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9章肝炎病毒.ppt
• HBeAg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清 具有强传染性的一个指标
• 抗HBe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组•成存由在HB于s面位A血Dga,于刺n中e为H激颗Ha不内dBB机粒ws易V衣、A核体外g检壳a亚心产衣y测成部r型生壳分、到位的:中a的y抗aw表d-r、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为完整的、有传染性的HBV颗粒,又称 Dane颗粒。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
– 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 双层和蛋白质构成,含HBsAg;
– 内衣壳为20面体对称的核心结构,相 当于一般病毒的核衣壳,含HBcAg和 HBeAg;其内部含HBV的DNA和 DNA多聚酶。
• 动物模型:黑猩猩,绒猴,红面猴
• 细胞培养:增殖缓慢,释放缓慢, 不引起细胞裂解。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抵抗力
• 耐热性较肠道病毒强,耐乙醚,耐酸, 耐氯化物消毒作用,在污染的废水、 海水及食品中存活数月或更久。
第29章 肝炎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 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 致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病理作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携带情况
第29章 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形态结构:
• 乙肝患者血清中有三种不同形 态的颗粒: 大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管型 颗粒 Dane 颗粒
小球型 颗粒
血清标本HBV的三种形态的电镜照片
第29章 肝炎病毒
大球型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 抗HBe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组•成存由在HB于s面位A血Dga,于刺n中e为H激颗Ha不内dBB机粒ws易V衣、A核体外g检壳a亚心产衣y测成部r型生壳分、到位的:中a的y抗aw表d-r、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为完整的、有传染性的HBV颗粒,又称 Dane颗粒。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
– 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 双层和蛋白质构成,含HBsAg;
– 内衣壳为20面体对称的核心结构,相 当于一般病毒的核衣壳,含HBcAg和 HBeAg;其内部含HBV的DNA和 DNA多聚酶。
• 动物模型:黑猩猩,绒猴,红面猴
• 细胞培养:增殖缓慢,释放缓慢, 不引起细胞裂解。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抵抗力
• 耐热性较肠道病毒强,耐乙醚,耐酸, 耐氯化物消毒作用,在污染的废水、 海水及食品中存活数月或更久。
第29章 肝炎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 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 致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病理作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携带情况
第29章 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形态结构:
• 乙肝患者血清中有三种不同形 态的颗粒: 大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管型 颗粒 Dane 颗粒
小球型 颗粒
血清标本HBV的三种形态的电镜照片
第29章 肝炎病毒
大球型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十八章肝炎病毒PPT课件
较长(30-160 d),潜伏期、急 性期或
慢性活动期,患者的血清都有传 染性。
(2)传播途径:
1)、血液、血制品; 2)、母婴传播; 3)、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总之,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不严格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 射、针刺、文身等。
(3)致病性与致病机制
1)、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2)、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3)、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害; 4)、免疫耐受与慢性肝炎;
C区包括C基因和前C基因,分别编码HBcAg和HBeAg
P区最长,编码DNA多聚酶等
X区编码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内的某些癌基因 及病毒基因,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HBV的复制
逆转录过程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3)HBV的抗原组成
表面抗原HBsAg 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
乙 肝 的 世 界 分 布
一、生物学性状
电镜下的HBV
1)、大球形颗粒( Dane 颗粒)
2) HBV的小球形颗粒
3) HBV的管形颗粒
(2)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1)、基因结构: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 ORF;分别 称为S、C、P及X(如图示)区,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
S区包括S基因、前S1和前S2基因,分别编码外衣 壳蛋白(HBsAg、Pre S1和Pre S2抗原)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 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 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 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 流行情况严重。仅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 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 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慢性活动期,患者的血清都有传 染性。
(2)传播途径:
1)、血液、血制品; 2)、母婴传播; 3)、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总之,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不严格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 射、针刺、文身等。
(3)致病性与致病机制
1)、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2)、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3)、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害; 4)、免疫耐受与慢性肝炎;
C区包括C基因和前C基因,分别编码HBcAg和HBeAg
P区最长,编码DNA多聚酶等
X区编码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内的某些癌基因 及病毒基因,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HBV的复制
逆转录过程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3)HBV的抗原组成
表面抗原HBsAg 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
乙 肝 的 世 界 分 布
一、生物学性状
电镜下的HBV
1)、大球形颗粒( Dane 颗粒)
2) HBV的小球形颗粒
3) HBV的管形颗粒
(2)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1)、基因结构: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 ORF;分别 称为S、C、P及X(如图示)区,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
S区包括S基因、前S1和前S2基因,分别编码外衣 壳蛋白(HBsAg、Pre S1和Pre S2抗原)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 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 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 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 流行情况严重。仅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 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 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急性肝炎 2)、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株、猴胚肾、人胚肾细胞中增殖
和传代,但不引起明显CPE
2、致病性与免疫性
(1)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传染源多为甲肝患者 污染的水源、食物、食具、海产品(毛蚶)等传播 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
隐性感染率,成人HAV抗体阳性率高达70%—90%,对再感染有免 疫力
(4)特异性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患者所有废弃物(排泄物、
食具、床单、衣物)需严格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水产品不宜生吃,水
果蔬菜要洗干净
3)、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 4)、免疫预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 病人有密切接触者 ,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注意灭 活疫苗需多次注射,只能诱发体液免疫,保护时间不 长,儿童时期接种易造成成年时期易感人群的积累, 而随着年龄增长,甲肝临床症状加重,死疫苗不适宜 甲肝高发的发展中国家)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1、生物学形状
(1)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 Dane 颗粒)
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和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和前S抗原(PreS)组成。内部有27nm的核心,表面相当于内衣壳,含有乙型肝炎 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内部有HBV的 DNA和DNA多聚酶
病毒感染通常是一次感染终身免疫
甲型肝炎血清学变化过程
Time course of HAV infection
(3)微生物学检查法
1)、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 2)、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HAV IgG 3)、对已接种甲肝疫苗者检测中和性抗-HAV抗体 4)、直接检测抗原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RNA
(ss+RNA)
生物学性状与肠道病毒一致 198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曾将它定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72型
1973年Feinstone 应用免疫电镜技术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发现
HAV的结构
由VP1~4四种多肽组成衣壳蛋白,有抗原性可诱生中和抗体
(2)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 1)、黑猩猩、狨猴、猕猴对HAV敏感,接种后可
(2)致病机制与免疫
粪-口途径传播
早期口咽部或 唾液腺中早期 增殖
肠道与局部 淋巴结中大 量增殖
通过胆汁随粪 便排出体外
肝脏为最终靶 器官(病毒直 接损伤或免疫 病理作用)
入血并形 成病毒血 症
• 非溶细胞型病毒,不直接杀伤细胞 – 病毒复制量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故认为免疫应答参与损伤过程
• 无慢性病例 – 典型的甲肝是自限过程,大约三个月
50%至85%长)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DNA,长链载有病毒蛋 白质的全部密码,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称为S、C、 P和X区
2)、HBV的复制方式:
HBV复制周期
(3)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 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A、大量存在感染者血清中,故为HBV感染主要标志; B、226AA,由S基因编码 C、HBsAg有1个共同抗原决定簇a和2组互相排斥的亚型抗
Anti-HAV Prevalence
High
Intermediate
Low Very Low
•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
1、生物学形状
(1)形态与结构:球形颗粒,属小RNA病毒科,直径 27nm,无包膜,呈20面立体对称,比 肠道病毒更耐热,60℃1 h不被灭活, 100 ℃ 5分钟可灭活,对乙醚、酸 (pH 3.0)均有抵抗力,外面为一独立 外壳,内含一个单链RNA分子
2、乙型(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由输血、 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
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
3、丁型肝炎病毒(HDV)为一种缺陷病毒 4、庚型肝炎病毒(HGV) 5、TT型肝炎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
肝炎病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述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 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 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 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携带者以达1.2亿(全球3.5 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 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由 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 性携带者
2)、核心抗原: HBcAg,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结构的 表面,为内衣壳成分,分子量22KD, 由C基因编码
A、其外被HBsAg所覆盖,故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B、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C、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均为非保护
• 前S抗原(Pre-S Ag)
– 前S2蛋白
• S + PreS2编码,226 + 55=281AA
– 前S1蛋白
• S + PreS2 + PreS1编码,226 + 55 + 119 = 400AA
– 与HBsAg、HBV DNA检出相同,都说明病毒 在复制
Pre-S2抗原 和人肝细胞表面都具有PHSA受体,通过PHSAr 搭桥,HBV病毒易吸附于肝细胞表面 部分解释为什么HBV具有嗜肝细胞性
2)、HBV的小球形颗粒
成分主要是HBsAg,不含DNA及DNA多聚酶,大量存在于 血流中,HBV感染肝细胞产生的过剩病毒衣壳装配而成
3)、HBV的管形颗粒 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内无核酸,也存在于血流中
(2)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1)DNA是由3.2KB的长链 L(-)和短链 S(+)(约为L链的
原决定簇d/y和w/r,4种亚型:adr、adw、ayr、 ayw 我国内地和沿海各省汉族主要为adr型,欧美为adw D、具有抗原性,产生抗-HBs,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 失去感染性,具有保护作用,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
成分;
E、Pre S1、Pre S2的抗原性比HBsAg更强,故抗- Pre S1和抗- Pre S2抗体通过阻断HBV与肝细胞的结合 起抗病毒作用;
和传代,但不引起明显CPE
2、致病性与免疫性
(1)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传染源多为甲肝患者 污染的水源、食物、食具、海产品(毛蚶)等传播 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
隐性感染率,成人HAV抗体阳性率高达70%—90%,对再感染有免 疫力
(4)特异性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患者所有废弃物(排泄物、
食具、床单、衣物)需严格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水产品不宜生吃,水
果蔬菜要洗干净
3)、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 4)、免疫预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 病人有密切接触者 ,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注意灭 活疫苗需多次注射,只能诱发体液免疫,保护时间不 长,儿童时期接种易造成成年时期易感人群的积累, 而随着年龄增长,甲肝临床症状加重,死疫苗不适宜 甲肝高发的发展中国家)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1、生物学形状
(1)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 Dane 颗粒)
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和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和前S抗原(PreS)组成。内部有27nm的核心,表面相当于内衣壳,含有乙型肝炎 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内部有HBV的 DNA和DNA多聚酶
病毒感染通常是一次感染终身免疫
甲型肝炎血清学变化过程
Time course of HAV infection
(3)微生物学检查法
1)、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 2)、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HAV IgG 3)、对已接种甲肝疫苗者检测中和性抗-HAV抗体 4)、直接检测抗原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RNA
(ss+RNA)
生物学性状与肠道病毒一致 1982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曾将它定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72型
1973年Feinstone 应用免疫电镜技术从急性肝炎患者粪便发现
HAV的结构
由VP1~4四种多肽组成衣壳蛋白,有抗原性可诱生中和抗体
(2)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 1)、黑猩猩、狨猴、猕猴对HAV敏感,接种后可
(2)致病机制与免疫
粪-口途径传播
早期口咽部或 唾液腺中早期 增殖
肠道与局部 淋巴结中大 量增殖
通过胆汁随粪 便排出体外
肝脏为最终靶 器官(病毒直 接损伤或免疫 病理作用)
入血并形 成病毒血 症
• 非溶细胞型病毒,不直接杀伤细胞 – 病毒复制量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故认为免疫应答参与损伤过程
• 无慢性病例 – 典型的甲肝是自限过程,大约三个月
50%至85%长)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DNA,长链载有病毒蛋 白质的全部密码,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称为S、C、 P和X区
2)、HBV的复制方式:
HBV复制周期
(3)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 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A、大量存在感染者血清中,故为HBV感染主要标志; B、226AA,由S基因编码 C、HBsAg有1个共同抗原决定簇a和2组互相排斥的亚型抗
Anti-HAV Prevalence
High
Intermediate
Low Very Low
•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
1、生物学形状
(1)形态与结构:球形颗粒,属小RNA病毒科,直径 27nm,无包膜,呈20面立体对称,比 肠道病毒更耐热,60℃1 h不被灭活, 100 ℃ 5分钟可灭活,对乙醚、酸 (pH 3.0)均有抵抗力,外面为一独立 外壳,内含一个单链RNA分子
2、乙型(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由输血、 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
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
3、丁型肝炎病毒(HDV)为一种缺陷病毒 4、庚型肝炎病毒(HGV) 5、TT型肝炎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
肝炎病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述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 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 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 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携带者以达1.2亿(全球3.5 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 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由 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 性携带者
2)、核心抗原: HBcAg,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结构的 表面,为内衣壳成分,分子量22KD, 由C基因编码
A、其外被HBsAg所覆盖,故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B、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C、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均为非保护
• 前S抗原(Pre-S Ag)
– 前S2蛋白
• S + PreS2编码,226 + 55=281AA
– 前S1蛋白
• S + PreS2 + PreS1编码,226 + 55 + 119 = 400AA
– 与HBsAg、HBV DNA检出相同,都说明病毒 在复制
Pre-S2抗原 和人肝细胞表面都具有PHSA受体,通过PHSAr 搭桥,HBV病毒易吸附于肝细胞表面 部分解释为什么HBV具有嗜肝细胞性
2)、HBV的小球形颗粒
成分主要是HBsAg,不含DNA及DNA多聚酶,大量存在于 血流中,HBV感染肝细胞产生的过剩病毒衣壳装配而成
3)、HBV的管形颗粒 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内无核酸,也存在于血流中
(2)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1)DNA是由3.2KB的长链 L(-)和短链 S(+)(约为L链的
原决定簇d/y和w/r,4种亚型:adr、adw、ayr、 ayw 我国内地和沿海各省汉族主要为adr型,欧美为adw D、具有抗原性,产生抗-HBs,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 失去感染性,具有保护作用,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
成分;
E、Pre S1、Pre S2的抗原性比HBsAg更强,故抗- Pre S1和抗- Pre S2抗体通过阻断HBV与肝细胞的结合 起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