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6e8e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e.png)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每个国家的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探讨其优缺点,以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美国美国是一个以自由为主导的国家,因此其社会保障制度也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特点。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广泛的贫富差距,社会福利程度也比较低。
首先,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障和医保两部分。
社会保障主要是指职业退休金和社会福利,对底层人群帮助不大,其中也涉及到失业救济、残疾人福利等领域。
而医保则是由联邦政府和各个州政府负责的,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美国医保制度虽然覆盖面很广,但其费用也很高,不同的医保政策在不同州之间也存在差异。
其次,美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很多职业退休金和社会福利需要个人自己承担。
因此,美国社会福利程度远远不及欧洲一些国家。
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很大,社会福利能力弱,导致底层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对公民保障的力度也比较大。
在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救济和家庭福利。
与美国相比,加拿大的医疗保险是由联邦政府负责,覆盖面比较广,一些医疗费用可以完全免费或者减免。
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也比较健全,可以帮助老年人养老。
失业救济也有一定的保障,失业人群可以获得经济补助。
此外,加拿大也为有低收入家庭的家庭提供福利。
然而,加拿大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覆盖面广,但有些医疗项目需要自己承担费用。
养老金方面,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只能保障到最低限度,对于一些高收入人群来说,其退休金可能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
三、德国德国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充分的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完善。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49e054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a.png)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不同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和政策,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各国可以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
本文将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国际比较以及借鉴经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个人和国家的共同缴费,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金或其他形式的养老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1. 欧洲养老保险制度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主要采取了分级责任的模式。
即个人、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缴费,形成养老金池,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发放养老金。
欧洲国家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能够较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社会安全制度和企业年金制度构成。
社会安全制度是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发放养老金,而企业年金制度则是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养老金计划。
美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但个人责任较大,需要个人在工作期间积累一定的养老金。
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构成。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发放养老金,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由个人和企业自愿参加的养老保险计划。
中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经验1. 引入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模式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引入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模式。
即个人、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缴费,形成养老金池,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发放养老金。
这样可以提高养老金的水平,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可以借鉴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即通过个人和企业的共同缴费,个人在工作期间积累一定的养老金。
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保证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9c965d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4.png)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社会保险制度是各国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福利而建立的一种保障机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的比较与借鉴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入手,探讨其特点与优势,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借鉴。
一、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而医疗保险则覆盖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个人责任重:美国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需要承担较高的保险费用和医疗费用,个人责任较重。
2.市场化程度高: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较为市场化,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保障范围有限:美国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保障不够完善,导致社会福利的不平等。
二、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公平性强: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注重公平性,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来保障个人的养老、失业和医疗权益。
2.国家参与度高: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家对保险制度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公平和可持续性。
3.充分保障: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和医疗费用等。
三、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
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国家参与度高: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政府的管理和监管来确保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2.覆盖范围广: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城乡居民在内的各个群体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险。
3.可持续性挑战: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面临可持续性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四、国际比较与借鉴在国际比较中,可以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寻找优点与经验,为自身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1.借鉴德国的公平性和国家参与度,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比较国际养老保险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选出最佳模式
![比较国际养老保险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选出最佳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fe3b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2.png)
比较国际养老保险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选出最佳模式退休生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一个阶段,而养老保险方案的选择则对于退休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全球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比较不同国家的养老保险方案,以选出最佳模式。
本文将针对国际养老保险方案进行比较,并为您提供参考,以助您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生活模式。
一、美国养老保险方案美国的养老保险方案以社会保险制度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安全和医疗保险两个部分。
社会安全保险是美国最大的养老保险计划,所有劳动者在工作期间通过缴纳社会保险税来积累养老金。
医疗保险则提供全美范围内的医疗保障。
美国的养老保险方案有以下优点:首先,社会安全保险是一项普遍性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劳动者。
其次,养老金的金额相对较高,根据个人的缴纳情况和工作年限来计算。
此外,医疗保险也相对较为全面,可以为退休者提供健康保障。
然而,美国的养老保险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养老金的发放年龄较晚,一般为65岁。
其次,养老金的支付是基于个人缴纳的,缺乏灵活性。
再次,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大,但却需要个人额外支付高额医疗费用。
二、德国养老保险方案德国的养老保险方案是一种基于职业生涯和收入的累积制度,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两个层次。
德国的养老保险方案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养老金金额与个人的工资和缴费年限相关。
德国的养老保险方案有以下优点:首先,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依据工资和缴费年限来计算。
其次,企业养老金制度为退休者提供了额外的养老金保障。
此外,德国的养老保险方案还包括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为退休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然而,德国的养老保险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德国的养老金发放年龄较晚,一般为67岁。
其次,养老金的金额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
再次,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的报销范围有限,部分医疗费用需要个人承担。
三、加拿大养老保险方案加拿大的养老保险方案以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CPP)为基础,主要为退休者提供基本的养老金保障。
比较统计国际养老金排名
![比较统计国际养老金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1c3bf17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比较统计国际养老金排名一、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加速,养老金福利成为各国政府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比较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基于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数据,比较世界各国的养老金排名情况。
二、统计数据1. 养老金覆盖率养老金覆盖率是衡量国家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参保人口中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占比。
据统计,全球平均养老保障覆盖率为68%,其中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障覆盖率最高,达到了80%。
2. 养老金支出水平养老金支出水平是衡量国家养老保障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的投入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力度。
在全球范围内,养老金支出的平均水平约为10%。
3. 养老金可持续性养老金可持续性是衡量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经济可持续性的一项指标,主要考虑养老金制度的收支平衡和长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国家的养老金制度面临着一定的可持续性风险。
三、国际养老金排名前十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养老金排名前十强如下:国家名称养老金支出比例荷兰 15%丹麦 13.5%澳大利亚 9.7%瑞典 9.5%挪威 9.3%芬兰 9.3%加拿大 9.2%意大利 9.1%英国 8.7%法国 8.7%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在全球养老金支出比例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荷兰和丹麦的养老金支出比例均超过了15%,可见这两个国家对于养老保障的投入和政策的力度非常大。
四、国际养老金制度的现状和趋势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各国政府已开始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做出调整和改变。
下面是一些趋势:1. 鼓励延迟退休不少国家开始鼓励人们延迟退休,以缓解养老金压力。
例如日本推出的“鼓励男性62岁之前退休,鼓励女性65岁之前退休”的计划,韩国政府规定将退休年龄逐年提高,到2030年将提高到65岁。
2. 推行多元化的养老金制度一些国家采用多元化的养老金制度,包括个人储蓄账户和企业年金等,以提高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dbb45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b.png)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首先,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制度都以公平、可持续和可靠为基本原则,但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政策设计还是各有差异。
在公平性方面,一些国家将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与个体缴费金额挂钩,如德国和瑞典等,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贡献程度来确定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既能确保公平性,又能激励个体更加积极地参加养老保险;而另一些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等,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则与个体的缴费年限挂钩,这种方式更注重个体的缴费历史,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其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也有一定差异。
在制度设计方面,一些国家采用了多支柱制度,如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他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既包括了公共养老保险,也包括了强制性的企业年金和自愿性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这种多元化的制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保障水平;而另一些国家,如日本和中国等,则主要依靠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这种单一的制度设计更注重于平等和公平,但可能会面临财务可持续性的挑战。
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比较
![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7c0a1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a.png)
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比较社会保险制度是一项全球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和福利。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存在差异,各国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中的重点问题。
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由政府举办、强制实施、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必要的帮助和补偿。
社会保险制度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和福利性的特点。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实行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如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而另一些国家则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如美国、德国等。
在保险费率、保险期限、保险金申领等方面,各国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在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比较广,如法国、德国等;而另一些国家的覆盖面相对较窄,如印度、巴西等。
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率、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
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如北欧国家、荷兰等;而另一些国家则面临着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如中国、美国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一些国家通过提高保险费率、削减福利等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等方式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公平感。
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待遇水平来增加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控制待遇水平来减轻财政负担。
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保障程度。
一些国家通过扩大保险覆盖面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限制保险覆盖面来控制财政支出。
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实施情况和现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反映出各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的不同需求和特点。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391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2.png)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压力的增大,各国政府面临着养老金制度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保老年人的养老福利,成为了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养老金的国际比较进行探讨,并提出对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借鉴经验。
一、养老金制度的国际比较1. 美国养老金制度美国养老金制度基于个人账户的模式,被广泛认为是养老金制度的典范。
在美国,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金保险费,并将资金存入个人账户。
到了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养老金,以补贴退休生活。
该制度强调个人的自主和选择权,同时也给予了个人充分的资金支配权。
2. 瑞典养老金制度瑞典养老金制度的特点是全民参保和追求公平。
该制度实行积累制度,即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金保险费,政府会将这些资金进行投资,并在退休时将资金以每月养老金的形式支付给个人。
瑞典养老金制度注重于公平分配,确保每个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养老福利。
3. 德国养老金制度德国养老金制度是一种基于代际公平原则的制度。
在德国,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金保险费,同时雇主也会为其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
到了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养老金。
该制度注重代际公平,即年轻人的缴费可以养老金可以养活现役老年人。
二、国际养老金制度的借鉴经验1.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养老金制度。
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包括国家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样的体系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金保障方式,提高养老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引入强制性养老金制度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许多国家都引入了强制性养老金制度。
强制性养老金制度要求雇主和雇员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保险费,并提供基本的养老金保障。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减轻国家负担,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福利。
3. 加强投资运营管理国际养老金制度的成功借鉴经验还包括加强养老资金的投资运营管理。
各国养老制度
![各国养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6274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e.png)
(2)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九、养老制度的未来展望
1.科技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将带来新的机遇。
(1)智能家居技术将提高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性。
(2)远程医疗服务将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2.养老模式的创新
(3)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八、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挑战
1.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了压力。
(1)提高生育率,调整人口结构。
(2)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
2.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放缓会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和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
(2)法国:强调公平性,实行统一的养老金制度,并通过特殊政策照顾弱势群体。
五、养老制度发展趋势
1.养老金制度改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国养老金制度面临巨大的压力,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方向包括提高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效率。
(1)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
(2)调整养老金发放年龄。
(3)优化养老金投资策略。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推动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4)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养老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十三、养老制度的未来发展重点
1.提升养老金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为了确保养老金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未来的养老制度改革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优化养老金的分配机制,减少贫富差距。
(2)建立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务压力。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促进养老制度的优化和升级。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37499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f.png)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养老保险制度是各国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
不同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取决于国家的发展水平、经济状况、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看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基于职业工龄和个人工资缴费的分配制度。
德国雇佣工人和雇主之间每月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这些缴费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德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每个退休人员可以领取到基本养老金的60%至70%,并且养老金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以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与德国相比,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复杂。
美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和退伍军人福利两大类。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安全金和私人养老金两部分。
社会安全金是一种基于税收的分配制度,雇佣工人和雇主根据工资比例缴纳养老金,退休时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私人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的工资和缴费情况来计算退休金,主要由个人和雇主共同缴纳。
而退伍军人福利则是针对退伍军人提供的养老金福利,由政府负责支付。
除了德国和美国,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由雇佣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退休者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则是由农民个人缴纳的一种养老保险,退休时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此外,中国还通过公务员和军人的养老保险来保障这些特定群体的养老权益。
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各国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也不断增大。
德国通过增加缴费比例和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美国则面临着社会安全金退休基金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政府正在研究解决办法。
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为了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政府提出了增加缴费年限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4bd90b763231126edb118d.png)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摘要:国内的养老保险研究虽然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际研究现状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从环境比较和制度比较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养老保险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实例比较了中美两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政策、管理等一些具体的情况。
关键词:养老保险;运作机制;比较1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环境差异分析(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无积累。
国外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长,如高福利国家瑞典等已经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累下来相当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
而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初期,全国总工会负责领导并组织实施企业劳动保险工作,劳动保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提取,并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在企业保险体制下,企业职工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积累养老金,而是通过企业上缴财政利润和扩大再生产形成了国有资产,而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积累。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供养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正式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各项配套制度的完善,90 年代逐步进入正规,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非常迅速。
企业离退休人员急剧增长,养老金支出也同步增长。
据统计,1978 年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仅为 314 万人,与在职职工之比为 1:30.3,养老金费用总支出为 17.3 亿元。
而到了 2001 年底,企业离退休人员己增加到 3381 万人,在 20 多年里,增长了 10 倍,与在职职工之比为1:3.1,一些老工业基地如辽宁省己达到 l:2.5,实际发放基本养老金 2321 亿元,远远超过同期 GDP 增长率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
而国外是在积累相当的养老保险基金,而且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还没有我们快。
(3)法制体系不健全。
从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的发展实践来看,尤其是总结美国、新加坡等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比较规范的国家的先进经验,养老保险必须建立在一整套严密的法律体系支撑下有效地发展下去。
我国目前主要靠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颁布行政法规和一般性文件来推行,缺少新制度建立初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种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养老制度建设的进程。
社保制度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经验分析
![社保制度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a3f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社保制度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经验分析社保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体系。
不同国家的社保制度存在差异,但都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为主要内容。
本文将对社保制度在国际上的比较和借鉴经验进行分析。
一、社保制度的国际比较1.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社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在医疗保险方面存在不同的模式。
例如,英国的国民保健服务(NHS)是一种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并由纳税人共同负担费用。
相比之下,美国的医疗保险主要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个人和雇主共同支付保费。
2.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保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养老保险方面,德国的养老金制度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模式。
德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了一种“三支柱”模式,包括国家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又鼓励个人进行额外的养老金储备。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失业保险方面,瑞典的模式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
瑞典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提供经济援助,还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工作中受伤的劳动者提供医疗和经济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工伤保险方面,法国的模式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
法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支付保费,受伤劳动者可以获得医疗费用和工伤津贴等福利。
二、借鉴经验分析1. 综合考虑国情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社保制度经验时,需要综合考虑本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
不同国家的社保制度适应不同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的模式。
应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保制度。
2. 强化政府责任社保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管理。
政府应承担起社保制度的主导责任,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社保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保制度的认知和参与度。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借鉴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ce46ff3983c4bb4cf7ecd1f7.png)
张个人社会保险卡 ,保 险卡上注明应缴纳款项 ,一般为工
薪 的7 全美 9o 以上的公民都参加 了这一保险 。 %, 0o / 对于未投 保 的老 人 ,在 17 前 ,由联 邦 政 府按 全 国统 一标 准 发 放 。 94年 由于美 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现收现付制的 ,缴费者 投人的社保税 中大部 分被发放给现在 已经退休的工人 ,而剩 下 的 部 分 则被 用 于 购 买特 种 国债 ,因此 该 基金 是 一 种非 累积
颁布 ( (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强化了养老社会保险费的
征缴 工 作 。2 0 年 1 月 2 0 0 2 5日,国务 院 发 出 《 于 印 发完 善 城 关 镇 社 会 保 障体 系试 点方 案 的 通知 这 一 方 案在 总 结评 估 以 往 ,
休年龄 ,丈夫可以领取较多的养老金。在英国,年满 6 岁的 5 男性 ,年满 6 0岁的女性目 可退休并有资格享受养老金待遇 。 口 公 务 员年 满 6 O岁即 可 退 休 ,年满 6 的 , 强制 其 退 休 。 5岁
国务 院 颁发 《 于 建立 统 一 的 企业 职 工 基 本养 老 保 险制 度 的 关
英 国的 养老 保 险制度
决定 在各 自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 出了全 国统一的方案并要 ,
英 国养 老 保险 制 度 的 主要 内容 如 下:英 国 的养 老 金 包 括 基本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 两部分。凡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 公 民都 可得到 基 本 养 老 金 ,而 附加 养 老 金 只 有平 时 按 规 定 金 额 交 纳 社 会保 险 金 的 公 民退 休 后 方 可得 到 。附 加 养 老 金 的 多 寡 由公 民 交纳 的 社 会 保险 金 时 间 的长 短 决 定 。交 纳 保 险 金 的 时 间越 长 ,附 加 养 老 金 就 越 多 。对 于 延 期 退 休者 ( 男性 6 — 5 7 ,女 性 6 0岁 0— 6 5岁) 人 不再 交纳 保 险 金 ,雇 主 代 他交 ,本 纳 。 如果 丈 夫 已经退 休 ,而 依 赖 其 收 人生 活 的 妻 子 还 不到 退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5acc7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2.png)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养老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国纷纷探索和实践不同的养老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需要积极面对养老挑战,并从国际经验中获取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中国养老模式进行国际比较,并分析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
一、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在养老领域有着较为先进的模式。
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家实行的“总入不总出”养老制度,即工作人员每月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而退休后则享受终身养老金,无论其个人财产多少。
这种模式保证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了个人养老压力。
2. 日本养老模式日本的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基础,重视社区的支持和关爱。
日本实行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模式,通过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全方位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日本还鼓励民间的居家养老模式,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 美国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依靠个人储蓄和私人养老金计划。
美国实行的401(k)计划,鼓励个人在工作期间进行养老金储蓄,以支持退休后的生活。
此外,美国还有丰富多样的养老康复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提供养老人员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二、经验借鉴与适应中国情况1.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养老模式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可以学习北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全民养老保障,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同时,还需要鼓励个人进行养老金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以增加个人的养老保障。
2.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本的社区养老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可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居家养老支持。
3. 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美国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可以为中国提供启示。
养老保险标准国际比较9页word
![养老保险标准国际比较9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27dc716559eef8c75ebfb33c.png)
养老保险标准国际比较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特别是本届政府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决策取向以来,业内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更加繁荣。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来都是伴随着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过程,在中国置身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比较研究显得更为必要。
本文从中外比较的视角,基于24个其他国家和地区(这里的2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科威特、土耳其、伊朗、埃及、南非、津巴布韦、肯尼亚、坦桑尼亚、印度、巴西、智利、俄罗斯。
)的情况,谈谈养老保险的标准问题。
一、养老保险标准的范围国际劳工标准中的养老保险是指为克服老年风险而建立的保险制度,即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金。
养老保险包括老年生活保障、残疾保障和遗属抚恤保障。
根据第128号公约(第128号公约是1967年国际劳工大会对1933年通过的几个公约进行修订的结果。
在此次大会上,还通过了同名的建议书(第131号建议书)。
这两个文件是对残疾人、老年人和遗属实行社会保障的主要的国际劳工标准。
到2019年10月1日止,批准该公约的国家有16个。
)的规定,凡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对残疾、养老和遗属3种津贴应当至少先实行其中的1种,并在以后逐步扩展到其余种类的津贴。
本文研究的国家包括欧美国家、亚洲部分国家、苏东国家、海湾国家、南美国家和非洲国家。
大部分国家的养老保险也都包括养老、残疾和遗属3部分,但俄罗斯、智利、巴西和新加坡同中国一样,没有将养老保险具体分为老年、残疾和遗属津贴。
一般来讲,我国的养老保险不包括残疾津贴制度和遗属抚恤保障制度。
但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优抚制度看,军人和其家属是社会优抚制度覆盖的对象。
具体讲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武警官兵、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现役军人家属等。
这种优抚制度包括了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种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12b8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f.png)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养老保险是一项为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的重要保障措施。
不同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政策。
本文将对全球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了解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相关问题。
一、欧洲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欧洲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养老金计算方面,一些国家采用工资平均值作为基准,而其他国家则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作为计算依据。
另外,在退休年龄方面,欧洲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国家规定了法定退休年龄,而其他国家则实行柔性退休政策,允许个人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或之后提前或延迟退休。
此外,欧洲一些国家还实行了养老金调整机制,以确保养老金的购买力。
这些机制包括年度调整、工资指数调整和通货膨胀调整等。
二、亚洲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亚洲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程度和参与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亚洲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为成熟,参保人数较多,退休金水平较高。
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亚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善,养老金水平较低。
和欧洲国家相比,亚洲国家更强调家庭责任和子女赡养老人的传统观念。
因此,一些亚洲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为薄弱,重要的经济支持来自于家庭。
然而,随着亚洲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开始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他们纷纷采取措施,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覆盖范围,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美洲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在美洲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美国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税收和个人缴费来提供退休金。
而加拿大则实行了养老金计划,雇主和员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此外,在南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开始建立相应的制度。
例如,巴西的养老金计划旨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充足的退休金。
阿根廷则实行了全民养老金制度,人人有权享受基本养老金。
四、非洲养老保险制度比较非洲是一个养老保险制度相对不健全的地区。
各国退休金制度
![各国退休金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3a57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f.png)
各国退休金制度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推出了不同形式的退休金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国际角度出发,探讨几个代表性国家的退休金制度,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日本的退休金制度日本的退休金制度主要分为两类: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
国民年金是为自营业者、自由职业者、农民等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厚生年金则是为在职人员提供的企业年金制度。
国民年金是一种强制性制度,所有18岁以上且具备工作能力的日本居民都需要缴纳国民年金保险费。
其优点在于覆盖范围广泛,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基本养老需要。
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缴费负担较重,对低收入人群造成了一定压力。
厚生年金则是日本企业员工的主要养老保障来源。
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部分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越高。
这种制度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收入和缴费年限确定退休金数额,但对于一些刚刚进入劳动市场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存在较长的缴费期限和不稳定的就业形势。
二、美国的退休金制度美国的退休金制度相对较为复杂,主要由社会安全制度和企业年金制度组成。
社会安全制度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有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可以参与。
而企业年金制度则是由各个雇主为员工提供的附加退休保障计划。
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基于工作收入的纳税原则,缴税年限和缴税金额决定了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覆盖面广,基本上所有合法工作的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退休金的待遇。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老金金额相对较低,对于一些高收入者来说可能不够满足其生活需求。
企业年金制度则是由各个雇主根据自身情况和政府相关规定为员工提供的附加福利。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雇主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丰厚的退休金待遇,但对于没有雇主提供这种制度的劳动者来说,可能需要自己单独储备养老金。
三、德国的退休金制度德国的退休金制度主要由法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制度组成。
法定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和雇主共同缴纳养老金保险费,以满足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需求。
目前国际上有哪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目前国际上有哪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92b3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4.png)
目前国际上有哪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首先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是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基本养老保险模式。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设立社会保障基金,通过纳税的方式筹集资金。
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的数额根据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和工作年限来决定。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共享风险,确保参保人员能够平稳地退休,并且全面覆盖了劳动者。
不过,社会保障制度纳税基础通常比较广泛,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财政支出,而且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其次是职业年金制度,这种制度通常由企业设立,用来为企业员工提供养老保障。
企业和员工会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缴纳,资金会在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后转为养老金发放。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薪资水平来计算退休金,使得退休金能更好地与个人的工作和贡献相匹配。
不过,职业年金制度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的行业或者大型企业,覆盖面相对较窄。
第三种模式是个人账户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个人会被要求自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并将其存入个人账户中。
个人账户由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管理,个人可以自主选择投资方式,获得收益。
个人在退休后可以从个人账户中支取养老金。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个人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投资收益,而且由于个人缴费的独立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个人工作情况和意愿。
不过,个人账户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如投资失败等,而且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无法承担高额的缴费。
最后是混合制度,即将社会保障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相结合。
个人既需要缴纳社保费用,也需要缴纳一部分养老保险费用至个人账户中。
这种模式可以兼顾社会风险和个体风险,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更大的自主权。
混合制度在一些国家如新加坡、智利等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国际上有多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运行特点。
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应考虑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模式并进行相应的,以确保人民的养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目录前言 (3)第一章国际比较的方法论 (3)第二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4)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4)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8)三、智利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14)四、波兰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17)五、东亚(日本)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23)第三章国外经验的启示 (31)前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保资金支付危机的到来,在全球社会保障体系变革的浪潮中,争论最多的是有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每个阶层、每个个人实体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其发展历程中虽然形成的丰富的养老社会保障模式,但并未解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或挑战。
为了解答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出现情况下如何实现社会成员养老和保证社会公平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1994)提出著名的“三支柱方案”(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自愿储蓄共同起作用),强调有关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向多支柱发展,这一政策主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推崇。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弥补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足等缺点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其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及其监管手段也被全方位、多层次运用于社会保险的经营管理,使两者在国家保障体系的构建中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在保障项目的层次上相互配合,在保障功能的发挥中相互补充。
基于这一认识,本章我们将对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几种有自身特色的养老社会保险进行比较,比较过程中我们将重点阐述其如何与商业保险之间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重点阐述养老社会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同样研究方法也可以用于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其他领域,本章中我们也会对其有所涉及。
第一章国际比较的方法论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标包含两个内容社会目标和养老。
这里的社会目标是通过养老保险达到养老的目标,同时达到分散个人风险、社会公平或再分配的目标,两者必须并行不悖,这正是养老社会保险区别于商业保险的本质之所在。
在本章进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中,我们将坚持这一原则,将比较重点放在其制度设计对养老和社会公平是否有效、服务水平和监管模式上,力求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实现对其制度设计的总体把握。
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上,我们选择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其独特特点的代表一第二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于1946至1948年,其主要依据是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
通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是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代表国家,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全民保障,全面保障。
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津贴三大部分。
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也称贡献给付(Contributory benefits )是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支出占整个社会保障开支的70%左右。
基本机制是由国家强制所有毕业离校年龄与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保险,同时由国家和雇主注入资金,以共同满足社会保险的基本需要。
社会保险主要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疾病保险三大块组成。
享受社会保险的前提是一般要缴纳国民保险费(Nation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NICs),政府在居民因失业、病残、退休、生育、失去配偶等使收入蒙受损失时给予津贴。
国民保险费(NICs)是社会保障部门收入的主要来源,体现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用国民保险捐支付的社会保障金约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3/4,其余1/4由政府税收承担。
社会保险的主要支付项目有: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疾病补贴和寡妇给付,其支付的主要特点是:是否支付以及支付多少,不受受益人现有收入状况或经济状况的约束,而是与受益人的交纳水平(养老)或现实需要(疾病和失业)相联系。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体,占社会保险收支的最大份额。
养老保险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由三个支柱组成。
第一个支柱(First Tier)是实行现收现付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由国民养老金(Basic Pension)和就业关联养老金(Earning-Related Pension)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退休人员都可以得到相等数额的基础年金。
这是一种强制性缴费制度,由国家财政、雇主和职工共同负担的,其享受金额较低,用于保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所需;后者是于1978年正式实施的政府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State Earning-Related Pension Scheme,SERPS),它根据个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基数区别确定。
第二个支柱由职业年金计划和强制性的个人年金账户构成,由企业或单位为主承办,国家负责规范和监督,它是英国养老保险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第二支柱养老金实行缴费确定型(DC)和待遇确定型(DB)两种制度。
第三个支柱为个人购买的养老基金及商业性养老保险计划。
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为个人将来退休后仍能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提供保障。
可见,英国养老保险业已形成: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加强,以企业自愿补充养老金和个人自愿补充养老金为辅助,三个层面相互交融的基本框架体系。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筹资和服务相统一的全民保健计划,于1948年建立,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英国公民以及在英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人。
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上是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经费90%来源于财政,10%由个人负担。
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都采取现收现付方式,就业人员单位及其本人缴纳失业、工伤和生育(后两种保险个人不缴纳)保险费,发生失业、工伤和生育事件,生活生命健康出现风险时,领取相应待遇。
二是社会救助制度由最早的《济贫法》到后来的《国民救济法》、《补充津贴法》等,英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救济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也称收入限定性补助(Meanstested benefit),主要是针对生活水平低于社会最低标准的贫困家庭而建立的一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获得救助的家庭需要经过家庭经济调查(Means-Test),证明其收入来源确实不足,确有需要。
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者、贫困的老年人、失业者等。
社会救助的主要项目有:基本收入维持(Income Support)、负所得税(Tax Credit)、住房补助(Housing Benefit)和社会基金(SocialFund)。
其中社会基金建立于1988年,它包括两个类型,其一是补助金和慰问金,称之为社会关怀补助(Community Care Grants ),主要用于产妇慰问金、丧葬慰问金和冬季慰问金。
其二是贷款,又分为预算贷款和危机贷款,贷款免息,本金则在借款人以后可能得到的各项给付和津贴中扣除。
三是社会津贴制度社会津贴制度又称偶发性津贴(ContingentBenefit),主要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建立的补贴制度。
专项津贴的核发不考虑受益人是否缴纳过国民保险捐,即与国民保险捐无关,也不看受益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而是决定于受益人是否符合专项津贴所规定的项目内容。
津贴的种类繁多,区分细致,既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生活津贴,也有覆盖人群范围较为广泛的教育、住房津贴。
具体包括残疾人津贴、疾病照顾津贴、工伤津贴、法定产妇津贴、法定疾病津贴、住房补贴、儿童津贴、无劳动能力者生活津贴等,涵盖了各类人群的各类特殊需要。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值得称许:一是强调了社会保障的平等性与普遍性,在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处理上偏重公平。
在英国,一般税收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占的比重高于德国、美国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
这表明,英国政府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此外,英国的社会保障金的分配与社会成员的缴费、收入等因素相关较小。
所以,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正。
二是注重发挥国家功能。
英国在基本制度各项目的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工伤、失业方面采用的是社会保险方式,在老年、残疾、死亡方面兼采社会保险和国家救助方式,在医疗领域则是普遍待遇。
这些差别反映了英国在社会保障各领域价值趋向的不同。
在医疗和养老这两个主要项目上采用普遍福利和国家救助模式,体现了其注重发挥国家作用的倾向;在工伤、失业方面主要采用社会保险方式,在老年、残疾、死亡方面兼采社会保险,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除了依赖国家外,还愿意发挥社会的作用。
三是注意扩大商业保险服务领域。
近年来,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弱化国家功能、强化社会功能和市场功能的倾向。
在社会服务领域,除了政府外,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提供的服务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也愿意向非政府办的机构按照市场和“准市场”规则购买社会服务,然后提供给居民,或者由接受服务者向服务提供者交纳部分或全部费用。
同样,在医疗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一是社会保障的服务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就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而言,社会保障部不仅是其管理机构,而且是直接办理组织。
从个人保障账号的管理、待遇资格的审查,到资金的发放,都是社会保障部负责,社会保障部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监督者;二是市场化功能较弱。
1997年,英国的职业年金和私人年金之和占养老金总支出的 33%。
1989年,英国的医疗保障开支中,通过市场实现的部分占总开支的13%。
因此,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方面,英国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领导和主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并设立社会保障署,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老年保险计划。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美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济。
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1、养老保险美国的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性的社会保障计划、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储蓄三个支柱组成。
社会保障计划(Social Security)是普及全民的强制性养老计,也是美国目前覆盖面最广、最基础的养老制度。
它由国会立法,强制执行。
筹资方式为专项税收,资金运行方式为现收现付。
资金来源为参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
从社保基金中列支的主要有退休金(retirement benefit)、伤残津贴,死亡家属抚恤金,和医疗统筹保险金(Medicare),其中退休金是最早设立的一个,也是至今社保体系最重要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