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概念(PPT 167页)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详细描述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整理ppt
15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整理ppt
6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整理ppt
3
第1章 导论
整理ppt
4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整理ppt
5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 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 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 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 论述;说它年轻,如果以世界上第一本真正以 《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正式出版作为现 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80年。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整理ppt
16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他生产资市场参与者的决 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 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讲义

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讲义

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讲义一、概述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与组织的学科,它包含了对企业和组织内部运作的管理原理的研究,并聚焦于经济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财务知识则是指与资金相关的知识体系,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资本预算、资金筹集等内容。

本讲义将重点介绍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

二、经济管理学1. 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经济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和组织内部管理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研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构建、职权划分以及沟通与协调机制的建立;•管理决策与决策模型:研究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的思维方式、决策过程和决策工具;•管理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评价机制的设计。

2. 经济管理学的核心理论a.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研究企业和组织内部的构建和设计,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划分、职权制约等方面的理论。

经济管理学理论中的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b. 决策理论决策理论研究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通过理解决策理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减少决策风险,并提高决策的效果。

c.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研究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

了解控制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确保组织按照预定目标顺利运行,并及时进行绩效评价和调整。

3. 经济管理学的实践应用经济管理学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和组织内部的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公共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以下是一些实践应用:a.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经济管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应用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运营的核心问题,如组织管理、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价等,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b.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

应用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提高公共机构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

c. 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包括慈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教育机构等。

劳动经济法概述(PPT 40张)

劳动经济法概述(PPT 40张)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
最低工资标准
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 1、财政政策: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 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 内容: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 经济。 • 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 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定义: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 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目的: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 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 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二)就业总量决定
二、失业及其类型
• 定义: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问题或结 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 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的岗位的状态。 • 类型:
失业
摩擦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Fra bibliotek形式 需求不足 性失业
对策
1. 增长差距性失业 2. 周期性失业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 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 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定义: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 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 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PPT课件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PPT课件
•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就业和失业的重要因素。 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 给时,就业机会增加,失业率下降。
• 教育水平与技能:教育水平和技能对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教育水平较高、技能较强的劳动者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 收入,而教育水平较低、技能较弱的劳动者则更容易面临就业困难和失业风险 。
社会影响
评估劳动力市场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 响。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价与改进
• 成本效益分析: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经济合理性。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价与改进
01
02
03
完善政策体系
根据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 场变化,不断完善劳动力 市场政策体系。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找到工 作,或者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不能满 足正常生活需求的状态。
就业是指劳动者在一定年龄段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并获得工资收入的状态。
失业的定义与特点
失业的特点是劳动者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处 于无业状态,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困难。
就业与失业的影响因素
劳动需求的定义与特点
劳动需求的定义:企业在一定时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 够购买的劳动数量。
不同质的劳动需求可以相互替代,但同 质的劳动需求不能相互替代。
劳动需求量与工资水平反方向变动,即 工资水平越高,劳动需求量越少。
劳动需求的特点
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劳动力需 求是由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需求而 产生的。
提高政策执行力
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 确保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 实。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
2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重要概念:
劳动、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
复习思考:
1. 劳动的分类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
22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Market Economy:

劳动力市场

货币(资本)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动经济学
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

研究内容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 发展趋势
劳动经济学
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劳 动
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2万
1万
返聘教授、“海带”、服兵役的成年人
在业人数 10万
总人口数 25万
劳动经济学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劳动经济学
完整的劳动科学体系 形成独立学科 多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体系发展 与完善阶段
独立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
零散的观点
孕育阶段
劳动经济学
1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
17
.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
(一)劳动力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劳动力供给

经济管理学及财务基础管理知识分析讲义

经济管理学及财务基础管理知识分析讲义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一般框架:高鸿业微观部分需求供给模型:1.需求函数(愿意且能够买)五个影响因素有:自身价格P,收入水平I,相关商品价格P,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

其中价格是最基本的。

2.供给函数(愿意且能够提供)五个影响因素:商品价格P,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P,未来预期。

3.供求相互作用关系均衡:有关变量相互作用达到相对静止。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关系4.模型与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同时点,已知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同时点,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动态分析: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蛛网模型5.弹性(高的弹性都为正值)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五个,与收入的关系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确定商品间的替代、互补关系(替代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确定劣等品、正常品(必需品和奢侈品),恩格尔定律供给的价格弹性:影响因素三个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马歇尔)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推出商品的需求曲线均衡(I不变实现效用最大化)条件:其中,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会对上上式进行解释。

消费者剩余(联想到生产者剩余,两者来分析社会福利问题)2.序数效用论(希克斯)1) 进步是避免了基数效用论的两个假设:一、效用量可以衡量,二、边际效用量随商品的递增而递减2)3)4)无差异曲线:特点,几类特殊形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价格线):要注意政府补贴的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条件:效用最大,在预算线上,注意角点解一般情况下,均衡条件: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推出消费者需求曲线收入变化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推出恩格尔曲线递减规律5)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P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量)替代效应:P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动(效用水平不变)收入效应:P变化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补偿预算线!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画图与总结生产论与成本论(生产要素价格不变)1. 生产论1)2)3) 生产函数:技术水平不变下,各种生产要素与最大产量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工资、就业、失业等与劳动相关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劳动经济学的几个重要主题和概念。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受到劳动人口规模、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技能、劳动力参与率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状况。

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工资水平和就业率。

其次,工资的确定是劳动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按照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的稀缺程度。

在有竞争的劳动市场中,供给端的劳动者竞争劳动机会,而需求端的企业竞争劳动力。

这样的竞争将决定工资的水平和波动。

此外,各种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和权力结构也会对工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失业是劳动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但找不到工作的人。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问题的主要指标。

劳动经济学试图解释失业的原因和影响,寻找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常见的失业原因包括经济周期波动、技术变革、结构性问题等。

最后,劳动经济学还研究劳动力市场的经济不平等现象。

劳动者在工资、收入和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分配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种族和教育等因素对劳动者的经济地位产生影响。

劳动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不平等的存在和影响,而且探讨减少不平等的政策和机制。

总结来说,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涉及供求关系、工资决定、失业问题和经济不平等等多个方面。

理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时) 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
1.5
150
2.0
200
2.5
280
3.0
400
3.5
500
4.0
700
符号
a b c d e f
3 劳动力供给曲线
W
f
S
4
e
3
d
c
2
b
1
a
O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L
4 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 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 性。
• (2)个体意愿:劳动力供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工资水平,工时,经济状况,人口规模,结构等 的影响。
• 劳动力供给量并不等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取 决于市场竞争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意愿。
• (3)时间要素:供给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 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时间,强度,积极性)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
×100%
5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第一,教育事业的发 展状况。 第二,社会保障等制度 的完善程度。 第三,性别对劳动力参 与率有重要影响。 第四,宏观经济状况。 第五,人口的年龄构成。
•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
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 业人员。
•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 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 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 人员(包括军人)。
二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劳动力供给概念 1 含义: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
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 (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 间。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 意接受的工资率称之为劳动力供给价格。
• 2.如何理解:
• (1)个体决策,无论是全球性,全国性,地 区性,行业,某个单位的可以获得的劳动力供 给,都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供 给决策,由劳动力供给主体,家庭单独作出, 有自由决定自己的供给。(对于特殊人的,特 殊时期的供给如何看待?)
(三)劳动力供给假设:
• (1)劳动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决策时,充 分权衡劳动力供给的利弊,追求效用最大化。
• (2)劳动力供给市场结构,劳动者出售劳动力 市场是竞争的,劳动力的价格又市场决定;另一 方面是非竞争的,要么劳动者操纵价格,要么买 方操纵价格。
• (3)供给市场只有数量区别,质量上无差别。
3☆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 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 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求工作的 人员。
• 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 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 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
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 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 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 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 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21 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核心教程
劳动经济学
LABOUR ECONOMICS
目录
第3章 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 第二节 劳动供给: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 第三节 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与影响 第四节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供给变化
第五节 劳动时间
第一节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 一、劳动力供给含义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
(二)劳动力供给的三个方面
• (1)个别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分 阶段向社会供给的劳动总量。
• (2)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解体 (丧偶,离婚)家庭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 量,这个比较复杂。
• (3)社会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 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即一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影响因素有:劳动力 人口,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资率,时间教 育水平,训练水平等。
A
E
W
C
D
B
O L
无限弹性
• 在Wo工资水平线时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低于 此水平,供给为零,高于时供给也得不到更多的 劳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时候曾经出现过此现象)这条无限弹性 供给曲线有如下几种意义:
• 但是通常假设所有劳动力供给都是满足社会规定 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素的标准供给即把劳动 力供给等同于劳动数量。
(二) 劳动力供给函数和曲线:
1 劳动力供给函数: 以S代表劳动力供给, 以xi代表影响因素,则劳动供给函数为:
S=f(x1,x2,…,xn) (i=1,2,…,n)
如果我们只考虑劳动力供给与市 场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假设其他条 件不变,市场工资率作为影响劳动 力供给的惟一因素,以W代表市场 工资率,则可以把劳动力供给函数 表示为:
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ΔS/S表示供给量变动 的百分比,Δ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Es=
ΔS/S
ΔW/ W
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类: ①供给无弹性,即Es=0。 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图 劳动力供给曲线
1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 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 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 和失业者。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 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图2—1 人口与劳动力
16岁以上人口
劳动力 非劳动力
就业者 失业者
受雇员 家庭从业者
业主
2☆就业人员,也称从业人员、社 会劳动者,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 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 人员。
• 职工(Formal Employees):在国有企业、
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 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 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 作的员工。
4
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力供给相 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测 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 所占的比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