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辨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其他 1.直入气营(初无卫分证); 2.卫气同病; 3.气营两燔,气血两燔。
血分证与营分证的区别有二:
一是血分证有明显的“动血”症状,即表现为急性多部 位、多窍道(腔道)出血,斑疹大量透发,而营分证只表现 为营热窜络而引起的斑疹隐隐,并未有明显“动血”现象。 二是血分证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色深绛,而营分证多表现
病机:心肾阳虚,阴寒内生。 临床表现:
畏寒蜷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舌淡苔白, 脉沉微。
麻黄附子 细辛汤
2、少阴热化证
病机:肾水亏虚,心火上亢。 临床表现: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少津,脉细数。
黄连阿胶汤
(六)厥阴病证
•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何谓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 两阴:太阴、少阴。交:传;尽:最后。
的统称。 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2.传变快;3.初起即见热象
偏重,易于化燥伤阴。
一、概 述
(二)意义 1.代表看温热之邪入侵人体由浅入深的四个病理阶段。 卫分证:犯表,病在肺卫皮毛。 气分证:入里,极期高热阶段,累及内在脏腑。 营分证:入营,病位在心和心包络。 血分证:入血,病位及心、肝、肾。(耗血动血) 2.代表着温热病邪耗伤津血的程度 卫分证:邪热尚浅,伤津未甚,燥热轻微。 气分证:伤津严重,实热征象明显。 营分证:由伤津及至伤血,一是伤血之轻症阶段。 血分证:由伤血及至动风扰神,是伤血之重症阶段。 一般卫分、气分以伤津气为主,营分、血分以伤血为主。
1.气分大热:
----邪热入胃,胃热炽盛
证候:大热,大汗源自文库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
,脉洪大。
2.热结肠道
----邪热入腑与糟粕互结,耗伤津液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糙
,脉沉实。
(三)营分证:温热病邪内陷,营阴受损,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 候。是温热病的深重阶层。
(1)病机:营热伤阴,心神被扰。---心和心包 (2)主证: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
白虎汤
2、阳明腑证
病机:热传大肠,与肠中燥屎相结。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秘结,腹满硬痛,
拒按,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
芒刺,脉沉实有力。
特点:痞 满 燥 实
大承气汤
2020/2/26
(三)少阳病证
病机:邪在少阳半表半里。 临床表现: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①病情较轻,正气未衰,治疗及时,邪从表解。 ②感邪较重;或失治误治,温邪从卫入气。
(二)气分证:是温邪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
的里热证。
●涉及范围较广,
(1)病机:正邪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临床表现多样。
(2)主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冷饮,尿 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 红绛,脉弦数。 3.血热伤阴证——血分热盛,耗伤阴液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 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传 变
(一)顺传 1.含义:病邪依次从卫分,至气分、营分、血分。 2.意义:病邪传变 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到重;④由实致虚。 (二)逆传 1.含义:卫分之后,不经气分,直入营分、血分。 2.意义:提示病情急剧,重笃。
,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1.热伤营阴---深入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思饮,心烦不寐,或见斑疹隐隐,
神昏谵语,舌红绛,脉细数。 2.热入心包---卫分邪热直接内陷心包 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手足厥冷,舌红绛,脉滑
数。
(四)血分证:温热病发展到最危重的阶段,病变已属极期或后 期。----心肝肾
小柴胡汤
(四)太阴病证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内盛。 临床表现:
腹满而吐,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 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迟缓。
附子理中汤
(五)少阴病证
病机: 心肾虚衰,水火俱损。 主症:脉微细,但欲寐。
心肾虚衰
火不足,阴寒内盛 —— 少阴寒化证 水不足,阴虚火旺 ——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
• 厥阴为三阴的最后一经。为阴之尽头,寓有阴尽阳生之义,
故俗称: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厥阴又称尽阴,一阴,为阴尽
阳复之所,所以病多表现为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
1.寒热错杂证 2.厥热胜负证
(六)厥阴病证
1.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 病机: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形成胃有热,肠有寒。 临床表现:口渴饮水不止,气上冲心,胸中热痛,饥
为红绛。急性多部位、多窍道(腔道)出血、斑疹密布 及舌质深绛等是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病位 病理
邪郁肌表
卫
肺失宣降 邪正相争
邪正剧争
气
里热蒸腾 热盛津伤
营热伤阴
营 扰神窜络
血热亢盛
血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卫气营血辩证鉴别表
症侯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有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辩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 脉浮数
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 质深绛
六经辨证
1.什么是六经病证 • 六经病证是指病邪侵犯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 经和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经所表现的证候。
六经辨证
三阳病(表)
三阴病(里)
太阳少 阳明阳 病病病
太少
厥
阴阴
阴
病病
病
(表) (里) (半表半里)
(表、实、热证) 攻邪为主
(里) (里) (里)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概 述
(一)含义 1.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 热病的辨证方法。即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 类反映外感温热病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用以阐明其病位 的浅深,病情的轻重,传变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2.温热病 感受四时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
卫分证
属表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一)卫分证: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
候类型。(表热证)
(1) 病机: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2)主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3)证候特点:病位浅,病情轻,病程短 (4)转归:
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汤
(二)阳明病证
表证不解 入里(胃肠):里热实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 阳明经证-胃经实热
阳明腑证-大肠实热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阳明经证
病机:邪热充斥阳明胃经。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 ,舌苔黄,脉洪大。 特点:大热 大汗 大渴 脉洪大
(1)病机: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2)主证: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常见类型: 1.血热妄行证: 2.肝热动风证: 3.血热伤阴证:
1、血热妄行证——热入血分,灼伤血络。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出现躁扰不安,斑疹透露,各种出血症
如吐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 2、肝热动风证——血热灼伤肝经,肝风内动。
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四肢厥冷,下利呕吐。
乌梅丸
(六)厥阴病证
1.厥热胜复证
临床表现:四肢厥冷与全身发热交替而作。 厥逆与发热的先后和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阴阳消长的依据。 阴盛则四肢厥逆,阳复则发热。 辨厥热多少 • ⑴热多厥少,阳复阴退,病当愈。 • ⑵厥多热少,正不胜邪,主病进。 • ⑶厥热相等,阴阳平衡则病愈。
(里、虚、寒证) 扶正为主
(一)太阳病证
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 侵袭,为人体的藩篱。 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一)太阳病证
桂枝汤
1、太阳中风证:风邪袭表,卫气不固。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2、太阳伤寒证:寒邪侵袭,卫阳被遏。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 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 力
壮热,不恶寒,口 渴,苔黄
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 绛,苔黄,脉细数
身热夜甚,心烦, 谵语,舌质红绛 (脉细数)
身热,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语,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 舌质深绛,脉数
血分证与营分证的区别有二:
一是血分证有明显的“动血”症状,即表现为急性多部 位、多窍道(腔道)出血,斑疹大量透发,而营分证只表现 为营热窜络而引起的斑疹隐隐,并未有明显“动血”现象。 二是血分证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色深绛,而营分证多表现
病机:心肾阳虚,阴寒内生。 临床表现:
畏寒蜷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舌淡苔白, 脉沉微。
麻黄附子 细辛汤
2、少阴热化证
病机:肾水亏虚,心火上亢。 临床表现: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少津,脉细数。
黄连阿胶汤
(六)厥阴病证
•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何谓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 两阴:太阴、少阴。交:传;尽:最后。
的统称。 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2.传变快;3.初起即见热象
偏重,易于化燥伤阴。
一、概 述
(二)意义 1.代表看温热之邪入侵人体由浅入深的四个病理阶段。 卫分证:犯表,病在肺卫皮毛。 气分证:入里,极期高热阶段,累及内在脏腑。 营分证:入营,病位在心和心包络。 血分证:入血,病位及心、肝、肾。(耗血动血) 2.代表着温热病邪耗伤津血的程度 卫分证:邪热尚浅,伤津未甚,燥热轻微。 气分证:伤津严重,实热征象明显。 营分证:由伤津及至伤血,一是伤血之轻症阶段。 血分证:由伤血及至动风扰神,是伤血之重症阶段。 一般卫分、气分以伤津气为主,营分、血分以伤血为主。
1.气分大热:
----邪热入胃,胃热炽盛
证候:大热,大汗源自文库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
,脉洪大。
2.热结肠道
----邪热入腑与糟粕互结,耗伤津液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糙
,脉沉实。
(三)营分证:温热病邪内陷,营阴受损,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 候。是温热病的深重阶层。
(1)病机:营热伤阴,心神被扰。---心和心包 (2)主证: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
白虎汤
2、阳明腑证
病机:热传大肠,与肠中燥屎相结。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秘结,腹满硬痛,
拒按,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
芒刺,脉沉实有力。
特点:痞 满 燥 实
大承气汤
2020/2/26
(三)少阳病证
病机:邪在少阳半表半里。 临床表现: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①病情较轻,正气未衰,治疗及时,邪从表解。 ②感邪较重;或失治误治,温邪从卫入气。
(二)气分证:是温邪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
的里热证。
●涉及范围较广,
(1)病机:正邪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临床表现多样。
(2)主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冷饮,尿 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 红绛,脉弦数。 3.血热伤阴证——血分热盛,耗伤阴液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 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传 变
(一)顺传 1.含义:病邪依次从卫分,至气分、营分、血分。 2.意义:病邪传变 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到重;④由实致虚。 (二)逆传 1.含义:卫分之后,不经气分,直入营分、血分。 2.意义:提示病情急剧,重笃。
,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1.热伤营阴---深入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思饮,心烦不寐,或见斑疹隐隐,
神昏谵语,舌红绛,脉细数。 2.热入心包---卫分邪热直接内陷心包 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手足厥冷,舌红绛,脉滑
数。
(四)血分证:温热病发展到最危重的阶段,病变已属极期或后 期。----心肝肾
小柴胡汤
(四)太阴病证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内盛。 临床表现:
腹满而吐,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 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迟缓。
附子理中汤
(五)少阴病证
病机: 心肾虚衰,水火俱损。 主症:脉微细,但欲寐。
心肾虚衰
火不足,阴寒内盛 —— 少阴寒化证 水不足,阴虚火旺 ——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
• 厥阴为三阴的最后一经。为阴之尽头,寓有阴尽阳生之义,
故俗称: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厥阴又称尽阴,一阴,为阴尽
阳复之所,所以病多表现为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
1.寒热错杂证 2.厥热胜负证
(六)厥阴病证
1.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 病机: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形成胃有热,肠有寒。 临床表现:口渴饮水不止,气上冲心,胸中热痛,饥
为红绛。急性多部位、多窍道(腔道)出血、斑疹密布 及舌质深绛等是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病位 病理
邪郁肌表
卫
肺失宣降 邪正相争
邪正剧争
气
里热蒸腾 热盛津伤
营热伤阴
营 扰神窜络
血热亢盛
血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卫气营血辩证鉴别表
症侯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有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辩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 脉浮数
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 质深绛
六经辨证
1.什么是六经病证 • 六经病证是指病邪侵犯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 经和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经所表现的证候。
六经辨证
三阳病(表)
三阴病(里)
太阳少 阳明阳 病病病
太少
厥
阴阴
阴
病病
病
(表) (里) (半表半里)
(表、实、热证) 攻邪为主
(里) (里) (里)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概 述
(一)含义 1.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 热病的辨证方法。即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 类反映外感温热病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用以阐明其病位 的浅深,病情的轻重,传变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2.温热病 感受四时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
卫分证
属表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一)卫分证: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
候类型。(表热证)
(1) 病机: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2)主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3)证候特点:病位浅,病情轻,病程短 (4)转归:
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汤
(二)阳明病证
表证不解 入里(胃肠):里热实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 阳明经证-胃经实热
阳明腑证-大肠实热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阳明经证
病机:邪热充斥阳明胃经。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 ,舌苔黄,脉洪大。 特点:大热 大汗 大渴 脉洪大
(1)病机: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2)主证: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常见类型: 1.血热妄行证: 2.肝热动风证: 3.血热伤阴证:
1、血热妄行证——热入血分,灼伤血络。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出现躁扰不安,斑疹透露,各种出血症
如吐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 2、肝热动风证——血热灼伤肝经,肝风内动。
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四肢厥冷,下利呕吐。
乌梅丸
(六)厥阴病证
1.厥热胜复证
临床表现:四肢厥冷与全身发热交替而作。 厥逆与发热的先后和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阴阳消长的依据。 阴盛则四肢厥逆,阳复则发热。 辨厥热多少 • ⑴热多厥少,阳复阴退,病当愈。 • ⑵厥多热少,正不胜邪,主病进。 • ⑶厥热相等,阴阳平衡则病愈。
(里、虚、寒证) 扶正为主
(一)太阳病证
太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 侵袭,为人体的藩篱。 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一)太阳病证
桂枝汤
1、太阳中风证:风邪袭表,卫气不固。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2、太阳伤寒证:寒邪侵袭,卫阳被遏。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 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 力
壮热,不恶寒,口 渴,苔黄
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 绛,苔黄,脉细数
身热夜甚,心烦, 谵语,舌质红绛 (脉细数)
身热,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语,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 舌质深绛,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