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大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活动读书报告汇编专业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班级景建1班学委黄艺日期:2015-5-21《重读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作者简介】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
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写作背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大学本科都在开,但是名义上讲的是历史,实际上却不是当成历史课开的,而是按政治课开的,即使在历史系也是如此。
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灌输一种世界观,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观念史。
所谓史实,是被要求服从某种观念的。
可以说,我国的近代史讲解都走着一个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
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
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革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
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折腾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洋人那一套东西。
事实上,我们大多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革命搞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重新开放。
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噪革命,重新开始鼓噪排外。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初中学过一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然而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如“辛亥革命是在哪年暴发的?”、“洋务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又是在什么时候?”等等诸如此类简单基本的问题,我却不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来。
老师的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这段历史学了很多遍,但却对这段历史了解得甚少,就算有些时候对一些历史事件背得滚瓜烂熟,但一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
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
在我们上中学甚至小学时就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那时所用的课本只是叙述故事般的讲述历史事实。
我当时仅仅是把这些历史事实当做故事来学习来背诵的。
我根本没有往历史深处思考这些历史事实,它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
这些本是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却被我们忽略了。
在初中、高中阶段,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认知,我只是从单方面来判断这些历史人物的好坏。
但现在,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后,我懂得了如何全面客观分析评价一个人。
比如说:以前我只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叛国者,但现在我知道了:虽然李鸿章因与日本签订了卖国契约---《马关条约》而成了被举国人民谴责、唾弃的卖国贼,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当时的李鸿章也是迫于无奈。
《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又不能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倾尽国库一心筹备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大清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
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收获颇多。
首先。
我明白了学习历史最大的意义。
记得第一节课上,黄世坤老师给我们讲到,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一个人认同哪个国家的历史,他就是哪个国家的人。
历史,不仅仅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
我想到日军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为小孩灌输日本的历史认同感。
这种方式是多么恐怖,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日本的走狗。
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并且正确对待中国的历史,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其次。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近代为了民族解放的仁人志士有了更深的崇敬之心。
最早接触中国近代史是在初中,只记得一场场屈辱的战争,一条条泣血的条约。
我总是不愿面对这段屈辱的岁月。
后来,在学习了黄世坤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感觉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不是屈辱,而是抗争。
所有的屈辱就是为了那一场抗争,所有的抗争就是为了那一次新生。
鸦片战争后,有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便有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甲午中日战争后,便有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后,便有国父孙中山推翻清廷。
我们的民族不是麻木不仁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民族。
每一次的鞭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每一次的屈辱都是为了更强的抗争。
纵使抗争的路上,有很多坎坷,我们只能不断摸索,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最终找到了适合我们的社会主义。
我认为,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与近代的不断抗争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人的抗争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我记得陈天华的浓眉英气显出的不屈傲骨,我记得秋瑾的坚定眼神显出的大义凛然,我记得顾维钧据理力争却显出的力不从心,我记得谭嗣同的有心杀贼却只能喊出的无力回天。
他们,纵使失败,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
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小我,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使命,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看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
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
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
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
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
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
“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着名论断,鼓舞了气势。
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
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3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3篇篇一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
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开学后,当听说我们要上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而现在学习了之后才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
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
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
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民族危机加深,清朝几乎“破产”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涌动的年代。
首先,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他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张在华经济势力。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次之,在清朝的最后几年,各种赋税不断追加,新税层出不穷,官吏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第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外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他们甘当“洋人的朝廷”。
虽然清政府后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所以反而激化了矛盾。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无法统治了。
最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最早是发表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中,之后的《中国国民党党纲》和《建国大纲》中也有阐述三民主义以及五权宪法的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一、三民主义:(甲)民族主义: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
(乙)民权主义:谋直接民权之实现与完成男女平等之全民政治,人民有一下各权: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以及罢免权。
(丙)民生主义:防止劳资阶层之不平,求社会经济之调节,以全民之资历,开发全民之富源,其大要实施如下:1、国营实业:凡国中大规模之实业属于全民,有政府经营管理之;2、平均地权:有国家规定土地法、使用土地法及地价税法,以谋地权之平均;3、改革货币:革新货币制度,以谋国内经济之进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有感11121607 机自学院摘要: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主要写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本书在一开始就从中西的对比入手,指出“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明,而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
”对于中国怎样才能脱离当时的困境,蒋廷黻继而对:“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这些问题作了自己的论证,他从中国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文化等一系列过程中认识到必须用“近代化”来改变“中古”的面貌。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虽然蒋廷黻不可能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但是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
为什么中国在鸦片战争的震撼当初迅速走上维新之路呢?他回答到:第一,中国的守旧性太重。
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
第三,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关键词: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一民族的致命伤在书中第一章第四节有这样一句话:“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一句话无疑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近代中华民族所受的压迫与屈辱,都与民族的惰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鸦片战争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那时的中国就如蒋廷黻所说的,是一个仍滞留于中古的国家,“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具备了近代文明,所以鸦片战争在一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倒向了英国。
但是,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如果国人能够早点觉悟,那么远东的近代史恐怕要完全改写了,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在战争前后依然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对于这个问题,蒋廷黻的想法是:第一,中国的守旧性太重,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要人们做出变革极不容易;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实行改革必然会影响科举出身的士大夫的利益,反对也随之而来;第三,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总有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责,默而不言。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读书报告同其他学者写就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不同,徐中约所写的《中国近代史》因作者为海外华人,所以书中对于“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史发展进程的看法”的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
作者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因有着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且可以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所以作者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
本书为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
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该书在国内发行的简体字版本,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海外华人的史学思想,扩大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
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生于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
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
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
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主要包括西方历史学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的一派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他们认为这次战争标志着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起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龚小蓉指导老师高德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阅读文献汇编与导读》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于2014年2月,陈洪主编。
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辅助教材,其目的是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献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其主要内容由一、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二、艰辛探索与失败结局,三、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专题。
首先介绍其主要内容。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历史。
1949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其所作的报告中不仅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还谆谆告诫全党要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促使党警醒。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战争创伤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面对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在短期内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迅速地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此基础上,又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尤其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但我们仍然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新转移到经济建设,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党的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际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近现代史学习心得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学校为我们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是一门不算陌生的学科,但是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把历史的学习太当回事儿。
因此当看到中国近代发生的那些事儿时,有一种觉得自己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的感觉,因为我们竟然不记得那些屈辱的年代,那些艰苦的岁月。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2010年的修订版,上面的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今天。
学习完这本书,我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也是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现在回头去看鸦片战争,它的确是中国人一个惨痛的经历,悲痛的回忆,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遭受了屈辱,还被迫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去看,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在此之前,中国人是封建的、保守的、落后的,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有很多先进的中国觉醒了,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在鸦片战争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中国人的爱国情节以及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和反侵略的坚决性。
六三虎门销烟的壮丽画面雕刻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它作为近代爱国史诗的第一章永远铭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报告中国的近现代史,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为期一个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结束了,在张老师的辅导下,我大致把中国的近现代史又先是纵向的了解了一番,继而由浅入深,由现象入道理的深刻理解了一遍。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 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
如果历史是一处壮丽的风景,那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的课堂就是一扇窗户,正因为这扇窗户,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奋斗史,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名族精神。
在这个课堂上,我深深地被历史的厚重感和沉淀所折服。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0多年的沉淀,不仅仅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更是一部精彩的奋斗史。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一大部分来源于张老师课堂上精心挑选的历史视频和各种形象生动的历史事件。
这些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深入中国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事件就相反电影一样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其阐述的道理和教育意义也深入我心,为我所用。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在近代史和现代史之间,我对现代史颇感兴趣,因为它距我们生活的时代更近,更符合我们时代的需要,其中渗透出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现在仍然是为我们所利用的科学的思想观念。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通用4篇)
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通用4篇)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篇1我国的千年历史,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和感悟,但是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已经离我很远了,对我们现在这个国家,经历的是近代史,对如今的我们有更多的历史意义,而古代史有的是研究价值,有的是一个让中华儿女自豪的过去……而今大学生的必修课---近代史,一段知国耻国难的历史,这更让我知道如果不断为古代自豪的话,必然就是近代史的的那个悲剧。
近代史就是一场中国的抗战史,从清末到建国之间,怎么说呢?也许是是段血泪史啊,也是革命史。
我想我会对我们的国家又爱又恨,爱他们的顽强,爱他们的团结,也恨他们的迂腐,很他们的分裂,恨他们的落后,国家就这样的可悲,真可是可悲,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知耻而后勇就对了。
让我知道的,一个国家无论曾经再多么光辉,历史再怎么璀璨,毕竟这是过去,如果不思进取,那么很快会成为井底之蛙,而且会很落后,再加上,自以为是,自认为是泱泱大国,在世界之上唯它独尊。
历史的教训显而易见,其实为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历史为鉴,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和做一个强人的道理相似。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虽然国人们觉醒,通过革命,改革做到了站起来的地步,但是太平天国的失败,公车上书的悲剧结果,哪怕爱国志士一个个出现,还是一次次的失败,但是当然总会成功,就是辛亥革命,可是这个弥足珍贵的成功,依然被袁世凯窃国,经历这么多失败,国人们是顽强的……抗战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这段历史是艰难的,一位位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真是让我们现在的青年应该感到感动和自豪,无数的英雄事迹让我们缅怀纪念,我们一定要努力,为了已死去的革命烈士,我们一定要为新中国的发展努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回顾近百年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搏击,构建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近代史的开端1840正是大清帝国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逐渐发展壮大,而中国由于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已经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居功自傲,是帝国的统治者处于“天朝大国”美妙梦境中,将其它国家的人称为“番”或者是“夷”这种带有歧视性的字词。
不接受他们的技术,不允许他们的通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当朝统治者心中虚幻的泡沫而已。
岂不知,当我们都沉睡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的时候,与我们处于地球向对面的英国,进行了他们的工业革命,为他们“日不落”的黑暗意图做足了充足的准备;而处于清帝国的背面的罗宋国的沙皇的改革和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大和的明治维新都取得了十分古大的成果。
随着野心和掠夺的需要,以不列颠为主的国家将他们罪恶的贸易伸向了古老的中国。
虽然政府几次三番的颁布过禁烟令,可是在缺少科学和文化的中华土地上,鸦片贸易在清朝横行霸道,削弱了中国人的意志和文明,懒惰,好逸恶劳等等恶习出现在了一勤劳著称的中华领土上。
有外国人称中国是沉睡的东方之狮,那些愚昧的中国人还开心的认为这个评价很好,因为他们觉得,因为是沉睡的,那么终有一天他将觉醒,然而,他们却殊不知,这个概念的出现来源于罗宋的杂技表演,驯兽师为了让凶暴的狮子不具有威胁性,将喂了鸦片的肉喂给狮子食用,这样平日威风凛凛的狮子也只有沦为阶下囚。
英国鸦片贸易这样的意图令人心惊。
当虎门销烟的硝烟还在空中盘旋,1884年,英国用炮火轰开了封闭的国门,洋人的热兵器在对抗清朝传统的冷兵器时就如同戳破一个纸娃娃一样的简单,最终的结果是以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如大家所熟识的一样,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成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读书报告
我们的青春谁做主_________________ 读《毛泽东传》有感2012级非织造专业纺织三班主要负责人:陈明东2012327100071相关成员:冯磊2012327100072 李朔2012327100075尚斌2012327100076 万文杰2012327100077王炳超2012327100078摘要:读名人传记,犹如和一位挚友谈话,让我们去解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了解并走进他(她)的时代与生活,使我们更确切的洞悉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榜样的力量及血腥的教训都应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而从浩如烟海的人物传记中,独青睐特里尔版的《毛泽东传》,是大有缘由的。
我们拟将从重点介绍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人生故事精彩片段与当下青春时代的我们出现不和谐状况做出相应的对比,指出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那值得我们学习品质和精神,给出我们需要给出适合我们当今时代特征的建议。
关键词:特里尔版《毛泽东传》;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我们的青春谁做主正文:1.关于《毛泽东传》现今为止有很多版本,为何独选特里尔版?迪克·威尔逊版,罗斯·特里尔版,菲力普·肖特版,毛泽东传(全六卷)中央文献研究室版,.谢周勇版等,不外乎是非中国人和中国人视角编写。
外国人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和民族主义,显得有些偏激,甚至贬低;本国人有政治环境与民族心理等因素,较多的报喜不报忧,甚至神妖化。
这就不得不说,特里尔就显得公正和客观,凭借深厚宽广的历史与政治专业知识,以独特敏感的视角,故事情景化的平白叙写,这才成就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其主要从思想、政治角度记叙毛泽东一生的角度,保持了优美流畅、生动自如的风格,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为敏锐新颖,更多地关注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和心理分析,对于人物和情景的分析更为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并且据此更为具体地描绘出了他脑海中想象的“毛泽东的真实的画像”。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目录1. 中国近代史概述1.1 清朝末期1.2 辛亥革命1.2.1 辛亥革命的背景1.2.2 辛亥革命的影响1.3 民国时期2.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2.1 国民党的崛起2.2 共产党的发展2.2.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2.2 共产党在长征中的表现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1 抗日战争3.2 解放战争3.2.1 解放区的建设3.2.2 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2.1 对私有制度的改革4.2.2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近代史是指从清朝晚期至20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清朝的衰落、辛亥革命的推翻封建专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颠扑不破的一页,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朝末期清朝末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外国列强的侵略、民间起义的频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
光绪皇帝的挂名统治,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朝逐渐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和政治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政府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国内的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
许多知识分子和革命者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积极投入到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
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促使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事件相继发生,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社会打下了基础。
民国时期的变革和动荡,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2)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2)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篇三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
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
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
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大读书报告
青年之觉醒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冰心古时,少年、青年,被看作为年少到年长的一个过渡期,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心智不成熟的产物,唯有少数意气风发之少年,也被视为“天赋英资”之异类。
到了近代,年轻人投身于救国大业中,投身于覆灭旧社会中,但此时引起年长者愤怒的指责“逆了,逆了”。
直至新文化运动之后,新青年被人们一个整体看待,这群青年敢于立新思想,敢于实行合一,是为觉醒。
中国近代史与中国青年如果说中国近代史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的话,那么对于中国青年来说也是革命史、抗争史、斗争史。
伴随着国家浮浮沉沉,中国青年的人生也起起落落,他们在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中付诸努力,革命自身,抗争疑惑,即使到现在,青年人也在时代的推进中遇到诸多疑惑,用什么撑起自己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社会不公,社会问题频现,人生迷茫。
青年人受时代的影响,也将是时代的影响者,他们更不受思想约束,更有一腔热血,敢为人先,成为社会改革的先驱和支持者。
阿里巴巴前CEO 马云说,相信青年人,就是相信自己的未来。
社会落亡惹怒青年人自1840年来,青年人开始默默地在“大人”的庇佑下注视这一切: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之后的近百年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之觉醒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冰心
古时,少年、青年,被看作为年少到年长的一个过渡期,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心智不成熟的产物,唯有少数意气风发之少年,也被视为“天赋英资”之异类。
到了近代,年轻人投身于救国大业中,投身于覆灭旧社会中,但此时引起年长者愤怒的指责“逆了,逆了”。
直至新文化运动之后,新青年被人们一个整体看待,这群青年敢于立新思想,敢于实行合一,是为觉醒。
中国近代史与中国青年
如果说中国近代史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的话,那么对于中国青年来说也是革命史、抗争史、斗争史。
伴随着国家浮浮沉沉,中国青年的人生也起起落落,他们在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中付诸努力,革命自身,抗争疑惑,即使到现在,青年人也在时代的推进中遇到诸多疑惑,用什么撑起自己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社会不公,社会问题频现,人生迷茫。
青年人受时代的影响,也将是时代的影响者,他们更不受思想约束,更有一腔热血,敢为人先,成为社会改革的先驱和支持者。
阿里巴巴前CEO 马云说,相信青年人,就是相信自己的未来。
社会落亡惹怒青年人
自1840年来,青年人开始默默地在“大人”的庇佑下注视这一切: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之后的近百年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
”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欧洲资本家贪婪的魔掌现在伸向中国了。
俄国政府恐怕是最先伸出魔掌的,但是它现在却扬言自己
‘毫无私心’。
”
——《对华战争》
当青年人失去了“大人”的庇佑,接连战争让他们承受丧亲之痛,又或者不能忍受“大人”的庇佑,“你可以不勇敢,但不能阻止我的勇敢“,再或者有同伴站出来了却被杀害,他们被激怒了,“我们是伙伴,无论是人生里,还是战壕里”。
青年中有很多种,即使被激怒也有不同的做法,有农民青年一腔热血奔天朝军,也有忍怒暗观寻策,也有公车上书,还有只身渡洋行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志。
不能不说,这时候的青年人出现在社会的眼界中,也成为了众多当时的社会大利益集团的棘手之物,因为青年人不属于任何利益集团,他们的心真为赤子之心,他们不接受妥协,他们有点像在打游击战,而且又源源不断,因为思想的传播,加入他们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趋势在当时开始萌发,爆发之际更令人眼瞠。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变法通议》
虽然说梁启超兄台立此著是为清政府维新之业,但其中开始争取青年人的机会,通过大兴教育,增加青年人的机遇,增加青年人的见识,特别是关注了女青年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改变官制,以图让有见地有抱负有能力之青年登上社会资本的掌握层,进一步加快革新。
青年人以新姿态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知道,其是新旧民主主义的分界点,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而对于青年来讲,这是一个仪式,作为一个整体登上历史舞台。
“翳我祖国,以最大之民族,聪明强力,超绝等伦,而沉梦不起,万事堕坏;幸为风潮所激,醒其渴睡,旦夕之间,奋发振强,励精不已,则半事倍功,良非夸嫚。
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在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
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
吾于《民报》之出世觇之。
”
——《民报》发刊词
他暗示着青年人应该是那群适应于世界,却能行革新之说的一群人,向全中国传输新思想,并使其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最后知行合一,形成革命之力。
传教士以自身的信仰驱使他们疯狂地向世界各地铺撒他们的信仰,而那一刻的青年人也用自身的信仰振聩神州大地,不同的是,传教士用巧妙的逻辑影响着世人,青年人用自身的感受和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影响着同为青年的一群人,用整个青年群体的努力影响整个社会的认知,或者是让社会里的“大人”们愧疚,只要引起了反思,当时的社会就有救了。
而当时“问题小说”涌现,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是当时启蒙运动的产物。
其中代表作是冰心的《超人》,其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惨淡的呻吟所困扰,出钱给他看病,最后被病人即小朋友禄儿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的故事。
对一切都很排斥,发出惨淡呻吟,被小朋友禄儿感化,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一切,不得不说中国近代史的确很像一个青年在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信青年人,就是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