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学案:单元三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唯物
辩证
法的
本质
与核
心〔对
立统
一规
律〕
矛盾根本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根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内涵:①矛盾双方的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包含浸透,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斗争性内涵: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
联络的条件
联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客观的,但详细联络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用联络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局部;局部服从和效劳于整体,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的。
②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
注意
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局部功能之和,只有当局部以合理、有序、优化的构造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方法论
①亲密关注变化开展着的实际,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述,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擅长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的作用
①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开展,归根到底都与创切相关。②创新推动社会消费力的开展。③创新推动消费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开展。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隆兴隆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开展的动力。

高考政治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三案六环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三案六环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二、考点诠释——我来认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4、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5、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7、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8、理解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9、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1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1、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三、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怎样证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规律的含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5.什么叫意识?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6.怎样理解意识的作用?(认真看书,熟练掌握)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四、建立网络——我来归纳五、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六、感悟平台——我来探究一、观察结构图进行基础知识展示(见我来预习问题)二、知识分析与运用例1、P40探究“张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从上述事例中获得哪些哲学启示。

例2、探究:意识的能动作用⑴用法分析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区别感悟“认识”与“改造”②认识和利用规律,用规律造福人类(2)用法举例①(03江苏10)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由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探究材料:书P41“某少数民族地处…。

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一、考点解读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有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东西)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也依赖于物质。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判断: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3.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人类社会不是物质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哲学上的物质观念是指()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⑤8.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人脑自生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念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主观D、客观10.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考点2、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020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归纳

2020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归纳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的生活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是实践的产物。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经过教育才能形成自觉的系统的世界观(哲学思维);哲学家是建立哲学理论的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

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模块提能练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模块提能练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模块提能练生活与哲学(含答案解析)(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能够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因为( )①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③它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④它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示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

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如图漫画启示我们,意识活动具有( )A.独特性B.目的性C.自觉选择性D.主动创造性5.由于没有明确的证据,科学家们一直对癌症治疗之后所谓的“癌症干细胞”是否会刺激癌症复发存在争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2年8月1日报道,英国两个科研团队首次在老鼠体内发现了癌症治疗失败后导致肿瘤再生的癌症“干细胞”。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苹果教父-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哲学与生活》学案五(第三单元第九、十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哲学与生活》学案五(第三单元第九、十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哲学与生活》学案五(第三单元第九、十课唯物辩证法的的实质与核心、创新意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主干知识填空(把正确的词填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1分,共20分)(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要求(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情形(b):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转化。

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C):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b):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并进行解析,每题2分,共20分)1.(F)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互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

教育部参赛_《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讲评学案_孙国良

教育部参赛_《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讲评学案_孙国良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高二政治导学案编制:孙国良审核:审批:《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讲评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涉及到的课本基础知识;2、通过查找问题——寻找对策,掌握思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规范答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评重点】1、Ⅰ卷中正答率较低的题目2、Ⅱ卷中28、29题【课前自纠案】1.选择题错题重做,找出错因,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迅速翻书落实,不明白的用红笔记号,以备上课听讲。

2.非选择题根据得分情况,和【课堂讲评案】中的问题分析重新审题,完善思路和要点,改好满分卷。

3.反思自身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做题错因。

【课堂讲评案】一、考情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试题命题范围是《生活与哲学》第七至九课。

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系统把握情况,以及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结合班级总体情况,分析自己的成绩)(三)优点与不足优点:答题能力有较大提高,大部分同学书写比较认真、规范,答题序号化,清晰明确,基础知识记忆扎实。

不足:①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有待提高。

②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选择题【方法指导】1.要把长材料读短,仅仅抓住题目的中心。

2.先排除说法本身错误的选项,坚决不选,但要求选不正确或错误的除外。

3.看清题目有没有限制的词语或角度,排除不符合的。

如词语“唯物论”、“辩证法”、“矛盾观”“发展观”等。

4.看清是要选原因还是结果。

5.漫画题一定要从文字到图案都仔细分析,漫画一般是讽刺的,要揣摩讽刺什么或隐喻什么。

总之,排除错误、排除异己、一见钟情、痴心不改【重点讲解】7、8、11、15、16、24第一步:自己纠错第二步:合作解决第三步:教师精讲【变式训练】1、(2012·浙江六校联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019-2020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建议-以第三单元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建议-以第三单元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建议-以第三单元为例教案新人教版思考:1、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复习,以自主复习、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推进。

2、第一轮复习时,点的挖掘要全、细;还要注重由点到面。

3、学生的要求:必须给时间看书、同时要给时间思考与交流,也要求老师在此基础上把该讲的讲到位。

要把自觉、思考、听讲结合起来;把动眼、动手、动脑结合进来。

否则只听讲还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阅读并思考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观点分别是什么?思考:联系、发展、矛盾三者有何联系?2、联系的含义是什么?思考:与联系相对应的概念是什么?3、有关联系的原理(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思考:①如何理解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条件性)?②规律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等共性描述是什么?(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思考:①如何区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如何理解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②我们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应注意什么?③物质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客观性描述的共性是什么?④教材中对“诡辩论”的描述有几种?(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思考:①如何把握联系的条件性?请举例说明。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有何相通性和相异性?(4)有关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注意在实际运用时,一般分为两个子原理,即:①为什么要树立全局观念?②为什么要重视局部?二、易错易混点1、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

3、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无法改变的。

4、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整体统率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总是起决定作用。

三、精典例题(略)“五高三模”P237开始,第1、☆2、6、☆11、13、15(1),P240开始,第3、☆7、8、21、32、☆33、38、☆43。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TOC]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认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2.掌握《生活与哲学》中的重点概念和重要观点;3.培养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是哲学的母体–哲学是生活理性的总结和指导–哲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2.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哲学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质的问题–知识与经验的问题–实践与价值的问题–自由与必然的问题–个体与整体的问题4.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探究–生活中的哲学问题–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哲学与科学、艺术、伦理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是哲学的母体:生活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不能超越生活而研究生活之外的领域。

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是哲学思考的起点。

•哲学是生活理性的总结和指导: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反思与总结,它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为人们指引正确的生活道路。

•哲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哲学能够帮助人们认清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2.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存在、认识、价值等问题的学科,通过思辨和逻辑思维方法,探究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的特点:–思辨性:哲学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科。

–综合性:哲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界、社会现象、人类思维等。

–深层次性:哲学致力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深入探讨思维方法和认识模式。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哲学不仅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料。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质的问题:哲学探究事物存在的本质和规律,讨论宇宙、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与经验的问题:哲学关注人类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式,探究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限制,研究真理和知识的边界和范畴。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必修4

4、作用5、发展物质决定作用-方法论意识能动作用-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方法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方法论、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的含义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和和重点论的统一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必修4 知识结构:思想方 法 与 创 新 意识 辩证法的联系观 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点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世界是永恒发展 发展的普遍性别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确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联系的普遍性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二、【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什么是联系?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学考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梳理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简单应用)(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的联系和的联系。

(3)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有直接联系和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联系和偶然联系。

(5)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以、、为转移。

(6)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应用)(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部分是事物的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居于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于整体。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树立,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同时必须重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整体的发展。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6)掌握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趋向。

(7)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识记)(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和。

(2)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

是的产生和的灭亡。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简单应用)(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的,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02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学案:单元二

2020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学案:单元二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共3学时编号:必修4—2【复习目标】: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梳理本专题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1、记住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理解一个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3、明确意识活动的特征和能动作用。

意识的特征(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识记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归宿)。

5、领会真理的三性: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6、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7、重点把握五对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第一学时考纲细化抓基础网络构建提能力第二学时真题训练找规律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2012高考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

答案选①②。

【考点定位】物质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2、(2010高考海南卷18)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⑧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哲学上的物质和事物是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学设计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学设计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摘要:下列与《物种起》“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含哲理不致是? (? ?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b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0“对知识创新代学生而言重要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哲学起对实践追问b矛盾斗争性是事物发展动力思维是存基础要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人民公是天津市仅存清代私林,)肯定与否定统b两论与重论统量变与质变统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二、简析题xx报告指出弘扬华化建设华民族共有精神今泰学院推荐档0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识教学设计g g lgl vv 3 ll l l rv 00 llg r x 编订 llg 编订 llg 0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识教学设计前言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地形成人们定政治观、信念和政治信仰教育学校德育组成部分其性质由定社会政治济制所定受教育方针、目制约具有鲜明阶级性、方向性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要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生群体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根目便学习和使用下容可随修改调整及打印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识十课创新识与社会进步预习导学、学习目标★理辩证否定含义及实质★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识★理创新社会作用二、重难(加★)三、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否定切眼光看问题否定是种断和消灭是化乌有程3辩证法质是批判革命和创新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质和规律因我们要崇尚权威5理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根要6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先导练习反馈、单项选择题近年国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系列重技术创新成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国已步入高铁代并正成高铁技术输出国国高铁发展历程表明(b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否定和对现实肯定②创新程必定是“扬弃”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变革.①②b.②③.①④.③④民族灾难失必将从民族进步得到补偿这给我们启示是( ? )辩证否定是发展环节b世界质是物质社会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真理是具体有条件3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学说传统化按照唯物辩证法观应该( b? )①以全面肯定态保护和弘扬传统化②以辩证否定观分析传统化③新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④根据新拾起要重新和构建传统化①②b②③①④③④哲学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启示是()人类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b只有敢否定切人类历史才能向前发展只有坚持辩证否定才能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统5党xx 报告指出“提高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这是国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观b创新是民族进步灵魂实践是认识基础?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6国所以将创新作国发展战略核心是因创新(?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变革③推动人类思维和化发展④有了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发展①b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④7树立创新识要人们(? ? )①不要受客观条件限制②敢否定切现有理论③不断放思想、实事是、与俱进④敢打破常规开拓创新①③b①④③④②③8下列对辩证否定认识不正确是? ( b )辩证否定是事物身否定b辩证否定实质是全盘否定辩证否定是发展环节和系环节辩证否定观要我们不唯上不唯只唯实9XX年是达尔《物种起》发表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含哲理不致是? (? ?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b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0“对知识创新代学生而言重要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讲这说明()哲学起对实践追问b矛盾斗争性是事物发展动力思维是存基础要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人民公是天津市仅存清代私林该公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群众见汲取合理建议定遵循式林习制不拆围墙着修旧如旧原则重塑昔日江南林景观人民公改造方案制定程是( ? )肯定与否定统b两论与重论统量变与质变统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二、简析题xx报告指出弘扬华化建设华民族共有精神全面认识祖国传统化取其精华、其糟粕使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代性请从唯物辩证法角谈谈你对传统化和外化看法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身否定即己否定己己发展己辩证否定是系、发展环节对待传统化和外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其糟粕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⑵矛盾是事物身包含对立统关系要坚持用分二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传统化和外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概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全面分析、批判地继承g B llg。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6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6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6 生活与哲学抢分策略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不是所有人的世界观都被称为哲学)考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不一定科学。

)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二者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二者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主要表达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主要表达哲学思想的作用和影响。

(注意:不能把哲学理解为“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注意: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图示如下:考点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注意:划分标准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考点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教案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练习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09江苏27)“5.12”汶川大地震后,xx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9安徽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3、(09福建35)“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4、(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5、(08江苏)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6.(XX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XX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共3学时编号:必修4—3【复习目标】:复习唯物辩证法部分,要掌握以下哲学范畴和原理1、一个核心与实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主要包括以下原理:矛盾的概念(对立统一及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坚持全面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善于抓重点、关键,并统筹兼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看主流、性质,也要全面),两点论与重点论。

2、一种精神,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从本质上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一种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的社会作用。

4、两个总特征,联系观与发展观。

联系观的原理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法。

发展观的原理主要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5、两个环节,辩证否定观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第一学时考纲细化抓基础网络构建提能力第二学时真题训练找规律1、(2012浙江文综,29)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①既要着眼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以“整体与部分和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有关考点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审题时抓住题干中“既要……又要……还要……”等,“惠及全民”强调全局和矛盾的普遍性;“困难群众等”强调矛盾的特殊性,①③正确;②中“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题干中没有涉及;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2北京文综,27)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以“城市设计规划”为切人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有关考点的能力。

【解析】审题时抓住题干中“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全面协调……”等,前者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后者强调系统优化的方法,①③是正确的;②④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选择A。

3、(2012江苏单科,30)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是人为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D,B不选。

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A、C不选。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出“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4、(2012江苏单科,31)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发展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

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5、(2012江苏单科,32)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说明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的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中外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体现了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也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②应选。

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不选。

④错误,文化的多样性不等于文化的同一性。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传统风俗习惯文化的丰富程度,是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

文化的同一性即同质性、共同性或统一性,同一性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存在于多样性之中。

6、(2012福建文综,36)图l、图2蕴涵的哲理有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以两幅图——―幅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另一幅是收入与环境污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不能说量变过程就是质变过程,所以②说法错误;图2中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是在图1上没有体现,所以③不选;A、B、D都错误,故选C。

7、(2012四川文综,27)观察右图。

右图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以漫画为切人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注意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

漫画中的文字“不要总去追赶太阳,能转过身来待上一会儿,太阳就会和你撞个满怀。

”反映了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顺应事物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A强调要符合事物发展趋势;B强调了要科学预见,正确把握因果联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D符合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不涉及事物的性质,故C没有揭示出图蕴含的哲学寓意。

8、(2012重庆文综,27)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①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人状况②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③在分析不同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④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和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联系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把握。

“具体分析每个家庭的收人状况”的做法缺少综合把握,①不选;合理想象和创新思维有助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发挥,有利于改革方案的制定,②入选;③④是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制定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的具体体现,都入选;故选D。

9、(2012重庆文综,32)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②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科学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发展;③错误,“信念”、“科学”都属于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等信息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入选;“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等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④入选;故选B。

10、(2012天津文综,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

“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所以③的说法错误,排除。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对另一事物的否定,所以④的说法锆误,故选A。

11、(2012广东文综,33)“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A.系统优化的方法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以“苹果之父”乔布斯为背景材料,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根本上讲,乔布斯的观点说的是产品通过实践制造出来,从而影响世界,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错误;真正改变世界的是人的实践,实践基础上制造的产品仅仅是影响世界,C错误;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A正确。

12、(2012大纲全国,28)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以物联网为载体,考查学生辩证地考查事物、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探讨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