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中新陈代谢过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方面: 1953年Sanger首次测定牛胰岛素 的化学结构(一级结构); 60年代测定了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的立体结构(peruty)。
核酸方面: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 螺旋结构;1958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 则;
1961—1965 年, Nirenbery 破 译 全 部 遗传密码;
3、糖复合物与生物膜
4、激素、生长因子及癌基因的研究也得 到发展。
关于蛋白质了解多少?
功能、组成、结构、性质、 分析???
合作愉快
2011
2、研究生物体中新陈代谢过程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生物小分子 合成为生物大分子,需要能量;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生物大分子 分解为生物小分子,放出能量。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伴相随
3、研究遗传信息的表达 4、 研究物质代谢的调控
二、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及现状
1、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1年首次合成工具有天然活性的酵母丙氨酸 tRNA 分 子 ( 1972 年 美 国 科 学 家 人 工 合 成 DNA)。
1990年11月,白春礼(扫描隧道显微镜),变性噬 菌体脱氧核糖核酸的一种新结构——三链辫状 结构、从而突破了DNA只有双螺旋的学说。
三、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1、蛋白质领域: 1)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与功能 2)肽链的折叠 3)生物活性肽的研究 4)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5)肽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6)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二阶段:1930-1950年研究生物体内代 谢途径 动态生化阶段
新技术: 同位素标记、电镜、X一衍射、层析、 电泳、超离心等
主要成就: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途径(EMP-TCA) 脂肪酸分解途径(β-氧化); 氨基酸、嘌呤、嘧啶及脂肪酸等生物合
成途径等。
第三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主 要特点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酶学领域
1)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依旧受到关 注
2)固相化酶和生物传感器
3、核酸领域
1)RNA的研究又趋活跃,新的发现层 出不穷
2)研究的主要材料已从80年代前的原 核生物转向真核生物。
3)核酸与核酸、核酸与其他生物大分子 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4)核酸测序的突破使得越来越多物种的 基因组得以测序
其它:
Monod提出酶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Mitchell创立了化学渗透学说;
Jacob提出了操纵子模型等。
2、我国生物化学的主要成就
吴宪等人在蛋白质变性理论、免疫化学、Biblioteka Baidu糖测 定上有突出成就。 1965年上海生化所、上海有机所、北大联合首次 分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结晶牛胰岛素。 1972年用χ—衍射研究了猪胰岛素的三维结构、 分辨率1.8A。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静 态描述性阶段) 对生物体各组成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 成及理化性状的研究
第一阶段
a)E.fischer测定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 提出蛋白质由肽键连接;
b)J.B Sumner于1926年首次从刀豆中 分离并制成脲酶结晶,证明它是蛋白质;
c)食物分析和营养研究发现维生素和激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