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三国中诸葛亮的形象
摘要: 诸葛亮具有旷世奇才,在东汉末年群雄竞起的时代他辅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他对时局的看法,他的军事才干,治国方略和治国谋略都非常优异。
他还是忠臣的典型,为了答谢刘备的知遇之恩,他认真治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更是悲剧的英雄,他的努力到最后也没有成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注定了他悲剧的结果。
但不论如何,他德才兼备,忠贞报国的献身精神一直为后人景仰,其功彪炳史册,懿德流芳百世。
关键词:外貌形态智者忠臣悲剧英雄《三国演义》是一部洋溢英雄主义的乱世史诗,是幅饱含着智慧和经验的历史画卷。
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历史的反思和审美的享受。
诸葛亮毫无疑问是三国中最为璀璨的星星,他的智慧和忠义使他名垂千史,但他始终是个悲剧的英雄。
一、外貌形态三国演义中对诸葛孔明是这么写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提到猪哥亮在执掌刘备的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身披鹤氅,坐一辆四轮小车等之类的语言,按照今天的标准,诸葛亮身高超过一米八,长得也颇有气质,很有风范,虽住在隆中,却也非不修边幅,而是保持了高洁的情操。
由于生活在卧龙岗,且饱读经书,虽关注世事,但不参与其中,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使他笼上了一层神仙的色彩,当然了,这样写是为了烘托出他与众不同的气魄,更加坚定了刘备请他出山的决心。
小说中的孔明在前后期的形象也有了些差异。
前期的孔明,虽不能说喜怒全写在脸上,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有表情的变化,他是非常乐观的,前期蜀汉国力虽然不强,但他们的军事力量却不容小视,刘备拥有五虎上将,行军打仗,军事部署也大致随着他的想法走,而且国力也在逐步增强,一统天下的愿望似乎都在随着他们的思路走。
然而关羽失荆州打乱了他的复兴计划,随着五虎上将的老去和刘备为关张报仇而大败之后孔明开始忧虑了,到了后期,说里,在赢取战争胜利时,孔明从容不迫,胜利后更显得风流四溢;剧本中,在某些特殊的战例里,孔明在其过程中及获胜后,都时时流露出焦躁不安的情绪。
诸葛亮的悲剧结尾是否早已注定?
诸葛亮的悲剧结尾是否早已注定,这是一个涉及历史解读和个人观点的问题。
从历史角度看,诸葛亮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他作为蜀汉的丞相,承担了辅佐刘备和刘禅的重任,多次北伐,希望实现统一中原的理想。
然而,他也面临着蜀汉国力不足、人才匮乏、内部矛盾等种种问题。
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他实现理想的难度。
此外,诸葛亮的个人性格和决策也可能对他的结局产生了影响。
他一生忠诚于蜀汉,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深厚的忧虑和责任感。
然而,他的谨慎和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也可能使他在某些关键时刻做出了并非最优的决策。
然而,要说诸葛亮的悲剧结尾早已注定,可能过于绝对。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偶然性和变数,即使是再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也无法完全预测和控制历史的走向。
诸葛亮的结局,既有他个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历史大势的推动。
因此,是否认为诸葛亮的悲剧结尾早已注定,可能取决于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无论如何,诸葛亮的一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他的智慧和忠诚也为后人所敬仰。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诸葛亮⼈物分析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应该是⼤家最熟悉的⼈物之⼀了,即便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也早就听说过和他有关的⼀些故事,如:三顾茅庐,⾚壁之战。
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写诸葛亮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下⾯,我就来分析⼀下诸葛亮的⼈物形象。
⾸先,诸葛亮是个⾮常智慧的⼈。
⾜智多谋,助他⼈之霸业,成⾃⼰之威名。
智慧超群,⼤智有隆中对;中智⾚壁之战;⼩智有借东风,⽊⽜流马,缩地法等,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壁之战⼤败曹军。
形成三国⿍⾜之势,夺占荆州。
建安⼗六年,攻取益州。
继⼜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他还在书法,绘画,⾳乐等⽅⾯有独特造诣。
其次,诸葛亮是个很忠⼼的⼈。
⼀颗忠⼼,两朝元⽼,鞠躬尽瘁死⽽后已。
他辅助刘备处理⽇常事务。
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皆由诸葛亮决定,赏罚严明。
对外与东吴联盟,对内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屯⽥,加强战备。
诸葛亮忠于主君,备受后世推崇。
在受刘备托孤后,他⼀直对刘禅尽⼼尽⼒,做事都亲⼒亲为,《出师表》中表明⼼迹,古话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必不忠。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情感真挚。
可惜最后却⾃⼰⾷少事烦,病死军中。
诸葛亮⼗余年间⼀⼈独揽⼤权,可他既不敛财,也不谋任何私利或名位,⼀直只以兴复汉室为任。
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权以后,则以“ 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务、七戒、六恐、五惧训诫各⾂,⽽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
诸葛亮还是⼀个有德的⼈,误⽤马谡,失街亭,⾃贬三级。
⼤公⽆私,⽣活朴素,诸葛亮曾上表说⾃⼰没有多余财产,只有⼋百株桑树、⼗五顷⽥地,⽽⾃⼰穿的都是朝廷给的,就算⼉⼦都是⾃给⾃⾜,⾃⼰没有⼀点多余的财产。
果然,诸葛亮直⾄死也是如此,甚⾄在临死前,也吩咐下葬时挖⼀个洞,只要棺⽊能放进去便够,⾃⼰则只须穿平常的服装,不须其他配葬物。
这就是诸葛亮,⼀⼼只为⾃⼰的国家,诸他的忠⼼着实让我⾮常的感动,他的有谋有德更是着实让我敬佩。
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范文
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范文旷古奇才——诸葛亮——《三国演义》人物赏析评价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
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
如果说《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
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
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
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
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
为达到吴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葛亮的口舌之下。
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3)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3)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四、悲剧的英雄形象诸葛亮的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这成就的背后,是英雄的孤寂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在演绎一个三国时代的悲剧:他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了错误的人物,确立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并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努力地犯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一直致力于统一天下,然而自己却先倒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身上也有着这样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从“人谋可胜天时”,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早已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悲剧性,然而却无一刻屈服于既定的命运、无一刻忘记最初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而功败垂成的时刻,也正是他最具悲剧色彩的时刻。
1、才智上的悲剧诸葛亮虽有旷世奇才,也知人善用,但他却不能有效的使用那些人。
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和张飞,自恃是刘备的兄弟,有点心高气傲,在处理某些事时不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诸葛亮没有驾驭好这两个人,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了张飞和刘备为关羽报仇,打乱了一统天下的战略部署。
后来蜀汉被东吴打败,诸葛亮被-迫休养生息,然而却出现了朝中无大将的局面,自己也不信任将领,尤其是对魏延的使用,甚至是马谡的悲剧。
蜀汉没有“人和”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也更加反射出诸葛亮的悲剧色彩才智上的悲剧。
他事必躬亲,势必打乱朝中大小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格局,最终造成大家都负责,又都不负责,一人死而废天下事的混乱局面,不仅给他自己,也给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蜀汉事业带来了消极影响,埋下了隐患。
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诸葛亮的悲剧是历史与个人共同造就的。
2、历史的悲剧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无论徐庶有始无终,不如不出;即如孔甲尽瘁而无,毕竟魏未灭、是未吞、济得甚事!天下之事,分久必合,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会太长久,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但统一的重任并不适合有一个弱小的国家来完成,诸葛亮空有一腔热血,但毕竟实力悬殊,他发动的战争适得其反,非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反给蜀汉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
摘要:《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匠心独运的合理虚构,大胆改造
历史人物,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位被传统文化所操纵,在道德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中逐渐走
向毁灭的悲剧英雄。
诸葛亮的悲剧是他自身的悲剧,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悲剧。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悲剧;形象。
《三国演义》所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极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近乎于神的人。
但正是这位近乎于神的人,作者却让他以一个悲剧的形象贯穿于小说之中。
看罢《三国演义》,掩卷细思,我却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诸葛亮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
在我看来,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其忠的体现,也是其道德思想的悲剧;为报刘备三
顾之恩,而与天命抗衡,是其“不得其主,亦不得其时”的人生悲剧;一生追求淡泊、宁静,却事必躬亲,是其命运的悲剧;身为一国之相,却“孤行其志”,是导致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政治悲剧。
在“君尊臣卑”的历史环境下,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显现出的是一种“儒
者之统,孤行而无所待”的悲剧文化意蕴。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名人成败心理分析之五)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名人成败心理分析之五)名人成功心理分析系列:◎拿破仑◎恺撒◎林肯◎贝多芬◎诸葛亮◎苏轼◎曹雪芹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
他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
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
一.效忠以死情结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了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亮扣上了“效忠以死情结”。
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
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
[]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了对先帝的一片忠心。
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
二.克复中原情结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己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
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演义》一书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特别是被称为“忠绝”或“智绝”的诸葛亮,刻画得更为出色。
对他的一生,杜甫曾写诗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占了近七十回。
他一生为国,勤于政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历代统治者对他的耿耿忠心与勤勉持政赞叹不已,备加推崇,把他看成是人臣的楷模。
而广大人民则深深怀念他执法严明、为官清廉、除民疾苦的善政。
虽然如此,他却是一个悲剧人物。
尽管他英才盖世,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那么,《三国演义》是如何向读者展示出诸葛亮的悲剧人生呢?首先运用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进行描写。
如诸葛亮出场前,书中就借他人之口预示了他这一生的辛劳。
元直走马荐诸葛后,司马徽来拜见刘备,听说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后笑着说:“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刘备在三请诸葛亮的途中遇到博陵崔州平。
崔州平说:“……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两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
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其次,通过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来塑造典型。
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刘备设计了一幅先三分天下、而后统一天下的美好图画,并决心协助刘备,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
随后他跟随刘备东征西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等等;及至遗诏托孤,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亲率军南征,七摛孟获,五出祁山,何其辛劳!作者借助这一系列的事件,把诸葛亮描写成一个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人物。
他料事如神,深谋远虑。
作者竭力刻画他出神入化的智慧,越是才华横溢,他的悲剧色彩也就更为浓烈。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情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情诸葛亮一生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对他的一生史学批评者认为做了一件“不可为而为之”之事,最终积劳成疾,悲壮辞世于渭滨(五丈原),他给历代文人志士留下了无尽的伤感悲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
”《出师表》表露诸葛亮的忠肝义胆,抒写他的深情厚意,其情震撼天地,贯通今古。
一、强烈的责任与深沉的爱国之情《出师表》写成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当时形势对蜀汉政权十分不利,223年蜀国战败,刘备兵败忧愤而辞世于白帝城。
天下形势已三分鼎立,因连年战争而益州兵源,物力缺乏,面对这种形势诸葛亮心急如焚,深感责任重大,他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确执行联东吴和西戎的策略。
他掌管国事,励精图治,国力恢复,《表》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三军,北定中原”。
伐魏时机臻于成熟,为了争取时机,在《表》中分析形势时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从当时形势看,曹魏兵多将广,其势甚盛,孙吴富庶险峻,而蜀汉最弱,此种局面下,诸葛亮应稳定中求发展,但他采用寻求机会的办法。
因此《表》中分析蜀汉的安危,是对“托孤”责任,“兴汉”使命的思考,可谓其用心深,其情表露迫切,这就明确表露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他犯言直谏刘禅,提出广开言路、公正执法、正确用人三项建议。
其恳切之情感人肺腑,其忠诚之心感慨后世,从历史看“从谏如流”的帝王唯有李世民,如其者何人?向君王冒死纳谏者不多,而谏者留下忠诚之名,生前却悲剧惨痛,故历来大臣明哲保身。
诸葛亮作为百官的典范,他不记后果,不避人言,不畏谗言,从政权兴衰,国家兴盛的高度严肃阐理告诫刘禅,其言表对症下药,即启发后主,又批评后主。
其语严正,其辞委婉,其情深曲激昂,细切动人,恒、灵二帝之过失,“未尝不叹息痛恨”。
这是对历史成败的透视,一片叹息方显思考,一片痛心方显责任,其语感刘禅,其情悲后世。
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
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来源:/content/10/1106/15/1576800_67111693.shtml从轰轰烈烈的群雄争霸,相互征伐,到凄凄惨惨的三家归晋,天下一统,一场感天动地、气势恢弘的历史交响曲终于暂时性的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大幕徐徐拉上,一切都已结束,但兵戈铁马、刀光剑影带来的巨大震撼却不会随滔滔时光的东逝而彻底平息,英雄飘零、壮志未酬引发的无限哀怨也无法因历史音符的中止而自行消解。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论解释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也只能是面对失败者的泛泛安慰。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所有的是非成败都能在瞬间化为虚空吗?漫漫岁月中,许多东西成为陈迹,但有些人和事件则因时光的洗刷而更为清晰,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及一位创造了历史奇迹的悲剧英雄——诸葛亮。
不管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思想艺术的具体评价如何,它写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悲剧,这一点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同。
从蜀国一方的立场来看,这种悲剧性表现得更为鲜明、彻底。
无疑,这场悲剧是不同寻常的,也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在作者笔下,胜利的一方在道德和能力上处于劣势,而失败的一方却具备所有能够成功的有利要素,无论是道德还是智慧,从君主到大臣,都有着十分理想的优良品格与素质,尤其是其核心人物诸葛亮,不仅着墨最多,而且人格品德也近乎完美。
在作者饱含感情的笔下,他成为贤相忠臣的化身,赤胆忠心,鞠躬尽瘁,为明君所信任,得以充分施展才能,治国带兵有方,足智多谋,料敌如神。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着超乎常人的才能:呼风唤雨,预知未来。
但是道德和智慧上的领先优势并没有带来最后的胜利,轰轰烈烈、精彩纷呈的开端,却以兵败如山倒,乐不思蜀式的不堪表演结束。
于是,前辈苦心经营的基业瞬间化为乌有,终生不懈的努力在嘲笑声中失去意义。
在庄重与荒诞的合奏声中,上演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在这场震撼人心的大悲剧中,诸葛亮是最为清醒,也是最为痛苦的一位。
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
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诸葛亮年少成名,作为蜀国的至关重要的人物。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诸葛亮的评价1这场战争的前敌指挥本来应该是军事主管李严,但李严已经被诸葛亮完全排除出权力中心依旧待在永安,南征成为了诸葛亮和马谡的舞台。
不到半年的时间,诸葛亮用一场胜利镇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从此确立了对蜀汉军队的绝对领导,至此诸葛亮军政大权独揽一身,成为了蜀汉最高权力的掌控者。
亲贤臣,远小人“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刘备刚刚去世的时候,蜀汉还没从战争中恢复元气,但在不到三年,丞相通过南征树立了个人威望,同时成功为战争制造了舆论氛围。
南征时掠夺的大量战略物资,加上战时经济政策,蜀汉战争机器终于开动了。
诸葛亮把北伐写进蜀汉立国纲领,成为历代权臣北伐的开端。
丞相临行前留下《出师表》,里面有几句耐人寻味的话:“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郭攸之——南阳人费祎——江夏人向宠——襄阳人原来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评价2可见在北伐之前,荆州派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完全胜利。
不过“先帝知臣谨慎”,丞相依然不忘对少帝刘禅谆谆教诲,耳提面命,告诫刘禅亲近这些生在荆州的“贤臣”,不知道小人是否都出生在益州?北伐中原227年,诸葛亮进军汉中,检阅三军,同时制定战役计划,确定北伐的主攻方向。
名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
魏延赌的是魏国对蜀汉没有警戒,一旦偷袭长安得手,整个关中和陇西唾手可得。
关中粮仓加上四川天府之国,蜀汉一下子便拥有了正面抗衡曹魏的实力,一千多年后,林彪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攻占锦州,拿下东北三省。
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汉中称王以来,魏延已经担任汉中太守十年有余。
子午谷奇谋的基础是长达他十年的前敌观察和情报活动。
试论诸葛亮悲剧命运的成因
常州大学期末论文(2012届)学生陆小露学号 ********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21题目试论诸葛亮的“忠君”悲剧校内指导教师李承辉二○一四年六月试论诸葛亮的“忠君”悲剧陆小露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江苏常州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完全是“忠君”思想的楷模,但是他也不能阻挡命运长河发展的步伐,这无疑成为了一个悲剧。
以刘备的死亡来界定分析诸葛亮前后“忠君”思想的不同:前期“忠君”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带有更多的主观积极色彩,悲剧意义在于再有才能的臣子改变不了君主的心意,也只会导致国家衰败的事实;后期“忠君”是为了完成刘备的“兴复汉室”的“遗命”,则带有更多的被动压力因素,悲剧意义在于人在与天命的抗争中,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的失败定律。
客观分析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忠君”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忠君;悲剧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西蜀的贤相,被塑造成了半人半神式的智慧的化身,不仅具有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华,而且几乎拥有了忠诚、谦虚、沉着冷静、济世爱民、意志坚定等一切人性的优点。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却也未能够完成自己的抱负理想,一生殚精竭虑,也没有能够实现讨平曹魏、兴复汉室的政治愿望,反而落得个积劳成疾、抱憾终身的结局。
他在《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极大地表现了“拥刘反曹”的忠君、正统观念,而作为全书的主人公,诸葛亮可以说是“忠君”的典范了。
从出山一直到死,诸葛亮的政治生涯中始终贯穿着“忠君”的思想行为准则,但是他的“忠君”并没有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让他的整个人生充满了悲剧意味。
一、前期“忠君”——为实现个人抱负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心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 其才不可量也。
他隐居隆中,只是“待时”,是在选择一个真正值得辅佐的明主出现。
诸葛亮选择刘备,而不选择有“乱世奸雄”之称的曹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血脉,素有“仁慈”的美名,符合诸葛亮身为儒士的思想观念中的理想君主形象;其次,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在出山时诸葛亮就明确表示:“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
_出师未捷身先死_论诸葛亮悲剧成因
第13卷第2期邯郸师专学报 2003年6月Vol. 13 No.2 Journal of Handan Teachers College June 2003“出师未捷身先死” ——论诸葛亮悲剧成因周远成(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湖南衡阳 421008)摘要:诸葛亮是集器量、将略、用人等方面的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
他的悲剧既是个性悲剧、人格悲剧,也是社会、时代悲剧和贤人政治悲剧。
其“一生唯谨慎”、“事必躬亲”、“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些既是诸葛亮自我实现的成功因素,也是其在治蜀期间的个人悲剧以及由此长期演聚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民间智慧文化人士的偶像与世俗人格化身的表现。
这种大成悲剧形象,不仅有其贤人政治文化的局限性和危害性,也深具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人格悲剧魅力。
关键词:诸葛亮;悲剧;《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图分类号:K23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32(2003)02-0030-06在三国史籍中,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是集器量、将略、用人等方面的复合式悲剧形象,并非三国故事“演义”者所描绘的上通天文、中通人事、下通地理的集民间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人神化身。
历史上诸葛亮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由于他是蜀汉的丞相,代表了三国时代的上层社会悲剧和汉民族时代悲剧的双重性,究其根源:一是“一生唯谨慎”的自我保护法则,二是“事必躬亲”的执政手腕,三是杂用儒、法、道家谋略,假正统来达到自我实现特立不群的书生意气。
这既是其优点也是其事业成败的局限,更是其智慧人格影响力量的源泉。
“唯谨慎”而导致谨小慎微、心地偏狭,缺乏事业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只谋求偏安蜀地;“事必躬亲”,既忽视人才,也不能用好人才,徒使自己操劳过度,只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1](P765);杂用谋略、假借正统,必会作出维护正统的表面文章:好大喜功、以弱攻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此,诸葛亮主持蜀汉政权,在政治外交、开发生产、发展经济等方面的政绩虽然卓著;但治蜀期间,也造成了蜀中本来不多的人才或被埋没,或被废杀(如魏延、刘封、彭羕、廖立等),再加之连年征战,劳民伤财,更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及事迹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及事迹诸葛亮人物形象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大智慧;忠贞不渝,一心为国为民;待人真诚、知人善任、谦逊有礼;心胸宽广、不以貌取人等等。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1.带有鲜明的悲剧性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这句话并不只是装逼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政权,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
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政权以及后期司马政权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2.强烈的正义感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
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诸葛亮内心始终持有的正义感,才会让他势如破竹,无往不胜。
“舌战群儒”能够一战成名,在于他认为孙刘应该结盟,而且必须结盟,他们属于正义的一;同样的,“骂死王朗”也在于,他始终认为汉室才是正统,曹氏才是篡汉。
3.无敌的智慧诸葛亮还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辅国能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早就不只是“智慧过人”这么简单,而是像鲁迅说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诸葛亮主要事迹事迹一:三顾茅庐官渡之战后,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
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
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
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事迹二: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亮命运悲剧的原因分析
彩 。 在 刘 备 这 里 理 想 追 求 得 到 了 实 现 , 由 于 刘 备 他 但 当时 的处境 , 实 条件 又不具 备他 “ 天下 ” 要求 , 现 平 的
“ 想 的 执 着 追 求 和 这 种 理 想 的 现 实 条 件 下 不 可 能 理
或 者 霸 主 ,而 是 做 一 个 军 师 — — 王 者 之 师 ,如 姜 子 牙 、 良 , 等 。 样 的 人 , 够 得 到 王 者 的 极大 信 张 等 这 能
在 我 国古 代 小 说 中 , 正 称 得 上 家 喻 户 晓 、 孺 真 妇 皆知 的作 品 , 怕 首先 要 数 《 国演 义 》 在 《 国演 恐 三 。 三
实 现 , 会 产 生 悲 剧 意 识 。 同于 是 , 始 了 与 刘 备 一 就 ” 开
毅 , (6 回 ) “ 战 群 儒 ”4 回 ) 他 以 “ 子 之 儒 ” ”3 ,舌 (3 闭, 君 自 居 :君 子 之 儒 , 君 爱 国 , 正 恶 邪 , 使 泽 及 当 “ 忠 守 务
道 , 业 “ 贼 兴 复” 创 讨 的艰 难 历 程 。 其 次 , 诸 葛 亮 身 上 , 使 我 们 感 动 的 , 儒 家 在 最 是 那 种 “ 其 不 可 而 为 之 ” 崇 高 的 悲 剧 精 神 。 对 悲 剧 知 的 “
说 来 , 要 的 不 仅 是 巨 大 的 痛 苦 , 且 是 对 待 痛 苦 的 紧 而
贯 中在 塑 造 诸 葛 亮 的 形 象 时 , 开 始 便 把 他 置 于 “ 一 天
时 ” “ 事 ” 对 立 冲 突 中 , 且 一 开 始 便 暗 示 了他 与 人 的 并
失 败 的 结 局 。 马徽 听 到 徐 庶 向刘 备 推 荐 了诸 葛 亮 , 司 说 : 元 直 欲 去 , 去 便 了 , 又 惹 他 出 来 呕 心 血 也 ? “ 自 何 ” (7 回 ) 后 来 见 了 刘 备 以 后 , 门 “ 天 大 笑 ” : 3 嗣 出 仰 说
浅论《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浅论《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以蜀汉主要人物为例作者:冯盼指导老师:周全田摘要:《三国演义》中蜀汉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各自演绎出人生的命运悲剧。
追溯其悲剧之因,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也有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弱点。
这些人物的悲剧,又使整部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
关键词:三国演义;悲剧;诸葛亮;刘备;关羽《三国演义》一度被称为“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1]。
所谓悲剧,即将美好的事物毁坏了给人看。
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意蕴和美好品质,……只有真实的内容意蕴才能打动高尚心灵的深处。
如果说整部《三国演义》是一场历史沧桑的大悲剧,那么它则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贯穿而成的。
在小说描写的将近百年的历史中,有多少志士谋臣为他们的理想,为他们所信奉的忠义而不辞辛苦,四处劳顿,甚至不惜生命。
尤其是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的英雄们更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而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然而,由于他们自身的性格弱点和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致使他们所做的只是徒劳的奋斗和无谓的牺牲,而这些个人悲剧又进一步导致了蜀汉集团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
而也正是由于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体验和人生实践,才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情感的冲动与理智的压抑,悲剧情绪显得异常真实而复杂。
一、一代军师的悲剧命运(一)传统的愚忠观念造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诸多原因之中,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愚忠观念对诸葛亮思维与行动的强大约束力,似乎应当是最根本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儒生大都非常重视以人伦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而君臣关系又是所有人伦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所以,诸葛亮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美德就是对君主的无限忠诚。
这种忠诚在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刘备的力量很弱小,几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简直是一穷二白。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而才智过人的诸葛亮绝对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誓死追随刘备呢?我们认为,一是诸葛亮为报“三顾茅庐”之情,二是看中了刘备汉室宗亲的血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诸葛亮是个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一个历史人物能产生这么多的“典故”,化为妇孺皆知的成语活在民族的语言之中!自六朝以来墨客骚人写过多少吟咏诸葛武侯的动人诗篇哪!诗圣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之际,“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直接凭吊,吟咏武侯的诗篇就不下十余首;像《蜀相》、《八阵图》、《咏怀古迹》都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篇;“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早已成了脍灸人口的名句。
人们常常借助于这些名句,表达自己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敬仰与无尽的叹惋之情。
“历稽载籍,贤相如林,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
”诸葛亮作为一个分裂割据的蜀汉小国的丞相,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出名这样赫然地凌踞于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之上呢?《三国演义》的批评者毛宗岗认为小说人物中有“三绝”,而诸葛亮为三绝之首。
他说诸葛亮“其处也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
在草庐之中,而知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
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
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毛宗岗以小说为依据,概括得很全面,但它还未能从民族的文化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所以说得还不够恳切。
诸葛亮出名的原因,这里不拟作全面探讨。
但有一条肯定不能忽视,那就是他作为一个执着信仰、忠于托付、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英雄,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凝聚为一种人人崇敬、赞叹、感喟不已的情结,从而成为一种观念或精神的象征,镌刻在我们这一古老的民族的心灵之上。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大势,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的事业几乎是无往不胜。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外便为霖”,其政治军事才能是何等超拔!“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那忠贞、那执着、那高风亮节和牺牲精神是何等感人动人!“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千古以来多少英雄人物,壮志末酬,赍志而没,一提起诸葛亮,“前后出师遗表在”,怎能不“令人一览泪沾襟!”。
汉末群雄逐鹿,优胜劣败,曹孟德父子以强凌弱,霸有天下;司马仲达父子,依样画葫芦,从孤儿寡妇手中,篡夺天下。
宋、齐、梁、陈、隋,纷纷效尤,尔虞我诈,阴险凶残,君臣、父子、兄弟相杀戮,三百年间七次易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政治丑恶的记录。
以诸葛亮的才干和威望,以刘禅的孱弱无能,在刘备身后他“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吴魏两国在孙权、曹操身后,都发生过多次篡杀和政变,而唯独偏居一州之地的蜀汉小国,在刘备身后却始终保持着政治稳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形之下,诸葛亮的人格和节操——它不单是愚忠,真真是光照千古了。
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诸葛亮的历史遭遇是何其不幸!然而,他又是何等的幸运啊!诸葛亮真是一个悲剧人物,一个多重意义的悲剧人物!
对于诸葛亮的失败悲剧,晋宋以来,人们曾反复进行过思索和探讨,直到今天,依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蒙刘备三顾之恩,后来更受托孤之重,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以听天命,最后的悲剧结局,是他在出山之前就已料定了的。
把悲剧原因归结于天数,这是《三国演义》的主调。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虽然对于诸葛亮的才干和人格给予崇高的评价,但他认为诸葛亮北伐“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是因为他“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就是说诸葛亮的治国才能优于军事才能,而在军事能力方面,又长于治军而短于谋略。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拒绝采用魏延出奇兵走子午谷的奇袭长安的战略,有人认为魏延是对的。
去年一位长于标新立异的戏剧家还写过《祁山夕照》的剧本,宣扬这种观点,获得了一片叫好声呢。
一种意见是认为诸葛亮死得太早,否则“若天假之年,则继大汉之祀,成先王之志,不难矣”。
唐代中兴名相,大家熟悉的“雪夜平蔡州”的统帅裴度,即持这种观点。
上文所引,即是他为成都武侯祠被后世称为“三绝碑”所撰的碑文中的话。
在碑阴文中,孙樵更公开地指责陈寿贬抑了武侯。
学者认为,陈寿虽称良史,然其父陈式本为诸葛亮的部下,因犯法为诸葛亮所诛,故寿为诸葛立传有失公正。
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决策”,是“跨有荆、益”作为根据地,然后待“天下有变”,分两路出师北伐,一路向宛洛,一路向秦川,以统一中国。
其后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刘备伐吴又遭彝陵大败,致使蜀汉国土失半,元气大伤,再无统一的可能。
杜工部《八阵图》诗所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即表达了这种观点。
近年还有学者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决策”本身就包含着悲剧的因素。
从历史、地理的因素看,汉末的中原(包括关中)与荆、扬及益州,已经发展成为三个互相对抗的经济区,它是三国立国的社会基础。
荆州与扬州联为一体,为东吴所必争;而荆州和益州因为崇山峻岭的阻隔,它们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经济区,联系极为不便,蜀汉集团无论以荆制益还是以益制荆都无可能,所以失荆州实为历史的必然。
故诸葛亮的隆中决策预见天下三分,有着非凡的眼力;认为刘备只有向荆、益二州发展,也很正确;但他的“跨有荆、益”作为立国和发展的基础,是不现实的,这也注定了他的理想要成为悲剧。
此外还有多说,诸如认为诸葛亮用人苛严,求全责备,致使蜀汉无人啦;不重经济致使粮馈不继啦;北伐本来就是以攻为守啦,等等,不一而足。
从社会政治或者意识形态中寻求社会变革的原因,夸大个别人物在重大历史事变中的作用,这是历史唯物论产生之前一切社会历史观的基本特点,也是近些年又重新时髦起来的“新观念”,其实如果你不带偏见,认真地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方法”去观察一些使你感到困惑的社会历史问题,你马上会有一种醍醐灌顶或恍然大悟或豁然贯通的感觉。
诸葛亮的悲剧问题,何尝不是这样。
有的论者驳难说,商汤以七十里,周文王以百里而有天下,汉高祖也是以汉中为基地战败项羽,故不能以实力悬殊为诸葛亮辩护。
可是他们忘了,彼此的对手不同;夏桀、商纣、与项羽都代表腐朽落后的势力,这注定了他们要失败。
而曹魏集团统治所依恃的社会基础恰恰不是这样。
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当它的内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它自己无法解决时,社会便会呼唤外力将这种生产关系轰毁,或者通过外科手术将社会的“肿块”切除,这之后,社会生产才能在新的框架内继续发展。
汉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世族豪强任意兼并土地,使被剥夺的农民不是流离失所,就是沦为奴婢,使社会生产很难继续下去,因此酿成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继之是旷日持久的军阀混战,祖国北方出现了“出门无所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景。
经过董卓杀掠,中原地区“民人死者且半”,关中“无复人迹”;徐州汉末时“户口百万”,经过“曹操屠戮”,“自泗南至夏丘”,“鸡犬不闻”,“城邑无复行人”,一直到曹魏统一北中国之后,虽然“奄有十州之地”,然“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
”长期战乱,鱼死网破,留下大片大片的无主荒地,曹操在这个基础上,才得以招流民,兴屯田,重新分配土地,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这才为他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大乱之后,人心思治,分裂已久,期望统一,对于世族豪强来说他们也许憧憬着过去的黄金时代,而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他们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恐怕主要是憎恶,所以刘备和诸葛亮的“恢复汉室”的口号,对于中原人民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当然,诸葛亮不是袁绍,并不是旧的豪强世族的代表。
但他和刘备从刘璋手中所接过的地盘,却是一个与中原地带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
表面看起来,这“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战乱中,是一片相对稳定的绿洲,可这里豪强兼并,政治腐败,仍沿着汉末的道路下滑。
刘备从刘璋的手中接管了益州后,并未清扫那里的地基。
他的蜀汉政权,是以他的东州地主集团和原来的巴蜀地主集团联合统治为基础,土地难于重新分配,生产秩序无法重建,想“屯田”而无地可分。
北方的社会是切除病灶后的肌体,而巴蜀用的是保守疗法,当然比起前者来要缺乏生机。
加之诸葛亮及其后任的连年征战,超过了国力负担,故到蜀亡之前,已经是“入其土,民有菜色”的地步。
刘禅投降,向魏方呈献户籍薄,蜀汉全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令人难解:以94万的老百姓供养着14万的官吏和军队,平均不到7人即负担一个,包括庞大的军费开支,在汉末那种生产力水平下这样一个社会怎么能长期存在下去呢?
而这正是诸葛亮试图统一中国的社会基础,也是其悲剧产生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