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感染与免疫

合集下载

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

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

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病毒感染是人类面对的一种常见且严峻的健康问题。

面对病毒感染,免疫应答是人类身体用来对抗病毒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免疫应答概括地说,是指在感染或接种病原体后,身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杀伤和防御病原体的能力。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抗体等免疫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一般经历感染初期、高峰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在感染初期,当病毒进入人体后,宿主细胞的抗原呈递机制被病毒利用,使病毒巧妙地躲过宿主细胞的保护,进入宿主细胞内,然后利用细胞内包装体制将自己包装进去。

这样一来,一旦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就很难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了。

在感染高峰期,病毒大量增长和繁殖,导致宿主细胞死亡、组织破坏。

在感染恢复期,随着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和抗病毒治疗的进行,病毒逐渐减少,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免疫应答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在病毒感染初期,宿主免疫系统为了克服病毒的躲避和干扰,会主动进行细胞和体液性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主要由T细胞介导,其中CD8+T细胞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免疫细胞通过特异性配对,寻找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以抵消病毒的繁殖。

体液性免疫反应则主要由B细胞介导,其中抗体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抗体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病毒,防止病毒进一步繁殖和感染健康细胞,同时还有促进病毒清除的效应。

目前,针对病毒感染的各种免疫防治策略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加强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美国CDC建议每年进行流感疫苗接种以保护身体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蔬菜、水果和维生素等方式来提高免疫系统的健康水平。

另外,一些广谱免疫增强剂已被证明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率。

本文简单介绍了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对于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免疫应答足以对大多数病毒进行有效的抵御,但也存在着病毒进化和突变等问题,给免疫防治策略带来一定的挑战。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病原微生物感染一直是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了巨大威胁。

免疫系统则作为人体的主要防御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病原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攻击和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应对反应。

1. 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和侵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如空气传播、食物感染、接触传播等。

一旦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它们会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宿主的免疫系统,以绕开或抑制免疫应答。

a. 抗原变异:某些病原微生物会通过突变形成新的抗原,绕开宿主的免疫监视,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

b. 躲避免疫识别:许多病原微生物会通过改变它们的外壳蛋白或分泌的毒素来干扰免疫系统的识别机制,减少被免疫系统察觉的可能性。

c. 抑制免疫应答:病原微生物也可以通过抑制或破坏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来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 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应对反应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主要防线。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应答,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并清除感染。

a. 先天免疫应答:先天免疫是人体天生具备的免疫防御机制,它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其应答速度相对较慢。

先天免疫可以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来清除病原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炎症反应来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b. 获得性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是通过免疫记忆机制来应对感染的,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主要分支。

获得性免疫利用B细胞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微生物,同时也依靠T细胞来杀伤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细胞。

c. 免疫记忆机制:获得性免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免疫记忆机制,即免疫系统通过保存和激活特异性记忆淋巴细胞来对抗之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这使得宿主在再次暴露于同一种病原微生物时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从而加强了抗感染能力。

3. 免疫系统的异常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导致严重的疾病发展。

内科护理学第10章传染病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10章传染病病人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 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 及时报告疫情
一 ➢ 休息
般 护
➢ 病室环境
理 ➢ 注意营养、水分的摄入
➢ 注意口腔、皮肤护理
➢ 病情观察
➢ 及时采集标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常见症状护理
高热护理
通风和降低室温 冷敷 冰水或乙醇擦浴 药物降温
身体状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护理评估
重型肝炎
身体状况
➢黄疸进行性加深,胆酶分离 ➢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 ➢肝脏进行性缩小 ➢肝臭 ➢并发症 ➢精神神经症状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护理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肝功能检查 血清酶测定 血清蛋白测定 血清胆红素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身体状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七、内容小结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可有5种表现。 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 径和易感人群,并受2个因素影响。 传染病有4个基本特征,临床发病有规律性。 预防措施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 感人群。 护理评估特点是有流行病学资料,措施是疫情报 告和消毒隔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身体状况
HBeAg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 为传染性极强的标志 具有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HBe
HBeAb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 为非保护性抗体 传染性变小的标志 持续3~5年阳性者易患肝癌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一、护理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免疫力与感染病的关系

免疫力与感染病的关系

免疫力与感染病的关系免疫力是我们身体的防护壁垒,它与感染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这个充满病毒和细菌的世界里,我们的健康与免疫力密不可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免疫力与感染病的关系,为您揭开防疫神秘的面纱。

尽管我们身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拥有强大的免疫力却能让我们远离感染病的威胁。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对抗细菌、病毒等外来入侵的重要系统,它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

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都能影响我们的免疫力水平。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

拥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功能。

蔬菜水果富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我们的免疫能力。

此外,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也非常重要,它们是我们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修复和生成组织,提高免疫功能。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因素。

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我们更容易感染病菌。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等也能帮助我们远离感染病。

环境因素同样对免疫力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处于高压、高污染的环境中,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的环境中,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此外,适当地接触自然环境,如户外活动、日光浴等,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免疫力与感染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拥有强大的免疫力能够保护我们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健康地生活。

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清洁的环境等,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水平,远离感染病。

让我们一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共同打赢健康保卫战。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建议应咨询医生)。

细菌感染与免疫学

细菌感染与免疫学

细菌感染与免疫学细菌感染是指机体被细菌入侵并引起的疾病。

而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病原体以及保护机体健康的科学。

本文将探讨细菌感染与免疫学之间的关系,包括细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细菌感染,从而促进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细菌感染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一、细菌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细菌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细菌通过产生毒素、破坏组织和激活炎症等方式来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首先,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破坏免疫细胞,如巴氏杆菌的外毒素丝氨酸激酶就能破坏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免疫细胞无法对抗细菌感染。

其次,细菌还能分泌一系列酶,破坏宿主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免疫细胞在感染部位的活性。

此外,细菌感染也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红肿等症状。

二、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细菌感染免疫系统通过多个层次的防御来对抗细菌感染。

在感染初期,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首先发挥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机械屏障、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等,它们能够有效地限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皮肤和黏膜可以作为机械屏障,阻止细菌的侵入。

而炎症反应则可以吸引免疫细胞到感染部位,通过吞噬、释放细胞因子等方式来清除细菌。

随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主要部分。

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发挥作用,它们可以识别感染细胞上的抗原,并通过杀伤感染细胞来控制和清除细菌。

而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它们能够识别并结合细菌表面的抗原,从而阻止细菌侵入和繁殖。

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一旦遭遇相同的细菌再次感染,机体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应对,这就是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

三、免疫系统与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针对细菌感染,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免疫增强治疗。

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或抑制其生长,从而控制感染的进展。

但是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以免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病毒感染机制与免疫应答

病毒感染机制与免疫应答

病毒感染机制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现象,这种感染机制涉及到病毒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病毒感染某一细胞后,它会利用该细胞的代谢机制复制自己并传播到周围的其他细胞中。

而人体内的免疫应答系统则是一种通过识别和攻击病毒的机制,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机制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首先,病毒从细胞外侵入宿主细胞,并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的糖蛋白结构进入宿主细胞。

此时,它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学机制将自己的核酸引入宿主细胞内。

然后,病毒开始复制自己的核酸并制造自己的蛋白质。

这一阶段需要大量的ATP、RNA聚合酶和其他细胞代谢酶。

由于这种感染是一种非常破坏性的过程,宿主细胞通常会识别出病毒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应答。

接下来,病毒开始进行装配并在宿主细胞内制造成熟的病毒颗粒。

这种颗粒通常是由外壳、基因组和其他功能蛋白组成的。

最后,病毒释放到外部,并传播到其他细胞中进行感染。

这种传播可以通过从感染细胞和宿主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颗粒来进行。

免疫应答当病毒感染人体时,免疫应答机制被激活。

这种应答通常涉及到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和信号通路,以识别和消灭病毒。

这些应答包括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天然免疫应答。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是通过识别和绑定病毒的抗体来进行的。

这些抗体通常由B淋巴细胞产生,可以直接中和病毒或识别感染的细胞并通知其他免疫细胞。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涉及到一些具有细胞内细胞质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比如自然杀伤细胞、病毒感染特异性T淋巴细胞和T细胞等。

这些细胞可以检测和消除感染细胞,以控制和限制病毒的传播。

天然免疫应答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人体免疫细胞来产生的,比如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和补体系统等。

这些细胞可以识别和消除病毒,并防止感染扩散。

总结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病毒可以利用细胞代谢机制复制自己并传播到其他细胞中,而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和信号通路来识别和消灭病毒。

感染与免疫知识点总结

感染与免疫知识点总结

感染与免疫知识点总结感染和免疫是人类生命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感染是指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后,导致生理功能异常的状态。

而免疫系统则是人体抵御感染和疾病的关键防线。

本文将对感染和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感染知识点1. 病原体类型: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生存于人体内或外;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真菌和寄生虫则是多细胞生物,感染方式与细菌和病毒有所不同。

2. 传播途径: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感染。

3. 典型感染疾病:典型的感染疾病包括流感、肺炎、腹泻、结核病等。

这些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4.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采取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二、免疫知识点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包括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2. 免疫反应:当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发起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提供早期的防御措施;后天免疫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能够在感染后识别并清除特定的病原体。

3. 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分子,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并通过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人体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以对抗不同的病原体。

4. 免疫记忆:通过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可以对之前感染过的病原体做出更快、更强的反应。

这使得人体对于某些疾病具有免疫保护,例如天花病毒。

三、感染与免疫的关系感染和免疫是密切相关的。

感染病原体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效应。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第11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学习要点一、病毒的感染1.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或受染动物与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感染途径皮肤与粘膜十病毒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

病毒在机体内播散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局部播散;②血循环播散;③沿神经干移行。

2.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通过隐性感染,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也可向外界播散病毒。

显性感染机体在感染病毒后因组织细胞受损严重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可分成急性感染及持续性感染两种类型。

(1)急性感染:一般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恢复后体内不再存在病毒。

(2)持续性感染:这类感染中,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持续性感染又可分成三种:1)慢性感染:显形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2)潜伏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用一般方法也不能分离出病毒。

3)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

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至数十年。

以后出现亚急性进行性疾病,最终成为致死性感染。

1.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1)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成熟后,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而死亡。

体外组织细胞培养中,溶细胞型感染可致细胞变圆、坏死及脱落等,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机制:①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②破坏细胞溶酶体;③病毒毒性蛋白的作用。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病毒的增殖对细胞的大分子物质合成影响不大,细胞仍能继续生长与分裂,称之为稳定状态感染。

2.感染与免疫

2.感染与免疫

❖ 2.1.5.带菌状态 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 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在体内继续留 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 衡状态。 宿主---带菌者(carrier)重要的传染源
感染过程的表现
❖ 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 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 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 最低,但一且出现,则容易识别。
❖ 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 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 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
❖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 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 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 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 2.2.2毒力(virulence) 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所组成。 ❖ 毒素包括外毒素(exotoxin)与内毒素(endotoxin)。前者
以白喉、破伤风和肠毒素为代表。后者以革兰阴性杆 菌的脂多糖为代表 ❖ 外毒素通过与靶器官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 用。(比较) ❖ 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 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 (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 (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 (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2.2.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 体内扩散的能力。
❖ 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动 物体,如钩端螺旋体。
❖ 有些细菌如霍乱弧菌需要先粘附于肠粘膜表面才 能定居下来生产肠毒素或引起感染。有些细菌的 表面成分 (如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 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

感染病与免疫

感染病与免疫

感染病与免疫在人类的生活中,感染病与免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感染病指的是由生物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人体并繁殖,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情况。

而免疫则是指人体自身对抗病原体的能力和防御机制。

本文将探讨感染病与免疫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感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我们抵御感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当人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就会启动,并释放白血球等免疫细胞来迎击入侵者。

这些免疫细胞会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并将其消灭,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然而,并非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是一样强大的。

一些人可能天生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而另一些人则具有强大的免疫能力,即使接触到病原体也能抵御感染。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

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都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病菌。

而健康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适度的运动也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运作和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其次,保持心情愉快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压力和负面情绪会损害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情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激发免疫系统的积极作用,增强身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注重个人卫生也是预防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勤洗手、常通风、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或物品等都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在特殊时期,如流感季节或疫情爆发时,戴口罩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

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外,疫苗接种也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疫苗通过引入被削弱或杀死的病原体,来激活免疫系统,让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

这样,在真正接触到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便能迅速做出反应,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总结起来,感染病与免疫密切相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注重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都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常常涉及到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知识。

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而免疫反应则是机体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

本文将介绍细菌感染的过程、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

一、细菌感染的过程细菌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机体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相关疾病的过程。

细菌感染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细菌的侵入:细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破损等途径进入机体。

例如,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支原体感染。

2. 细菌的适应和繁殖:一旦细菌进入机体,它们会适应新环境并开始快速繁殖。

细菌通过附着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分泌毒素等方式对机体进行侵害。

3. 机体的炎症反应:机体对细菌感染作出炎症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炎症反应包括发热、组织发红、肿胀和疼痛等。

4. 感染的扩展和传播:若机体免疫系统未能有效清除细菌,感染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组织或器官,并进一步传播至他人。

二、免疫反应的机制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抗细菌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

免疫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 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固有的免疫反应,与细菌感染无关。

先天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天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

2.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机体通过接触到细菌等外来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识别并杀伤被细菌感染的宿主细胞,阻止感染扩散。

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清除细菌或中和其毒素。

三、实验方法在学习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实验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1. 病原体培养:通过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可以研究细菌的生长、代谢特性,以及细菌感染机体的过程。

2. 免疫细胞分离: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分离和培养出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以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的关联

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的关联

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的关联引言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外界侵袭的能力,它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而抗感染能力则是指人体在面对感染性疾病时的应对能力。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相互影响且相互依存。

本文将探讨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的关联,以及如何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的概念与机制免疫力的概念免疫力即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天然免疫是指人体天生具备的一种无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包括机体的屏障防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体在接触到特定抗原后,通过免疫细胞的记忆功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抗感染能力的概念抗感染能力是指机体抵御感染性疾病的能力。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抗感染能力是机体对抗这些病原体的能力。

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的关联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是相互关联的。

免疫力强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的侵袭。

而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则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侵扰。

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免疫细胞是机体抵御感染的主要力量,免疫力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多、更活跃的免疫细胞,能够更好地杀死入侵的病原体,提高抗感染能力。

2.抗体的产生和作用:获得性免疫是通过抗体的产生产生的,抗体能够结合病原体,中和或清除它们。

免疫力强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快地产生抗体,并且抗体的亲和力更高,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

3.免疫记忆的形成:获得性免疫还具有记忆功能,即一旦机体接触到相同抗原,就能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力强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好的免疫记忆,能够更快地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抗感染能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对于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的基础。

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研究

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研究

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研究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形式。

细菌感染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细菌侵入人体内部并繁殖,从而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细菌感染对人类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研究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细菌感染要了解细菌感染,我们首先要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点。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无法自行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只能依靠宿主(例如人类)提供。

不同种类的细菌有着不同的形态和生物特性,但它们通常都具有基本的遗传物质和细胞壁等结构。

当细菌进入人体内,它们会利用人类细胞所提供的营养并繁殖。

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在繁殖时只需要几十分钟就可以翻倍。

细菌的繁殖会导致人体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引发不同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可以表现为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如败血症)和慢性感染(如支原体感染等)等。

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人体对抗细菌的自我保护机制。

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在感染细菌时识别并攻击它们。

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

天然免疫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能够攻击所有的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采用不同的机制,包括抗体和T细胞等。

当免疫系统检测到外部的细菌时,它会释放抗体,通过供氧和对细胞病理学功能的许多改变来杀死细菌。

此外,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也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分子,帮助清除细菌。

三、细菌感染与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细菌与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

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免疫系统需要血管和细胞来对病原体产生本地反应。

细菌感染会引起从身体血管中移动炎症反应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细胞会释放各种细胞因子,以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这个炎症反应。

这些媒介物质中的一些能杀死细菌,另外一些能够诱导巨噬细胞等细胞摄取和分解细菌。

然而,危害我们健康的细菌往往很擅长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中。

虽然只有少数细菌引起疾病,但它们可以导致一系列疾病,从感冒到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脑膜炎和食物中毒等。

人类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对抗细菌感染,这包括自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防御机制。

细菌感染的原因细菌感染通常通过细菌进入人体开始,它们可以进入人体通过吸入、食入、或者延申到身体周围的组织等多种途径。

某些细菌最初可能并未引起症状,但它们将在人体中繁殖并导致感染,特别是免疫系统处于弱化状态的人。

细菌通常生长得很快,它们会释放出毒素以损伤宿主细胞。

这些毒素可能会导致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一些细菌还可以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中毒性休克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免疫系统的自然防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自然免疫功能处于首要地位,它是身体对抗细菌感染最早启动的一种防御机制。

自然免疫是一个对尚未见过的外部威胁或感染做出迅速反应的体系。

自然免疫主要有以下功能:•阻止细菌进入人体: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细菌进入体内。

当皮肤和黏膜受损时,自然免疫会释放一些蛋白质,如细胞因子和干扰素等,以防止细菌进入人体。

•消除已经进入人体的细菌:自然免疫还可以直接杀死细菌。

它会释放吞噬细菌的白血球和吞噬细菌的酵素等物质。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防御当细菌成功进入人体后,适应性免疫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适应性免疫是一种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的特殊免疫机制。

它有两种类型的反应:•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主要作用是杀死几乎任何类型的细胞,包括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等。

它能够分泌特定的酶以摧毁细胞。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参与抗体的产生和分泌,以中和和清除细菌和其他外来物质。

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免疫系统可以治愈许多细菌感染,但某些情况下治疗更需要依赖药物干预。

治疗细菌感染时,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药物类型之一。

抗生素是为杀死细菌而设计的,可以通过抑制其生长和复制来治疗感染。

然而,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的抗药性,使某些细菌对特定类别的抗生素变得不敏感或完全免疫。

感染与免疫

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 后,通过吸附、侵入、复制、 释放等阶段,完成感染过程
感染的后果:感染可能导致人 体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严 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并清除病原体,引发炎症反应 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感染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 突破人体防线,引发感染。
感染与免疫在疫苗研发中的重要性
疫苗研发需要深入了解感染与免疫机制 疫苗设计需基于对病原体的免疫原性和毒力因子的认识 感染与免疫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疫苗候选株 疫苗临床试验需要基于感染与免疫的评估指标
感染与免疫的未 来展望
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添加标题
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环境变化,新发感染性疾病不断涌现,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接触传播:病毒通过 接触口、鼻、眼等黏 膜部位或间接接触污 染物品表面传播
消化道传播:病毒 通过污染食物、水 源等经口摄入传播
性传播:某些病毒 通过性接触传播
病原体的入侵机制
感染的来源:病原体通过空气、 接触、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的机制:病原体在人体内 寄生、繁殖,破坏人体免疫系 统,引发感染症状
特异性防御机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通过激活特定类型的细胞来攻击和破坏被感染的细胞或外来入侵者 体液免疫:通过产生特定的抗体来中和或消除外来抗原,阻止其与细胞结合 协同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协调,共同发挥特异性防御作用 调节机制:免疫系统具有复杂的调节机制,确保防御反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免疫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新型疫苗研发:针对新型病毒和细菌的疫苗,提高预防效果和安全性
免疫疗法创新:个性化免疫疗法和细胞免疫疗法,有效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与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

感染与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

感染与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概述感染与免疫系统一直是医学界和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科学家们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

本文将会介绍感染与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感染与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感染是指因外源性微生物进入机体而导致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引起各种不同的感染症状。

目前,已知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

免疫系统是指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主要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立即启动防御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杀死或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疾病侵袭。

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指人体天生自带的一种免疫能力,它主要通过吞噬细胞和炎症反应来清除病原体。

由于先天性免疫的效率和速度较低,因此通常需要获得性免疫的帮助。

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激活机体特异性免疫细胞和分子的一种免疫防御能力。

获得性免疫主要通过抗体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进行。

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分子,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特定抗原上,起到中和、凝集、沉淀和激活补体等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

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细胞组成,它们可以直接识别和杀死感染细胞,以及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调节免疫反应。

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和成果。

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病毒感染是目前世界各地所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

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防治方案的制定需要对病毒的免疫机制有充分的了解。

研究表明,免疫细胞、炎症和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病毒感染的困扰下,研究人员尝试寻找抑制病毒感染的方法,其中一种最有潜力的方法是利用免疫细胞来清除病毒。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来杀灭病毒最为有效。

免疫系统与感染病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与感染病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与感染病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免疫系统与感染病: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感染病是指由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引发相应的疾病。

免疫系统在抵御感染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与感染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

一、免疫系统与感染病的关系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器官和分子组成,目的是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

感染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密切相关。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做出应答,通过各种机制来清除病原体并修复受损组织。

然而,如果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就容易导致感染病的发生。

二、常见感染病的免疫机制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病类型之一。

当细菌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组织,它们形成了机体的生理屏障,阻止病原体进一步入侵。

如果病原体成功越过生理屏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成分将被激活。

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杀死病原体来清除感染。

另外,多种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形成免疫炎症,促进感染部位的修复。

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引起全球流行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细菌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的治疗更为困难。

在病毒感染初期,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会释放干扰素,这是一种能够抑制病毒生长和复制的分子。

另外,特定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也会参与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T细胞可以杀伤已被感染的细胞,而B细胞则可以产生抗体来中和病毒。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更常见。

免疫系统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清除感染的真菌。

此外,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和分子也会参与识别和清除真菌。

然而,某些真菌(如念珠菌属)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持续感染和疾病的发展。

4.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主要通过摄取寄生虫卵或囊液、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来清除寄生虫感染。

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特定细胞的活化都是免疫系统清除寄生虫的重要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感染与免疫习题一、填空题1、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补体成分,自至依次激活的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

2、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和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3、由急性期蛋白与病原体结合从和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4、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5、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6、粒细胞包括、和。

7、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具有,而没有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8、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

按照其存在方式又分为和两种。

9、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不产生记忆细胞、只有,没有。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

二、选择题1、浆细胞是()。

(1)有吞噬功能的细胞(2)由T细胞分化而来(3)产生抗体的细胞(4)抗原提呈细胞2、下述()物质既有非特异免疫作用也参与特异免疫反应。

(1)LgG (2)补体(3)I型干扰素(4)溶菌酶3、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

(1)在胸腺中产生的(2)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的(3)仅存在于T细胞上(4)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此类抗原的抗体4、以下()性质不是抗原必备的。

(1)必须有一个半抗原表位(2)必须与补免疫动物种属不同(3)仅存在于T细胞上(4)必须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5、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位于()。

(1)重链的C区(2)重链和轻链的C区(3)重链的V区(4)重链和轻链的V区6、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1)直接中和细胞内病毒颗粒(2)诱导非感染T 细胞释放干扰素(3)与细胞表面病毒诱导的抗原决定和簇结合并活化补体(4)调理吞噬杀死游离病毒7、克隆选择理论认为()。

(1)淋巴细胞易有遗传决定的特异受体(2)淋巴细胞具有在与抗原接触后才获得特异受体(3)淋巴细胞具有多功能受体,与抗原接触后变为特异性受体(4)所有淋巴细胞具有相同性质的受体8、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的是()。

(1)吞噬细胞(2)NK细胞(3)CTL细胞(4)LAK细胞9、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点是错误的?()(1)需要抗原刺激(2)Tz细胞介导(3)不需要非T细胞参与(4)释放CK引起迟发型炎症10、关于记忆细胞的错误理解是()。

(1)已接受抗原刺激(2)仅限于B细胞(3)可生存数月至数年(4)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11、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是()。

(1)MHCI类抗原(2)ABO血型抗原(3)两者都是(4)两者都不是12、自然的非特异免疫的一个重要组分是()。

(1)疫苗(2)Lg (3)白细胞的吞噬(4)初乳13、能增加NK细胞活性的条件是()。

(1)靶细胞与NK细胞的MHC一致(2)NK细胞事先经过致敏(3)B细胞识别TI抗原的过程(4)CTL识别杀伤靶细胞15、能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有()。

①活疫苗②抗毒素③破伤风类毒素④丙种球蛋白(1)①②③④(2)①②③(3)①③(4)②④三、是非题1、共生菌群是机体非特异免疫的组成部分,但有时也会引起感染。

2、补体是机体一般生理防卫功能,与淋巴细胞无关。

3、炎症引起发热、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现象,是对机体有害的。

4、单一抗原可以刺激合成多种类抗体分子。

5、一个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

6、如果没有抗原提呈细胞,将引起细胞免疫缺陷。

7、抗体产生有再次应答,细胞免疫没有再次应答。

8、肿瘤疫苗与一般疫苗含意不同,不能用于健康人群。

9、核酸疫苗可以肌内注射,也可以像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一样口服。

10、某些抗原能激发B细胞产生抗体而不需T细胞参与。

11、TD抗原与纯化的T、B细胞一起在体外培养可产生抗体。

四、名词解释感染;条件致病菌;毒力;外毒素;内毒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超敏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五、简答题1、机体对细胞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2、机体内有哪些具有杀伤功能的细胞?简要说明其特点。

3、参与产生抗体的细胞有哪几种?简要说明各自的作用。

4、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5、补体激活后可能产生机体有利的免疫也可能造成自身损伤,试举例说明。

6、试举例说明天然免疫与特异免疫间并无截然界限。

7、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六、论述题1、正常人外周血中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例约为1.5:1~2:1,而艾滋病患者的比例降低至小于1,这将产生什么问题?2、在免疫应答中T、B细胞如何协作?巨噬细胞的作用是什么?3、胎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免疫抑制,这有什么重要意义?习题答案一、填空题C C1 C9 经典途径C4b2a C4b2a3b 2、C3b B 替代途径(或旁路途径)C3bBb 胸腺法氏囊(次序可颠倒)5、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次序可颠倒)6、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次序可颠倒)7、完全抗原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8、IgM IgG IgE IgA IgD (前后次序可颠倒)膜型分泌型(次序可颠倒)9、TI 初次应答再次应答10、MHC分子。

二、选择题1、(3)2、(2)3、(4)4、(1)5、(4)6、(3)7、(1)8、(3)9、(3)10、(2)11、(3)12、(3)13、(4)14、(4)15、(4)三、是非题1.(正确)2.改正:补体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分子,补体的特异性受体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

3.改正:炎症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的防御应答,其作用是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伴随炎症过程有发热、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现象。

4.(正确)5.改正:TD抗原诱导活化的B细胞可通过类型转换改变其分泌抗体的类型,它们可分泌IgM或IgG或IgA或IgE,但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Ig且其Ag 特异性保持不变。

6.(正确)7.改正:抗体产生有再次应答,细胞免疫也有再次应答。

8.(正确)9.核酸疫苗要导入体内表达,不可以肌内注射和像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一样口服。

10.(正确)四、名词解释感染——又称传染,是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条件致病菌——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

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

外毒素——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称外毒素。

内毒素——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称内毒素。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它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活动性、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

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超敏反应——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应答反应过强或反应异常,造成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时称为超敏反应。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细菌、血细胞等)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电解质环境中相互作用,经常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称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当可溶性抗原(蛋白质、多糖、类脂、血清、各种微生物培养液等)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适当条件下相遇,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称沉淀反应。

人工自动免疫——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发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应答过程,从而产生特异免疫力,又称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及其制剂或细胞因子,使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五、简答题1.细菌外毒素使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分子,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体液免疫为主,通过B细胞识别、活化并产生抗毒素抗体分子使之灭活。

细菌内毒素为细菌胞壁成分,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对细菌的细胞免疫为主,包括吞噬杀伤、补体溶菌、以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2.(1)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后引起呼吸爆发,消化降解。

因抗体、补体的条理作用及CK的激活作用而增强。

嗜酸性粒细胞也有弱吞噬作用。

(2)NK细胞能区分自我与非我,无须事先致敏或辅助细胞即可杀伤靶细胞,其机制与CTL相同。

可受CK刺激而增强。

(3)CTL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对靶细胞杀伤有严格的抗原特异性。

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或通过表面AaS分子杀伤。

其功能活化必须有T H细胞辅助。

3.对TD抗原:(1)抗原提呈细胞,加工提呈抗原供T H细胞识别;(2)T 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必须的膜表面分子及CK;(3)B细胞在T H辅助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对TI抗原:B细胞被TI抗原刺激后可直接活化产生抗体,无须其它细胞辅助。

4.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趋化,及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

5.补体活化后可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及具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清除病原微生物、病变衰老细胞和癌细胞。

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片段有趋化、调理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和促进炎症等多种功能,促进机体防御反应,对机体有利。

但补体本身并无特异性识别,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或血管壁基底膜时,可激活补体造成局部炎症,引起第Ⅲ超敏反应。

如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基底膜,激活补体而引起肾小球炎。

6.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均可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如剧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多种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均可分泌细胞因子;补体片段的促炎症迹免疫调节作用。

反之,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也可进一步调动非特异性免疫,如抗体的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细胞及ADCC作用;淋巴细胞分泌CK趋化、激活并增强吞噬细胞与NK细胞的杀伤功能。

而在机体遭遇病原体入侵时,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同时进行,互为补充,之间并无截然界限(举教材中“联合抗感染免疫”病毒感染为例。

7.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1)首先受到生理凭仗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起分泌物;(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细胞的杀灭;(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4)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TL的直接杀伤及TD分泌CK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NK、中性颗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凝集、细胞与CK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

最终将细菌清除。

六、论述题1、CD4+细胞即T H细胞,在APC辅助下活化后,有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及活化T效应细胞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