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一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febf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3.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我介绍,认识新老师和同学,适应新的环境。
首先,老师会作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自己,并邀请学生拉手交朋友。
接着,老师会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介绍四个小动物,包括___、___、___和创创鼠。
四个学生会戴着头饰上场,向各小组问好并作自我介绍。
最后,老师会要求同桌同学相互认识,成为新朋友。
活动二:交朋友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学生会分成小组,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如猜谜语、折纸等,以此来培养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在游戏中,老师会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纪律,并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活动三:制作贺卡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制作贺卡,表达对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学生会研究如何制作精美的贺卡,并写上自己最美的祝福语言,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
同时,老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研究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想办法解决。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相互认识,例如拍拍手、拉拉钩等。
老师可以示范制作名片,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名片。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换名片,老师也可以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
此外,唱儿歌也是一种有趣的交友方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例如找朋友和网小鱼游戏。
老师可以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同时教唱相应的儿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并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同时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研究。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进行击鼓传花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在点播课文彩图的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并讨论礼貌的行为。
在认识课程表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整理书包,并让他们认识课程表的作用。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4952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c.png)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第一章:我和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特点。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优点。
教师通过示范,教育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1.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优点,并说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第二章:我们的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集体利益的良好品质。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规则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教师示范如何遵守规则,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2.3 教学活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违反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第三章:我爱我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良好品质。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家庭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示范如何尊敬父母,教育学生关心家人。
3.3 教学活动家庭故事分享:学生分享关于家庭的故事,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家庭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家庭生活中的相互关爱。
第四章:学校的乐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重要性,培养对学校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重要性,理解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通过学校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乐趣,培养对学校的热爱。
教师示范如何尊敬老师,教育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
4.3 教学活动学校活动分享:学生分享在学校参加的有趣活动,表达对学校的热爱。
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游戏,体验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ae99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家庭成员、校园生活、社会交往等基本道德与法治知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发生在学生身边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道德与法治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单元重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板书设计。
2. 内容:每个单元核心知识点,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家庭成员,并描述他们特点。
(2)简述校园生活中一个快乐瞬间。
(3)谈谈你对遵守规则认识。
2. 答案:(1)略。
(2)略。
(3)遵守规则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要保障,只有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有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严谨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情景,确保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激发他们兴趣和思考。
例如,在讲述家庭关系时,我可以分享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帮助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温暖。
2. 例题讲解:我在讲解例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0239e21a26925c52cc5bffc.png)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导读:本文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
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录像。
4、教学器材: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一、游戏明理: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自己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6、比赛:(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激情: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4、学生谈体会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三篇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d26e2cf121dd36a22d828f.png)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三篇【篇二】活动目标: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活动难点: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活动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上课了活动目标: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活动难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师:刚才叮铃铃、叮铃铃,什么响了? 生:电铃响了。
师:电铃响了,说明了什么? 生:上课了。
师:听到了上课铃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二、创设情境,感悟规范活动一进教室师:(老师摇铃,请几位同学表演进教室。
)平时,你们是怎么快快进教室的? 生:(交流汇报) 师:上课铃一响,我们应该快步走进教室,不拥挤,准备好学习用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等老师来上课。
三、情境体验,深化认识活动二课堂发言师:(随机提问)对刚才发言的情况,你最喜欢谁的表现?为什么? 师: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大家交流一下。
活动三认真听讲师:小朋友两手都拿笔,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试试在5秒钟内能画好吗? 学生动手画。
师:刚才小朋友们试过了,你认为能画好吗? 学生:不能。
师:如果我们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想别的事或做别的事,我们能学好知识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四、评比激励,促进内化师:我们评一评上学以来,在课堂上谁表现,并说出理由。
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篇三】活动目标: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活动难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活动过程:一、了解学校纪律1、指导学生看书第13页,师:图上讲的是一回什么事?2、师:假如你有事或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你会怎么做呢?3、学生互相交流。
4、师:能来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呢? 指名学生回答。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f3e60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1.png)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上学了适应新环境懂礼貌,守纪律2. 课堂内外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做作业,认真检查3. 我们是一家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4. 朋友在一起学会与同学相处互相尊重,谦让友爱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关爱家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我上学了: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我们是一家:通过讲述家庭故事,让学生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
(4)朋友在一起:分享与同学相处的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友好相处。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上学了:适应新环境懂礼貌,守纪律2. 课堂内外: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做作业,认真检查3. 我们是一家: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4. 朋友在一起:学会与同学相处互相尊重,谦让友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一天学校生活。
(2)你在家里是如何帮助家人的?(3)与同学相处的例子,分享一个你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2. 答案:(1)描述一天的学校生活,要求包含上课、课间休息、做作业等环节。
(2)在家里帮助家人,如: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
(3)分享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要求真实可信,体现互相帮助、友爱等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道德与法治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998d1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d.png)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为,简称知、情、意、⾏。
⽆忧考⼩编整理了⼩学⼀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上学去教学⽬标:1、让学⽣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活动时间约32分钟)⼀、导⼊。
1、师⾃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名⼩学⽣了,欢迎你们。
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传花”——介绍⾃⼰。
(让每个学⽣都有进⾏⾃我介绍的机会。
)⼆、点播课⽂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课⽂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朋友们在⼲什么?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4、参观完教室,⼩朋友快坐好,⽼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结)5、上学了,我们的⽣活发⽣了什么变化呢?(⽣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结)⼆、动⼿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课⽂插图,⼩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来⼲什么的?2、⽼师⽰范做课程表。
3、学⽣动⼿制作。
三、总结全⽂。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通过做名⽚、交换或佩带名⽚以及多种游戏⽅式来交往。
看看我们的学校教学⽬标:1、帮助学⽣初步认识学校,了解⾃⼰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
2、激发学⽣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学习、⽣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学习、⽣活中的问题。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f7c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8.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诚实守信。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四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五章: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六章:团结合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团队游戏法,小组讨论法。
第七章:公平正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学会公平对待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正义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公平正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八章:负责任的行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负责任的行为。
一年级思想品德优质教案三篇
![一年级思想品德优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60f31da0116c175e0e484f.png)
(*)主题目标:1、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小学生了,学生喜欢上学,有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3、学生熟悉所处的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的常规。
活动重点: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难点: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认识,学会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能友好的和同学相处。
活动准备:音乐、花、纸、彩笔活动导入:“击鼓传花”——介绍自己的活动,花停留在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
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活动过程:小论坛话题一:上学了,心情怎么样?话题二: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话题三: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戴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认识、交往。
(*)活动目标: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回家。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回家。
活动难点:自我约束能力活动过程:1、设置情境:放学了,突然下起了大雨,打雷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分组讨论为什么不能在电线杆、大树下避雨的道理。
并推选小组的一名同学来说说。
2、开展“安全讨论会”。
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还知道有哪些防雷击的知识?下雨下雪的天气,路很滑,走在路上要注意什么?放学的时间都比较早,在路上你常常看到些什么,你是怎么做的?放学后可以进行哪些活动,不过要注意些什么?讨论应是围绕“按时回家”、“注意安全”这一主题,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与读儿歌、编顺口溜、小品表演等形式结合。
活动小结:1、讲学生讨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汇报展示出来。
2、按时回家,你做到了吗?画颗红五星奖给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
活动延伸1、你帮助过哪些没有按时回家的同学或你曾得到过谁的帮助?2、你还知道那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活动目标:1、学生在活动懂得在放学途中要注意安全,要互相帮助,学会自己照顾自己.2、学生具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每天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活动重点: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活动难点:有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221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9.png)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爱家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人的含义,懂得家人的重要性和如何与家人相处。
1.2 教学内容:家人的定义和重要性与家人的相处之道培养家庭价值观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照片,讨论家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家人。
分享家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第二单元:我们爱学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含义,懂得学校的重要性和如何与学校相处。
2.2 教学内容:学校的定义和重要性与学校的相处之道培养学校价值观2.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讨论学校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学校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学校。
三、第三单元:我们爱朋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的重要性和如何与朋友相处。
3.2 教学内容:朋友的定义和重要性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培养友谊价值观3.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朋友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朋友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朋友。
分享友谊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谊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第四单元:我们爱社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含义,懂得社会的重要性和如何与社会相处。
4.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和重要性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培养社会价值观4.3 教学活动:观看社会新闻,讨论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社会规则。
五、第五单元:我们爱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懂得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何与环境相处。
5.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与环境的相处之道培养环保价值观5.3 教学活动:观察周围环境,讨论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保护环境。
分享环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环保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第六单元:我们爱自己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含义,懂得自己的重要性和如何爱自己。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b45d22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5.png)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第一章:《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要有小学生的样子。
教学内容:1. 小学生活的变化2. 认识新同学、新老师3.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4. 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2. 让学生分享入学以来的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教师讲解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并遵守。
4. 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5.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尊重他人的方法教学活动:1. 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列举尊重他人的表现。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4.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使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
教学内容:1. 规则的意义2. 遵守规则的好处3. 如何遵守规则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小组讨论,遵守规则的好处。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
4.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热爱祖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 使学生明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基本情况2. 热爱祖国的体现3. 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
2. 小组讨论,热爱祖国的体现。
3. 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8d961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7.png)
【导语】思想品德是⼀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们在⼀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理特点、思想倾向和⾏为习惯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学⼀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姿势。
知道坐⽴⾛的姿势可以表现出⼈的精神⾯貌,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健康。
⾏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保持“坐、⽴、⾏”的正确姿势的习惯,树⽴良好的精神风貌。
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珍爱⽣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在坐、⽴、⾛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质。
体会到正确的坐⽴⾛姿势有利于⾃⼰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种对他⼈的⽂明⾏为表现。
过程与⽅法: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能在⽼师的帮助下,通过认真训练,总结、提升获得的坐、⽴、⾛⽅⾯的经验和信息。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姿势与⾝体健康的关系。
使学⽣养成正确的坐、⽴、⾏的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坐如钟、站如松、⾏如风”的含义。
表现对坐⽴⾛姿势的正确者的欣赏。
通过认真训练,总结、提升获得的坐、⽴、⾛⽅⾯的经验和信息,在坐、⽴、⾛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导⼊ 师:刚才呀同学们起⽴时⽼师看了,没有精神,那怎样才是有精神呢?下⾯⽼师带你们去看⼀看国旗班的解放军叔叔升旗的场⾯,好吗?放映PPT。
师:说⼀说,他们精神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第⼋课,出⽰课题(PPT) ⼆、学习新课: 我们来学习坐、站、⾏姿势(板书:坐、⽴、⾛),⼩组⽐赛,看谁最棒,⼩红旗得的最多。
1、看投影:这位⼩朋友坐得怎样? 学⽣⾃由发⾔。
(⾝⼦弯了…..) 你们试⼀试,听⽼师的⼝令:⼀、⼆、三,⽣:坐端正。
师:坐有什么要求呢?看PPT。
齐读:坐如钟,挺胸膛,腿并拢,脚放平。
再来试⼀试,⽐⼀⽐谁坐得端正,保持好。
师⼝令:⼀、⼆、三。
⽣:坐端正。
⽣评价。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0247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3.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教案一:团结互助教学目标- 了解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会彼此帮助和分享教学内容1. 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和互助的乐趣2. 讲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与任务,强调共同协作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彼此帮助和分享,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团结和互助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强调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3. 分享反思: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互相了解和帮助4. 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帮助他人的善举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请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人的帮助和感谢,让家长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2. 持续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展现团结互助的品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经历教案二:友善待人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意识和行为惯- 学会尊重他人并与人和睦相处- 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教学内容1. 介绍友善待人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分析友善待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3. 提供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友善待人4. 练沟通和交流技巧,培养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问题激发学生对友善待人的思考和想法2. 概念讲解:讲解友善待人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友善与冲突的关系3. 案例讨论: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友善和不友善行为,并讨论如何解决冲突4. 沟通练:分成小组,让学生模拟一些日常交流场景,并提供反馈和建议5. 总结:强调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友善行为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境扮演不同角色,培养理解和换位思考的能力2. 友谊专栏: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友谊和友善待人的理解,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友谊专栏上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品德教育教案全册,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2f9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9.png)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通用15篇)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年的各种习俗,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年的到来。
3.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通过主题活动师生共同联欢,以及孩子们的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生活在校园、感受老师慈母般教导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学习生活的憧憬。
活动过程:1.宣布:“庆元旦迎新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我们的心儿像怒放的'花朵,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元旦,是我们大家的节日,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都在为它欢庆。
乙:让我们以最大的激情,唱起来吧;甩动双臂,舞起来吧。
全班齐唱《新年好》2.班主任致新年贺词。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大一岁了。
老师祝你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新年习俗知识小竞赛。
甲:(1)你知道过年的来历吗?(2)中国人过新年有哪些习俗?(3)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4.做游戏:放假几天先请几个同学示范,再每组派一个同学来玩。
5.乙:尽管,我们只是一棵幼苗,但我们骄傲地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甲:尽管我们只是一颗小星星,但我们幸福地闪亮在老师的身边乙:在这美好的节日中,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地说一声合:谢谢爸爸妈妈,谢谢老师,祝福你们一生健康,新年快乐。
请欣赏歌曲《祝你平安》。
6.游戏:猜猜看(事先准备一些纸片,请一人上台看后表演,其他同学竟猜。
)乙:我们是那么的可爱,我们的心灵是那么的真挚。
请听诗朗诵《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7、成语接龙:乙:游戏规则:1、成语接龙一定要跟成语;2、同音不同字可以,但一定要同声(声调)。
我先说第一个:车水马龙8、甲: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岁月。
在这阳光灿烂无比欢乐的日子里,我们非常快乐。
乙: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我们今天非常开心,能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和老师同学欢聚一堂,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将难忘的20xx送走,迎面走来的是崭新的20xx年!回首这一年我们留下的串串足迹,每人都深感振奋。
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7a0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b.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熟悉上学路上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注意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3.能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小道具、小模型,完成过马路的游戏,并通过玩游戏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
教学(具)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师生共同制作过马路的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走进生活学生课前搜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观察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标志,并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制作过马路的小道具、小模型。
二、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播放动画《欢欢过马路》。
早晨,小鹿欢欢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自己去上学吧。
”妈妈说:“你还不会过马路呢,等我把你教会了再说吧。
”欢欢不高兴了:“妈妈,放心吧,我会过马路!”没等妈妈接着说,欢欢就背着书包跑出了家门。
妈妈在家门口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欢欢答应说:“知道啦,知道啦!”欢欢到了十字路口,看见车少,心里想:“这可是过马路的好机会!”他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一辆轿车疾驶过来,一个急刹车,把欢欢吓了一跳。
熊伯伯从车里探出头来说:“孩子,你没看到红灯亮了吗?”欢欢这才抬起头来……2.师:同学们,欢欢在过马路时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不是熊伯伯及时刹车,会出现什么后果?你想对欢欢说句什么?3.师小结:过马路一定要看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在提醒我们注意行路安全,在路上,还有很多标志也在默默地提醒我们安全出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路上的标志。
三、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大家一起认标志。
1.我是标志代言人。
课件出示教科书22、23页画面。
师:瞧,这两幅图中藏着很多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谁能把它们找出来?谁先找到标志,就到台前领取相应的标志卡。
师:你们知道这些标志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做“标志代言人”,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六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58d51e804d2b160b4ec0b7.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六篇】教学目的:⑴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伎俩,相熟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⑵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亲密的设施、设备,在浓重兴趣实验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氛围中互相交流。
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自豪,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献策。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⑴导入谈话:小朋友们,教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⑵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⑶发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学生说,教师板书:我们的校园二、活动准备(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⑴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呢?⑵学生自由发言(示范中小学、绿色学校)从哪里知道的?(家长、搭档、邻居)⑶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
(播放学校环境录象)⑷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快乐、自豪、骄傲)⑸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自豪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二)分类⑴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教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的场合,真让人目迷五色!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规定,给它们分个类,好吗?⑵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上课场合: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下课场合:操场、厕所、医务室教师场合:办公室、会议室⑶这样看起来既分明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
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⑷注意事项:说话轻轻、走路轻轻。
不影响别班上课。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询问教师。
三、参观校园⑴教师会带大家参观黑板上贴的每一个地方,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心记一记它在哪里?再想一想它的作用是什么?⑵参观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计划一、教学目标: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
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行为和习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能够参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
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可见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
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
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知识和技能: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操场、教学楼及专用教室,认识老师的办公室。
知道教师节,能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校安全生活的基本技能。
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能辨别不美的行为习惯。
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全般同学及老师。
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天真无暇,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
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也许完成了一次由低向高的飞跃。
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完成质的飞跃。
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
比如有的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虚荣浮燥,不负责任,依赖性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在课间无视学校纪律,吃零食,乱扔瓜果皮核,老师批评时则泪流满面表示悔过,可是事情过后不久则依然如故;还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家长的辛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三、具体措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在实践指导中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刚入学的阶段,我在班级里组织多次“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通过讲故事、唱歌、小品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有初步的知识,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哪些常规是必须遵守的,这样对于克服在学习生活中混乱、盲从、随意、松懈等现象,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根据儿童好胜心极强,善于模范的特点,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争夺小红花”、“今天我上光荣榜”,运用教师的威信和集体的力量,开展“最亮的星星是我”、“看看我的表扬卡”等活动,树立榜样,不断鼓励,反复训练,及时强化。
再者,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例如写字,怎样坐端正,怎样控制好眼睛与写字本的距离,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怎样掌握笔顺和笔画,等等。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学习任务的承受能力的大小。
倘若再不注意及时矫正习惯,随着时间的累积,就有可能成为“差生”。
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
1、美丽的校园学情分析:本课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
小学生进入小学生活才几天时间,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充满信心,但又感到陌生感到拘束。
始业教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小学生是否热爱学校,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喜欢成为小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校园的美丽,感受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同时,要及时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在小学校园生活必须注意的安全。
教学总目标:1、认识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区分错误的行为。
3、能感受到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
难点:了解设施的作用;注意安全并区分错误的行为。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2、了解学校各种设施的作用;3、喜爱自己的新学校,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教学重、难点:了解学校各种设施的作用, 喜爱自己的新学校。
课前准备: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区别与幼儿园的不同。
2、认识一些设施,知道它们的名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谈话导入小朋友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生活,说明小朋友们慢慢长大了。
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祝贺你们成为光荣的小学生啦!不知小朋友有没有观察过,幼儿园和我们的小学校园有什么不一样啊?2、录像感知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想,小学和幼儿园校园有什么不同?学生回忆、讲述小学和幼儿园校园的不同地方。
(小学比幼儿园大多了,有很多花草树木,有爬竿沙坑;小学有大操场,有足球场,有篮球馆;小学有大大的阅览室;小学有电脑教室;小学有两个实验教室;教室里没有床了,没有厕所了……)3、小结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发现那么多不同的地方。
小朋友在这样的小学里生活高兴吗?是啊!我们的校园不但美丽,还有很多活动的地方呢。
让我们仔细去认识认识吧!二、游戏激趣提高认识不过,老师要看看,我们班哪对同桌的小朋友学会一起学习,能够说出老师出示的是我们学校的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作用?(一)、出示动画1、大操场:一头是足球场地,一头是篮球场地(或中间是草坪四周是跑道)2、电脑教室:教室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台台电脑3、阅览室:一排排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4、专业教室:一边是舞蹈教室有同学在跳舞,一边是音乐教室不时传出悠扬的乐声。
5、卫生室:有校医,墙上挂视力表6、教室前的空地,一边是厕所——男厕所,女厕所(学会识别男女厕所的标记)(二)、想一想: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学生讲述三、参观校园,真切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1、认一认我们刚才所了解的地方。
2、找一找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地方。
3、摸一摸,让我们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参观校园,师生边看边议,发现新的设施,摸摸、看看、想想。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
2、能区分正确、错误的行为。
3、能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
教学重点:知道学校里要注意安全,能区分正确、错误的行为。
教学难点:能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
教学准备:调查学校里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画面再现欣赏美丽校园学生活动的情景。
欣赏过程中教师可配话:上堂课,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校园,也走进了校园与她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的校园很美丽,小朋友在学校里努力地学习,快乐地玩耍。
二、故事讲述,提出问题1、师讲述故事:可是有一天,在美丽的校园里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有位小朋友和同学们在教室里追追打打,不小心被桌脚绊了一下,额头重重地磕在桌角上。
只见这位同学的额角立刻淌出了血,血流到了脸上、身上甚至滴到了桌子上。
原来这位同学的额角被磕出了很深的一道口子,这可把其他小朋友给吓坏了。
他们赶忙叫来了班主任老师,老师见此情景急忙把这位小朋友送到了学校的医务室,并马上通知这位小朋友的家长。
过了十几分钟,这位小朋友的家长匆匆赶到,将他送往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为小朋友缝了三针。
2、交流看法: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教室里追赶打闹很危险,自己受苦(疼痛),影响爸妈工作,老师同学也要担忧…… 教室不是活动场地,教室里桌椅多,容易磕碰,课间要做文明游戏……)3、穿插课中操:儿歌(可边念边配上适当的动作)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兔儿跳跳。
我在美丽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
三、辨析导行,争做安全小使者。
(一)、辨析并训练1、出示几幅情况相对立的画面,请学生判断,谁对谁错?课间:满地打闹玩文明游戏路队:队伍歪扭,队伍中有同学用雨伞在打闹路队整齐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下楼梯几个台阶一脚跨下,坐在扶手上滑下……2、说说为什么,讨论:这样会造成怎样的后果?3、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谁能来做做小老师,讲一讲该怎么做,或亲自示范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拿雨伞排路队回家,尖的一端要往下;排路队训练……)(二)、联系实际,发现问题,树立榜样1、在我们的班级里,你看见有小朋友玩危险的游戏吗?(如:将身体整个儿趴到走廊的边沿上在消防玻璃边上玩耍在走廊上用手扔毽子……)看见这样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2、你认为我们班级里哪些小朋友在安全行为方面做得比较好?四、课后延伸:啄木鸟小队在行动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存在着一些我们刚才没有谈及的不安全行为。
让我们人人都来做安全小卫士,把安全牢牢记在心中,带上一双雪亮的眼睛,发现其他小朋友或者大哥哥、大姐姐在做危险事的时候进行劝说,你会吗?2、老师,您好学情分析本课是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继认识自己的校园后的第二课。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入学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对自己的老师还不是很熟悉,所以,认识自己的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学会有礼貌地对待老师,同时懂得在校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老师……从而初步培养师生之间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是让小朋友尽快适应并喜爱小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适逢教师节,为此课的教学搭建了飞翔的舞台,让孩子在为自己的老师庆祝节日的情境和氛围中达成目标。
教学总目标:1、认识老师,记住老师的特征;2、认识老师的办公室,懂得进出办公室的礼仪常规;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有困难可以去找老师;4、懂得在教师节之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教学重难点:学习尊师礼仪常规,感受老师的关爱,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表达。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具体日子。
2、认识并喜欢自己的老师,能够说出老师的特征,并能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
3、知道和感受老师的爱,懂得有困难可以找老师。
教学重、难点:感受和表达对老师的爱课前准备:1、有关我国教师节的资料;2、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或《我爱米兰》;3、赞美老师的诗歌;2、学生画画的铅化纸;3、学生带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教师节。
1、引导发现畅谈:小朋友们,今天走进校园,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门口庆祝教师节的仪仗队;给老师送鲜花的学生;标语,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老师……)2、为什么今天会和往常不一样?因为今天是个不一般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节)3、了解教师节: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是教师节?(课件翻动日历,定格在9月10日)4、师小结:是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