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卖炭翁》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卖炭翁的生活遭遇为线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代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反复品味和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能够朗读、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文表达方式的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情感的把握;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朗读中感受诗的美;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中的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卖炭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谁?他在做什么?进而引出诗人白居易和他的诗《卖炭翁》;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诗的语言和意境;3.讲解课文:教师对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讨论诗人的写作手法;5.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的音乐美和情感美;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何理解诗人的同情心?;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8.作业布置:让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卖炭翁的艰辛生活。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在八年级语文下册中,这首诗作为古代诗歌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但是对于唐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需要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文化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通过教学来加深了解。
因此,在教学《卖炭翁》时,需要注重诗歌的朗读和理解,同时结合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唐代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文化,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卖炭翁》,感受卖炭翁的艰辛和善良,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包括对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2.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通过朗读、讨论、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卖炭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朗读:让学生朗读《卖炭翁》,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解读:通过解读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总结:通过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与作用:《卖炭翁》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24课,该单元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文,培养文言语感;大体理解内容,并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之一,这是一首讽喻诗,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怨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统治阶级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语言朴实,通俗易懂,生动细致,充满诗情。
延续了白居易一贯的诗歌风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该诗以人物为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由此可见“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这首诗歌作品具有细读和超越的广袤教学空间。
2.教学目标:①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②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
③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4.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说学生《卖炭翁》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5、16岁左右的中学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描写一位苦难深重的老翁被强行掠炭的故事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而如何让他们体验诗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必须灵活安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对本诗的作者白居易,学生并不陌生,特别是学习本诗,学生能在逐步感受诗人关心百姓疾苦、抨击黑暗政治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情感,接受诗人同情弱者的熏陶。
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想象、合作讨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是可以实现的。
卖炭翁的说课稿
卖炭翁的说课稿一、说教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以其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精神著称。
本文在课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古代诗歌中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而且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本文的主要内容描绘了一个卖炭翁艰辛的生活状态。
诗中通过对卖炭翁外貌、劳动、生活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勤劳、质朴、善良的形象。
在课文中,本文的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艰辛,同时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1)作用与地位《卖炭翁》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本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社会价值。
(2)主要内容本文共四句,通过对卖炭翁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以下主要内容:- 卖炭翁的外貌特征:满脸灰尘,显出劳作的艰辛。
- 卖炭翁的劳动情景:南山伐薪,北山烧炭,勤劳不息。
- 卖炭翁的生活环境: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反映了恶劣的生活条件。
- 社会现实的反映:心忧炭贱愿天寒,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无奈。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卖炭翁》的背景,理解诗中的社会现实。
-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诗中的形象、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同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理解诗中的社会现实,感受诗人的同情心。
-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2)难点- 分析诗中的形象、意境,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卖炭翁》说课稿3篇
《卖炭翁》说课稿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卖炭翁》说课稿3篇《卖炭翁》说课稿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卖炭翁》优秀教案
《卖炭翁》优秀教案《卖炭翁》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导入新课以前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的是什么故事?一个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环,于是就和一个卖油的老大爷吹牛,卖油的没吱声,而是拿一个大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满一瓢油通过大钱的四方孔往葫芦里倒,结果大钱居然一点油也没沾到,此时卖油翁对那个射箭的说:“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吧?谁家里烧过炭?谁来讲讲烧炭的过程?选木头,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入洞中,封口,烧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烧情况,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要烧好几天。
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艰辛吗?——艰辛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卖炭翁白居易)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板书:讽喻诗、叙事诗)讽喻诗有什么特点?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
卖炭翁说课稿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一、说教材《卖炭翁》是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有关“爱”的文章,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让学生体验爱,感悟爱,并把这种爱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诵读”,所以教学本课应把诵读作为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字词,感知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诵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宫市”的残酷,同情“卖炭翁”的不幸遭遇,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宫市的不公、不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诵读法: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适合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对比分析法:本文所表现的是弱势群体的悲惨生活,通过文中卖炭翁与宫市的不平等条约的对比,学生对卖炭翁的悲惨生活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3. 联想拓展法: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拓展延伸,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针对以上教法,学生采用以下学法:如讨论法、圈点批注法、质疑法。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
我设计如下:1. 导入新课:由一组图片导入新课,引出弱势群体——卖炭翁,并板书课题。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注意句中的停顿、重音和语调,初步感知课文。
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疏通文意。
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联想拓展法理解课文内容。
如文中卖炭翁与宫市的不平等条约的对比,卖炭翁的悲惨遭遇的联想拓展等。
这一环节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 知识迁移: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与作用:《卖炭翁》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24课,该单元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文,培养文言语感;大体理解内容,并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之一,这是一首讽喻诗,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怨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统治阶级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语言朴实,通俗易懂,生动细致,充满诗情。
延续了白居易一贯的诗歌风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该诗以人物为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由此可见“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这首诗歌作品具有细读和超越的广袤教学空间。
2.教学目标:①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②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
③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4.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说学生《卖炭翁》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5、16岁左右的中学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描写一位苦难深重的老翁被强行掠炭的故事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而如何让他们体验诗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必须灵活安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对本诗的作者白居易,学生并不陌生,特别是学习本诗,学生能在逐步感受诗人关心百姓疾苦、抨击黑暗政治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情感,接受诗人同情弱者的熏陶。
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想象、合作讨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是可以实现的。
人教版卖炭翁说课稿
人教版卖炭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卖炭翁》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修辞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结构、理解文言文含义的能力,以及通过文本分析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卖炭翁勤劳、坚韧的品质,以及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法和修辞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分析卖炭翁形象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通过卖炭翁这一形象所表达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生字新词教学资料,设计课堂讨论和活动,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需预习课文,查阅有关白居易的背景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思考和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卖炭翁”这一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为学生理解课文背景提供帮助。
2. 生字新词教学- 列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 教师解释生字新词的含义,学生跟读并记忆。
3. 课文朗读与讲解-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 逐句讲解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4. 文本分析- 分析卖炭翁的形象特点,讨论其象征意义。
- 探讨作者通过卖炭翁这一形象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扩展活动- 设计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卖炭翁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现代版故事,或者写一封信给卖炭翁表达自己的感受。
《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
《卖炭翁》教案《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炭翁》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
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最新卖炭翁说课稿三篇
最新卖炭翁说课稿三篇《卖炭翁》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卖炭翁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下面是《卖炭翁》的三篇说课稿,供参考。
一、《卖炭翁》说课稿《卖炭翁》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作品,是一篇短篇小说。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卖炭翁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首先,本文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艰辛和困苦。
卖炭翁每天背着炭篓上山下山,辛苦劳作。
然而,他并没有抱怨或者沮丧,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种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本文通过卖炭翁与贵妇人的对话,展示了卖炭翁的智慧。
贵妇人问卖炭翁的炭多少钱一斤,卖炭翁却以一斤一文的价格回答。
这是因为卖炭翁知道贵妇人只是随口问问,并不真正想买炭。
他懂得人情世故,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这种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重要。
最后,本文通过卖炭翁对自己生活的总结,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卖炭翁说:“我生活虽然艰辛,但我并不为此而悲哀。
因为人生本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有苦必有乐。
”这句话表达了卖炭翁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命运的接受。
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旅程,其中有辛苦和苦难,但也有快乐和幸福。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和难点,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总之,《卖炭翁》通过一个卖炭翁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这篇短篇小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思量,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思量。
二、《卖炭翁》说课稿《卖炭翁》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作品,是一篇短篇小说。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卖炭翁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首先,本文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艰辛和困苦。
卖炭翁每天背着炭篓上山下山,辛苦劳作。
然而,他并没有抱怨或者沮丧,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种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本文通过卖炭翁与贵妇人的对话,展示了卖炭翁的智慧。
贵妇人问卖炭翁的炭多少钱一斤,卖炭翁却以一斤一文的价格回答。
这是因为卖炭翁知道贵妇人只是随口问问,并不真正想买炭。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一、背景“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篇,其情节生动、感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该篇诗以卖炭翁为主人公,描写了他用鲜血染红的嘴唇、用精瘦的双手砍伐木材、烤制炭火为生活等细节,表现出了作者所赞美的卖炭翁刻苦耐劳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背景、文本分析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卖炭翁》进行深入探讨。
二、文本分析1. 内容概括全诗共四十四句,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卖炭翁染血剃髪,营生炭火。
二、家徒四壁,一家十口,仍唱陶歌满流川。
三、夜枯烤柴叩门者,道曾逐狐归山去。
四、“开门啸竹”的炭疽病,卖炭翁反而心如铁石。
五、休将白眼看穷途,炭疽变成了荣耀。
2. 文学风格《卖炭翁》以活泼生动的描绘方式,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努力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全诗用词质朴自然,节奏明快,表现了白居易的诗艺造诣。
同时,诗中的比喻独特,诗情深刻,达到了妙语连珠的境界。
3. 心理描写在卖炭翁染血剃髪、身处贫困、患病难医等多种困境之下,卖炭翁依然坚韧、果敢、克服困难,表现出一种执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在《卖炭翁》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卖炭翁的生活环境,还揭示了卖炭翁内心世界的自由、坚强、不屈等思想。
三、现实意义在现实中,不少人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如何以强大的意志和勇气面对这些困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卖炭翁》所揭示的精神风貌和人生价值,对于我们如何处理困境和挑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认为,《卖炭翁》具有以下现实意义:1. 坚韧不拔的精神卖炭翁依靠自己的炭火事业,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精神风貌表明,一个人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勇往直前。
2. 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卖炭翁面对困难时,总是用积极正向的态度去对待,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他也能坚持乐观向上、勇往直前,从而成就了事业和精神上的成功。
3. 自由、坚强、不屈的人格卖炭翁追求自由、强大的人格,坚守自己的信仰,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困境,凭借自己的坚强和勇气,在生活中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大丈夫”。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一、卖炭翁的故事背景《林海雪原》中的卖炭翁,是一个卖炭人。
在当时,卖炭人是一个贫苦的职业,卖炭多数是出于劳动力的需要,以此为生。
二、卖炭翁的人生经历卖炭翁年轻时候,因为做买卖的事情弄错了,被人陷害入狱。
虽然刑期并不长,但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出狱后,他再也找不到工作,便开始卖炭为生。
在卖炭的日子里,卖炭翁遇到了许多的际遇,偶发的富有,突发的悲伤,一切都影响着他。
然而,不管如何,他依然卖炭为生,一天天地过着日子。
三、卖炭翁的心态卖炭翁是一个坚韧的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仰与人生。
他说过一句话:“赚钱的本事倒不算什么,要紧是如何把赚来的钱保存下来。
”这句话道出了卖炭翁的一些信仰,也暴露出他做事的严谨与认真。
另外,卖炭翁也是一个骄傲、自尊心很强的人。
他曾经在一个仪式上,被贵人所侮辱,结局是他将炭倒于地上,拒绝贵人的盛情。
这一行为,在某些程度上说明了卖炭翁的强志向和骨气。
四、卖炭翁的成功与失败在卖炭翁的生活中,有许多成功的瞬间,比如他卖炭的第一天,他卖出了二十块钱的大单。
还有一次淘到了军队的残套子,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益。
当然,卖炭翁也有失败的时候。
最令他伤心的是,他曾经被一个善男信女骗了八块钱。
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不得不忍气吞声,一言不发。
五、卖炭翁的人生启示卖炭翁的人生走过很多弯路,他的成功和失败、心态和信仰,都是我们自己人生中应当关注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当中为自己汲取营养,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以上是卖炭翁的故事背景、生活经历、心态、成功和失败、人生启示等方面的内容,相信对每个人的启示都是很大的,希望大家多关注自己人生当中的卖炭翁,加油!。
卖炭翁说课稿十分钟
卖炭翁说课稿十分钟一、说教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以其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精神著称。
本文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学的优美韵律,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描绘卖炭翁的艰辛生活,传递了作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篇课文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感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本文的主要内容描述了一个卖炭翁在严寒的冬天里,为生计而辛勤劳作,却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生动刻画了卖炭翁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作用:通过学习《卖炭翁》,学生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的生活状况,感受古人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2)地位:本文位于教材的古诗单元,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篇章。
(3)主要内容:- 描述了卖炭翁在严寒环境下辛勤劳作的情景;- 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劳动人民的苦难;- 传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呼吁社会关注底层人民生活。
四、说教法在教学《卖炭翁》这篇课文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1. 启发法:- 我会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或“白居易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
- 通过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进行解读,启发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社会背景。
2. 问答法:- 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互动,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我会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亮点:- 与其他教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会在问答环节中采用“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即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并回答,这样既能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卖炭翁》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卖炭翁》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卖炭翁的艰辛生活。
这首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也进入了部编版八年级下的语文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提高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是面对这首诗歌,他们可能对唐代的社会背景和诗歌的表达技巧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卖炭翁》的诗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表达。
2.原因:诗歌的社会背景离学生较远,需要额外的解释和引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讲解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相关背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唐代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讲解: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一些难以理解的诗句,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5.总结: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社会背景:唐代社会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衣郎。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卖炭翁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卖炭翁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卖炭翁的艰辛生活。
这首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教材中,这首诗位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唐诗,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唐诗,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前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唐诗,对唐诗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社会背景可能理解不够。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的生活方式和语言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通过教学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的主旨,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同情心,理解社会的不公,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的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的把握。
2.难点:对诗中社会背景的理解,对诗人的情感态度的把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讲解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主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的内容和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卖炭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卖炭翁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学生朗读诗,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诗的节奏和韵律。
3.讲解:教师讲解诗的内容和主旨,引导学生理解诗的社会背景。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诗人的同情心和社会的不公,分享自己的感受。
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诗的主旨和社会意义。
6.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读后感。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容:卖炭翁的艰辛生活主旨:反映社会贫富差距,表达同情心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进行,重点关注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炭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感染力。
在教材中,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理解古代社会现实以及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社会的背景和诗歌的深层含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强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理解“宫市”的危害。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说课稿
江城中学教师郭珣
一、【说教材】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卖油翁》是初中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学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说明】根据《课标》,7-9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因此我设置了这一目标。
(2)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
>
【说明】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设置这一目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说明】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一目标的设置正好实现语文教学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难点: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说明】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而人物形象则是通过
一些关键词如“矜”、“睨”、“颔”、“笑”等表现出来的。
二、【说教法】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步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步骤是:“出示设计的问题——自学课本——课堂练习——学生讨论——教师精讲”。
这种教法是融
阅读法、练习法、讨论法、讲授法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
这些“问题”不但要体现课文内容,而且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这种教法能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自我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
三、【说学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我安排了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新授内容、课文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六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会使用工具书查阅字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生答: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师解:“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说明】让学生回顾成语,引发他们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已学的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
(三)新授内容:我安排了作者介绍、检查预习、范读课文、思考问题、点拨精讲、随堂练习六个环节。
1、作者介绍:
根据《课标》,7-9年级的学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
文学常识,欧阳修是中学阶段较重要的一位作家,学生在此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有必要作介绍。
2、检查预习,让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能力。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正音,并注意朗读的节奏。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4、思考问题,出示“设计的问题”:这六个问题的设计是教学的主体部分。
问题①“小组合作完成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
\
在①基础上,提出问题②“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
”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组织语言和说话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
问题③“文章所写两个人物笔墨不均,为什么重点写卖油翁”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
问题④“陈尧咨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陈尧咨的态度转变是围绕着卖油翁的表现展开的,通过前后对比,理清全文的脉络.
问题⑤“你对文章中两个人物有怎样的看法。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问题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问题主要是使学生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实现教学目标3,突破教学重点.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回答进行引导并作归纳总结,从而把课程推向高潮。
这六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面向全体学生。
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回答二至三个问题,教师也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班集体中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个人的看法,彼此相互启发,
容易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和幸福,这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6.随堂练习: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重体字词的情味。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巩固文言实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突破难点。
这样就完成了新授内容。
(四)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本文虽以陈尧咨开头和结尾,但主要人物是卖油翁。
所以,文章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我们要体会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
师生共同小结,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巩固,加深理解。
(五)课后作业:在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同样发生着许许多多的熟能生巧的故事,请你在课外另找一篇主题为坚持不懈最终获取成功的文章,并结合自己写一篇读后感。
这一环节使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还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得到了延伸、拓展、补充和完善。
把45分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六) 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加深学生的记忆。
【板书设计】卖油翁
…
欧阳修
陈尧咨卖油翁
自矜睨、微颔
忿然但手熟尔
笑、遣酌油
性格对比
恃才傲物谦虚沉着
道理
熟能生巧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使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