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冬夜的灯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介绍:《冬夜的灯光》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在寒冷的冬夜里的生活片段。
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仍坚守信念,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2.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冬夜的灯光》,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与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主人公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寒夜的灯光》教案及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寒夜的灯光》教案及反思一、教学要求1 理解、会写“镇、诊、婴、荒、徐、僵、杂、余、致、熄、哀、孤12个生字2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3 感悟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板书:寒夜)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 (板书:的灯光)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温暖、希望……)3 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寒夜的灯光》。
读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 文中寒夜的灯光,给作者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吧!2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 l )指名认读生字词。
小镇诊所婴儿荒野徐徐冻僵复杂多余致意熄灭哀鸣孤独注意读准“镇、诊、致”的翘舌音,“婴、僵”的后鼻音。
“荒”的下面是“亢”,不要多写一点;“孤”的右边是“瓜”,不是“爪”,注意区分。
( 2 )齐读生字词。
( 3 )这些生字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协助理解)(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
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2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 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
4 指名读。
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评。
(四)作业1 朗读课文。
2 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一)深入读文,交流感受1 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读到特别令你感动的地方,用" _ ”标记出来。
2 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指导。
( l ) “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①荒野的夜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平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②课件出示:“平时,一人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
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教学反思灯光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上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做记号,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我在课堂上抓住了“多好啊!”这三个字,以“灯光”为线索分小组讨论:1、在战斗间隙,郝副营长为什么借着微弱的亮光,在注视着书上的插图?他沉思什么,憧憬什么?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具体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联想?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因此,在上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找、资料了解当时的环境、时代背景。
围绕课后习题、中心,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作方法提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用这样的语言训练,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又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至于“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思维得到发展。
灯光教学反思2我这次讲的是《冬夜的灯光》,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虽然不算太长,但意蕴却很丰富。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得却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这是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我希望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同学之间建立真正的深厚的友谊,在平日的生活中能多关心他人,多一点爱心。
使他们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的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主题。
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此,本节课,我不想说的太多,而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
今年我准备让学生学习做自学笔记,提前预习功课,课堂研讨课文。
这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预习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很多都是直指课文要害。
特别是xxx提出的“为什么以冬夜的灯光为题”这个问题,我以为他的问题有出处,但查了课后,却没有,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很敏锐的,他们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课题冬夜的灯光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对比写作手法,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用阅读、圈画、批注等方法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思维设计一、用多媒体播放《爱的奉献》歌曲,之后教师进行综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
设计二(情境导入法),如:师:同学们,放学了,可是天却下起了大雨,有准备的同学都陆续的走了。
只有你还在对着大雨发呆,犹豫着怎么回家。
这时,一位平时你并不熟悉的同学递给你一把伞,你有什么感受?生:会很感激他。
师:为什么?生:因为他帮助了我。
生:他很关心我。
师:是啊,关爱之情让人感动。
天下之大,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与人间真情有关的课文:哦,冬夜的灯光设计三(直接导入法):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哦,冬夜的灯光(板书课题及作者)设计四(社会事实导入法):2008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挡在了回家过年的路上;寒风冻僵了他们蹬车返乡的笑脸,雨雪冰封了他们渴望团圆的喜悦。
真情融化冰雪,温暖把爱心送达。
因为众志成城,我们终于迎来了2008年温暖的春光。
利用多媒体播放《温暖2008》视频。
这节课,我们伴随着乡村医生莫里斯•吉布森的脚步,去感受加拿大偏僻小镇的居民之间那种真挚的情谊。
2024年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第4课《哦,冬夜的灯光》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3.培养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爱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他人关爱之情,树立正确价值观。
4.培养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散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散文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冬夜灯光”的短文。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了散文的抒情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阅读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哦,冬夜的灯光》,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3.分析课文(15分钟):
a.讨论课文主题,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分享,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理解爱是具体行动的体现,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
c.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可能对散文的鉴赏只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多角度进行鉴赏,通过对比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d.主题思想的提炼:学生可能难以从文章中提炼出“爱在人间”的主题思想。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散文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其他作家的抒情散文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要求1 认识.会写〝镇.诊.婴.荒.徐.僵.杂.余.致.熄.哀.孤_个生字2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3 感悟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板书:寒夜)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 (板书:的灯光)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温暖.希望 )3 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读题.(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 文中寒夜的灯光,给作者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吧!2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l )指名认读生字词.小镇诊所婴儿荒野徐徐冻僵复杂多余致意熄灭哀鸣孤独注意读准〝镇.诊.致〞的翘舌音,〝婴.僵〞的后鼻音.〝荒〞的下面是〝亢〞,不要多写一点;〝孤〞的右边是〝瓜〞,不是〝爪〞,注意区分.( 2 )齐读生字词.( 3 )这些生字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帮助理解)(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2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 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4 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评.(四)作业1 朗读课文.2 抄写字词.第二课时(一)深入读文,交流感受1 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读到特别令你感动的地方,用 _ 〞标记出来.2 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指导.( l ) 〝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①荒野的夜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平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②课件出示:〝平时,一人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③平时节俭的农民为谁亮起了一路灯光?此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读读这段话.④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令人感动,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让我们怀着对农民们乐于助人精神的深深感动读读这段话.( 2 ) 〝车子开了一会儿,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①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我〞的恐惧和忧虑?〝我〞的恐惧和优虑是什么?(联系课文第7 自然段理解)〝我壮着胆子驶离这户人家.〞〝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②课件出示:〝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③作者为什么说〝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④教师引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⑤此时医生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着温暖与力量读读这句话.⑥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灯光的再次闪烁,为医生指明方向,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3 你对这位医生有什么感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这时候,外面下大雪了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既然回家不方便,医生为什么坚持要走,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开着车上路了,窗外寒风呼呼地吼叫着.〞〝这一带,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说明了什么?4 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自由读.( 3 )体会,背诵.(二)拓展延伸1 同学们,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那么,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充满关爱的故事?(指名说)2 在>中总结.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正确读写_个生字.2. 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熄灭.哀鸣.碾雪〞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那些农民的友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沿途的农民点灯给〝我〞温暖和力量的友善,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教具:投影仪(片).生字卡教学方法:引读法,读读议议相结合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在寒冷的夜晚,四周漆黑一片,寒风呼呼地吼着,你一个人开车行走在乡间的路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当这寒夜的灯光在你最需要的是时候打开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件温馨的故事 >.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圈出生字.生词.(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按自学提示独立思考.4.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自学成果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再练习读课文.3.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4.汇报思考的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感知当时情况.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知当时情况的特殊?(1)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学生自由交流.四.抄写生字生词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生词._.寒夜的灯光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吧!二.品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1.指名读课文第3 8自然段,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质疑.2.教师归纳.整理,投影出示:(1)在出诊和回家的过程中,〝我〞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2)〝我〞的情绪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3)〝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这句话怎样理解?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1)〝我〞的情绪变化:壮着胆子忧虑不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2)投影出示句子.①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②注意体会〝依然〞的意思,说说从中感悟到了些什么?③想一想,这些农家为什么会那样做?(3)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讨论:①〝我〞为什么不再孤独?②〝我〞为什么在寒夜里感到〝温暖〞与〝力量〞?(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试着背诵.三.再读课题,感悟爱的力量1.学生再齐声读课题.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寒夜的灯光给了〝我〞怎样的力量?四.拓展延伸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课外多读一些充满爱心的故事.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小结一下吧!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是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一名医生在加拿大西部开了一家诊所.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冒着风雪去给农家孩子治病,那个农民请沿途的农家打开电灯引路.医生给孩子治完病后回家时,沿途的农家又开着灯送他前行,使他在寒夜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一.抓导语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二.抓对比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如〝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平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三.抓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习,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我先设计了如下练习: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到家中,灯光(才全部熄灭).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习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四.抓过渡语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五.抓结束语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_.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__,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免费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比。
《冬夜的灯光》课堂教案设计
《冬夜的灯光》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冬夜的灯光》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冬夜的灯光,体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冬夜的灯光》的阅读与理解。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冬夜的灯光,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冬夜的灯光》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2)分组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冬夜的灯光》。
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冬夜的灯光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营造冬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探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冬夜的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冬夜的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孤单和冷清;2.理解“灯光”在夜晚中的重要性;3.能够夜晚时张望外面,感受城市中璀璨的灯光;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锤炼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灯光”在夜晚中的意义;2.学生能够夜晚时张望外面,感受城市中璀璨的灯光。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人物的孤单和冷清;2.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法;2.读写结合法;3.课堂演讲法。
教学准备1.PowerPoint投影仪;2.物品:硬纸板、剪刀、装红橙黄三种颜色的棉花、透明胶带、原子笔、水彩笔、颜色笔、万能胶;3.学生自备笔记本。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1. 教师操作教师出示几幅城市夜景图片,向学生展示夜晚中的灯光美景,通过几幅图片进行观察和讨论。
2. 学生操作观察城市夜景,向同桌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环节2:讲解新课1. 教师操作出示课文《冬夜的灯光》,对文字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灯光”在夜晚中独特的魅力。
2. 学生操作跟读课文。
教学环节3:朗读与体验1. 教师操作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小小的房间,学生们分组依次进入,体验冬夜的孤独感和灯光的温暖。
2. 学生操作依次参观这个房间,在房间里体验寒冷和温暖。
教学环节4:小组讨论1. 教师操作学生依照自己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就夜晚的灯光及文中人物的孤单和冷清展开交流。
2. 学生操作学生依照感受,进行讨论,以体会的方式加深了他们对夜晚的深层理解。
教学环节5:思维导图1. 教师操作教师出示黑板或者PPT,学生们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
2. 学生操作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在思维导图中,既可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又能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锻炼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环节6:课堂展示1. 教师操作依照学生们的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演讲。
2. 学生操作学生们进行展示并进行课堂演讲,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
《冬夜的灯光》课堂教案设计
《冬夜的灯光》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冬夜的灯光》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困境中的人们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冬夜的灯光》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对比分析:挑选其他类似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冬夜的灯光》的文章内容、人物关系和主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针对文章中的关键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章中的情景,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角色扮演过程和心得体会。
5. 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冬夜的灯光》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冬夜的灯光》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生字词的正确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从文章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冬夜的灯光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标记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提炼课文中心思想。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冬夜的灯光》的故事,并讨论其中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其表达能力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冬夜的灯光氛围,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思维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课文例子,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七、教学方法2.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课文要点。
《哦!冬夜的灯光》教案
《哦!冬夜的灯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冬夜灯光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类型的灯光及其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冬夜灯光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冬夜灯光的喜爱,增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节:冬夜灯光的概述介绍冬夜灯光的基本概念,包括不同类型的灯光及其特点。
2.2 第二节:冬夜灯光的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冬夜中的灯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3 第三节:冬夜灯光的创作教授学生如何创作冬夜灯光作品,包括灯光装置和灯光绘画等。
2.4 第四节:冬夜灯光的环保意识讨论冬夜灯光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5 第五节:冬夜灯光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冬夜灯光案例,让学生了解冬夜灯光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冬夜中的灯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冬夜灯光的欣赏和创作心得。
3.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冬夜灯光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冬夜灯光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创作灵感。
4.2 材料工具:为学生提供灯光创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LED灯、彩纸等。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讨论和实践。
5.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灯光装置和灯光绘画等。
5.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冬夜灯光教案的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6.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学习冬夜灯光的概述及欣赏第3-4课时:学习冬夜灯光的创作技巧第5-6课时:学习冬夜灯光的环保意识第7-8课时:分析冬夜灯光的案例第9-10课时:学生创作展示及总结反馈七、教学步骤7.1 导入:通过展示冬夜灯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冬夜灯光的兴趣。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
《冬夜的灯光》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冬夜的灯光》,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冬夜的灯光》,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分析主人公在冬夜中的心路历程。
探讨故事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启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冬夜的灯光》的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节,提高阅读能力。
2.2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理解作品所传达的哲理。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冬夜的灯光图片,引发学生对冬夜氛围的联想。
简介《冬夜的灯光》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冬夜的灯光》,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3 作品欣赏分析《冬夜的灯光》中的优美语句、形象描绘和情节设置。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4 讨论与探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哲理,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困境中如何寻求希望与光明。
4.5 小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深度。
观察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初中语文_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课文以“冬夜的灯光”为题,精短却意蕴丰富。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光,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学习本文重在感受医生和农家们一举一动中所透射出的朴实,一种想别人所想的最真挚的朴实,正是因为这种朴实的平凡,才孕育了这般爱的伟大,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知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感:温暖、友谊和乐观。
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理解文章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环境描写对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
3.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文中对比手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拓展阅读。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都比较浅显,初一的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文章的语言比较平实浅显,但是人物一举一动所透射出来的朴实,必须用心探究才能品味出主题。
所以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引导学生感受和积累语言文字还是很有必要的。
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学习会增加难度,也为学习增加了深度。
授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以讨论和探究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外拓展阅读,既注重写作手法的迁移训练,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文字中充分感受“美”。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把握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意义和作用。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充分探究、大胆发言,培养学生表达的勇气和习惯。
3.活动式教学法: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分组讨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前准备:课前阅读朱自清的《冬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今天的语文课,是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其实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绝不亚于音乐,只是我们没有用心的探究品味。
灯光教学反思二篇
《灯光》教学反思1《哦!冬夜的灯光》讲述了加拿大西部一个荒凉的小镇上,在一个暴风雪即将来临的夜晚,“我”冒着生命危险出诊,由于道路不熟悉,病人的家属通过电话请沿途的农家开亮电灯,为“我”照路由于担心晚上还有人求诊,“我”壮着胆子返程,却没想到沿途农家的灯依然亮着这寒夜里亮起的灯光是那么的明亮和温暖,深深感动了“我”,更感动了我们这些读者这是一幅多么温暖人心的画面啊!那荒凉小镇上纯朴可爱的人们真挚的情意,面对困难时互相扶持、互相取暖的人间真情,就如那冬夜里亮起的一盏盏灯光,给病人带去了希望,拂去了“我”心头的恐惧,温暖了寒夜里的夜行人,就如文章所言:“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两年前的新教师汇报课,我选用了这篇文章作为试验本六年级的一篇自读文章,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圈画描写灯光的语句,理解课题的含义,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温暖的情意”上教学过程中通过圈画描写灯光的语句,体会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冬夜灯光”的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质朴而真挚的理解,给我和当时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遇见灯光,已然是初二了作为试用本八年级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的一篇文章,前几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赞颂了母爱、友爱、爱情等人间真情的可贵,这篇《哦!冬夜的灯光》抒写了普通人甚至是陌生人之间那种乐于助人、相互关爱的深情,至此为本单元画上了一个爱的句号。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文本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将教学重点落实到“通过对文中引用诗歌的理解,体会文章主题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上文末引用了阿瑟·查普曼的诗: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学生们思考“为什么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们渐渐体会到诗歌的内涵“握手”、“笑容”描绘了小镇上人们相互关怀、相互扶持的纯朴民风,而“握手的有力”、“笑容的长久”深情地表达了这种关怀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友谊和乐观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并且以诗歌结束文章给人一种美感,和意味深长的思考学生们在反复的含咏中体会到了那种关怀的弥足珍贵尤其是恶劣的环境与小镇人们的纯朴、善良的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爱在人间的主题本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次教学设计,尽管重、难点和设计有差别,但殊途同归,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本课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至善、至纯的爱,还能做一个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的人。
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和冬季安全培训计划汇编
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和冬季安全培训计划汇编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
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交往时爱心付出的重要意义,这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3、新课标中要求: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共同探讨疑难的问题。
所以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时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本节教学后,我深切体会到语文诵读课应怎样教:体悟文意是读,揣摩语调是读,交流感受是读,琅琅读书也是读,这才是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诵读课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有做到心悟,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5、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
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冬季安全培训计划为了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服务区员工的安全素质,带动整个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提升,降低或避免生产性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特制定11年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1、新招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的实现率达到100%以上;2、企业全员接受安全培训达标率100%;3、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率达到100%;5、广场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复培复审完成率100%。
二、培训内容1、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概念、方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专业知识:各项应急预案,对应特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安全达标规范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培训计划1.一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春节期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防盗、抢事件应急预案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二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冬夜的灯光》课后教学反思
《冬夜的灯光》课后教学反思《冬夜的灯光》课后教学反思我这次讲的是《冬夜的灯光》,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虽然不算太长,但意蕴却很丰富。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得却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这是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我希望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同学之间建立真正的深厚的友谊,在平日的.生活中能多关心他人,多一点爱心。
使他们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的道理。
这篇课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主题。
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此,本节课,我不想说的太多,而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
今年我准备让学生学习做自学笔记,提前预习功课,课堂研讨课文。
这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预习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很多都是直指课文要害。
特别是xxx提出的“为什么以冬夜的灯光为题”这个问题,我以为他的问题有出处,但查了课后,却没有,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很敏锐的,他们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这节课,关于优点,我想,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勉强说应该算是。
我这节课的缺点可是不少:1、这节课我很紧张,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指导思想,让我觉得虽有豪气,却抓不着头绪,新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没有人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是不是教学无模式,不可能,模式不是死的,这节课我认识到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模式,我所创造的这一个还只是幼稚的有待改进和提高的自学研讨模式,它让我底气不足。
2、注重了研讨,忽视了读书。
初一语文着重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初步培养朗读能力。
尽管课前让他们回家自己预习了,但我认为这节课还是应该指导他们一下,应从不同的角度,多读读课文,这节课学生只是读了个别语句和段落,没给他们起来练习的机会。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学反思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抵家中,灯光(才全数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习后,教师引读,师生一路体会如此节约的农人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高尚。
四、抓过渡语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进程中,每一个环节利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满身充满了力量。
让咱们一路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婴儿获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
”这些过渡语的适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五、抓结束语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很多。
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
让咱们伸出双手,一路去关爱他人。
”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欲望。
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此时,老师无需过量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抵家中,灯光(才全数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习后,教师引读,师生一路体会如此节约的农人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高尚。
四、抓过渡语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进程中,每一个环节利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满身充满了力量。
沪教版初中初二语文上册《哦冬夜的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初中初二语文上册《哦冬夜的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文档是针对沪教版初中初二语文上册中的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哦冬夜的灯光》进行整理的。
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北方冬天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夜晚的灯光。
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冬夜的美丽与温暖。
该篇文章是一篇美文,值得让学生细细品味。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文章并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流畅;2.能够理解文章主旨,领悟文章中的美好情感;3.能够分辨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能够能够通过本文学到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让学生看一张夜景图,并对图里的内容进行简单地讨论和描述,引导学生对夜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投入。
第二步:讲解词汇结合文章内容,讲解一些生僻、冷门、难懂的词汇,发音、解释,并用例句让学生了解词意。
第三步:理解阅读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意义的阅读,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对文章中加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分析解释,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第四步:语文思维提升通过教学媒介和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表达的具体感受,并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文章中深层次的情感,并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第五步:语文运用在语文思维提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写作和口语表现出来,提高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2. 教学要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重在通过本篇文章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细节理解,和词汇的记忆运用。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也了解并交流其他学生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理解本文内涵,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冬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哦!冬夜的灯光》讲述了加拿大西部一个荒凉的小镇上,在一个暴风雪即将来临的夜晚,“我”冒着生命危险出诊,由于道路不熟悉,病人的家属通过电话请沿途的农家开亮电灯,为“我”照路由于担心晚上还有人求诊,“我”壮着胆子返程,却没想到沿途农家的灯依然亮着这寒夜里亮起的灯光是那么的明亮和温暖,深深感动了“我”,更感动了我们这些读者这是一幅多么温暖人心的画面啊!
那荒凉小镇上纯朴可爱的人们真挚的情意,面对困难时互相扶持、互相取暖的人间真情,就如那冬夜里亮起的一盏盏灯光,给病人带去了希望,拂去了“我”心头的恐惧,温暖了寒夜里的夜行人,就如文章所言:“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两年前的新教师汇报课,我选用了这篇文章作为试验本六年级的一篇自读文章,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圈画描写灯光的语句,理解课题的含义,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温暖的`情意”上
教学过程中通过圈画描写灯光的语句,体会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冬夜灯光”的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质朴而真挚的理解,给我和当时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遇见灯光,已然是初二了作为试用本八年级第一单元“爱在人间”的一篇文章,前几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赞颂了母爱、友爱、
爱情等人间真情的可贵,这篇《哦!冬夜的灯光》抒写了普通人甚至是陌生人之间那种乐于助人、相互关爱的深情,至此为本单元画上了一个爱的句号。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文本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将教学重点落实到“通过对文中引用诗歌的理解,体会文章主题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上文末引用了阿瑟·查普曼的诗:
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
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学生们思考“为什么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们渐渐体会到诗歌的内涵“握手”、“笑容”描绘了小镇上人们相互关怀、相互扶持的纯朴民风,而“握手的有力”、“笑容的长久”深情地表达了这种关怀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友谊和乐观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并且以诗歌结束文章给人一种美感,和意味深长的思考
学生们在反复的含咏中体会到了那种关怀的弥足珍贵尤其是恶劣的环境与小镇人们的纯朴、善良的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爱在人间的主题
本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次教学设计,尽管重、难点和设计有差别,但殊途同归,我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本课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至善、至纯的爱,还能做一个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