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试论路遥的创作精神
的动力。 这和法国的作家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 有些 相 似之处 。 他 将丑 的外表 之人 描写成 拥有 世 间最美 好 的心灵 的神 的化 身 。将 生 活理 想化 , 让丑 陋 内含 美的元素, 让凄冷荒凉的黄土高原充满暖意。 2 . 路 遥理 想 主义 还 表现 在情 感 生 活方 面 , 用童 话 般 的语 言描写爱 情 ,将 中 国人 的爱 情柏 拉 图化 , 但 浪漫 中又 不失 中 国传 统 的才子 佳人 爱情 理想 , 这 和路遥研究西方童话作品有很大关系。 中西结合的 爱情在路遥作品中不止一处 , 比如“ 恋母情结” 、 “ 恋 父情节” 等, 路遥生活在一个物质困乏的年代 , 可他
试 论路 遥 的创 作精 神
李 鹏
7 1 6 0 0 0 ) ( 延安 大 学 中 国语 言文 学与新 闻传播 学院 ,陕 西 延 安
摘
要: 路遥 , 延 安 大学 文 学院的 文化标 签 。路遥 墓 上 的碑 文 “ 像 牛一样 耕 耘 , 像 土 地一样 奉 献” , 就 是
他人 生 的真 实写照 , 也是路 遥精神 的体 现 。路 遥精 神值 得我 们这 个 时代 精 心呵护 。
( 二) 路遥 现 实主 义作品 中的理 想 主义 色彩
路遥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然而他的作品中却 不乏理想主义色彩。 作品中尽显作家身上那种高尚 的情 操 、 不 屈不 挠 的生 命 力 、 关 注人 生命 的人 文 情 怀 。路遥 将人 的精 神生活 放在 首位 , 淡 化现 实生 活 中的各 种 苦难 , 追求 人 性 中的真 善 美 , 追求 生 活 中 希望 的光 芒 , 希 望人 们生 活 中充满 ” 正 能量 ” 。所 以 路遥 在现 实主义 创作 风格 的基 础之 上 , 又尽 显理 想 主义色彩 。 路遥 作 品 中理 想主 义色彩 主要 体现 以下
论现当代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以《人生》为例
本期关注
பைடு நூலகம்
论现当代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以《人生》为例
刘玲燕
【摘 要】能够表述真实的现实的不一定是文学,但是能够向读者倾诉现实的便一定是现当代文学。现当 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这类著作追求用真实的、常态化的文字语言对客观事实进 行展现或表达。展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和非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曾几何时,还影响了文学界作品结构整 体构成。 【关键词】现当代著作 现实主义精神 《人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5·
端的举动。苦难在文学语言中肆意的流淌,充满了每一个 人物对在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切肤之痛和难言之辱。由于那 个时代的特殊性,社会法制建设不完全,国家机器内部混乱, 使得国家内部出现了短期的错误发展方针,使得社会和个 人都不能正常发展,反而处于一种畸形的状态,导致那个 时代的人民在生活过程中大多备受屈辱,再加上黄土地中 地域的封闭性,造就了其悲悯的人生经历。
路遥的新启蒙现实主义
有 作为 。他 要用 自己的创 作证 明 , 当代作 家 的首要 任 务 是 聚焦 当下 现实 人 生 , 塑造 改 变 现 实改 变 自我 的 时代 典 型 , 向世界 传达 中国改革 开放 的强 大声 音 , 对 国民进行 主宰 自我 改变人 生 的新启 蒙 。 路 遥把 自己的 眼光 盯在交叉 地 带这一 另类 空 间 , 在 这里 市 民和 乡 民进行 着 差 异 交往 , 最 容 易 碰 出体 验 之痛 , 最容 易撞 出思 想 的火花 。最 容易 引发 作 家 的诗 情 , 最 容易 启 迪 思想 家 的 哲思 。他 把 自己关 注 的 底 层青 年放 到这 一空 问之 中 , 激 发他 们 成 长 的激情 , 考 验 他们 克 服 困难 的 勇气 , 锤 炼 他 们 越 界 生存 的胆 量, 塑造 他们 的当代英 雄形 象 , 启 发后 来者 学 习模仿 。 许 多读 者都 知道 , 路遥 是城 乡交 叉地 带 的书写 者 , 但 不 清楚 路 遥 为 什 么把 他 的 主人公 置 于这 样 的 另 类空间中, 由于读 者对 城 乡交叉 地带 缺乏 清楚 全面 的认识 , 因此对 路遥小 说 蕴含 的现实 社会 意义 , 宇宙 人 生 价值 , 往往 会产 生 狭隘化 的理 解 。站在 今天 的立 场来 看 , 随着 中 国经 济 的飞速发 展 , 横在 城 乡之 间 的那 堵 墙 已经被 中国全面 改革 的脚 步踩 踏地基 本模 糊 了 , 有 志 的农 村青 年 想 进城 的 已经进 城 了奋斗 , 关怀底层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他坚定地认为 , 好作家首先是一个敢于直面现实 , 敞亮 当下人生的作家。因此 , 现实主义无论作为一种精神关怀向度 , 还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 , 在 中国还可以大
作者简介 : 段 建军, 西北大 学文 学院 院长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 基金 “ 路遥 、 陈忠实、 贾平 凹与新 时期现 实主义文 学” ( 项 目编号 : 1 1 B Z W0 2 2 ) 的阶段性成果 。
路遥作品浅析
路遥作品浅析文◎蒋少轩肇奇松(长春电视台)本文首先对路遥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及短暂曲折的一生进行详细阐述,其次通过与作品相结合,对路遥小说的现实主义及其悲剧主义进行论述,从而探索学习路遥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而得出结论。
在中国当代的作家中,路遥是极其独特的一个,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
他的小说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从路遥的生卒年我们可以看出,路遥的一生是短暂的,他仅仅活了四十二岁,但是他却为世人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他逝去多年后,他的作品越过纷繁喧嚷的时日,依然被人们所喜爱。
路遥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奖。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
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他的创作大多取材陕西农村,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
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和良知进行创作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曾深深打动过成千上万个读者的心。
一、路遥小说的现实主义l、现实主义——路遥小说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问题一直是当代文艺理沦的一个中心问题,围绕它所产生的各种是是非非都说明了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价值,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精神,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存的,不可取代的。
路遥,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出不少感人至深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现实主义”在作品《平凡的世界》得以体现《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路遥的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宏篇代表巨著。
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试评路遥小说创作思想
路遥的文学创作思想漫谈摘要: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
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吸纳和个性化的个性的创新与发展,使路遥成为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
路遥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熏陶与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路遥极力表现着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及农本思想,由此也构成了路遥精神追求的主体,并使儒化色彩成为了路遥作品的一大特色。
居在城市的农民作家,长期的生活经历使他具有特有的创作思想,具有陕北的劳动生活场面,自然风光的描绘及乡土味很浓的语言都体现他深深的故乡情结,对生活内在矛盾的探索,对人生思想的审视,则表现其对生命的沉重感。
路遥的爱情观源于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他自身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从农村走到城市,带着不可磨灭的“农村人”烙印,接受了城市的文化教育,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理性意识,关键词:现实主义,儒家思想爱情乡土文化情感路遥与新中国同龄的路遥,出生于陕北的一个穷困农家,,在困顿中读完六年的小学,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才勉强读完中学,当过民办教师和临时工,这段心酸的经历,是她懂得人世间的冷暖和艰辛。
1980年,创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
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创作的高峰期。
中华读书报多次组织中国读者最喜爱的20世纪100部作品的调查中,《平凡的世界》始终名列前矛。
一、凸显厚重的现实主义色彩路遥对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
在创作时,总是认真秉承着着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力求真实而本质地反映出作品所涉及的那部分生活。
他认为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
他创作了中篇小说《人生》。
小说发表后,人们对其主题和高加林的形象解读不一,有的说高加林玩世不恭,有的说高林有不断上进的自我追求,各家意见不一,展开争鸣。
路遥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
路遥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作者:吕静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2期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欧洲,其创作特点是作家客观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或单一的理论。
当代作家路遥正是以真诚的写作态度,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描写陕北这片他熟悉的土地。
路遥小说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城市交叉地带”的人物,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真实描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众生相。
关键词:现实主义;城市交叉地带;悲剧命运;宿命论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10-01在当代文坛上,地域文学逐渐成为一个特色,这其中,陕西文学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镇。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创作不仅使得陕西文学达到一个高峰,同时推动当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史上,对路遥的介绍并不是很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确是路遥所具有的庞大的读者群,人们知道路遥也许不是从教科书上,但是对于小说《平凡的世界》,读者一定不陌生。
路遥的作品给予读者更多的是那份久久不肯消逝的感动,如对人生创伤和屈辱感的刻骨铭心,对身处厄运的生存命运的砥砺,对青春的过失和迷茫的宽容,对陕西黄土地的无尽热爱。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但是其并没有特别固定的理论以及概念的定义,因此现实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理论。
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创作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路遥的创作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现实主义为坚守。
一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于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有着农村味又有着城市味的人,他一直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的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他在这片土地上审视自己同样也审视着这个社会。
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题材的经典之作
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题材的经典之作平凡的世界: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经典之作当提到现实主义题材的经典之作时,莫过于《平凡的世界》了。
这部小说由中国作家路遥创作,以其真实的写作风格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作为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通过真实而平凡的人物和故事,揭示了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
首先,要了解《平凡的世界》的题材,就必须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真实而客观的描写,力求还原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物的真实形象。
路遥在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无奈。
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小说中平凡人物的世界。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以主人公孙少安为中心,讲述了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成长为矿工的过程,以及他与青梅竹马的恋人钟小艾之间的爱情与婚姻。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和钟小艾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他们面对的是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其另一个鲜明之处。
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绘,路遥成功地刻画了各种社会类型和个体。
孙少安是一个典型的“平凡”人物,他身上具备了中国人传统美德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不足和矛盾。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未来梦想的坚持。
相比之下,钟小艾则代表了一个坚强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勇敢地选择了一个并非理想的婚姻。
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无疑使读者更加容易与小说中的故事产生共鸣。
此外,小说中的情节设计也别具一格。
路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
无论是孙少安与钟小艾之间的爱情纠葛,还是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领略到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与深刻。
路遥创作中的理想主义精神
路遥创作中的理想主义精神
理想主义,它的含义与功利主义相对应,指人们注重精神生活的
价值,将精神生活看作人生真正幸福的所在。
本文所谈的理想主义,
首先是指作品人物所体现的作者的理想主义审美趋向,其次是指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化生活现实的审美期待。
路遥将人的精神价值放在首位,淡化生活苦难而讴歌人世间的真善美,在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他的作品弘扬出理想主义精神。
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路遥的理想主义情怀:在生活层面上,路遥展现了充满诗意的理想生活。
他试图乐观地表现苦难,甚至美化苦难,并用手中的笔把苦难的生活染上了理
想色彩。
作品人物心灵的诗意淡化了生存的苦难,温情的人性消融了塞外的严寒,使荒凉的黄土高原氤氲在了诗性的歌谣里。
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他向我们展示的只是生活中美好一面,甚至丑恶也被美化了。
在感情层面上,路遥向往纯情的爱情和母性的爱情。
他赞美纯粹意义上的爱情,而丝毫不考虑世俗的偏见,让可爱而清贫的年轻人沉
浸在理想化的情爱世界里。
文中男女双方的爱情是不平等的,男人总能无条件地得到女人真挚而热烈的爱,爱情的结局大都是回归土地,
这折射出路遥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在人格层面上,路遥展现了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交融中的理想人格。
作品人物大都有着刚毅、进取、向善的完美人格,他们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生存,并从苦难中得到了
最崇高的洗礼,从而在精神上找到了生存的价值。
在对人物精神高度的展现上,作者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力量,从道德情感出发对人物的
精神世界进行提纯。
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中国现实主义巨著
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中国现实主义巨著《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中国现实主义巨著《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巨著,由作家路遥创作。
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农村为背景,以乡村少年穆斯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开,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封建遗留问题、人民的艰辛生活和精神的追求,成功刻画了世间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
一、背景与创作理念《平凡的世界》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大转折,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作者路遥以此为背景,通过小说呈现出那个时代一般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
路遥以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对农村现实的深刻触摸,将小说的主题定位为“平凡”。
他深信,每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和事,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平凡的世界,他希望传递出一种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读者审视社会现实、思考人生意义。
二、情节与人物塑造《平凡的世界》主要以穆斯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通过他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们的交往,展现了农村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挣扎。
穆斯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年,对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望,却又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他在农村中的人际关系、爱情经历以及生死离别中逐渐成长,最终通过自我奋斗和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
小说中还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穆斯的父亲穆念海,他是一个有着顽固封建思想的农民,与时代格格不入;穆斯的朋友高小云,他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真实地呈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命运和心路历程。
三、现实主义描写《平凡的世界》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而享誉盛名。
路遥以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各个侧面。
他细致地刻画了农民的艰苦劳作和日常生活、封建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使得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感染力。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相得益彰。
作者以恰如其分的细节和感性的语言,激发了读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共鸣,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平凡的世界》的现实主义
《平凡的世界》的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品以对人生的观察和描写展示了生活中的平凡与伟大,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
本文将从角色刻画、情节布局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平凡的世界》是如何体现现实主义的。
一、角色刻画的真实性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真实地描绘和刻画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而《平凡的世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作品中的角色拥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的行为和言谈都与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思考和行为相符。
例如,主人公孙少安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他为了改变家庭困境而努力奋斗,同时也经历了爱情和友情的磨难。
他的遭遇和经历都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性,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二、情节布局的合理性《平凡的世界》的情节布局严密有序,每个情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合理的安排。
小说以孙少安的成长和奋斗为主线,通过描写他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关系,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人的生活轨迹。
这种情节布局既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也使整个故事有了连贯性和完整性。
读者能够通过情节之间的连续衔接而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三、写作手法的多样性在《平凡的世界》中,作家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来展现现实主义的特点。
其中之一是真实描写手法,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
例如,在小说中,作家描述了农村的耕作、父母的忙碌、农民工的艰辛等场景,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此外,作家还运用了对话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手法,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更贴近读者的心理需求。
四、社会现实的反映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而《平凡的世界》正是通过对社会的描绘,呈现了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小说中刻画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农村的贫困和农民工的生活状况等,这些描写使读者对社会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作品中也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总之,《平凡的世界》通过真实的角色刻画、合理的情节布局、多样的写作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充分展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浅析路遥《人生》的现实主义人性哲学
浅析路遥《人生》的现实主义人性哲学学生:董衿希指导教授:史建国摘要:路遥原名王卫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人生》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他的作品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本文仅以通过小说《人生》浅谈路遥对于现实主义的人性哲学。
《人生》是路遥而立之年的成名作品,发表以后很受广大青年读者朋友们的亲睐,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新变化,显示了中国一大转型时期的种种问题。
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生活在黄土地,却向往广阔世界,一心想摆脱土地束缚的农村知识青年。
他的人生就在追求梦想(从乡村走向城市)和摆脱不了的现实(最终还是回到了土地上)之间纠葛。
理想与实际生活的差距,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两条线索纵横交错,构成了人生错综复杂的悲欢离合。
究竟什么是值得追逐的,什么是即将破灭的,对与错,惩与罚,所有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了,也许,这种现实当中的灰色,这种人性之中的闪光与落魄,就是人生的本质。
关键词:现实生活人性人性哲学感情经历人生前言在《人生》这整本小说中,路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景物描写,搭建起了陕北农村的生活背景。
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他最为熟悉的生活既是“城乡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这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的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
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面前,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怎样做出选择的问题。
早在路遥读大学时期,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就像儿童眼中的电影人物形象被单调统一的归类为“好人”和“坏蛋”一样。
路遥思考到了人的思想是多变复杂的,每一个时期或者某些特定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意愿。
人们在生活的洪流中不断被现实击打的颠沛流离,在理想、爱情、现实生活中寻找着平衡。
《平凡的世界》中的现实主义.
《平凡的世界》中的现实主义曾经荣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运用现实主义描绘时代特点的长篇佳作。
作者路遥关注的, 是平凡的世界中普通人的人生。
路遥同时也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客观型作家, 他的小说世界, 在对客观的现实世界进行真实而深刻的把握和描写中, 也深深地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的深沉思悟。
路遥创作上的这种特点, 与他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有深刻的关系。
路遥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世代务农。
贫困生活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遥后来在其小说创作中对苦难生活的真切描绘, 表现炼狱般的苦难生活对一个真正的人性格的磨砺、精神成长的作用, 都与他童年和少年时对苦难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体验有关。
《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结构宏微兼备,有清晰的时空界限,并且追求历史背景的确定性, 是一部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美学思想, 潜心研读了大量中外名著, 借鉴吸收其优点最终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描绘时代画卷的创作方法。
小说力图再现中国当代历史上那个从乱到治转折时期的社会风貌, 再现中国农民在那个时代中的命运沉浮和人生追求。
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村与村的械斗,农民生活的艰难,新一代青年的情感纠葛, 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出来, 构成一幅 7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既透漏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 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理解。
以卢卡契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第一性的原则,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第二性的,并随社会历史而发展变化。
还特别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
卢卡契认为文学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是反映现实与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
这种超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审美反映必然渗透着艺术家主观成分;第二,审美反映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 ; 第三,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
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 (2)
写作提纲目录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 (3)内容提要 (3)关键词 (3)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4)二、《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7)三、结语 (9)参考文献 (10)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自发表以来,虽然在评论界一直不是很受重视,但是在读者间却广为流传。
在当代一些读书调查中它也一直位于新时代小说的前列,而且经久不衰。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我们身边的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它以现实主义手法,采用“无榜样”意识给我们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历史性的变迁。
它描绘了我们周围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一个平凡的世界,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通入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关键词:现实主义平凡悲壮历史变迁《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中国 70 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
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
只有明白了作家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才理解路遥的作品。
而路遥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 汉语言文学专业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摘要:通过对孙少平和孙兰香兄妹各自爱情的比较分析,指出在爱情的背后寄寓着作家对“城乡交叉地带”爱情悲剧的个性解决,凸显了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和对现实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爱情;个性解决;现实主义创作情结爱情,是人类最青春、浪漫、圣洁的情感,本应该是轻松愉悦的,然而在路遥的作品中爱情所承受的似乎太多太重。
“路遥致力开掘的‘城乡交叉地带’的小说中,爱情描写是最成功的,其原因就是在爱情中渗透着多种文化因素,积淀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
”[1]爱情描写在路遥的小说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作家将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蕴含在爱情描写中,为其小说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巧妙地构建了孙少平与孙兰香两兄妹不同结局的爱情故事,通过对比表露出自己对现实的深入思考。
一路遥在《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中回答《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构思的情况时指出:“我在构思时有这样的习惯:把对比强烈的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反差⋯⋯就是拿主题来说也要形成反差,这也是辨证的。
如《人生》,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如何正确对待苦闷和失落的青年人,反过来说,当社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青年人自己又应如何正确对待人生。
”孙少平与孙兰香兄妹两人不同的爱情境况——一喜一悲,这同样强烈的反差体现了作家的什么意图呢?笔者借助对孙少平兄妹爱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的挖掘来洞察作家的意图。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笔者在影响爱情的众多因素中选择:出身、身份、职业、性格特征、接受的文化影响五个点来观察分析。
首先看看田晓霞和孙少平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中所示,两人出身、身份、职业、文化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障碍。
作品中孙少平和田晓霞虽然爱得很执着,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但是孙少平和晓霞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横亘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很明显,“他们的爱情还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他们很清楚,要想达到最后的结合,他们要注定超越现实的很多东西:晓霞要超越世俗的观念、地位、物质利益的羁绊。
《平凡的世界》中的励志精神:激励学生的积极向上态度
平凡的世界中的励志精神:激励学生的积极向上态度引言《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通过描写农村青年孙少安拼搏奋斗、追求自己理想的故事,展现了他在困境中逐渐找到人生意义和积极向上态度的过程。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平凡的世界》中所传递的励志精神如何激励学生培养积极向上态度。
1. 追求理想与真实的人生反思1.1 孙少安对理想坚守不懈孙少安作为主角,勇敢地面对贫困和种种困难,始终保持着对美好未来和理想事业的追求。
这种坚持与执着给予了学生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使环境再艰苦,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并采取行动去追求,就能战胜困难,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
1.2 真实的人生反思《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一系列普通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正义、善良的坚守。
这种真实的人生反思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应该珍惜并努力奋斗。
2. 艰辛努力与积极心态的重要性2.1 学习奋斗与自我提升小说中,孙少安通过刻苦学习和锻炼自己不断成长。
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勇敢站起来重新再战。
2.2 成功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小说通过虚构人物的成功经历告诉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付出艰辛努力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最终迎来成功。
这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们同样适用。
3. 坚守初心与正直品质3.1 坚守初心不忘本土情怀《平凡的世界》通过刻画孙少安在大城市打拼后依然热爱家乡和种植事业的形象,告诉学生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坚守初心,保持对家乡和自己的根的情怀。
3.2 正直品质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小说中也展现了一些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最终获得的成功。
这说明在追求事业和个人成功的同时,保持正直品质非常重要。
结论《平凡的世界》通过描绘主人公孙少安发展壮大事业、战胜困难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传递出了积极向上、勇敢拼搏、追求真理、保持正直品质等励志精神。
这些精神可以激励学生们培养积极向上态度,并在面对困境时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2#[摘要]路遥是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杰出贡献在于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承纳及独具个性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从创作原则、时代写真及环境设置三方面阐述其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路遥;现实主义;城乡交叉区间;苦难情境[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89(2000)02-0062-04王春云(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南通226007)论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历史进入新纪元,人们禁不住要回眸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流程。
虽然浪漫主义也曾高擎理想明灯,迸发似火激情,现代主义更是异军突起、铺天盖地,然而,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
倘若要论及中国新时期文学,尤其是新潮飓风席卷、甚至倾覆整个文坛时的文学创作,我们不能跳过的一个名字是)))/路遥0。
这位以文字写人生的普通人,因其坚持独立的文学品格,无怨无悔地抛洒青春、爱情乃至生命而获得了生存的崇高。
这位中国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尽管其身后冷寂,然而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承继、吸纳及独具个性的创新与发展,使他成为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
本文拟对其创作中所充盈的现实主义精神作比较深入的探讨。
黑格尔曾经说过:/每个人在各种活动中,无论是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活动,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本内容意义及其必有的形象制造出来,所以艺术的使命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寻找一个适合的艺术表现0¹由此可见,艺术家及其艺术究其根柢则是时代的必然生成。
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总以自我的方式在创作中探询时代问题,或给予解决的良方,或启示并提请来者对/疗救0的关注。
文学成为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0。
以现实为重,力求客观的现实主义手法最能集中而鲜亮地标识文学的时代特性,并由此而担当起文学改造社会、拯救人生的最高道义。
无论是巴尔扎克还是托尔斯泰,都为自己的民族精神选择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各自作为法国社会历史的书记官、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而最终登上文学艺术的巅峰。
路遥尽管没能达到这一高度,然而对经典现实主义传统的尊崇,使他的作品通篇都贯注着鲜明而浓厚的时代意识,富含深广的现实性与鲜活的现实感。
路遥坚持依循现实的客观逻辑来再现和表现生活,以及渗透于文本始末的直面人生的信念,体现了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具体作品中,路遥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与准确,力求人、事、景、境的具体逼真性,体现出对文学现实性、可信度的艺术追求。
路遥将其生命之根、艺术之根深深扎于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上,满怀深情地描摹出故土父老乡亲的众生世相。
为了保持生活的逼真感,他扛起行囊,远离城市,开始了体验与创作同步进展的艰难历程,以便/随时将作品的细节带到环境中去印证,需要的时候又可以立即到生活中去补充。
0(路遥语)无论是在故[收稿日期]1999-10-29[作者简介]王春云(1967)),女,陕西澄城人,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文艺学硕士。
2000年6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n.2000第16卷第2期JournalofNantongTeachersCollege (Philosoph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 116,No 12纸堆中查阅背景资料,还是数年间背负书笈、掷身各界与人物同历人生的精彩与无奈都无一例外地表征与张扬了路遥一以贯之的创作思想:逼近生活、紧贴人物、力求对存在进行去伪存真的真实再现。
作为一出大戏的导演,路遥的出色不仅在于能够适时而巧妙地调度每个出演的角色,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能够阅览全局,审察每一个细枝末节,甚至包括背景上的一花一草,力求使每一细部都能完美而准确地融入作品的整体建构之中。
步入路遥营构的艺术世界,恰如走进我们自己生存的真实世界,不知不觉中与人物同喜同悲、相歌共泣。
高加林难抑愤懑与羞臊的叫卖,孙少平弯腰曲背的牛马苦役,高大年金榜题名时在女友校门口的徘徊与自责,还有田晓霞心愿未果的猝死,刘巧珍痛定思痛的坚韧,黄亚萍的诗性才情,,所有这一切也就是我等庸常之辈曾经或将要面对的真实人生,所有这一切又是如此清晰而逼真地活灵活现于我们面前,于是一个疑问在心中升腾:是这些/熟悉的陌生人0走出虚构的世界,化作现实的你、我、他,抑或现时的我们对号入座,立在他们彼时的位置?也许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主体对存在的审美感受,以存在本身的真实形式予以再现,甚至达到比存在更为真实、/使石头更象石头0的境界。
在这里,细节描写的刻意求真功不可没。
在5平凡的世界6中孙少安与田润叶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来少安当了农民,润叶虽有公职,仍然一往情深。
她约请少安进城相见。
当两人漫步原西河畔时,作品写道)))/呀,你快看!0润叶指着前面的一个草坡,大声喊叫起来。
少安停住脚步,向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他什么也没看见。
他奇怪地问:/什么?0/马兰花!看,蓝格莹莹的!0少安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哩,原来是几朵马兰花。
这些野花野草他天天在山里看得多了,没什么稀罕的。
润叶已经跑过去,坐在那几丛马兰花的旁边,,º女性天生喜爱花草,更何况在乡野长大、此刻已萌动爱意的润叶。
因此,润叶先喊一声,再跑过去坐在花旁自在情理之中。
而此时此地的少安是个农民,整日要为生产队操心,为一大家人的生计奔忙,故而既无闲情逸致浪漫一下,也实在觉得这些花草没什么可稀奇的,与他每天手握肩扛的农具没什么两样。
如此精到、传神的描写显示了路遥体察生活、雕塑人物可透纸背的力量。
阅览路遥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对自然、社会、历史与时代更为真切的认识。
他为5惊心动魄的一幕6、5在困难的日子里6所取副题充分显现作家要为中国社会担负巴尔扎克式书记官的超凡魄力。
实际上,包括5人生6、5平凡的世界6在内的路遥整十年间的众多作品已构成一部中国社会活生生的/当代纪事0。
5惊心动魄的一幕6开篇首句就点化出人物活动的时代氛围。
正是迎着一九六七年这特殊时期的血雨腥风,县委书记、共产党人马延雄挺身而出,因百姓而献身、为民族而殉难。
5人生6展现了转折时期城乡区间的社会矛盾及复杂难解的人生纠葛,抒写了一代农村青年思索、彷徨、追求、奋争及理想幻灭的曲折人生及心路历程。
最能代表路遥现实主义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当推5平凡的世界6。
这幅耗尽作家心血的民族生活画卷,渗透着中国北方农村在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五年间的历史沧桑,展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到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漫长转型过程中各阶层人物,从党的高级干部、基层领导再到城乡普通干部群众的人生境遇,性情心态。
这部宏篇巨制以放射性结构形态集社会政治史、经济史与人的命运史于一体,从而全方位,全景式摄录了平凡世界的全貌。
哲学家、历史家、政治家都能直接面对/问题0作出理性而科学的论断,而作家、艺术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以人为本,拥抱世界的整体,而人在其本质和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0(马克思语),必然地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时代氛围及某种社会关系中。
现实主义创作重视写人、人的性格与内心世界,要求具体展示/人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0(巴尔扎克语)。
路遥特别强调,/只有彻底弄清了社会历史背景,才有可能在艺术中准确描绘这些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
0他的众多作品雄辩地论证了人物与环境间相互依存、双向同构的对应关系。
作家紧紧抓住人与背景间密切关联的交接部,极力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自我的矛盾运动中开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并借感性的形式审美地演绎特定时代、历史及社会的运行轨迹。
高加林的悲剧除了源于自我局限外,更多地渗透着他所处时代与社会的特征与色彩。
所以当有人责难作家将高加林抛归乡土时,路遥断然指出,使高加林们历经挫折与磨难转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回到起点的是/生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0,并不是作者自己。
作家的本分在于表现/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0(契诃夫语)。
至于高加林以后应该怎么办,路遥认为得由生活来回答,而不是按想当然的愿望要求作家补缀后#063#文。
正如巴尔扎克在现实主义/严酷0的真实性面前,违反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把他心爱的贵族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一样,路遥同样满含热泪,遵从了存在的客观逻辑,这是现实主义从环境中写人的法则的胜利。
那么,路遥在其作品中为人物设置了怎样的环境,这些环境是否表现出某些共同性?首先,他的人物都是在城乡交叉区间上演着人生的悲喜剧。
他们或进军城市,或沦落乡村,成为双栖城乡两地的边缘人物。
这些人因其出生地的不同可分别为两大类。
第一种类型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世代为农,于是对现代文明的繁华都市充满憧憬与向往,在乡村通往城市的漫漫长途中进行着血与火、灵与肉的搏战与拚杀。
他们中有人以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考中县立重点中学,如强忍饥寒、艰苦求学的马健强和迫于穷家重负辍学务农的孙少安;有人从山沟拐岔带着失恋伤痛、复读之后跳上驶往大学的列车,如5痛苦6中的高大年;也有人在城市读完大学又毅然返归故里。
这一类型中也有人因其品貌出色而进入城市,譬如5风雪腊梅6的冯玉琴被地区招待所录用为服务员,5月夜静悄悄6的高兰兰出嫁地区商业局汽车司机,众人之中,作家投注更多心血、浓墨重彩着力描画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艺术形象是高加林和孙少平。
他们承载和寄寓作家的人生理想与审美见地。
他俩来自农民血统,都因聪颖好学、积极上进而从黄土高坡贫瘠、穷困的小山村走出去,在喧哗的城市度过美好的中学时代,然而高考的失败将他们毫不留情地从城市驱逐出去。
高加林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民办教师之职后就下跌为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县城装粪肥时遭受同学之母辱骂,高加林气愤难平,/眼里转着泪花子,望着悄然寂静的城市,心里说:-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0»此时的加林在一定意义上颇似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他在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之后,欲火炎炎地远眺巴黎并气概非凡地说:/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0高加林再一次冲进城去,虽然是借助他人之手,入门不正,但其出众才华使他一展农村少年绝不逊于市井俗众的潇洒与风流。
部长千金的再度倾慕,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封揭密信/合理合法0、堂而皇之将加林清退出城。
高加林命运的起落沉浮形象诠释了农村青年艰难、曲折的人生历程。
我们也终于明白作家何以给一部中篇作品冠以/人生0的大名。
较之高加林,孙少平少了些虚狂,多了份沉静与坚韧,依然在双水村通往原西县)))黄原城)))铜城的征途上一路悲歌地追求与奋斗着。
处于边缘地带的另一类型的人都是生长在大、小城市里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
这些人被时代的红色风暴翻卷到僻远的山村。
很多人先后通过参军、招工、上大学陆陆续续离开了插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