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朱莹老师给北大学生出的实验心理学试卷(有答案)期末试题 2
![朱莹老师给北大学生出的实验心理学试卷(有答案)期末试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5d80840c844769eae009ed51.png)
期末试题 2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 、盲视2 、 stroop 效应3 、 SOA ( stimulus onset asychrony )4 、特征整合论5 、部分报告法6 、加工水平说二简答题(共 50 分)1 、什么是概念形成?( 15 分)2 、比较注意的几种理论模型。
( 20 分)3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15 分 )三实验设计题(共 20 分)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态度决定行为”,但有时行为也会反过来决定态度。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影响。
期末试题 2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盲视盲视病人在其视野的一定部位是看不见的,但如要他们“猜猜”,他们却可以指向位于那个区的他们声称看不见的物体。
也就是说,视觉皮层某个区域的损害会引起相应视野的盲视。
如果一个对象放在那个区域的视野 , 那个对象就不会被感知。
相当于那个视觉区域发生了盲视 , 。
很清楚,脑仍然在实施功能,但实际看到物体的意识已丧失。
2 、 stroop 效应所谓 Stroop 现象就是当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做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对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
这一现象是 Stroop 首先发现的,因此叫“ Stroop 效应”。
后来有人用数字和数字的位数来进行测验 ( 就是大家做的这个测验 ) ,也得到 Stroop 效应。
可见它是普遍的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
只要在感觉信息分析中含有一种信息冲突时,就会出现 Stroop 效应。
3 、 SOA ( stimulus onset asychrony )SOA 通常被用於描述视觉—视觉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
4 、特征整合论特征整合理论是基于知觉的特征分析学说。
特征整合论 (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将注意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注意加工和集中加工。
实验心理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c560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a.png)
实验心理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是 ( )A、虚拟性角度B、客观性角度C、主观性角度D、新闻性角度正确答案:C2、被试内设计的缺点是( )A、增加了实验误差B、产生了顺序效应C、增加了被试数量D、增大了个体差异正确答案:B3、记忆研究的先驱是( )A、斯金纳B、艾宾浩斯C、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4、其中的组间变量是( )A、X.Y都是B、XC、X.Y都不是D、Y正确答案:B5、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B、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C、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D、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正确答案:D6、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实验。
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B、恒定法C、双盲实验法D、等组匹配法正确答案:D7、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的降低。
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 )。
A、统计结论效度多选B、构思效度C、内部效度D、外部效度正确答案:D8、比例量表( )真正的零点,(C)等距的A、没有;是B、没有;不是C、有;是D、有;不是正确答案:C9、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实际则材料是( )A、因变量B、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C、自变量正确答案:C10、心理学实验类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的一类是( )。
A、平衡设计B、准实验设计C、非实验设计D、真实验设计正确答案:D11、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 )心理过程的研究A、有意识B、无意识C、潜意识D、潜意识正确答案:B12、反应变量间的关联程度的是以下哪一指标?( )A、实验外部效度B、实验内部效度C、实验信度D、相关系数正确答案:D13、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
《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0445803d8ce2f006623c6.png)
《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30分):1. 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
2. 将心理学融入经济学研究的心理学家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奖。
其核心工作就是将心理学的引入到经济领域。
3. 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4. 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实验室情境比真实生活;实验室情境得出的结果;实验室研究结果一般会在真实生活中加以。
5.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6.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的;二为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的。
7.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
系列中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
8. 要求特征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
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和。
可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人类)是具有。
9. 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
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
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任务和任务。
10.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e969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3.png)
《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级专业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周爱保1.解释题(每题5分, 共40分)2.最小可觉差(Jnd)的心理意义3.阈限的神经量子论观点4.速度—准确性权衡5.S=K·logR6.击中、虚惊、漏报、正确否定7.反应时间加法技术的实验逻辑8.非交叉的双重分离9.双向关联1.二、设计题(任选二题, 各10分, 共20分)2.设计一项测量听觉阈限的实验。
3.设计一项Posner有关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的变式, 并说明是如何利用反应时减法法则的?4.设计一项Hamilton等人有关开窗实验的变式, 并说明这种技术的特点。
5.设计一项Jacoby等人加工分离程序的变式。
1.三、分析题(任选四题, 各9分, 共36分)2.分析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
3.分析比较信号检测论实验“有无法”和“评价法”各自的特点。
4.分析间接测量技术从“实验性分离”到“加工分离”再到“”, 对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的意义。
5.分析加工分离技术(P D P)能够区分意识和无意识过程的机制。
6.分析反应时方法对研究心理现象的意义。
四、网上实验(4分)要求: 1.说明实验的目的、意义及程序2.说明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与设计类型3.对本实验施行的可行性分析《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二)答案一、解释题(每题5分, 共40分)2. 1.最小可觉差(Jnd)的心理意义3.又称差别阈限, 在心理学上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
4.阈限的神经量子论观点5.是史蒂文斯等人与20世纪40年代针对阈限概念而提出的。
他认为在一些辨别实验中, 基本的神经过程是按“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
这些过程的神经结构在机能上被分为各个单位或量子, 并且被试所觉察到的刺激增量必须是该增量达到足以兴奋一个附加的神经量子单位时的刺激量。
这个刺激量的大小将取决与最初刺激高于上一个兴奋了的神经单位的阈限的多小。
超过上一个单位的阈限越多, 兴奋下一个单位所需要的刺激增量就越多。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2f4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7.png)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猜测法答案:D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威廉·詹姆斯B. 弗洛伊德C. 约翰·杜威D. 卡尔·罗杰斯答案:A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4.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语言答案:C5.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心理测量的范畴?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情绪测验D. 身高测量答案:D7. 以下哪个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A. 自我理论B. 本我理论C. 超我理论D. 潜意识理论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A. 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B. 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C. 强调行为的可预测性D. 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情感发展D. 疾病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教育心理学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交叉设计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A. 隐私权B. 知情同意C. 研究结果的准确性D. 研究的公正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实验心理学期末试卷1
![实验心理学期末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74c75932f111f18583d05a86.png)
海南医学院试题(2011-2012 学年 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课程:实验心理学 考试年级:10心理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一)单选题1、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2、在暗室或隔音室中进行心理实验,是采用了( )控制额外变量。
3、4.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
4、6.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C. 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控制组接受D. 控制组无关变量被控制,实验组不控制 5、实验中采用“ABBA”方法编排实验是为了克服( )。
6、8.被试参加两个实验A 和B 的顺序按照“ABBA”进行是利用了( )方法控制系列效应。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平衡法 D. 匹配法7、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就是主试控制额外变量,操纵( ),以探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过程。
A. 刺激变量B. 机体变量C. 自变量D. 因变量 8、2.准实验设计就是( D )。
A. 标准的实验设计B. 真正的实验设计C. 严格控制了额外变量的设计D. 未能严格控制额外变量的设计 9、3.准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一般( )真实验设计。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其是否大于 10、4.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实验被试组数是( D )。
A. 2 B. 3C. 5D. 6(二)多选题6、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但也有一些情况自变量对因变量不敏感,包括:(A) 天花板效应 (B)期望效应 (C)地板效应 (D)霍桑效应 7、情绪的测量方法有:(A) 形容词核对表 (B) 维量等级量表 (C) 面部表情 (D) 生理指标 8、记忆的类型有:(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 (B) 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 (C)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D) 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 9、间接知觉可通过___来研究的.(A) 不可能图形 (B)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C) 知觉恒常性 (D) 两可图形 10、心理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有:(A )心率测量 (B )主观评定 (C )次要任务法 (D )阈限的测量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1、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感觉阈限的测量,(2)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pdf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be1688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A. 自变量B. 因变量C. 参与者D. 环境变量答案:D3. 在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是指什么?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控制C. 实验者对参与者的指导D. 实验者对实验设计的规划答案:A4. 双盲实验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误差B.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C. 避免实验者效应和参与者效应D. 增加实验的难度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性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相关心理学的区别。
答案:实验心理学侧重于通过控制变量和实验操作来研究心理现象,而相关心理学则侧重于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涉及变量的因果关系。
7. 解释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安慰剂效应是指在没有实际治疗的情况下,由于参与者相信他们正在接受有效治疗而产生的积极反应。
例如,在药物测试中,即使给予的是无药效的安慰剂,部分参与者也可能报告症状有所改善。
8. 描述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答案:随机分配是实验设计中确保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的过程,这有助于减少选择偏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它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论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帮助研究者验证假设,发现新的心理学规律,以及发展和验证理论。
10. 讨论实验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答案:实验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参与者的知情同意、隐私保护、避免对参与者造成心理伤害等。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d35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8.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XXX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
(C)XXX在心理物理学中创造了许多感觉测量的方法,其中不包括加因素法。
费希纳定律是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的定律。
实验的三大要素包括变量、假设和控制,而结果不是其中之一。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哪个定律。
(A)这是XXX定律。
韦伯定律是刺激强度与刺激差异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
史蒂文森定律是刺激强度与感知阈值之间的关系。
艾克玛定律是心理物理学中用于描述感知阈值的一种方法。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什么。
(C)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包括变量、假设和控制,而结果不是其中之一。
4.2×3×4×3有多少个自变量,共有多少个水平。
(B。
D)2×3×4×3共有4个自变量,共有12个水平。
选项A的答案是3,选项C的答案是9,都不正确。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A)最有效的方法是双盲法(消除法)。
恒定法是指刺激强度相同,而随机化法是指随机分配实验条件。
统计控制法是通过统计方法控制变量。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谁实施的。
(B)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XXX实施的。
XXX、XXX 和XXX都是心理学家,但不是第一个实施反应时实验的人。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
(B)字母转换作业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心理旋转实验和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都不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
(C)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和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都不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2929b6be518964bcf847c92.png)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
2、量程效应(range effect)3、多因变量设计(multiple dependent variable design):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4、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被试在实验中总是以某种态度或动机来对待实验,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定的猜测或假设,然后用自以为满足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要求特征。
5、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要求每位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6、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每个被试必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7、匹配法(matching):根据被试某些方面的特征或行为表现,奖杯时认为的划分为具有相同特质的若干组,是各组的被试的特质在一定范围内是同质的。
8、随机化法(randomization method):把被试随机的分配到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的技术。
9、ABBA设计(ABBA design)10、拉丁方设计(Latin square design)11、直线内插法(linear interpolation):先以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根据所得结果绘制曲线,然后找到纵坐标为50%时曲线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大小(即为所要测量的两点阈值)。
12、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
13、等级排列法(rank-order method):将许多刺激同时呈现,有多个被试按照一定标准对这些刺激进行排序,把所有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对各个刺激的平均等级赋予数值,即成为一列顺序量表。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f17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3.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约翰·华生D. 卡尔·罗杰斯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感知B. 记忆C. 情感D. 社会行为3.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特点是:A. 只有实验者知道实验条件B. 只有被试者知道实验条件C.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D.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知道实验条件5. 下列哪个不是实验心理学常用的统计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分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是指______。
7. 实验心理学中的因变量是指______。
8. 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可重复性、______和______。
9.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为了减少误差,常常采用______方法。
10.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
12. 描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13. 解释什么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
14. 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6. 论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某研究者想要研究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安静环境中学习,另一组在播放轻音乐的环境中学习。
实验结果显示,播放轻音乐组的学习效率更高。
请分析这个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缺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被实验者操纵的因素7. 被测量或观察的因素8. 有效性、可靠性9. 随机分配10. 影响或偏见三、简答题11. 实验心理学主要关注于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而应用心理学则侧重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d5d517fb941ea76e58fa042a.png)
期末考试试卷(A卷)1.下列关于研究说法正确的有a实验本质上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b自然观察可以得到变量间明确的因果关系c科学研究只有操纵和控制有关变量才能得到比较明确的因果关系d 实验研究中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决定了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下列关于实验效度说法正确的有:a 对霍桑效应,期望效应等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b多因素设计比单因素设计的外部效度要高c 历史的偶然因素,自然成长的因素以及被试流失都会影响到内部效度d 现场实验比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效度要低3.下列关于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b 按照对额外变量控制的程度,实验设计可以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c 大N设计样本大于30个,小N设计样本小于30个d 组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组间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4.某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请问该设计可能是:S1-S4 先a1b1 后a1b2S5-S8 先a1b2 后a1b1S9-S12 先a2b1 后a2b2S13-S16 先a2b2 后a2b1S17-S20 先a3b1 后a3b2S21-S24 先a3b2 后a3b1S25-S28 先a4b1 后a4b2S29-S32 先a4b2 后a4b1a 两因素4*2完全随机设计A和B都是组间变量b 两因素4*2组内设计A和B都是组内变量c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间变量,B是组内变量d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内变量,B是组间变量5.实验研究采用如下方案,请问这有可能是:a1c1 a1c2 a2c1 a2c2b1d1 S1-S5 S1-S5 S1-S5 S1-S5b2d1 S6-S10b1d2 S11-S15b2d2 S16-S20 S16-S20a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间变量,A和C为组内变量b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内变量,A和C为组间变量c 四因素组内设计d 四因素完全随机设计6.下面是某实验研究结果(假定每个点都是总体平均数) c105101520253035a1a2b1b2c2051015202530354045a1a2b1b2a 存在三向交互效应b AB 没有主效应,C 有主效应c A 和B 有两向交互效应d B 和C 没有两向交互效应7.下列关于小N 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 小N 设计的被试只有一个或极少数b 小N 设计的结果可推广性相对较差c 小N 设计的实验结果不用统计推论d 小N 设计额外变量控制方法只有消除法和恒定法8.下列关于信号检测论说法正确的有a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击中率和虚报率之和为100%b 对同一个被试而言,判断标准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变化的方向一致c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信号的高先验概率导致判断标准降低d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鼓励被试多报告信号会导致判断标准降低,辨别力下降9.下列关于古典心理物理法说法正确的有a 最小变化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习惯误差,但没有期望误差b 恒定刺激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期望误差,但没有习惯误差c 平均差误法得到的结果不是一种真正的阈限值,但它与阈限有正相关d 古典心理物理法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区分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因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韦伯定律表明,某强度刺激的差别阈限与该强度之比是个常数b 差别阈限法是费希纳提出来,实验结果支持对数定律c 数量估计法是斯帝文森提出,实验结果支持幂定律d 电生理的实验结果和交叉感觉通道实验结果支持了对数定律1.操作性定义2.实验者效应3.ABA 设计4.ROC 曲线5.ABC 三类反应时任务三、简答题1.简述额外变量控制的方法。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0a146976a20029bc642d43.png)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变量: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2、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3、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4、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5、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6、操作性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来下定义。
7、实验者效应:是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是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
8、实验设计:就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
9、被试间设计: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
10、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
11、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12、构念效度:是指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13、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14、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15、实验信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16、加工定向注意: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17、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18、等响曲线:是指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
19、听觉掩蔽: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0、重复再现:即让同一个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对学习材料做多次回忆;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退和变化的情形。
21、系列再现:先让被试1 再现出先前所记忆的材料;然后让被试2 看被试1 所再现的材料;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此进行再现;这样依次进行下去的情形。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d5d517fb941ea76e58fa042a.png)
期末考试试卷(A卷)1.下列关于研究说法正确的有a实验本质上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b自然观察可以得到变量间明确的因果关系c科学研究只有操纵和控制有关变量才能得到比较明确的因果关系d 实验研究中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决定了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下列关于实验效度说法正确的有:a 对霍桑效应,期望效应等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b多因素设计比单因素设计的外部效度要高c 历史的偶然因素,自然成长的因素以及被试流失都会影响到内部效度d 现场实验比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效度要低3.下列关于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b 按照对额外变量控制的程度,实验设计可以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c 大N设计样本大于30个,小N设计样本小于30个d 组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组间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4.某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请问该设计可能是:S1-S4 先a1b1 后a1b2S5-S8 先a1b2 后a1b1S9-S12 先a2b1 后a2b2S13-S16 先a2b2 后a2b1S17-S20 先a3b1 后a3b2S21-S24 先a3b2 后a3b1S25-S28 先a4b1 后a4b2S29-S32 先a4b2 后a4b1a 两因素4*2完全随机设计A和B都是组间变量b 两因素4*2组内设计A和B都是组内变量c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间变量,B是组内变量d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内变量,B是组间变量5.实验研究采用如下方案,请问这有可能是:a1c1 a1c2 a2c1 a2c2b1d1 S1-S5 S1-S5 S1-S5 S1-S5b2d1 S6-S10b1d2 S11-S15b2d2 S16-S20 S16-S20a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间变量,A和C为组内变量b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内变量,A和C为组间变量c 四因素组内设计d 四因素完全随机设计6.下面是某实验研究结果(假定每个点都是总体平均数) c105101520253035a1a2b1b2c2051015202530354045a1a2b1b2a 存在三向交互效应b AB 没有主效应,C 有主效应c A 和B 有两向交互效应d B 和C 没有两向交互效应7.下列关于小N 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 小N 设计的被试只有一个或极少数b 小N 设计的结果可推广性相对较差c 小N 设计的实验结果不用统计推论d 小N 设计额外变量控制方法只有消除法和恒定法8.下列关于信号检测论说法正确的有a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击中率和虚报率之和为100%b 对同一个被试而言,判断标准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变化的方向一致c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信号的高先验概率导致判断标准降低d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鼓励被试多报告信号会导致判断标准降低,辨别力下降9.下列关于古典心理物理法说法正确的有a 最小变化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习惯误差,但没有期望误差b 恒定刺激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期望误差,但没有习惯误差c 平均差误法得到的结果不是一种真正的阈限值,但它与阈限有正相关d 古典心理物理法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区分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因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韦伯定律表明,某强度刺激的差别阈限与该强度之比是个常数b 差别阈限法是费希纳提出来,实验结果支持对数定律c 数量估计法是斯帝文森提出,实验结果支持幂定律d 电生理的实验结果和交叉感觉通道实验结果支持了对数定律1.操作性定义2.实验者效应3.ABA 设计4.ROC 曲线5.ABC 三类反应时任务三、简答题1.简述额外变量控制的方法。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b9551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C3.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4.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5.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重复性原则答案:C6.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什么?A. 因果关系B. 无关关系C. 并列关系D. 互补关系答案:A7.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控制C.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选择D. 实验者对实验对象的指导答案:A8.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A.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C. 确保实验材料的可靠性D. 确保实验方法的创新性答案:B9.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C. 减少实验的外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B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控制组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实验结果的比较基准B. 提供实验过程的指导C. 提供实验材料的来源D. 提供实验方法的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准备、实施、分析2.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对实验对象进行操纵或控制的变量。
答案:自变量3.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测量或观察的变量。
答案:因变量4.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排除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abdc4e31126edb6e1a101a.png)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实验心理学一、单项选择(共20分)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极限法B.平均差误法C. 阶梯法D. 恒定刺激法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A.降低偏低B. 升高偏低C. 升高偏高D. 降低偏高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A.辨别刺激过程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C.选择反应过程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A.对偶比较法B.二分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A. Y/NB. FAC. n/SND. CR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A.Stevens 定律B.Weber 定律C.Fechner 定律D.Wundt 定律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A. V=1/αB. P(Y/N) +P(n/SN) =1C. d′=Z击中-Z虚惊D. β=O击中/O虚惊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C.平均差误法D.正误法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C.速度和准确性是反应时实验中的两个基本因变量D.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的中点叫做主观相等点13.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时,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着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A.习惯误差B.练习误差C. 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14.有A、B两个因素,其中A有两个水平,B有三个水平,可以称其为________设计。
实验心理学试卷
![实验心理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de5a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02.png)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大纲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学分: 4分总学时: 60学时;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通过实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具体的进行心理实验设计方法的知识掌握和运用, 了解实验法作为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在感知、记忆、思维及学习等领域的作用, 同时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 提高学生进行心理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撰写心理实验研究报告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使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以促进心理学后继相关学科的学习。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
4学分二、考试要求《实验心理学》课程旨在考察学生对于进行实验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所应具备的一定程度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 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 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 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 并且能在基本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运用, 指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来分析解决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三、试卷结构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 共12分)2.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3.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共15分)4.简答题(每小题7分, 共28分)5.综合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四. 考试内容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1. 了解实验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2. 了解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了解实验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心理学理论派别: 冯特同时代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三、实验心理学的新进展了解实验心理学的三大新进展: 研究领域上的拓展;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统计技术的引入四、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1. 了解科学的本质;2. 了解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本质;3. 了解实验伦理道德的要求五、科学的研究方法简介1. 掌握观察法的基本内容;2. 掌握相关法的基本内容;3. 掌握实验法的基本内容六、科学的研究程序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确定研究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合;撰写实验报告第二章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无关变量及其控制二、心理实验的含义和基本形式1.心理实验的含义;2.心理实验的基本形式三、关于被试的实验设计及其评价标准1. 掌握实验设计的各种类型: 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2.实验设计评价标准(包括理论构思效度、逻辑关系效度、外推生态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四、实验研究的信效度1.效度的种类和定义;2.信度的定义;3.信效度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心理物理法一、感觉阈限的测量1. 了解感觉阈限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韦伯定律;3. 了解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测定方法;4. 了解最小变化法(极限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式;5. 了解平均差误法的主要特点;6. 掌握恒定刺激法对阈限的测定和计算方法;7. 掌握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免费下载】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免费下载】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7759c5aeaad1f346933fca.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平均差误法
C. 阶梯法
D. 恒定刺激法
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
A.降低偏低
B. 升高偏低
C. 升高偏高
D. 降低偏高
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
A.辨别刺激过程
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
C.选择反应过程
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
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
B.二分法
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
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
A. Y/N
B. FA
C. n/SN
D. CR
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 V=1/α
B. P(Y/N) +P(n/SN) =1
C. d′=Z
击中-Z
虚惊
D. β=O
击中
/O
虚惊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
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
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
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C.平均差误法
D.正误法
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
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
C.速度和准确性是反应时实验中的两个基本因变量
D.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的中点叫做
主观相等点
13.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时,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着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
A.习惯误差
B.练习误差
C. 期望误差
D.疲劳误差
14.有A、B两个因素,其中A有两个水平,B有三个水平,可以称其为________设计。
( )
×3 ×2×2 ×3 ×3×3
15.下列有关听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听觉疲劳现象会使听觉阈限暂时提高
B.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它们之间呈线性关系
C.等响曲线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练成的曲线
D.音高量表中,在1000HZ~4000HZ范围内,音高与频率基本上是呈线性相关的
16.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无关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数目相同
17.下列哪些不属于心理量?( )
A.纯度
B.饱和度
C.响度
D.音高
18.在信号检测伦中,若似然比值为3,说明()
A.被试者掌握的标准较严
B.被试者掌握的标准不严也不松
C.被试者掌握的标准较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是以击中概率为横坐标,虚惊概率为纵坐标
(X)之间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
(X)与f
SN
C.效率高是多因素实验设计的优点之一
D.被试者样本缺乏代表性是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
20.一般用差别阈限法来制作的量表为()
A.等距量表
B.比例量表
C.顺序量表
D.命名量表
三、英译汉(共15分)
1、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
2、auditory threshold
3、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
4、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5、subtractive method
四、汉译英(共25分)
1、操作定义
2、信号检测论
3、实验效度
4、期望误差
5、多因素实验设计
五、问答题(共40分)
1、试述减数法和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10分)
2、如下为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的相应数据,设标准刺激为100毫米,请计算其常误及差别阈限的估计值。
(5分)
97 、101、100、96、98
3、(一)、研究大学生对红、绿、黄三种灯光的反应是否与灯光的强度有关。
请写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及其自变量下的水平,并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实验设计。
(5分)
(二)、设计实验:说明汉字的记忆是以听觉编码的还是以视觉编码的。
(10分)
4、在一次再认实验中,给被试呈现200张图画,分为四组,每组50张,每组先定概率分别为、、、,成绩如下表所示。
(10分)
表 1 五种先定概率的实验结果
当先定概率P=0.1 当先定概率P=0.3
当先定概率P=0.5
当先定概率P=0.7
表
PZO 转换表
(1)下表为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实验结果,请通过计算完成下表。
(10分)
表 3 不同先定概率下的d′值和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