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社区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柳林县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思路与对策
展, 使人 民的生 活水平 普遍 得到 了提 高 , 总体上 达到 了小康 水平 , 人们 对精 神文 化生 活提 出 了更高要 求 。
这 不仅 给文 化建设 注入 了新 的动 力 , 使 得精 神 文 也 化产 品的生产 与人 民群 众 日益增 长 的精神 文化需 求 之 间 的矛 盾更 加 突 出 。坚 持 以人 为本 , 快 文 化 建 加 设, 不断 满足 人们 日益增 长 的多层 次精 神文 化需求 , 推动 人 的全面 发展 , 已经 成 为 强 县 富 民 的一 项 重 大 而 紧迫 的任务 。
命力 、 造力 和凝 聚力之 中 , 创 而且越 来越 成为 综合 国 力和 国际竞 争力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国家 的发 展 和强
盛, 民族 的独 立和 振 兴 , 民 的尊 严 和 幸 福 , 离不 人 都 开强大 文化 的支撑 。胡锦 涛 总书记 在党 的十七 大报 告 中首 次提 出 了要 解放 文化 生产力 以及 提高 文化 软 实力 的战略 要 求 , 召全 党 全 国各 族 人 民 “ 持 社 号 坚 会 主义先 进文 化 的前进 方 向 , 起 社 会 主 义 文化 建 兴 设 新高潮 , 激发 全 民族文 化创造 活力 , 高 国家文化 提 软 实力 , 现 社会 主 义 文 化 的 大 发 展 大 繁 荣 ” 实 。对
中图分 类号 : 8 54 K 2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0 0 00 — 4 0 8— 84 2 1 ) 1— 0 1 0
文化是 国பைடு நூலகம் 和 民族 的灵 魂 , 中体 现 了 国家 和 集 民族 的品 格 。 当今 世 界 , 化 与经 济 、 治相 互 交 文 政
崇义阳明文化建设建议书
崇义阳明文化建设建议书一、引言崇义县作为赣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传承地,拥有丰富的阳明文化资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崇义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二、加强阳明文化研究与传承1. 成立阳明文化研究中心,集聚学者力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工作,挖掘和整理崇义阳明文化的历史、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资源。
2. 组织专家学者编纂阳明文化丛书,出版研究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崇义阳明文化的学术影响力。
三、开展阳明文化教育与培训3. 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阳明文化教育内容,开设阳明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
4. 举办阳明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师生及社区居民讲解阳明文化的精髓,增强公众对阳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打造阳明文化品牌5. 建设阳明文化展示中心,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生动展示阳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吸引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6. 创办阳明文化艺术节,组织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打造阳明文化的艺术品牌,提升崇义县的文化影响力。
五、开展阳明文化旅游推广7. 开发和整合阳明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与阳明文化相关的旅游景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阳明文化的魅力。
8.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专业导游和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六、加强阳明文化与当地经济的融合9. 鼓励企业家投资兴办阳明文化相关产业,如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酒店等,推动阳明文化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发展。
10. 引进阳明文化相关项目,吸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提升崇义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带动经济增长。
七、加强阳明文化交流与合作11. 开展阳明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国内外学者、文化机构代表来访崇义县,推动阳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12. 加强与其他阳明文化传承地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道,互相借鉴与学习。
八、加强阳明文化宣传与推广13. 制作阳明文化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阳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升阳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我县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设:
关键词 : 基层 文化建设 思考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 主义文化事业 的基础 ,基层文化工 作水平 的高低 、 质量 的好坏 , 是衡量一个 民族文化素质 的重要 标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 不仅是提高群 众文化素质 、 满足群 众E t 益增 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 ,也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 工作 、 维护社会稳定 的重要手段 。 本文就如何加强基层文化事 业的建设进行粗浅 的探讨。
题:
1 、 一些地方领导对基层文化建设 的重要性认识 不够 。 基 层党委政 府对 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 基层文化工作 的发展 。 有些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不 够重视 , 有 的领导只注重招商 引资 的指标是否完成 , 而忽视了文化建设 。 2 、 基层文化建设 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 缺乏 必要的保 障措 施。 基层文化组织机构不完善 , 功能弱。我县 2 1 名文化 员 , 约 有半数专职不专干 , 有个别甚至根本没在干文化工作。 目前文 化员编制转入乡镇 ,基层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都无法可 依, 工作存在着很大 的随意性。 3 、 投入不足依然困扰基层文化建设 的发展 。由于各地经 济状 况的差异 , 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有很大差异。 在一些 经济困难 的地 区, 基层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 障。 4 、 对文化 的资源共享缺乏配套 的扶持政策 。 社 区内、 单位 内部资源对社 区群众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是满足广大人 民需 求、 完善社 区功能 、 推进社区建设 的重要举措 。 目前 , 在这方面 还缺乏资金补偿和扶持政策 。 5 、 基层文化工作 队伍不能完全适 应现代基 层文化建设 的 需要 。现在电视 、 电脑等媒体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使 群众对 文 化 活动 日 趋冷淡。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 , 使一部分青年 的思想 只朝 “ 钱” 看, 有力去挣钱 , 无心学 民艺 。大部分青年不愿意参 加群众文化活动 ,他们认为参加文化活动挣不到钱 ,干也 白 干, 学也没用。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普遍存在 着年龄老化 , 知识 水平偏低 的问题 ,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推动城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3年第期近年来,蛟河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条件。
蛟河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
一、全市城乡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蛟河市结合实际,建用并举,扎实有效地推动城乡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公共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节庆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每逢重要节庆日,组织开展关东秧歌展演、元宵灯会、摄影展、农民书画联展、专场文艺汇演等1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
连续举办了11届红叶旅游节、5届中国黄松甸食用菌节、6届插树岭风情节、6届窝集口采摘节、8届中国吉林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
特色文化活动主题鲜明。
以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为主题,开展“蛟河市文明风尚三字歌”传诵活动;以“爱国爱城爱家”为主题,举办“蛟河之星”颁奖典礼;以挖掘、传承地域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蛟河村名文化集》、《中国正宗关东烟文化》等文化建设系列丛书编撰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弟子规》国学学习等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日趋活跃。
采取政府补贴、群众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一批能够常年坚持开展的惠民文化活动品牌。
如市艺术演出团体每年定期开展“走基层、送文化”活动,街道社区举办“邻里一家亲”等文艺演出,乡镇村屯组织开展“欢乐庄稼院”主题文化活动,每年演出100多场。
红叶舞蹈队、太极拳队、健身操队、篮排球协会等40多支全民健身队伍,每天早晚活跃在30多个健身点。
2、公益性文化事业成效显著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
图书馆每年新订购期刊60多种、报纸20多份、图书5000余册,外借图书6000余册,每周开馆56小时,接待读者500余人次。
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文化建设为当前国家发展文化展业的重要一部分,而弘扬发展民间特色文化,挖掘人文文化等让各个文化馆从中发挥着重要的承托作用,本文以建湖县文化馆为例简述有关文化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建湖县文化馆特色文化建湖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区,人口80万。
建湖人文底蕴较为深厚,是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家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首批文化先进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92位,在苏北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获得诸多殊荣,主要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在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秉承“弘扬地方特色、凸现水乡风情”的理念,紧扣六大文化建设要素,助推城镇化建设良性、健康、快速发展。
1 凸现水乡文化建湖水域广阔、水网密集,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在城镇化文化建设中以水乡风情为主调,通过民风民俗,让人感受水乡小桥流水、芦苇风车等自然特色。
充分利用贯穿县城境内的西塘河和神台河的自然条件,融入历史文化遗存,尽显淮剧、杂技两大文化特色,建成绵延十多公里的“双河风光带”。
2010年由原先砖瓦厂两个废弃窑塘变废为宝,建成双湖公园,整个公园面积2000亩,其中水面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1000亩,是苏北地区最大的综合生态公园。
2 弘扬特色文化建湖是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发源地,独有的传统特色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发扬广大。
致力于打好“杂技”牌、“淮剧”牌,积极开展中小学淮剧、杂技艺术教育,成立江苏省杂技培训基地。
2011年,征地100亩,投入3.85亿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蔚为壮观的文化艺术中心矗立在城南新区,内含淮剧、杂技培训基地,演艺中心,淮剧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堪称典范。
日前,在文化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音乐杂技剧《西游记》横空问世,已登临美国林肯文化艺术中心演出。
淮剧广场遍布各镇区,每当夜幕降临,悠扬的淮调传遍大街小巷,是建湖人民特有的文化一景。
对加快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加快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图分类号:p28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县域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是特定县的旗帜,是文化进步的表征。
优秀的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如何深层挖掘、大力弘扬县域文化,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笔者结合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的实际,对加快县域文化建设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关于县域文化的基本认知1、县域文化的概念。
所谓县域文化,是与县域行政、县域经济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生活在特定县域的人们创造和享受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总和。
2、县域文化的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植根于区域文化土壤和民众心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是独特的本地化的民俗风情和群众艺术。
三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
四是以县城和集镇为重点,以乡村为基础的县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与县域经济融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和产业。
3、县域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厚重人文精神。
二是能够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积淀。
三是可以塑造品牌,参与市场经济竞争。
四是可以形成文化产业,促进良性互动。
实践证明,一种健康向上的县域文化现象必然孕育着一种繁荣昌盛的经济现象。
将县域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使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能增强县域经济的文化含量,形成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存在离开经济的纯粹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文化的单纯的经济。
因此,新时期县域文化的建设,不能只是停留在经济建设的外围进行服务,而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二、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概括的讲,近年来,象州县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全县各行政村实施的“求乐、求知、求技”的“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象州县古象温泉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被批准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成为来宾市惟一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还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鸡西——鸡西市鸡冠区社区文化建设浅议
一
、
社区文化建设情况
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方略
1思想要重视 首先,市、 . 区政府部门要重视社区文化 的建设 ,
鸡西市城市中心区——鸡冠区面积 14 4 平方公里,人口 5 万, 3
将社区文化建设与整体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并 下设 7 个办事处 4 个社 区。 O 近年来 , 鸡冠区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 I 的目 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以科学发 提出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I标,不要把社区文化建设仅仅看作群众 展观为统领 ,将社区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按照 “ 管理有序 、服务 自己的事情。其次,社 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 内的成 员,如何引
2 1 年 01
《 田师范 专科 学校 学报 》 ( 和 汉文 综合 版 )
J1 0 1 3 u2 1 第 0卷第 二期 .
总第 பைடு நூலகம் 期 0
幸福鸡西
— —
的大多是以老年人的状况在一段 时间内要加以改变,并转变成年人 对社区活动参与度不够的局面 ,让大家真正都融入社区大家庭。 3缺乏管理人员和专业指导人员,发展不够平衡。各社区普遍 . 存在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状况,社区工作人员来源复杂,管理不够 集中,涉及的工作面又比较大,个别社区就可能无暇开展各种文体 活动 ,更谈不上组建主抓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队伍 。因此,社区文 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条件的社区和没有条件的社区差距较大。
的事情或因自己的工作繁忙而忽视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投入, 要知道,社区文化活动是我们娱乐、陶冶情操、自身思想素质的提 高、精神需求的满足及增强居 民问了解与友爱的 良 好途径 。 2资源要共享 。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需要较 . 大的且不问断的物力与财力支持,应寻求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 道投入的长效机制。可以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互利互惠的原 则,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现有资源 ,为社区活动之 用,同时社 区活动又需要社区 内这些单位的参与和支持,大家互利 互惠、互相参与、资源共享 。如:和平小学 的图书资源就可帮助园 林社区创建较好的图书室,鸡西大学的运动场地就可 以被胜利社区 用来进行各种 比赛及文化活动 ,而鸡西大学 的教职员工有很 多就是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策略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策略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实现过程中也出现
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很多县域文化设施基础建设仍然不足,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使得文化服务无法及时到达到人们身边。
二、文化服务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不同,一些县域地区无
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导致文化服务资源不均衡。
三、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缺乏完善的文化服务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一些县域地区人
才流失严重,对文化服务均等化造成了很大障碍。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县域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充分建设和完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二、完善文化服务机制。
加强县级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发掘和培养本地文化资源,
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推进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分配。
三、促进人才流动。
加大县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和人才聚集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高县域文化服务水平,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文化服务模式,
推进“互联网+文化服务”,完善县域文化服务网络,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捷
度。
总之,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建设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策略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实现策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已成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问题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所在以及实现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 服务内容不平衡在一些地区,由于文化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和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不平衡。
有的地方只能提供基础的文化设施和服务,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则无法享受到。
2. 服务质量不均衡由于县域内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较低,文化设施老化,服务水平不高。
而一些发达地区的文化服务设施和资源却相对丰富,服务质量较高。
3. 服务覆盖面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不足,导致一些地方的群众无法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服务。
4. 服务体系不健全县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文化服务网络不够发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影响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二、实现策略1.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职能,加强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推动县域内文化设施和资源的全面升级,确保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2. 加强政策扶持多措并举,通过政府补贴、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和鼓励县域内的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保障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
3. 加大资金投入4.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县域内文化事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基层文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5. 发挥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运营,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促进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6. 健全监督制度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
2024年创建文明县城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创建文明县城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
然而,一些县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文明程度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县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2024年创建文明县城的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1. 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2. 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县城;3. 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4. 加强社区管理,改善社会治理水平;5. 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县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方案1. 增加文化设施和活动(1)建设文化广场、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2)组织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3)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质。
2. 加强环境保护(1)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城市垃圾分类系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空气、水源等污染,改善环境质量;(3)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改善城市交通(1)修建新的交通路线,拓宽道路,提高交通通行效率;(2)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3)推行节能减排交通方式,鼓励居民步行、骑行出行。
4. 加强社区管理(1)设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2)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增设监控设备,提升社区安全保障水平;(3)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居民生活便利。
5. 提升城市形象(1)建设标志性建筑和公共空间,打造县城的地标和景点;(2)提升城市亮化水平,美化城市夜景;(3)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推广县城的特色和优势。
三、实施步骤1. 编制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和责任;2. 确定财政资金和资源保障措施,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4. 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实施方案的认识和支持;5. 监督和评估实施方案的进展和成效,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
社区创建“文化型品牌特色社区实施方案范文
社区创建“文化型品牌特色社区实施方案范文社区创建“文化型”品牌特色社区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档次,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按“明确目标抓基础、分类指导创特色、以点带面提升、整合资源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我们社区实际,社区准备在党建文化与文体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来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同时开展特色文化社区品牌的创建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升社区价值为目标,以弘扬社区文化为中心,以打造“特色文化”社区为手段,进一步强化创建特色文化型社区意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以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基础,提高居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把特色文化的思想贯穿在整个社区工作中。
完成社区建设从粗放到集中,从传统到现代,从无序到规范的重要跨越,大力创建文化型社区,以特色促发展,以活动强经济,把社区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的特色文化型品牌社区。
二、目标任务以“特色文化”社区为创建目标,继续拓展深化党建文化与文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特色,以创建党建文化引领基地为抓手,不断加强社区党支部文化建设,丰富社区党员文化生活。
依托社区下设舞蹈队,合唱队,健身队、功夫扇、琉璃球、柔力球、健美操等文体队伍,举办社区“文化型”品牌特色活动,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重点在繁荣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求突破。
三、具体步骤活动从2022年2月份开始,2022年8月见成效,2022年12月全面深化完成。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3月1日—2022年5月30日)。
社区陆续召开特色品牌社区创建工作探讨论证座谈会和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关于创建工作相关事宜,并结合社区实际,制定详细的创建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
同时,社区通过板报、简报、橱窗、宣传栏等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创建“文化型”社区的目的、意义,调动广大居民关心、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组建并扩大戏剧社队伍。
让辖区居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创树品牌阶段(2022年6月1日—11月30日)。
县城乡镇村级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
湘潭县公共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现状县级:国家一级馆县文化馆集办公、培训、教学等功能于一体,建设于2001年,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拥有音乐、舞蹈、书画等培训教室八间,设有非遗展览室、“青山唢呐”艺术工作室、阅览室、广场舞活动场所等为群众免费开放设施,设置了近十项免费为群众开放的项目,搜集整理了民间民歌、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歌舞音乐、宗教音乐、器乐曲等800余首。
馆舍总占地面积5亩(其中建筑面积和配套设施占地2亩),可充分利用实现群文广场文艺活动、培训辅导以及展览讲座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业务职能的全面开放。
县图书馆创建于1910年,是湖南省最早的县级图书馆之一。
原址在湘潭市熙春路,新馆位于易俗河雪松中路68号,建筑面积3075平方米,是一个集办公、综合培训、综合阅览、古籍保护、地方文献收集保存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但由于政府安排了县文体广新局、县科技局、县文联、县文化体育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县文物局在楼内办公,该馆实际使用面积仅约1500平方米,远未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3000平方米使用面积及免费开放的功能要求),201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现有藏书16万余册,其中古籍10336册,地方文献2000余册,音像光盘资料5000余张,每年征订各类报纸、期刊200余种,数字资源2.5TB,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湘潭县支中心、综合阅览室(包括开架书库和报刊阅览室)、青少年校外学习中心、湘潭县地方文献库、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报告厅等多个服务窗口,全部免费对外开放,2010年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示范点,为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电子网上读书、网上资料查询、文献下载、播放电影戏曲及知识讲座培训的理想场所。
常年举办读书活动,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承担对全县中小学图书馆和乡镇农家书屋建设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县文物局库房监控器、报警设备等安全保卫设施日益完善,但2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太拥挤,库存文物保护手段还较落后,许多贵重文物只能寄存县外博物馆。
关于建设文化强县的建议、
关于建设“文化强县”几点的思考团风古称一、我县推进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取得成绩县委、县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并于1999年提出“文化名县”建设目标。
多年来,我县始终按照这一目标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发展机遇,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提升了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引领,营造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列入对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开展文化建设先进镇(街道)评比,并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表彰。
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导小组,形成完整的组织架构,并推动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意见,在全省率先落实中央六部委意见,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及时启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嘉善县基层文艺人才奖励扶持办法》、《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的制定。
从2004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县体育馆、体育场、国家级水上运动中心、新华书店新大楼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坚持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已实现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全覆盖,“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队建设的嘉善模式”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
以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点为重点的村(社区)文化资源“三位一体”建设有序推进。
于2010年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
制定出台《嘉善县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嘉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等文件,完成嘉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部分文保单位修缮等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申报工作,举办非遗展示、保护活动。
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
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job reporting reports, internship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social practice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ork summ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一、灵台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情况近年来,灵台县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化”要求,认真贯彻“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立足县域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全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县域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县域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将就我县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县加大了对文化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我们新建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提升了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文化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其次,我县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我们开展了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文化艺术展览、非遗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让市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再次,我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支持和鼓励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团队发展壮大,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品牌,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我们还利用文化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我县加强了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
我们加强了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引进,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文化建设体系,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增强基层群众凝聚力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增强基层群众凝聚力县委宣传部近年来,我县文化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县委提出“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以创建自治区“文化大县”、打造“文化鄯善”品牌为目标,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同时,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成就、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4条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大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努力振奋民族精神。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基层群众远离极端宗教影响。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组织开展远离极端宗教宣教活动。
结合“热爱为爱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由各级宣教部门牵头组织师资力量,组成专题宣讲团、工作队,从县(市)、乡镇到社区、村组,以理论宣讲推进理论普及,围绕“远离极端宗教,共享发展成果”等专题,将远离极端宗教、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有机结合,以“六好”教育、“三个不忘”教育为抓手,深化“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三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广泛开展“一县一乡一巡讲,一村一户一面授”的大规模面对面巡回宣讲和专题讲座,在全区上下唱响“感恩伟大祖国“的主旋律,营造共建和谐新疆强大社会舆论氛围。
二、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抓住中央对新疆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逐步改变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的不足的现状。
重点抓好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工程,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从而保证基层群众休闲有去处,减少接触极端宗教活动的可能性。
三、提升市民文敏素质、为民生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2024年县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县社区建设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们县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紧密配合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紧密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县社区建设工作的总结:一、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在2024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在道路、供水、供电、燃气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我们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体系,加强社区监督委员会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同时,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环境整治和安全防范机制,有效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
三、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我们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品牌。
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庆祝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增加了社区居民的社交交流,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我们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创业就业,加强与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社区卫生健康工作,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类健康宣传活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医疗设施的改进,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然而,在社区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社区经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壮大等。
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研究,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社区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县域社区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已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由于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许多环节需要完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去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县域;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47-01
目前我国开展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事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作为新兴事物,还存在建设开始时间短,认识不到位,因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
社区文化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形态而存在,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理论界对社
区文化含义的界定不甚相同。
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
(二)县域社区文化的作用。
县域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县域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提升文化建设上作用显著。
优秀的县域社区文化可以增进社区间和本社区内居民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和睦的人际关系。
而且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同时,人们通过长期的社区文化实践,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生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二、当前县域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县域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文化建设文化设施是基础,有文化载体作用,其中包括社区图书阅览、健康活动场所、娱乐休闲场所和交流沟通的场所。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利用的好,能起到满足区域居民的文化需求。
但在现实中,社区文化设施普遍与县域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文化设施的普及率与利用律不高。
一方面,社区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要求。
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场所面积狭小,设施种类贫乏。
另一方面,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
有些社区为在社区间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存在着盲目投入的现象。
这种搞形象工程的做法,但其有名无
实的做法并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
(二)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
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
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
文化干部队伍缺乏时目前一大主要问题。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致使有的社区将负责文卫的部门与负责计划生育的部门合并,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无法有效开展。
同时,其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能力素质都很难适应繁杂的实际工作,导致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不合居民的口味。
(三)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社会接触面的狭小、人情味淡薄等因素使邻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多。
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
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
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产生随大流与消极被动的应付心态。
三、县域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县域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
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拓展有偿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项目。
通过主动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阅览室、文化站;开辟“社区文化围墙”等阵地”。
其次,汇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
依靠社会力量,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实现共建”,通过企业参与社区各种活动,既解决了社区办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同时还与社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加强县域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繁荣社区文化,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必须对“软件”建设——建立支高水平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加以重视。
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相关待遇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通过考试选聘、民主选举等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挑选出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另外,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
社区可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开辟社区文化论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申报社区文化类的项目,及时总结社区文化创新工作的经验与不足。
定期与其他社区进行沟通,加强学习,不断显露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在建立专业社区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同时,还要组织社区文化工作积极分子,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实到社区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与完善社区文化活动。
(三)完善县域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县域社区文化建设的主
体是:地方政府、县域社区组织、社区成员。
建立健全县域社区文化体制,就要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使政府的行政主导转向社区的民主自治。
首先,加强县域社文化的制度建设。
社区作为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行政管理在各项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现实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治区。
尽快制定与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相关的管理条例,健全居民委员会规章制度,保证建设有法可依,充分保障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其次,提高社区居自治组织的能力。
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行政要求而给予居委会宏观上的指导。
同时,要加强社区居委会自身的建设,就要加大民主决议、民主监督的力度。
(四)提高县域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
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既是从社区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又对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区应当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使居民群体对整个社区工作有全方位的认识。
居民增强了社区意识,就会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主人,关心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随着文化需求的不断上升,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愿望在不断增强,应注意保护和发展群众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有意识的培育与引导,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来。
同时,还应当组织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促成此类群众性社团,广泛交流,让群众感受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
益者。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方法。
只有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文化队伍与社区法律法规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内容,才能提升社区、社会的整体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