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I2C协议理解 i2c程序(调试通过)

合集下载

简单的IC协议理解

简单的IC协议理解

简单的I2C协议理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

是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总线标准。

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接口线少,控制方式简单,器件封装形式小,通信速率较高等优点。

I2C 总线支持任何IC 生产过程(CMOS、双极性)。

通过串行数据(SDA)线和串行时钟(SCL)线在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间传递信息。

每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识别(无论是微控制器——MCU、LCD 驱动器、存储器或键盘接口),而且都可以作为一个发送器或接收器(由器件的功能决定)。

LCD 驱动器只能作为接收器,而存储器则既可以接收又可以发送数据。

除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外,器件在执行数据传输时也可以被看作是主机或从机。

主机是初始化总线的数据传输并产生允许传输的时钟信号的器件。

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都被认为是从机。

一. 技术性能:工作速率有100K和400K两种;支持多机通讯;支持多主控模块,但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主控;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的串行总线;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每个器件可以使用独立电源i2C接口的SCL和SDA均为漏极开路,需要加上拉电阻,不同器件的供电电压可以不同,如3.3V和5V,但是低电压供电的芯片相应引脚需要5V耐受。

漏极开路输出和集电极开路一样,顾名思义,开漏电路就是指从MOSFET的漏极输出的电路。

典型的用法是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到电源如图所示。

完整的开漏电路应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

这里的上拉电阻R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上升/下降沿的速度。

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

因此在选择上拉电阻时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

添加其它的判断电路,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

很多单片机等器件的I/O就是漏极开路形式,或者可以配置成漏极开路输出形式,如51单片机的P0口就为漏极开路输出。

i2c协议详解

i2c协议详解

i2c协议详解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是一种双向串行总线,也称作IIC、TWI(Two-Wire Interface)或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由Philips公司于1982年开发,用来连接多个微处理器和其它通信芯片。

I2C协议有两根线,分别是SCL(时钟线)和SDA(数据线),使用双线的好处就是只要两根线就可以完成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线路,能够大大减少系统所需要的线路,减少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I2C协议需要一个主控制器来控制整个系统,主控制器通过SCL线来发送时钟,并通过SDA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从控制器则只负责接收数据。

I2C协议有7个基本信号,START、STOP、ACK、NACK、READ、WRITE和REPEAT START,START在传输数据前发出,STOP则在传输结束后发出,ACK和NACK则用来表示接收方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READ和WRITE则用来指示当前传输的数据是读数据还是写数据,REPEAT START则用来重新开始新一轮的传输。

I2C协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用,而且可以支持多个从控制器,不过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它的传输距离也有限,约在50cm左右。

i2c 调试总结

i2c 调试总结

i2c 调试总结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等器件。

I2C 调试是电子设备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以下是对I2C调试的一些总结:1. 理解I2C通信原理:- I2C总线由两根线组成: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

-通信过程中,主设备控制SCL,而SDA的数据传输由主从设备共同控制。

-常用的I2C速率有标准模式(100kHz)、快速模式(400kHz)、高速模式(3.4MHz)和超高速模式(5MHz以上)。

2. 选择正确的I2C地址:-每个I2C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唯一的地址,确保在编程时使用了正确的地址。

-有时设备可能允许通过配置引脚来改变其I2C地址。

3. 检查硬件连接:-确保SDA和SCL线正确连接,没有短路或断路。

-确保上拉电阻(如果有的话)正确连接,并且阻值适当。

-如果使用外部I2C总线扩展器或集线器,请检查其连接和配置。

4. 初始化配置:-根据所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正确配置I2C接口,包括设置正确的速率、选择从设备地址等。

-在嵌入式系统中,可能需要编写或修改初始化代码来配置I2C控制器。

5. 软件调试:-使用调试工具,如串口输出、逻辑分析仪或示波器等,来监控SDA和SCL的波形。

-检查I2C通信的起始条件、地址发送、数据读写、停止条件等是否符合I2C协议规范。

6. 电源和接地:-确保所有设备有稳定的电源供应,并且接地良好。

-电源不稳或接地不良可能导致通信失败或设备损坏。

7. 固件和驱动程序:-确保使用的固件或驱动程序与硬件兼容,并且没有已知的bug。

-如果可能,尝试使用官方提供的示例代码或库文件。

8. 检查从设备:-如果使用多个从设备,请单独测试每个设备,以排除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检查从设备的电源、接地和初始化设置。

9. 外部干扰:-某些情况下,外部电磁干扰可能影响I2C通信。

linux系统i2c协议详解

linux系统i2c协议详解

linux系统i2c协议详解I2C总线概述I2C(两线接口)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嵌入式系统中的集成电路(IC)。

它以其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可靠性著称。

I2C总线需要两条双向信号线: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这些信号线由一个主设备控制,可以与多个从设备通信。

I2C通信I2C通信由以下步骤组成:起始条件:主设备将SDA线下拉至低电平,同时保持SCL线为高电平。

设备地址:主设备发送7位或10位从设备地址,后跟一个读/写位。

数据传输:主设备和从设备交换数据。

停止条件:主设备将SDA线拉至高电平,同时保持SCL线为高电平。

主设备和从设备I2C总线上的设备分为两种:主设备和从设备。

主设备:发起通信并控制总线。

通常是主微控制器或处理器。

从设备:响应主设备请求并提供或接收数据。

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或其他外围设备。

I2C寻址从设备通过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进行寻址。

地址的最高位表示是否可读/写,0表示写,1表示读。

I2C模式I2C协议支持以下模式:主写从读:主设备向从设备写入数据,然后从从设备读取数据。

主读从写:主设备从从设备读取数据,然后向从设备写入数据。

从读从写:两个从设备在主设备的监督下进行通信。

I2C传输速率I2C传输速率通常在10kbps到400kbps之间。

速率由主设备设置。

I2C错误检测I2C协议包含几个错误检测机制,例如校验和和超时。

这些机制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I2C应用I2C总线用于各种应用,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EEPROM和闪存编程LED和LCD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和数字-模拟转换器(DAC)接口电源管理时钟同步I2C优点I2C协议的优点包括:低成本:无需额外的硬件接口低功耗:仅使用两根信号线高可靠性:错误检测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容易使用:简单的协议易于实施广泛采用:支持广泛的设备和库I2C缺点I2C协议的缺点包括:数据速率低:与其他串行接口相比,数据速率较低主机限制:总线上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总线无仲裁:在总线冲突的情况下,没有内置的仲裁机制有限的寻址范围:仅支持有限数量的设备地址I2C技术演进I2C协议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新应用的需求。

I2C通信原理及程序详细讲解

I2C通信原理及程序详细讲解

I2C通信原理及程序详细讲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和其他外部设备。

I2C通信协议由荷兰飞利浦公司于1982年开发,它使用两根信号线(SDA和SCL)进行数据传输。

I2C通信协议采用主从结构,一个主设备(如微控制器)可以连接多个从设备(如传感器)。

主从设备之间通过SDA和SCL线进行数据传输。

SDA线是双向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SCL线是时钟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I2C通信协议中,设备的地址是一个重要概念。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通过该地址可以选择和通信特定的设备。

地址由7个位组成,其中最高位是固定的,并取决于设备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

如果最高位为0,则表示该设备是主设备;如果最高位为1,则表示该设备是从设备。

通过以下步骤,让我们详细了解如何在I2C总线上进行通信。

1.初始化I2C总线:在程序开始时,需要初始化I2C总线。

这通常包括初始化SDA和SCL引脚,设置时钟频率等。

具体的初始化步骤取决于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2.发送开始信号:开始信号表示I2C数据传输的开始。

它由主设备发送,并且SDA线从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发出。

发送开始信号后,SDA线上的数据将被解释为地址数据。

3.发送设备地址:主设备发送一个包含设备地址和读/写位(R/W)的数据字节。

设备地址是唯一的,并且由主设备选择。

读/写位指示从设备是要读取数据还是写入数据。

4.等待从设备响应:主设备发送设备地址后,会等待从设备的响应。

从设备将响应一个应答位(ACK)来确认地址接收成功。

如果收到ACK位,则继续进行下一步,否则可能是设备未连接或通信错误。

5.发送数据:主设备发送数据给从设备。

数据可以是命令、配置或实际数据,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

发送数据的方式是将每个数据字节传输到SDA线上,并在每个数据字节后发送一个ACK位。

6.接收数据:从设备将数据发送给主设备。

数据可以是传感器读数、存储器数据等。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又名“两线制”)是一种开源的连接性协议,只需要两根线,一条用于连接数据(SDA),另一条用于传输时钟信号(SCL),另外无须任何外部设备,就能构建一个灵活的和可扩展的系统。

I2C的主要特性在于,他可以让多个芯片之间运行在同一总线上,开销较少、高效,是用来连接主机和外围设备,特别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常用的接口技术。

I2C的原理是什么?I2C工作的原理是,它仅有两个线,一条传输时钟信号(SCL),一条传输数据(SDA),当设备要发出数据时,它发出一个信号,信号告诉另外一个设备,双方之间有了一个连接,此时设备可以给另一设备传输信息,如果不需要进行跨流程的传输,可以省略时钟信号和失能信号,两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相互独立的,每当一设备发送完成后,还需要发出一个复位信号,来进行重新启动。

I2C协议规定,有7种信号类型:START和STOP,ACK和NACK,SDA和SCL,失能信号(DISABLE),每种信号都有自己的特定用途。

当一个设备要发出或接收数据时,一定先发出一个START信号,当发送完成后要发出一个STOP信号,ACK和NACK用于检测接受成功与否,SDA和SCL分别用来传输数据和传输时钟信号,失能信号用于切断设备之间的通信。

I2C协议规定,主设备可以接收从设备的信息,而从设备则只能给主设备发送信息,在通信的过程中,主设备可以控制传输的方向,并且在发送完一条信息后,要检查是否收到另一个设备的回复,当另一个设备收到主设备发送的信息时,必须迅速进行回复,或者发出一个ACK或者NACK,来接受或拒绝信息。

总的来说,I2C通信协议非常简单而有效,只需要两根线,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高速通信,并且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扩展,使用I2C可以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从而实现两个设备的同步通信。

此外,由于I2C协议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也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

I2C verilog (非常详细的i2c学习心得)

I2C verilog (非常详细的i2c学习心得)

图 5. AT24C02/4/8/16 读指定地址存储单元的数据帧格式
首先是一堆输入输出、寄存器的定义,我们读程序的时候大可先不看这些,等到后面有 需要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定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SDA 与 DATA 的类型, 都是 inout 型, SDA 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主机和从机都会给 SDA 线上发信号,比如字节写入格式时,主机 先给 SDA 发了 1 个 8 位数据,然后作为应答位,从机要把 SDA 拉低,表示我已经接受到你 的信号了,在应答位时主机是不能操作 SDA 线的。然而 DATA 设定为 inout 型,我们可以看 到图 2,其实在字节写入格式时,DATA 是 signal 模块传输给 EEPROM_WR 模块,作为要写入 的数据。 而在字节读取格式时, EEPROM_WR 通过 SDA 从 EEPROM 中读取数据, 其实跟 DATA 是没有关系的,这里可以只将 DATA 设定为 input 型,设定为 inout 型是因为后续的程序会将 EEPROM_WR 读取到的数据发给 signal,与 signal 当初发送的数据进行比较,检验通信是否 正确。如果将比较数据这程序操作放在 EEPROM_WR 模块中,就可以将 DATA 设为 input。 提到 inout 类型,还得再多补充两句,inout,顾名思义,双向口既能作为输入又能作为 输出,可以节省管脚,在具体实现上一般是用三态门来实现,图 6 就是用三态门实现的 sda 总线的示意图。
单,使用发送数据线 TXD 和接收数据线 RXD 来传送数据,接收和发送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 同时进行。它传送数据的格式有严格的规定,每个数据以相同的位串形式传送,每个串行数 据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从起始位到停止位为一个字符的完整通信 格式。SPI 情况就相对多一些,根据时钟极性(CPOL)和时钟相位(CPHA)两个参数的不同有四 种基本情况,传送数据的格式与 UART 差不多。而 I2C 总线的协议要比 UART 和 SPI 复杂,能 掌握 I2C,也就能掌握 UART 和 SPI。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 I2C 设计实例。 第一步首先了解,这个 I2C 实例的功能。 这个实例实现了通过 I2C 总线对 EEPROM 写入数据, 再将写入 EEPROM 中的数据读取出 来的一个过程。实例的重点在于对 I2C 总线协议时序的掌握,即用 I2C 总线要求的格式将数 据写入到 EEPROM 中,再读取出来。 什么是 EEPROM?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 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EEPROM 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 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所以,EEPROM 是可以写入数据也可以读取数据的,并且 EEPROM 掉电数据并不会丢失,在后面将程序烧写到开发板的过程中可以验证这一点。 第二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个实例的各个模块。

I2C通信原理及程序详细讲解

I2C通信原理及程序详细讲解

I2C 通信:起始条件:SCL为高电平,SDA电平从高变低,这一变化即完成了通信的起始条件。

起始条件和数据通信间,通常会有延时要求具体的指标见设备说明。

数据传输阶段:一字节需要9个时钟周期;且每一位需要一个时钟周期;如上图所示,ADDRESS为目标设备的地址,R/ w为通信的的方向位;"1"时表示读,即后续的数据由目标设备发出,主机进行接收;"0"时表示写,即后续的数据由主机发出目标设备进行接收。

当ACK信号为"0"时,说明接收成功;为"1"时,说明接收失败。

每个字节的传输都是由高位(MSB)到低位(LSB)依次进行传输。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总是由数据接收方发出ACK信号。

终止阶段:当主机完成数据通信,并终止本次传输时会发出终止信号。

当SCL 是高电平时,SDA电平由低变高,这个变化意味着传输终止。

注:每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期间,SDA的数据状态达到稳定。

下面给出了模拟I2C总线进行读写的伪代码,用以说明如何使用GPIO 实现I2C通信:int i2c_start() /* I2C起始条件*/{//初始化GPIO口set_gpio_direction(SDA, OUTP); //设置SDA方向为输出set_gpio_direction (SCL, OUTP); //设置SCL方向为输出set_gpio_value(SDA, 1); //设置SDA为高电平set_gpio_value(SCL, 1); //设置SCL为高电平delay(); //延时//起始条件set_gpio_value(SDA, 0); //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变低delay(); //适当延时}void i2c_stop() /* I2C终止条件*/{set_gpio_value(SCL, 1);set_gpio_direction(SDA, OUTP);set_gpio_value(SDA, 0);delay();set_gpio_value(SDA, 1); //SCL高电平时,SDA由低变高}/* I2C读取ACK信号(写数据时使用)返回值:0表示ACK信号有效;非0表示ACK信号无效*/unsigned char i2c_read_ack(){unsigned char r;set_gpio_direction(SDA, INP); //设置SDA方向为输入set_gpio_value(SCL,0); // SCL变低r = get_gpio_value(SDA); //读取ACK信号delay();set_gpio_value(SCL,1); // SCL变高delay();return r;}/* I2C发出ACK信号(读数据时使用) */int i2c_send_ack(){set_gpio_direction(SDA, OUTP); //设置SDA方向为输出set_gpio_value(SCL,0); // SCL变低set_gpio_value(SDA, 0); //发出ACK信号delay();set_gpio_value(SCL,1); // SCL变高delay();}void i2c_write_byte(unsigned char b) /* I2C字节写*/{int i;set_gpio_direction(SDA, OUTP); //设置SDA方向为输出for (i=7; i>=0; i--){set_gpio_value(SCL, 0); // SCL变低delay();set_gpio_value(SDA, b & (1<<i));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发送数据set_gpio_value(SCL, 1); // SCL变高delay();}i2c_read_ack(); //检查目标设备的ACK信号}/* I2C字节读*/unsigned char i2c_read_byte(){int i;unsigned char r = 0;set_gpio_direction(SDA, INP); //设置SDA方向为输入for (i=7; i>=0; i--){set_gpio_value(SCL, 0); // SCL变低delay();r = (r <<1) | get_gpio_value(SDA); //高位到低位依次数据读取set_gpio_value(SCL, 1); // SCL变高delay();}i2c_send_ack(); //向目标设备发送ACK信号return r;}/* I2C读操作addr:目标设备地址buf:读缓冲区len:读入字节的长度*/void i2c_read(unsigned char addr, unsigned char* buf, int len){int i;unsigned char t;i2c_start(); //起始条件,开始数据通信//发送地址和数据读写方向t = (addr << 1) | 1; //低位为1,表示读数据i2c_write_byte(t);//读入数据for (i=0; i<len; i++)buf[i] = i2c_read_byte();i2c_stop(); //终止条件,结束数据通信}/* I2C写操作addr:目标设备地址buf:写缓冲区len:写入字节的长度*/void i2c_write (unsigned char addr, unsigned char* buf, int len){int i;unsigned char t;i2c_start(); //起始条件,开始数据通信//发送地址和数据读写方向t = (addr << 1) | 0; //低位为0,表示写数据i2c_write_byte(t);//写入数据for (i=0; i<len; i++)i2c_write_byte(buf[i]);i2c_stop(); //终止条件,结束数据通信}。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协议,由Philips公司提出,适用于在电路板上连接各种集成电路的短距离通信。

I2C总线协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主从结构的,其中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其他设备作为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操作,而从设备则被动响应主设备的指令。

主设备在总线上发出启动信号,然后发送器件地址。

发起通信的主设备控制总线的速度和时序,并且主设备确定读写的类型。

从设备根据地址进行匹配,并根据主设备请求的读写进行响应。

通信完成后,主设备会发送停止信号释放总线。

在I2C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

主设备在传输数据之前,会发送起始信号,这个信号告诉从设备通信即将开始。

随后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地址字节,包含了要通信的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控制位。

如果从设备的地址和发送的地址匹配,从设备会发送一个应答(ACK)信号,表示准备好接收数据。

主设备然后才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

数据在I2C总线上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并且每个字节之后都会有一个应答信号。

主设备负责设置时钟线的电平来控制数据的传输,而从设备负责读取或发送数据位。

在读取数据时,主设备会发送应答位,如果从设备准备好读取下一个字节,会发送应答信号;反之,如果从设备不准备好,会发送非应答信号。

在I2C总线上,主设备还可以使用多主模式,允许多个主设备操作相同的总线。

当多个主设备在通信总线上发起通信时,总线的冲突可能会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2C总线使用了仲裁机制。

仲裁机制根据优先级决定那个设备能够继续发送数据,优先级高的设备可以中断优先级低的设备的传输,从而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I2C总线协议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通过两根线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支持多主模式。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主从结构,主设备发起通信,从设备被动响应。

通过仲裁机制,解决了多主模式下的冲突问题。

I2C通讯协议介绍

I2C通讯协议介绍

I2C通讯协议介绍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集成电路中的各个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它最初由Philips(现在的NXP 半导体)在1980年代开发,并于1992年首次发布。

I2C是一种简单而灵活的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I2C协议使用双线(一根串行数据线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SCL)进行通信。

它采用主从结构,其中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控制总线,其他设备作为从设备进行通信。

主设备是由软件控制的,可以向从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数据。

从设备则在主设备的控制下执行命令,并将响应的数据发送回主设备。

I2C协议的通信速率通常在几百KHz到几兆Hz之间,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速度。

通信的起始和停止由主设备发出的特殊序列(起始和停止位)标志着每个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

数据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字节包含8位数据(从高位到低位)。

在每个字节的传输期间,时钟线的状态决定了数据线的有效性。

在I2C协议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在总线上识别该设备。

主设备通过在总线上发送设备地址来选择要与之通信的设备。

设备地址由7位或10位组成,取决于I2C规范的版本。

7位地址模式支持最多128个设备,10位地址模式支持最多1024个设备。

除了地址选择之外,主设备还可以向设备发送命令或数据。

命令和数据是通过字节传输的,在发送字节时,设备可以返回一个确认信号,指示它已成功接收到数据。

主设备可以发送一个字节序列来实现复杂的数据传输,包括读和写操作。

I2C协议还定义了一些标准模式来处理特殊情况。

例如,重复起始条件允许主设备在不释放总线的情况下与多个设备进行连续通信。

仲裁器制度可以处理并发传输时的冲突。

还定义了一些保留地址,用于特殊用途,如广播命令。

I2C协议的灵活性和简单性使其成为各种应用的理想选择。

它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如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器、开关和其他外围设备。

对IIC总线的理解、调用函数以及常见面试问题

对IIC总线的理解、调用函数以及常见面试问题

对IIC总线的理解、调⽤函数以及常见⾯试问题⼀、IIC 总线概述:IIC 即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I2C总线是PHLIPS公司推出的⼀种串⾏总线, 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根是数据线SDA,另⼀根是时钟线SCL。

每个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的地址。

主机与其它器件间的数据传送可以是由主机发送数据到其它器件,这时主机即为发送器。

由总线上接收数据的器件则为接收器。

⼆、IIC 总线通信协议:要掌握IIC的通信协议,需要掌握以下6个通信信号:1.起始信号2.终⽌信号3.写数据4.读数据5.应答信号6.⾮应答信号起始和终⽌信号SCL线为⾼电平期间,SDA线由⾼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起始信号;SCL线为⾼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电平的变化表⽰终⽌信号。

应答信号IIC 总线协议规定,每传送⼀个字节数据后,都要有⼀个应答信号以确定数据传送是否被对⽅收到。

应答信号由接受设备产⽣,在SCL为⾼电平期间,接受设备将SDA拉低为低电平,表⽰数据传输正确,产⽣应答(ACK)数据传送I2C总线进⾏数据传送时,时钟信号为⾼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根据AT24C02的芯⽚,可编写以下信号函数程序://1.起始信号 SCL线为⾼电平期间,SDA线由⾼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起始信号;void IIC_Start(void){SDA = 1;SCL = 1;delay_us(1); //15us >> 4.7usSDA = 0;delay_us(1);SCL = 0;}//2.终⽌信号 SCL线为⾼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电平的变化表⽰终⽌信号。

void IIC_Stop(void){SDA = 0;SCL = 1;delay_us(1); //15us >> 4.7usSDA = 1;delay_us(1);SCL = 0;}void IIC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3.写数据{unsigned char i;for (i = 0; i < 8; i++){if((dat<<i)&0x80)SDA = 1;}else{SDA = 0;}SCL = 1; //开始让数据维持稳定delay_us(1);SCL = 0;delay_us(1);}SDA = 1; //释放总线,发送完8位,主机置⾼电平SCL = 1;delay_us(1);if (SDA) //SDA 低电平从机回馈低电平{ack = 0; //0 == ack 代表⽆ack信号,从机不应答,发送不成功}else{ack = 1; //从机应答,发送成功}SCL = 0;delay_us(5);}unsigned char IIC_RecvByte(void) //4. 读数据{unsigned char i, temp;SDA = 1; //保险⾼的与上低的是低的,线与for (i = 0; i < 8; i++){SCL = 0; // 告诉数据可以变化 SDA 脉冲线//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I2C协议概述

I2C协议概述

I2C协议概述协议名称:I2C协议1. 引言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集成电路(IC)之间的通信。

它由飞利浦半导体(现在的恩智浦半导体)在1982年开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协议的概述、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2. 概述I2C协议是一种双线制串行通信协议,由两条线路组成: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这两条线路连接了多个I2C设备,实现了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的能力。

I2C协议支持多主设备和多从设备的连接,可以实现点对点或多对多的通信。

3. 特点3.1 简单:I2C协议使用双线制,只需要两条线路就可以实现通信,相比其他通信协议来说,I2C协议的硬件设计和实现更为简单。

3.2 高效:I2C协议使用了主从式通信模式,主设备控制通信的发起和结束,从设备负责响应和数据传输。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3.3 可靠:I2C协议通过校验和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主设备在发送数据时会生成校验和,并在接收数据时进行校验,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4. 工作原理4.1 起始条件和停止条件:I2C通信的起始条件是SDA线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而SCL线保持高电平。

停止条件是SDA线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而SCL线保持高电平。

4.2 时钟信号:SCL线上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数据的传输必须在时钟信号的边沿进行。

4.3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分为地址传输和数据传输两个阶段。

在地址传输阶段,主设备发送目标设备的地址和读/写位。

在数据传输阶段,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交换数据。

4.4 硬件地址:每个I2C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硬件地址,用于在总线上进行寻址和识别。

5. 应用场景5.1 存储器:I2C协议常用于连接存储器芯片,如EEPROM和SRAM。

存储器芯片可以通过I2C总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5.2 传感器:I2C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I2C通讯协议介绍

I2C通讯协议介绍

I2C通讯协议介绍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是由Philips公司(现在的NXP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旨在解决多个芯片间的通信问题。

I2C通信协议具有简单、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电子设备中。

I2C协议使用两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分别是SDA(Serial Data Line)和SCL(Serial Clock Line)。

数据在SDA线上传输,时钟同步由SCL线提供。

这两根线都有上拉电阻,在通信过程中通过电平变化来传输数据。

I2C协议中有两个主要的参与者角色,分别是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

主设备是I2C总线的控制者,负责发起通信和发送指令。

从设备则根据主设备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数据。

I2C通信协议的基本操作包括起始条件和停止条件。

起始条件是主设备发起通信的标志,它的产生是通过在SCL线保持高电平的同时将SDA线从高电平拉低。

如果SDA线在SCL线上保持高电平,这意味着总线正在使用中,设备应该等待。

停止条件是通信结束的标志,它的产生是通过在SCL线保持高电平的同时将SDA线从低电平拉高。

在起始条件之后,主设备发送一些控制字节来选择特定的从设备进行通信。

这些控制字节通常包括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控制位。

从设备的地址通常是一个7或10位的二进制数,确定了特定从设备在总线上的身份。

通过设置读写控制位,主设备可以指定它是发送数据给从设备还是从从设备接收数据。

一旦从设备被选择,数据传输可以开始。

数据的传输采用字节为单位。

每个字节的传输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数据传输和应答。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先传输,然后是剩下的7位。

接下来,被传输的数据字节将由接收方进行确认。

如果接收方正确接收到字节,它将通过将SDA线拉低然后释放确认。

否则,它将忽略字节并且不发送确认。

在数据传输完成之后,可以选择停止或重复起始条件来启动下一次通信。

i2c协议

i2c协议

i2c协议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它由Philips公司于1982年开发,后来成为通用的面向数据传输的协议。

I2C协议是一种主从式的协议,允许一个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

I2C协议的设计目标是提供简单、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两根线(SDA和SCL)进行双向传输。

SDA线用于数据传输,SCL线用于时钟同步。

在传输过程中,主设备负责控制时钟信号,从设备根据时钟信号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I2C协议的操作流程如下:1. 主设备发送起始信号(Start):当主设备要与从设备通信时,它先发送一个低电平的起始信号。

这告诉所有从设备,通信即将开始。

2. 主设备发送设备地址+读/写位:主设备发送从设备地址,并确定通信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

设备地址由7位组成,可以支持最多128个不同的从设备。

3. 从设备响应:当从设备检测到设备地址匹配时,它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

如果没有从设备响应,则表示该设备不存在或无法访问。

4. 数据传输:主设备发送或接收数据。

如果是写操作,主设备发送数据到从设备;如果是读操作,主设备接收从设备发送的数据。

每发送或接收一个字节,需要等待从设备发送一个应答信号。

5. 主设备停止信号(Stop):当通信完成时,主设备发送一个高电平的停止信号。

这告诉所有从设备,通信已经结束。

I2C协议的特点之一是可以实现多主设备的通信。

多主设备通信时,需要主设备之间进行仲裁,以决定哪个主设备有权控制总线。

I2C使用仲裁位(Arbitration)来实现主设备之间的冲突检测和冲突解决。

在I2C协议中,从设备的寻址方式有两种:7位寻址和10位寻址。

7位寻址模式支持最多128个从设备,10位寻址模式支持最多1024个从设备。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数据传输速率(Bit Rate)。

I2C支持多个数据传输速率,从几千位每秒到几百千位每秒不等。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等设备,以实现数据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的原理、特点以及编程。

一、I2C的原理和特点I2C协议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于1982年开发,旨在简化数字电路上周边设备的通信。

I2C使用两条线(SCL和SDA)进行数据传输,其中SCL是时钟线,SDA是数据线。

这种双线式的通信使得I2C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和电源供给,极大地简化了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I2C通信中,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发起通信,而从设备被动应答。

主设备通过在SCL线上产生时钟信号来控制通信节奏,并通过SDA 线实现数据传输。

数据的传输可以是单向的(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或双向的(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I2C协议中的从设备通过一个唯一的地址来识别和寻址。

主设备可以选择与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只需发送相应的地址即可。

在开始通信前,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开始信号,然后跟着从设备地址和读写位,然后才是数据或命令。

从设备在收到自己地址后会发出应答信号,主设备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才会继续发送数据。

通信结束后,主设备会发送停止信号。

I2C的特点包括:1.双向通信: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减少通信线的需求和复杂度。

2.主-从结构:I2C通信中有一个主设备控制通信的发起和终止,而从设备被动应答。

3.多从结构:主设备可以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只需要发送不同的地址。

4.低速传输:I2C通信的时钟频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00kHz或400kHz。

二、I2C的编程实现在进行I2C编程之前,需要确保硬件上有I2C接口。

常见的I2C接口引脚包括SCL(时钟线)和SDA(数据线),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电源连接。

I2C编程的具体实现会有所差异,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编程语言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简单示例:```cpp#include <Wire.h>#define DEVICE_ADDRESS 0x50void setuWire.begin(;Serial.begin(9600);void loo//发送命令Wire.beginTransmission(DEVICE_ADDRESS);Wire.write(0x00); // 使用写入地址0x00Wire.write(0x01); // 写入数据0x01Wire.endTransmission(;delay(100);//读取数据Wire.requestFrom(DEVICE_ADDRESS, 1);if (Wire.available()int data = Wire.read(;Serial.print("Received: ");Serial.println(data);}delay(1000);```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Wire库来实现I2C通信。

I2C协议

I2C协议

I2C协议1、I2C总线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

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

主器件用于启动总线传送数据,并产生时钟以开放传送的器件,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均被认为是从器件.在总线上主和从、发和收的关系不是恒定的,而取决于此时数据传送方向。

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给从器件,则主机首先寻址从器件,然后主动发送数据至从器件,最后由主机终止数据传送;如果主机要接收从器件的数据,首先由主器件寻址从器件.然后主机接收从器件发送的数据,最后由主机终止接收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主机负责产生定时时钟和终止数据传送。

主机发送数据从机找寻从机地址-主动发送数据-主机终止传送主机接受从机数据主机找从机地址-主机接受数据-主句终止接受2、工作原理编辑SDA(串行数据线)和SCL(串行时钟线)都是双向I/O线,接口电路为开漏输出.需通过上拉电阻接电源VCC.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都是高电平,连接总线的外同器件都是CMOS器件,输出级也是开漏电路.在总线上消耗的电流很小,因此,总线上扩展的器件数量主要由电容负载来决定,因为每个器件的总线接口都有一定的等效电容.而线路中电容会影响总线传输速度.当电容过大时,有可能造成传输错误.所以,其负载能力为400pF,因此可以估算出总线允许长度和所接器件数量。

主器件用于启动总线传送数据,并产生时钟以开放传送的器件,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均被认为是从器件.在总线上主和从、发和收的关系不是恒定的,而取决于此时数据传送方向。

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给从器件,则主机首先寻址从器件,然后主动发送数据至从器件,最后由主机终止数据传送;如果主机要接收从器件的数据,首先由主器件寻址从器件.然后主机接收从器件发送的数据,最后由主机终止接收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主机负责产生定时时钟和终止数据传送。

3、特点I2C总线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在硬件上,I2C总线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和一根时钟线两根线,总线接口已经集成在芯片内部,不需要特殊的接口电路,而且片上接口电路的滤波器可以滤去总线数据上的毛刺(金属表面出现的余屑和表面极细小的显微金属颗粒).因此I2C总线简化了硬件电路PCB布线,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I2C通讯协议说明

I2C通讯协议说明

第一章 I²C通讯协议基本内容1.1I2C通讯协议简介由PHILIPS开发的一个简单的双向两线总线,实现有效的IC控制,这个总线就称为Inter IC或I2C总线。

现在I2C总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标准,I2C 总线规范的版本也从1992年的VERSION 1.0经过1998年的VERSION 2.0发展到2000年的VERSION 2.1。

在加强功能的同时也在满足现在对总线速度更高,电源电压更低的要求。

I2C总线具有以下特性:1)只要求两条总线线路:一条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SCL)。

2)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唯一的地址和一直存在的简单的主机从机关系软件设定地址;主机可以作为主机发送器或主机接收器。

3)它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

如果两个或更多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被破坏。

4)串行的8 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 。

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

I2C 总线支持任何IC 生产过程(NMOS CMOS 双极性),两线――串行数据(SDA)和串行时钟(SCL)线在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间传递信息。

每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编码,而且都可以作为一个发送器或接收器(由器件的功能决定)。

很明显地,存储器则既可以作接收器又可以作发送器。

除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外,器件在执行数据传输时也可以被看作是主机或从机(见表1-1)。

主机在发送数据前负责对总线的初始化并产生允许传输的时钟信号。

此时,任何被寻址的器件都被认为是从机表1-1这里我们举个例子说明I2C总线的主机从机和接收器发送器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持久的,只是由当时的数据的传输方向决定,如下所示:1 假设微控制器A 要发送信息到微控制器B. 微控制器A(主机)寻址微控制器B(从机). 微控制器A(主机-发送器)发送数据到微控制器B(从机-接收器). 微控制器A 终止传输2 如果微控制器A 想从微控制器B 接收信息. 微控制器A(主机)寻址微控制器B(从机). 微控制器A(主机-接收器)从微控制器B(从机-发送器)接收数据. 微控制器A 终止传输1.2I2C工作原理1.2.1 I2C的起始和停止条件在I2C 总线中唯一出现的是被定义为起始S 和停止P 条件见图1-1 的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在SCL 线是高电平时,SDA 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一、概述1、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SCL:上升沿将数据输入到每个EEPROM器件中;下降沿驱动EEPROM器件输出数据.(边沿触发)SDA:双向数据线,为OD门,与其它任意数量的OD与OC门成”线与"关系。

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SDL=1;SCL=1)。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2、主设备与从设备系统中的所有外围器件都具有一个7位的”从器件专用地址码”,其中高4位为器件类型,由生产厂家制定,低3位为器件引脚定义地址,由使用者定义。

主控器件通过地址码建立多机通信的机制,因此I2C总线省去了外围器件的片选线,这样无论总线上挂接多少个器件,其系统仍然为简约的二线结构。

终端挂载在总线上,有主端和从端之分,主端必须是带有CPU的逻辑模块,在同一总线上同一时刻使能有一个主端,可以有多个从端,从端的数量受地址空间和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的限制。

主端主要用来驱动SCL line;从设备对主设备产生响应;二者都可以传输数据,但是从设备不能发起传输,且传输是受到主设备控制的.二、协议1.空闲状态I2C总线总线的SDA和SCL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时,规定为总线的空闲状态。

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释放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

起始位与停止位的定义:起始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高到低的跳变;启动信号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停止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低到高的跳变;停止信号也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接收器件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有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其它工作,如处理内部中断服务等,可能无法立刻接收下一个字节,这时接收器件可以将SCL线拉成低电平,从而使主机处于等待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I2C协议理解
一. 技术性能:
工作速率有100K和400K两种;
支持多机通讯;
支持多主控模块,但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主控;
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的串行总线;
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
每个器件可以使用独立电源
二. 基本工作原理:
以启动信号START来掌管总线,以停止信号STOP来释放总线;
每次通讯以START开始,以STOP结束;
启动信号START后紧接着发送一个地址字节,其中7位为被控器件的地址码,一位为读/写控制位R/W,R /W位为0表示由主控向被控器件写数据,R/W为1表示由主控向被控器件读数据;
当被控器件检测到收到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相同时,在第9个时钟期间反馈应答信号;
每个数据字节在传送时都是高位(MSB)在前;
写通讯过程:
1. 主控在检测到总线空闲的状况下,首先发送一个START信号掌管总线;
2. 发送一个地址字节(包括7位地址码和一位R/W);
3. 当被控器件检测到主控发送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相同时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
4. 主控收到ACK后开始发送第一个数据字节;
5. 被控器收到数据字节后发送一个ACK表示继续传送数据,发送NACK表示传送数据结束;
6. 主控发送完全部数据后,发送一个停止位STOP,结束整个通讯并且释放总线;
读通讯过程:
1. 主控在检测到总线空闲的状况下,首先发送一个START信号掌管总线;
2. 发送一个地址字节(包括7位地址码和一位R/W);
3. 当被控器件检测到主控发送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相同时发送一个应答信
号(ACK);
4. 主控收到ACK后释放数据总线,开始接收第一个数据字节;
5. 主控收到数据后发送ACK表示继续传送数据,发送NACK表示传送数据结束;
6. 主控发送完全部数据后,发送一个停止位STOP,结束整个通讯并且释放总线;
四. 总线信号时序分析
1. 总线空闲状态
SDA和SCL两条信号线都处于高电平,即总线上所有的器件都释放总线,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 启动信号START
时钟信号SCL保持高电平,数据信号SDA的电平被拉低(即负跳变)。

启动信号必须是跳变信号,而且在建立该信号前必修保证总线处于空闲状态;
3. 停止信号STOP
时钟信号SCL保持高电平,数据线被释放,使得SDA返回高电平(即正跳变),停止信号也必须是跳变信号。

4. 数据传送
SCL线呈现高电平期间,SDA线上的电平必须保持稳定,低电平表示0(此时的线电压为地电压),高电平表示1(此时的电压由元器件的VDD决定)。

只有在SCL线为低电平期间,SDA上的电平允许变化。

5. 应答信号ACK
I2C总线的数据都是以字节(8位)的方式传送的,发送器件每发送一个字节之后,在时钟的第9个脉冲期间释放数据总线,由接收器发送一个ACK(把数据总线的电平拉低)来表示数据成功接收。

6. 无应答信号NACK
在时钟的第9个脉冲期间发送器释放数据总线,接收器不拉低数据总线表示一个NACK,NACK有两种用途:
a. 一般表示接收器未成功接收数据字节;
b. 当接收器是主控器时,它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应发送一个NACK信号,以通知被控发送器结束数据发送,并释放总线,以便主控接收器发送一个停止信号STOP。

五. 寻址约定
地址的分配方法有两种:
1. 含CPU的智能器件,地址由软件初始化时定义,但不能与其它的器件有冲突;
2. 不含CPU的非智能器件,由厂家在器件内部固化,不可改变。

高7位为地址码,其分为两部分:
1. 高4位属于固定地址不可改变,由厂家固化的统一地址;
2. 低三位为引脚设定地址,可以由外部引脚来设定(并非所有器件都可以设定);
i2c程序(调试通过)
本程序是在周立功网上的程序的基础上修改的,原例里的ACK时序有点问题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BELL_OUT=P3^5; sbit SCL="P1"^3;
sbit SDA="P1"^4;
bit ack;
void Start_I2c()
{
SDA="1";
_nop_();
SCL="1";
_nop_();
SDA="0";
_nop_();
SCL="0";
_nop_();
}
void Stop_I2c()
{
SDA="0";
_nop_();
SCL="1";
_nop_();
SDA="1";
_nop_();
}
void SendByte(uchar c)
{
uchar BitCnt;
for(BitCnt=0;BitCnt<8;BitCnt++) {
SCL="0";
if((c<<BITCNT)&0X80)>
else SDA="0"; SCL="1";
_nop_();
}
//从机应答,可以用应答和非应答信号代替 _nop_();
SCL="0";
_nop_();
SDA="1"; //
_nop_();
_nop_();
if(SDA==1){ack=0;}
else ack="1";
SCL="0";
_nop_();</BITCNT)&0X80)>
}
uchar RcvByte()
{
uchar retc;
uchar BitCnt;
retc="0";
for(BitCnt=0;BitCnt<8;BitCnt++) {
SCL="1";
_nop_();
retc="retc"<<1;
if(SDA==1) retc="retc"+1;
SCL="0";
}
return(retc);
}
void Ack_I2c()
{
SDA="0";
_nop_();
_nop_();
SCL="1";
_nop_();
SCL="0";
_nop_();
SDA="1";
_nop_();
}
void NoAck_I2c()
{
SDA="1";
_nop_();
SCL="1";
_nop_();
SCL="0";
}
bit ISendByte(uchar sla,uchar c)
{
Start_I2c();
SendByte(sla);
if(ack==0)return(0);
SendByte(c);
if(ack==0)return(0);
Stop_I2c();
return(1);
}
bit ISend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 *s,uchar no)
uchar i;
Start_I2c();
SendByte(sla);
if(ack==0)return(0);
SendByte(suba);
if(ack==0)return(0);
for(i=0;i
{
SendByte(*s);
if(ack==0)return(0);
s++;
}
Stop_I2c();
//delayMs(1); //
return(1);
}
bit IRcvByte(uchar sla,uchar *c)
{
Start_I2c();
SendByte(sla+1);
if(ack==0)return(0);
*c=RcvByte();
NoAck_I2c();
Stop_I2c();
return(1);
}
bit IRcv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 *s,uchar no)
Start_I2c(); SendByte(sla); if(ack==0)return(0);
SendByte(suba); if(ack==0)return(0);
Start_I2c();
SendByte(sla+1);
if(ack==0)return(0);
while(no!=1)
{
*s=RcvByte();
Ack_I2c();
s++;
no--;
}
*s=RcvByte();
NoAck_I2c(); Stop_I2c(); return(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