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学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决定感染结局的三大因素
病原体 宿主的免疫力 环境因素
哪个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病原体 ()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 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 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侵袭力 毒素
毒力:又称致病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 力的强弱。
)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 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 侵袭力。
(二)宿主的免疫力和环境因素
免疫功能的分类
类别
功能正常
功能异常
免疫防御 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和中和其毒 变态反应、反复感染或免疫缺
素(抗传染免疫)
陷综合症
免疫稳定 清除体内自然衰老或损伤的细 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 胞,进行免疫调节,以维护机 发生 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免疫监视 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 功能失调时,导致癌变或持续
❖ )卵磷脂酶():又称α毒素,可水解各种组织的细胞, 尤其是红细胞。如产气芽孢杆菌(. )的毒力和蛇毒主 要功能都由此酶引起。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 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于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 球菌的荚膜;
)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 胞内寄生;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于 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 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 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 没有器官特异性。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微生物学10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学10传染与免疫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传染和免疫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一、生理屏障
表面屏障



局部屏障

共生菌群
皮肤和粘膜:机械屏障,各种 分泌物----抑制,杀灭病原菌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竞争营养和空间或产生抑制 代谢物抑制周围病原菌。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传染和免疫
二、吞噬细胞
(一)吞噬细胞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传染和免疫
二、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
指机体针对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 抵抗力—后天获得性免疫.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 细胞核免疫分子三个层次
(一) 免疫器官
一级
中枢淋巴器官
免 疫 器 官
周围淋巴器官 二级
骨髓 胸腺 法氏囊
淋巴结 脾脏
为各种淋巴细胞的 总来源 T细胞 B细胞 皮质浅区
几类抗体出现的顺序:IgM—IgG,最后IgA.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传染和免疫
(四) 抗体的免疫作用
中和毒素


调理作用


凝集作用
阻止粘附
抗毒素中和外毒 素
增强吞噬细胞对 病原菌的吞噬作 用 凝集后促进吞噬
阻断粘附作用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传染和免疫
(五)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 1975年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单克隆抗体 B淋巴细胞 + 骨髓瘤细胞
2-10万的糖蛋白,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物质,有交叉 保护作用。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干扰mRNA的转 译,干扰素对病毒诱生的肿瘤和非病毒诱生的肿瘤 均有抑制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和免疫
动物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通过空气、饮水、
饮食、生物媒介等都属于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
群。如:儿童、老人等。
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
和保护易感人群。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
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
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2、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有传染病的人或
离、早治疗),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传染病
的动物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环境卫生(如:室内通风人群:不让易感者与病人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如:
为了保护易感人群,给儿童注射疫苗,这里注射的疫苗和举措分别属于抗原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练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免疫: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病原微生物: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疾病(disease):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

传染(infection):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外毒素: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LPS),因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

抗毒素: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

非特异免疫: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特异性免疫: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

炎症: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

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免疫原性: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十章传染与免疫

十章传染与免疫

获得方式:
自 然 的 人 工 的
自 动 免 疫
显 性 或 隐 性 感 染 接 种 疫 苗
2020/12/24
被 动 免 疫
经 胎 盘 或 乳 汁 由 母 体 传 递 给 婴 儿 输 入 免 疫 细 胞 、 抗 血 清 或 其 它 制 剂
一、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获得性免 疫的物质基础,包括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微生物学课程组
2020/12/24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细菌性传染机制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毒力大 小、侵入数量、侵入门(途)径等三方面因素。
一. 毒力(致病力):
二.
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对细菌
而言,包括吸附、侵入、定殖、扩散、抵抗
、毒素等因素.
B细胞: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再分化成 前B细胞,进一步发育成为成熟B细胞。当受抗原刺激后 ,B细胞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 分泌抗体,进行体液免疫。
2020/12/24
2020/12/24
3、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及抗体
2020/12/24
二.抗原(Antigen)
2020/12/24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项目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LPS)
释放时间 一般随时分泌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致病特异性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毒性
强*
弱抗原性 完全抗原,抗原源自强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制成类毒素 能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

微生物教程yyd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教程yyd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免疫调节
异常: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正常: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的癌胞
免疫监视
异常:功能失调时,导致癌或持续性感染的
发生
2021/2/6
5
(三)环境因素
宿主因素
环境因素
外界因素
先天:遗传素质、年龄 后天:营养、精神、内分泌、
药物、辐射、锻炼 自然环境:气候、季节、温度、
湿度、地域 社会环境:社会制度
2021/2/6
10
(二)带菌状态
在隐性传染或传染病恢复后,病原 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 形成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 带菌者(Carrier)。如伤寒、白喉等病 后常出现带菌状态。带菌者是重要的传 染来源,对其进行治疗是预防传染病的 重要措施之一。
2021/2/6
11
(三)显性传染(apparent infection)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2021/2/6
1
第一节 传 染
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 。传染过程的发展与结局,
取决于病原菌的毒力、数量、机体的免疫
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传染与传染病
4.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 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种器官(肝、肺、肾)
引起新的化脓灶,称脓毒血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 致的脓毒血症。
2021/2/6
返回目录
13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是先天就有的,并非针对 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有种的差 异,具有稳定性,可遗传给子代。主要表 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屏障结构 二、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 三、炎症反应 四、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
第二十六页,共116页
按照性质和严重程度
• 毒血症(Toxemia)
病原体被限制在局部病灶,所产毒素进入血流而引起全 身症状
•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体由局部的原发病灶侵入血流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 未在血流中大量繁殖的传染病 • 败血症(Septicemia)
病原体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宿主严重损 伤和全身性中毒症状者,绿脓杆菌
• 绝大多数G-产生,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 存在于菌体内,细菌死亡及菌体裂解时才释放出来 • 热稳定性强 • 抗原性弱
• 毒力较低
• 其作用无组织选择毒性;不同病菌所产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有机体发 热、腹泻、出血性休克和其它组织损伤等表现。
• 中毒表现的热型曲线在动物为双相, 在人类为单相。
现象:红、肿、热、痛、机能障碍、脓。 意义: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方式。
第三十三页,共116页
四、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一)补体(com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11
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是β及γ球蛋白,它是
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
第十五页,共116页
内毒素检测方法--鲎试剂法
: 鲎血变形细胞裂解物可与细菌内毒素LPS和磷壁酸发生 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凝胶化反应。
第十六页,共116页

第十七页,共116页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项目 产生菌 化学成分 释放时间 致病特异性 毒性 抗原性 制成类毒素 热稳定性
外毒素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蛋白质 一般随时分泌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强* 完全抗原,抗原性强 能 差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脂多糖(LPS)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弱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不能 耐热性强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初中二年级生物传染病和免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点。

传染病与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其他有机体。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弱势人群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从而产生一种针对病原体的特殊蛋
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力: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它指的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人体依靠
这一功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自身产生的受
损细胞和肿瘤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
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们对此知识点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习的很好了吧,那我们进行后面更知识
点的学习。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器官: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3、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初中生物第 1 页共1 页。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通过激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清除体内感染的细菌 ,减轻感染症状,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免疫病理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引 起机体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
03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分类与机制
耐药性分类
细菌的耐药性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天然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天生对 某些抗生素具有抗性,而获得耐药性则是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通过基因突变或水 平基因转移而获得的抗性。
3
毒素的产生
细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导致宿主细胞损伤或死 亡,从而引发感染。
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细菌污染的物 品或环境而感染。
空气传播
通过吸入细菌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如肺结核等。
食物和水传播
通过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 感染,如沙门氏菌等。
生物媒介传播
通过昆虫或其他动物媒介传播细菌 ,如莱姆病等。
接种方法有注射、鼻喷等。
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安全性
疫苗的安全性是评估疫苗风险的重要指标。在疫苗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估,包括动 物试验、临床试验等。同时,在疫苗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安 全。
有效性
疫苗的有效性是评估疫苗效果的重要指标。评估疫苗有效性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确定疫苗对目 标人群的保护效果和持续时间。同时,在疫苗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及时了解疫苗的保护效 果。
疫苗在控制感染中的作用
预防感染
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细菌的免疫力,从而预 防感染的发生。这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控制传播
通过接种疫苗,降低人群中细菌的携带率,从而控制疾 病的传播。这对于流行病和传染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
可同易感细胞膜受体结合,阻止完整的毒 素分子与易感细胞结合,有可能用于预防 某些疾病
细菌外毒素按作方式分为:
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
2、内毒素(endotoxin)
是G-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 (lipo poly saccharide
LPS)
菌体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释放
内毒素结构:
1、 O特异性多糖:决定不同细菌菌体抗原(O抗 原)的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病原菌→机体 抗体(IgG IgM IgA IgE IgD)
致敏或免疫T细胞 淋巴细胞
(TD) (TC)
细胞毒作用
三、胞外菌感染: 体液免疫起作用
四、胞内菌感染: 致敏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及Tc杀
伤靶C
五、外毒素感染的免疫: 抗毒素中和外毒素形成Ag-Ab复合
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血循环中抗毒素为 IgG,粘膜局部抗毒素为SIgA
②吞入病原菌:形成吞噬体或吞饮体
③杀死破坏病原菌:形成吞噬溶酶体,内有 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防御 素,活性氧中介物(Ro1)和活性氮中介物 (RNI)可杀死病原菌,进一步由蛋白酶, 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消化分解。中 性粒细胞杀菌机制依氧、非依氧、髓过氧 化物酶和非髓过氧化物酶
3、吞噬作用的后果:
2、核心多糖:同属甚至不同属的G-菌可有共同的 核心多糖。故有些细菌有交叉抗原并出现交叉 血清学反应
3、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
内毒素耐热
100℃1小时不破坏,需160℃2-4小时,不 能制成类毒素,内毒素注入机体产生的相应抗 体,无中和内毒素作用
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引起此活性的物质主要 是类脂A)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轮状 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部分腺病毒

传染与免疫ppt课件

传染与免疫ppt课件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ppt课件.
毒力
侵袭力 毒素
9
毒力:又称致病力(pathogenicity),表示病原
体致病能力的强弱。对细菌性病原体来说,毒力就是 菌体对宿主表的吸附,向体内侵入,在体内定居、生 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散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 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系列能力的总 和。
ppt课件.
27
5.寄生虫的致病性
大多数寄生虫的构造和成分都很复杂。特别是寄生虫 有复杂的生活周期,随着循环迂回迁移,其结构和表面成 分均不断变化,或获得宿主成分作为外衣使宿主难以识别, 或将表面分子释放作为“诱饵”,吸引机体的免疫系统将 其作为攻击靶,而自身逃避了棉衣防御。
寄生虫
原虫 :单细胞生物,多数于胞内寄生
不能 耐热性强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
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破伤风
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
ppt课件.
22
鲎试剂法即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法
鲎俗称“马蹄蟹”,是一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亚 门、肢口纲、剑尾目、 科的无脊椎动物,是已有3亿年历史 的“活化石”。全世界现存有3属5种,如美洲鲎和产于我 国浙江以南浅海中 (东方鲎,或中国鲎)。鲎具有开放性血 管系统,每只可采血100~300mL,其血清呈蓝色,内含血 蓝蛋白和外源凝集素(lectin)。鲎血中含有一种变形细胞, 其裂解产物可与G 细胞的内毒素(LPS和脂磷壁酸(膜磷 壁酸))等发生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凝胶化反应。
ppt课件.
13
❖ 链 激 酶 (streptokinase) : 又 称 血 纤 维 蛋 白 溶 酶

微生物学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学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
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
正常菌群/

非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
机体方面 免疫功能下降
细菌方面
寄生部位改变 菌群失调
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 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 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 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3)黏附机制:包括存在于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 的静电吸引及疏水作用,阳离子桥联作用和配 体-受体相互结合。
黏附后的细菌可发生的变化有: ①启动载铁蛋白基因,上调载铁蛋白的合成; ②加速生长繁殖,但也有的处于抑制状态; ③产生和分泌有利于进一步入侵的蛋白; ④诱导表达:主要是黏附分子的表达。
宿主细胞方面的变化有: ①形态改变; ②细胞凋亡; ③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④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
毒血症(toxemia)
细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引 起全身中毒症状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
繁殖,到达其它部位,再繁殖致病。

败血症(septicemia)
Hale Waihona Puke 毒素 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
合成代谢产物 G+菌和部分G-菌产生 释放到菌体外,或溶 解释放
外毒素
exotoxin
神经毒素
细菌 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疾病
破伤风
肉毒中毒
作用机制
封闭抑制性神经元
阻止乙酰胆碱释放

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完整版】

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完整版】

引言概述:传染病和免疫是人类健康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传播并在人体内引起感染的疾病,而免疫则是指人体通过抵抗病原体进行自身防御的机制。

了解传染病和免疫知识,有助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以及提高免疫力,保障健康。

本文将详细讨论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内容: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如结核病、麻风病等。

2.食物和水源传播:通过食物和水源中的病原体传播的传染病,如霍乱、肠道疾病等。

3.接触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如肺结核、流感等。

4.媒介传播:通过病媒生物传播的传染病,如蚊子传播的疟疾、蜱传播的布鲁氏菌病等。

5.疫情爆发:大规模疫情的传播,如新冠病毒肺炎。

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确定传染源:了解传染病的传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如隔离病患、治疗病患等。

2.加强卫生措施:提高个人和公共卫生意识,如保持手卫生、科学正确佩戴口罩等。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预防某些传染病。

如水痘、流感等。

4.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5.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应对传染病的挑战,共同维护全人类的健康安全。

三、免疫的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防御系统,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组成的系统。

2.免疫应答:当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外来入侵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应答,以消灭入侵物。

3.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记忆入侵物,当再次接触到相同入侵物时,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杀灭入侵物。

4.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血液中的免疫分子,可以识别和结合病原体,促进免疫应答。

5.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程度来保持免疫的平衡,防止过度反应或过度抑制。

四、免疫的类型1.自然免疫:自然免疫是人体先天性的免疫反应,包括皮肤和黏膜屏障、中性粒细胞、组织巨噬细胞等的防御机制。

微生物传染和免疫

微生物传染和免疫

-传染: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和酶,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表现在临床-----传染病; 表现在亚临床-----隐性传染,带菌状态。

能否造成感染取决于:(1).病原菌致病能力,(2). 机体免疫力和环境免疫----生物体能辨别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保持自身稳定功能。

细菌致病性是指其侵染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和毒素。

外毒素:指在病原细菌G+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可能是酶,或酶原,或毒蛋白,抗原性强。

内毒素:指在病原细菌G-在死后释放的脂多糖,抗原性弱。

类毒素.-----用0.3—0.4%HCHO 处理外毒素,并保持外毒素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内毒素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抗毒素------用类毒素制备的外毒素抗体非特异性免疫;.对所有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抵抗力,无选择性且.先天具有,相对稳定,代代相传,长期进化。

又叫先天免疫。

主要包括生理屏障,体液因素,细胞因素和 免疫的综合作用如炎症一.生理屏障作用 皮肤、粘膜 淋巴结 血脑屏障 、血胎屏障二.体液因素——补体系统 和 干扰素 和溶菌酶1补体 :指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成分为β-球蛋白),是一类酶原,它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充抗体作用,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杀害作用。

2.干扰素定义:是高等动物在病毒或dsRNA 等诱生剂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活性、广谱抗病毒等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

3 溶菌酶:一不耐热碱性蛋白,存在于血清,分泌液,水解肽聚糖,使细胞壁不能合成。

三. 细胞因素 :吞噬细胞四,炎 症:是机体对病原体的侵入或其他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特征: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现象炎症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积极的免疫反应(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组胺、5-羟色胺)特异性免疫:机体接受抗原异物刺激(感染或接种疫苗),针对性排除或摧毁、灭活相关抗原的防御能力。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

引言概述: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生态及其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能在繁殖时产生大量后代,从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因其能够以各种形式存在,微生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物圈、食物产业、生态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微生物学的主要知识点。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1. 原核生物的分类:细菌和蓝藻菌的特征和分类。

2. 真核生物的分类:真菌、原生动物和微小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3. 病毒和噬菌体的特征及与细胞的关系。

4. 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细菌形态、真菌形态和病毒形态的描述和区别。

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1. 微生物的生长要素:温度、湿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要素。

2.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厌氧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3. 微生物的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微生物产生的酶及其应用。

4. 微生物的抗生素产生:抗生素的发现、产生机制及应用领域。

三、微生物与人类健康1. 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及其病因和防治措施。

2. 微生物感染的致病机制:微生物侵入机体、生长繁殖及毒素产生对人体的影响。

3. 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微生物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免疫记忆和疫苗的作用原理。

4. 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关系:微生物在人体中的正常居住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1. 微生物与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微生物对生态系统循环的贡献。

2. 微生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净化、油污的微生物降解。

3.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生物防治和生物修复。

4. 微生物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乳酸菌、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作用。

五、微生物技术和研究方法1.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操作:无菌技术、培养基制备和微生物培养方法。

2.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和鉴定方法:显微镜观察、染色技术和生物化学鉴定。

10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10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位。骨髓可分化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其中的髓
样干细胞可发育为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和
巨噬细胞等,而淋巴干细胞可发育成淋巴细胞,再通过
胸腺或法氏囊转变成T细胞和B细胞。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T细胞 的成熟是在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的作用下 完成的。 法氏囊:鸟类所特有。是一个促使鸟类B细 胞分化、发育的中枢淋巴细胞。
⑤垂直传染:病原体由亲代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传播给 子代的方式。如疱疹病毒、乙肝病毒、HIV等。
(2)感染的部位: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 的创伤裂口;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 医源性的途径
10.1.3 感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1.隐性传染: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 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基本不出现临床症状。
1. 细菌的致病性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反之 为非致病菌。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即 为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病 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virulence),其 侵袭力(invasiveness)和毒素(toxin)是构 成毒力的基础。
①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 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 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②毒素(toxin):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外毒素—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向外界环境分泌 的一类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 G — 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 化学组分是脂多糖。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 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2)免疫细胞(immunocyte):主要包括淋巴 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广义地还包括红细胞和血小板 及其各类细胞的组细胞。它们均来自骨髓多 能造血干细胞(multipotenial stem ce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概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免疫——生物体能够辨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动能。

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防御感染和维护机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免疫功能: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erveillance)。

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 。

10.1 传染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菌——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非致病菌——不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

毒力(virulence)——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的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毒素(toxin):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能。

常用的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

内毒素的测定方法:鲎试剂法或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test)2、病毒的致病性:杀细胞感染(cytocidal infection)——组织损伤,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

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如: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甲肝病毒。

整合感染(integrated infection)——恶性肿瘤,如:EB病毒、人类多瘤病毒。

3、立克次氏体的致病性:立克次氏体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叮咬或其粪便传播。

已知立克次氏体的致病物质有内毒素和磷脂酶A等。

立克次氏体通过特异受体进入宿主细胞,以不同方式在细胞内增殖并释放。

释放的立克次氏体通过血流在全身各器官的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能直接破坏其所寄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其毒性产物亦可进入血循环而引起全身症状。

4、真菌的致病性:(1)致病性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的嗜角蛋白特性。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内源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肺炎、膀胱炎、脑膜炎等。

(3)真菌病态反应性疾病:曲霉、青霉、镰刀霉等引起的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

(4)真菌性中毒:黄曲霉的黄曲霉素、杂色霉的杂色霉素可引起肝损害;橘青霉的橘青霉素可引起肾小球损害。

饲料中黄曲霉素含量达1.5×10-8时,即可诱发大鼠试验性肝癌。

青霉菌产生的灰黄霉素可诱发小鼠甲状腺和肝肿瘤。

5、寄生虫的致病性:大多数寄生虫的构造和成分都很复杂。

特别是寄生虫有复杂的生活周期,随着循环迂回转移,其结构和表面成分均不断变化,或获得宿主成分作为外衣使宿主难以识别,或将表面分子释放作为“诱饵”,吸引机体的免疫系统将其作为攻击靶,而自身逃避免疫防御。

寄生虫可分为:原虫和蠕虫。

原虫为单细孢生物,多数于胞内寄生,如疟原虫破坏红细胞。

蠕虫是多细胞生物,通常引起胞外慢性感染,如血吸虫。

10.1.2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1、感染的途径(1)呼吸道感染:结核杆菌、白喉杆菌、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等。

(2)消化道感染:伤寒杆菌、痢疾志贺氏菌和肝炎病毒等。

(3)创伤感染:致病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梭菌、螺旋体、病毒等。

(4)接触感染:布鲁氏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麻风杆菌、HIV。

(5)垂直传染:病原体由亲代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如疱疹病毒、乙肝病毒、HIV等。

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感染的部位: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的创伤裂口;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

感染的方式:(1)细胞外感染;(2)细胞内感染:兼性细胞内感染、专性细胞内感染.10.1.3 感染的三种可能结局1、隐性传染(inapparent infection)2、带菌状态3、显性传染(apparent infection)——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传染(acute infection)和慢性传染(chronic infection);按发病部位分为: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和全身感染(systemic infection)。

全身感染的四种类型:1、毒血症(toximia):病原菌限制在局部病灶,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全身血流而引起的全身性症状。

如白喉、破伤风等。

2、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局部的原发病灶侵入血流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流中繁殖的传染病。

如伤寒症的早期就出现菌血症期。

3、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宿主严重损伤和全身性中毒症状者。

如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

4、脓毒血症(pyemia):一些化脓性细菌在引起宿主的败血症的同时,又在其许多脏器(肺、肝、脑、肾、皮下组织等)中引起化脓性病灶者。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

10.2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它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是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10.2.1 生理屏障1、表面屏障:皮肤和粘膜2、局部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3、共生菌群:体表与腔道内的正常菌群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10.2.2 体液因素一、补体系统: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包括20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液中。

补体激活——在一定条件下促发补体系统的一系列酶促级联反应。

补体激活有两条途径:经典途径(classic pathway);替代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经典途径(classic pathway):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补体成分C1,自C1到C9依次激活的途径。

替代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始激活的途径。

补体活化后:可引起膜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溶解,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红细胞和有核细胞,对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清除病变衰老的细胞和癌细胞有重要作用。

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片段分别具有趋化、促进吞噬细胞的活化吞噬及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炎症等多种生理功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分。

补体成分还有复杂的免疫调节功能,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

补体各片段均有自己的特异性受体,它们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补体片段是通过受体发挥作用的。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细胞在病毒等多种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类相对分子量低的糖蛋白,分α、β、γ三组。

α、β干扰素分别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属Ⅰ型干扰素;γ干扰素主要由T淋巴细胞产生又称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

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控制病毒蛋白合成,影响病毒的组装释放,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同时还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

Ⅰ型干扰素以抗病毒活性为主,而Ⅱ型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较Ⅰ型干扰素弱。

但免疫调节作用更强。

三、溶菌酶:溶菌酶(lysozyme):14.7×103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并可分泌到血液及各种分泌液中。

10.2.3 细胞因素1、吞噬细胞(phagocytes):分为大小吞噬细胞两类。

大吞噬细胞——居留于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其前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小吞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颗粒的能力,并且由于吞噬细胞表面存在补体受体、抗体受体等多种受体,当有相应配体存在并与之结合时,将刺激吞噬细胞活化,大大增强其吞噬杀伤能力。

吞噬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溶酶体,其中含有水解酶、溶菌酶等多种酶类和其他杀菌物质。

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吞噬细胞可在趋化因子和粘附因子的作用下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感染部位,吞入病原体形成吞噬体,进而与溶酶体融合为吞噬溶酶体,然后通过依氧和不依氧两种机制将吞入胞内的病原体杀灭。

2、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有不需事先致敏,不须其他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以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较其他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10.2.4 炎症(Inflammation):炎症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为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

当病原体感染机体的反应:1、可溶性炎症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释放,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流变缓,血管内细胞和血清成分逸出。

2、在趋化因子及粘附因子作用下,各种白细胞包括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迁移到炎症部位发挥其吞噬杀灭病原体的功能。

3、活化的补体组成攻膜复合物溶解病原菌,其他血浆成分包括凝血系统、激肽系统、纤溶系统均参与此过程,扩大炎症反应。

4、细菌LPS是外源性热原,而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它们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导致发热。

5、吞噬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或泄漏会损伤自身组织成分,死亡白细胞与破坏裂解的靶细胞共同酿成脓液;各种毒性产物与活性介质也将刺激正常机体组织。

因此,伴随炎症过程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现象。

10.3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 :是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具有获得性、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

特异性免疫按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免疫和获得免疫。

自动免疫(active immunity):由机体本身接受刺激而产生,维持时间较长。

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ty):是指从其他已建立免疫的个体接受或人工输入免疫细胞及分子而获得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