见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管见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实
施素质教育管见
李清涛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1)002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中小学音乐教育应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以美感教育为核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的改进措施。

【总页数】2页(P151-152)
【作者】李清涛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淮北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51.2
【相关文献】
1.浅析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 [J], 陆莺燕
2.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音乐美学欣赏为先导——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J], 龙朝霞
3.以基础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研究——在重庆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究成果表彰会上的讲话 [J], 彭智勇
4.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 [J], 初美华
5.探讨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 [J], 程小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
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应以什么为核心?这是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至今未能搞清的问题。

目前有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仍注重在演唱技巧、乐谱知识、演奏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

而构建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才是实施新课标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

一、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情境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

比如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孩子的心声,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呈现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

这种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同时,好的歌曲教材还应具备“动听”“好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唱不厌。

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溶入对教材的分析、
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二、音乐教法的审美原则
1.情感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力的动力。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之中享受美感、得到快乐。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

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因此,在音乐教学化原则下,以美引真,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实践性原则。

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做出积极地反映。

例如:在教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使之投入。

首先,我设计了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美丽而辽阔的草原景色。

学生边看着我精心编辑的录像资料,边
听着画外音:“银色的帐篷装点着绿色的原野、蓝天、白云、马儿跑,这景色多么优美,气象多么祥和,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草原美景。

”学生的思维被教学语言调动起来了,视觉和听觉被画面调动起来了。

这时,学生的学唱欲望已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带着歌词的意境和画面引起的联想,表情投入地开始学唱了。

4.相互交流性原则。

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诚挚的爱生之情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

在授课中,教师应从鼓励角度评价学生参与,让学生从教师的夸奖之中产生投入学习的快乐与感受。

三、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
1.教学仪态。

教学仪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的仪容、服饰、表情、姿态、手势、举止等。

作为一个美的使者,音乐教师应十分看重自己的仪表及服饰,除注意整齐、大方外,还应该尽可能讲究些。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表情姿态亲切、自然,手势准确、自如,能够充分展现教师的审美修养,给学生以优美感、高雅感。

2.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


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当发音标准清晰、语调适中、表达规范,而且要充满情感色彩、富于感染力。

所以,音乐教师语言要特别注意有启发性。

板书方面,文字应端正秀美,写乐谱要整齐规范、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3.教学气质。

教学气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聪慧、自信、幽默、雅致等。

一个音乐教师的优秀教学来源于其心理品质及知识基础,对学生有着真诚的美好感情,有着良好的审美修养,对生活的美和教育的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经验,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美。

要充满爱心――爱学生、爱音乐、爱教学工作;心灵总是那么年轻,兴趣广泛,视野宽阔,知识丰富。

四、音乐教学过程的审美描述
一节出色的音乐课总是离不开构思精巧而充满新颖的教学设计,那些精彩的铺垫部分与诱人的连接环节,则会不断地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使其产生新的审美渴望。

比如:许多音乐教师十分注意对新课学习的导入,会采取各种形式诱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地心态进入新歌的学习。

音乐教学的结束阶段,既是师生对音乐审美的共同回忆,又是一种新的音乐审美遐想。

我在结束歌曲《童年》的
教学后,课堂小结是这样说的:“我们通过歌声同音乐家共同回忆了美好的童年,这样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童年。

童年就是一首诗,童年就是一首歌,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这美好的童年的歌!”学生们在钢琴音乐《童年的回忆》声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音乐教室。

显然,这种情境和气氛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

总之,中小学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要把艺术的完整性教给学生,使学生既能通过艺术作品体会到艺术的美,又能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上的历史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