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共44页

合集下载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46页PPT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46页PPT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6

医学课件瓦楞纸板粘合剂

医学课件瓦楞纸板粘合剂
一. 瓦楞纸板粘合剂的原料
玉米淀粉:胶体的主要原料, 微溶于水,随着水中温度的升 高而膨胀,糊化,与烧碱溶液 作用时,充分膨化,粘度增加
技术指标: 含水量,蛋白质含 量,颗粒目数,斑点,白度。
注意:蛋白质含量不能过高 (小于0.5%为佳,最高不应超 过1%)
水:溶剂或膨胀剂,增加胶粘 剂的流动性,膨胀淀粉
2024/7/20
14
四、瓦楞纸板粘接机理
黏着形成——随着温度的增高,已经胶化成半 固体状的生粉浆黏度迅速提高,这时的生粉浆 已经有了相当强的附着力,可以在瓦楞胶合线 上形成湿态的粘着。
2024/7/20
15
四、瓦楞纸板粘接机理
干燥固化——随着温度的继续提高,淀粉浆料 由胶化变成熟化,剩余水分几乎被蒸发殆尽,
使湿态粘着干燥成固化粘接,这时的黏着力已
经超过了纸张内部纤维的结合强度,至此,瓦 楞纸板淀粉胶黏剂的粘接机理全过程即已形成。
2024/7/20
16
五、安全注意事项
因烧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加入烧碱溶液 时一定要缓缓注入,防止碱液溅出,造成 人员被烧伤
因烧碱溶解过程中放热,所以加入烧碱溶 液时一定要缓缓注入,防止因过快加入导 致淀粉被烧坏
2.将一定量的淀粉投入主体罐中,边放边搅拌 约3分钟。
3.搅拌均匀后把浓度一定的烧碱溶液分三次加 入载体罐中,边加边搅拌约15分钟。
4.加热反应物到一定的温度,一般为65-70℃, 制得呈米黄色透明状糊液,载体淀粉(熟胶粘 剂)即制得。
2024/7/20
4
二. 制备过程与化学原理
B、两部法制备程序 : 第二步:主体淀粉(生淀粉 生浆)的制备。 1.在主体反应罐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30-35℃。 2.将一定量的淀粉投入主体罐中,边放边搅拌。 3.搅拌均匀后,将硼砂用热水溶解后加入,搅拌至全溶。 4.将载体中制得的“熟胶粘剂”渐渐加入主体罐中,并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生胶)的配方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生胶)的配方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生胶)的配方单面瓦楞机和瓦楞纸板生产线仍在目前使用的二步法制作成品淀粉粘合剂的基础上,适当改进原料配方、用料比例和制作工艺。

其具体原辅料使用、配比和制作方法如下。

使用原料及配方:一、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或薯类淀粉):在生产使用生产线淀粉粘合剂时,使用不同的淀粉,其粘合剂的透明度、粘合强度、粘度、糊化温度等均不相同。

只要掌握好各类淀粉性质及制作粘合剂中其它化工原料的作用,进一部合理调整配方,都能做成理想的粘合剂。

同等条件下,为了提高车速,可选用糊化温度低的小麦淀粉、木薯淀粉;为提高粘合强度,可选用粘合力强的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

不同的淀粉理化指标及相关数据参考前章《单台机组使用的粘合剂(熟胶)原辅料配比及制作工艺》中的淀粉原料淀粉的用量根据粘合对象的具体要求可适当改变,如:?单面瓦楞纸板生产,对粘合剂要求较低,淀粉用量为:150-170kg/吨胶。

?三层瓦楞纸板生产中单面瓦楞纸板与面纸复合,粘合剂要求稍高,淀粉用量为:170-200kg/吨胶。

?五层、七层瓦楞纸板生产中瓦楞纸板与面纸复合。

对粘合剂要求比较高,淀粉用量为:200-300kg/吨胶。

二、自动线专用干燥剂(简称生干燥剂):自动线专用干燥剂在粘合剂生产过程中,只要用量适宜,不仅加快粘合剂的结膜速度,缩短了纸箱干燥时间,而且提高纸板干燥速度、硬度、粘合强度约20%,厚度提高0.1—1mm等;每吨胶用5kg,可降低淀粉用量约20%或降低瓦楞纸板用纸克重10-20克/m2,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出口标准。

自动线专用干燥剂用量在粘合剂中每吨胶用量低于3kg起不到应有作用,每吨胶用量高于10kg,易产生纸板发脆现象。

所以要严格控制投放比例。

正常用量标准为5-8kg/吨胶。

三、糊化剂:工业烧碱(NaOH,本技术要求96%以上的含量),烧碱用量以加入淀粉液中,载体主体混合搅拌均匀后,黏合剂的粘度而调整。

同等条件下,烧碱用量大,粘度高,贮存时黏合剂不产生沉淀分层现象;烧碱用量小,粘度低。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转贴)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是将瓦楞纸与面纸或夹芯纸牢固粘结在一起而构成瓦楞纸板的粘结材料,其粘结性能的好坏,对瓦楞纸板及纸箱的耐破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及抗压强度等有直接影响,是关系到瓦楞纸板、纸箱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1935年,斯坦霍尔首先提出生产淀粉粘合剂的理论,随后各国包装界在瓦楞纸箱包装领域研究和应用淀粉粘合剂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各种淀粉粘合剂在全国纸箱包装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包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纯净的淀粉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直径约为4-50um的多糖粉末,不溶于冷水,也没有粘性。

利用淀粉作为纸板粘结材料,必须通过加热、加入其它化学物质,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使其溶胀散布于水中,改变淀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改善淀粉分子与纸纤维的亲和性,改善淀粉胶体的流动性及渗透性,才能满足瓦楞纸板生产工艺的要求。

至今已开发应用的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方法有:直接加热法、碱糊法、糊精法、氧化法、司推因赫尔调制法等多种。

由于直接加热法淀粉粘合剂只适合于手工涂布、碱糊法淀粉粘合剂粘结力差,现已很少使用,本文将简述部分糊精制作机理、氧化淀粉制作机理、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制作机理,并对广泛应用的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改进包装粘合工艺、材料提供参考。

氧化淀粉制作机理糊精的分子结构与淀粉相同,与纸纤维的亲和性不太强,且糊精是细菌的好饲料,抗腐防霉能力差,而氧化淀粉则表现出胶体与纸纤维良好的亲和性及抗腐防霉能力,其制作机理如下:淀粉是由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分子链未端有一个甙羟基,其余的则为仲醇基和伯醇基,由于淀粉的分子链长,分子量大,少量的甙羟基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没有葡萄糖分子那样的还原性,既不能发生锒镜反应,也不能使氢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

瓦线淀粉粘合剂

瓦线淀粉粘合剂

瓦线淀粉粘合剂在瓦楞纸板加工工艺中,决定瓦楞板强度的因素除了原纸本身的强度外,瓦线用淀粉粘合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瓦楞板加工工艺的认识不断深入,瓦楞包装企业也日渐意识到瓦线淀粉粘合剂在提高瓦线生产效率和瓦楞纸箱强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粘合剂制备要素瓦线淀粉粘合剂是运用一定工艺把众多要素结合起来的结果。

通过控制这一工艺,结合瓦线设备状况、原纸特性,对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调配出的粘合剂满足瓦线生产要求。

在进行配制前,有必要对粘合剂制备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做一番详细介绍。

淀粉淀粉是一种从含叶绿素植物里提取的天然碳水化合物,形态为密集的细微颗粒,是两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的混合物——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由于淀粉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不影响瓦楞纸板的回收利用,因此淀粉在瓦楞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淀粉可以从玉米、小麦、大米、马铃薯、木薯、西米、豌豆、甚至香蕉等众多植物中提取。

在瓦楞纸箱行业粘合剂的制备过程中,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是使用最多的两种类型。

而马铃薯淀粉则在重型纸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近几年来小麦淀粉的使用呈现明显地增长趋势。

小麦淀粉对温度比玉米淀粉更敏感,这就意味着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比玉米淀粉的更低,在瓦线上则意味着在高车速运行下也能获得良好的粘合效果。

但如果是低速运行,则容易造成粘合剂易提前糊化,产生纸板脱胶现象。

不仅如此,小麦淀粉对温度比玉米淀粉更敏感,因此烧碱硼砂的用量要减少到玉米淀粉的1/2~2/3,使用时要注意进行配方调整。

马铃薯淀粉粘性非常好,糊化温度极低,常用于重型瓦楞纸板的粘合。

马铃薯淀粉颗粒大,容易产生沉淀,因此要不断搅拌。

水在粘合剂中,水有两个基本作用。

首先,水是粘合剂的载体,粘合剂通过载体转移到要加工的瓦楞纸上,然后渗入瓦楞纸内。

其次,在给粘合剂带来粘性的淀粉颗粒的膨胀过程中,水是必需的。

粘合剂的固化原理正是通过吸收和蒸发作用除去粘合剂中的水份,从而最终产生粘合的。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要点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要点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转贴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是将瓦楞纸与面纸或夹芯纸牢固粘结在一起而构成瓦楞纸板的粘结材料,其粘结性能的好坏,对瓦楞纸板及纸箱的耐破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及抗压强度等有直接影响,是关系到瓦楞纸板、纸箱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1935年,斯坦霍尔首先提出生产淀粉粘合剂的理论,随后各国包装界在瓦楞纸箱包装领域研究和应用淀粉粘合剂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各种淀粉粘合剂在全国纸箱包装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包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纯净的淀粉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直径约为4-50um的多糖粉末,不溶于冷水,也没有粘性。

利用淀粉作为纸板粘结材料,必须通过加热、加入其它化学物质,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使其溶胀散布于水中,改变淀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改善淀粉分子与纸纤维的亲和性,改善淀粉胶体的流动性及渗透性,才能满足瓦楞纸板生产工艺的要求。

至今已开发应用的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方法有:直接加热法、碱糊法、糊精法、氧化法、司推因赫尔调制法等多种。

由于直接加热法淀粉粘合剂只适合于手工涂布、碱糊法淀粉粘合剂粘结力差,现已很少使用,本文将简述部分糊精制作机理、氧化淀粉制作机理、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制作机理,并对广泛应用的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改进包装粘合工艺、材料提供参考。

氧化淀粉制作机理糊精的分子结构与淀粉相同,与纸纤维的亲和性不太强,且糊精是细菌的好饲料,抗腐防霉能力差,而氧化淀粉则表现出胶体与纸纤维良好的亲和性及抗腐防霉能力,其制作机理如下:淀粉是由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分子链未端有一个甙羟基,其余的则为仲醇基和伯醇基,由于淀粉的分子链长,分子量大,少量的甙羟基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没有葡萄糖分子那样的还原性,既不能发生锒镜反应,也不能使氢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单面瓦楞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淀粉粘合剂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单面瓦楞机和瓦楞纸板生产线仍在目前使用的二步法制作成品淀粉粘合剂的基础上,适当改进原料配方、用料比例和制作工艺。

其具体原辅料使用、配比和制作方法如下。

1.配方:单位:kg水:1000 淀粉:140-180干燥剂:4-6 烧碱:7-12.5硼砂:5-62.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①主体容器:水:600kg+淀粉:140-180+干燥剂:4-6kg②载体容器:水:400kg烧碱7-12kg③将充分搅拌溶化后的载体容器内的液体慢慢加入主体容器内经充分搅拌后,将用10倍热水溶化后的硼砂溶液加入主体和载体的混合液中,冬天充分搅拌2小时左右,夏天充分搅拌1小时即制成淀粉粘合剂成品,可以投入贮存罐中待用。

3.注意事项:①主载体容器的混合液搅拌1-2小时后,如发现粘度过低(粘度低于20秒),说明烧碱用量不足,须根据情况适当补加烧碱(要弄清使用的烧碱的净含量),补加烧碱时,可将一定量的烧碱用5-10倍冷水化开,慢慢加入容器,然后继续搅拌约1小时。

②主、载体容器的液体混合后(充分搅拌1-2小时),如发现粘度过大(用涂-4杯测定),高于80秒,则说明烧碱用量过大,要根据情况降低用量,同时采取补救措施给予稀释。

可按配方比例用适量水、淀粉、干燥剂、硼砂配成混合液(不加烧碱)加入制成的较稠的淀粉粘合剂中,充分搅拌即可。

③制成的淀粉粘合剂成品的粘度最好状态是20-60秒(涂-4杯测定)。

其中单面瓦楞机粘合剂粘度最好为30±5秒,三层、五层瓦楞纸板生产线粘合剂粘度最好为40±10秒。

④在三层、五层自动线生产的瓦楞纸板如出现脱胶现象及纸板两边有1-2cm粘接不牢,请检查①施胶量是否过少;②粘合剂粘度是否过低;③粘合剂是否结膜过快,即单面纸板经过涂胶辊再与纸或里纸复合时就部分结膜,如结膜须根据情况降低干燥剂用量。

如不是以上情况,请参照第一章第四节表七。

4.单面瓦楞纸机用粘合剂的参考配方:单位:kg水:1000 淀粉:160 干燥剂:6烧碱:11-12 硼砂:65.三层和五层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用粘合剂的参考配方:单位:kg水:1000 淀粉:180 干燥剂:4-5烧碱:11.5-12.5 硼砂:6使用上述两种淀粉粘合剂的制作工艺和原辅料配比方法制作的淀粉粘合剂,其特点是加入了强固催化剂(简称干燥剂)。

纸箱厂自制粘合剂

纸箱厂自制粘合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纸箱厂自制粘合剂淀粉粘合剂实际上是一种生的添加剂,由泵输送到瓦楞机,然后涂到楞峰上。

当其处于生的状态时没有粘性,只有其在糊线上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会变成一种强韧的粘合剂。

水性粘合剂主要是通过表面吸收水份来完成干固或粘结的。

粘合剂中的生固体淀粉,在糊线上胶化吸收水份。

粘结时间为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

水份逐渐地被周围的空气和纸纤维吸收。

这种传统方式的粘合剂一般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能立即产生坚固的粘结效果。

为达到满意的粘结效果,在淀粉和水乳液中须加入一种稍有粘性的悬乳液,内含预先胶化的淀粉。

这种悬乳液能使生淀粉悬浮于水中并防止其沉淀;增加浓度便于被上胶辊带上并在辊上形成适当厚度的糊膜;调节粘度以便使纸纤维适当湿润并初步粘附;保证生淀粉分子周围有大量水份,以便加热时淀粉能最大限度地膨胀并完全胶化;须加入苛性钠以调整和控制淀粉的胶化温度,直至最低。

为达到满意的粘结效果,还须加入硼砂,使生淀粉在加热时吸收所有可供吸收的水份;使淀粉胶化时产生适当的粘性和韧性;起到缓冲剂的作用,防止苛性钠在最低胶化温度之下使一部分生淀粉膨胀。

各生产厂家都有特定糊料的配方,多年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粘结不良和其它质量问题。

正规淀粉粘合剂是水、生淀粉、熟浆糊、苛性钠、硼砂和甲醛的混合物,大概比例是:水80%;淀粉20%(其中生淀粉占85%,熟淀粉占15%);苛性钠(淀粉总量的)2.4-2.8%;硼砂(淀粉总量的)2.7-3.2%,约10摩尔;甲醛微量。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瓦楞纸板生产用淀粉类胶粘剂制备新方法[发明专利]

瓦楞纸板生产用淀粉类胶粘剂制备新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瓦楞纸板生产用淀粉类胶粘剂制备新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邹静中
申请号:CN200810161532.8
申请日:20080922
公开号:CN101407702A
公开日:
200904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用淀粉类胶粘剂制备新方法,该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技术工艺与原料,采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小麦面粉代替传统的淀粉或氧化淀粉,结合过氧化氢与高效催化剂组合氧化技术,改善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该胶具有成本低,来源广,干燥速度快,初粘力强,工艺简,能耗低等优点。

可广泛用于连续式生产流水线,也可用于半连续式或单机瓦楞纸板生产用胶或其它纸制品生产用胶。

申请人:邹静中
地址: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红旗路219-1幢第2单元103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

注意事项
• 因烧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加入烧碱溶液时一定要缓缓注 入,防止碱液溅出,造成人员被烧伤
• 因烧碱溶解过程中放热,所以加入烧碱溶液时一定要缓缓 注入,防止因过快加入导致淀粉被烧坏
• 因制胶过程中倒入淀粉导致扬尘,所以一定要戴口罩
第三节:玉米淀粉胶各配方成分的作用
1、水(占比76%-82%,或水粉比5.0-7.0:1.0)
若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温度(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 同,一般60~80℃) ,水分子可进入淀粉粒非结晶部分,与 部分淀粉分子相结合,破坏氢键并水化它们。随着温度的再 增加,淀粉粒内结晶区的氢键被破坏,淀粉不可逆地迅速吸 收大量的水分,突然膨胀大原来体积的50~100倍,原来的悬 浮液迅速变成粘性很强的淀粉糊,透明度也增高。
2. 淀粉的晶体结构 淀粉粒由支链淀粉分子和直链淀粉分子组成。淀粉粒的形 态和大小可因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所有 的淀粉粒都具有共同的性质,即结晶性。
玉米淀粉电镜扫描图 小麦淀粉电镜扫描图
完整淀粉颗粒具有三种类型 X衍射图谱,分别为A ,B, C型。大多数谷物淀粉呈现A 型,玉米也呈现A型;马铃 薯、其他根系淀粉和老化淀 粉呈现B型,其他豆类淀粉 呈现C型。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
胡特性
• 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特性 • 淀粉的化学特性 • 淀粉的糊化过程
第一节 淀粉颗粒结构和特性
1. 淀粉的形态结构 不同来源的淀粉,其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玉米和高粱淀 粉颗粒在形状和大小方面非常相似,颗粒平均直径15µm, 形状为多角形和圆形。小麦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淀粉 颗粒,大的25~40µm ,扁豆形;小颗粒5~10µm,呈球形。 研究表明,小麦两种类型淀粉的化学组成相同。
水(600C)

瓦楞纸板淀粉胶粘合原理

瓦楞纸板淀粉胶粘合原理
2. 糊液渗透:良好的接著,糊液适当的渗入Liner及芯纸中;不 良的接著,糊液渗透不足。在淀粉系的粘著剂中,粘著物表 面板性、PH及粘著剂之接触角均会影响渗透,但可用添加剂 来调整。粘著剂于表面之接触角度以0为最理想,如此可以 是粘著剂以薄层均匀湿润渗透。
3. 施与的热量:在上糊前施与纸匹 的热量,可以用来控制渗透, 一般是纸越热吸收糊液越好(至某一点为止),但是如果裱 面纸板被预热器预热过渡,就会在与裱面纸板良好接触前, 将糊粉干燥或者在接触时立即使淀粉糊化产生的高黏度限制 了渗透。预热不足的纸板,糊线会有白色的外观,此白色是 未糊化的淀粉留在糊线上。
Hale Waihona Puke 高克重材质贴合注意事项SODA对淀粉为3.0~3.2%,若不足则糊液渗透力不够。 高克重面纸贴合,硼砂量适当增加,以提高初期粘著 度。 CF Paper Web在经过双面上胶机前包楞尖,利于中层 浆糊糊化。 保水率升高:DB机粘度秒数=28“;
SF侧粘度秒数=25”。 制糊中架桥剂含量增加到 5~7% . D.B热板高度不能太高,保证热量充分传递到CF楞尖。
Corrugator Industry 瓦楞流水线
Adhesive 糊料
Raw Material Steam Operation Machinery
原纸 蒸汽 操作 机器设备
Adhesive Presentation
一、淀粉的形状、化学、物理特性 二、淀粉接着剂理论 三、影响纸板强有力粘著的因素 四、单桶制糊药品作用机理 五、单桶制糊配方
Cornstarch / Tapioca
倍水率 3:1 ~~3.5:1
水对淀粉的比例,也即淀粉糊液中淀粉固形物含量浓度。 一般地说固形物含量为 20~22%
烧碱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灰分 天然马铃薯淀粉灰分含量相对较高,其灰分主成分是磷酸 盐基团,而其他品种淀粉的灰分就相对较低。淀粉中的磷 主要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木薯淀粉含磷量最低,马铃薯 淀粉含磷量最高,它是以共价键结合于淀粉中。带负电荷 的磷酸基赋予马铃薯淀粉一些聚电解质的特征,尽管离子 电荷不高,但在水溶液中排斥类似的电荷,使马铃薯淀粉 具有低的糊化温度、快速润长、淀粉糊的粘性高和膜的透 明度高。
2.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支叉位置是以α-1,6-糖苷键连接,其余为α-1,4糖苷键连接,约4%~5%的糖苷键为α-1,6-糖苷键。
支链淀粉分子中侧链的分布并不均匀,有时很近,相隔1个 到几个葡萄糖单元;有的较远,相隔40个葡萄糖单元以上。 平均距离20~25个葡萄糖单元。据报道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 质量达到108。
直链淀粉包合物晶体的X 衍射图谱呈现V型,此结晶 形式在天然淀粉中不存在, ,只在淀粉糊化后与类脂物 及有关化合物形成复合物后 产生。
第二节 淀粉的化学特性
一、颗粒淀粉的化学组成 1.水分 淀粉粒含水量取决贮存环境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一般 在10%~ 17%范围。PH在5-7。淀粉水分含量与空气中的 相对湿度有关,在相对湿度20%时,淀粉含水量5~6%; 在绝干空气中相对湿度为零,淀粉水分含量也接近零。
脂类化合物分子可以与直链淀粉分 子形成一种包合物,如图。谷物淀 粉中存在的直链淀粉脂类包合物会 抑制谷物淀粉颗粒的膨胀和溶解, 使其糊化温度提高。同时,脂类与 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物质 是表面活性物质,会起泡。所以, 淀粉中脂肪含量最好控制在0.5%, 最高不要超过1.0%。含脂量过高, 要适当使用氧化剂来解决。
3.含氮物质 淀粉中的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在0.5%左右,不能 超过1%。蛋白质含量高对淀粉的加工利用有许多不利的 影响,蛋白质分子与淀粉会形成网状结构,并与胶水中碱 起反应,影响淀粉的糊化和胶水的流动性。此外,蛋白质 含量过高,在淀粉糊化中还会产生颜色、气味、臭味和泡 沫等,影响淀粉胶的外观与使用质量。
4.性质差异 直链和支链淀粉在若干性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直链 淀粉与碘液能形成螺旋络合物结构,呈现蓝色。支链淀粉 与碘液呈现紫红色。 直链淀粉难溶于水,溶液不稳定,凝沉性强;支链淀粉易 溶于水,溶液稳定,凝沉性弱。直链淀粉能制成强度高、 柔软性好的纤维和薄膜,支链淀粉却不能。
第三节 淀粉的糊化原理
不同品种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别。玉米淀粉分子中的羟 基自行缔合的程度比马铃薯淀粉分子大,剩余的能够通 过氢键与水分子相互结合的游离羟基的数目相对减少, 因而含水量低。可认为玉米淀粉分子小,位阻小,易于 自行缔合,水分子不易进入内部,从而导致玉米淀粉的 含水量较低。
2.脂类化合物 谷类淀粉(玉米、小麦、高粱、大 米)中的脂类化合物含量较(0.8~ 0.9%),马铃薯和木薯淀粉的脂类 化合物含量则低得多(<0.1%)。 玉米淀粉含有0.5%的脂肪酸和0.1% 的磷脂,小麦淀粉则含有0.4%游离 脂肪酸和0.4%的磷脂。
第一篇:淀粉的化学与物理特性
• 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特性 • 淀粉的化学特性 • 淀粉的同来源的淀粉,其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玉米和高粱淀 粉颗粒在形状和大小方面非常相似,颗粒平均直径15µm, 形状为多角形和圆形。小麦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淀粉 颗粒,大的25~40µm ,扁豆形;小颗粒5~10µm,呈球形。 研究表明,小麦两种类型淀粉的化学组成相同。
2. 淀粉的晶体结构 淀粉粒由支链淀粉分子和直链淀粉分子组成。淀粉粒的形 态和大小可因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所有 的淀粉粒都具有共同的性质,即结晶性。
玉米淀粉电镜扫描图 小麦淀粉电镜扫描图
完整淀粉颗粒具有三种类型 X衍射图谱,分别为A ,B, C型。大多数谷物淀粉呈现A 型,玉米也呈现A型;马铃 薯、其他根系淀粉和老化淀 粉呈现B型,其他豆类淀粉 呈现C型。
每个α-D-吡喃葡萄糖基环呈椅式构象,一个α-D-吡喃葡萄糖 基单元的C2上的羟基与另一相邻的α-D吡喃葡萄糖基单元的 C3上的羟基之间常形成氢键使其构象更为稳定。
直链淀粉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它能与碘、有机酸、醇形成 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称为螺旋包合物。淀粉溶液中加入正丁 醇可以沉淀出直链淀粉,醇与直链淀粉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若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温度(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 同,一般60~80℃) ,水分子可进入淀粉粒非结晶部分,与 部分淀粉分子相结合,破坏氢键并水化它们。随着温度的再 增加,淀粉粒内结晶区的氢键被破坏,淀粉不可逆地迅速吸 收大量的水分,突然膨胀大原来体积的50~100倍,原来的悬 浮液迅速变成粘性很强的淀粉糊,透明度也增高。
二、淀粉的分子结构 1、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以脱水葡萄糖单元间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 成的链状分子,呈右手螺旋结构。每六个葡萄糖单位组成 螺旋的每一个节距,螺旋上重复单元之间的距离为 1.06nm,在螺旋内部只含氢原子,是亲油的,羟基位于 螺旋外侧。当淀粉在水中加热达到糊化温度时,直链淀粉 从淀粉中游离出,溶于水中,呈线形。
一、淀粉的糊化 淀粉混于冷水中搅拌时成为乳状悬浮液,称为淀粉乳浆。若 停止搅拌,经一定时间后,淀粉粒全部下沉,上部为清水。 由于淀粉颗粒羟基间直接形成氢键或通过水间接形成氢键的 原因,虽然氢键力很弱,但足以阻止淀粉在冷水中溶解。淀 粉在冷水中有轻微的润涨(直径增加10~15%),但这种润 涨是可逆的,干燥后淀粉粒恢复原状。
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直链含量约为28%,马铃薯淀粉为21 %,木薯淀粉为17%,高直链玉米品种,其直链淀粉含 量高达70%,而糯玉米淀粉直链淀粉只有1%。同一品种 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比例基本相同。
3.分离方法 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离开来, 如醇络合结晶法、硫酸镁溶液分步沉淀法和其他方法等。 醇络合结晶法是利用直链淀粉与丁醇、戊醇等生成络合结 构晶体,易于分离。支链淀粉存在于母液中,这是实验室 中小量制备的常用方法。硫酸镁分步沉淀法,是利用直链 和支链淀粉在不同硫酸镁溶液中沉淀差异,分步沉淀分离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