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论文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普通教育学》读后感3篇《普通教育学》读后感3篇首先在对儿童进展管理方面,赫尔巴特提出的措施之一是权威与爱,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
而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受到爱戴的关键又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本人是非常赞赏这种观点的一旦获得了爱,它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自不待言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应该引起当代社会的注意。
因为在当下这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很多人哪怕是知识也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如果是这样,那受再多的教育又如何?还不行害人又害己,酿成了教育的悲剧?所以说,道德教育不是来得更重要吗?而赫尔巴特正是强调了德行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并非“有知识”的人都是有“德行”的。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代人应该要反思的地方吗?。
还有,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那么。
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反过来他也不成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他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根本的途径和手段,即教育离不开教学,要以教学为载体,而且任何教育都必须具有教育性。
我觉得这个原那么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方面,这告诉了我们思想品德这门课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学校开设这门课,让学生从小就承受道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来进展教育。
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教育者在设计课堂时时刻记得“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说设计任何一个课时,任何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要思考其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意义。
当然,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也不例外地存在一些缺乏之处,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觉得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吧。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
论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学习经验和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
因此,他倡导以“友谊”为基础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友谊,而不是通过威胁和惩罚,来获得学习的动力。
此外,他还认为,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意识,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2.赫尔巴特德育思想的特点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而闻名,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赫尔巴特强调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礼貌、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因此,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精神和道德,而不仅仅是智力。
其次,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
他认为,学生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学习。
他强调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便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知识。
此外,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该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被动的。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潜力,而不是被老师或者家长强加给他们。
最后,赫尔巴特强调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涵盖各种学科,以便学生可以接受多元化的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该接受多元化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3.赫尔巴特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赫尔巴特认为,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他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基础。
此外,他认为,德育应该以激励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律为核心,而不是强制执行规则。
这种思想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让他们更加自信、更有责任感,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赫尔巴特认为,德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赫尔巴特教育实践论文
摘要: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赫尔巴特的教育实践,分析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借鉴。
一、引言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源于其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他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
本文将分别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赫尔巴特的教育理念1. 教育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智育是教育的核心,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美育是教育的补充。
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使个体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力量、有美感的人。
2. 教育的方法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采用“心育”方法,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其道德、智力、体力和美感。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教育:赫尔巴特认为,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育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等。
(2)意志教育:赫尔巴特认为,意志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意志。
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自律等。
(3)理性教育: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是道德行为的标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理性。
理性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
三、赫尔巴特的教学方法1. 系统教学法赫尔巴特主张教学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体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学科顺序教学:赫尔巴特认为,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应按照学科顺序进行教学。
(2)按阶段顺序教学:赫尔巴特主张教学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分为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阶段。
(3)按兴趣顺序教学: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
2. 演示法赫尔巴特强调教学应注重直观性和具体性,通过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
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赫尔巴特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
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历年来的重要考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赫尔巴特的一个原则,两个基础,三个中心以及他的四阶段理论。
一、赫尔巴特的一条原则赫尔巴特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
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
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二、赫尔巴特的两个基础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
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浅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2019年文档
浅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ehHerbart。
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人们誉为“科学教育之父”。
他的道德教育目的论对传统教育派产生过重要影响,并且,我国受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影响颇深。
因此,进一步研究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目的论对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也不无参考价值。
一、对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的理解赫尔巴特非常重视教育的目的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关心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为使孩子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做好内心的准备”。
把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层次:最高目的――道德,一般目的――“可能的目的”(或称“选择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或称“道德的且的”)。
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有关的目的,是他们在将来某些时候按照他们的心向或多或少地会遇到的目的;“必要的目的”则是指学生将来不管会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品格。
在赫尔巴特看来,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目的中,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他明确指出:“一个青年人纯粹出于得到好处的目的想向某一位教师学习什么本好像他选择什么颜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领和知识,色的衣料做衣衫一样。
但是他的思想范围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
”这就是说,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完美的道德品质,发展他们敏锐的认识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能够克服各种盲目的冲动,成为安分守己以及毫不怀疑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作为最高目的的“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道德”是他的教育理想。
而选择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是教育实践中的可能的和必要的目的。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观体现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形态――“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前者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或理想,后者是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评析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评析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赫尔巴特是德国教育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对教育目的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他的著作《教育的人性原理》中,他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的整体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和完善。
以下是对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的评析:1.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整体发展: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的身心灵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智力、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素养,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要关注人的个体和整体的成长和完善。
这种整体发展的教育观念对于培养个体的多样化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2. 教育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完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达到自由和完善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自由是指在各种限制和束缚下实现自己的理性和意志,而人的完善则指通过教育培养人的智力、审美和道德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有能力、有品质的自由人。
赫尔巴特认为,只有通过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完善。
3. 教育目的与社会责任: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目的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问题。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完善,同时也要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承诺。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出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在于其全面的教育观念。
他不仅强调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智力、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素养。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完善,只有通过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完善。
同时,赫尔巴特还强调了教育目的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承诺。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培养出有能力、有品质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赫尔巴特教育学观点
赫尔巴特教育学观点哎,说到赫尔巴特,那可是教育领域的一位老前辈,他的教育学观点,就像是咱们家里的老古董,乍一看有点古朴,细品起来,嘿,那可真叫一个“深藏不露”,透着股子智慧和韵味。
赫尔巴特啊,他主张教育得有个“中心思想”,就像咱们写文章得有个主题一样。
他说啊,这教育的中心,不是别的,就是道德。
你想想看,咱们从小到大,老师是不是总跟我们念叨:“先做人,后做事。
”?这不就是赫尔巴特那“道德教育为先”的理念嘛!他觉得,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光得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学会怎么做人,怎么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行的人。
他还说,教育得有个“路线图”,得按部就班地来。
这就像咱们爬山,得一步步往上爬,不能跳着走,也不能走回头路。
赫尔巴特把这“路线图”叫做“统觉过程”,听起来挺玄乎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得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记得牢、学得透。
这就像咱们吃饭,得一口一口吃,不能囫囵吞枣,不然消化不了。
更绝的是,赫尔巴特还提出了个“管理先行”的法子。
他说啊,老师们在教书之前,先得把班级管好,让学生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这就像咱们种花,得先把土松好、把杂草拔掉,花儿才能长得好。
要是班级里乱糟糟的,学生们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呢?还有啊,赫尔巴特特别看重老师的作用。
他说啊,老师就像是园丁,得用心地浇灌每一朵花,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
老师们得有爱心、有耐心,还得有方法,这样才能教出好学生来。
这就像咱们做饭,得掌握好火候、选对食材、用对调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来。
当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观点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就像咱们家里的老古董,虽然有价值,但也有它的局限性。
但是啊,咱们得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就像咱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都是在赫尔巴特等前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总的来说啊,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观点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教育的道路。
虽然时代在变、技术在进步,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始终没变——那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
正如他所说:“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出途径、手段和障碍。
”(1)伦理学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内心自由”是指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有明确的认识,就能自觉按照道德规律办事,使自己行为符合理性原则;“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意志、作出判断的一种尺度;“仁慈”是“绝对的善”;“正义”就是守法的观念;“公平”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首倡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
他是西方历史上第已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
他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和注意等心理学问题。
他关于统觉的概念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中;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的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
道德教育理论(1)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教育目的论决定他把德育看成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目的。
他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前者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后者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2)道德教育的原则他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道德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任何教学过程部必须同时进行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从普通教育学看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
教育的可能目的是实现必要目的的基础和条件,教育的必 要目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二者密不可分。课程目标就是为了 实现教育的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培养学生多方面均衡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9
二、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一)从经验、兴趣看课程内容 (二)从统觉看课程设置的原则 (三)从儿童发展的过程看课程的程序
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
12
(一)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 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经验和兴趣的关系:兴趣存在与经验之中
13
1.经验与课程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
经验和同情。(同情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
和社会方面)
——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学生将来作为成 年人本身所要确 立的目的”
必要的目 的领域
教育者所要达 到的最高的和 最基本的目的
“道德普遍地被认 为是人类的最高目 的,因此也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
7
学 生 未 来 目 的 范 围
可能的目的 领域
首 要 目 的
“也许他今后总会把握住, 并在任何范围内去追求”
教师“必须为使孩子顺利达到这些目的而事 先做好其内心的准备” 教育应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 力得到和谐发展。
A.教育者当前必须关心的是“学生将来作为 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并为孩子能顺 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B.动局限在几方面,也 不应该通过分散这些活动来削弱它。
6
学 生 未 来 目 的 范 围
纯粹可能的 目的领域
与儿童未来所 从事的职业有 关的目的
17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评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
评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赫尔巴特1776年5月诞生于德国北部的奥尔登堡,1841年8月逝世于大学城格廷根。
他是中外历史上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著名教育家,也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他不仅对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革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给教育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以“科学教育学之父”闻名于世。
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其丰富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曾在欧美流行过一个很长的时期。
二十世纪初期,对我国的教育界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赫尔巴特的祖父曾担任奥尔登堡文科中学校长达34年之久,在教育界颇有声望。
父亲是律师和议员,母亲也很有教养,教子严而有方。
赫尔巴特的初等教育是在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协同教导下完成的。
他学习勤奋,成绩优秀。
179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德国哲学中心的耶拿大学哲学系。
1797年大学毕业后,到瑞士的一个贵族家庭里担当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从此他开始了他的教育活动。
赫尔巴特在承担各种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不间断地从事教育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和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其中,《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赫尔巴特的两部最主要的著作。
《普通教育学》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是中外历史上第一本系统的普通教育学专著。
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
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
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
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他说:“决不是所有教学都是有教育性的。
例如,为了得到收益而学习,为了谋求生计,为了娱乐,不管学习的人由此是好是坏,这里都和教育性的问题无关。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评述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评述(人文学院中文101 周克盈)【摘要】: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致力于建立科学教育学,为教育科学事业的建设,整整奋斗了44年,为教育学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以为教育家能与之比肩。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时乃至百年后的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心理学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有着“教育学之父”的称谓,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他是近代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曾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都没形成科学的规律形式。
他以伦理学阐述目的、心理学论证方法、实验学校为实践基础,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成为科学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教育学上,他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应该是教育学的基础,而教育学也应该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
他以其哲学思想为依据,建立了他的伦理学和心理学体系。
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认为哲学的全部问题就是观念,观念是心的基本构成单位,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全部是观念活动,由观念的交互作用形成意识(与经验主义提倡的观念联想不同),达到个人的觉知状态,构成心之内容。
另外,他在继承康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感觉是唯一我们所能把握的本源事件。
”在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统觉团”这一新概念,即众多观念的组合体,也是指由很多已理解的观念所组成的综合性意识,即当时的经验与知识。
而这“统觉理论”也是赫尔巴特心理学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与前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吸收了英国联想主义的思想和当时力学关于引力与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之间的关系。
赫尔巴特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支撑教育学体系的科学论据。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部经典的教育著作,它囊括了赫尔巴特所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本文将讨论《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在现实中的意义。
首先,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和道德发展。
他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定制,以培养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其次,赫尔巴特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主张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成为有能力的公民、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机会。
他强调了教育的民主和平等原则,主张教育机会应该平等地提供给每个人。
第三,赫尔巴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
他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他提出了互动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
《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促进了个体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和道德发展,这在现实中有助于培养健康、有才能和具备优秀品质的公民。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次,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以建设和谐、公正的社会。
第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将教师置于中心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参与、体验和互动。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论文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论文第一篇: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的伦理学基础、教育目的的构成。
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满人格的实现。
文章最后对其教育目的观进行了简要评价,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训育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eh Herbart。
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学建立为独立学科的教育理论家,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的美誉,同时,他也被美国教育家杜威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他的教育目的观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尔巴特讲:“教育的主要部分,常被认为是训育”,那么根据他的见解,训育是指“有目的地进行的培养”,旨在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这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教育目的的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说:“教育学透过教育者之目的概念而与实践哲学相结合,透过手段与障碍之探讨而指向心理学。
”还说:“科学的教育学是依存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前者表明陶冶之目的,而后者则指示其方法、手段与障碍。
”可见,赫尔巴特把伦理学作为教育目的的基础。
他的伦理学源于康德的道德哲学。
他注重价值和意志自由,认为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只能根据意志来判断,意志之善并不依据意志所成就的行为的程度,行为的价值只依存于意志的纯真程度。
但是他又不是完全的康德伦理学,他反对康德的“绝对命令”,认为以此作为道德的根本是错误的,应该以“先验”作为伦理学的起始。
此外,他试图以“美的判断”作为道德终极的原因,并以“美”为基础展开了其内心自由的伦理学。
教育目的观赫尔巴特曾经说过:“以我之见,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摆脱偶然的游戏,若出现为人所不容的无把握性,那么就根本不要去想对年轻人进行有意的教育;因为,偶然的事情比起父母和教师的极其细心的工作来所起的教育作用要强得多。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赫尔巴特这位教育大咖的观点呀。
你说教育像啥?赫尔巴特觉得呀,就像建房子,得有个坚实的基础。
他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把一砖一瓦整整齐齐码好,这样房子才能稳稳当当。
赫尔巴特还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呢!他觉得教师就像那引航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教师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哟!
咱再想想,学生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精心呵护和培育。
赫尔巴特主张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能一刀切。
就好像不同的树苗需要不同的养分和照顾方式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呀。
赫尔巴特还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给小树苗注入正直和善良的力量,让它们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那可不行呀!
你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如果老师不认真教,学生能学好吗?如果不注重品德培养,孩子长大了能成为有担当的人吗?这不就跟赫尔巴特的观点对上了嘛!
教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啊,得用心去做。
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放对调料,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赫尔巴特的这些观点,不就像是我们做菜的秘籍吗?
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教育,得好好琢磨琢磨赫尔巴特的这些观点,把它们运用到实际中去。
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能力的人。
这不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评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
我对教育性教学的认识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院系专业:院系专业:年级:年级:班级:班级:姓名:姓名:学号:学号:我对教育性教学的认识“教育性教学”一词首先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
他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
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 通俗地说,教育性教学就是既教书,同时又育人。
现在,我们可以把教学及其教育性理解为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科学获知,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等,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赫尔巴特教育学思想体系中,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是核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是由此决定的。
教养与教育之间、教学和管理、训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802-1809 年间,赫尔巴特发表了一系列著述阐述了他的教育性教学思想。
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方“美德可教”的理性主义传统,对于教育如何能够通过“第三者”的介入在学生身上产生“自治”的行动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他的回答是:情感起源于思想,而原则和行为方式则产生于这些情感。
只有对头脑进行训练,教育才可能实现。
而头脑就其本性而言是能够通过适当的教学而加以训练的。
追随并第一个探索赫尔巴特所开拓的教育性教学道路,即追求学科内容、教材的教育性的是戚勒。
戚勒与赫尔巴特一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形成道德品性。
但在形成方式上与赫尔巴特不同,他认为德行的陶冶和宗教的陶冶是一回事,他把宗教的、道德的知识作为教育性教学的核心。
当然,单纯用宗教的道德的学科是不能形成宗教的道德的人格的,它只有拼接学科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而且沿着这个终极目标,各自以不同方式起作用的思想圈的形成,才能达到。
这样,戚勒主张,以情操学科、意念教材——由直接涉及宗教与道德教学的宗教、历史、文学组成——作为核心,在核心周围,配以自然科学、数学、地理、体操、劳作等,把他们综合起来。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文/张斌贤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为数不多的大教育家之一。
而他的历史地位的奠定,主要在于他提供了一系列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关于教学问题的思想。
他的教学理论不仅独具特色,更重要的是,它继承并发展了近代教学研究的成果,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教学认识的水平。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这是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课题,在赫尔巴特以前,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和裴斯塔洛齐等人都先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财富。
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建立是以前人工作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它既不是纯粹思辩的产物,也不是单纯经验的结果,而是努力按照心理的原理系统建立起来的。
总的看来,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有三重心理学基础。
首先,赫尔巴特认为,应当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课程。
他指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经验和同情(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和社会的方面),这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①。
这里,赫尔巴特与卢梭要求重视儿童经验的见解是一致的。
但他又进一步指出,儿童的早期经验是分散和杂乱的,需要教学予以补充和整理,他说:“经验仿佛期待教学追随它,以分析它所积累的(表象)群;安排和连结它的分散的、不定形的碎片”②,这是因为,相对于经验和交往,教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能更深入地渗透到心灵之中③。
这样,赫尔巴特就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发展了卢梭的思想,并且改造了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那么,教学如何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补充由经验和交往已经得到的东西”④?这首先要求教学的内容能够与儿童的日常经验密切联系,赫尔巴特认为,直观教材正符合这样的要求,对直观教材加以运用,能够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为丰富,确切和真实,因此,教学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月球中的山和天堂的天使这样一些脱离儿童经验的材料⑤。
在这方面,赫尔巴特与裴斯塔洛齐的主张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赫尔巴特认为,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本身就存在于经验之中。
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教育目的、儿童的管理、教学理论、性格与训育思想,这些思想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赫尔巴特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启示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一整套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德国教育的发展,也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是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学思想体系的。
他认为,教育学应该把伦理学作为论证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作为论证教育的方法。
1.1伦理学(实践哲学)基础赫尔巴特受到莱布尼兹和康德的影响,提出所谓的“永恒”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体系,并加以说明教育的目的,即拥有五种道德观念的人。
这五种道德观念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这些道德观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巩固社会秩序的永恒真理。
1.2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
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
”[1]他充分运用心理学来论证教育上的各种问题。
2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说:“教育的最高目的、最后目的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较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
”[2]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德行的培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具体而论,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2.1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是要求学生必须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准备,为将来选择工作时的种种可能性加以考虑。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是获得广泛而又完善的观念的强大动力,一个人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那么接受的新知识和形成的新观念就越丰富。
[3]不仅直接影响德行的形成,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赫尔巴特在心理学上讲的性格,在教育上的另一对应名词就是道德。训育的目的是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主观和客观的,或积极的和消极的。他说:“凡是他在这种自我观察中视为业己存在的那部分意愿,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客观部分,但是那种在自我观察中和随着自我观察刚刚产生的新的意愿,为与前一种相区别起见必须称之为性格的主观部分。”[4](P270)这两个部分是缺一不可的,两者的结合过程就是训育的过程;只有使这两部分的道德性格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性格。教师的主要注意力应放在道德性格的客观部分或积极部分,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上。
其次,训育应该起决定的作用。它应该引导学生作出选择,如忍受什么,占有什么,作出什么决定等。这时,教育者要注意不能代替学生作出选择。
再次,调节作用。当性格的主观部分开始显示的时候,他们的思想获得了持续性和保持的能力,教育者便可开始进行调节。调节实际上是一种说服的办法。它要求教育者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讲话,引导学生。
(二)道德的意志特征
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性格的意志特征。他认为,意志是性格的基点。“儿童所缺乏的,戏剧人物所必须表现的,能用来刻划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主要表征,这就是意志,而且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的意志,这种意志是与情绪和要求的表露有很大区别的,因为情绪与要求不是坚定的,而意志却是坚定的。这种坚定性就是性格。”[4](P44)
一方面是坚强的道德意志,即对外来影响的抵御;另一方面是服从外来的道德律令。人们如何将它们协调起来呢?赫尔巴特提出对外来主张的服从要经过自己的选择,使外来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意志,达到“内心的自由”。这就是他所说的“有道德的人是命令着自己的”。实际上,这里牵涉到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赫尔巴特更强调的是他律。道德的特性是多元的。正因如此,在赫尔巴特眼里,“道德”是有弹性的。他认为,德行是一种理想,道德这个词表达向德行的靠拢。道德是不定型的、摇摆不定的,它具有可塑性。从道德向德行的过渡是从可塑型向教养的过渡。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
文章论述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的伦理学基础教育目的的构成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满人格的实现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育目的观的伦理学基础、教育目的的构成,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满人格的实现.文章最后对其教育目的观进行了简要评价,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述评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的伦理学基础、教育目的的构成。
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满人格的实现。
文章最后对其教育目的观进行了简要评价,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训育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eh Herbart。
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学建立为独立学科的教育理论家,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的美誉,同时,他也被美国教育家杜威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他的教育目的观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尔巴特讲:“教育的主要部分,常被认为是训育”,那么根据他的见解,训育是指“有目的地进行的培养”,旨在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这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1 教育目的的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说:“教育学透过教育者之目的概念而与实践哲学相结合,透过手段与障碍之探讨而指向心理学。
”还说:“科学的教育学是依存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前者表明陶冶之目的,而后者则指示其方法、手段与障碍。
”可见,赫尔巴特把伦理学作为教育目的的基础。
他的伦理学源于康德的道德哲学。
他注重价值和意志自由,认为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只能根据意志来判断,意志之善并不依据意志所成就的行为的程度,行为的价值只依存于意志的纯真程度。
但是他又不是完全的康德伦理学,他反对康德的“绝对命令”,认为以此作为道德的根本是错误的,应该以“先验”作为伦理学的起始。
此外,他试图以“美的判断”作为道德终极的原因,并以“美”为基础展开了其内心自由的伦理学。
2 教育目的观赫尔巴特曾经说过:“以我之见,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摆脱偶然的游戏,若出现为人所不容的无把握性,那么就根本不要去想对年轻人进行有意的教育;因为,偶然的事情比起父母和教师的极其细心的工作来所起的教育作用要强得多。
教育因其教育计划的可靠性才具有自身价值;教育总是在无把握的时候就用高概率来预测自己的成功与否;在非常情况下,教育的成功与否若纯是些可能性而已,就会终止教育。
”可见。
教育的目的对教育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制定教育目的呢?他说:“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因此,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这是教育者当前必须关心的;他必须为使孩子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作好内心的准备。
”可见,按照赫尔巴特的理解,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以区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2.1 可能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由于其有伸缩性和选择性,所以也称为“选择的目的”,就是指“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需要确立的目的”,是与儿童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而这些目的还“必须使其作好内心的准备”。
由于人类劳动的分工不同。
而且不同职业之间也存在着沟通的可能性,因此“大家都必须热爱一切工作,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一种工作。
但是,这种专一的精通是各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首要的目的。
因此,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其一切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这就是教育的可能的目的——“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也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的第一部分”。
2.2 必要的目的除了培养兴趣之外,教育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目的。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而“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因此,所谓的“必要的目的”就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的目的。
是以培养道德为宗旨,因而也叫做“道德的目的”。
2.3 道德的内涵赫尔巴特指出:“为要把道德定为人类与教育的整个目的,扩充道德的概念是必要的,同样,证明它的必要的各种假设,作为它的真正可能的条件,也是不可少的。
”赫尔巴特论述了道德的3个特征:1道德的理性特征:他把道德纳入了理性的王国,并将其肴作是一种超越感性的理性力量。
一个有道德性格的人应该具有道德的个人五大观念:内在的自由观念、完满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
同时,相应于个人五大观念。
有道德性格的人还应该具有道德的社会五大观念:法治社会的观念、奖赏制度的观念、行政制度的观念、文化制度的观念和理想社会的观念。
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这些道德观念以实现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论述了这几种道德观念。
内心自由的观念就是要使个人摆脱外在的、世俗的束缚,能够服从理性的判断。
内心自由的观念就是指挥、勇敢和节制的三位一体,由此生发的社会道德观念是使学生获得理想社会的观念。
完满的观念是指在内心进行理性判断的时候,要有能够分辨善恶的完善的意志。
由此生发的社会道德观念是使学生获得文化系统的观念。
仁慈的观念是指“绝对的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有仁爱之心,以避免发生恶意的冲突,由此而推出的社会道德观念是使学生获得行政的观念。
正义的观念是使人们为防止发生纷争,而要以其来调节自己、克制自己,由此观念推演的社会道德观念是法治社会的观念。
公平的观念是指在违反了上述观念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报偿。
由此推演出来的社会道德观念是奖惩制度的观念。
在个人五大道德观念中,前两种是调节个人道德行为的,后三种是调节社会道德行为的。
2道德的意志特征:赫尔巴特特别强调道德的意志特征,认为“意志就是它的基点”。
他把道德看作是个人意志力量的表现。
并把它与性格联系在一起。
他说:“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个性的核心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就是德育的目标。
”3道德的情绪特征:赫尔巴特的.道德观是对康德关于“善”的观念的继承与改造。
他把康德抽象的道德律令从理性中解放出来,还原为具体的感性活动,只有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可行的。
这里就涉及到了道德的情绪特征。
在人的各种情感的培养中,他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赫尔巴特认为在自由的道德意志与外在的道德律令之间,对外来的主张的服从要经过自己的选择,使在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自由意志以达到内心的自由,也就是他所说的“有道德的人是命令着自己的”。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更注重的是道德的他律性。
此外,赫尔巴特还谈到了影响道德性格形成的因素。
他的心理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性格,对应到教育上就是道德。
因此,他认为训育的目的就是“性格的道德力量”。
他把道德性格分为:已经存在的意愿称为性格的客观部分,把随自我观察而产生的新的意愿称为性格的主观部分。
要形成良好的道德性格就必须把性格的主观与客观部分结合起来。
那么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
其影响因素有以下4个:意志行动——这是道德性格的基础;思想范围——这对道德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性格形成的内部可靠性;素质——人的素质各不相同。
其身心素质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道德性格的形成;生活方式——懒散的生活方式会对性格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他提倡有规律而又自由的生活方式。
2.4 教育目的的超越——道德与意志自由赫尔巴特说:“道德,乃表明教育的全部目的之一名词也。
”但是,前面说过,他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的,然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养成有德行的坚强品格,也就是对于道德能够确实地实践,继而养成有德行的人格。
那么,这可以说是赫氏教育的最后目的,也是道德实践的最后目的,即超越于道德。
他对道德的解释是“道德即内在自由之完全实现”,又说:“具备稳固的现实性,其内在自由之观念即为道德。
”那么,可知道德的概念是无法脱离内在自由的观念的,而内在自由的观念是建立在与意志的关系上的,因此,道德与意志自由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赫尔巴特认为意志原则的实现就是完善的人格,要实现完整的人格,就必须要使意志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意志是善的和自由的,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并使行为合乎善的尺度。
所谓自由是内在于人的心灵中的,可以内在地考虑价值问题,独立判断,但是要在行为上合乎道德、合乎善,还必须受到义务的限制。
此外,要使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还需要进行趣味判断,也就是使行为符合高尚的趣味、防止低级的趣味。
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满的人格,赫尔巴特以教育的目的超越于道德,而人的行为合乎道德必须受意志指使。
然而意志的能力又受价值、判断和义务的约束。
所以。
它必须符合道德规范。
这样,意志原则的实现就是完整的人格。
意志虽然是善的,且教育就是要使内在的善性发展出来,但是每一个人的行为并不都是善的。
由于教育往往是内在的启发与外在的陶冶并行。
因此,教育也需要意志的陶冶。
意志的陶冶是由自然素质出发,然后引导到自由意志并使其能够进行自我判断,符合价值的标准,从而有助于教育的最高目的——完满人格的实现。
3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评价赫尔巴特是西方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是近代教育家中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山之祖,引领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潮流,同时他也由于所创建的教育学体系被杜威誉为“传统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道德力量,他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道德”对学校注重品德陶冶有很大的影响。
学校的训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也就是他说的德行的坚强品格,即有德性的人格。
因此,在发展道德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导十分重要,为了达到培养完满人格的目的,要靠人类的教养而不在于儿童的先天能力。
这就是赫尔巴特的“陶冶说”。
赫尔巴特是一位道德至上主义者,处处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个人五大道德观念和社会五大道德观念,认为意志是道德的主宰。
他将教育的最高目的超越于道德,认为道德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他的教育目的以实践哲学为基础。
特别重视道德的价值,以道德为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理想的实现。
他的教育目的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就是“向上追求”,正如他指出的柏拉图一样,努力为理想而奋斗。
他将道德的完美置于追求目标是最上端,使人能够时时力求自己道德的完美。
他重视品格的陶冶,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为是“陶冶说”。
人是具有可塑性的。
因而有教育的可能。
而陶冶正是利用这个可塑性来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德性的人格的。
现在学校的训育与赫氏的道德理论极为相似,对我们现在很有借鉴意义。
赫尔巴特是“形成说”者,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有忽视遗传因素的作用之嫌;他是教育目的的道德至上主义者,认为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不免走人伦理学的专制之途;他处处表现“意志”的至高性,但是却反对康德的“绝对命令”,自己也重蹈了康德的覆辙;他提出的个人五大道德观念中。
完满的观念不是以道德本质上要求的“质”来衡量而是以“量”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这是有所缺憾的;公平的观念中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他认为训育是品格陶冶的有利工具,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还认为训育比管理在陶冶品格上更具价值,但是训育本身是否具有这样大的功能还是有待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