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实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配送管理实务

作者:XXX

日期:2020年6月7日

此文档格式为word,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第五部分物流配送管理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一、概述

人类社会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其中经济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所构成,而流通包括了物流与商流。商流是对物质所有权的转移,即物质的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商家的手中,最终再转移到消费者手里。而物流则是指物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所以物流活动隐含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之中。因此,自人类文明开河以来,物流便开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按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将原材料和在制品送人庞大的社会制造设施中去,然后再将制成品通过市场的物流渠道送到客户的手中。物流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分拣、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致使物流系统十分庞大和复杂,例如:在美国,仅物流市场渠道就涉及到大约150万个零售商和46万个以上的批发商。为了给这些企业运送产品和物料,支持企业的运转,1992年美国注册了1490万辆商用载货汽车, 1994年美国在制造、批发、零售和货物存储保管等方面的投资总额超过了38930亿美元,由此可见物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

二、物流的定义

物流(Logistics)一词源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

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主要指的还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物流的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经过80多年的发展,由于侧重面的不同,关于物流的基本定义很多,一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物流协会(CLM)1962年将物流定义为: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的主要目标为:完美的质量、合适的数量、恰当的时间、适宜的地点。良好的印象、合适的价格、适宜的商品。主要表现为:

1、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适时而准确地交给用户;

2、尽可能地减少订货断档,维持适当的库存量;

3、适当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提高配送效率;

4、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

5、保证订货、出货、配送的信息畅通无阻;

6、物流成本最低。

1997年,我国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上对物流的概念具体定义为“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物流可以认为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和满意的

物质运动过程,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其主要的活动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物流系统主要包含四要素: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它的目标是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安全、最可靠和最快捷的物流服务,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三、物流的纽带作用

(一)物流与生产

生产系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产品的需求而形成的,向社会提供产品是生产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生产系统为了制造产品,就必须占据一定的生产空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加工设备,这样才能有条件按照制造工序逐步将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以至成品。

1、生产系统的组成。产品的制造过程也就是加工过程,每经过一道工序,被加工对象物的形状、尺寸或性质都将发生变化。它是生产系统中最主要的环节。

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通过物流活动把原材料运送进生产系统,并使其依次在加工点之间流动,逐步形成半成品、成品直至出厂。没有物流,生产系统将失去生命,也会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条件。

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1)物流是连续性生产的有力保障。

(2)物流是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3)物流状况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表现之。

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

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之下,社会对完善的物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从而导致了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物流与商流

为了满足日常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我们每天要不断地消费各式各样的物质资料,所以在社会上有无数的生产单位在不停的制造人类所需要的物资。但是往往产品的生产地点和消费地点不一致,而产品的价值只有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这就是流通,所以流通被称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看出,流通过程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要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即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二是要解决实现物的流转过程,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实现其使用价值。对于前者称为商流,对于后者称为物流。

1、物流与商流。商流主要是指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在商流中的物资称为商品满品活动一般称为贸易或交易。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方转让给需求方,这种转让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

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一般在商流发生之后,才有相应的物流发生,商流是先导,物流可以说是为商流服务的。在商流中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以后,货物必然要购买者的需要进行转移,也就是要完成必要的物流活动。因此,两者是配合一致的。只有在流通的局部环节、在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才有可能独立发生,就一般而言,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2、物商分离的概念。尽管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如果商品的交易过程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发生实物流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以至交易成本的增加。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在合理组织流通活动中;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发展的需要。

3、物商分离的特点和优点。海物分离模式的特点是:①仓储。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变多级仓储设施分散保管为集中保管。②运输。原先是从工厂仓库至总公司仓库,再到批发站仓库,最后到零售店的三段商物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