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营血辨证综述
《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应用于急
《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应用于急《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应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概括了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
一般来说,病在卫分较轻较浅,由卫分到气分、营分,则病变逐渐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则最重。
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不同疾病会有所不同。
一般疾病是顺序传变的,但有些疾病只见卫分症状(如感冒);有的由卫分到气分就不再发展(如一般肺炎);亦有些疾病,多数要从卫分或气分发展到营血分(如乙型脑炎)。
一般疾病多从卫分开始发病,但亦有开始即见气分或营分证的。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以两类证候并见。
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证候作具体分析,既要分清四者的区别,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应该结合辨病,预见其发展演变的趋向,从而采取主动而及时的治疗措施。
一、卫分证主要病证:发热,微恶风寒,汗少或无汗,头痛,肢酸或全身疼痛,口微渴,咽喉疼痛,鼻塞,咳嗽,苔薄白或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多见于急性发热病初期,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等。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举例: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药如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牛蒡子等,麻疹初期未透者配浮萍、蝉蜕、荆芥。
二、气分证(一)里热炽盛主要病证:发热甚,不恶寒,汗多热不解,口渴烦躁,呼吸快而粗,或有气喘咳嗽,小便黄赤而少,面红,苔黄,脉洪数。
多见于急性发热病的发展阶段(以病在肺胃为主),如肺炎等。
治法:清气泄热。
方药举例:白虎汤加减。
药如石膏、知母、黄芩、栀子、芦根等。
(二)燥热内结主要病证:高热或午后热重,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泻稀水,肛门灼热,谵语,手足汗出,苔黄厚干燥,脉实有力。
多见于急性发热病的发展过程(以病在胃肠为主),如伤寒病或外科急腹症如腹膜炎、胰腺炎、肠梗阻等。
治法:苦寒攻下。
方药举例:大承气汤加味。
药如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瓜蒌等。
(三)湿热郁蒸主要病证:发热稽留,汗出而热不退,午后热盛,身重肢倦,胸脘闷胀,恶心,腹胀,大便溏薄,身发白瘩,或见黄疸,口渴而饮水不多,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
10第五章 卫气营血辨证总结
41
(三)湿热在卫证
见于湿温病的初期。 湿温病是外感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热病, 以起病较缓、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势缠绵、 病程较长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
相当于现代医学夏秋季的病毒感染、流 行性感冒、某些类型的传染性肝炎、胆道感 染等。
42
(一)病因
湿邪
湿热病邪 热邪
如油入面
阴邪
阳邪
43
湿重
湿热病邪
偏于卫者(发热、恶风寒为著)——银翘
散(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 草 荆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鲜苇根 ) 偏于肺者,“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 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温病 条辨》——桑菊饮(杏仁 连翘 薄荷 桑叶 菊花 桔梗 苇根 生甘草 )
35
问题二:芦根在此是否为生津之功?
传变:①外出气分,即叶氏:“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②内入血分,顺传于血,病转危重。
17
4、血分证
(1)生理功能:血为营气所化,是人体的主要阴
液之一,血的生理功能大概可分 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主血脉,藏神明,乃总统于心,运行脉中,周 而复始,环流不息。 ②血为营气所化生,有濡润筋脉,营养五脏六腑之 功用。
9
2、气分证
(1)生理功能:气是人体赖以生活的物质之一,是五
脏六腑,四肢百骸活动的力量的基础, 又是人体整体的防御机能,根据《内 经》对气的论述,其生理功能可分为 以下三个方面。 ①输布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②抗御外邪,维持体温; ③是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
10
(2)定义:气分证是指病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影 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
(6) 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
津伤(邪正均盛,剧烈抗 争)。源自(7) 证析:略12
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刘景源)
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刘景源)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转载)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营⾎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系统,它们对温病的辨证,各有各的指导意义。
⼀、卫⽓营⾎辩证卫⽓营⾎辨证是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提出来的,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叶天⼠说:“⼤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凡看法”,是讲规律性,也就是说,温病的辨证规律是卫分证之后才是⽓分证,营分证之后才是⾎分证。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卫与营,⽽在⽓与⾎。
也就是说,叶天⼠的卫⽓营⾎辨证,实际上是⽓⾎辨证,把温病分为⽓病与⾎病两⼤部分。
因为这两⼤部分范围太宽了、太笼统了,所以在“⽓”前⾯⼜衍⽣出“卫”,在“⾎”前⾯⼜衍⽣出“营”,从⽽把温病分为四个阶段,这样就使辨证过程更为精细、准确了。
实际上,从总体上来说他强调的是⽓⾎辨证。
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论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不⽤别的名词,不⽤别的辨证,⽽特意选择了卫⽓营⾎,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
要讲叶天⼠为什么⽤⽓病与⾎病来辨证温病,⾸先应该复习⼀遍卫、⽓、营、⾎的⽣理概念。
1.卫⽓营⾎的⽣理概念卫、⽓、营、⾎的⽣理概念主要在⽓与⾎,⽓中包括卫,⾎中包括营。
(1)⽓要谈这个问题,⾸先要讲“⽓”。
中医学所讲的⽓,作为⼈体来讲,应该说⾸先想到是⼈体⼀⾝之⽓,这个⽓称为“真⽓”,也称“正⽓”,还有⼈称为“原⽓”、“元⽓”、“真元之⽓”从⼈体⼀⾝之⽓的⽣成来说,它有三个来源:⼀是来源于先天的⽓,是受之于⽗母,与⽣俱来的⽓。
就是说,在⼈没有降⽣之前,还没有见天⽇的胚胎时期已经存在了,所以称之为“先天之⽓”。
⼀个是来源于⾃然界的⽓,也就是呼吸的清⽓。
婴⼉⼀降⽣,⾸先就要呼吸,所吸进来的氧⽓来⾃于⾃然界,所以称之为“⾃然之⽓”。
⼀个是来源于饮⾷的⽓,⼩孩要吃奶,长⼤了以后要吃⾷物,因为⼈类维持⽣存的营养物质来⾃于饮⾷物,所以称之为“⽔⾕之⽓”。
⼈体的⼀⾝之⽓就由这三种成分所构成,这三种成分从来源上看是三个途径,但是它们在⼈体内是混在⼀起相互化⽣、密不可分的。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中医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详解
中医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详解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温热病:是一类由外感温热病邪所引起的热象偏重,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病症分类:叶氏应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的分布与生理功能的不同,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的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阐明温热病变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病理阶段:卫气营血病证,代表着温热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病理阶段。
1.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2.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3.营分证:为邪入营分,热灼营阴,扰神窜络,病情深重;4.血分证:邪热深入血分,血热亢盛、耗血动血,瘀热内阻,为病变的后期,病情更为严重。
传变途径:温热病邪从口鼻而人,首先犯肺,由卫及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深重。
意义: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它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完善并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和内容。
卫分证定义:指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
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证候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伴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分析:①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邪热郁遏,故发热重、微恶风寒;②温热之邪上扰清窍,则头痛;③温热病初起,伤津不甚,故口干微渴;④温热在表,故舌边尖红、脉浮数。
温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⑤温热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
卫分证分类:可因感受不同类型的温邪而症状和病机不同。
(1)风热犯卫:肺卫失宣,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阻遏气机,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卫气营血辨证
麦冬 — 清热养阴生津
玄参 — 滋阴降火解毒 银花、连翘 — 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竹叶心 — 专清心火 黄连 — 清心泻火
臣
佐 佐使
丹参 — 清心凉血活血
(二)热入心包
证候分析:
高热 手足厥冷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 邪热内入心包
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
舌绛 — 热伤营阴之征
证候分析: 身热夜甚 — 邪热入营,损伤营阴 心烦不寐 热入营分 或见神昏谵语 内扰心神 口干不欲饮 — 营热蒸腾,营气上升 斑疹隐隐 — 热伤血络 舌质红绛,脉细数 — 为热伤营阴之象
治法:清营透热 方药:清营汤 犀角 — 清热凉血,解毒散瘀 生地 — 凉血滋阴 君
清热平肝熄风
养阴增液,柔肝舒筋 清热化痰
茯神 — 平肝宁心安神 生甘草 — 调和诸药
(三)血热伤阴
证候分析: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 虚热内盛 五心烦热,口燥咽干 神疲耳聋-肾精亏损 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内热
治法:滋补真阴 方药: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 麦冬,阿胶,麻仁
于某,男性,24岁。病史:该患者发热已3天, 开始恶寒发热,半日后即不恶寒,头痛,口渴, 自服解热镇痛药,汗出后又复发热,热势加剧, 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宁。后渐昏睡,说胡话, 时惊搐,今晨开始昏迷不醒,抽搐,体温40º C, 颜面潮红,面垢,喉中痰鸣,牙关微紧,项强, 舌绛,苔黄厚燥。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 治法方药
温热病的治疗原则:
卫分证 — 辛凉解表;
气分证 — 清热生津;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心烦躁扰
由于热扰心神,患者常表现出心烦躁 扰、甚或时有谵语等症状。
斑疹隐隐
营分热盛,可迫血妄行,导致皮肤出 现斑疹隐隐,或见出血点。
舌质红绛
舌质红绛是营分热盛的典型舌象,表 示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
营分证候辨证要点
辨识热型
观察神志变化
营分证候以身热夜甚为特点,与气分证候 的热型有所不同。
由于热扰心神,营分证候常伴见神志异常 表现,如烦躁不安、谵语等。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 辨证
目 录
•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 卫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气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营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 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及临床应用
01 卫气营血辨证基本概念
卫气营血定义及作用
卫气
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抗御外邪、调 控腠理等。
若营分证候未能及时得到控制,热邪可进一 步深入血分,导致病情恶化。
营血共同辨证
在临床上,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常相互交织、 共同存在,需要综合辨证施治。
05 血分证候特点及辨证方法
血分证候临床表现
斑疹隐隐
血分证候患者皮肤可能出现斑疹,这是热 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斑疹的出现
往往预示着病情较重。
A 发热夜甚
审查斑疹
辨别舌质舌苔
斑疹的出现及其形态、色泽等变化,对于 判断营分证候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是营分证候的典型舌 象表现。
营分证候与血分关系
营血同源
营分和血分均属于阴分范畴,二者在生理上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营分先受邪
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热邪往往先犯营分, 再深入血分。
中医诊断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学: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1、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对温热性病邪侵袭人体,损伤卫、气、营、血所产生的病理过程的辨证方法,叫卫气营血辨证。
2、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完善了对外感病的辩证方法,从而形成了对温病辨证的纲领。
通过卫气营血辨证可以确定温病的病程、病位和传变的规律。
3、卫气营血辨证的证候: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
一、卫气营血病证(一) 卫分病证[临床表现] 卫分证同温热病早期,病位在皮毛与肺,故为表证阶段。
主症:微恶风寒,发热,舌边尖红,脉数。
以其症状不同,有邪在皮毛和邪在肺两种类型:邪在皮毛: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或有咳嗽,咽痛,口渴等。
邪在肺:咳嗽少痰,或咯痰不爽,咽痛,微恶风寒,微发热。
[证侯分析] 卫分证是外感温热邪气的表证阶段。
温热为阳邪,故卫分证以伤津液为主,重点症状见有微恶风寒,发热,舌边尖红,脉数。
邪在皮毛病机,温热致病,故以发热为主。
邪在皮毛,卫气受损,故见微恶风寒。
邪在表故脉浮数。
肺合皮毛,故同时见有咳嗽,咽痛等肺系症状。
津伤则口褐。
邪在肺病机,温热伤肺,肺失清肃,故咳嗽咽痛明显。
津伤,故少痰不爽。
邪已重在肺,故发热恶风寒,表证不显。
(二) 气分病证[临床表现]气分证是温热病里证阶段。
主症:不恶寒,但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由于里热病位不同,可分以下五种类型:温热在肺:兼见咳喘,胸病,咯吐黄稠痰。
热郁胸膈:兼见心烦懊憹,坐卧不安。
热入于胃: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心烦,舌苔黄燥。
热郁肝胆:干呕,口苦而渴,心烦少寐,胁痛,苔黄,脉弦数。
热追大肠:兼见胸痞,烦渴,下利,谵语。
[证候分析]气分证是邪已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见一派里实热证表现。
但发热而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洪。
(三) 营分病证[临床表现]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以营阴受损和心神被扰病变为特点。
主症:舌质红绛,身热夜甚。
临床分以下两种类型:热伤营阴:舌质红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渴不甚,甚者斑疹隐隐,脉细数。
江南名医叶天士之卫、气、营、血辩证
江南名医叶天士之卫、气、营、血辩证提起江南名医叶天士,人称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
康熙御笔亲题“天下第一”的匾额赐给他。
因他一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据说连神仙都慕名而来,变做一个平常人请叶天士诊断。
叶天士号脉后,说:“六脉调和,非仙即怪。
”羞得那神仙仓徨逃遁。
不管这一传说是真是假,可见叶天士妙手回春,起死复生的事都是有口皆碑的。
叶天士的著作《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的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他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
伤寒论主要是谈的外感病,特别是外感寒邪开始,而叶天士在伤寒六经辩证的基础上创立的外感温热病辩证,谈的主要是热,更加详细的论述了温热病情。
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卫气营血的辩证。
从上面谈到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我们来猜猜有些什么样的症状,发热出汗那是肯定的,因为本来说的就是热病嘛,另外,肺的症状呢?热伤肺卫会有黄稠痰吧?咳喘也会有吧,还有什么心烦口苦便秘也算热吧?,如果热入营分和血分呢?那会逆传心包,心包受邪,是不是会有热盛动血,皮肤斑疹和扰乱心神的问题呢?大的框架有了,我们再来分开论述。
一)卫分证——外感风热(肺)恶风发热咳嗽咽痛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卫分是什么意思?是肺卫,是表!这里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理解“卫气营血”的意思,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很像皇宫人员布置,守在皇宫门外的卫兵就好像肺卫,要行刺黄帝先要过这关,如果杀完卫兵再进去会有侍卫,火力和武功自当更高一层,那就是气分,之后再有将军保护,将军就像营分,如果刺客已打到将军的话,是不是军心动摇,人心将乱了?那神智病当然就在此产生了,将军若败,表示黄帝小命即将不保,全国动荡不安,民已大乱,人心已散,那就是血分,神智病更加恶化,难救也。
第五章卫气营血辨证
23
二、常见的气分证
㈠ 热郁胸膈证
心烦懊憹
轻清宣气---栀子豉汤
舌苔微黄
24
㈡ 阳明热盛证
壮热、多汗、
渴饮、
辛寒清气,达热出表---白虎汤
脉洪大
25
㈢ 热郁胆腑证
身热,口苦 胸胁不舒, 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脉弦
38
二、常见的营分证
㈠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 时有谵语,口干反不甚渴饮, 清营泄热---清营汤 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39
㈡ 热入心包证
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 身热,舌謇肢厥, 舌质纯绛鲜泽,脉细数。
清心凉营,豁痰开窍---清宫汤
40
㈢ 毒燔气营(血)证
★审视证候兼挟:
卫营同病
营热已炽而卫分之邪未净
治当泄卫透营
气营两燔
营热已炽而气分之邪未净
治当气营两清
44
★ 审视证候兼挟舌苔尤为重要:
舌
邪热入营
质 红
绛
无
苔
若苔白 若苔黄 若苔粘腻
卫分之邪未净 气分之邪未净 兼挟痰湿秽浊
45
★ 注意体质差异: 1.小儿 2.年老体弱者 3.产妇 4.素有宿疾者
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 外感热病。
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种: ①多种急性传染病; ②多种感染性疾病; 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3
★ 温邪包括: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 燥热病邪、暑湿病邪、疠气、温毒等。
温病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5)卫分证的治疗原则:
卫分证由于病在肺卫肌表,治疗是以宣泄肺
卫为法,辛凉透表为治。
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即是此意。
①
卫分证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应辨清卫分证的临床类型,区分病邪性质, 采用不同的解表法。 慎用发散风寒之辛温解表剂。
② ③
④
(1)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已有关于卫气营 血的论述。 《黄帝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 微物质:
如《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 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灵枢· 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 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①
确定病邪的浅深:“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 血”。卫、气属阳,较浅;营、血属阴,较深。
确定病变的轻重:层次越深,病情越重。 确立发病类型:病初以卫分证为主者,属新感温 病。病初以里热证为主者,属伏气温病。 确定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 须凉血散血。”
《难经· 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伤寒论》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
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 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元· 罗天益《卫生宝鉴》:“气分热,柴胡
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 凉四顺饮子。”
明末· 吴有性:
袭;营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机体。
(3)卫气营血的病理与证候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血分气分--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辨证,就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得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得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得失常,破坏了人体得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得发生。
此种辨证方法就是在伤寒六经辨证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又弥补了六经辨证得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得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得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与血分证候四大类。
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得四个层次。
卫分主皮毛,就是最浅表得一层,也就是温热病得初起。
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
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卫分证候,就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得证候。
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得基本临床特征就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
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
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
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
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气分证候,就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得里热证候。
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得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得不同,所反映得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得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
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
10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将外感热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
一、卫分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常伴有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有少许汗,咽喉肿痛。
二、气分证
(一)气分大热
[证候]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二)热结肠道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
三、营分证
(一)热伤营阴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二)热入心包
[证候]高热,神昏,谵语,手足厥冷,舌红绛,脉细数。
四、血分证
(一)血热妄行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出现躁扰不安,斑疹透露,吐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深红,舌质深绛,脉细数;常兼见全身壮热,口渴引饮,多汗等气分见证者为气血两燔证。
(二)肝热动风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
(三)血热伤阴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1。
卫气营血辨证综述
--- 真谛唯一靠谱的标准就是永久自相切合卫气营血辨证综述卫气营血辨证,是清朝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所创办的一种合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马上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一样病理阶段所反应的证候,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张仲景创办的六经辨证,以及后代医家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确立了理论基础。
叶氏借用《内经》中对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散布、功能不一样而又亲密有关的生理观点,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
温热病邪由卫分一→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渐渐加重。
卫气营血辨证就其病位及层次、病变发展趋向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开始阶段;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医学教育网整理营分证为邪热堕入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病情深重;血分证则为病变的后期,邪热已深入心、肝、肾等脏,重在耗血、动血,病情更为严重。
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第一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大凡见解,卫以后方言气,营以后方言血。
”一、辨卫气营血证(一)卫分证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浑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剖析】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温热之邪侵及卫表,卫气隔绝不可以布达于外,故发热,微恶风寒;卫阳与温热邪气郁蒸,故多为发热重而恶寒轻。
医学教育网整理温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痛苦;上扰清窍,则头痛;邪在肺卫之表,津伤不重,故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本证以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辨证重点。
(二)气分证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
叶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温病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
在病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病理的损害部位不同,因而其证候表现也就有所差异。
温病整个病程的发展演变,就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
所以叶氏以卫气营血为理论概括,借以指导温病的辨施治。
(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1.卫分证:多见于温病初起,其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其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为卫分证的基本特征。
《灵枢.本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
《素问》:“阳者,卫外而固也”。
可知卫气主要敷布于人体肌表,有温养肌肤、司汗孔启闭、抵御外邪等作用。
温病初起,邪从上受,一般多见肺卫症状。
因肺与毛相合,卫与肺气相通,肺卫失和,故见上述诸症。
邪在于表,卫气与之相争则发热,此即《内经》所说“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卫阳被邪所遏,肌肤失却温养则恶寒。
温病属温邪为患,多发热重而恶寒轻。
邪在于表,卫气被遏,皮毛开合失常,则无汗或少汗。
头为诸阳之会,温邪袭表,阳热上扰清空则头痛。
卫气被遏,肺气不宣则咳嗽。
温热之邪易伤津液,故病初即口渴,一般多渴饮不甚。
邪在于表而性偏热,则脉象浮数。
薄白苔主表,舌红为热象,苔薄白舌边尖红,为表热之征。
2.气分证:大多继卫分证后出现。
卫分之邪不解,向里传变多进入气分,由于病变所在部位不同,其证候表现也就有所区别。
其中以热盛阳明较为常见,证见身体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脉滑数或洪大等。
热在气分以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基本特征。
《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全身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邪在气分,正邪相争则发热加重;邪在里而不在表,故不恶寒;气分热盛则苔黄;热伤津液则口渴;里热蒸腾则汗多;脉滑数或洪大,为里热亢盛之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气营血辨证综述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所创立的一种适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所反映的证候,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以及后世医家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叶氏借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
温热病邪由卫分一→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
卫气营血辨证就其病位及层次、病变发展趋势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开始阶段;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医学教育网整理营分证为邪热陷入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病情深重;血分证则为病变的后期,邪热已深入心、肝、肾等脏,重在耗血、动血,病情更为严重。
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
一、辨卫气营血证
(一)卫分证
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分析】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温热之邪侵及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发热,微恶风寒;卫阳与温热邪气郁蒸,故多为发热重而恶寒轻。
医学教育网整理温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上扰清窍,则头痛;邪在肺卫之表,津伤不重,故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本证以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辨证要点。
(二)气分证
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
根据邪热侵犯肺、胸膈、胃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表现。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或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或兼心烦懊��,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秽臭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心烦,干呕,脉弦数等。
【证候分析】气分证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所致,亦有初感温热邪气即直入气分者。
邪正剧争,里热炽盛,故身热盛,不恶寒;邪热蒸腾,迫津外泄,则汗出;热扰心神,则心烦;热灼津伤,则口渴,尿赤,苔黄;热盛血涌,则舌红,脉数有力。
若邪热恋肺,肺失肃降,肺气不利,则见咳喘,胸痛,咯痰黄稠。
若热扰胸膈,心神不宁,则心烦懊��,坐卧不安。
若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则见日晡潮热,腹部胀痛拒按。
邪热与燥屎相结而热愈炽,上扰心神,则时有谵语、狂乱;燥屎结于肠中,邪热迫津从旁而下,则下利稀水,秽臭不堪,此即“热结旁流”;医学教育网整理实热内结,故苔黄而干燥,甚或焦黑起刺,脉沉实。
若热郁胆经,胆气上逆,则口苦;经气不利,故胁痛;扰心则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干呕;脉弦数为胆经有热之象。
气分证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三)营分证
指温热病邪内陷,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
可由气分证不解,邪热传入营分,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营阴素亏,初感温热邪盛,来势凶猛,发病急骤,起病即见营分证者。
邪热入营,灼伤营阴,阴虚则身热夜甚;医学教育网整理邪热蒸腾营阴上朝于口,故口不甚渴,或不渴;邪热深入营分,侵扰心神,故见心烦不寐,神昏谵语;热伤血络,则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为邪热入营,营阴劫伤之象。
本证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四)血分证
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耗血、伤阴,动血、动风,以发热、谵语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动、斑疹、吐衄、舌质深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谵语神昏,斑疹显露、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或见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脉弦数;医学教育网整理或见手足蠕动、瘛�S 等;或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
【证候分析】本证由邪在营分不解,传入血分;或气分热炽,劫营伤血,直入血分;或素体阴亏,已有伏热内蕴,温热病邪直入血分而成。
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
主要表现为热盛动血、热盛动风、热盛伤阴三大类型。
邪热入血,灼伤阴血,阴虚内热,夜间阳入于阴,故身热夜甚;血热内扰心神,故躁扰不宁,甚或谵语神昏。
邪热迫血妄行,则有出血诸症;邪热灼津,血行壅滞,故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
若血分热炽,燔灼肝经,筋脉挛急,则见“动风”诸症。
若肝阴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手足蠕动、瘛�S等虚风内动之象。
若邪热久羁,劫灼肝肾之阴,阴虚内热,故见低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医学教育网整理阴津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肾阴亏耗,耳窍失养故耳聋,神失所养则神疲欲寐,形体失养则体瘦;脉虚细,为精血不充之象。
本证以身热夜甚、谵语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动、斑疹、吐衄、舌质深绛、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二、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顺传:指病变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
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由实致虚的传变过程,反映了温热病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逆传: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
实际上“逆传”只是顺传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此外,由于病邪和机体反应的特殊性,温病的传变也有不按上述规律传变者。
如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径见气分证或营分证;卫分证未罢,又兼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气分证尚存,又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称“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