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碳青霉烯类比较

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仅具抑菌作用,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多数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则对本品耐药。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显示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其作用时间因细菌而异,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时间最长。
亚胺培南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肠球菌属和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协同作用,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对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亦具协同作用。
由于本品可能导致惊厥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帕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0.78mg/L,对屎肠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抗菌活性。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不敏感。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帕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抗生素后效应。
本品在正常脑脊液中含量低,但在炎性脑脊液中可达到治疗多数敏感菌的有效浓度。
美罗培南:增强其对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减轻了其肾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美罗培南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比稍逊,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8 mg/L,而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8倍。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4倍。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亦不敏感。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由于本品引致癫痫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亚胺培南低,本品可适用于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或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所致脑膜炎。
本品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亲和力远较亚胺培南为低,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比后者低。
用药期间如发生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减少剂量或停药。
厄他培南:其血浆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糖不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了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等,美罗培南,总的来说,这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非常强,并且抗菌谱也最广。
比如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活性较强,比亚胺培南强达2—32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比亚胺培南强2-4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中应用的抗菌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抗菌谱最广的一类抗生素。
其结构与青霉素类当中的青霉环有很多相似之处。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有以下五种:1、美罗培南:这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活性较强,比亚胺培南强达2—32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比亚胺培南强2-4倍;但是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比如亚胺培南稍弱;对厌氧菌的活性与亚胺培南不相上下。
也可用来治疗儿童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感染和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感染,其神经性不良反应较低,偶有患者发生癫痫,但远比亚胺培南这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少。
2、比阿培南:比阿培南的抗菌活性也是相当强,其抗菌活性与美罗培南相当,并且抑制厌氧菌以及铜绿菌的活性比亚胺培南高很多,可达到2-4倍。
并且这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安全性非常高,抗菌谱比较广,肾毒性几乎为零,几乎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也不会诱发癫痫,可单独用药,也可治疗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3、厄他培南:此药抗菌活性强大、抗菌谱广,但是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总的来说,厄他培南这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肾脱氢肽水解酶的疗效非常稳定,所以使用此药时可以不使用西司他丁。
可用来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
4、亚胺培南:此药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厌氧菌、阴性需氧菌、多重耐药菌都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但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对其有耐药性。
5、帕尼培南:其疗效和耐药菌属与亚胺培南相似,但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比亚胺培南差一点。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了更多正确的认识。
因为每一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疗效都不尽相同,并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指导,尽量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才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碱性基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G-,G+菌的平衡)
结构区别
C4,C2无取代基团,对DHP-1
不稳定。
C2位有(乙酰亚胺吡咯—3 —基)硫健取代,增加了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单独使用时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
C4位有β-甲基,增加对DHP-1的稳定性,第1个不需配用酶抑制剂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ESBLs菌株的首选药
腹腔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并发症的泌尿道感染;急性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在新的感染治疗指南中厄他培南可以作为单药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文献阅读-最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比

文献阅读-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比目录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1)适应症 (2)作用机制 (2)抗菌谱 (3)药代动力学 (3)用法用量 (4)不良反应 (5)与丙戊酸的药物相互作用 (5)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6)以碳青霉烯类为基础的联合抗菌治疗 (7)参考文献 (9)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很强抗菌活性,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在我国感染性疾病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5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适应症作用机制抗菌谱备注:MRSA: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E: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备注: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
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瘙痒、静脉炎中枢毒性反应主要有:头痛、惊厥、肌阵挛、意识障碍,对有癫痫病史患者可诱发癫痫发作。
与丙戊酸的药物相互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碳青霉烯类为基础的联合抗菌治疗备注:多重耐药(MDR)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中3类或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广泛耐药(XDR)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C RE: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MDR-P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AB: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X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参考文献[1] Gilbert DN,Chambers HF,Gm E,等.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新译第48版.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2] 刘又宁.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4] 颜青,夏培元等.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01):9-15.[6] 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倪语星,邱海波,石岩,施毅,王辉,王明贵,杨毅,张菁,俞云松.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08):3-8.[7]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06):410-444.[8] 王乐,张洪峰,陈晴,王辉,陈瑞玲.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J].药品评价,2011,8(08):32-37.[9]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评价细则。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2022-09-11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
它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等等。
一、碳青霉烯类的特点一般总结它们的特点为三个词语:高效、广谱、耐酶。
对需氧、厌氧菌均有很强大抗菌作用,几乎通杀G+、G-菌,抗菌谱几乎包括所有临床常见的病原菌。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们具有特别显着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具体药物有差别)。
这点在呼吸科、ICU来说非常重要。
但也有不足,比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缺乏活性,单用它们治疗肠球菌也不可靠,且也开始面临细菌耐药的问题。
其他抗菌特征包括:1)容易进入细胞外膜,有特殊通透性;2)与细菌中所有PBPs具有强大亲和力;3)有极强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4)有明显抗生素后效应(PAE);5)具有快速杀菌作用。
在抗菌界中,碳青霉烯类已经成为治疗严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混合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二、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的区别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第一个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算是鼻祖吧,所以后面陆续出来的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等都是以亚胺培南做参考和对比。
亚胺培南对肾去氢肽酶不稳定,必须与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合用才能避免在肾脏的代谢,从而稳定发挥疗效。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抗菌谱极广,抗菌活性甚强,对G+、G-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皆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临床显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在95%以上,对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为85%。
碳青霉烯类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所以每天应多次给药。
根据病情,一次0.25-1g,1日2-4次。
中度感染一般可按1次1 g,1日2次给药。
(推荐)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不稳定
适应症
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脓毒血症(不宜用肌肉注射剂型);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呼吸系统感,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ESBLs 菌株的首选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是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其次是β- 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

9
i.v,ivtravenous infusion;I.m,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ilastatin. In combimation with betampiron Unchanged compound.
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第二类碳青霉烯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 抗菌活性,包括产ESBL和AMPC酶株、对 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亦 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MSSA、MSSE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PSSP、 PRSP),对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强大 抗菌活性,但对MRS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多数黄杆菌属耐药,对肠球菌作用较差。主 要用于院内多重耐药,G-杆菌重症感染及免 疫缺陷患者感染,也用于需/厌氧菌混合感 染。
厄他培南特点
抗菌谱“到位而不越位” 抗菌谱广(G+,G-,有抗厌氧菌的作用),对酶稳定,包 括产ESBL和AmpC的肠杆菌科细菌 适合刚入院感染病人的早期经验治疗 适用于老年CPA感染,轻中度腹腔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无 骨髓炎的糖尿病患者中重度复杂足感染和成人结直肠手术 后预防感染 可靠的疗效和极好的安全性 部分替代第三代头孢菌素,降低耐药选择压力及附加损害 不引起产ESBL菌株 对非发酵菌活性有限,不引起铜绿假单胸菌耐药性 半衰期长,每天一次、一克。
比阿培南对DHP酶以及β内酰胺酶 稳定性更高
动物实验: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比,比阿 培南对DHP-I酶以及β内酰胺酶更稳定。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Dec. 1999, p. 2904–2909
抗菌活性分类与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分类
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讲义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100.0
80.0
71.9
60.0
40.0
20.0 4.0 0.4 0.3 0.3
0.0
AMCCZOPIP CXMCTXCFP CIP GENLVX SAMATMCAZFEP CSL AMKTZP ETP MEMIMPBIA
MOHNARIN 2010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
100.0
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发生在原有癫痫史
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未减量用 药者,因此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避免 应用本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指征应用美罗培南或帕 尼培南时,仍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80.0
60.0
51.5
40.0
20.0
3.6 1.2 0.9 0.8 0.0
AMCCZOPIP CXMCTXSAMCFPGENATMCAZCIP LVXFEPCSL AMKTZPETPIMPBIA MEM
MOHNARIN 201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100.0
80.0
60.0
40.0
23.1
21.6
尿液76%,胆 汁24% 尿液60~70%
不良反应
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 及血液学方面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能为患者所耐 受;
超剂量使用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耳 鸣、听觉暂时丧失、肌肉痉挛、神经错乱、癫痫 等,尤其是肾功能不全伴癫痫者;所以一旦出现 震颤、肌肉痉挛或癫痫,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注射剂
1g(亚胺培南计)
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

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种主要的成员,分别是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和诺氟沙星(Norfloxacin)。
这些抗生素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点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以下是对这四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
1.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DNA螺旋酶的活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
环丙沙星吸收迅速,广泛分布在体内,尤其是在尿液中浓度很高。
由于其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组织渗透性,环丙沙星主要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如尿路感染、肺炎和肠道感染。
然而,环丙沙星可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因此在使用时应慎重。
2.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莫西沙星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效的杀菌活性。
它通过抑制DNA螺旋酶的活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与其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同的是,莫西沙星对抗肺炎链球菌等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更好的覆盖。
莫西沙星口服吸收良好,能够快速达到高浓度,并且广泛分布在组织和体液中。
莫西沙星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腹腔感染等细菌感染。
然而,莫西沙星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和头晕等。
3.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左氧氟沙星是环丙沙星的立体异构体,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它与环丙沙星具有相似的抗菌谱,但其对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和例如肺炎链球菌等一些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更强。
左氧氟沙星吸收良好,组织渗透性也较好,尤其是对于呼吸道组织。
左氧氟沙星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的治疗。
它也可以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感染的治疗。
左氧氟沙星一般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

透析
减量和 500mg IV 延长给 q8h 药间隔
减量 1g qd
≥30~≤50:2 50mg IV q8h
>10~<30:2 50mg IV q12h
无资料
0.5mg qd 0.5qd (<30)
无资料
血透:给药与CrCl<10相同; 若在血透前6h内给药,予 150mg补充量,透析后给药
肾功能不全时成人药物剂量调整
碳青霉烯类分类
分类
特点
药物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对非发酵菌G-
厄他培南
适用于复杂性或产ESBL肠
杆菌所致社区获得性感染
对包括非发酵菌G-杆菌在 内
适用于院内感染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 尼培南,比安培南,多尼 培南
除第二类的抗菌谱外还对 CS-023(tomopenem, 未上
MRSA有效
市)
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烯类主要品种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 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发生在原有癫痫史
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未减量用 药者,因此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避免 应用本类药物;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有指征应用美罗培南或帕 尼培南时,仍需严密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3.9-7
美罗培南 30min(静滴) 54.8(单剂量1g) 1
13
5min(静注) 112(单剂量1g)
厄他培南 30min(静滴) 56.8(单剂量1g)
95
4.9 0.7
比安培南 30min(静滴) 17.1(单剂量0.3g) 1
-
排泄途径 尿液70% (原 型药物)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碱性基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G-,G+菌的平衡)
结构区别
C4,C2无取代基团,对DHP-1
不稳定。
C2位有(乙酰亚胺吡咯—3—基)硫健取代,增加了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单独使用时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
C4位有β-甲基,增加对DHP-1的稳定性,第1个不需配用酶抑制剂
上市时间
美国Merck公司1979研制,
1985年首次在德国上市
日本三共制药公司1983开发,
1993年首先在
日本上市
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开发,
1994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
美国Merck公司研制开发,1998年首次在美国上市
结构特点
与β-内酰胺类的区别:在青霉素类化合物的母核骨架上4位硫原子以碳代替,2 ,3位以双键结合(二氢吡咯环较杂环稳定,耐β-内酰胺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空间位阻增大,耐β-内酰胺酶)
1,C-3: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重要的化学结构修饰部位,其氨基与抗绿脓杆菌活性相关,但其稳定性、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与其碱性强弱正相关。(氨基酸较氨基取代碱性降低,稳定性提高)
2,C-6位上反式羟乙基侧链,β-内酰胺环和二氢吡咯环并在一起:耐β-内酰胺酶,
3,C-4位上有β-甲基:耐肾脱氢肽酶(DHP-1)的结构,增加对DHP-1稳定性且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也有增强。(亚胺培南、帕尼培南无)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文献报告可编辑全文

+
+
+
大肠埃希菌
+
+
+
克雷伯菌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ESBL+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KPC+
0
0
0
肠 沙杆雷碳菌菌 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 谱比较++
沙门菌
+
+
+
志贺菌
+
+
+
美罗培南 + + + + + + + 0 +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微生物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普罗非登斯菌 摩根菌 柠檬酸杆菌 气单胞菌 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军团菌 多杀巴斯德菌
革兰阴性菌(热病)
多尼培南 厄他培南
+
+
+
+
+
+
+
+
+
+
+
+
±
0
+
0
±
0
0
0
+
0
0
+
+
亚胺培南 + + + + + + ± + 0 0 + 0 +
碳青霉烯类比较

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仅具抑菌作用,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多数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则对本品耐药。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显示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其作用时间因细菌而异,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时间最长。
亚胺培南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肠球菌属和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协同作用,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对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亦具协同作用。
由于本品可能导致惊厥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xx: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0.78mg/L,对屎肠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抗菌活性。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不敏感。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帕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抗生素后效应。
本品在正常脑脊液中含量低,但在炎性脑脊液中可达到治疗多数敏感菌的有效浓度。
xx:增强其对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减轻了其肾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美罗培南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比稍逊,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8 mg/L,而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8倍。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4倍。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亦不敏感。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由于本品引致癫痫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亚胺培南低,本品可适用于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或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所致脑膜炎。
本品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亲和力远较亚胺培南为低,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比后者低。
用药期间如发生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减少剂量或停药。
xx:其血浆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糖不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较

4
[1]王乐, 张洪峰, 陈晴, et al.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J]. 药品评价, 2011, 08(8):32-37.
结构比较
[1]王乐, 张洪峰, 陈晴, et al.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J]. 药品评价, 2011, 08(8):32-37.
耐药机制比较
15
[7]李渊婷, 金凤玲.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9):644-648.
抗菌活性比较
G+ 肠球菌(粪肠)
亚胺培南 ++ ++
肠杆菌科
+++
绿脓杆菌
++
鲍曼不动杆菌
+++
厌氧菌
+++
美罗培南 + +
++++ +++ ++ ++
比阿培南 ++ ++ +++ +++
++++ ++++
帕尼培南 厄他培南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氢肽酶
(质量比1∶1)
西司他丁作为肾脱氢肽酶的抑制剂,可完全阻止其在肾内代谢提高疗效并降低降解产物肾毒性,
对DHP-1稳定,倍他米隆为有机离子转运抑制剂,减少帕尼培南在肾皮质中的蓄积
内毒素诱导
较弱
强
强
强
T1/2
1 h左右
1 h左右
1 h左右
4 ~5小时,Qd
临床特点
针对产ESBL s菌感染的治疗,临床主要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除了针对泌尿系感染,而且对喹诺酮类敏感,一线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而对菌血症、HAP及腹腔内感染,则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起效较快,患者体温下降明显,而美罗培南起效较慢。
每次1.0g,每日1次,静滴。肾功能损伤者为每日0.5g,输注时间为30min。
不能用含葡萄糖溶液稀释
耐药机制
1.产生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
2.外膜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3.主动泵出系统过度表达
4.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
其中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是细菌对该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是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其次是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
1,C-3: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重要的化学结构修饰部位,其氨基与抗绿脓杆菌活性相关,但其稳定性、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与其碱性强弱正相关。(氨基酸较氨基取代碱性降低,稳定性提高)
2,C-6位上反式羟乙基侧链,β-内酰胺环和二氢吡咯环并在一起:耐β-内酰胺酶,
3,C-4位上有β-甲基:耐肾脱氢肽酶(DHP-1)的结构,增加对DHP-1稳定性且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也有增强。(亚胺培南、帕尼培南无)
AMP-c(部分沙雷菌、脆弱拟杆菌)
不稳定
适应症
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脓毒血症(不宜用肌肉注射剂型);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呼吸系统感,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中枢毒性反应率
较高(0.3-1.0%)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且不得与阿昔洛韦联用。
机制:抑制脑内
GABA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肌颤、肢体抽动、惊厥、癫痫等中枢毒性反应。
发生率与剂量和速度相关,用量大(>4 g/d),滴速快,特别是老年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基础、肾功能不全或有癫痫史者更易发生。
给药量为0.5g,每日2次,静滴。重症及难治性感染增至每次1g,每日2次,静滴。每日最高剂量2g,每次静滴需30min以上。儿童10~20mg·kg - 1 ,每日2~4次,静滴。
每次0.5g~1g,每6h~8h 1次,静滴。儿童为每6h~8h 1次,每次10-20
mg·kg- 1
该药不仅可静脉滴注,还可以肌注给药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SBLs菌株的首选药
上市时间
美国Merck公司1979研制,
1985年首次在德国上市
日本三共制药公司1983开发,
1993年首先在
日本上市
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开发,
1994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
美国Merck公司研制开发,1998年首次在美国上市
结构特点
与β-内酰胺类的区别:在青霉素类化合物的母核骨架上4位硫原子以碳代替,2 ,3位以双键结合(二氢吡咯环较杂环稳定,耐β-内酰胺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空间位阻增大,耐β-内酰胺酶)
适合刚入院感染患者的早期经验性治疗,可部分替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对HAP细菌较其他同类差。不引起产ESBLs菌株增加;不引起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增加;每日1次给药,不良反应轻。
腹腔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并发症的泌尿道感染;急性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在新的感染治疗指南中厄他培南可以作为单药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用法用量
对于医院内感染的轻度病人,亚胺培南的用量为每6小时250 mg,中度感染为每6小时~8小时500
m g,严重感染为1 g,q 8 h。儿童每次12.5mg·kg- 1。每日最高剂量4g
较少(<0.1%),用于中枢感染
较少(<0.1%),用于中枢感染。FDA已批准用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但与疫苗合用可使疫苗失败,与丙戊酸钠合用,导致癫痫发作
较少,未推荐用于中枢感染
神经和肾毒性比较
C-3碱性最弱,神经和肾毒性最小
抗菌谱共性
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的细菌均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铜绿有差异,对MRSA、嗜麦芽耐药,非典型无效,碳青霉烯类最突出的抗菌与药理特点在于耐酶,对产ESBL稳定,可作为首选。
4,亲脂性基团与碱性基团:亲脂性基团--抑制革兰阳性菌的活性
碱性基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G-,G+菌的平衡)
结构区别
C4,C2无取代基团,对DHP-1
不稳定。
C2位有(乙酰亚胺吡咯—3 —基)硫健取代,增加了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单独使用时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
C4位有β-甲基,增加对DHP-1的稳定性,第1个不需配用酶抑制剂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比较项目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
(泰能)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1∶1)
(克倍宁)
美罗培南
(美平)
厄他培南
(Invanz)
药理作用
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致使细菌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而杀灭细菌。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此类药物的影响,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MIC与MBC非常接近,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且具有PAE,当超过一定血药浓度时PAE则不再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