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翁心华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待查病例讨论-中青年论坛精品PPT课件

发热待查病例讨论-中青年论坛精品PPT课件
和/或CD7-、部分CD8+、CD56+,TCR抗体 和TCR基因重排均可呈阳性
左图:皮下脂肪层见组织细胞、肉芽肿和小淋巴样细胞浸润 右图:脂肪细胞周围见大非典型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吞噬大量凋亡细胞碎屑
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与“脂膜 炎”
• 确诊前,多数病例被误诊为脂膜炎。
• 组织学检查见核碎裂和不典型淋巴细胞浸润高度提 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鉴别点: – 70%~80%的病例除皮肤病变外,也有累及其它部位 的表现 – 是血管中心性肿瘤,组织学上以广泛的血管破坏和带 状坏死为特点 – 肿瘤细胞表达CD56、CD57等NK 细胞抗原并含有EB 病毒基因,更重要的是它并不表达TCR,并且TCR基 因重排结果呈阴性。
间变பைடு நூலகம்大细胞淋巴瘤
• 可累及皮肤,但是以累及表皮为主,其次才为 脂膜。
最终诊断
• 淋巴瘤 • 败血症 • 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 • 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
• 长期发热 • 根据血培养、骨髓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效果欠佳 • Ca125升高、B超提示脾肿大 • 激素治疗后病情一度好转转而恶化 • 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 • 皮下结节及病理
*综合其整个病史特点,诊断为淋巴瘤,皮下脂膜 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大。
GLB 43g/L • 肿瘤标志物 CA125 643U/Ml • ANA 1:320 (+)、dsDNA(-)、ENA(-)。 • X-胸片示左下肺少许炎症 • 腹部B超示慢性肝病伴脾脏肿大(147×54mm),胰腺、
双肾、后腹膜未见明显异常。
• 全身骨扫描:颅骨、左侧第7、8肋骨均见放射性异常增高 • 血、尿蛋白电泳:M蛋白(-) • 深部淋巴结同位素扫描:未见异常。 • 血细菌培养3次:(-) • 骨髓涂片:增生性骨髓象,以粒系为著。单核细胞增多,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
13
膝关节发周热围待滑查膜的囊诊的断分思布路和步骤
2、 功能性发热:主要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是产热大 于散热,体温升高。
特点是:多为低热,很少超过38℃,常伴由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其他表现。
.
14
膝关节发周热围待滑查膜的囊诊的断分思布路和步骤
除排卵后低热、妊娠期低热以及在高温环境引起的生理性 低热外,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
3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机分制布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 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 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 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 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范围。
.
4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机分制布
.
5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病分因布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
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 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
6
膝关节周围滑发膜热囊的的病分因布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
(2)老年人以巨细胞动脉炎占首位。
4、其他疾病:较多见的是药物热、功能性发热。
.
9
膝关节周围发滑热膜对囊机的体分的布影响
1、一定程度的感染性发热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抗体产生增多, 肝脏解毒功能增高,有利于机体战胜致病因子。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编辑版ppt
14
临床诊断步骤
(4)实验室检查
常 规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骨穿等
感染病
结缔组 织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PCT,冷凝集试 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 、T-spot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 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 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 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编辑版ppt8发热的热型与疾病
张热 歇热 状热 留热 鞍热
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
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鲁菌病
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革热
编辑版ppt
9
临床诊断步骤
(2)仔细追问病史
包括: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外科手术史 输血史 动物接触史 职业史 业余爱好史 旅游史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辑.传版染p病pt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编辑版ppt
16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②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 菌;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编辑版ppt
1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待查的诊断步骤 发热待查的病因分析

《发热待查翁心华》课件

《发热待查翁心华》课件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 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治疗
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或退烧药, 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引起不良反应

及时就医
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不适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科学认识
正确认识发热待查疾病,避免恐 慌和过度担忧,科学对待病情和
治疗方案。
对于发热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避免 延误治疗时机。
全面评估
对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诊断。
动态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
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等 。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病例特点
发热时间、体温变化、伴随症状等。
诊疗过程简述
简要介绍病例的发现、就诊和治疗过程。
病例诊疗过程分析
01
02
03
诊断思路
分析病例的初步诊断和进 一步确诊的过程。
检查手段
介绍用于确诊的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
分析病例的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等。
01
02
03
04
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 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发热待
查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注重综合运用临床医学、实验 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
段,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有独到的见 解和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更新 知识,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发热原因待查》PPT课件

《发热原因待查》PPT课件
发热原因待查
.
1
什么是发热待查?
• 较长时间的发热病人? • 门诊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 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 需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
2
发热待查的定义
• 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 ,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 诊的一组疾病。
.
3
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
13
• ①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 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 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 ②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 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此系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节功 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 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
23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Ċ或以上 ,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 ,如结核。
.
24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 如疟疾
如炎症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
25
热型及临床意义
⑤腹膜炎:脆弱杆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
⑥肝脓肿:产黑素类杆菌梭杆菌。
⑦胆道感染:产黑素类杆菌、脆弱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⑧败血症:脆弱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
17
• (4)真菌:常见的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真菌有:

1)酵母类真菌;如新型隐球菌。

发热待查课件34页PPT

发热待查课件34页PPT
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临床诊断步骤
1.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2. 仔细追问病史 3. 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 4. 实验室检查 5. 诊断性治疗
临床诊断步骤(1)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 热程短,有乏力、寒战,应用抗生素、病灶 切除、脓肿引流后停止发热,为感 染性疾病;
➢ 热程中等,呈进行性消耗、衰竭者,肿瘤多见; ➢ 热程长,无毒血症状,发作与缓解交替出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病因诊断的分析(1)
➢ 结核病
——感染性发热
➢ 伤寒和副伤寒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败血症
➢ 淋巴结、肝、脾进行性肿大——恶性组织细 胞病与淋巴瘤;
➢ 脉络膜结核结节——粟粒性结核; ➢ 心脏杂音改变——感染性心内膜炎。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临床诊断步骤(4)
——实验室检查
➢ 血、尿常规,肝功能,血沉; ➢ 血、尿细菌培养及胸片、B超; ➢ 嗜异性凝集试验、肿瘤抗原、自身抗体; ➢ CT、MRI、放射性核素、活组织检查。
周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热型与疾病
弛张热 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 重肺结核等
间歇热 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 布鲁菌病 消耗热 败血症 马鞍热 登革热 回归热 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 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的病因
• (二)、病因的分布和构成:
10% 20%
30%
感染性疾病
40%
结缔组织-血管性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发热的病因
• 1、感染性疾病: • (1)成人FUO前4位感染性病因依次为:结核、伤寒、局
灶性脓肿、败血症,占64.7%。 • (2)老年人FUO感染性病因依次为:局灶性脓肿、结核、
• (3)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 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者或脑发育不全 者。特点是: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 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 (三)、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 1、 感染性发热特点: • 起病较急,伴有寒战或无寒战; • 常有感染中毒症状; • 常有感染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 常伴有外周血像异常改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 • 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
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 (2)、热型: • 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 ②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
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 ③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 ④波状热:布鲁菌病 • ⑤消耗热:败血症 • ⑥马鞍热:登革热 • ⑦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 ⑧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
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 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体格检查的几个要点和要求
• ①养成全面、系统、反复地“从头到脚”细致地检查的 习惯。
• ②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 • ③疑是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具有和外界相通的部位。

发热待查FUO精品医学课件

发热待查FUO精品医学课件
发热待查fuo精品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发热待查概述 •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 发热待查的治疗方法 • 发热待查的预防与护理 • 发热待查的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发热待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发热待查是指患者发热超过2周,体温≥38.5℃,但在临床上 无法确诊病因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不明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发热待查(<1个月) 和慢性发热待查(≥1个月)。
发热待查的病因
1 2
感染性疾病
如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引起的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3
诊断性治疗失败
部分患者经过针对常见病原体的经验性治疗后 仍无法确诊。
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
病史
详细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脏、肺 等。在SLE的病例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 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此外,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皮疹、 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症状。SLE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证据。治疗 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针 对具体症状的对症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初 步诊断,给予经验性抗 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 果以明确诊断。
02
发热待查的鉴别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诊断标准
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皮肤表现,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等关节和 肌肉表现,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内脏表现。
鉴别点
与发热待查的鉴别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 可能的发热原因,如感染、肿瘤等。

发热待查ppt课件

发热待查ppt课件

遵医嘱治疗
观察病情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和使 用方法。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伴随症状等,如有异 常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使用退热药物
退热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过度使用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不宜盲目使用抗生素
发热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所致,盲目使用抗生 素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不宜忽视伴随症状
发热待查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发热的常见原因 • 发热的诊断流程 • 发热的治疗方法 • 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案例分析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本次PPT,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发热待查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发热待查的 认识和诊断能力。
背景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发热待查则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常见难题。由于 发热原因复杂多样,诊断困难,因此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 床经验。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X线 检查有助于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 和范围,对于诊断肺部、腹部等脏器 疾病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MRI 检查有助于了解脑部病变情况。
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核素扫描等,针对特定病因 进行检测。
特殊检查
内窥镜检查
发热时伴随咳嗽、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时 ,应及时就医检查。
不宜忽视病情变化
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检 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案例分析
06
案例一:长期低热不退
详细描述:患者长期出现低热症状,体温持续 在37.5-38℃之间,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其

(医学课件)发热待查分析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发热待查分析PPT演示课件


非感染性疾病:
1.多数WBC不高
2.WBC升高的有:AOSD,Sweet综合征,白血病,血管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
22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发热的鉴别
流行病学资料 有无中毒症状 有无寒战 有无感染灶及病原体 抗感染治疗有无疗效

.
23
诊断步骤
1 2 3 4
详细问诊
细致体查
辅助检查
初步拟诊, 进一步检查
.
17
结缔组织病及血管炎
1.成人still病:
发热,关节疼痛,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WBC升高,ESR、CRP、Pt升高,血培养阴性
2.SLE
① 多系统损害② 补体降低 ③ 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3.皮肌炎
① 近端肌肉受累② 抗JO-1阳性③ 肺间质病变④ 肌酶升高
.
18
结缔组织病及血管炎
他时间随机体温>37.8℃
.
4
发热的机制及分期
发热的机制
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内源性致热原
外源性致热原
.
5
发热的分期与分度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低热:≤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
6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广义:所有不明原因发热;临床上: 通常指狭义的FUO
1961年,Petersderf指出: ①发热三周以上②体温>38.3℃③入院一周无法确诊
1992年,Petersderf将“入院一周无法确诊”修改为:“ 经一周细检查后无法确诊”

发热原因待查的优秀讲稿ppt课件

发热原因待查的优秀讲稿ppt课件
1. 即使是疑难病人,非特征性表现的常见病仍较罕见 病常见。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非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FUO
感染
肿瘤
结缔组织病
其他夹杂病
心内膜炎 骨髓炎
白血病 淋巴瘤
成人Still病 颞动脉炎
药物热 人工热
导管感染 恶 组
风湿、类风湿 家族性地中海热
肝炎
胰腺炎
结节病
甲亢
前列腺脓肿 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肺栓塞
鼻窦炎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定义:指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38.5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 实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 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尿酸结晶等
内源性致热原:IL-1、IL-6、IFN-α、IFN-β、TNF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发热待查常见病因分析
一、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
许多地方,结核病已在感染性长期发热的病 因中上升至首位。
其中肺外结核远较肺内结核为多,病变可波 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
发热可能是最初唯一的临床表现 正确评价结核菌素试验
.
20
一、感染性疾病
伤寒和副伤寒:
国内伤寒和副伤寒仍是发热待查的重要原因。 不典型者多见,相对缓脉与典型玫瑰疹少见 肥达反应的诊断价值
腹痛 背痛 颈痛
表1 发热待查的病史线索
药物热、烟雾热
间歇热、落基山斑点热、莱姆病
鹦鹉热、钩体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比病、猫抓热、Q热、兔咬热
旋毛虫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关、家族性地中海热、多 发性肌炎
间歇热、兔咬热、慢性脑膜炎/脑炎、疟疾、布氏杆菌病、CNS肿瘤、落基山斑 点热
类肉瘤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肿瘤性脑膜炎、CNS肿瘤、 布氏杆菌病、伤寒、HIV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和合理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翁心华
.
1
什么是发热待查?
较长时间的发热病人? 门诊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需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
2
经典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 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 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 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90%以上的病例可出现发热 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皮疹,较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 80%~95%以上的SLE病例抗核抗体试验阳性 抗双链DNA抗体、Sm抗体为SLE标志性抗体
.
26
三、结缔组织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约占FUO病因中6% 药物热 亚急性甲状腺炎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27
.
23
二、肿瘤
淋巴瘤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者占16%~30% 周期热最具特征,Pel—Ebstein型热 病程较长,最长可达3~4年 可无特异性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以不明显。
.
24
二、肿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 白血病 肝肿瘤和其他实体性肿瘤
.
25
三、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前列腺肿大 前列腺炎
外周神经病变
.
结节性多动脉炎
12
SBE的结膜瘀点
Jane-way 损害
Oslers 结节
Still 病皮疹
SLE 手部皮疹-可见指端出血性皮疹和脱皮
实验室检查的作用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必要时应反复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重视创伤性检查的价值 既要重视又不盲从,应结合临床分析判断
齿龈脓肿和脑脓肿也可能是原因不明发热的 病因。
.
22
一、感染性疾病
胆道感染:上升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
脓。
慢性尿路感染:可缺少症状,尿常规可正常。 艾滋病: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或其本身所引起的长期
发热已明显增加。
其他各种感染:包括病毒、L型细菌、螺旋体、立克
次体、衣原体、真菌感染等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
7
发热的病因虽极为复杂 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绝大多数的发热病因可以查明
详细采集病史的重要性
热型
热程与 热度
伴随症 状
是否发热
病史线 索
.
9
药物或毒物接触史 蜱接触史 动物接触史 肌痛
头痛 神志异常
心血管异常 干咳
眼痛或视力异常 消耗
肝肿大 淋巴瘤 肝脓肿 肝炎 肝癌
局灶性腹块 腹腔脓肿
消化道肿瘤
颞动脉肿大 颞动脉炎
结膜瘀点 SBE
口腔溃疡/面部皮疹 SLE
皮疹/虫咬痕 立克次体病 病毒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莱姆病
出血点 SBE
片状出血 欧 氏 结 节 、 Janeway 损 害 SBE (足部检查意义相同)
脾肿大 淋巴瘤 疟疾 SBE SLE CMV/EB
.
3
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 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
四、其他
肉芽肿性疾病
——引起发热待查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 有肉芽肿性肝炎、结节病、局限性回肠炎、 老年性颞动脉炎等。
伪装热
家族性地中海热(FMF)及周期热
.
28
表2 发热待查的最常见的原因
类型
典型
颗粒细胞 老年患者
HIV
住院病人
儿童
缺乏
定义 检查时间
发热超过3 周
ANC<500
住院或门 住院病人3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临床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欧氏结节、Janeway结节、Roth点少见,心脏无杂音、血 培养阴性也愈来愈多。
.
21
一、感染性疾病
败血症
金葡菌败血症热程可长达半年,伴随症状常 掩盖原发病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腹腔内感染或其他部位脓肿
腹腔内感染是发热待查中常见的病因,尤以 肝脓肿和膈下脓肿最为多见,其次为盆腔脓 肿
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
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
4
发热机制
调定点理论 有致热原性发热
内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
无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中枢、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植物神经紊乱
对躯体的影响
.
5
.
6
FUO病因构成
10% 20%
30%
感染性疾病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缔组织-血管性
诊随访1周

老年患者 同典型
HIV阳性患 者
住院3天或 门诊4周
亚急性心内膜炎、Takayasu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落基山斑点热
结核、Q热、鹦鹉热、伤寒、肺部肿瘤、落基山斑点热、急性风湿热
一过性动脉炎(栓塞)、亚急性心内膜炎、间歇热、脑脓肿、Takayasu动脉炎
肿瘤、淋巴瘤、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 关、弓形虫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脓肿、家族地中海热、卟林病、间歇热、胆囊炎
布氏杆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体格检查常是诊断的关键
应全面而细致-甲床、各淋巴结区、 外阴、肛门 等均不要遗漏
要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 和体征
.
11
面部疼痛 鼻窦炎
牙龈脓肿
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TB CMV
静脉插管 败血症
恶液质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