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内容摘要】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有年冬天特别冷,正月初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一路紧赶慢赶,晚上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从2001年到xx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xx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
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年。
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
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
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
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
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
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
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
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
2019年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三篇(含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9年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篇(含感动中
国颁奖词)
目录
第一篇: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二篇:学习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争做最美教师
第三篇:2019年学习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及心得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不忘本心
他,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他,收入微薄,但17年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他,靠着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担把教材一担担挑进大山里,一挑就是5年;他,面对学校缺师少教的现实给自己立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节课”的铁纪律,把自己磨练成精通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各个学科的“万金油”教师。
他就是扎根伏牛山xx小学17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潜心育人
看完张玉滚事迹影像后,感触较多,令我难忘的是张玉滚老师身处窘境依然乐观向善、淳朴真挚的笑容以及年仅38岁却略显老相、沧桑的容颜,令我动容的是一人坚守、全家奉献的无悔付出,令我折服的是抵挡诱惑、不忘本心、敢于牺牲自我的坚定。
时代楷模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有多人人能甘于清贫、扎根深山、默默坚守17载?又有多少人能在如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机遇与诱惑的新时代里,做到择一事、终一生?张玉滚老师做到了,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时代楷模张玉滚心得体会作文1000字5篇

时代楷模张玉滚心得体会作文1000字5篇张玉滚说,他愿意,用知识之光、梦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
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照亮别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小编整理了时代楷模张玉滚心得体会作文1000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时代楷模张玉滚心得体会作文1000字张玉滚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的校长,视频的内容是关于他如何成为偏远地区的一名代课老师、怎样变成如今的小学校长以及与他相关的一些故事。
当年,正值青年准备外出打工的张玉滚在其母校校长——黑虎庙小学老校长吴龙奇的恳求下留在了母校,领着微薄的薪水,当着代课老师。
他察觉到科学课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对当地的孩子来说太过陌生,于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对学生进行授课,形成了具有黑虎庙小学特色的科学课。
他心系学生,为了解决孩子的伙食问题,他半请求半威胁地让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他的妻子辞去工作,到学校帮忙做饭。
妻子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却没想到之后出了意外,让自己的三根手指不能够再正常使用。
因为这件事,张玉滚感到十分内疚,但她的妻子仍然无怨无悔地为学生做着饭。
吴龙奇老校长说着一根扁担的故事:张玉滚老师用着这根扁担到城里挑教材返校,返校途中下着雨夹雪,为了保护教材,他脱下身上的棉袄,用棉袄把教材包住运了回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微薄的工资跟在外打工的工资相差甚远,这样的天差地别让张玉滚从教的心逐渐动摇,他不想再向之前那样,连女儿想吃一个鸡腿都没有钱给她买。
正当他准备出发远行、外出打工的时候,他学生的家长劝服了他,让他知道原来他是被人需要的,没有他不行,他不能离开!他就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于是他留了下来。
为了壮大学校的师资队伍,他打起了亲戚的主意,他联系了侄子张磊。
在亲身感受下,张磊和他的女朋友余超风决定放弃城市的一切,留在这偏远山区里面教书。
其中张磊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他是为了回报教育之恩;而余超风则是对黑虎庙小学的环境感到震惊,觉得“这些孩子都那么贫苦了,要是还不识字咋办?”于是怀着恻隐之心留了下来。
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教学教材

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张玉滚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留山镇中心小学校十五年的艰辛磨练,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
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从张玉滚的先进事迹中,我认识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学习了张玉滚的先进事迹,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明白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的重要性。
我还认识到一名教师,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篇_心得体会

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篇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地处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有镇平“西藏”之称,在这里有一位守望深山十六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80后小伙,他就是“2016感动镇平十大人物之一”的小学教师——张玉滚。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回顾张玉滚历程,对学生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
大学毕业,他朋友们都劝他去南方大城市工作,但他看到山区缺教师,就下定决心到这个学校任教。
十六年来,他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但为学生们传授文化课知识,还义务担当起了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对学生们的生活起居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
由于条件很苦,每年学生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是他骑摩托车到四五十里外的镇上把书本和作业本运回来,然后发到学生手中,等等这些虽然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是看到一个个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在学校成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
张玉滚坚守着内心的这份淳朴执着,用无私的爱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所教学生的成绩在全镇也一直名列前茅。
在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全科型教师;大山里薄弱的师资条件,并没有阻挡学生们求知的渴望——美术课,张玉滚带领学生们到校外,拿起画笔,就地取材,教同学们画山、画水、画出眼前的大自然,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放飞自己的梦想。
三尺讲台,给了张玉滚诠释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也给了他传授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懂得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让他清贫的人生感知到了温暖。
大山深处的学生基本都寄宿在学校,中午放学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的餐具,排好队打饭。
为孩子们做饭的是张玉滚的妻子,妻子很朴实,不善言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学生打饭。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七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
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
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
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
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
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
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
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
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
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
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
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
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
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合集6篇)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合集6篇)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第1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八零后小学校长――张玉滚。
看他沧桑的面庞,怎么也不像是三十多岁的人,实际上他是真正的八零后。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应老校长的邀请,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1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十七年里,他靠着一根扁担,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十七年里,他成了一位“全能型”教师。
学校现有75名学生,张玉滚既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数学、英语、品德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敬一丹风趣地说:你没有教过哪门课?十七年里,他由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小学校长。
受他的影响和感召,4名退休教师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书,张玉滚曾经的学生张磊也在外出上学毕业后回到黑虎庙小学,并选择留了下来。
十七年里,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
十七年里,张玉滚九个月大的女儿因妻子带着去给学校食堂买菜,遭遇车祸夭折,他自己也曾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时,因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
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
十七年里,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
正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托起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让孩子们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张玉滚时代楷模心得体会第2篇张玉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地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为山区孩子照亮求学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登上颁奖台,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17年来,第16个获此殊荣的河南个人或集体。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1“张玉滚同志扎根乡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高贵师德、师魂的力量,他的故事直抵人心、感人至深,当选‘感动中国’某年度人物实至名归。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说,在我省160余万人民教师队伍中,不乏张玉滚、李芳式的好老师,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说,张玉滚老师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我们要用他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区教育工作者,围绕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张玉滚校长扎根深山,为师为父,用行动和爱为孩子点亮求学道路,是校长、老师的榜样。
”郑州市纬五路二小校长焦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岗位、树立坚定信仰,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许昌市襄城县屈庄中心小学老师周旭丹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要学习张玉滚老师高尚师德,学习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担当,学习他不忘初心的坚守,学习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为乡村的孩子带去改变命运的希望。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大四在校生王亚倩说,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他不断学习,将自己打造成全能型老师……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准人民教师”,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学习,争做像张玉滚、李芳一样的好老师。
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2根据昝岗乡中心校关于全乡在职教师学习张玉滚奉献精神重要指示,某年6月29日,昝岗乡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利用周五例会时间,在学校多媒体教室集中观看有关张玉滚精神的新闻报道和专题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何庄小学曹燕
张玉滚先进事迹最近一直在学习,他是一个伟大的乡村教师,他对学生们对孩子们的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一个榜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学习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起参考一下!
学习了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张玉滚对学生的爱是他最伟大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在张玉滚刚刚毕业的时候,他的同学们老师们都建议他去南方的大城市去工作,但是当时张玉滚知道祖国的很多山区很缺少老师,其实一开始他就决定了要去到最需要他的山区里去,把知识传递给那些孩子们。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这个岗位上,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不仅仅给孩子们传授了之后,还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因为山区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资源。
张玉滚对孩子们的关爱不止表现在教学上,对孩子们的生活也好关照的无微不至。
因为当地的条件艰苦,学生们的书本在当地买不到,张玉滚就骑摩托车去十几公里之外的镇上买,然后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
他说,自己这些事情他从不觉得苦,只要能够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的走出大山,他就很开心了,他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张玉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教育的工作一直做的很出色,他的座右铭就是永远要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永远不能变的。
他的学生们的成绩在整个镇上都是很靠前的,这对于这样的教育环境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吧。
山区最缺少额就是教师资源了,张玉滚一个人担起了全面教学工作,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是很强的,张玉滚带着孩子们画画,去感受大自然,这不是张玉滚擅长的,但是他希望给到孩子们更多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帮助学生们全面发展,在那个小小的讲台上,张玉滚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走出去。
张玉滚的妻子也和他一起奋斗在山区,妻子每天给孩子们做饭,手指在做面条的时候被机器碾压,造成了残疾,这些她都自己埋藏在心里,从不向别人提及。
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事业。
张玉滚的先进事迹是伟大的,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树立的榜样,他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做出了光辉的事业,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普通的工作也是可以做出伟大的成就的,我们应该用最真挚的感情付出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