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地理高考考试说明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1)。
据此完成1~2题。
图1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D】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B】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3~5题。
图23.甲国位于【D】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C】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C】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福建省厦门市2014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正式稿
某某省某某市2014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正式稿一、命题依据1.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2.某某省教育厅制定的《2014年某某省初中学业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3.本年度某某市教育局颁布的有关规定。
4.本考试说明。
二、命题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的改革。
(一)基础性符合义务教育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理念,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难度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依据《课标》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
(二)科学性保证试题内容正确,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试题应做到文字表述规X简洁,问题指向明确无歧义,地图图表清晰准确,参考答案简明扼要。
(三)发展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倡导学以致用,强调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地理性加强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五)思想性关注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体现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家乡、关注祖国、关注全球。
(六)实践性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试题应尽可能考查地理实践内容,如图表绘制、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
三、考试目标(一)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
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调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合理应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二)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
2014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试卷结构及能力要求”纲目 附要求背诵篇目、文学名著及文化经典
2014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学科“试卷结构及能力要求”纲目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要求】:1.识记:要求篇目见附录12.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合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要求】:1.文学名著阅读:推荐名著见附录2(1)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2)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2.文化经典阅读:推荐经典见附录3 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要求】: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要求】:1.识记:(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书写现在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7)表达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五、写作(70分)附录1:2014年福建高考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信可乐也。
”)李密《陈情表》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2014年厦门市高三省质检考试地理科目(厦门
2014年厦门市高三省质检考试地理科目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范围及依据1.考试范围2.命题依据二、试卷内容分析1.试卷结构(1)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2)命题规范细目表注:红色代表难度小于0.6的小题(难题)(3)试卷的题型及所占分值(4)考试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2.试卷试题的主要特点3.试卷试题的创新点(不要全面罗列,只要求分点描述试题突出的创新之处,并结合试卷实际或例题加以佐证说明) 4.试卷试题的不足之处(分析试卷的主要不足,涉及到具体题目时应举出题例并剖析)三、成绩的统计数据1.厦门市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及成绩总体情况2.厦门市选择题实测数据注:红色代表得分率小于0.6的小题3.厦门市非选择题实测数据注:红色代表得分率小于0.6的小题4.各分数段人数统计(1).各分数段人数统计(2)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图(柱状图)5.各区考试总体情况(1)各区考试总体情况表(2)各区考试总体情况图四、考生答卷情况分析注我是没有40A选答考生典型试题答题情况分析37(1)本题要求答出甲河流域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属于看图说话,但要有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
答案只要答出“北高南低”,或“西北高,东南低”都为正确,判断理由写成依据河流流向也可。
均分3.62。
存在问题1.对地势特点的答题要求不清楚,胡乱作答如:海岸线曲折;甲河流域的地势较为弯曲;地势高而弯曲;南临黑海,东临俄罗斯,地势平坦广阔,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支流多,水源充足,交通便捷,航运优势大,含沙量小;上游地势起伏大,下游平坦等。
2.把地势特点与地形特征混为一谈。
如:河流上游地势高,起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起伏小;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上游地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中游地势平缓;地势起伏大,落差大;以平原,山地为主;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势北高南低;甲河流域地势以平原为主等。
3.无关信息堆积,答题与要求不一致。
如:因为甲河流域有大面积黑土区,同时干流有多个梯级水电站,说明该地域平原分布广泛,能大规模种植粮食;甲河流域不属于河流源头,地势较低,又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所以为盆地;位于中位度之间,因为大面积黑土区,说明地势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广,土壤肥沃,干流有多个梯级水电站,说明水源丰富;降水海拔越高夏季降水越多,有冰雪融水;地势低平,是众多河流交汇处,有大面积黑土,土壤肥沃,以河谷为主,流量大;地势平缓,依据:纬度偏高,地形舒缓平坦,水流量正常,因为地势原因,较少发生自然灾害;年降水量60MM,夏季降水大,位于城市边;盐碱地、低洼地广布;降水丰富,环境好,水源丰富,因为靠近河流等4.不会判断河流流向如:北部支流密集,数量多,应为上游,南部支流少,河流径流量大,应为下游;因为河流流向较为直顺;河流自西向东流;甲河源头为黑海,北部纬度高于南部等。
【地理】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福建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地理文科综合地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Ⅰ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图4示意1992年~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2014中考考试说明·地理解读
第二部分 《2014中考考试说明· 地理》解读
考试性质:两考合一 标准参照考试
一、命题依据
1.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标准(2011年版)》。 2.福建省教育厅制定的《2014年福建省初 中学业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3.本年度厦门市教育局颁布的有关规定。 4.本考试说明。
领域
依据《课标》规定的初中(七~八年级)地理课程 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能力)
识记内容 课标依据 1.再认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赤道、两极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再认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 表面积数据 述地球的大小。 3.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周期 4.记住重要的地理经纬线及其数值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 度与纬度的划分。 5.记住地球五带的名称、划分、范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围 6.记住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范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 围 度与纬度的划分。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 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 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 过程。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 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六、能力层级
能力层级 认知过程 1.记忆——学生能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 1.1再认 确认长期记忆中和事实一致的知识。 1.2记住 从长期的记忆回忆有关知识。 2.理解——学生能从教学内容建构意义。 2.1解释 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 2.2举例 能找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具体例子。 2.3分类 根据概念或原则将某些事情(事物)归属于某类别中。 2.4总结 能提出一个陈述代表已呈现的信息或抽象出一个一般主题(要 点)。 2.5推断 能够从已有的一组信息中发现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得出逻辑 结论。 2.6比较 查明两个(或以上)客体、事件、观念、问题和情境等之间的异 同。 2.7说明 能够建构或运用因果模式。一个完整的说明包括阐明某一系统中 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发生变化等等。
2014年新课标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详细解读
2014年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详细解读变化情况:地理大纲已经下发,经与2013年考试大纲对比研究发现没有变化,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均无变化。
2014年地理高考与往年一样还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2014年高考地理一如既往地注重考察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和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辩证、创新地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复习对策:习题的选择要因人而宜,题海战术并不可取。
目前习题应由三部分构成,专题、单科综合练习、文综合练习,越到后期,综合练习尤其是文综合的比重应该越大。
做题时注意回归教材,应该多查地图和笔记。
地理非常注重能力考察。
能力考察主要包括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全面表述的能力。
要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用心去体会高考真题之中是怎样渗透这几方面的能力考察的,并要多记大题,才能抓住关键词踩到得分点。
地理考试大纲详解: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见下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合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
福建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
福建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出炉数学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关注理由我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昨日正式出台,作为今年普通高考的“风向标”,《考试说明》是我省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参考标准。
目前,《考试说明》尚未下发到高三一线老师和考生手中,本报抢先拿到最新版《高考考试说明》,并与往年进行对比,为今年高考学子温书迎考提供参考。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仍设置必考和选考内容,其中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考点有调整,其他学科总体保持稳定。
与去年比,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及难度没有大的变化。
语文新增5篇古诗文默写亮点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篇目(段落)再增5篇,分别是: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王安石《登飞来峰》。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列入今年考试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和《复活》。
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难度值0.6左右,试卷满分150分。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具体分值比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语言文字运用13分,写作70分。
数学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亮点解读: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将侧重能力测验,在考试中适当设置开放性、探索性试题,考查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2014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考试说明
必修1:《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信用工具和外汇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正确的消费原则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企业的含义公司的经营与发展(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和理财(1)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2)投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财政与税收(1)财政财政收入的构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及其构成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的作用(2)税收税收及其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修2:《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民主选举的方式及特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及其意义2.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权利和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基本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必修3:《文化生活》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坚持正确的文化创新方向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影响发展大众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必修4:《生活与哲学》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⑷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哲学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运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9)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事物发展的原因(4)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人生价值价值和人的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国家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历史类型国体与政体2.国家的管理形式代议制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实质法国政体的运行及特点三权分立制美国的两党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和实质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我国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单一制和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基本特征和利弊维护我国国家统一;4.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作用、基本原则和职能欧盟的宗旨、地位和作用中国与欧盟。
2014福建《考试说明》精校版一
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一般认为,中学数学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 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必然与或然思想等. 数学基本方法主要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割补法等.数学逻辑方法或思维方 法主要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等.它们是理解、思考、 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普通方法,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要结合数学知识多层次进行. 四、彰显能力立意,突出问题解决 “以能力立意命题”是数学的学科特点和考试目标所决定的.高考数学科考试的重点 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中应尽量避免编制刻板、繁难和偏 怪的试题,避免编制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繁琐计算的试题,力图通过数学科的考试,既考查 考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否达到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基本水平,又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测量 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从而检测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命题应突出 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力求突破固定的解答模式,要求考生抓住问 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检、组合、加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考对能力的考查应以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为重点,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 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考生实际.运算求解能力是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 包括数的运算、式的运算;包括精算、近似计算与估算.对考生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 是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同时要兼顾对算理和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空间想像能力是 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图形的处理与图形的变换都要注意与推理相结合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指能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上述几种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对数 学能力的考查要以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加强思维品质的考查. 五、坚持学以致用,强化应用意识 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与考查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数学科的特 点所决定的.应用性问题主要是考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应用题的设计应贴近生活,联 系实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 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 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 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切合我省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 生的水平,引导考生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 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 六、倡导开放探索,关注创新意识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偏重于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适当检验考生在 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因此,高考中可适当设置开放性、探索性试题, 考查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考查创新意识的问题应立足于中学数学,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 识为基本素材,考查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创新意识的创新性试题可重点体现在情景、设问等方面.在设计考查创新意识的 试题时,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另一方面,应进一步研究试题的稳定性与创新 性的关系,处理好试题创新与试题难度的关系,做到“不难不怪,难度适中”. 七、体现层次要求,控制试卷难度 高考在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方面均不同于数学竞赛和普通高中 学生学业基础会考.高考是要选拔部分合格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升入高等院 校深造,命题时应以知识为基础,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各种能力,试卷难度要适中,既要
2014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与复习建议
能够运 用所 学的地理 知识 和相关学科 的知 识 , 通过 比较 、 判断 、 分析来描 述和 阐
释地理原理和规律。
论证和探讨 地理问题是指能够用科学 的语言 、 正确 的逻辑关系 , 表达 出论证 和解决地 理问题 的过程 和结果 ; 能够运用正确 的地 理知识和观念 , 探讨 、 评 价现
4 . 建立答题模 型 , 斟酌文字 , 培养表达能力 。 在近几 年的试卷 中, 经常 出现描述某 区域地形 特征 、 河流特 征 、 气 候特征 等 的试题 。 对 于这类试题 , 我们要建立 相关 的答题 模型 , 明确 能反映该 地理事物 特 征 的要素 。 如地形 特征通常包括 三部分 : 以哪( 几) 种地形为主 、 各 类地形 的空 间分布和 地 势高低情况 。
对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 以从 以下两方面进行解读 :能够从 文字表述 中
准确 、 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 , 能够从 图表 中准确 、 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 用地理 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主要是指能够熟 练运 用各 种地理 基本技能 , 如对地理 坐标的判断 与识 别 、 不 同地理图表 的填绘 、 地理 文字 和地 理 图表之间的转换 、 基本的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 。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是指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 、 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 、 地理事物的特征 、 地理事物 的分布 和发展变 化 。 描述和 阐释地理 原理和规律是指
在《 大纲》 中体现出2 0 1 4 年高考将一如既往地注重考查考生从 图文材 料中获 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 的能力 , 调动和运用地理 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用 简洁的
语 言描述 、 阐释地理事物 、 地理 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 辩证 、 创新地论证 和探讨地 理
结合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阐述在高三地理教学与复习中的使用方法
结合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阐述在高三地理教学与复习中的使用方法。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方法的尝试当今高考文综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方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考查要求,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高三地理总复习的难度增大。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通常将高三地理总复习大致分为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强化训练、回归课本(学生自学为主)等四个阶段,其中组织专题复习是总复习的关键。
专题复习应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注意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考查学习方法、注重考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考查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地理认识”(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亚南语)这一新思路。
在专题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这既体现出地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与高考文综地理学科命题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笔者于2013--2014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在确定专题复习之“专题”时,坚持“基础性原则、能力性原则、应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即从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能力上的针对性训练、应用上的举一反三、答题技能上的方法指导等四个方面考虑。
经过比较筛选,确定十三个专题进行复习:①经纬网图的四类问题;②地球运动规律及应用;③地理图像的判读与综合分析;④地理计算方法与技巧;⑤自然地理事象的运动和分布;⑥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⑦人口与城市问题;⑧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⑨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⑩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与技巧;⑾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⑿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比较与描述;⒀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复习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照搬,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专题复习法中我尝试着“读、讲、练、评”四个环节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瞄准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紧扣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立足教材,保证专题复习课的质量。
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 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 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学科-网。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4~6题。
图24、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6、 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 地理课标版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地理课标版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014年地理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
2014年地理中考说明解读与复习策略一、2014年考试说明与2013年考试说明对比(一)相同点1.从五大方面进行阐述,即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依据、考试范围与要求、试卷结构。
2.考试内容: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地球地图部分占10%、世界地理部分占40%、中国地理部分占45%、乡土地理部分占5%。
3.乡土地理考查内容为黑龙江省地理。
4.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5.试题难度比例:易中难试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8∶1.5∶0.5。
6.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其中综合题包括填空、读图、析图、材料解析、问答、探究、连线等题型。
题型分数比例:单项选择题占40%、填空题占10%、综合题占50%。
(二)不同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即《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14年考试说明对七上的处理采用章节对应的方式进行,更为细化。
明确提出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明确指出版式为4版。
具体内容比较如下:1.地球与地图部分:重提出了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地球运动部分提出了记住南北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及五带的名称、范围,在地图的阅读部分提出了了解地图的三要素,知道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世界地理加了“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删除了“列出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名称;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在认识区域的认识大洲部分将河流改为水系,删除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在认识地区部分将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的行为动词描述和说出改为归纳和解释,突出了对地理思维的考量。
并删除了“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在认识国家部分删除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将“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改为“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
例2 设a6x6+a5x5+a4x4+a3x3+a2x2+ a1x+a0=(3x-1)6,求a6+a5+a4+a3 +a2+a1+a0。 解法1:由二项式定理有 C ( 3 x ) 6 6 (3x-1) =(1-3x) = , r (3 x )r 与已知条件作比较,得ar= C6 , 则a6+a5+a4+a3+a2+a1+a0 = C ( 3 x ) = (1-3)6=26=32。 可见,最终归结为x=1的计算,这也可 以由“差异分析”得出。
差异较大
条件本意
变换 差异较小
结论本意
变换
条件变意
沟通统一
结论变意
对象——解决问题中需变更的问题 化归变换 目标——所要达到的规范问题 方法——规范化手段、措施和技术 生疏→熟悉 复杂→简单 含糊→明朗
抽象→直观
例1 已知:tan
2
=tan3
2,tanγ=2tanβ,α、
β、γ都是锐角,求证:α+γ=2β。 对象 ①角α、β、γ 条件 ②角α、γ 特征 都是锐角 tan 2
矛盾 转化
(0, π )正切无单调
α γ 2 2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利用条件①说明 ∈(0, 2 2 2 ),β∈(0, 2 ) 第二步:利用条件②、条 件③推得tan( 2 2 )=tanβ;
第三步: 结 论
tan ( ) 2 2
2 1 tan tan 2 2 tan
其实数学并没有那么恐怖,甚至数 学就像做英语的翻译一样,关键看你如 何把题目的已知条件翻译成数学语言, 再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当然,在面对 一个数学题时,冷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只有冷静,你才能很清晰的找出这 个题的思路,只有有了清晰的思路,你 解决这个题就不难了。
解读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解读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漳州五中化学科黄炳源福建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14化学科考试说明》)终于在4月份和各位老师见面,我校高三化学备课组认真阅读《2014化学科考试说明》,深刻领会2014年我省化学卷“三个有利于和两个体现”的命题思想,全面把握《2014年化学科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能力目标。
现将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希望能与各位同仁探讨.一、高度稳定具体体现在,自2009年我省自主命题以来,我省普通高考化学科的考试范围一直是: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必考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去年,化学必考内容首次明确强调掌握22个实验内容,其中化学1模块9个、化学2模块7个以及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6个。
今年,这一要求继续保留。
那么我的解读是:今年的高考题型及题量不会有变化,实验考查的应该还是一题选择题(6分)和25题(15分左右),占整卷五分之一多一点的分数,这就要求我们复习实验时,时间要充分,重点复习22个实验。
纵观历年高考实验题,从没有课本上的实验原题,而是各实验的组合。
复习实验有条件的还是要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
重点要搞清楚22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结论解释,搞清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高考实验题多数是探究实验,很多是要同学们设计实验。
仪器连接是关键,一般是按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仪器。
总之,化学实验题要得高分,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包括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离子的检验、离子的鉴别、气体的制备等都要很清楚。
福建地理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习心得《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发布,《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力求在2013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福建省的教育教学实际。
因此,2014年高考考试地理的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研读《考试说明》,分析理解《考试说明》,本人在这里谈谈学习心得。
一、命题指导思想(1)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2)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时代性: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状况,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4)人文性: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重视考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考核;尊重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贴近考生。
(5)实践性: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考生提高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6)选择性: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设置选修模块的选答题,鼓励和促进考生个性化。
二、与2013年对比分析试题难度系数介于0.55-0.60之间。
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在内容和题型上基本没什么变化,《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部分例题及其说明有修改。
虽然地理试题难度系数从大体上看略低于历史和政治,但是对能力要求在提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复习及做题目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要把握好深度,尽量适合自己,控制好难易程度,重点应放在基础题和中档难度题型中,不要钻牛角尖,在实际做题中,甚至可以先放弃难度太高的题目,弃卒保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习心得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发布,《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力求在2013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福建省的教育教学实际。
因此,2014年高考考试地理的内容将继续与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研读《考试说明》,分析理解《考试说明》,本人在这里谈谈学习心得。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2)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时代性: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状况,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4)人文性: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重视考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考核;尊重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贴近考生。
(5)实践性: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考生提高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6)选择性: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设置选修模块的选答题,鼓励和促进考生个性化。
二、与2013年对比分析
试题难度系数介于之间。
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在内容和题型上基本没什么变化,《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部分例题及其说明有修改。
虽然地理试题难度系数从大体上看略低于历史和政治,但是对能力要求在提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复习及做题目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要把握好深度,尽量适合自己,控制好难易程度,重点应放在基础题和中档难度题型中,不要钻牛角尖,在实际做题中,甚至可以先放弃难度太高的题目,弃卒保车。
三、考核目标和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图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做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5.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6.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四、考试热点:亲近自然、走向社会,学终生有用的地理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历来高考题目尽量选择正能量的题型,除非是自然灾害类型。
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一些与生活相关联的热点,一些社会生产实践等,都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所以我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尽量可以多提供。
(一)地理不靠“背”要结合时代和社会来“用”
从地理命题材料的来源来看体现的最大特点是考终生有用的地理,地理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
1.“考的是‘用’:试卷体现出与自然与社会密切联系,试卷中看到了“用”的比例越来越大,“考的是‘用’,这是试卷最突出的亮点。
2.亲近自然:我们一个启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到广大的乡村多走走,让孩子有更多的独立实践空间,这比他让们埋头苦读要有效的多。
(二).“以新时代、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引领知识学习”
1.紧跟现代科技,了解现代社会正在发展的工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材,为今后的学习、就业提供方向,现代产业体现出明显的全球化特点。
这也扭转了大家觉得地理就是游山玩水的片面观点,地理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2.生活跟时代同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3.备考建议:地理信息系统是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福建高中学校大都没有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只是在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中简要学习,大多数的农村中学师生对这块知识点比较陌生。
而出题的高校老师多研究这个方向,容易往这个方向偏重。
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宏大的数据库支撑,福建中学都没有这些数据库,日常学生教师无从练习。
建议今后地理老师要多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版块,也建议学校或教育部门购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做为中学地理教师的科研和课堂教学的素材。
11、12题考的地球运动知识点,不仅生活中常见,难度也有所降低。
这给我们启示,今后,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偏题、难题会逐渐在高考试卷中弱化,对学生来说,如果学的东西对未来有用,就要花时间钻深、钻透;如果对未来用处不大,就可以弱化学习,这个版块每年都是难点,不仅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老师也教得非常吃力,计算量大,立体空间想象力强、地球运动往年经常考晨昏线、自转公转关系、太阳高度角……这些题目不仅偏离生活实际,难度也相当高。
我认为偏离生活的难点应当弱化,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为明年准备高考的学生的提示,不要一味纠结在一些难题、偏题、计算量大的题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