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及展望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及展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31d3533687e21ae45a92a.png)
3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低温可保护脑神 经功能。 50-60年代国内外临床医生曾将冬眠疗法用 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把体温降至 27-28 ℃以下进行心血管手术,以保护脑和 其它重要器官 。
80年代,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发现28℃~35℃低温能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 率,保护血脑屏障,防止继发神经元损伤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及展望
一、亚低温治疗的定义
•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 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 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 控性的低温状态 。
二、亚低温治疗的历史
• • 二十年代国内外学者把低于37℃的体温
分为四类: • 超深低温4℃~16℃ • 深低温17℃~28℃ • 中低温29℃~33℃ • 轻低温34℃~36℃
6、体位护理: 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 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最 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 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
7、复温护理:复温应在ICP降至正常后在维持24 小时后开始。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0.1℃。若快 速复温,因脑温上升可致急性脑肿胀。温度在 35℃-36℃时需稳定2-3日,只有当冰毯水温在 25℃以上,并能控制脑温时再去除冰毯,而后逐 渐减少麻醉剂和肌松剂。
• 2、电解质紊乱:冷却期时细胞内流,从消 化道、尿液中丢失,导致低钾,诱发致死 性心律不齐的危险增大,应定时监测血气 及电解质,作相应处理。
3、凝血功能障碍:低温使血小板变形,储 存入肝窦、脾脏等,使血小板减少,易发生 凝血障碍。
4、呼吸系统并发症:冷却后呼吸道分泌物 增加,由于使用肌松剂不能咳出痰液,分泌 物储留产生肺不张,组织严重缺氧,复温期 发生麻烦的肺部合并症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亚低温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亚低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718a44783e0912a2162a7d.png)
亚低温治疗护理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 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 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 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 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 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 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 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 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技术按其原理分: 药物降温:冬眠合剂 物理降温:根据其途径不同可分为:体表降温,体腔降温 和血液降温三类。
冬眠合剂 :
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 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 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
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定时更换引流袋,尿道口每日消毒2次,并 记录24小时尿量及颜色,必要时记24小时尿 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由于低温血小板可粘附聚集成团, 且外周血小板进入脾脏,肝脏增多,使 血小板减少,同时低温条件下凝血因子 的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差, 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亚低温中 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四项,同时注意观察 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等。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 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 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 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 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 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 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 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 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技术按其原理分: 药物降温:冬眠合剂 物理降温:根据其途径不同可分为:体表降温,体腔降温 和血液降温三类。
冬眠合剂 :
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 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 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
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定时更换引流袋,尿道口每日消毒2次,并 记录24小时尿量及颜色,必要时记24小时尿 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由于低温血小板可粘附聚集成团, 且外周血小板进入脾脏,肝脏增多,使 血小板减少,同时低温条件下凝血因子 的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差, 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亚低温中 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四项,同时注意观察 皮肤及粘膜有无出血等。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a8b496529647d26285231.png)
BACK
神经系统观察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 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 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BACK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 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 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 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 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 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BACK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祝杰
亚低温治疗的概念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 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 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 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 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 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环境要求 神经系统观察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 循环监测
体温护理(监测) 物理降温的实施 体位护理 复温护理 基础护理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 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 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 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 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体位护理
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 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 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 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 体位性低血压 BACK
神经系统观察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 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 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BACK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 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 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 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 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 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BACK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祝杰
亚低温治疗的概念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 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 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 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 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 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环境要求 神经系统观察 呼吸监测及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 循环监测
体温护理(监测) 物理降温的实施 体位护理 复温护理 基础护理
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 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 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 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 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体位护理
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 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 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 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 体位性低血压 BACK
亚低温治疗课件
![亚低温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8abb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保护脑细胞功能
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脑细胞内钙离子过度释放,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减轻脑细胞毒性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功能。
减轻炎症反应
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炎症损伤,有利于神经 功能恢复。
亚低温治疗历史与发展
01
亚低温治疗历史
亚低温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低温可以
05
亚低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 风险
亚低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亚低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高热 、脑损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
用。
监测体温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体温,避免体温过低引起不良 反应。
预防感染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预防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的 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为了统一亚低温治疗的标准和规范,国际医学界正在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相关指南和共识,以提高亚低温 治疗的全球推广和应用水平。
临床实践指南
针对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和实用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亚低温治 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监测设备
包括体温计、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等,用于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
亚低温治疗的操作流程
设定目标体温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亚低温治疗 的目标体温。
监测与调整
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密切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 否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
实施降温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然降温或 人工降温方式,逐步降低患者 体温。
心律失常
亚低温治疗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也有一定效果, 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脑细胞内钙离子过度释放,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减轻脑细胞毒性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功能。
减轻炎症反应
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炎症损伤,有利于神经 功能恢复。
亚低温治疗历史与发展
01
亚低温治疗历史
亚低温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低温可以
05
亚低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 风险
亚低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亚低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高热 、脑损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
用。
监测体温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体温,避免体温过低引起不良 反应。
预防感染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预防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的 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为了统一亚低温治疗的标准和规范,国际医学界正在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相关指南和共识,以提高亚低温 治疗的全球推广和应用水平。
临床实践指南
针对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和实用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亚低温治 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监测设备
包括体温计、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等,用于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
亚低温治疗的操作流程
设定目标体温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亚低温治疗 的目标体温。
监测与调整
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密切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 否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
实施降温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然降温或 人工降温方式,逐步降低患者 体温。
心律失常
亚低温治疗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也有一定效果, 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bb506b2b160b4e777fcf0e.png)
体温降低1℃,心输出量减少5% 。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80mmHg,心率 >60次/分,呼吸18~22次/分,以保证 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一旦发现 心率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低温使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素减少 以及肾脏重吸收功能减弱而导致患者多 尿,从而容易导致电解质丢失。因此, 应严密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形状和量 ,定时监测生化参数,特别注意镁、钾 、钙的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
亚低温应用的监护
体温的监测 心血管系统监测 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监测 凝血功能监测 呼吸系统监测 泌尿系统监测
体温每降低1℃,脑代谢率下降5%~7%,颅 内压下降5%~6%,体温降至32~36℃时颅内压平 均降50%,因此,体温的控制和亚低温治疗效果 密切相关,降温过程中,机体各项指标相对不 稳定,应通过测量直肠温度来监测患者目标体 温是否达到。刚开始时每半小时测量肛温一次 并记录,稳定后改为一小时一次,一旦低于 32℃应立即停止降温,甚至采取复温措施。
概念: 国际医学界将低温划分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16~0℃四种, 其中轻、中度又定义为亚低温。
亚低温作用于脑保护的机理:
1
2
3
降低脑细胞氧耗 量,降低脑能量 代谢,减少脑组 织乳酸堆积
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及降 低颅内压
亚低温抑制有害 物质释放,减少 对脑组织的损害
Hale Waihona Puke 适应症:1 2 3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尤其 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难 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下 丘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 热、脑干损伤合并去脑 强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 人。
大面积脑 梗死脑出 血
新生儿 缺氧缺 血性脑 病
心肺 复苏 后脑 病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课件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973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6.png)
开展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建立合作: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亚低温治疗 及护理的发展。
加强研究:加强对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汇报人:PPT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防止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保持环境舒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光线刺激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常用方法
亚低温治疗:通 过降低体温,减 少脑细胞损伤, 保护大脑功能
物理降温:使用 冰袋、冰帽等物 理降温设备,降 低体温
药物降温:使用 药物如氯丙嗪、 异丙嗪等,降低 体温
护理方法:保持呼 吸道通畅,防止感 染,监测体温和生 命体征,提供营养 支持等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大 纲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实践案例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发展前景
添加章节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定义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 体温,使身体进入一种 类似冬眠的状态,以减 轻脑损伤、心脏骤停等 严重疾病的影响。
护理措施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益处
降低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损伤,减少脑细胞死亡 改善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建立合作: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亚低温治疗 及护理的发展。
加强研究:加强对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汇报人:PPT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防止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保持环境舒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光线刺激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常用方法
亚低温治疗:通 过降低体温,减 少脑细胞损伤, 保护大脑功能
物理降温:使用 冰袋、冰帽等物 理降温设备,降 低体温
药物降温:使用 药物如氯丙嗪、 异丙嗪等,降低 体温
护理方法:保持呼 吸道通畅,防止感 染,监测体温和生 命体征,提供营养 支持等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大 纲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实践案例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发展前景
添加章节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定义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 体温,使身体进入一种 类似冬眠的状态,以减 轻脑损伤、心脏骤停等 严重疾病的影响。
护理措施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益处
降低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损伤,减少脑细胞死亡 改善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亚低温治疗技术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a9f97960590c69ec37644.png)
COMPANY LOGO
循环系统
24 h动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ECG、血压、脉搏、 四肢肢端循环情况及电解质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面色红润,四肢温暖,血压正常, 脉搏稍慢但节律整齐,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肢端 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提示微循环障碍,说明 冬眠过深或体温过低,应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和亚体温 治疗仪,给予保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必 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复温时由于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少,易导致低血容量 性休克,因此复温速度要慢,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应 及时补充血容量
COMPANY LOGO
物理降温
病人进入冬眠镇静状态时,开始给予物理降温。 将体温传感器插好,将毯、帽接口按标记方向接好 (出入水接口有方向标志),在冰毯上铺层薄垫。 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前先用体温表测温一次,然后将体 温传感器置于鼻腔(深度:鼻尖至耳垂距离)用胶布 固定,开机使用。主机即可显示体温,与先前所测体 温表体温进行对比。 亚低温常使用体表降温法,应用半导体降温毯,降温 速度控制在2~4h降低10C.通常在4~12h,将肛温 或脑温降至32~350C(降温毯禁与皮肤直接接触, 引起冻伤)
神经系统 注意颅内压的检测,复温过快发生肌颤
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严密观察意识、瞳 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
和激素治疗
COMPANY LOGO
呼吸系统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由于冬眠合剂的使用,中枢 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较缓慢,但节律整 齐。 若呼吸频率太快或快慢不等,或呼吸变浅,出现点头 样呼吸,应考虑中枢过度抑制,立即停用冬眠合剂, 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滴,或行机械通气。 要严密检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有无口唇、指甲 发绀等缺氧表现,同时心电监护生命体征,保持血氧 饱和度在95%以上,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加强 气道的管理,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及时吸痰,保持 气道通畅
《亚低温治疗》课件
![《亚低温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a33e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a.png)
3 解毒作用
通过减缓毒素在体内的运转速率达到缓解疾病作用。
应用领域
运动恢复
缓解运动过度所致的疲劳、肌肉 酸痛,促进肌肉恢复,提高运动 表现。
美容护肤
对于痤疮、皮肤瘙痒、皱纹等许 多皮肤病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健康养生
对于抵御寒冷、提高自身抵抗力 和免疫力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优势和效果
1
降温迅速
冷疗快速降低体表温度,立即缓解疼痛
局部过度冷却
在局部过度冷却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局部产生 不适。
健康风险
亚低温治疗是安全的,但是在非标准化场所或 无资质人员操作下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实施亚低温治疗的步骤
1
准备
购买或寻找正确的亚低温治疗设备。为操作做好准备。
2
进行
使用亚低温治疗设备对身体进行带有应用的降温操作,一般需要30分钟到1小时。
治疗效果显著
2
பைடு நூலகம்症状。
亚低温治疗在多个领域都有非常显著的
治疗效果和疗效体验。
3
安全性高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监控措施,可以确保 亚低温冷疗操作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和风险
个人差异
不同人群对亚低温治疗的反应不同,需要选择 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式。
使用限制
存在一些使用限制,比如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 定人群只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亚低温冷疗。
3
结束
操作完成后,按照要求清洁设备和恢复身体等操作。
结论和总结
亚低温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可以对身体进行细胞和组织修复、缓解疼痛、改善疤痕和皮肤状况 等等
Let's Give a Big Hand to This Amazing Treatment!
通过减缓毒素在体内的运转速率达到缓解疾病作用。
应用领域
运动恢复
缓解运动过度所致的疲劳、肌肉 酸痛,促进肌肉恢复,提高运动 表现。
美容护肤
对于痤疮、皮肤瘙痒、皱纹等许 多皮肤病都有显著改善作用。
健康养生
对于抵御寒冷、提高自身抵抗力 和免疫力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优势和效果
1
降温迅速
冷疗快速降低体表温度,立即缓解疼痛
局部过度冷却
在局部过度冷却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局部产生 不适。
健康风险
亚低温治疗是安全的,但是在非标准化场所或 无资质人员操作下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实施亚低温治疗的步骤
1
准备
购买或寻找正确的亚低温治疗设备。为操作做好准备。
2
进行
使用亚低温治疗设备对身体进行带有应用的降温操作,一般需要30分钟到1小时。
治疗效果显著
2
பைடு நூலகம்症状。
亚低温治疗在多个领域都有非常显著的
治疗效果和疗效体验。
3
安全性高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监控措施,可以确保 亚低温冷疗操作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和风险
个人差异
不同人群对亚低温治疗的反应不同,需要选择 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式。
使用限制
存在一些使用限制,比如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 定人群只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亚低温冷疗。
3
结束
操作完成后,按照要求清洁设备和恢复身体等操作。
结论和总结
亚低温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可以对身体进行细胞和组织修复、缓解疼痛、改善疤痕和皮肤状况 等等
Let's Give a Big Hand to This Amazing Treatment!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9cb919910ef12d2bf9e703.png)
温传感器
完整版ppt课件
18
亚低温治疗仪
•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
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
要的水温,再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
水毯内循环,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
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温,营造亚低
温的环境。
完整版ppt课件
19
亚低温治疗仪
完整版ppt课件
20
2.体腔降温: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 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洗降温。
1
一、亚低温治疗的定义
•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 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 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 控性的低温状态 。
完整版ppt课件
2
低温分类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16以下
6
原理
•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 •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 • 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 •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完整版ppt课件
7
适应症
• 溺水、中风 • 肝性脑病 • 细菌性脑膜炎 •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心肺复苏术后脑病 • 高热惊厥 •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
完整版ppt课件
29
并发症
• 1、循环系统改变:冷却期全身体温下降, 心输出量减少,代谢率降低,氧离曲线左移, 可诱发全身微循环障碍,成为复温期出现多 脏器衰竭和DIC的诱因
• 2、电解质紊乱:冷却期时细胞内流,从消 化道、尿液中丢失,导致低钾,诱发致死 性心律不齐的危险增大,应定时监测血气 及电解质,作相应处理。
完整版ppt课件
18
亚低温治疗仪
•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
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
要的水温,再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
水毯内循环,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
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温,营造亚低
温的环境。
完整版ppt课件
19
亚低温治疗仪
完整版ppt课件
20
2.体腔降温: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 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洗降温。
1
一、亚低温治疗的定义
•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 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 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 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 控性的低温状态 。
完整版ppt课件
2
低温分类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16以下
6
原理
•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 •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 • 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 •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完整版ppt课件
7
适应症
• 溺水、中风 • 肝性脑病 • 细菌性脑膜炎 •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心肺复苏术后脑病 • 高热惊厥 •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
完整版ppt课件
29
并发症
• 1、循环系统改变:冷却期全身体温下降, 心输出量减少,代谢率降低,氧离曲线左移, 可诱发全身微循环障碍,成为复温期出现多 脏器衰竭和DIC的诱因
• 2、电解质紊乱:冷却期时细胞内流,从消 化道、尿液中丢失,导致低钾,诱发致死 性心律不齐的危险增大,应定时监测血气 及电解质,作相应处理。
亚低温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094d3c844769eae109ed0e.png)
-
温水擦浴评价
• 擦浴过程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病人着凉。 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后,应注意观察 病人的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 感觉异常。 • 半小时后测量病人体温,体温有所下降视 为有效。
-
乙醇擦浴
• 多用于40℃以上的高热病人 • 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 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而降低皮 肤的湿度,进而降低身体的温度。又因为 乙醇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其 散热能力较强。 • 浓度为30%-50%,温度为30 ℃。
-
8
6
.亚低温治疗的原则
1)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 2)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 态为宜 3)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 3~5天,最长为5~7天。 4)降温不宜过快,体温每小时下降1℃为宜, 复温速度要慢一般每个4小时复温1℃ , 在12-16小时内升至36.5—37℃ 。
2019
-
19
2 .免疫抑制及增加感染风险 低温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白 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从而抑制炎性 应答反应,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 由于低温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 可能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应严密监 测警惕感染的发生,尤其应关注手术切 口、外伤创面、导管穿刺部位及压疮的 护理。
-
• 擦浴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 腘窝 • 禁忌部位: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 部
-
禁忌症:
• 不适用于血液病患者,因其凝血机制不好, 行酒精擦浴时往往会出现出血点。 • 年老体弱患者行酒精擦浴易出现虚脱故最 好不用。 • 小儿尤其是新生儿不要用酒精擦浴,因新 生儿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而大脑皮层 发育不完善,神经鞘未完全形成,易形成 酒精中毒,患儿惊厥加重,以致死亡。
科内学习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
![科内学习亚低温治疗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e230ffed630b1c59eeb5de.png)
➢ 优点:简单易行。 ➢ 缺点:时间长,不均匀、 难控制,易反跳。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和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温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 ➢ 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
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 ➢ 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
➢ 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
➢ 低温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细胞外蛋 白酶表达来减少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脑血流 ,保持脑血管反应性,减少脑容量,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伤
➢ 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破坏,产生 有害的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加重脑缺血、脑 水肿。
➢ 2. The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 Study Group: Mild hypothermia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02; 346:549–556
概念-发展史
➢ 20世纪90年代,发现轻中度低温对脑组织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亚低温:28-35℃为亚低温.目前公认的最 佳降温范围为脑温:32-33℃
脑保护--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 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 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 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 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 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 类固醇、巴比妥类等)和亚低温治疗。Fra bibliotek缺血瀑布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和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温传感器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 ➢ 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
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 ➢ 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
➢ 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
➢ 低温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细胞外蛋 白酶表达来减少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少脑血流 ,保持脑血管反应性,减少脑容量,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伤
➢ 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破坏,产生 有害的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加重脑缺血、脑 水肿。
➢ 2. The Hypothermia after Cardiac Arrest Study Group: Mild hypothermia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02; 346:549–556
概念-发展史
➢ 20世纪90年代,发现轻中度低温对脑组织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亚低温:28-35℃为亚低温.目前公认的最 佳降温范围为脑温:32-33℃
脑保护--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
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 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 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 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 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 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 类固醇、巴比妥类等)和亚低温治疗。Fra bibliotek缺血瀑布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精选)PPT文档31页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精选)PPT文档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09fab093186bceb18e8bb3c.png)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精选)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4
历史发展
• 80年代末,研究发现脑温下降 2~3℃(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 也有保护作用,且无深低温所致的 各种并发症,使低温治疗重新引起 人们的兴趣。
医学PPT
5
低温分类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16以下
1993年江基尧等首 先将轻、中度低温 (28~35°)称之为 亚低温,随后这一 概念在国内被广泛 引用。
医学PPT
20
亚低温治疗仪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和
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温传感器
医学PPT
21
亚低温治疗仪
• 工作原理:
•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
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
要的水温,再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
水毯内循环,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
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温,营造亚低
• 以平均4小时升高1℃的速度,在12小时 以上使其体温恢复至37~38℃为宜。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分类
亚低温治疗越早,降温速度越快,其治疗效 果越好。
降温
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1 体表 降温
2 体腔 降温
3 血液 降温
医学PPT
17
• 药物降温
• 一般通过服用各种退热药物来控制体 温,常用药物有乙酰氨基酚、阿司匹 林、冬眠灵等。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 采用介入方法将温度控制导管插入人
体动脉血管内,直接对血液进行降温
医学PPT
25
并发症
• 呼吸道感染 • 心律失常 • 凝血功能障碍 • 高血糖 • 电解质紊乱
医学PPT
26
治疗监测
• 体温监测 • 凝血功能监测 • 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监测 • 血糖监测 • 血压监测 • 血象和胸片监测 • 神经系统监测
亚低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及护理
医学PPT
吴娟
1
低温
• 低温可使脑细胞的氧需量降低,维 持脑氧供需平衡,起到脑保护作用, 是脑复苏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温每降低l℃可使代谢率下降5% ~6%。
医学PPT
2
• 低温治疗历史
50年代 提出
60~70年代 低潮
80年代 转折
90年代 兴起
医学PPT
3
历史发展
•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有学 者将低温治疗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 术以期达到脑保护的效果,但由于 当时所选择的深低温导致随后的严 重并发症,使低温治疗一度陷入低 谷。
医学PPT
12
低温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窗口
• 脑缺氧耐受的时限只有5分钟,因
此多数研究者提倡尽早、尽快实施
亚低温治疗。ILCOR(国际急救与
复苏联合会)声明中认为, 降温应尽
可能在复苏后立即开始。但临床4-
6 小时后开始低温治疗也能获得显
著的效果。
医学PPT
13
• ILCOR 基于目前的证据, 提出
医学PPT
6
中度及深度低温存在较多并发症
可导致室颤等严重心 律失常
增加血液粘稠度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全身免疫力下降
国际复苏联络委 员会
推荐临床亚低温 治疗时体温维
持在32~34°
医学PPT
7
亚低温治疗
•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 眠,具体方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 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 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
医学PPT
10
适应症
• 溺水、中风 • 肝性脑病 • 细菌性脑膜炎 •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心肺复苏术后脑病 • 高热惊厥 •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
医学PPT
11
禁忌症
• 脑电无活动的昏迷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 终末期患者 • 活动性出血者 • 凝血功能障碍者 • 孕妇
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
低血压。
医学PPT
28
谢谢聆听
医学PPT
29
温的环境。
医学PPT
22
亚低温治疗仪
医学PPT
23
2.体腔降温: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 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洗降温。
优点:常用于手术中的降温。 缺点:易发生心室颤动或其它心律紊乱
等严重并发症。
医学PPT
24
3.血液降温 血管内灌注降温
通过快速输注大量冷却液体来达到降 低核心体温的目的
对患者的心、肺、肾功能造成巨大挑 战,故不推荐
医学PPT
8
• 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的镇静药,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并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的体温保持 在32℃ ~34 ℃范围内。
医学PPT
9
原理
•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 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 •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 • 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 •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 特点:使用方便。
• 缺点:降温效果有限,常用其它低温
技术的辅助降温措施。
医学PPT
18
分类
1 体表降温
物
理 降
2 体腔降温
温
3 血液降温
医学PPT
19
1.体表降温:可用冰水浸浴或冰屑、 降温毯降温, 也可用冰袋、冰帽置于头 部和大血管浅在部位。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时间长,不均匀、 难控制,易 反跳。
医学PPT
27
护理
•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感染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执行温度调控, 确保体温
维持在32℃~34℃
• 人工气道护理:注意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 吸道通畅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方式、动脉血 气指标等
• 皮肤护理:观察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及 褥疮的发生
• 体位护理 :亚低温治疗中病人最好平卧位,避免
对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脏停博患者
应进行12~24小时的持续亚低
温治疗。临床资料表明持续亚低
温治疗48-72小时有较好的疗
效。也可维持更长时间,应根据
病情需要调整。
医学PPT
14
复温时间及方法
• 自然复温,先停用冰帽、降温毯等物理降 温措施,将病人置于室温中缓慢复温。
• 复温过程仍需应用肌松剂及镇静剂,以防 肌颤导致颅内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