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

合集下载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刘禹锡,唐代文学家、诗人,曾任唐玄宗和唐肃宗朝的大臣及宰相,是唐代大文豪之一,也是唐代史上为数不多的知名官员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沉,以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著称,其余代表作还包括一部较为著名的散文集《陋室铭》。

以下是刘禹锡的简介与代表作简介。

一、刘禹锡的简介刘禹锡,字中孚,号伯阳,唐朝晚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汉河南郡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出生于唐宪宗乾符三年(877年)。

刘禹锡自幼聪敏好学,喜爱文学,曾在举人、进士科中都考取了第一名,进入官场并成为了唐代宰相。

刘禹锡的政治生涯非常稳健,任唐朝内史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务,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和器重。

758年,他被提拔为宰相,成为唐朝的实权派人物,主持政务的时期正是唐朝的“开元之治”,他也为时代的特点和未来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还担任了领军出征的大将军之职,后被封为“豳侯”。

刘禹锡不仅在政治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表现出色。

在他时代,文学受到了巨大的重视,刘禹锡也为文学花费了不少精力。

他的诗歌风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描绘了当时人物及各种花卉,如《竹枝词其五》中,人物…夕照山谷光,秋分梧桐影;登云梯一洒,日出庐山妍。

‟,语言自然流畅,充满着感人的情感。

二、刘禹锡的代表作《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

在唐朝末期,散文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如此突破常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后散文的发展。

《陋室铭》描绘了作者建造的一个非常简陋的房子,内容充满生命力,作者借助散文的叙事性和美感,刻画了一种愿意为美好生活建造的刻苦人生。

《浣溪沙》《浣溪沙》是刘禹锡的一首名词,是唐朝以来比较著名的爱情词歌之一,原本是辞赋的一种形式。

词歌的「溪梦馆」主题情节,描述了一种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更展示了唐朝文学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人刘禹锡的文学成就

诗人刘禹锡的文学成就

诗人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诗人刘禹锡的文学成就,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诗歌诗歌内容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

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

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

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

作品风格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刘禹锡的评价总结

刘禹锡的评价总结

刘禹锡的评价总结1. 刘禹锡的背景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义渠,唐代文学家,江西南昌人。

他是唐代初期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被誉为“唐文亢状元”。

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之一。

2. 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刘禹锡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他的诗作代表了唐代文学的高峰之一,被誉为“诗史之巅”。

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常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他的诗作兼有典雅的韵味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刘禹锡的诗作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包括咏史抒怀、写山水、咏物、送别等。

他以真情实感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被视为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3. 刘禹锡的政治贡献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有远见和决策能力的政治家。

他在唐代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如工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左补阙、中书舍人等。

他在这些职位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和出色的领导力。

刘禹锡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政府的改革和发展。

他注重政治教育和贤能选拔,推崇廉政和勤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改善了社会的治理状况。

他还积极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 刘禹锡的书法艺术刘禹锡除了在文学和政治方面有出色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古朴、简练的韵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结构严谨,笔势流畅,力度适度,寓意深远。

刘禹锡的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成为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他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一。

5. 对刘禹锡的评价刘禹锡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政治智慧和书法艺术,成为唐代文化的瑰宝。

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对后人影响深远。

他的政治贡献使得唐代政府更加廉政、高效,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繁荣。

30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30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30.刘禹锡的诗歌特色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

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

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柳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

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柳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

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

如名篇《乌衣巷》。

像柳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取的往往只是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除了辛辣犀利外,也上述兼有这些特点,如脍炙人口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

象这类讽刺诗,往往用意双关,语带讽刺,曲折写来,更觉诗意隽永。

宋代苏辙曾说柳禹锡的诗“用意深远,有曲折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也说刘诗“深于影刺”,都是指的这些特点。

而柳禹锡的“深于影刺”,也体现在他的咏物诗上:如《白鹰》、《聚蚊谣》、《百舌吟》等诗,锋芒锐利,有着很强的斗争性,不过由于采用寓托的手法,又显得含意深远。

刘禹锡还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因此他的诗常融形象与哲理于一炉;在许多生动的诗歌形象中,经常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闪烁着哲学家的思想火花。

刘诗中多见饱含哲理的诗句,虽非有意的论述哲学思想,但见解精辟,给人以启迪。

例《金陵怀古》、《浪淘沙词九首》中的第九首等作品中的诗句,借助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把深微的哲理以诗化;这些名言佳句,点缀在诗中,使他的诗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学思想。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色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色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色刘禹锡(772年—842年),字务观,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刘禹锡出生于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因为才华出众,颇有名气,被唐宪宗册封为翰林学士,担任官职多达十余次,后辞官归隐,一生著述众多,作品有诗、文、赋等,其中诗歌成就较为突出,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一等一高手。

刘禹锡的诗歌作品被称为“清新秀逸、朴素自然”。

他的生活阅历丰富,见闻广博,他的诗歌凝聚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邃感受和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刘禹锡的诗歌题材较为广泛,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宫廷生活、感怀忆古、抒发个人情感等方面。

其中,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最为优美,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诗作中常以一些自然事物为载体,用简洁飘逸的语言直抒胸臆。

比如他的名篇《陋巷》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叹。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表达了自然的宁静和幽深,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受,令人感叹;他的另一篇名作《竹枝词·咏梅》中写到:“墨梅雪里爱,青竹雨中笋。

故园东望路漫漫,半日松江一帆风。

”他使用了浓郁的岁月感,将对梅花的痴迷与对故园的怀念融为一炉,动人心弦;还有他的一篇《竹枝词·雨霖铃》中写到:“寂寞深闺,时候惆怅。

多少事,从来怨”,他以一种细腻、柔情对女子的生活和女性的内心进行深入探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性感召力。

除了清新、自然的风格,刘禹锡的诗歌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尽显恬静优雅之气,多运用方便、工整、利落、明丽的体制。

在构思、表达上精巧细致,表现出浓烈的写作热情和技巧表达能力,被誉为“唐诗细品中的佳品”。

从文学史角度看,刘禹锡的诗歌不仅是唐代诗歌带有新意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现世主义诗歌思想由于突破了儒家“世事派”的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开启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新机遇。

总之,刘禹锡是唐代优秀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方式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方便、工整、利落、明丽的体制,深刻表现了自然之美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被人们奉为一代大家。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当时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其诗歌代表着唐代文学的高峰。

本文将从刘禹锡的生平、创作特点、代表作品入手,全面展现他的诗歌成就和艺术魅力。

一、刘禹锡的生平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景本,祖籍大理(今云南大理),出生于唐朝开元年间的陕西临潼(今陕西咸阳)。

他曾经担任过官职,先后历任端明殿学士、监察御史、太原府知府、昭州刺史等。

他有着不凡的政治才华和文学造诣,是当时的权门贵族中的佼佼者。

他离开朝廷之后回到故乡,独自居住在山野之间,终老于家。

二、刘禹锡的创作特点刘禹锡的诗歌以豪放不羁和清新洒脱而著称,他的诗风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刘禹锡的诗歌具有浓郁的个性特点,他的诗作在艺术上的独立素质非常高,且经常借助、仿效和触发历代先贤名篇,从而创作出自己的精品力作。

他的诗作具有理性和智慧,但同时又包含了感性和直觉,契合了唐代诗歌的审美趋向。

三、刘禹锡的代表作品刘禹锡的诗歌涉及田园、山水、闺情、节物、怀古、述志、悼亡、咏史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他对社会风俗、人生哲理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以下是刘禹锡的代表作品:1、《陋室铭》此间少人几应知,隔水相望已十年。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之一,用清新、简练、凄婉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居住的渺小而寂静的小屋,以及那里的人和环境。

全诗情感真挚,寥寥数语中蕴含出对人世凡事的冷暖自知和对世俗看法的沉思和批判,让人深感其哲理意味和文化底蕴。

2、《竹枝词·咏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狂。

这首《咏梅》以典雅、含蓄、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梅与雪相辉映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崇敬和感慨。

它表现了文人的品味与意境、情感与智慧,也反映了唐代文学中玩味文字、情感与意境交融的艺术特点。

3、《竹枝词·代表愁心恨事》道是东风不与人初相识,道是今年归去来早,月满西楼,微雨如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代表愁心恨事》是刘禹锡的爱情诗作之一,诗人在表达失落和离别的情感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痛感,又表透达出对社会人生的触摸和反思。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词作品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词作品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词作品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官员、学者,其诗词作品以其清丽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切而著名。

刘禹锡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底蕴,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刘禹锡的简介和诗词作品。

一、刘禹锡的简介1、生平刘禹锡,字之奇,唐朝末期的文学家、官员。

他出生于一个世家,祖父刘弘一是唐朝的太常卿,父亲刘师道是唐代的太子洗马。

刘禹锡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曾考取进士,担任过高宗、肃宗等皇帝的宰相和教育部长,出任过很多要职。

除此之外,在文学方面,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

2、文学成就刘禹锡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上。

他的诗歌清丽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切,构思严密、音律优美,很受当时人们的欣赏和推崇。

他在诗歌创作中注重思想和意境的表达,善于传达真善美的价值观。

他的诗词作品受到了唐代文化的熏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刘禹锡的诗词作品刘禹锡的诗词作品在唐代诗歌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以深沉、优美、悲凉的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所体现的是一位执着、不屈不挠的文化官员的风范和忧思。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首著名的刘禹锡的诗歌。

1、《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它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穷巷之窗户。

池塘小院深深,燕子飞来绕屋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抒发了诗人的自由心态和真挚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2、《竹枝词》《竹枝词》以其独特的风韵和触动人心的情感感染了很多人。

它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弯弯的月亮挂在夜空,让人感到深深的凄凉和无奈。

诗中表达的是对久别重逢的感慨和对生命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3、《芦花古渡》《芦花古渡》是一首表达内心感伤的哀婉之作,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遭遇和积淀的情感。

刘禹锡的简介和名诗有哪些作品

刘禹锡的简介和名诗有哪些作品

刘禹锡的简介和名诗有哪些作品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他的名言警句和经典散文至今还广泛传诵,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下面的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刘禹锡的简介和他的重要作品。

一、刘禹锡的简介刘禹锡出生在唐朝的大学士家庭,自幼读书写字,所以文学能力非常强。

他曾经在唐中宗当政时期担任过官员,并一度成为唐玄宗的拱卫官表示玄宗在进行许多治国之事时离不开他的帮助。

不过因为他的高傲不羁的性格,常常惹怒一些官员,他最终被开除官职,并长期流亡在外。

他晚年回归都城,在唐文宗的支持下,才重新担任官职。

但不幸的是,在他官复原职的一年后,他就因病去世了。

二、刘禹锡的重要作品1.《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的名篇,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描绘了他所住的小巷子里的陋室,通过对这个陋室的描述,表达了对财富和权力的批判,并赞扬了宁静、淡泊和质朴的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内容深刻,感染力强,是中国散文史上的经典作品。

2.《竹枝词》《竹枝词》是刘禹锡的一首名词,它是一首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的诗歌,被广泛地传唱。

这首词以深情故事来表达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情节娓娓道来,表现出另一种奇妙的思维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3.《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赋描述了赋者离开都城出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和平的祈愿,朴实而深刻,表达出了文人永恒的美好情怀。

由于其体裁独特、意境深远,被视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4.《酬郑谷员外见寄》这首诗是刘禹锡为赠送礼物而写的感谢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这首诗里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美景,并以诗歌的形式推销自己的才华。

这首诗无疑是刘禹锡才华横溢的示范作品之一,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总之,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唐代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他的作品也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催芽之一。

无论从文学、历史还是思想的角度来看,刘禹锡都是我们值得称道和学习的人物。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匠心独运,立意深远,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白居易就曾称赞他诗风的豪迈、语言的犀利,很少有人能出其右,并与元稹开玩笑说:“由于你的缘故使我不能在吴越一枝独秀,这已经很不幸了;而我年老以后又遇到刘禹锡,是不是更不幸呢?”刘禹锡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怀古诗。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一向被推为怀古的名作。

其中如《乌衣巷》已成为千古诵咏的绝唱。

另一首《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以后的诗人,虽然也写过一些金陵怀古的诗篇,但都受刘禹锡的影响,化用了他诗中的词语和意境。

二、民歌体诗。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为人又耿直,不谄权贵,所以数次被贬到边远之地。

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民歌,从民间汲取营养进行诗歌创作,他在文学上的革新为唐诗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体裁——民歌体。

以《竹枝词》为名的一系列作品是其代表作。

《竹枝词》是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曾写过十余首,最有名的是《竹枝词二首》之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及《竹枝词九道》之二:“山桃江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

”新颖独到,不落窠臼,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三、感时诗。

这类诗篇虽然不多,但集中体现了刘禹锡倔强坚韧的性格和从不屈服的勇气。

关于玄都观的两首诗最典型地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和精神。

元和十年(815),他在遭贬斥十年后回到长安,看到政治上投机取巧、青云直上的新贵们,便作《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触怒了权贵,再次被贬。

十四年后,刘禹锡又回到长安,作《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

”直接向权贵们挑战,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刘禹锡的诗歌技巧高超,又极富生活气息,善于将比喻与写实结合应用,且能融化无迹,流利自然,是中唐诗歌的优秀代表。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禹锡长期流贬巴渝、湘沅等当时少数民族丛居的边远地区,他有意识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下了大量反映少数民族劳作婚嫁、狩猎竞渡、语言物产,风情民俗的诗歌。

如《莫徭歌》,反映古代瑶族的生活习俗。

《竞渡曲》反映湖南武陵地区五月龙舟竞渡、为屈原招魂的动人场景。

这些诗犹如一幅幅形象的风俗画,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这样大量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西南边远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诗歌,前此尚不多。

刘禹锡还多采集民歌民谣,并采用民歌的曲调进行创作,题材相当广泛。

描写爱情的如《竹枝词二首》其一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借助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把少女既喜又忧,既期待又疑虑的微妙复杂心情委婉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并不止是学习仿作民歌,而是拓展题材,丰富内涵,开掘意蕴,这是他政治上的革新精神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黄庭坚称刘禹锡的《竹枝》九首“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词意高妙”。

其实他的民歌体诗都有意境优美、含思宛转、词句清丽、音节谐美的特色,不仅《竹枝》九章而已。

咏史怀古是刘禹锡文集中另一类很有特色的诗歌。

如《西塞山怀古》,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以古喻今,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全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

又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再如《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独辟蹊径,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点有哪些呢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点有哪些呢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特点有哪些呢刘禹锡是唐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的文学成就在唐代属于中等水平,但却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被誉为“小李杜”。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他展现了细腻丰富的感情世界、意境深远的诗境和细腻、流畅的文学风格。

刘禹锡诗歌创作多以抒发自己感受为主,以真情实感为基石,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忧愁心境、艰辛求学和感恩报答等主题。

他的诗歌表现出浓郁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审美意识,更带有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沉思考。

刘禹锡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格律严整、韵脚通畅刘禹锡信守唐代诗歌的传统韵律,善于运用平仄声调,重视押韵和押字关系,格律严整、韵脚通畅。

他的诗歌旋律优美、节奏流畅,有时呈现出大气磅礴、雄奇壮丽的风格。

二、抒情深刻、情感真实刘禹锡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大量用抒情手法,写出了他个人深沉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充满哀怨和思念、挚爱亲人和朋友的真实情感。

三、寓言深刻、寓意深远刘禹锡的诗歌中,有许多寓言、借喻,如《竹枝词》、《竹枝词二首》、《陋室铭》等作品,他借物言人、藉景抒情,本文通过对细节和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传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伦理的概括和思考。

四、写景生动、描绘细腻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中,以写景为主宰的作品SameTime more恰到好处的调整情感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塑造,刻画出了出色的细节和真实生动的情景,融入了唐代诗歌的自然、真实、简约的写作风格。

五、文笔细腻、表达简洁刘禹锡显然具备高超的文学功底,他的诗歌文笔细腻、气势沉稳,结构流畅、艺术感强,体现了他的深厚写作素养和极佳创作能力,表现出高超的文笔功底和敏锐的语感。

六、道德育人、警世醒心刘禹锡的诗歌中,有一大批警世醒心的作品,如《古从军行》、《陋室铭》、《慈乌夜啼》等,其中大多数是探讨人性、社会伦理和生命意义等深刻问题的,是对唐代道德观念、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多方面展现。

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

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

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和文赋。

其中,他在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创作的诗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将从刘禹锡在朗州的创作背景、诗文主题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刘禹锡与朗州的渊源刘禹锡在33岁时被贬谪到朗州任司马,一住就是十年。

这十年中,他把一生中最美好、最富创造力的时光奉献给了朗州。

据统计,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共创作了近200首诗歌和文赋,占他一生作品总数的很大一部分。

二、刘禹锡朗州诗文的主题1.抒发贬谪之情:刘禹锡在朗州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贬谪之情的苦闷和无奈。

如《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豁达和乐观。

2.描绘朗州风光:刘禹锡在朗州期间,深入观察和体验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创作了许多描绘朗州风光的诗文。

如《竹枝词》中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展现了朗州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3.反映社会现实:刘禹锡的诗文不仅关注个人情感,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他在诗文中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如《插田歌》中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通过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意。

三、刘禹锡朗州诗文的艺术特色1.创新诗歌体裁: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创制了竹枝词这一新诗体,推动了文人竹枝词的发展。

这种新诗体以民歌为基础,融合了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具有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风格。

2.善于运用意象:刘禹锡的诗文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他善于选取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作为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使诗文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感染力。

3.语言简练明快:刘禹锡的诗文语言简练明快,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他的诗歌以口语化、民歌化的语言为主,文赋则多用散文化、口语化的句式,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通俗易懂、亲切感人的特点。

4.情感真挚动人:刘禹锡的诗文情感真挚动人,无论是抒发个人情感还是反映社会现实,都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唐代作家刘禹锡的简介资料

唐代作家刘禹锡的简介资料

唐代作家刘禹锡的简介资料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其文诗歌著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及思想深度,被人们誉为“文苑四绝”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的资料。

1.生平事迹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初年出生于荥阳(今河南荥阳)。

刘禹锡的父亲刘履真是当时著名的进士,刘禹锡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培养了不俗的才华。

年轻时的刘禹锡,曾任太学博士、京兆尹、崇文馆校书郎等职,后出任吴兴、会稽两地的知州,有着卓越的政绩和文学成就,备受当时文人墨客的推崇和赞美。

然而,刘禹锡的政治生命却多波折,曾三次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其间也曾遭遇被削职去职之事。

但是在贬谪途中,刘禹锡并没有气馁,仍然坚持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唐德宗时,刘禹锡得到了重用,出任光禄大夫,终于告别了长久以来的困苦和辛酸。

2.文学成就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卓著,在唐代文坛上独领风骚,被誉为“风流才子、文学奇才”。

刘禹锡写作的作品主要有散文、诗歌、杂文三种,其中以诗歌最为著名。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优美独特,深受后世文学家的推崇和影响。

刘禹锡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田园风光、战争场面、人物传记、慷慨激昂等多种题材,其诗句之雄阔、之清丽、之含蓄、之深邃、之超脱、之温情,均可媲美唐代文坛上的大师。

除了诗歌外,刘禹锡的散文也写得淋漓尽致。

他的散文刻画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刘禹锡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关注和真切体验。

他的散文具有明快的语言、奇妙的联想和构思,受到了后世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此外,刘禹锡还写了不少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陋巷观鱼杂纂》和《提绳草》。

这两部杂文也很有特点,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3.影响刘禹锡整个文学生涯虽然坎坷不平,但他的文学才华却无可挑剔。

他的文笔流畅、意境深邃,在唐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在唐诗宗艺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陋室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诗的成就,在后世文学中仍被人们赞叹。

刘禹锡乐府诗有何成就

刘禹锡乐府诗有何成就

刘禹锡乐府诗有何成就刘禹锡乐府诗有何成就刘禹锡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乐府诗创作中求新求变,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使乐府诗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艺术感染力,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具特色的诗歌大家,其诗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艺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

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开拓新领域,辟出了新的天地。

正如卞孝萱先生所说:“刘禹锡诗的题材广泛丰富,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前朝史事;是时事政治,还是个人经历;是风土民情,还是山川景物,都有所涉及……诗人的喜悦和悲哀、爱慕和憎恶、歌颂和讽刺,都鲜明、自然、真切地流于笔端。

”在其留存的100余首乐府诗中,就体现了诗人追新求变的不懈努力。

统观其乐府诗,我们看到诗人以其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使乐府诗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感染力。

特别是在表现民间生活习俗、反映生产劳动、描写婚恋风情等方面,更是取得了超越前人的突出成就。

首先是刘禹锡着意于尚俗求新,转向民俗题材,为乐府诗开辟了新境。

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指出,中唐诗人“一变盛唐诗歌那种风骨远韵、那种多层意境、那种理想化的倾向,而转向尚实、尚俗、务尽”。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荆楚巴蜀等地20余年,足迹遍及贬所的山川原野,使他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生活,感受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

并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借事言志,表达久藏的心声。

诗以言志,歌以咏言,这是诗人作诗的用意,刘禹锡也不例外。

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认识层面,就不能发现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其实诗中借以言志的民风习俗才是诗歌的核心价值,它体现了乐府诗题材的新变,开创了新的境界。

如其《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介绍刘禹锡诗词的发言稿

介绍刘禹锡诗词的发言稿

介绍刘禹锡诗词的发言稿首先,我将介绍刘禹锡的创作思想。

刘禹锡以“情调自然”为创作的基本要求,强调诗词应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他倡导用寥寥数字传达出最真实的情感,尤其注重在简洁的语言中展示对自然和人民的关怀。

在他的诗词中,常以简单朴实的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琐碎细微之处的感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深。

正因为如此,刘禹锡的诗词充满了鸿篇巨著所难以企及的情感力量和意境。

接下来,我将介绍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竹枝词》。

这是刘禹锡通过描写竹枝笛的悠扬之音,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的一首词。

词中以竹枝独特的音色来象征着忧伤,通过描写竹枝笛的流动音乐,抒发了刘禹锡对于故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词以其优美的音韵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赏和传颂。

除此之外,还有《陋室铭》、《江南逢李龟年》、《杂诗十首》等诗词作品,都展示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功力和文学造诣。

最后,我将介绍刘禹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刘禹锡的诗词在唐代文坛享有盛誉,对于后世的诗人影响深远。

他以其简练、流畅的诗风,引领唐代诗坛向着更加清新、自然的方向发展。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对社会风俗和人民生活的描写,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范本和样式。

而他在诗歌创作中所强调的“情调自然”,也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唐代文坛,还在宋代兴起了“新乐府”运动,对后世乐府诗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刘禹锡作为唐代文学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精湛的诗词成为了后世文学的佳话。

他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充满了生活的感悟和时代的烙印。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的深入观察,更是对自然和情感的高度赞美。

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思想表达,他将自己的心灵世界与读者紧密相连,激发了后世文人对美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刘禹锡的诗词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颂。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特点呢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特点呢

刘禹锡的简介诗歌有哪些特点呢刘禹锡,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流,他的文学成就可能是中国唐代最优秀的,被誉为“唐代文学的一个典范”。

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刘禹锡出生在唐朝的京兆(今天的陕西西安),在年少时就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他早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但由于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所以最后并未担任官职。

然而,在唐玄宗朝,他因为在文学方面出色而在宫廷得到了重视。

他曾担任过崇文院编修,宰相、经学家韦述的助手和福建翰林学士。

他的诗歌特点刘禹锡的诗歌特点是深刻、意境优美、含蓄,反映了唐朝文学的主流。

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政治思考,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敏锐而深刻,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非常细腻生动,语言婉约华丽,常常使用意象丰富、富于对比的手法,在表现情感和哲理思考时尤为显著。

例如在《竹枝词·燕子来时新社》中所写:“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到中秋。

相思树是雁来时,人胜过、雁胜过。

”可以说诗句深挚而情深,想象力丰富。

刘禹锡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各种主题和题材。

他的抒情诗、山水诗、宫廷诗、乡村诗等都表现出了他高超的造诣和深厚的思想。

除了诗歌之外,刘禹锡的散文也同样具有非凡的魅力。

在散文中,他往往探讨人性、社会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等深刻问题,并借助具体的事例和意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内核,表现出他深邃的思考和感情。

他影响的历史刘禹锡不仅在唐代文学中卓越出众,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一直是文学研究者、学生和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一,被广泛阅读和解读。

在现代,他的诗歌依然为人们所喜爱,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结论刘禹锡是中国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卓越。

他的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文学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歌风格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歌风格

刘禹锡的简介和诗歌风格刘禹锡是唐代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独特,用词精炼,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诗歌作品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其中《陋室铭》、《竹枝词》等,更是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一、刘禹锡的简介刘禹锡于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灵宝,其父刘安道是唐代官员,刘禹锡因家境优渥,受家庭教育厚爱,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

刘禹锡年轻时曾经留学日本,接受过深入的文化熏陶,回国后担任过尚书左丞、户部侍郎等高级官职,政治生涯十分辉煌。

他在文学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当时的文坛上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才子。

二、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刘禹锡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淡泊清丽、含蓄婉约为主,词汇生动,音韵和谐,语言表达简练,思想深刻。

他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诗歌是《陋室铭》,这首诗歌写的是刘禹锡的小屋,他在小屋中过着清贫的日子,就像一位隐士一样,与世隔绝,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刘禹锡的另一项杰出成就是他的《竹枝词》,这些词歌词化地表现了唐代优美的仕女生活和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些词曲通俗易懂,旋律悦耳动人,成为唐代时期的流行歌曲,并在后来被不少文人所赞美。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深受当时的诗人们所喜爱和推崇,他的诗歌既有清明自然的特点,也有婉约隽永的风韵,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三、刘禹锡的代表作品刘禹锡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诗歌作品如下:1.《咏怀古迹五首》:这是刘禹锡的古诗集之一,其中《夕次秦淮怀旧》写了一位失意的梦游者心中的感慨,以及对汉朝遗址的怀念。

2.《陋室铭》:这是在刘禹锡的小屋里写成的一首千古名诗。

诗篇中不仅描写了小屋的破旧和简陋,更表达了刘禹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3.《竹枝词》:这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词曲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唐代女子的生活及情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秋水煮人语》。

四、刘禹锡在文学界的影响刘禹锡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影响却深远。

他的诗歌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唐代最后一个诗人,大盛唐之魂”,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刘禹锡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有关

刘禹锡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有关

刘禹锡的简介资料和古诗词有关刘禹锡是中国唐代初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广受赞誉,被誉为“唐诗三大家”之一。

刘禹锡的生平资料和创作风格,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并着重探讨他在古诗词领域中的成就和影响。

一、生平简介刘禹锡于公元772年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他的祖先是东汉名将刘备的后代。

刘禹锡的父亲刘君中也是一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熟读儒家经典,对儒家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因此,刘禹锡在家中得到了良好的文学启蒙和教育。

由于家族背景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刘禹锡从小就显示出较高的文学才华,很早就开始学习诗歌和文学。

他曾经跟随张籍先生学习《论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

后来,他考取进士后,进入了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朝廷,担任过多个官职,同时也利用官职之便足迹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知识。

他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右肃政大夫等职务,直到因忤逆唐代宗而被贬谪至南方,不久便因病去世。

二、刘禹锡的主要作品刘禹锡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诗歌、散文、文论等等,其中以诗歌最为著名。

他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立意高远,语言简练、清新、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表现了人物、景物、风情、哲理的深刻意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人们称为“标准美文”。

他的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晓》、《望洞庭湖赋》等,这些作品曾经为许多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所推崇和推崇。

其中,《陋室铭》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融合了人性、境界和哲理的深刻思考,留给了后人无限的启迪和思考。

三、刘禹锡对古诗词的影响刘禹锡是唐代诗派中的一位著名代表,他的诗歌风格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风格、语言、形式、思想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语言问题上,他主张用白话来写作,使文章更接近于人民日常用语,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易懂性和通俗性。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诗作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诗作

刘禹锡的简介和代表诗作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典雅、清新、含蓄、优美而闻名于世。

他的代表作品《陋室铭》和《竹枝词》被后人称为“禹锡之二绝”。

刘禹锡于772年出生于陇西,早年曾经读过儒家经典,担任过官职。

由于他文笔出众,后来被唐德宗招聘为内供奉,留在宫中编纂文集和草拟官方文书。

他曾经担任过诏状、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等多位皇帝的统治期。

他的一生中,文学成就和官场地位都很高。

刘禹锡的诗歌体裁广泛,既有田园诗、山水诗,又有咏物诗、抒怀诗、议论诗等。

诗歌内容通常表达他对天地自然、人事沧桑、生命苦难等现实问题的思考。

他的诗歌语言朴素、质朴清新,富有感情和哲理,被后人誉为“风流婉丽、情致绵绵、雅致含蓄”。

《陋室铭》和《竹枝词》是刘禹锡的代表作。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武功县台城山寺里写下的一首文字,铭文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前言为引。

“刍狗”指的是牲畜,铭文由此论述了人的自我价值问题。

全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刻阐述了刘禹锡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悟。

《竹枝词》是一首唐诗中的乐府诗,写的是刘禹锡在观赏春色中的感悟。

词中以蒹葭倚玉树、青青园中葵为主题,从唯美的角度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色和生命的神奇。

全词用意优美、旋律秀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曲佳作。

除了《陋室铭》和《竹枝词》之外,刘禹锡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和崔宗之登柳州城楼》、《乌衣巷》、《悯时命》等。

这些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诵和推崇。

总之,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超群的才华,让他成为了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留下的众多优秀作品不仅为后人铸造了文学的珍品,更是极好的文学经典,展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成长与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单位:论文完成日期: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内容摘要]:刘禹锡是唐代一位有特色的诗人。

在中唐异彩纷呈的文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诗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诗的平易,其诗不铺张放纵而比较节制约缩,因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

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1]。

于此,笔者试从刘禹锡诗歌的取材、风格及人格魅力三方面来对其诗歌成就作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取材风格人格魅力正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人。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官监察御史。

他与柳宗元同为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骨干,在革新派执政期间,任屯田员外郎等职,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召还,后又贬连州刺史。

晚年为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以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诗人。

纵观其一生的创作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永贞革新以前为第一时期,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二十二年为第二个时期,贬谪生活结束以后的十五年为第三个时期。

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卷三引贺黄公(裳)的话说:“梦得佳诗,多在朗、连、夔、和时,作主客以后,始自疏纵。

”这个看法,基本符合刘禹锡的实际情况。

他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时期,能够接近人民,向民歌学习,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诗歌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获得了提高。

本文尝试就刘禹锡诗歌的成就展开论述,以期能管中窥豹。

一、选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刘禹锡认真地吸取了民歌的营养,创作出一批反映下层民众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好诗。

刘禹锡在贬谪朗州以后,开始接触民歌,认识到学习民歌的意义。

在《上淮南李相公启》中说:“虽甿谣俚音,可俪风什。

”意思是说,民歌、民谣可以与文人的诗歌创作相媲美,因此应该向民歌学习。

现存刘集中《竞渡曲》、《采菱行》两诗可以确定为朗州时期所作。

这两篇作品初步显示了学习民歌的成效。

后来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竹枝词》、《浪淘沙词》、《淮阴行》、《堤上行》、《踏歌词》等诗,有的描写人民的劳动场面,有的表现人民的爱情生活,有的展示了江南水乡的风俗画,题材更为广阔。

试看如下一些诗篇:竹枝词(两首)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前一首诗写我国西南山区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的状况,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少数民族风俗画。

后一首诗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从而含蓄婉转而又真挚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

堤上行三首一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二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流水无限月明多。

三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诗中剪取日暮争渡、月夜对歌、酒家迎客三个镜头,描绘了江边居民的生活图画和堤旁船只来往不绝的兴旺景象。

(二)刘禹锡的诗歌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而且歌颂什么,讽刺什么,倾向性鲜明。

永贞之变是中唐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他的《聚蚊谣》、《飞鸢操》、《百舌吟》等诗,对镇压永贞革新的宦官、权臣作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先后削平吴元济、李师道等藩镇的叛乱,这是中唐时期又一件大事。

向来关心国家统一的刘禹锡分别以《平蔡州》三首和《平齐行》二首,热烈地歌颂了平叛战役的胜利。

平蔡以后,废除苛法,“蔡人始知有生民之乐”。

刘禹锡这些诗的选材和主题思想,都“正得当时之意”[2]不愧为现实主义的杰作。

此外,如对“甘露之变”、朋党之争,刘禹锡都有诗表明自己的态度,以至对于象宦官煽动兴元兵变,杀害李绛,温造重新镇定兴元这样局部性事件,他也写诗寄贺,在这些诗中,战斗性最强的是讽刺诗,如《昏镜词》: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它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诗中讽刺的对象虽然不能确指,但肯定是顽固派的封建官僚。

(三)刘禹锡的示志诗和怀古诗,熔咏史与示志于一炉,旨趣隽永,发人深省。

刘禹锡的仕途颇多波折,在政治上多次受挫,有些还与写诗有关。

但他总不屈服,仍然以诗歌来吟咏性情,遣愁寄慨。

《学阮公体三首》、《萋兮吟》、《咏史二首》、《答杨八敬之绝句》等诗,都直抒胸臆,表现了自己守正不阿的人格和对权贵的愤慨。

在封建社会里,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受到黑暗势力的压迫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刘禹锡这部分诗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衰病之际,他还写出了一些自强不息的好诗。

刘禹锡咏怀古迹的诗歌如《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蜀先主庙》、《观八阵图》等,都是千古传颂的佳作。

不仅艺术技巧纯熟,而且思想内容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试看《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古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通过对发生在西塞山的历史往事的描绘,指出了人世变化巨大而山川依旧,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并寓有天下一统,群雄竞逐局面已难行得通的深刻告诫。

其将讽戒之意贯穿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之中,给人以回味余地,令人深思。

二、风格上有新的突破(一)意境优美,词藻瑰丽,但很少有堆砌现象。

唐代张为《主客图》把刘禹锡列为“瑰奇美丽主”的“上入室一人”,说明他在当时就以藻思瑰绮见称。

刘禹锡效法屈原,独辟蹊径,努力向民歌学习,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来提高创作水平。

他的民歌体乐府诗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当地民歌健康朴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并将它与文人诗的写作技巧糅合起来,达到了风景画与风俗画的融合,人情美与物体美的融合,诗意与哲理的融合,雅声与俚歌的融合。

他的《竹枝词》、《浪淘沙词》、《踏歌词》、《杨柳枝词》等民歌体诗作,都意境优美、形象生动,很有文彩,好象连珠缀玉一样,绚丽动人,读了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如《杨柳枝词九首》的第八首: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全诗运用写意式的笔法简练地勾勒出一幅“风吹旗动”、“夕阳西下”、“折柳送别”的优美画面,围绕自古就开始表达的“惜别”主题,创造出恬静、淡远而有情深的美妙意境。

“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3]这些话更有利于对该诗巧妙之处的体会。

另外,在《百舌吟》中,刘禹锡用“红雨”喻落花:“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在《竹枝词》九首之二中,用花来比男子:“花红易衰似郎意,流水无限似侬愁。

”其遣词命意造旨很高。

(二)构思新颖,精炼含蓄,但能避免晦涩之病。

刘禹锡曾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4]前一句是说,诗歌要精炼含蓄,以少胜多,后一句是说,诗人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他的讽刺诗、怀古诗、咏物诗,都具有这个特点。

如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运用极为经济的笔墨,勾勒出巷口的夕阳、桥边的野草和屋前的燕子三种景物,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

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和诗的题旨深深地隐藏起来,却又特意点出朱雀桥、乌衣巷、王谢等历史上著名的地名和人物,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然后以燕子飞入普通百姓家作结,把读者的思想带回到现实。

诗的前两句中“花”与“斜”成对,“花”为使动用法,因而显得精炼而富有动态,看似平易却又颇见巧思。

后两句在人们不经意处着笔,写出今昔对比,以小见大,含意丰富,具有蕴藉之美。

元代的方回曾经指出,刘禹锡的诗歌“言言精确”[5]“且是句句分晓”,“别无暗昧关锁”。

[6]所谓“精确”和“分晓”,是说语言精练含蓄而又不晦涩,读者在掩卷一想以后,能够体味到形象本身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有人说他“词巧”,也有人说他“意工”,确也如此,日常生活中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一着刘禹锡的“意”,便化为美妙的诗句。

他自己也说是“境生于象外”[7]。

意思都是一样,那就是含蓄得好。

(三)语言清新、自然流畅,而又不失于平浅。

刘禹锡懂得民歌曲调。

他的七言乐府小诗,有不合四声的,但音韵浏亮,节奏鲜明,轻重低昂,合于自然,这同他学习民歌曲调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文人对民间生活不熟悉,单纯模拟民歌,容易失之平浅。

刘禹锡长期遭贬,接近人民,热爱生活。

他的不少诗歌吸取了民歌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健康柔美的风格,有着民歌清新爽朗的情调和响亮和谐的节奏感,多用比兴、谐音、双关语,使人感到表达的感情真挚而又含蓄,又比一般的民歌细腻、华美,因而人们乐意传唱。

如:元结在湖南时所写的《唉乃曲》,早已是结合当地民歌的先例;相形之下,《唉欹乃曲》还是书卷气或文人学士气太浓,远不及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的真率和活泼。

如《竹枝词二首》的第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由于运用双关隐语的巧妙,再加上语调的清新自然,常常被人称引。

两《唐书》本传都有关于他的诗歌适合于传唱的记载。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

白乐天、元微之为之,皆不入此律也。

”[8]一直到晚年,他的不少诗歌还保持着这个特点,如《醉答乐天》:“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似云间相逐飞。

”就是一例。

三、诗中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一)顽强不屈,富于斗争精神。

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过了十年谪居生活后,被召回长安。

十年的贬谪,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创伤,但他仍然倔强地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心。

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表现出他的顽强不屈: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走权门,之徒。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暗示这些人是由于王叔文集团败一诗,攀附了新当权者才爬上去的。

这都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此诗传出,执政者当即以“语涉讥刺”[9]再贬刘禹锡等为远州刺史,实际是靠镇压永贞革新起家的宪宗不愿起用他们,因为起用他们则意味着自我否定。

作者因此诗获罪,正如他的朋友柳宗元所说的“自取之”,就是说作者明知会因此遭到迫害,但是不怕。

可见他是富于斗争精神的。

如果说,刘禹锡在被贬十年后能写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重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锋芒不减当年: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