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贺龙元帅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作者:宗言来源:《新长征》 2014年第5期宗言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战争年代,贺龙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贺龙平易近人,爱护战士,关心群众,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就曾评价说,贺龙同志有三条: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
对于这个评价,贺龙是当之无愧的。
困难群众的“及时雨”贺龙出身贫苦,11 岁便开始给乡里姓单的财主家打短工。
单财主财大势大,雇了好几个长工。
贺龙与长工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亲切地叫他“常伢子”。
他也为长工们受到财主的欺侮而愤愤不平,经常用各种方式替他们打抱不平。
同时,贺龙也一直思考着穷人为什么这么苦,怎么样才能让穷人吃饱饭、穿暖衣、不受压迫的问题。
经受了童年的坎坷,贺龙立志为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而强身健体,他坚持骑马、游泳、爬山各种锻炼,他认为只有练就强健的体魄,才有力量进行反抗和斗争,才能为穷人打天下。
贺龙的成长背景使得他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总是能想着群众,替群众办事。
贺龙很早就投身国民革命,早年,他率部驻防彭水县,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刚到驻地,贺龙就发现,当地进出郁山镇的大路有一条深沟,每到雨季,山洪暴发,这条沟便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老百姓出行必须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
贺龙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于是,贺龙把镇上的几位头面人物请来,开门见山地说:“诸位都是本地人,不知注意没有,横在进出郁山镇大路上那条深沟,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
所以,我今天请你们来,就是要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敝人的想法是在沟上建一座桥,大家有什么意见?”在场的人听了贺龙这一番话,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贺龙如此关心民众的疾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惭愧的是自己虽然在这里土生土长,却熟视无睹,因此都一致赞成。
贺龙:令人爱戴的布衣元帅
火 家 婴1E视 现 实 ,克 服 『木1难 ,把 体 育 当作 毕 生 事业 , 左 手打 了多 少 球 ,有 手 打 了多少 球 ,进 网 了 多 少 ,沿
不 要 小 看体 育丁 作 ,不 要 有低 人一 等 的思 想 。他 充 网 了多少 ,发球 多 少 ,扣 杀多 少 。统计 一 下 就 知道 哪
58 扬 2ol8年第6期
伟人故事
此 搞 体育 作 ,不 能 享 现 成 福 ,而 是 要 门 于.起 家 , 他 到体 育训 练 馆去 看 人家打 网球 ,之后 就 找 教练 ,说
艰苦 创、J 。”他第一 次会见体委机关干部时 ,就勉励 你们 该 找找 缺 陷 。“这 个 很简 单 ,你 们统 计一 下 ,选 手
满 信心 地 对 大 家 说 :“随着 整 个 国 民经 济 的 发 展 ,体 是弱项 。”所 以后来就有 了赛场边拿本记 、画格子的
育运 动 也.会 大 大地 发 展 起来 。”
记 录 员 了。
在 家体 委 l 幸JJ创 时期 ,教 练 员 和 优 秀 运 动 员 屈
贸龙还是个心理辅导 的好教练 。第 26届世 乒
贺 龙 这 位 农 民 }fJ身 的 布 衣 元 帅 ,深 知 粮食 来 之
得 你 们 安 心 不 安 心 ?‘_ 大球 ’为 什 么 上 不 去 ?解 放 不易 ,一直倡导节俭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期 ,条
到 现 在 已 经 1 5年 了 ,再 搞 不 起 来 ,难 道 要 搞 50年 ? 件 十分艰 苦 ,贺龙 与 广‘大红 军指 战 员有 盐 同 成 、无盐
就走不动 ,打仗就冲不上。”他又端起碗 ,问台下的一 个 同志 :“这碗里有水和鱼 ,你讲讲是什 么意思?”那 位 同志 沉思 了一下 回答 道 :“鱼 和水 说 明 了党 和群众 鱼水深情。”贺龙高兴得连连点头说 :“讲得对 !讲得 对 !”接 着 ,他把 碗 里 的那条 鱼捞 起 来 ,放在 桌 子上 。 开始 ,小鱼还能蹦起来 ,过了一会儿就不动 了。贺龙 指 着小 鱼说 :“大 家看 见 了吗 ?我 们和 群众 就 好 比这 鱼 和水 的关 系 。没 有 水 ,鱼就 活不 下 去 ,没 有 人 民群 众 ,我们就难 以生存。”
湘西名人-贺龙综述
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
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他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 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大
公无私,刚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爱
护战士,关心群众。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 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
正规化建设。
落幕-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伙 的残酷迫害。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对林彪、江青、 康生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
不屈的气节和高尚品德。
•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贺龙含冤而死后,毛 泽东曾说过:“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毛 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曾多次指示为贺龙平反。 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 誉的通知》。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为
掌权1927-1937
• 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 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 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 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 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 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 挥。
炼狱-长征
• 1935年率部长征。1934年10月,率部重 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 面军突围长征。1935年2月至8月,他和任 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反“围剿”,连获 大捷,粉碎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11 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 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 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1936年7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在甘孜 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与朱德、 刘伯承、任弼时、关向应等对张国焘分裂 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 利会师。
贺龙简历-贺龙简历
贺龙简历-贺龙简历贺龙是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
出生于1896年的贺龙凭借着两把菜刀开始革命,在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1927年贺龙率部南昌起义,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贺龙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下面一起来看看贺龙的简历及子女情况中文名:贺龙别名:原名贺文常,字云卿籍贯:湖南桑植县人出生地: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性别:男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896年3月22日去世年月:1969年6月9日职业:革命家、军事家政党:中国共产党贺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湖南桑植人。
1896年3月22日生。
原名文常,字云卿。
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少时喜爱游泳和习拳练武。
辛亥革命后,贺龙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倾向革命。
1914年,贺龙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从此投身革命事业。
贺龙简历1915年冬,贺龙参加了反袁护国活动,并攻打了石门县泥沙团防局,缴枪60多支。
1916年冬,年仅19岁的贺龙组织20多个青年农民攻打芭茅溪盐局。
他们手持菜刀,一夜急行90多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芭茅溪盐局,处决了盐局局长,缴枪12支,烧毁盐局全部账目单据,没收盐巴,分给穷苦百姓。
接着,在他的家乡桑植洪家关打出县讨袁护国军旗帜,任民军总指挥。
后来,贺龙召开群众大会,宣布起义,发表讨袁声明,成立湘西护国军独立营,贺龙任独立营营长。
随之占领县城,开仓分粮。
贺龙简历以后又相继攻占慈利、石门、大庸、沅陵,进驻辰州,在湘鄂川黔边界打富济贫。
为控制贺龙这支农民武装,湖南督军谭延闿委任他为督军署咨议,贺龙因此在长沙呆了两年。
开国将帅作文
开国将帅作文贺龙,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参加红军后,带领队伍英勇抗战,为我国的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贺龙的父亲是旧社会开展反清斗争的哥老会的领袖,贺龙承袭了他的威望,在哥老会的声望举国皆知。
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地到全国任何一座村庄,向哥老会亮出自己的身份,然后拉起一支武装来。
哥老会的规矩和行话很特别,很难掌握,但贺龙精通门中礼节和术语。
据说曾几次将地方哥老会的武装力量全部收编至红军麾下。
他能言善辩,在国民党中也是出了名的,还听说他能把死人说活了,爬起来打仗。
贺龙身材魁梧,像老虎一样强悍,从不知疲倦。
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
他在国民党内当将领的时候,也生活得像部下那么简朴,他并不看重钱财——除了马。
他非常喜欢马,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匹非常漂亮的马,十分喜欢。
结果这匹马却被敌军俘虏了,他奋力杀往战场,要把马给夺回来,后来真的夺了回来!贺龙虽然脾气火爆,但很谦虚。
他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始终忠于党,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总是请大家提出批评,并且认真听取意见。
贺龙的父亲还是清朝的武官,有一天,有几个同僚请他去赴宴。
他带上了儿子贺龙。
宴席上,做父亲的夸耀自己儿子如何胆识过人,有个同僚想试验一下,便在桌底下开了一枪,据说贺龙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贺龙以征收烟税获得资金来源,但是不强抢老百姓的钱财,他的部下也不像别的军阀的军队那样为非作歹。
他禁止士兵吸食鸦片,士兵们总是把枪擦得锂亮。
不过,当时兴用鸦片去招待客人,他本人不抽鸦片,但当与其他革命领袖会面时,他还是把烟枪和鸦片摆上炕。
据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那是在1928年年初,贺龙藏身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密谋起事,这时来了几个国民党的税吏,他就率领一些村民向这些税吏发动袭击,用菜刀把他们砍死了,解除了国民党卫队的武装。
在这次大胆的行动中,他缴获了不少的手枪和步枪,他们第一支农民军就这样武装起来了!。
中国十大元帅贺龙
中国十大元帅贺龙贺龙(1896年-1959年),原名宝琛,字宝奇,湖南湘乡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被尊称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本文将从贺龙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贡献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方面,来探究贺龙为什么被誉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贺龙在中国革命的最早阶段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领导才能。
年仅13岁时,他就以杰出的武艺脱颖而出,受到当地武术名师的赞赏。
他在湖南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进入黄埔军校接受军事训练。
在那里,贺龙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深受孙中山的关注和赞扬。
贺龙毕业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参谋长。
他积极参与了北伐战争,多次与敌人作战并且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贺龙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军事才能,被誉为“铁军贺龙”。
在这个阶段,贺龙确定了自己的陆战战略思想,提出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采取灵活的战术,瓦解和消灭敌人的战斗力。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贺龙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
他在红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于1934年参与了长征。
在长征过程中,贺龙具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意志,对红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他在抗日战争中继续领导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领导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役中对敌人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使国共两党达成了重要的军事合作。
贺龙还组织了解放军的游击战争,有效地瓦解了敌军的战斗力,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赢得了广大将士和人民的敬仰,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
贺龙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
他在解放区建设和农村革命中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积极推动土地改革,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
他还提出了“军民一家亲”的观念,倡导军队与人民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贺龙对农村革命的贡献和思想影响被后人广泛认可,并成为中国军队和农民的楷模。
总结而言,贺龙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者之一。
他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以及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贺龙: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元帅
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战争年代,贺龙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贺龙平易近人,爱护战士,关心群众,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就曾评价说,贺龙同志有三条: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
对于这个评价,贺龙是当之无愧的。
困难群众的“及时雨”贺龙出身贫苦,11岁便开始给乡里姓单的财主家打短工。
单财主财大势大,雇了好几个长工。
贺龙与长工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亲切地叫他“常伢子”。
他也为长工们受到财主的欺侮而愤愤不平,经常用各种方式替他们打抱不平。
同时,贺龙也一直思考着穷人为什么这么苦,怎么样才能让穷人吃饱饭、穿暖衣、不受压迫的问题。
经受了童年的坎坷,贺龙立志为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而强身健体,他坚持骑马、游泳、爬山各种锻炼,他认为只有练就强健的体魄,才有力量进行反抗和斗争,才能为穷人打天下。
贺龙的成长背景使得他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总是能想着群众,替群众办事。
贺龙很早就投身国民革命,早年,他率部驻防彭水县,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刚到驻地,贺龙就发现,当地进出郁山镇的大路有一条深沟,每到雨季,山洪暴发,这条沟便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老百姓出行必须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
贺龙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于是,贺龙把镇上的几位头面人物请来,开门见山地说:“诸位都是本地人,不知注意没有,横在进出郁山镇大路上那条深沟,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
所以,我今天请你们来,就是要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敝人的想法是在沟上建一座桥,大家有什么意见?”在场的人听了贺龙这一番话,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贺龙如此关心民众的疾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惭愧的是自己虽然在这里土生土长,却熟视无睹,因此都一致赞成。
随后,贺龙主动捐出一笔钱用于修桥,在他影响下,镇上各界纷纷响应,捐钱捐物。
近现代史中的家乡名人之贺龙
近现代史中的家乡名人之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摘要: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年代,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1916年“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贺龙元帅的一生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豁达大度,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坚持到底,从未动摇,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关键词:贺龙,起落,选择,文革,坚持正文:一、革命生涯的开端关于贺龙,小时候最先知道的与他有关的字眼是将军,英勇善战等等,便觉得他是一个睿智的人,还有件让我每每想到都会觉得自豪的事是他和我来自同一片神秘的土地——湘西。
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取名贺文常,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只念了私塾五年,便辍学了,跟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贫苦的家境造就了贺龙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
少年的时候,他就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
十来岁的贺龙已经开始和乡里人结伴在湘鄂川黔边界地区赶马运盐,在此期间,他努力熟悉乡土人情,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坚决反对官府强暴,十分同情人民疾苦。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贺龙在十八岁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二十岁时为了响应蔡锷反袁护国,他在芭茅溪举行了“两把菜刀”起义,组织讨伐袁世凯的队伍,担任桑植民军的总指挥,期间几次被捕。
他革命的一生就这么开始了,谁的一生又能平坦无阻,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革命的艰难可想而知,尽管屡遭失败,几经起落,他仍没倒下,坚强的领导着武装队伍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贺龙的革命道路并不是盲目的,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参加革命以来,由于战功卓著,贺龙在1927年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湖南红色故事短文
《贺龙元帅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贺龙元帅的故事。
贺龙元帅呀,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他出生在湖南,从小就特别勇敢正义。
有一次,村里的恶霸欺负老百姓,贺龙元帅一点儿都不怕,他站出来和恶霸斗争,保护了大家。
后来,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贺龙元帅带领着队伍去打仗。
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给战士们做榜样。
有一回,敌人的数量比他们多很多,但是贺龙元帅一点儿都不害怕,他鼓舞着战士们说:“咱们不怕,一定能打败敌人!”最后,他们真的胜利啦!贺龙元帅为了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很多。
我们要记住他哟!《半条被子的温暖》小朋友们,咱们来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在湖南,有三个女红军战士。
她们在长征的路上,来到了一个村子。
村子里有一位叫徐解秀的老奶奶,看到战士们很辛苦,就让她们住在自己家里。
晚上很冷,战士们只有一条被子。
她们就和徐解秀奶奶一起盖着这唯一的一条被子。
第二天要出发的时候,战士们决定把被子留给奶奶。
可是奶奶不肯要,战士们就把被子剪成了两半,留下一半给奶奶。
这半条被子呀,让奶奶心里暖暖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对老百姓的爱。
小朋友,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呀!《陈树湘断肠明志》小朋友们,我来讲陈树湘的故事啦。
陈树湘叔叔是一位很英勇的战士。
在战斗中,他受了很重很重的伤,但是他一点儿都没有退缩。
敌人把他抓住了,想要他投降。
可是陈树湘叔叔坚决不肯。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忍着剧痛,把自己的肠子扯断了。
陈树湘叔叔真是太勇敢、太坚强啦!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贺龙是谁
贺龙是谁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贺龙的资料,供您参考,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务家。
少年的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于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
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
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夏,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
1927年6月,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他不断追求真理,在北伐战争中,逐渐由信仰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
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贺龙就任建国军第一师师长时留影南昌起义后,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他反对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搞的肃反扩大化。
1934年10月,率部与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由他和任弼时统一指挥,发起湘西攻势,在十万坪、浯溪河重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
贺龙铜像
(贺龙铜像)贺龙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他就出生在天子山西边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两把菜刀砍盐局首义起,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元帅家乡流传着无数关于他的故事与传说。
天子山一带曾经是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将军打过游击的地方。
一回,贺龙在锣鼓塌被民团包围了,当地老百姓急中生智,把贺龙卷在斗垫里,躲过了杀身之祸。
这个故事至今还在这一带流传。
贺龙铜像高6.5米,重9.3吨,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尊单人铜像。
你看他身着军大衣,那根曾伴他叱咤风云的大烟斗捍在手中,那匹曾仰天长啸的大白马依偎在膝旁,天风吹衣,目光如炬,整个造型、色彩气韵,就连军大衣上的皱褶都和砂岩大峰林浑然一体,与这里的三千奇峰一道顶天立地,栉雨沐风。
(仙女散花)这是一个远去的悲壮传说。
那年,土家族起义领袖向王天子被官兵打败,只好率残兵退守天子山,十万官兵紧追不舍,八百土兵血战七天七夜,终于弹尽粮绝。
不甘被俘受辱的向王天子与众将士临死不屈,跳入神堂湾。
许久以后,一位曾深爱着向王天子的土家阿妹翻山越岭爬上天子山,寻找向王天子和将士们的尸骨,但只听到山哀哀,溪水切切。
阿妹咽下泪水,提着竹篮,漫山遍野采集山花,然后一边呼唤着向王天子的名字,一边遍撒鲜花,她要把自己的爱,自己的心献给心爱的向王,就这样撒啊,撒啊,久而久之,阿妹被岁月凝固成一座石雕像了,她还是手执花篮,含情脉脉......(御笔峰)御笔峰被公认为是武陵源砂岩大峰林风光的标志景点,不断出现在海内外各种媒体和宣传品上面,堪称天下一绝。
本来,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科学上讲的是岁月风化、浸蚀、切削的结果,但民间却把它同向王天子联系在一起,说是向王天子殉难后,他的御笔化成石峰,厮守在神堂湾边;而装御笔的“签筒”、“笔架”则留在水绕四门。
然而,千古兴亡,时代更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只有这支御笔还在!诗人眼中,好用它来写潇潇洒洒的雾,写多姿多彩的云,写火一般热烈的朝霞,写梦幻般纯洁的月光,写“高处不胜寒”的冰雪世界。
贺龙:令人爱戴的布衣元帅
2018年第6期贺龙:令人爱戴的布衣元帅贺龙元帅毕生奋斗,功垂史册,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他骁勇过人,坦诚豪爽,在群众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凭“3样活教材”讲一堂生动党课1940年,抗日的烽火已熊熊燃烧了3个年头,持久战拖得日寇气急败坏,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为战胜困难,抗日根据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课教育。
一天,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亲自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贺龙事先没有准备讲稿,也没有写提纲,只安排通信员准备了3样活教材: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清水,水里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贺龙微笑着走进课堂。
他开宗明义地讲:“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拥护。
党群关系问题可是我们党应该时时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呵。
今天这堂党课,我就专讲密切党群关系问题。
”贺龙意味深长地指着桌上的那碗小米,讲道:“我们的军队要打仗,不吃饭行不行啊?这粮食哪来的?还不都是老百姓种的吗?打胜仗就是要依靠群众哟!”缓了一口气,他又接着说:“大家想一想,这碗小米可来之不易啊,要耕、耙、种,还要选苗、锄草、割、捆,从地里背回来。
还得打、晒,最后碾成米……要是忘了老百姓的血汗,我们一天也不能生存。
”贺龙又拿起那双新鞋说:“这鞋子也来之不易呵。
这鞋底我数了数,有16层布,一针一线地纳。
老百姓生活那样苦,吃黑豆穿破衣,哪来的东西,哪来的工夫做鞋哟!可别瞧不起这双鞋,没有它行军就走不动,打仗就冲不上。
”他又端起碗,问台下的一个同志:“这碗里有水和鱼,你讲讲是什么意思?”那位同志沉思了一下回答道:“鱼和水说明了党和群众鱼水深情。
”贺龙高兴得连连点头说:“讲得对!讲得对!”接着,他把碗里的那条鱼捞起来,放在桌子上。
开始,小鱼还能蹦起来,过了一会儿就不动了。
贺龙指着小鱼说:“大家看见了吗?我们和群众就好比这鱼和水的关系。
没有水,鱼就活不下去,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就难以生存。
中国十大元帅,唯有此人传说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其他人都无此传闻
中国⼗⼤元帅,唯有此⼈传说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其他⼈都⽆此传闻在中国上千年中,受民间传说和诸如封神榜等书籍的影响,凡有作为的⼤⼈物,往往被民间认为是天上的星宿或神仙下凡。
这种传说⼀直久盛不衰。
在⼗⼤元帅中,其他九⼈,都没有类似的传说。
唯有⼀⼈,在民间⼀度被传闻是天上的星宿、神仙下凡。
他就是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是被当作什么神仙呢?——传说中的龙,当年被⽼百姓称为“⽔龙将军”。
这个传说,始于贺龙的家乡——湖南桑植县。
最早⼤概开始于贺龙担任镇守使和护国军旅长时。
⽼百姓为什么说贺龙是“⽔龙”呢?⼤概有⼏个原因。
⼀是贺龙的出⽣地——洪家关⼀些岁数⼤的⽼⼈说,贺龙是跟⾬⼀块来到⼈世间的。
因为,贺龙在出⽣时,洪家关⼀带下⼤⾬,三天三夜雷声不绝,狂风暴⾬。
当地河⽔暴涨,⽥地冲毁。
暴⾬中,⼀团带⾦边的云⼀直漂浮在贺家屋顶上,闪电⼀道接⼀道,在暴⾬和雷声中婴⼉哇哇落地。
当地⽼百姓纷纷说:“是皇帝降⽣的兆头。
”⼀是贺龙的祖⽗在洪家关为乡⼈建桥时发⽣⼀事⼉。
以前,洪家关河上,桥,⼀直修不成。
贺龙出⽣后,偏偏他的爷爷修成了。
竣⼯那⼀天,4岁的贺龙跑过去看。
结果,贪玩的他不⼩⼼,从桥上掉到江⽔中。
众⼈惊呼时,他居然在洪⽔中⼀蹬着腿,挥着⼿臂,游起⽔来了。
⼤⼈还没来得及下⽔施救,他竟然独⾃爬上了岸。
以后,他⽆师⾃通,能在江⽔中游泳了。
⼀是贺龙拉起队伍造反后,带兵打仗,最喜欢趁着下⾬的⽇⼦去袭击敌⼈。
因为敌⼈毫⽆防备,贺龙冒⾬袭敌,常常不出战则罢,⼀出战就打胜仗。
当地迷信的⼈说,贺龙晴天不打仗,⼀下⾬就开战,且⼀打准赢,绝对是“⽔龙”。
这些事情,再加上贺龙18岁碰巧改名后名字中有⼀个“龙”字,于是当地⼈纷纷说贺龙是⼀条神龙下凡,是天上的星宿。
以后,随着贺龙南征北战,他的名字越传越⼴,他是神龙下凡的传说,伴随他征战到哪⾥,便传播到哪⾥。
直到全国解放后,不少⼈谈起贺龙还津津乐道地说:“哎呀,他是⼀条⽔龙,国家栋梁之才!”。
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
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贺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共产主义领导者,一生追求自我,把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
那你知道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贺龙在湘鄂西贺龙元帅一生历经艰险磨难,刚正不阿,胸怀坦荡,无私无畏。
他一生参加并指挥了很多战役,从独自一人到建立起庞大的队伍,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建立付出了无尽的心血。
他一生也经历两次最大的磨难,一次是贺龙晚年时遭受到的迫害,还有一次就是贺龙在湘鄂西时的肃反运动。
贺龙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小喜欢习武,讨厌恶霸势力,敢于同他们斗争。
辛亥革命的浪潮影响了贺龙的革命热情,于1914年参加了革命党。
后来在共产党人的熏陶下,他加入了共产党。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中央命令贺龙等人转回湘鄂西组建根据地,发展红军队伍。
1928年开始,贺龙和周逸群等人便开始在洪湖地区和桑植县附近建立湘鄂西根据地的前身鄂西根据地,而且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由贺龙担任军长,周逸群等人也组建了红六军。
1930年7月,贺龙的红四军和周逸群的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成功会师,之后便正式组建了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有贺龙担任总指挥,周逸群担任政委。
然而,湘鄂西根据地的两大帮派贺龙和段德昌两人却常常冲突,互不能忍。
段德昌是洪湖根据地创始人,威望很高,性格暴躁,所以经常和贺龙闹翻。
随着夏曦的到来,湘鄂西地区开始了四次“肃反”行动。
这几次“肃反”运动,使根据地受到重创,大部分的根据地创始人和干部都被杀害,红军队伍人数也急剧减少。
肃反之后,根据地也丧失了,武装力量也垮了,让贺龙慨叹没有了红军的立足之地。
贺龙在湘鄂西的经历使得他每谈及此事,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关于贺龙的长征故事:钓鱼高手贺龙1936年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离开甘孜,进入川西北,准备通过几百公里的荒芜草地,前往甘肃南部哈达铺一带。
贺龙亲率红三十二军,担负断后和总的收容任务。
贺龙
贺龙生平
1951年十二月,与邓小平、刘伯承同志一起,主持西南军区 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1954年六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九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后被任 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防委员会 副主席 1955年九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被授予一 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 章”。 1965年一月,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八月,赴大庆油田视察。 1966年 冬,遭林彪、江青、康生等诬陷,被隔离审查。 1969年六月九日,被迫害含冤逝世。
平反
1973年12月21日,毛说:“我看对贺龙同志 搞错了,我要负责呢。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辞, 所以我犯了错误。……就是不好呢,向同志们 做点自我批评呢。”
恢复名央发表 (1974)25号文件《关于为贺龙同 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75年6月9日,中共中央举行 了“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邓小平上台后的1982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 (1982)49号文件《关于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 并对其在诬陷迫害面前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员坚贞不 屈的气节和高尚品德”,给予高度评价。
贺龙生平
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01年开始读书但性情粗放,胆大过人,厌倦寒窗苦 读,没念几天书,便独自外出拜师习武;十三岁做了 骡子客,心思再没有回到学堂里 1914年在本县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1916年二月,为响应反袁护国,任桑植民军总指挥。 冬,任湖南督军署咨议。 1918年任靖国军林德轩部营长。 1919年 23岁夏,任桑植独立营营长。 1920年任林修梅湘西靖国民军第三梯团团长 1926年八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 1927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十月,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略论贺龙元帅的十大精神
略论贺龙元帅的十大精神作者:刘纯规来源:《中华魂》2017年第08期贺龙元帅一生功勋卓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既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共性又有贺龙自身个性特点的贺龙精神。
一、寻找真理,追求真理,执着坚定的探索精神贺龙一生经历了无数不平事,且最爱打抱不平。
他想要给穷人找到一条好路子。
在探索中,他认为穷人要不受欺负就要抱成团,所以他参加哥老会。
但哥老会却不能解决穷人过上好日子的问题。
随着经历的不断丰富,他渐渐明白:在这个不平的社会里,穷人靠努力劳动是过不上好日子的。
靠黑心肠欺侮别人去发财,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骑在穷人头上的土豪劣绅。
贺龙开始了关于社会变革的探索。
18岁时他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从革命党的理论中贺龙看到了为穷人找一条出路的希望。
贺龙在真理追求的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的。
在反袁护国护法等斗争中贺龙虽然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但却被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搞得十分迷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依然如故,同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人却互相倾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贺龙找不到明确答案。
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里,贺龙的部队几次被别人吞并。
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寻求正确道路的决心。
从种种探索实践的失败中,他深深地认识到:“孙中山是个伟人,可是,他依靠的还是军阀队伍,早晚是靠不住的。
”在征战的过程中他注意结识各种人才,听取不同的政治观念,在一次听取陈图南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与其归国的同学方汉儒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辩论中,他凭着多年探索的经历,认同社会主义理论是可行的。
在贺龙执着的追求下,他终于接触到了真正革命道理。
1924年夏贺龙率部移驻贵州铜仁县时,收到在广东黄埔军校学习的周逸群寄来的许多马列书刊和关于国共合作情况的书信。
从此以后,他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并朝着这个光明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
正是贺龙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寻找到真正的为穷人打出天地的革命真理——马列主义。
二、不畏强权,反帝坚决,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近代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
略论贺龙元帅的十大精神
略论贺龙元帅的十大精神作者:刘纯规来源:《中华魂》 2017年第8期文/刘纯规贺龙元帅一生功勋卓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既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共性又有贺龙自身个性特点的贺龙精神。
一、寻找真理,追求真理,执着坚定的探索精神贺龙一生经历了无数不平事,且最爱打抱不平。
他想要给穷人找到一条好路子。
在探索中,他认为穷人要不受欺负就要抱成团,所以他参加哥老会。
但哥老会却不能解决穷人过上好日子的问题。
随着经历的不断丰富,他渐渐明白:在这个不平的社会里,穷人靠努力劳动是过不上好日子的。
靠黑心肠欺侮别人去发财,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骑在穷人头上的土豪劣绅。
贺龙开始了关于社会变革的探索。
18 岁时他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从革命党的理论中贺龙看到了为穷人找一条出路的希望。
贺龙在真理追求的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的。
在反袁护国护法等斗争中贺龙虽然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但却被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搞得十分迷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依然如故,同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人却互相倾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贺龙找不到明确答案。
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里,贺龙的部队几次被别人吞并。
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寻求正确道路的决心。
从种种探索实践的失败中,他深深地认识到:“孙中山是个伟人,可是,他依靠的还是军阀队伍,早晚是靠不住的。
”在征战的过程中他注意结识各种人才,听取不同的政治观念,在一次听取陈图南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与其归国的同学方汉儒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辩论中,他凭着多年探索的经历,认同社会主义理论是可行的。
在贺龙执着的追求下,他终于接触到了真正革命道理。
1924 年夏贺龙率部移驻贵州铜仁县时,收到在广东黄埔军校学习的周逸群寄来的许多马列书刊和关于国共合作情况的书信。
从此以后,他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并朝着这个光明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
正是贺龙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寻找到真正的为穷人打出天地的革命真理——马列主义。
二、不畏强权,反帝坚决,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近代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
名人故事素材:中国十大元帅贺龙
名人故事素材:中国十大元帅贺龙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
1935年率部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
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
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
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贺龙元帅——长征的故事第一个: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第二个: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第三个: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
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第四个: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
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
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
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
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
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
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
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第五个:我们的贺主席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
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
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
”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
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
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
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
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
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
”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
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
”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
”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
”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
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提起《小英雄雨来》,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像的。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
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
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
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