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肝炎病毒有关的皮肤病
过敏性荨麻疹的原因有哪些
过敏性荨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很多人都知道荨麻疹,不管是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过,还是说从书上了解到的。
荨麻疹是会让感到很不舒服,而且也会很不好看的。
那么像这种,过敏性荨麻疹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没有得过的人,又该怎样预防过敏性荨麻疹呢?今天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一个详细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过敏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数是由于过敏性机理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变态反应,由于病因复杂,因此很容易复发,难以根治。
过敏性荨麻疹就是过敏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外界因素导致机体出现特异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最终导致身体出现荨麻疹症状。
荨麻疹是不会传染的,过敏性荨麻疹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病变。
通常认为过敏性荨麻疹的发生和食物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吸入物因素等有关。
1、食物因素: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
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
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
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过敏性荨麻疹。
2、药物因素:如青霉素、血清制品、疫苗、磺胺类制剂等,更有部分病人和体内链球菌、结核菌、肝炎病毒的感染,或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血管炎、肿瘤等释放某些因子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
3、感染因素: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
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4、吸入物因素: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6、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糖尿病等。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疣
常见的病毒已达500种以上,据其临床 表现,病毒性皮肤病可分为三型: 1、水疱型: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水痘 2、发疹型:传染性红斑、麻疹、风疹 3、新生物型:各种疣 常见病毒性疾病见下表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病毒及其所致的皮肤病
病毒种类
DNA
所致皮肤病
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病毒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生殖器鳞状细胞癌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无不洁性交史, 损害浸润明显,质坚硬、易出血,常形 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二)扁平湿疣 属二期梅毒疹,为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 肥厚性斑块,表面扁平而糜烂,可有密 集颗粒呈乳头状、菜花状,基底宽阔, 暗视野检查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 清反应强阳性。
1、寻常疣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中 医称千日疮,俗称刺瘊,为HPV2.4型、7型引起,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临床特点〗
一、病因: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二、好发年龄:儿童及青少年。 三、好发部位: 手背、手指及足缘等处, 甲周疣 发生于甲周者, 甲下疣 在甲床者。 丝状疣 皮一细长丝状突起。 指状疣 有时为一族集多个参差不齐的 指状突起。
RNA 病毒
小RNA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ECHO) 副粘膜病毒 麻疹病毒
湿疹、柯萨奇病毒疹 埃可病毒疹 麻疹
风疹、风疹综合症
Toga病毒
风疹病毒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常见病毒性疾病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 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常见者有 寻常疣、趾疣 、扁平疣 等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丙肝皮肤可能出现的症状
丙肝皮肤可能出现的症状丙肝,也称为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肝病。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药物和共用针头等方式传播。
丙肝很常见,全球大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的皮肤表现可以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症状。
然而,对于那些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的人来说,了解这些皮肤症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是早期识别疾病的迹象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丙肝可能引起的皮肤症状。
1. 黄疸黄疸是最常见的丙肝皮肤症状之一。
它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的现象。
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脏受损,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
高水平的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黄疸出现。
黄疸通常在其他丙肝症状出现之后才出现,但它可以作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
如果您注意到自己的皮肤或白眼变黄,应该尽快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2. 皮疹和瘙痒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皮疹和瘙痒。
这些皮肤问题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而导致的。
皮疹可以是斑状的、颗粒状的或红色的,而瘙痒则可能是皮肤发炎引起的。
丙肝相关的皮疹和瘙痒通常出现在感染后数周或数月。
它们可能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如躯干、手臂、腿部甚至脸部。
如果您在感染丙肝后出现了皮疹和瘙痒,应及时就诊,以便医生能够评估症状是否与丙肝相关。
3. 多形性红斑多形性红斑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可能与丙肝相关。
它表现为皮肤上的红斑、水疱和溃疡。
这种病变可能在感染后数周或数月出现,并且通常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如手臂、腿部、胸部和面部。
由于多形性红斑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因此确诊需要进行医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丙肝并且出现了多形性红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4. 皮肤瘀斑在某些情况下,丙肝感染可能导致易出血性皮肤病变,如皮肤瘀斑。
这是由于肝功能受损,造成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异常。
患者可能容易在皮肤表面形成淤血,造成瘀斑的出现。
皮肤瘀斑通常较小,颜色为暗红或紫色,并且容易出现在皮肤明显可见的部位。
扁平苔藓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扁平苔藓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通拉嘎;庞传超;张玉荣【摘要】Objective:To summarize research progres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lichen planus(LP) at home and abroad.Methods:Application of PUBMED retrieval system and CHKD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system,we researc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the past 10 years with "etiology of lichen planus" as keywords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marker molecule change in cell differentiation,virus infection,neuropsychiatric factors and keratinocytes apoptosi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LP.Conclution:The causes of LP is complex,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poptosis is 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LP,which worth further study%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扁平苔藓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PUBMED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扁平苔藓病因"为关键词,检索近10年有关文献.结果: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分化标志分子的改变,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因素及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与扁平苔藓发病关系密切.结论:扁平苔藓病因复杂,最新研究提示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凋亡有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3页(P468-470)【关键词】扁平苔藓;病因;发病机制【作者】通拉嘎;庞传超;张玉荣【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皮肤科,内蒙古通辽028000;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吉林长春130000;鄂温克旗蒙医医院,内蒙古南屯0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5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4%.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尽管LP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研究表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分化标志分子的改变、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因素及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与扁平苔藓发病关系密切.现综述如下.1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LP的发病起着关键作用在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研究中发现,LP真皮上部的浸润细胞以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为主,而表皮内的浸润细胞却主要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朗格汉斯细胞(LC)和单核细胞.首先是CD4+T淋巴细胞激活,在该细胞的协助下,CD8+T细胞活化,即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处理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细胞,并释放某些细胞因子,使T细胞活化增殖向表皮游走,T 细胞活化增殖产生的某些细胞因子和淋巴毒素以及自身细胞毒T细胞导致了基底细胞的破坏和损伤,从而引起LP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遗憾的是至今对引发免疫反应的抗原知之甚少.外来抗原的来源有很多,包括食物、药物、各种刺激等.这些小分子量的物质容易穿过上皮屏障,作为一种半抗原改变上皮自身抗原的抗原性.抗原首先被上皮朗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摄取和处理,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或炎性浸润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中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所产生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量比正常口腔粘膜高10~20倍.肥大细胞颗粒内含有TNF-α、组胺等炎性介质,LP皮损T细胞分泌的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触发肥大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TNF-α,TNF-α又引起LP皮损T细胞分泌RANTES,RANTES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趋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RANTES mRNA升高趋化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病变区,还能引起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粒,嗜酸粒细胞产生呼吸爆发并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1〕,这种循环机制可导致LP的慢性化.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和一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2〕.肿瘤坏死因子a(TNF一a)属于前炎性细胞因子,能调节机体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免疫病理和组织修复过程〔3〕.丁政云等〔4〕做实验发现扁平苔藓皮损中TNF-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并且发现扁平苔藓皮损中TNF一a的表达程度与基底细胞液化有一定关系.Ya-mamoto等研究发现,OLP中浸润性单核细胞被IL-1β和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产生更多的TNF-α;被IL-1β和GM-CSF 刺激产生更多的IL-6;被IL-1β和IL-6刺激产生更多的GM-CSF〔4〕.由肥大细胞来源的TNF-α可影响T细胞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5〕.TNF-α能上调IL-1、IL-6、TNF本身的产生,还能上调OLP病损中T细胞RANTES的分泌〔6〕.IL-2能诱导杀伤细胞产生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IL-6可增加T细胞IL-2产生和IL-2R的表达〔7〕,从而引起LP的一系列变化.2 病毒感染参与LP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病毒感染参与扁平苔癣的发病机制,在扁平苔藓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1991年Mokni等首先报道,扁平苔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8〕.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目前可以检测其特异性抗体和HCVRNA.实验数据表明,HBV在扁平苔藓患者中的感染率、患病率及HCV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项回顾性的研究表明,11.3%的扁平苔藓患者有慢性活动性肝炎,87例扁平苔藓患者中有44%的患者血清抗HBV或抗HCV阳性〔9〕,进一步表明HBV、HCV与扁平苔藓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并提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注意其对肝脏有无损害.LP患者中HCV的高感染率提示应对LP患者进行HCV检测.李澄等〔10〕检测了石蜡包埋的3种皮肤病皮损,其中HBSAg阳性的扁平苔藓HBV-DNA阴性.并通过对37例扁平苔藓患者中的6例乙肝患者皮损测定了HBV-DNA,结果均阴性,进一步显示扁平苔藓的皮损非肝炎病毒本身所致,可能是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肝炎病毒可能是诱发这种反应的重要病因之一.3 神经精神因素与LP发病的关系还有许多研究者认为LP的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与精神压力有关,当受到更多的压力时,人的唾液会分泌更多的VIP〔11〕.有人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LP病变组织中VIP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0例皮损中有16例标本染色阳性,弥漫分布在表皮各层的细胞质,与正常皮肤仅见于基底层有所不同.有精神创伤组阳性表达例数显著高于无精神创伤组.推测LP组织中VIP表达增高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可能通过启动精神免疫网络参与LP的发病.有人运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对OLP病损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60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SP60在病损区强阳性表达.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阴性表达;HSP70的表达强度较正常黏膜升高〔12〕.说明该病存在明显的应激因素,这种应激可能与精神刺激有关.4 细胞凋亡与扁平苔藓发病的关系徐娟等〔13〕运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了10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的凋亡细胞,结果发现正常人皮肤从基底层至棘细胞层为阴性,仅颗粒层部分角质形成细胞阳性,这与Wrone-Smith等〔14〕及Gavieli等〔15〕报道的结果一致.而扁平苔藓皮损组织各层均分布TUNEL阳性的细胞,且阳性强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因此,她们认为在银屑病与扁平苔藓中存在较多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与国外一些学者的报道一致〔14-16〕.以往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学和生化学方面.近来有人认为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LP皮损表皮动力学失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TUNEL法1992年由Gavrieli等首先报道后〔15〕,被广泛用于细胞凋亡的研究.C.Bascones等〔17〕对20例OLP样本及32例正常口腔粘膜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发现,在OLP中caspase-3、bax、P21等凋亡相关蛋白都高表达.国内徐红〔18〕通过TUNEL法也证实,在OLP中确实存在细胞凋亡的改变,上皮层细胞凋亡增加而固有层凋亡减少.上皮层细胞凋亡增加可能和粘膜的糜烂萎缩病损有直接关系;而固有层凋亡的减少,相关分析提示和OLP中T细胞的免疫改变有关.5 LP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及血液流变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HLA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上,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使用HLA作为遗传标记,如果发现某病与HLA抗原关联,一般表明该疾病的易感性中带有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HLA-DR1相关基因仅部分与OLP易感性有关,无关群体的OLP患者与HLA-DR1相关联,有必要对家族性OLP患者开展HLA调查,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HLA-DR1是否为OLP的一种遗传性状〔18〕.张延琳等〔19〕研究显示扁平苔藓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强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且发作期的指标均高于治疗后稳定期和消退期.提示OLP的发病机制和疾病发作期、治疗后稳定期、消退期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6 前景目前扁平苔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导致其治疗上的困难,本文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探讨提供科学的依据.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王少华,孙子林.RANTES和糖尿病肾病〔J〕.现代医学,2004,32(2):129-131. 〔2〕阮萍.口腔扁平苔藓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临床〔J〕.口腔医学杂志,2003,19(4):250.〔3〕Seymour GH,SavageNW,Walsh LJ.Immunology for the health scienee〔M〕.Sydney:McGraw Hill,1995.82.〔4〕丁政云,李鑫,王欣,等.肿瘤坏死因子在LP皮损中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2):763-764.〔5〕Califo J,Ahrendt SA,Meininger G,et al.Detec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oral rinses from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J〕.Cancer Res,1996,56(24):5720-22.〔6〕Singh B,Gogineni SK,Sacks PG,et al.Molecular cyt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refinementof 3q amplification〔J〕.Cancer Res,2001,61(11):4506-13.〔7〕Bayerlein K,Rith T,Verdorfer I,et al.I-FISH control of CGH-detected gain of DNA sequence copy number in or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s(OSCC)〔J〕.Anti CancerRes,2000,20(1A):427-32.〔8〕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82-789.〔9〕弓娟琴.肝炎病毒与皮肤病〔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7,23(4):229-231. 〔10〕李澄,开元元,杨忠礼,等.PCR检测石蜡包埋三种皮肤病皮损中乙型肝炎病毒观察〔J〕.国外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6):348-349.〔11〕Santaviva N,Konttinen YT,Tornwall J,et al.Neuropeptide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system in Sjogren’s syndrome〔J〕.Ann Rheum Dis,1997,56:737-740.〔12〕田伟,李俊燕,于志湖,等.扁平苔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China J Lepr Skin Dis,2005,l.21(.8):.632-634.〔13〕徐娟,贾随旺,郑茂荣,等.银屑病与扁平苔藓中凋亡细胞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14):232-233.〔14〕Wrone Smith T,Johnson T,Nelson B,et al.Discordant expression of bcl-X and bcl-2by keratinocytes in vitro and psoriatic kercti nocytes invivo〔J〕.Am J Pathol,1995,146:1079.〔15〕Gavieli Y,Sherman Y,Ben-Sasson SA.Identification of progr ammed cell death in situ via specific labelling of number DNA fragmentation〔J〕.Cell Biology,1992,119:493. 〔16〕Paus R,Rosenbach T,Haas N,et al.Patterns of cell death:the signifi cance of apoptosis for dermatology〔J〕.Exp Dermatol.,1993,2(1):3-11.〔17〕C.Bascones,G.Esparza,M.A.Gonzalez-Moles,etal.Apoptosisand cellcycle arrestin orallichen planus Hypothesis on their possible influence on it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J〕.Archives of Oral Biology,2005,50:873-881.〔18〕徐红.口腔扁平苔藓细胞凋亡及免疫改变的意义〔J〕.World Health Digest,2008,5(5):79-81.〔19〕张延琳,王嘉陵,丁蕾,等.扁平苔藓患者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研究〔J〕.Clin Stomatol,2005,21:502-503.。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必读-第一章
第一章乙肝:并不可怕第1节何谓乙型肝炎?本病为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感染。
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但仅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传染性。
感染危险最高的人包括:乙型病毒携带母亲的婴儿,共用针筒的吸毒者,乙肝带毒者的家庭成员和多性伴侣,其他危险人群有:集体生活的人群,接受透析治疗者,直接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
乙肝可呈携带状态,一旦感染,有10%的机会成为终生带毒者。
如何感染?感染的主要途径:1、围产期(由乙肝带毒母亲分娩的婴儿);2、经静脉,因受污染的注射器注射,或刺伤;3、性(因感染性精液或阴道分泌物);4、少见的,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感染的血液。
第2节有那些症状?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关节痛、荨麻疹或皮疹。
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尿色变深,皮肤巩膜黄染(黄疸)。
某些感染者仅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幅度为2-6个月。
传染期多长?症状出现前几周,感染者体液中就有病毒,在其后的几个月仍有传染性。
如成为病毒携带者,则有潜在传染性。
如何治疗?有一种抗病毒药,对某些患者有效。
可就医获得信息。
有否预防疫苗?有。
乙肝疫苗安全有效。
夏威夷推荐出生的婴儿均注射此疫苗,高危人群亦推荐使用,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性伴侣、从乙肝流行国家来的移民。
如何免受感染?高度危险者注射疫苗。
乙肝带毒者不得与人共用:剃刀、牙刷和其他可能被体液污染的物品。
乙肝带毒母亲出生的婴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用于其他接触者,如意外被血液污染或针刺后,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疫苗。
对于性接触,在14天内注射也可能有帮助。
第3节什么叫做HAA阳性?二十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布伦百格在研究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时,从一名澳大利亚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相关抗原,便把它叫做澳大利亚抗原,简称为澳抗。
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所谓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原,所以科学界便把它叫做肝炎相关抗原,肝炎相关抗原的英文缩写是HAA。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天发生皮疹,或是断断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解或消失,可达数月或若干年之久,可称为慢性荨麻疹及特殊类型荨麻疹。
[编辑本段]病因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①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②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
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
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⑤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7)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
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见的[1]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的。
中医辨证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
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
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本病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
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笔者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采用明代陈实功所创“消风散”为主方加减,以脏腑辨证统之,取得较好疗效。
感染与皮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赵国昌
前
言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危害 尤是儿童,每年死亡 >1000万 感染性疾病中,许多伴有皮疹 一种疾病引起多种皮疹,而同一形态皮疹见于多种疾病 皮疹的鉴别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病
因
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肠道病毒、 EBV、CMV等 细菌感染: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球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猫抓病、炭疽等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等 真菌感染:手足、头面、躯干部皮肤癣,粘膜损害 动物寄生虫:蛲虫、血吸虫病、头虱病、疥疮 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等
病毒
↓ 真皮层血管 ↓ 血管反应— ↓ 真皮层反应 ↓ 基底层(膜) ↓ 表皮层反应—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单纯充血
皮肤阿米巴损害
惯发肛周及邻近部位,损害为形状不一、凹凸不平的溃疡性肉芽肿,上覆厚痂色暗红、边 缘鲜明而略高起,加压粘液渗出,有剧痛
蛲虫病
虫咬皮炎的大疱
虫咬皮炎消退后的色素沉着
疥
疮
疥螨 为有四只短足的卵圆体,雌螨的卵和粪可沉积在隧道中,在 隧道涂片中可常见这些成份
疥疮
好发指缝、腕屈面、肘窝、脐窝、下腹、股上部内侧,婴儿掌趾头面部,针尖大小丘疱疹 及疥螨在表皮内掘成的隧道,微微隆起,在指缝隧道末端有针尖大小水泡,瘙痒剧烈,找 到疥螨
丹毒
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的淋巴管引起急性感染。 以发生在小腿和面部多见,损害为略高出皮面的水肿性鲜红色斑片, 边缘明显、表面光滑发亮紧张,间有大疱,有压痛。局部淋巴结肿大
肛周链球菌感染
发疱性远端手炎
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为在指骨远端脂肪垫前的浅表性水疱,可侵犯 一或多个手指
外科护理案例题
《外科护理学》练习题(专科)一、填空题1、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重脑损伤病人急救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颅内压增高三大主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中毒时易发生手足抽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治疗和抢救低血容量性性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膀胱刺激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急性尿潴留病人导尿时,排尿必须缓慢,以防止因_____________突然降低引起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8、尿失禁有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腹股沟疝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10、每次结肠造口灌洗液的量是__________ml,温度__________℃。
11、择期手术,麻醉前成人禁食________小时、禁饮________小时。
12、腰麻术后患者须去枕平卧________小时,以防脑脊液漏引起的头痛。
13、手术室常见的手术体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麻醉方法可简单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气体交换,造成机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开放性气胸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使其变为闭合性气胸,然后_____________,安置____________________,预防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可能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病程中并不消 失,在恢复期常见增多。
2.骨髓象 缺乏诊断意义,但可除外其他疾病如血液病等。骨 髓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网状细胞可能增生。并可有异常 淋巴细胞出现,但此现象亦有可能为外周血液稀释所致。在骨 髓偶可发现肉芽肿病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2~5周,儿童约10天。起病慢,大多数人先出现乏力、 头痛、发热、咽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并持续一至数周, 体温可达39~40℃,持续5~10天或更长。发病后出现咽峡炎, 特点为弥漫性膜性扁桃体炎,硬腭及软腭出现多数小出血点, 伴吞咽困难。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以颈、腋下、腹股沟部 多见,多在热退后几周内消退,但有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 况。一半患者有中度肝脾肿大。大约10%~15%病人在发病后 4~6天出现斑疹、斑丘疹,也有麻疹样、猩红样红斑,以躯干、 上肢前臂、小腿多见,也可发生于面部,皮疹多在几天内消退, 不留痕迹。
5.EB病毒的分离 自患者口咽冲洗液及血淋巴细胞中可培养到 EB病毒,但由于正常人和其他疾病患者亦可分离出病毒,故诊 断意义不大。
实验室检查
6.其他 应用牛红细胞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溶血素的效价,如 滴度在1∶400以上对诊断本病有相当价值。在本病急性期尚可 测得多种自身抗体,约70%的患者有抗I冷凝集素,一般可持续6 周左右,大多数患者还可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
发病机制
外周血中的异常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CD4 T细胞下降,CD8 T细胞增加。
在感染的控制中,细胞介导免疫可能较体液免疫发挥了更重 要的作用。在疾病早期,NK细胞、非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CTL) 对控制EB病毒感染的B淋巴细胞增生播撒十分重要;疾病后期, HLA限制的CTL可以特异性的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
丙肝患者的肝外病变体现
丙肝患者的肝外病变体现引言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主要特点是其肝外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丙肝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肝外病变体现。
1. 关节痛关节痛是丙肝患者肝外病变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研究发现,约有20-30%的丙肝患者会出现关节痛的症状。
关节痛通常会累及多个关节,并呈现对称性。
常见的关节痛症状包括早晨僵硬、关节肿胀和疼痛。
2. 皮肤损害丙肝患者的皮肤损害是另一个常见的肝外病变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如鱼鳞病样皮肤改变、紫癜、红斑和瘙痒等。
这些皮肤损害可能与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3. 神经系统症状丙肝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丙肝患者中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
4. 消化系统症状丙肝患者的肝外病变还可能影响到消化系统。
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丙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和肝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5. 肾脏病变丙肝患者可能出现肾脏受累的病变。
肾脏损伤的表现包括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病变可能与丙肝病毒直接侵害肾脏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6. 心血管系统病变丙肝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研究发现,丙肝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这些病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变等。
丙肝病毒感染可能通过直接侵害心脏或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7. 血液系统病变丙肝患者的肝外病变还可能涉及到血液系统。
一些研究观察到丙肝患者更容易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变。
这些病变可能与丙肝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肝脾功能异常有关。
8. 其他肝外病变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肝外病变,丙肝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病变。
例如,眼部病变包括视网膜炎、巩膜炎等;循环系统病变包括静脉栓塞等;内分泌系统病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皮肤科学习常见皮肤病的疫苗接种
皮肤科学习常见皮肤病的疫苗接种皮肤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各种皮肤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皮肤科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各类皮肤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还需要了解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其中,疫苗接种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皮肤病的疫苗接种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
一、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该疾病常见于幼儿和儿童,患者会出现高热、皮疹等症状。
天花病毒疫苗是预防天花的主要手段,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1岁之间接种第一剂次,然后再在1岁至2岁之间接种第二剂次。
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或不确定接种史,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并考虑接种。
二、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红疹等症状。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建议常规接种。
根据卫生健康部门的推荐,一般在12个月至15个月之间接种第一剂次,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次。
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未患过水痘,也可以考虑接种。
三、乙肝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剂通常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然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二和第三剂次。
对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和成人,也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并考虑接种。
四、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风疹疫苗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手段,常规接种推荐在12-15个月时进行。
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女性,尤其是孕育前的女性,应接种疫苗以预防孕期感染风险。
五、人乳头瘤病毒(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类常见的性传播病毒,感染会导致生殖器疣和导致多种癌症,包括宫颈癌等。
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按传播途径的垂直传播传染病
按传播途径的垂直传播传染病传染病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群的疾病。
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水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昆虫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类型。
本文将按照这些传播途径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详细讨论。
水传播的传染病:一、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引起。
症状包括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等。
二、肝炎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水供给系统传播给人体。
肝炎的临床症状包括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等。
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一、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痛等。
二、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麻疹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等。
食物传播的传染病:一、肠道疾病一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引起肠道疾病,如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等。
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二、肺炎食物中被污染的冷藏或未洗净的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导致肺炎,例如雷德菲尔德氏菌肺炎和农场动物相关的肺炎。
昆虫传播的传染病:一、蚊媒传播的疾病蚊子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传播途径,通过叮咬感染了传染病的人或动物,将病原体传播给下一个宿主。
例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都是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
二、蜱媒传播的疾病蜱是蜱媒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例如莱姆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
蜱通常潜藏在草丛或树林中,当人或动物经过时叮咬并传播疾病。
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一、皮肤病皮肤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患者的皮肤或皮肤分泌物而传播,例如螨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和经济作物之间的病害等。
二、血液传播的疾病一些疾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可以通过血液传播,通常与注射用具或不洁的手术操作有关。
综上所述,按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水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昆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多种类型。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至关重要。
患有丙肝会出现哪些皮肤症状
患有丙肝会出现哪些皮肤症状?
所谓丙肝就是除乙肝外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它的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出现黄疸等,此外,还会出现一些皮肤病症状。
二六一yiyuan专家介绍。
一、复出现荨麻疹:丙肝患者反复出现荨麻疹,意味着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病情不稳定或感染了丙肝病毒。
二、身皮肤瘙痒:如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
全身皮肤瘙痒,则意味着病情顽固,治疗难度较大。
三:冷免疫球蛋白血症:皮肤遭受严寒刺激或站立时间过久以及下肢过度劳累后,出现出血性丘疹或坏死性紫癜。
少数伴有关节痛。
丙肝患者遇此情况,意味着病情不稳,要加大治疗力度,如丙肝好转,则不再出现。
四、平苔藓:皮肤出现扁平的多边形丘疹。
暗红或紫红色,表面光滑,或黏膜出现针尖大的丘疹,呈线状或网状排列,这很可能为扁平苔藓。
丙肝患者处于不稳定期有37%左右会出现。
丙肝好转则随之消退,丙肝加重随之恶化。
五、干燥综合征:全身所有黏膜组织的黏液减少、干燥,出现干燥性炎症反应,或有瘙痒,同样反映丙肝在活动。
六、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症:皮肤由于阳光照射或外伤会出现大疱性皮疹。
疱破后该处有糜烂或结痂。
丙肝活动期会出现这种现象。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症状,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有什么表现?得了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会怎样?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有哪些并发病症,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常见症状:丘疹、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发烧*一、症状典型者为突然发病呈对称性累及许多关节,尤以手小关节多见。
但亦可在不同关节呈非对称性、游走性发作。
关节症状持续数周至6个月,多数为数周。
炎症程度视病情而异,并有肌腱炎及滑膜炎。
少数病例在前臂伸侧有皮下结节,活检类似类风湿结节,大多数病例不出现黄疸,即使出现,关节炎也已消退。
约半数病例伴瘙痒性皮疹,最常见是荨麻疹;亦可呈斑疹、丘疹或瘀点。
皮疹好发于小腿,亦可见于臂、躯干和面部,并可在足趾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
在关节炎出现前的1天至12周时间内可有不适、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或肌痛。
伴随症状还有低热和皮肤病损。
*二、诊断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并发症,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常见并发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一、并发病症可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及多肌炎、雷诺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刺血拔罐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肝炎并皮肤瘙痒89例
刺血拔罐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肝炎并皮肤瘙痒89例唐春翊;郑义宏;毕轶霞【摘要】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肝炎并皮肤瘙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刺血拔罐(取穴:肺俞、风门、大椎、肝俞、血海、膈俞、曲池、期门、太冲、三阴交等,每周2次,1个月为一疗程)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独静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剂量用法与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9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78,P<0.05).结论刺血拔罐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肝炎并皮肤瘙痒安全、高效,适于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02【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刺血拔罐;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肝炎;皮肤瘙痒【作者】唐春翊;郑义宏;毕轶霞【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大连116031;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大连116021;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肝病并皮肤瘙痒是肝病和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顽固剧烈且无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采用刺血拔罐合静点甘草酸二铵注射剂(甘利欣)的方法治疗肝病并皮肤瘙痒89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89例均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大连市传染病医院和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病人,年龄17~84岁,平均(46.29±1.04)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30年,平均(4.71±0.58)年;病情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肝病根据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病毒性肝炎42例、肝硬化及肝衰竭13例,合并药物性肝病18例、酒精性肝病16例);2)瘙痒根据《现代皮肤病学》的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发现,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有关。
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为30-60mm,与黄热病毒和动物瘟病病毒有种属同源性。
HCV目前至少存在9种基因型或血清型,30多种以上亚型。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3亿HCV感染者。
HCV感染人体主要是经血传播。
与HCV有关或可能有关有关的皮肤病包括:
(1)冷球蛋白血症。
(2)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累及中小动脉,皮肤可出现紫癜、瘀斑、坏死甚至坏疽。
(3)迟发扑啉症(PCT)
(4)扁平苔藓(LP):近些年来发现LP与HCV感染有密切关系。
关于LP患者HCV 感染率不同的报道差异较大。
有人检测了78例LP患者,发现16例(20%)抗
HCV抗体阳性,其中13例HCV-RNA阳性,而82例对照组中,仅2例抗HCV
抗体阳性。
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62%的LP患者HCV抗体阳性。
Dupin等检测
了102例口腔LP患者HCV感染情况,发现4.9%的患者HCV抗体阳性,与对
照组(4.5%)无显著差异。
Friedrich等也对156例肝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发
现口腔LP与HCV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目前HCV在皮肤或粘膜中是否复制
尚未得到证实。
(5)荨麻疹。
(6)坏死松解性肢端红斑(NAE):NAE是最近描述的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坏死性红斑,特异性发生于肢端,有人报道了1例43岁该病患者,病程4年,其主要
表现为双足伸侧松弛性水疱和红斑,该患者抗HCV抗体阳性,肝活检示慢性
活动性肝炎,该病应用干扰素α-2b治愈。
有人还回顾了已报道8例NAE患者,
全部患者HCV抗体阳性,有2例肝活检示慢性活动性肝炎。
故有人认为NAE
可能是HCV感染的皮肤标志。
(7)白癜风、多形红斑、痒疹、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等。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被认为是一种与HBV感染有关的皮肤病。
目前认为本病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皮肤表现,可能与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