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洞上平洞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招标文件中的《结构技术规范》
4、《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二、工程概况:
发电引水洞上平洞混凝土标号为C25W200F10,其中渐变段衬砌(发0+000—发0+010)采用木模支护,洞身(发0+010.000-发0+109.071)采用全圆断面液压针梁式钢模针梁台车对隧洞进行整体衬砌。该针梁针梁台车的底、边、顶一次性成型,立模、拆模用液压油缸执行,定位找正由底座竖向油缸和调平油缸执行,前后移动为自行式。
三、处理准备
1、机具准备
尖铲、木批、钢批、铁线、灰桶、钢丝刷、铁锤、钢凿、麻袋等。
2、材料准备
P.HSR42.5水泥、中砂、5-20mm碎石、丙乳。
3、技术准备
(1)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识别:
①、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②、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严重缺陷: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一般缺陷:其它钢筋有少量露筋。
③、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严重缺陷:受力部位有蜂窝;一般缺陷:其它部位少量蜂窝。
④、冷缝
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浇筑形成的施工缝,都是冷缝。
⑤、错台
混凝土的接缝或裂缝处,两板体产生相对竖向位移的现象。
(2)成立专门小组:
小组严格参照《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精心组织人力,责任到人,具体责任人见下表
砼缺陷处理责任人一览表
四、存在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
麻面
1、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接缝拼装不密实,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用海绵胶条堵严,防止漏浆。
(3)混凝土必须按技术交底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3、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露筋
1、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秘籍处产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损,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定位卡。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混凝土浇筑。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7)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8)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3、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蜂窝
1、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技术交底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2、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通知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连续搅拌出料,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2)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3)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先填以50mm~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底层振捣认真操作。
(4)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5)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参见下表。
(6)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搭接振捣30mm~50mm。
(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的关系见下表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程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8)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3、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冷缝
1、原因分析
混凝土在分层浇筑过程中,下一层混凝土超过了初凝时间,在下一层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 1.2MPa,而浇筑了上层混凝土,则上下层混凝土不能有效的结合,在这道施工缝结合处形成冷缝,以致最后的开裂,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进而形成重大工程质量隐患。
2、预防措施
在下一层混凝土超过了初凝时间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在下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 时,才能浇筑上一层混凝土,这样才会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