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生于象外”,出自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诗画艺术的灵魂,历来被艺术家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仅要求形似,且求其神似,更进一步是要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有“象外之象”的意境美。 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笪重光《画鉴》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谁如果不懂得虚实相生,境生象外,谁就不可能领悟中国绘画特色。 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见《董氏式陵·集记》”,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刘禹锡认为诗的审美特质是凝炼含蓄、意在言外、词近旨远。他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指出: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达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
诗为"文章之蕴",是说诗比一般文章更凝炼、更含蓄、更微妙,"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①"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说的是诗的意境。"意" 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意"与"境"的完美统一,就是意境。刘禹锡认为,"义"不能离开"言","境"不能离开"象";但"义"与"境"又远远超出"言"与"象","言","象"有尽而"义"、"境"无穷。"义""境"是实与虚、有与无、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刘禹锡的这种意境说,与皎然的诗论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刘禹锡幼年即与皎然师徒来往。皎然是中唐大历、贞元年间的一位诗僧,俗姓谢,在诗论的意境说上有独到的见解。刘禹锡在《澈上人文集纪》中说:"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对皎然诗论的评价极高。
皎然撰《诗式》五卷、《诗议》一卷,有意识地运用佛教境界说来
阐述诗歌的"意境"问题。他在《诗式》卷一《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诗体,??。"皎然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境"的概念,而且把"境"看作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认为取境之高下直接关系到诗作的成败。在意境的生成上.皎然不仅指出了"诗情缘境发"①这一意境产生的奥秘,而且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②的审美标准。意境的生成就是诗入之"情"与"境"的相互缘合。刘禹锡的境界论吸取了皎然的思想,强调"境生于象外",即"境"对"象"的超越性,构成了"境"的特征。这一命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次明确地把意境与"象外"联系起来,具有开拓性。他所推崇的诗的理想境界是言外之义、象外之境。
"片言可以明百意"是说诗歌要精炼含蓄,以少胜多;"坐驰可以役万景"是说诗人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诗的构思产生于某一具体景物的触发,蕴含于某一具体景物的吟咏。"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是说诗歌无论何体、何调,都必须以意兴感人而理在其中,不能象文章那样直接说理,这是各类诗同而与文不同的艺术特征。因此,刘禹锡重视诗人的才华("才")、① 《刘禹锡集》卷十九《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
① 《杼山集》卷一《五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② 《诗式》卷一《辩体有一十九字》。
识见("明")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意境高雅、格调新颖的诗作。
如何理解“境生于象外”?
我们在上面了解了意境是由意象组成这一规律之后,仍然没有完全把握意境的本质特点,意境还有更为深层的内涵。
也就是说,意象之和不等于意境,意境等于实境加虚境。实境好理解,是一个个可视可听可嗅可触的可感意象的总和;虚境不好理解,它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隐约可感而实不可捉摸的空灵境界,就像唐代皎然说的“文外之旨”、司空图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刘禹锡说则简洁明了地说“境生于象外”。
不过对刘禹的话要正确理解,它的本意应该是,意境是由实虚二境组合而成,当中最重要的是实境之外的虚境,实境易得而虚境难求,有了虚境,意境才真正产生了。不能理解为意境只是指空灵的象外虚境,不包含具象的实境。
由此说来,我们发现意境创造的一个规律:实境是基础,是虚境所赖以生产和存在的前提;虚境是更高目标,是给实境以映照的光源之所在。那么如何通过实境写虚
境?
其一,尽情地写足实境,做到“真境逼而神境生”(清代笪重光《画筌》),也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景与物描绘到逼真的地步,意境也就呼之而出了。
其二,情意要丰满,意蕴要深远,就像宋代吴乔说的:“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实。事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围炉诗话》)景与物后面应有“蕴藏”,这“蕴藏”就是情和意,情和意一定要充实、丰厚。
那么,情感是否就是构成虚境的全部内容?不是的。虚境是非常复杂、非常丰富又非常虚而难把握的一种境界,当然包括情感,也包括思绪、意念,此外还有宇宙自然的规律、人生的哲理、艺术的法则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读者阅读时的个性化再创造,想象、体验、省悟、评价等。可以说它是一种无限的空间,随诗人或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纵横驰骋而无穷变幻。其中读者的再创造非常重要,留待后文再述。
试看下面一首古诗: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中有一些明丽、静态的意象,它们组成一种春暖花香、恬静安和的实境;同时创造一种虚境,这虚境中含有诗人情感、心态的内容,即有的评论所说:“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唐诗鉴赏辞典》)这里的虚境内容是文字上难以实见的,要在文字背后才能读到。而要见到这些内容,又得以实写的景物为基础,对实境体会越深、越清楚,对虚境的把握也就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