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
供应商层级的管理制度
供应商层级的管理制度1. 引言供应商层级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营。
本文档旨在明确供应商层级的管理要求和流程,并确保所有相关方遵守相关规定。
2. 供应商层级分类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和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公司将供应商分为三个层级:核心供应商、优选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
2.1 核心供应商核心供应商是公司最重要和战略性的供应商,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公司的运营至关重要。
核心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程序。
2.2 优选供应商优选供应商是在核心供应商之外,与公司合作较为密切的供应商。
优选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需经过一定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信誉和稳定性。
2.3 一般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是公司与之合作较为简单和一般的供应商。
一般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需符合公司的采购政策和流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
3. 供应商层级管理要求公司对不同层级的供应商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和期望。
3.1 核心供应商管理要求- 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对核心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能够持续满足公司要求;- 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确保核心供应商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控制。
3.2 优选供应商管理要求- 对优选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继续满足公司的要求;-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制度,及时反馈供应商的表现和改进建议;- 加强与优选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性。
3.3 一般供应商管理要求- 根据公司的采购政策和流程,确保与一般供应商的合作符合规定;- 对一般供应商进行初步的审核和筛选,以确保其具备一定的能力和信誉;- 注重一般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交付准时性。
4. 供应商层级管理流程公司对供应商层级的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4.1 供应商评估和分类公司采取评估工具和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在供应商层级中的位置。
供应商分层分级管理四象限法
供应商分层分级管理四象限法一、基本概念供应商分层分级管理四象限法是一种常用的供应商绩效评估和管理方法,通过将供应商按照绩效和重要性进行分层和分级,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供应商关系。
二、分级四象限管理四象限法基于供应商的两个关键指标:供应商的绩效和对企业的重要性。
根据这两个指标,供应商可以被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1. 重要且优秀 (Key Suppliers):- 这些供应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非常重要,并且表现优秀,对企业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 这些供应商通常具备稳定性、高质量、竞争力和可靠性,与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
- 对这些供应商,企业需要加强合作,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发展。
2. 重要但需要改进 (Development Suppliers):- 这些供应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
- 这些供应商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交货延迟、质量问题等,但与企业有潜在的合作潜力。
- 对这些供应商,企业需要与其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其改进并提升绩效。
3. 不重要但优秀 (Sustaining Suppliers):- 这些供应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并不是非常重要,但在绩效方面表现优秀。
- 这些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高,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相对较小。
- 对这些供应商,企业需要维持合理的合作关系,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奖励,以保持其良好表现。
4. 不重要且需要改进 (Non-Critical Suppliers):- 这些供应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不是特别重要,而且在绩效方面也存在问题。
- 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可能低下,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有限。
- 对这些供应商,企业可以考虑与其重新评估合作关系,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者帮助其改进。
三、总结通过这种分层分级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绩效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目标,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能,减少潜在风险,并与关键供应商建立稳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1.引言供应商是企业物资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商良好的管理和合理的分级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供应商质量和交货期的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2.供应商分类标准根据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和合作情况,将供应商分为以下三类:1)一级供应商:具备较强的规模和实力,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2)二级供应商: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可作为备选供应商或者特定项目的供应商。
3)三级供应商:规模小,专业性强,为特定领域的供应商。
3.供应商分级评估指标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稳定性、交付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指标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货质量评估:主要考察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纠纷。
2)供货稳定性评估:考察供应商供货能力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供货延迟或者缺货现象。
3)交付准时性评估:考察供应商是否能按时交付货物,是否存在交货延迟的情况。
4)售后服务评估:考察供应商对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和态度是否积极。
4.供应商分级管理程序1)供应商评估:定期对所有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评估指标将供应商分为不同等级。
2)供应商分级: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类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并建立相应的供应商名录。
3)供应商管理: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供应商合作与沟通,提高供应链效率。
5.供应商分类管理措施1)一级供应商管理:与一级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定期与一级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其生产状况和供货情况;对一级供应商进行定期审计,确保其资质和经营状况;定期组织一级供应商培训,提高其供货质量和服务水平。
2)二级供应商管理:建立备选供应商名录,确保在一级供应商无法供货时,能及时找到备选供应商;对二级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管,确保其供货质量和交货准时性;建立奖惩机制,鼓励二级供应商优化服务,惩罚存在质量和交货问题的供应商。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正文1. 引言供应商质量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企业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企业开始依赖于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供应商。
这就给供应商质量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对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客户满意度产生了直接影响。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在实际的供应商管理中,供应商质量问题可以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一般质量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一些小问题,例如:材料的轻微污染、包装的缺陷等。
这类问题虽然不会直接导致产品质量的严重问题,但如果长期存在也会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第二级:较严重质量问题。
这类问题已经涉及到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问题,例如:产品的关键部件缺陷、工艺流程的严重问题等。
这类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引发客户投诉和产品召回。
第三级:严重质量问题。
这类问题是最为严重的,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产品严重缺陷、标准违规等。
这类问题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安全。
3. 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质量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一般质量问题,企业可以采取警告、罚款等惩罚措施,同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和改进。
对于较严重质量问题,企业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深入沟通,确定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同时要求供应商进行赔偿和整改。
对于严重质量问题,企业需要立即暂停合作,同时对供应商进行严厉的处罚。
在解决问题的企业需要寻找备选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对企业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级管理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企业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企业也需要在选择供应商时加强资质审核和风险评估,以降低供应商质量问题的风险。
总结通过对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工程类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工程类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工程类供应商的管理,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根据公司的管理需要,特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程类供应商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设备、人力等种类的供应商。
三、供应商分级标准根据供应商的业绩、信誉、服务水平、交货准时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将供应商分为A、B、C、D四个级别。
1. A级供应商:业绩优秀、信誉良好、服务周到,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交货准时率在95%以上。
2. B级供应商:业绩良好、信誉中等、服务较好,能够满足项目需求,交货准时率在90%-95%之间。
3. C级供应商:业绩一般、信誉一般、服务一般,需要进一步考察和改进,交货准时率在80%-90%之间。
4. D级供应商:业绩较差、信誉差、服务差,可能需要中止合作或者进行深度整改,交货准时率在80%以下。
四、供应商管理1. A级供应商:与A级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严格按合同要求履行合作协议,及时支付合作款项。
2. B级供应商:与B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进行业绩评估,鼓励其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其向A级供应商方向发展。
3. C级供应商:对C级供应商进行重点关注,加强监督管理,进行业绩改进培训,督促其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交货准时率。
4. D级供应商:对D级供应商进行深度监管,必要时中止合作关系,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进行深度整改,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五、监督检查1. 对各级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供应商的分级,确保供应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六、奖惩制度1. 对A级供应商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提高合作价格、延长合作期限、提供优先支付等。
2. 对D级供应商给予处罚,处罚形式包括:中止合作关系、降低合作价格、限制合作期限等。
七、其他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变动或调整,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供应商分级的控制制度
供应商分级的控制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供应商分级的控制制度,以便有效管理和监控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的表现和风险。
该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高品质的供应产品和服务,并降低供应链风险。
2. 供应商分类根据供应商的表现和风险评估,我们将供应商分为三个级别:优秀供应商(级别一)、合格供应商(级别二)和风险供应商(级别三)。
2.1 优秀供应商(级别一)优秀供应商是那些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表现优秀且风险低的供应商。
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交货准时,并与我们合作密切。
2.2 合格供应商(级别二)合格供应商是那些在大部分关键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他们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并具有潜力提升到级别一。
2.3 风险供应商(级别三)风险供应商是那些在关键指标上表现不佳且存在较高风险的供应商。
他们的产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交货延迟,或者存在其他潜在的合规和道德风险。
3. 分级标准供应商的分级将基于以下两个关键标准:绩效评估和风险评估。
3.1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将根据供应商的关键指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和协调能力。
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供应商将被划分到相应的级别。
3.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将考虑供应商的合规性、财务健康、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供应商的评估结果将与其绩效评估结果结合,以确定最终的供应商分级。
4. 管理和监控机制为了确保供应商分级的有效执行,我们将建立以下管理和监控机制:4.1 定期评估供应商将定期接受绩效评估和风险评估,以确保他们的表现和风险水平符合我们的要求。
4.2 分级调整根据供应商的表现和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定期调整供应商的分级。
优秀供应商可能提升到级别一,合格供应商可能晋升到级别二,而风险供应商可能被降级或终止合作。
4.3 额外措施针对风险供应商,我们将采取额外的措施,如要求他们改善表现、提供追踪计划或限制合作范围,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5. 实施与培训为了成功实施供应商分级的控制制度,我们将进行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政策和流程。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管理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公司决定制定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二、供应商分级标准1. 资质认证:供应商必须拥有相应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资质要求。
2. 经营状况: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包括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
公司将根据供应商的财务报表、生产设备和技术设施等进行评估。
3. 产品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并通过质量抽检和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价。
4. 供货能力:供应商必须能够按时按量地供货,并具备良好的供货记录和供货能力。
三、供应商分级管理措施1. 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是公司的核心合作伙伴,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和优秀的产品质量。
一级供应商享有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的权利。
2. 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稍低于一级供应商,但仍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公司将与二级供应商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
3. 三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是公司的普通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较为一般。
公司将与三级供应商签订短期合同,并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考核和奖惩。
四、供应商绩效评估与管控1. 绩效评估:公司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供货能力、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供应商分级的参考依据。
2. 绩效奖惩: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公司将对供应商进行奖惩措施。
表现优秀的供应商将获得更多的订单和长期合作机会,而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将面临减少订单和终止合作等处罚。
3. 供应商合作协议:与供应商建立正式合作关系时,公司将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商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合作条件,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五、供应商培训与提升为了提高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公司将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帮助供应商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的采购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以及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根据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表现对其进行分类,以便采购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与供应商合作,并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和高质量的供应商资源。
二、分类依据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将供应商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
分类依据主要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价格竞争力和供应稳定性。
对于产品质量而言,将考虑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质量和产品合格率等因素;对于交货期而言,将考虑供应商是否能按时交付;对于服务水平而言,将考虑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和沟通反馈等;对于价格竞争力而言,将考虑供应商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对于供应稳定性而言,将考虑供应商的产能和供货能力。
三、等级划分标准1. A级供应商:具备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能够保证稳定供货,产品质量高,交货期准确,服务水平好,价格具有竞争力。
对于A级供应商,采购部门将给予优先合作和长期稳定战略合作的机会。
2. B级供应商:产品和服务质量较好,交货期准确,服务水平较高,价格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相对于A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对于B级供应商,采购部门将与其合作,并寻求与之合作的战略性机会。
3. C级供应商:产品和服务质量一般,交货期不稳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价格竞争力较弱。
对于C级供应商,采购部门将与其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但会严格监督其质量和交货期,同时寻求与其他更优质的供应商合作的可能性。
四、等级评估和管理1. 等级评估:采购部门将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等级,并将评估结果通知供应商。
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价格和供应稳定性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参考供应商的整体表现和与其他供应商的比较。
2. 等级管理:采购部门将根据供应商的等级,制定相应的合作计划和合同条款。
对于A级供应商,将进行长期战略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对于B级供应商,将重点关注其改进潜力,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对于C级供应商,将加强监督和管理,并鼓励其提升综合能力。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1. 引言供应商质量是一个企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供应商质量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处理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以确保不同级别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2. 供应商质量问题分级管理的意义供应商质量问题种类繁多,且程度不一。
分级管理的目的是将供应商质量问题进行分类,以便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级别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供应商质量问题分级管理的原则3.1 根据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将供应商质量问题分为三个级别:一级问题为严重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二级问题为一般问题,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不会导致无法使用;三级问题为轻微问题,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
3.2 根据质量问题的频次进行分类将供应商质量问题分为两个级别:频次较高和频次较低。
频次较高的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
4. 供应商质量问题分级处理的步骤4.1 收集问题数据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质量问题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机制,收集与供应商相关的质量问题数据,包括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频次、严重程度等信息。
4.2 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频次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数据,对每个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频次。
评估可以结合质量控制方法如质量控制图分析问题的趋势和规律。
4.3 分级处理质量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级别,一级问题和频次较高的问题应优先处理。
对于一级问题,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供货、与供应商进行严肃的沟通和协商、进行供应商评估和改进等。
对于二级和三级问题,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制定并执行改进计划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分级管理及处理措施对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
(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
供应商分级管控管理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工程及备品备件质量,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使供应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XX公司发生的供应采购及工程采购行为。
第二章供应商分级第三条供应商的评定指标: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服务指标。
(见附表1 供应商评价表)1、质量指标:主要用来料批次合格率进行评价:来料批次合格率=(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 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由设备处检验部门提供,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由供应部门从系统中导出。
2、供应指标:主要用合同兑现率进行评价合同兑现率=(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
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由业务人员从系统中导出。
3、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以对标价格对标系数进行评价1)、同类对标企业由供应处长指定。
2)、对标内容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进行遴选,并由二级主管转承对标目标单位。
3)、对标结果及对标分析改进方向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做出。
4)、被评价供应商经济指标=经济目标分值/目标企业对标价格系数4、服务指标:分为评价部分和鼓励部分1)、评价部分以评价周期内供应商应邀服务次数与供应商被邀请服务次数的百分比来确定。
(吨钢承包的供应商此项为满分)2)、鼓励部分以供应商定期走访到一线走访不少于两次/年,主动培训或应邀培训不少于1次为评估指标进行加分。
第四条:供应商的评级1、供应商分级:供应商按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可分为优秀供应商、良好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淘汰供应商。
2、分值标准: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供应商得分在85-94分区间的为良好的供应商得分在75-84分区间的为一般的供应商得分在74分以下时为淘汰供应商。
3、评级审批程序:供应商评级由业务、设备检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备件室主任组织初评,评审结果交供应处长审核、经营副总审批后,向供应商发布。
新版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新版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供应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家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相关。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降低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二、供应商分类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能力和业绩,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等级。
1.A级供应商:A级供应商是最重要的供应商,对企业的产品品质和供应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A级供应商应具备以下特点:(1)产品质量稳定可靠;(2)交货准时且可靠;(3)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4)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5)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有一定的意识和贡献。
2.B级供应商:B级供应商相对于A级供应商,对企业的供应链安全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小。
B级供应商应具备以下特点:(1)产品质量达到基本要求;(2)交货准时;(3)具备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务能力;(4)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
3.C级供应商:C级供应商为一般性供应商,对企业的供应链安全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小。
C级供应商应具备以下特点:(1)产品质量可接受;(2)交货准时;(3)具备基本的售后服务能力。
三、供应商管理流程1.供应商评估和审批(1)对新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企业注册信息、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认证等方面;(2)制定供应商审批流程,包括评估表格、核查资料、实地考察等;(3)根据评估结果,分配供应商等级。
2.供应商绩效评估(1)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售后服务、技术创新等;(2)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影响供应商等级的维持或调整;(3)供应商绩效评估结果与供应商沟通反馈,以促进供应商的改进和提升。
3.供应商合同管理(1)与A级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2)与B级和C级供应商签订短期合作合同,确保合作的灵活性;(3)合同中应包括质量要求、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条款。
4.风险管理(1)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供应商的风险;(2)针对高风险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监督、寻找备选供应商等;(3)定期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行演练,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I. 简介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优化供应商管理、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本制度旨在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分类、差异化的管理,以便采购部门能够更好地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II. 策略目标1. 实现供应商多元化:通过分级管理,建立多层次的供应商库,确保不同类别的产品和服务都能得到充分的供应。
2. 提高采购效率:将供应商按照能力和贡献度进行分类,以便采购部门能够在具有高能力和稳定性供应商的支持下,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3. 降低采购风险: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4.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优秀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III. 分级标准供应商分级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供应能力:包括供货能力、供货稳定性、交货准时率等。
2. 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质量控制体系、质量认证等。
3. 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技术先进性、创新能力等。
4. 价格竞争力:相对市场价格的竞争力,价格合理性、价格稳定性等。
5. 服务水平:售后服务、技术支持、配送能力等。
IV. 分级管理措施1. 一级供应商管理:- 与一级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定期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对供应商在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 分析并挖掘一级供应商的潜力,促进持续改进和合作共赢。
2. 二级供应商管理:- 对二级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估,并与其签订临时购销协议。
- 监控二级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质量表现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对二级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根据表现进行调整和升级。
3. 三级供应商管理:- 针对资质较差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
- 与三级供应商建立临时采购合同,对其供应情况进行严密监控。
- 对三级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检和评估,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V. 供应商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供应商整体水平,供应商培训和支持工作也是分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供应商是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并根据其不同的能力和贡献程度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提出了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二、供应商分类根据供应商的业务范围、规模、能力和潜力等因素,将供应商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
1. 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是企业重要的战略供应商,通常是提供关键零部件或服务的供应商。
他们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在供应链合作中表现出色。
一级供应商与企业形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享有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是在企业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供应商,但相对于一级供应商来说,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二级供应商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还需要持续的改进和提升才能达到一级供应商的水平。
3. 三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是供应链中的一般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较小。
他们通常是产品辅助性零部件或非核心服务的提供方。
三级供应商需要满足一定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但相对于一、二级供应商来说,要求相对较低。
三、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为了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绩效,以及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体系。
1. 供应商评估指标在供应商评估中,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供应商,设置相应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绩效:产品质量、缺陷率、退货率等。
- 交货绩效:按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等。
- 价格绩效:价格合理性、利润率等。
- 技术绩效: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
2. 供应商管理措施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促进供应商的改进和提升。
对于一级供应商,企业将与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并进行定期、深入的战略对话。
企业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公司供应商管理工作,确保公司采购目标的顺利实现,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并规范供应商选择、评价及管理工作,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工作。
三、基本原则供应商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谐共赢原则,维护已有供应商的利益,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同时也注重发掘新的供应商,并根据供应商的质量、服务、价格等情况进行等级管理,吸引更多的优质供应商。
四、分级标准1、分级依据分级依据采购量、产品类别、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供货能力、信誉度、合作历史等因素进行评估。
根据供应商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2、供应商分级标准(1) 一级供应商1) 公司历史供应商或已成为公司战略供应商。
2) 公司重点合作伙伴。
3) 供应商的质量、服务和合作方案较为优质。
4) 具有稳定的商业、技术和预算基础,可以长期合作。
5) 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能够保证供货及时性。
6) 供应商信誉度较高,合作良好。
(2) 二级供应商1) 具有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2) 具有较高的供货能力和稳定的供应渠道。
3) 具有一定的商业、技术和预算基础。
4) 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进并符合规定要求。
5) 供应商信誉度较高,合作稳定。
(3) 三级供应商1) 由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推荐的供应商。
2) 具有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3) 具有一定的供货能力和供应渠道。
4) 具有一定的商业、技术和预算基础。
5) 供应商信誉度较高,可以短期合作。
(4) 四级供应商1) 新供应商或尚未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
2) 具有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3) 具有一定的供货能力和供应渠道。
4) 具有一定的商业、技术和预算基础。
5) 供应商信誉度较低,需要进行长期考察和评估。
五、分级管理流程1、新供应商的审核(1) 采购员提供供应商资料,包括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
(2) 财务部门审核供应商的财务状况。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一、引言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有效管理供应链,并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指导规范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原则、内容、执行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目的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系统化的供应商管理框架,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运营质量;2. 优化供应商的选择过程,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3. 提供评估供应商绩效的标准和方法;4. 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对供应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偏听偏信;2. 风险控制原则:针对不同供应商的风险程度和业务重要性进行适当分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3. 精细化管理原则:根据供应商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流程;4. 长期合作原则: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实现业务发展和增长。
四、内容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供应商分类标准: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能力、供货能力等指标,将供应商分为不同等级;2. 供应商审核和评估:对新供应商进行审核,并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包括质量、交货准时性、合作意愿等方面的综合考核;3. 供应商培训和支持:根据供应商的需求,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其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4. 供应商退出机制:针对表现不佳或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制定相应的退出和替换机制;5. 供应商奖惩措施:对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和激励,对不合格的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执行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制定操作流程:明确供应商管理的各项环节和具体步骤,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2. 建立管理体系:设立供应商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和权限;3. 提供培训和指导: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悉制度和执行流程;4. 实施评估和监控: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5.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供应商的分级管理制度。
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
欢迎共阅供应商分级管控管理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工程及备品备件质量,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使供应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XX第三条(见附表1供应商评价表)1、来料批次合格率=2-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出。
3、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以对标价格对标系数进行评价1)、同类对标企业由供应处长指定。
2)、对标内容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进行遴选,并由二级主管转承对标目标单位。
3)、对标结果及对标分析改进方向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做出。
4)、被评价供应商经济指标=经济目标分值/目标企业对标价格系数4、服务指标:分为评价部分和鼓励部分1)、评价部分以评价周期内供应商应邀服务次数与供应商被邀请服务次数的百分比来确定。
(吨钢承包的供应商此项为满分)2)应邀培训不少于1第四条:供应商的评级1、2、分值标准:得分在953设备检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经营副总审批后,30位的供应商及本评价周期采购额在前30位的供应商。
第三章供应商变更、引入第六条原供应商的定义:1工程设备处订货配套供应商及集团公司工程设备部长期战略供应商。
2在经营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生过采购物品的并且分厂无该种物资使用不良投诉记录的供应商,3国外进口产品铭牌供应商及代理该品牌供应商。
4经过较长时间合作,形成了较好关系的长期协议供应商及集中采购供应商。
第七条、供应商变更的条件1234、供应商合作愿望不强烈的。
5、现有供应商产品质量一般,671XX公司控股内部有良好业绩。
234、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5、要求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上述条件具备3或同时具备1、2、4、5条的经过审批才可以录为新供应商。
(参见新供应商录入申请表)第九条、供应商变更及录入流程:1、采购业务发生的主体为供应商变更的第一责任人,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厂或专业处室提出变更供应商的应将供应商推荐的书面材料(详见表三)交专业部门签署意见后交供应处主管业务办理变更手续.2、A类物资供应商更换流程更换A类物资供应商,由提出单位向设备(技术)处申请,填写表三,由行。
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
供应商分级管控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习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工程及备品备件质量,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使供应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本制度习惯XX公司发生的供应采购及工程采购行为。
第二章供应商分级第三条供应商的评定指标: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服务指标。
(见附表1 供应商评价表)1、质量指标:要紧用来料批次合格率进行评价:来料批次合格率=(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 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由设备处检验部门提供,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由供应部门从系统中导出。
2、供应指标:要紧用合同兑现率进行评价合同兑现率=(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
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由业务人员从系统中导出。
3、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以对标价格对标系数进行评价1)、同类对标企业由供应处长指定。
2)、对标内容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进行遴选,并由二级主管转承对标目标单位。
3)、对标结果及对标分析改进方向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做出。
4)、被评价供应商经济指标=经济目标分值/目标企业对标价格系数4、服务指标:分为评价部分与鼓励部分1)、评价部分以评价周期内供应商应邀服务次数与供应商被邀请服务次数的百分比来确定。
(吨钢承包的供应商此项为满分)2)、鼓励部分以供应商定期走访到一线走访很多于两次/年,主动培训或者应邀培训很多于1次为评估指标进行加分。
第四条:供应商的评级1、供应商分级:供应商按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可分为优秀供应商、良好供应商、通常供应商、淘汰供应商。
2、分值标准: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供应商得分在85-94分区间的为良好的供应商得分在75-84分区间的为通常的供应商得分在74分下列时为淘汰供应商。
3、评级审批程序:供应商评级由业务、设备检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备件室主任组织初评,评审结果交供应处长审核、经营副总审批后,向供应商公布。
供应商等级管理
供应商等级管理一、 目的:为了规范供应商的行为规范,引导供应商的品质改进,最终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而特制定如下管理评估制度。
二、 适用范围:公司对外的外协供应商。
三、 权责:1、 品保部:负责对供应商产品进行质量判定,同时对供应商的抱怨处理情况进行评分处理。
2、 物控部:负责对供应商交期的确认和异常品的处理结果跟踪,并对此两项进行评分处理。
3、 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的其它服务评分。
四、 管理原则:1、 由简单的买卖关系,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由简单的管理手法,形成管理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概念。
3、 由市场化的客户是上帝的不合理现象转变为平等互利的原则。
五、 相关内容:1、 订单交期确认,执行2、 订单交期确认流程图3、 出货要求:①要求包装统一,不可用破烂包装物。
②包装上标识要求与实物一致,标识内容填写完整。
③出货必须附带检验报告。
4、 异常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厂家预定交期交期延迟原因订单日期 厂家实际交期5、供应商评比内容:评分计划:每月进行评分,每个季度进行综合评分。
(1)品质评分:50分(2)交期评分:30分(3)服务评分:15分(抱怨处理评分:8分,异常品处理评分:7分)(4)其它评分:5 分6、评定方法:(见图1)六、供应商等级的评定:1、供应商等级分为四等:A、B、C、D。
分别代表优季、良好、合格、不合格。
2、供应商等级划分的依据:A 95≤得分=100B 85≤得分<95C 70≤得分<85D 得分<70七、供应商等级运用:1、连续两个季度等级为A/B的供应商可增加供货比例。
2、连续两个季度等级为D的供应商减少供货比例,第三个季度供应商等级还不能得到提升,将予以淘汰。
3、连续三个季度等级为C或2C1D将予以降级为D。
减少供应商的供货比例。
供应商分级管理
供应商分级管理供应商分级管理是供应商管理的最终导向,供应商管理是分级管理的基础。
供应商管理目的: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双方讲究“门当户对”。
而不是业界内最好的供应商。
每个企业都希望能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最好的供应商的确能提供最可靠的产品服务,也意味着高成本,对采购企业来讲不一定是最合适,应多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选择的合适的供应商。
首先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需要把控需求,做到需求精确。
举个例子,比如采购一批喝水的杯子,只要满足功能的就可以采购,如果非要采购要镀有金边的杯子,就有些不适宜了。
需求怎么样做到精确,不但要知道他明面上的基本诉求,也应该知道的暗隐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采购的目的,即特定场景下特定需求。
比如一个老奶奶去市场买梨子,小贩如何应对,梨子大家都知道,但隐藏的需求不了解,如何能提高合适的东西。
经常小贩的回答是又甜又大,这时候老奶奶要给孕妇买,需要酸的,那是不是小贩就失去了这次机会了。
这就是不同的场景,对同一样东西需求点就不一样。
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你要最低的价格获取同一样的商品,那最好的供应商就无法得到市场最大的份额了。
单从这个上面来讲,仅关注价格确实有失公允,但如果了解精确需求角度来看,其实这个是市场精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最好的供应商不是最合适的供应商,从广义上讲,最好的供应商占有是市场精细化中份额一定是最大。
比如”老干妈“,同类中绝对是最贵的,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市场份额。
一、供应商信息收集着重点有了精确的需求,下面如何收集供应商信息,也称寻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收集。
1、供应商基本资料: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财务审计等资料2、价格资料,每年采购物品的执行价格3、合同、协议等条款4、质量问题的处理资料5、每年的供应商评估或评分6、各类行业必备的认证(如质量体系、环保等)7、样本资料相关文件8、供应商花名册,包含序号,供方名称,物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联系地址等二、供应商选择关注重点有了供应商基本信息,接下来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更好的选择出最优供应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分级管控管理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工程及备品备件质量,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使供应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XX公司发生的供应采购及工程采购行为。
第二章供应商分级
第三条供应商的评定指标: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服务指标。
(见附表1 供应商评价表)
1、质量指标:主要用来料批次合格率进行评价:
来料批次合格率=(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评定期限内供应商来料总项数, 评定期限
内供应商来料不合格总项数由设备处检验部门提供,评定期限内供应
商来料总项数由供应部门从系统中导出。
2、供应指标:主要用合同兑现率进行评价
合同兑现率=(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
未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到货总项数。
评定期限内合同约
定到货总项数、评定期限内合同约定未到货总项数由业务人员从系统中
导出。
3、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以对标价格对标系数进行评价
1)、同类对标企业由供应处长指定。
2)、对标内容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进行遴选,并由二级主管转承对标目标单位。
3)、对标结果及对标分析改进方向由二级主管结合具体业务做出。
4)、被评价供应商经济指标=经济目标分值/目标企业对标价格系数
4、服务指标:分为评价部分和鼓励部分
1)、评价部分以评价周期内供应商应邀服务次数与供应商被邀请服务次数的百分比来确定。
(吨钢承包的供应商此项为满分)
2)、鼓励部分以供应商定期走访到一线走访不少于两次/年,主动培训或应邀培训不少于1次为评估指标进行加分。
第四条:供应商的评级
1、供应商分级:供应商按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可分为优秀供应商、良好
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淘汰供应商。
2、分值标准: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供应商
得分在85-94分区间的为良好的供应商
得分在75-84分区间的为一般的供应商
得分在74分以下时为淘汰供应商。
3、评级审批程序:供应商评级由业务、设备检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
备件室主任组织初评,评审结果交供应处长审核、经营副总审批后,向供应商发布。
第五条:参与评价的供应商数量选择:上一年度采购额前30位的供应商及本评价周期采购额在前30位的供应商。
第三章供应商变更、引入
第六条原供应商的定义:
1工程设备处订货配套供应商及集团公司工程设备部长期战略供应商。
2在经营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生过采购物品的并且分厂无该种物资使用不良投诉记录的供应商,
3国外进口产品铭牌供应商及代理该品牌供应商。
4经过较长时间合作,形成了较好关系的长期协议供应商及集中采购供应
商。
第七条、供应商变更的条件
1、供应商不严格履行合同,危及正常生产,扰乱正常业务秩序的。
2、因公司生产工艺的改进,供应商不能或不配合进行技术改进的
3、产品质量出现异议,在限定时间内改进无效或改进不及时的。
4、供应商合作愿望不强烈的。
5、现有供应商产品质量一般,发现性价比更优秀的供应商。
6、长期协议供应商因特殊原因,临时不能交货的。
7、工程项目涉及到配套设备及元件,与经营部集中采购物资及供应处长期
协议采购物资发生冲突。
第八条、新供应商引入的条件
1、有2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良好业绩或在XX公司控股内部有良好业绩。
2、通过ISO9000认证。
3、原工程配套供应商但工程竣工为提供订货相关资料的。
4、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5、要求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
上述条件具备3或同时具备1、2、4、5条的经过审批才可以录为新供应商。
(参见新供应商录入申请表)
第九条、供应商变更及录入流程:
1、采购业务发生的主体为供应商变更的第一责任人,本着谁主张谁举证
的原则,分厂或专业处室提出变更供应商的应将供应商推荐的书面材料(详见表三)交专业部门签署意见后交供应处主管业务办理变更手续.
2、 A类物资供应商更换流程
更换A类物资供应商,由提出单位向设备(技术)处申请,填写表三,
由设备处调查后,设备处召集供应处、变更申请单位、使用单位、技术处进行会议论证;由主管业务根据会议纪要报请主管领导及公司领导批准执行。
3、 B类备件更换供应商,由申请单位汇总使用部门及专业处室意见(填写
表2)交供应处对口业务评议,报供应处主管领导批准执行。
4、 c类备件更换供应商,由主管业务直接填写供应商录入申请
5、供应处业务集中采购物资更换供应商,由主管业务申请(参见表4),报
请供应处长、经营副总、集团经营部批准执行。
参见集中采购物资供
应商更换审批表。
6、通过招标形式更换供应商,凭报主管领导及公司领导批准的评招标小组最终意见表,即可填写表五引入新供应商,具体办法参照新供应商录入审批程序。
7、工程项目建设应参照长期战略厂商目录开展订货工作(附战略厂商优选目录),尤其在工程订货技术要求中要求优先采用战略厂商产品进行系统配套,并接受供应处监督,当采购行为细节与集团公司战略相违背时,需由项目组报公司的同意。
第十条、供应商录入变更管理权限划分:
1)、A类物资供应商变更及引入最高审批权限为经营付总或由经营付总书面授权委托代理人。
2)、B、c类物资供应商最高审批权限为供应处长或供应处长书面委托
授权代理人。
第三章质量异议管理
第十一条:质量异议的提出:
1、分厂及设备(技术)处检验室为备件质量异议的提出单位,质量异议提出
时分厂或有关部门应一同提交事故时作业原始数据,重大或紧急事故要保
护好事故现场,设备处和供应处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并分析原因。
2、分厂及设备处、技术处建立质量异议发言人制度,由专人统一向设备处、
技术处反映质量异议。
第十二条质量异议的受理:设备处、技术处是质量异议的受理单位,非发言人提出的质量异议不受理
第十三条:质量异议的处理:
1、到达库房物资由设备处检验出的不合格项由设备处直接考核并处罚供
应商,由供应处业务执行,每月供应处凭有效凭证复印件向设备处反
馈执行情况。
2、供应处业务对设备处下达的供应商考核内容执行不利时,设备处设备
管理室代表设备处对供应处进行考核,每有一项不落实每项扣罚20
元。
3、供应处所进备件因质量问题车间急用造成让步接受时,设备处考核供
应处每项20元。
4、设备处接到备件质量异议后,紧急状况立即召集供应处、供应商、分
厂进行事故分析、责任判定,拿出解决方案,设备处是质量异议的最
终判定者,持不同意见各方可以向设备处申诉,申请仲裁。
5、非紧急状况质量异议在设备处设有专门受理部门,每周五定期将初步
判定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并限期形成督办。
不按督办进行整改的设备
处对相关单位考核。
6、设备处在每周质量走访过程中质量关注点加以分析后,一同列入周质
量督办记录,供应处自行走访产生的质量关注点由供应处长指定对口
二级单位限期解决。
7、质量异议产生的供应商变更遵照第三章执行。
第四章资金的给付
第十四条、资金给付原则:
1、合理控制资金,保障生产稳定运行为资金给付的基本原则。
2、资金给付的第一责任人为主管业务,因资金给付偏差造成不能及时到货影响
生产的,业务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与待岗、转岗、离岗处分。
3、资金给付过程应公开、公正、透明,业务员应主动接受公司所有部门的监
督。
资金支付困难的,业务应向供应商进行合理解释。
每次付款完毕在1月内不准重复申请,并且不得出现因付款而影响生产的事件产生。
第十五条、资金给付顺序:
1、A类物资货款给付优先、B类物资货款次之、c类物资最后安排,同时供货涵
盖A、B、C类物资的供应商以目前需求的物资类别为准。
2、集中采购供应商付款,由供应处按照控股公司的指示供应处综合室直接安排支
付。
第十六条、给付比例的确定:
1、A类物资供应商以及长期欠款在前五名的供应商,由室主任出具给付草案后交小组讨论决定上报供应处及公司领导审批,余下周期性付款,按照每位业务管理供应商账面余额(不含暂估)占该室总账面余额的比例进行划分,每位供应商给付额度,业务员在上述限度内自行按原则分配。
2、资金资源严重不足时,业务员要求参照第一章供应商评级的结果进行区别对待,优秀供应商优先的原则。
第十七条:本要点解释权为公司经营副总
第十八条:本要点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与本要点重复、冲突的以本要点为准(表一)A类物资供应商变更审批表
(表二)B类物资供应商变审批表
(表三)分厂(处室)新供应商推荐表编号:
(表四)集中采购物资更换审批表
CG100002
B05A0
填
表单位
(公
章):
设备(技
术)处
长:
填
表人:
供应处长:
填表时间:经营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