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教学设计3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理解登山游戏的场景和角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技巧,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登山游戏的场景和角色设定2. 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技巧3.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登山游戏场景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绘图工具、颜料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登山游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登山游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登山游戏的场景和角色设定,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完成一幅登山游戏场景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述、课堂小结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登山游戏场景画。
2. 家长签字,下节课带来展示。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3.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作品展示与评述环节,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提高。
4. 教师应反思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课堂所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5课 登山游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登山游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登山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大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完成自己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具有个性的登山游戏场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游戏道具:登山地图、旗帜、绳子等。
2. 准备美术材料:画笔、颜料、画纸等。
3. 搜集有关登山游戏的图片和故事,作为教室拓展资料。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引导学生们评判作品的曲直,分析其原因,加深对绘画技巧和审美观念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们讨论在爬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将其与美术创作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师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根据本次课程所学知识,自己创作一幅爬山游戏美术作品,下次上课时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4.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五、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教室表现,总结本次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登山游戏的规则,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符合规则的登山游戏插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示范和练习,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将游戏过程生动地表此刻画纸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登山游戏的规则和绘画技巧,鼓励他们通过插画展现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时刻。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将现实中的登山游戏通过插画表现得更为生动、有趣。
登山_8
登山导读:教材分析《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险路的原因。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
第一次走险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写得比较详细。
从“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这条路的小和险,这样的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决定走这条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
列宁走险路的表现反映了路很“险”,他“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昏目眩”。
“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说明他有点害怕。
但他只是“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
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1.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2.列宁先走;3.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列宁的话解释了原因。
列宁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讲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
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列宁下山时还走那条险路,正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议1.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
三年级美术上册《登山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你们会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登山游戏角色和场景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和技巧进行创作。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商讨创作方案,包括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色彩搭配等。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创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展示优秀登山游戏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登山游戏的基本概念和美术要素。
2.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登山装备、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登山游戏的相关背景,为创作提供素材。
3.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登山游戏角色和场景,讲解绘画技巧,为学生提供创作参考。
5.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观察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登山游戏素材,分析其中的美术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将这些元素内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
(2)激发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登山游戏角色和场景。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提示,如角色造型、场景背景等,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引导他们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登山游戏与美术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登山游戏》教学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作和表现。
学生思考、讨论并合作制作登山游戏棋。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组织各小组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提问:
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与众不同的创想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7分钟)
二、探索新知
1.了解游戏棋的组成。
提问:游戏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小结:游戏棋由棋盘,角色棋子,骰子,游戏说明组成。
提问:游戏棋的棋盘设计有哪些内容?
小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标、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出示课件)
学生老师引导下发现归纳出游戏棋的组成
了解游戏棋的结构
2.探究设计登山游戏棋盘的内容和表现方法
出示登山图
提问:图上有哪些内容?
小结:路线棋格、停靠点、奖励点、惩罚点、山景等。
提问:
(1)同学们,你和父母出游时爬过什么山?山上有哪些美景?
(2)爬山过程中有哪些情况可以设计成棋盘上的停靠点?哪些情况可以进行奖励和惩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5分钟)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来看一看老师带来什么棋?(出示游戏棋)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它们表现的主题有哪些?
小结:我们就来学习绘制登山地图,并将它制作成有趣的游戏棋。(板书)──登山游戏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游戏棋,了解游戏棋的游艺主题,带着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课后尝试。
《登山》教案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登山》教案 4份一、教学目标:1、理解“悬崖、深渊、望而生畏”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列宁作为一名革命者不怕困难,勇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小路危险的句子和表现列宁勇敢的句子。
3、懂得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列宁像,介绍列宁。
2、揭示课题:登山二、初读感知1、同桌合作读,相互帮助正音。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列宁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反馈。
三、研读课文1、再读课文,把最能体现列宁这一人物品质的词句划出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句话:(1)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
(通过说说、议议、读读体会小路之险)(2)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
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
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
(通过读读、议议体会列宁的勇敢、临危不惧)(3)“可是我,”列宁说,“打算还走那条险路。
”“这一次,我先走。
”列宁说完,就毅然走了过去。
(体会列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4)“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他。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
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中间结合学生的理解出示华罗庚和荀子的名言。
(5)、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1、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2)、有感情的朗读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
2、继续学习课文。
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后,及时看到日出吗?他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副景象?自由读,体会。
看日出美景。
再有感情的朗读。
思考:这仅仅在说美景吗?(感受到经过磨练能有成功的喜悦)积累词、句。
3、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对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感到害怕,你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怎样想的?4、总结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登山》一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登山》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登山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登山的印象,分享自己的登山经历。
2. 展示登山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登山》,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确保正确掌握。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章主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 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登山故事或人物?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课文的理解。
2. 布置作业:熟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六、课堂互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学习课文时的感悟和心得。
2.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
七、课文解析(15分钟)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深渊”、“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毅然”等词语意思。
2.精读重点句段、从列宁选的路的“险”中去体会并学习他不让害怕征服自己的、处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3.学会自读自悟的读书方法、在重点句学习中进行迁移。
4.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重点句的学习中、体会列宁不怕困难、处处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最后一段句子的意思。
2.体会读重音的词在句子意思表达上的作用。
课前预习1.自学本课生字、词语、不懂的做上“_____”。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用“()”标出自认为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宁吗?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俄国十月革命者、列宁多次受到反动派的迫害和打击。
有一段时间、他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就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
我们今天所学的《登山》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地方的一个故事。
(板书:登山)二、检查预习情况。
昨天、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先检查:1.投影出示:躲避刹那间黎明若是脊背巴果茨基沙皇矮树丛深渊锻炼悬崖令人目眩分别从音、形、义三个角度让学生提出难点、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互相帮助;再不理解的在老师帮助下查字典解决。
2.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划分段落。
按照“选择上山的路——走危险小路上山——还要走危险小路下山”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结果。
3)讨论有争议的部分归属问题。
三、根据质疑、出示最后一小节。
1.质疑:你们在预习过程中、觉得哪些句子不好理解?学生提出的句子、简单的、由他自己思考后回答、难的存疑。
2.投影出示:“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
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1)让质疑的同学说说不懂在哪里、心里有哪些疑问、其他同学补充。
第五课登山游戏(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登山游戏(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通过登山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学生将学习到登山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登山场景,进而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登山运动的基本知识:介绍登山运动的历史、装备和基本技巧。
2. 美术表现手法:教授如何使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语言来表现登山场景。
3.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登山游戏的美术创作,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登山运动的基本知识。
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登山场景。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难点美术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
创作中的个性表达和想象力发挥。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登山运动相关图片、美术作品示例、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登山运动图片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登山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美术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创作一幅登山场景画。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课程第五课登山游戏教学目标:掌握登山知识,运用美术语言,培养创造力重点难点:美术表现手法与个性表达教学内容:登山知识 + 美术表现 + 创作实践作业设计作业一:绘制一幅登山场景画。
作业二:写一篇关于登山游戏的美术创作感想。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生动的登山游戏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美术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美术素养,还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有效传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文《登山》教学设计
课文《登山》教学设计课文《登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文讲的是列宁和波兰的一位革命者一起登山观日出的事。
为了赶上日出的时间,列宁选择了一条十分危险的小路来登上山顶,回来时也仍坚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表现出了列宁的顽强征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课文的重点是学习列宁两次走危险小路的经过。
课文具体描写了巴果茨基和列宁走这条小路时的情景: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
吓得险些掉进深渊,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晕目眩了。
通过这些侧面描写,显示了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通过这些重点句的学习,体会到列宁不怕困难,处处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登上山顶后,用一段十分优美的文字描写日出时的景观,这不单纯是景色的描写,更是列宁登上山顶后的一种成功的'喜悦。
“该从哪条路往回走?”巴果茨基出于对列宁的关心,建议不必走那条危险的小路,而列宁却坚持打算还走那条小路,文章以列宁的回答做结尾,自然点明了中心,理解这几句话也是全文的难点。
本文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文字也浅显易懂,文章中人物对话篇幅较多,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情景,培养语感,从中更好的咀嚼到文章的精华所在。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望而生畏”2.精读重点语段,从列宁选的路的“险”中去体会并学习他不怕害怕征服自己,处处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重点)3.通过自己多读并有所感悟,充分发掘出学生内心的感情,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尾所包含的意思。
(难点)4.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一、初读,理清文章脉络检查学生的字词,从音形义三方面提出难点,难的可。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熟读,复述课文1.让同桌之间相互分角色朗读。
2.让学生准备复述三、设置疑难,解除疑难1.教师问:你读了之后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教师对于学生所提问题加以筛选。
)1)课文是怎样写出列宁他们走的那条路是一条望而生畏的路?2)你怎样理解列宁最后讲的几句话的意思?2.教师适当引导,点拨1)引导学生品味描写列宁他们过小路时情景的、词句,让学生有感情朗读。
画·演·写·议—《登山》教学设计
≯
一
、
的险
课文 中 直接 描 写 小 路 “ ” 有 一 个 句 子 , : 路 险 的 即 “ 宽 只能 容一 只脚 , 边是 峭 壁 , 边 是 深 渊 。 学 生 只 有 一 一 ” 充分 理解 了 “ ” 才 能 充 分 认 识 列 宁 坚 持走 这 条 险 路 险 , 的勇 气 和 魄 力 教 学 中 , 弓I 学 生 根 据 文 字 描 述 绘 我 导 制 简笔 图 , 助学 生 体 会小 路 的“ 帮 险 。 师 : 宁 在 巴果 茨 基 的陪 同下 登 山看 日出 , 的是 列 走 条 怎样 的路 ? 生 : 的 是 一条 窄小 的路 。 走 生 : 的 是 一条 危 险舶 路 。 走 师: : 对 请你们 当 当小 画家 , 根据 第 l 节 的文 字 描 0小 述 , 这条 叉窄 叉险 的小路用 简单 的几 笔画下来 , 把 好吗? ( 生 兴 趣 盎然 , 纷动 笔 。教 师 选 一 位 学 生上 台 学 纷 板 画 。 数分 钟 后 , 师 组织 学 生交 流} 议 。 教 平 ) 师 :指 着 图 ) 对 这 么 窄 , 么 险 的 小 路 , 想 到 ( 面 这 你
思?
了什 么 ? 生: 我想 , 在 这 么 险 、 么 高 的 小 路 上 肯 定 会 心 走 这 发 慌 、 发花 。 眼
生: 我想 , 这样 的 小 路 很难 行走 , 要 一 失 足 , 会 只 就 掉 进 万 丈深 渊 , 得 粉 身 碎骨 。 捧 有简 笔 画 的 形 象 作 直 观 的 支 撑 , 丰 富 了 学 生 对 就 险” 的形 象 感 受 。 二、 演一 演 , 体验 列 宁 的临 危不 惧 课 文 的重 点 是列 宁两次 走 危 险 的 小路 。第 一 次 走 险 路 写 得 比较 详 细 , 如何 让 学 生 从 中 感 受 列 宁 不 畏 艰 险, 迎难 而 上的 意 志 品质 ? 我 设 计 了 “ 演 ” 一 环 节 , 表 这 让 学生 身 临其 境 般 地体 会 。 师: 我们 把 列 宁第 一 次 走 险 路 的情 景 表 演 出来 . 好
语文登山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一:《登山》
教学目标:
1.了解《登山》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意义。
2.学习《登山》中的生词,掌握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登山》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来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文《登山》、课件、多媒体设备、黑板、教具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他们曾经爬过山的经历,询问他们对山的印象和感受。
2.通过引入一些图片和短视频来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
Step 2:阅读课文
1.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登山》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标题和开头部分。
2.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自然。
3.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Step 3:生词解释
1.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中的生词,给出读音和汉字意思。
2.引导学生一起读词和记住词义,初步掌握这些生词。
Step 4:理解课文
1.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2.分组讨论,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课文进行理解和归纳。
Step 5:语文拓展
1.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扩展词汇和理解课文意义。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登山游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登山游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2、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参观法3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
(五)以指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让学生了解登山的文化和体育精神。
二、教学准备
•黑板和彩色粉笔;
•山岳图片、登山用品图片、登山运动员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画纸、颜料、画笔等美术用品;
•胶带、绳子、雨衣、登山帽等道具。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学生先跟着老师做些简单的创意小游戏,使学生跑起来,动起来,全身热起来。
2. 导入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看图片,了解登山的文化知识、山脉地理等,并与学生交流,引出主题。
3. 任务明确:
学生将分成小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每组的任务,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任务包括:绘制登山图、登山用品宣传画等。
4. 创意设计:
学生在团队内商量创意设计,团队协作完成作品。
5. 展示评价:
完成后,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老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6. 结语: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制作精美的作品作为学习成果,以便以后再次欣赏。
四、教学亮点
•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学生利用登山运动员的形象制作画像,练习绘画技巧;
•通过绘制宣传画,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向别人传达信息;
•通过互动展示,展现不同的创意和思维。
五、教学评价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
•采用“五分制”或“字母ABCDF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评价;
•让学生相互评价,促进感性认知的形成。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的一段话: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
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主提问)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 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 展示学习成果。
(2)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 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 .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
(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 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
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 “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 头昏目眩”等词句。
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 设想 ... 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 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
( 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b .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登山游戏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色彩表现山体,赋予作品层次感和立体感。
2.学会使用毛笔或画笔勾勒、填充和描绘具体形象。
3.能够认识和运用舞台布景中运用的透视技巧,理解透视在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学生认识山体的形态,并掌握色彩表现山体的方法,并且会使用毛笔或画笔勾勒、填充和描绘具体形象。
2.学生学会使用透视方法来表现山体和空间感,理解透视在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纸、毛笔、色彩笔、水彩笔以及作品范例。
2.准备适当数量的线框立体(用牛卡制成的山体)以及临摹范例图。
(这些选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自然景色,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四、教学内容第一步:讲解透视法的基础知识•教师先示范用三点透视法来画一个山体,引导学生了解透视法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透视法对山体的表现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充实度,毛笔和水彩笔可以让山体物体的造型得到更好的表现。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颜色创造出对山体局部的色彩效果,同时还可以添加阴影和高光强化景观的立体感。
第二步:引导学生制作作品•教师可以选择水彩画或其他媒介来进行制作,让学生学习色彩效果的表现,也可以让学生轮流试想、绘制、和创作一组立体空间设计。
•学生可以参考自己的喜好,自由描绘形象并进行创作,注意加强画笔的控制,特别是在涂颜色时。
第三步:综合评估•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范例作品,鼓励他们评估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在项目展示时向他人讲解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创意、技术等方面,并互相交流。
•在评估学生的作品时,可以从一个方面着手,如:色彩效果、奇特的造型、人物描摹、透视法的运用等,给学生一定的指引。
五、小结在本次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已经导引学生了解了透视法和绘图的基础知识,然后指导他们绘制出完整的山体和角色图形,通过这些展示,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创意,了解他们的绘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技艺,找出薄弱环节,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精细化指导和深度化训练。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登山游戏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登山游戏的基本规则,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内容1. 登山游戏介绍:介绍登山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让学生了解游戏背景。
2.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登山游戏的场景和角色。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独特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入登山游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登山游戏的规则和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登山游戏的场景和角色。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登山游戏2. 提纲:介绍、技巧、实践、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的场景或角色。
2. 小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登山游戏的主题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登山游戏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绘画技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的作品也展示出了他们的个性和才华。
自主学习,引导感悟——《登山》教学设计
根 据 以 上 目标 和 学 生 实 际 , 系新 课 标 指 出 的 “ 读 是 学 生 联 阅 的 个 性 化行 为 ,不 应 该 以 教 师 的分 析 来 代替 学 生 的阅 读 实 践 ” 。 我 采 用 “ 向— — 点拨 — — 引 导— — 深 化 ” 定 的教 学 方 法 。 其 目的
二 、 学 目标 教 基 于对 教 材 的 上 述 认 识 , 结合 新 《 纲 》 本 年 段 学 生 的 再 大 对
阅读 要 求 “ 初 步 把 握 文 章 的 主 要 内 容 ” 我 拟 定 了 以下 教 学 目 能 ,
标:
一 读 : 划词 句 ; 勾 二读 : 像 画 面 ; 想 三读 : 会 情 感 体 根 据 自学 建 议 , 要 求 学 生反 复读 文 , 出与 问题 相 关 的重 我 划
第 9卷 第 6期
V0. No6 19 .
读 与 写 杂 志 Rea nd W rt rod c l d a iePe i i a
21 0 2年 6月 J n 2 2 u e 01
自主 学 习 引导 感 悟
— —
《 山》 学设计 登 教
杨 莉
( 四川 省 德 阳市 中 江县 继 光 实 验 学 校 I I 德 阳 61 1 0)  ̄J tl 80 中 图 分类 号 :G6 2 2 教 材 简 析
的意 识 和 实 践 能 力 。
主个 性 化 的 表 达 , 学 生 就他 们 的收 获 畅 所 欲 言 . 谈 对 关 键 词 让 或
句 的体 会 , 说 自 己想 象 中 的 画面 , 通 过 朗 读 来 表 达 自己 所 体 或 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时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感受列宁作为一名革命者不怕困难,勇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一、复习入手,直奔中心1、写词语:躲避、搜捕、脊背、悬崖、狭窄、毅然等(不直接报出词,而是说词的意思。
)2、这篇课文中有一段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话让我们印象深刻,是哪一段呢?打开书找找看。
生读: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
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紧扣中心,辐射全文1.学习第一句话,结合有关段落,感受走险路的惊险和艰难。
(1)这段话共有几句,让我们先看第一句吧,这出示: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2)思考:句中的“它”指什么? “它”是怎样的?(3)理解“望而生畏”。
为什么说它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① 生汇报:“巴果茨基的脊背、、、、、、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
”A、画:要求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出哪些词语让你感受的这条路的可怕:背贴、扭头不看、碎小、慢慢、移动、舒。
(引导推敲品评所画字词的内涵:“背贴”说明小路狭窄。
“扭头不看”可见山渊之深。
“碎小”、“移动”着力表现行走的艰难。
“舒”反衬出原先内心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小路的险峻,行走的危险。
)巴果茨基为什么这么走?B、演:我们把这情景给演演好吗?怎么演呢?(建议:让黑板当悬崖,在地面画一条线当小路。
)C、读:谁能把这种心惊胆战的感觉读出来?② “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4)讨论:从列宁说“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2.学习第二句话。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山》既是一篇训练学生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作品,又是一篇激发学生从小不怕困难,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好范例,使学生不管从思想、知识、能力方面都有所受益。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感受他不让害怕压倒自己,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3.培养学生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4.学生从小受到不怕困难,自觉磨练意志的教育。
教学重点: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猜一种运动方式。
(一条一条说)①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
②不用借助任何辅助器械。
③运动主要靠腿部力量,适于穿运动鞋。
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
质疑:谁登四? 登山干什么? 登山途中发生了什么?解疑:齐读全文,自读自找。
2.直插重点段落第二段。
⑴学习2-13自然段①读列宁与巴果茨基的对话,让学生初步了解这是一条“太窄、太危险”的小路和列宁走小路的原因,为下文真正理解这条路的“险”和列宁为什么选择“险”路的原因做铺垫。
导读: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小路跟前,巴果茨基说:“你看看,是这样的路。
”②课件演示:(图片)总结出:侧面看山:路宽只能容一只脚。
(太窄) 仰视山:一边是峭壁(高而陡)。
(太危险)俯视山:一边是深渊(深)。
③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让学生体会出文中描述小路“险”的程度。
④情景假设:如果是你,看到这样险的山,还敢从这儿走过吗?(不)因此,巴果茨基用肯定的语气对列宁说:“你不能从这儿过。
”联系第一段分析巴果茨基说这句话的真正原因。
(自析)⑵学习1 4—1 6段自然段。
①列宁是怎样做的?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在表演时注意体会以下字词含义区别。
贴移碎靠走碎小②课文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写得比较详细。
情景模拟:我们把列宁第一次走险路的情景表演出来,好吗?(可找来两条长凳接起来,靠在墙边当小路,把黑板当墙壁,凳下面为深渊) 学生熟悉钻研“剧本”,想想特别要演好哪些动作,可加上小圆圈提醒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登山》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词语意
思
2、学习按提纲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
意。
3、初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过程:
—、揭题
1 / 7
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2、简介当时时代背景。
(十月革命、隐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
2、联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词,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分段
范文最新推荐
1、课文写登山这件事,分哪几个过程?
2、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3、讨论、说段意。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背诵写日出景色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
3、懂得革命者要有勇气走战胜困难,而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 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3 / 7
教学重点: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朗读,思考有没有疑难问题?
2、讨论:
(1)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隐居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2)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说明什么?
3、读列宁与巴果茨基的对话。
4、用一句话概括。
范文最新推荐
5、说说段意。
(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
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列宁他样走的是一条危险的山
间小路?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危险的气氛。
2、说说对这些词句的体会。
如果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 (过小路的危险和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
3、朗读登上山顶这一自然段,欣赏山顶观日出的壮丽景色。
想象
背诵。
4、讨论:当时列宁他们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5、练习说段意。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对话。
2、讨论:为什么列宁要坚持仍然走那条小路回来?
5 / 7
3、体味课文结句:让害怕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革命者不应该怎样而应该怎样?
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4、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理解三句话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是因果句,先说结果后补说原因。
第二句,从登山这件事得出一个道理革命者不应该害怕困难第三句点明应该怎么做?(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
(2)抓重点词语背诵。
五、课堂练习
范文最新推荐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一股()的阳光,突然穿()山前
的薄雾。
远处()的湖水开始发出()的亮光。
山顶上的雪()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光芒。
这里,好像是在谁的()下,鸟儿们放开歌喉()地唱了起来。
2、列宁坚持仍然走那条险路回来,是因为()。
板书设计:
登山
登山走险路(勇气)
往回走坚持再走险路
(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