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电磁感应发电机》设计思路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设计依据及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的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对电能生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对电磁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以后有关电磁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电磁感应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电气化时代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②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

③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

④知道我们的生活用电是交流电。

记住我国供生产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②通过课件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应用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制作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与贡献,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品质。

②通过介绍和查阅发电机的发明与应用,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②电磁感应中能的转化(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三、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好本节课相关的课件(2)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微风吊扇、发光二极管、蹄形磁体、条形磁体、线圈、灵敏电流计、铜棒、手摇发电机模型、开关导线若干(3)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发电机的应用教学流程及分析一、引入新课方案一:问题: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然后利用微风吊扇和发光二极管进行“磁生电”实验。

设计思想:通过逆向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方案二:课件展示人们生活用电,提出问题:这些电从何而来?然后利用微风吊扇和发光二极管进行“磁生电”实验,引出课题。

设计思想:通过身边的有生活体验的事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一)电磁感应现象方案一:用灵敏电流计、蹄形磁体、铜棒、开关、导线进行实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6.5章《电磁感应——发电机》。

具体内容包括: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2. 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线圈等。

3. 发电机的分类: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

4. 发电机的优缺点:提供大量电力,方便生活,但建设成本高,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能够描述发电机的构造和分类。

3. 能够分析发电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分类。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磁铁、线圈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和作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与发电机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发电机优缺点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电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7. 作业布置:发放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构造:转子、定子、线圈等3. 发电机分类: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4. 发电机优缺点:提供大量电力、方便生活,但建设成本高、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解释发电机的构造和分类。

3. 分析发电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1.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2. 发电机的构造包括转子、定子、线圈等。

发电机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

3. 发电机的优点是提供大量电力,方便生活。

缺点是建设成本高,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可以改进的地方包括提高效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和作用。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word教案 (2)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word教案 (2)

五、电磁感应发电机记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5章,主要讲述电磁感应发电机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作用、发电机的工作效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发电机工作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铁、线圈、磁铁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风力发电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感应现象,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为例,演示发电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判断其工作效率。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发电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电过程,加深对发电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发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7. 知识拓展:介绍发电机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 发电机的构造及作用4. 发电机的工作效率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

2. 请画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

3. 根据公式计算一个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解释结果。

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如下:(在此处插入图片,展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3. 假设发电机输出的电能为W,输入的机械能为E,则工作效率η=W/E。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2. 掌握电磁感应发电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3. 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发电实验,并理解实验结果。

教案内容:一、引入和概述(引起学生兴趣,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作用)在教学开始前,展示一张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向学生解释电磁感应发电机的作用,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电磁感应原理讲解(理论知识的介绍)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1)当磁场中的导体运动或者导体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通过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的变化速率以及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2. 电磁感应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电磁感应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2)定子上绕有线圈,线圈中存在电流。

3)转子上由磁体组成,当转子转动时,磁场也随之变化。

4)转子的运动导致了定子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三、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进行简单的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 电池、导线、磁铁、线圈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步骤1)将线圈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2)将磁铁靠近线圈,观察电流的变化。

3)将磁铁移开,再次观察电流的变化。

3.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1)观察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2)观察磁铁离开线圈时电流的变化情况。

3)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 思考问题1)磁铁靠近线圈时为什么会产生电流?2)磁铁离开线圈时为什么会产生电流?3)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什么关系?2. 结果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发电机工作的关键因素,并引出与发电机效率相关的因素。

五、拓展延伸(相关实际应用和技术进展)1. 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实际应用- 电磁感应发电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风力发电场等场所,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16章《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案(2)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16章《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案(2)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教学难点】4.1.理解电磁感应,理解切割磁感线的含义。

5.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6.【实验器材】演示灵敏电流表、螺线管,条形磁体,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手摇发电机一台7.【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8.【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学过了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磁能否生电?【★预设具有可行性的培养策略:“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知识问个“为什么”,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个知识学生已经熟知,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磁能否生电?】演示:螺线管与灵敏电流计相连,用条形磁体反复插入线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介绍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磁也能生电。

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开始进行磁生电的探究,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16章《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16章《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案(1)

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能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从能量转化角度理解电磁感应(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知道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2.过程与方法(1)比较磁生电和电生磁的过程,运用“逆向思维”(逆反原理)提出问题(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3)学习法拉第的优秀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设计思路:(1)从“”电生磁的奥斯特实验”和“电动机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引入课题,又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2)从微型电扇或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微型电扇产生电流的活动得到启发。

学生运用现有器材,自主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引导学生从上面实验中的意外其他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猜想怎样改变感应电流方向,进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探究方案。

然后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出如何改变感应电流的方法(4)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怎样改变感应电流方向难点: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投影①: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也就是说“电能生磁”,通过学习“电生磁”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磁能生电吗?2、投影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动机工作原理,知道电动机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微型电扇、发光二极管和带夹子的两根导线,你能设法使这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吗?请你做做看!学生实验,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①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同学请举手。

②你是怎样操作的?说说你的实验过程。

二、新课教学1、电磁感应: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转动微型电扇可以使与它插头相连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师:同学们肯定感觉很神奇,肯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第五节《电磁感应发电机》。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发电机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

难点: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演示器、PPT。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发电机的构造。

3. 实验演示:使用电磁感应演示器,现场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发电机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PPT上的练习题,现场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构造、发电机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并说明其应用。

2. 请画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发电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在导体运动或磁场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动势。

其应用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等。

2. 发电机工作原理图如下:电磁感应现象: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动势。

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举例:风力发电机。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5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5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介绍法拉第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掌握楞次定律,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

4. 发电机的效率:介绍发电机的效率概念,使学生能够计算发电机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楞次定律,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能够计算发电机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发电机的效率计算。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2. 讲解电磁感应现象:介绍法拉第的实验,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4. 讲解感应电流的方向:讲解楞次定律,使学生能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发电机的效率:介绍发电机的效率概念,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发电机的效率。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实验发电机工作原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发电机效率:效率 = 有用功 / 输入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法拉第的实验过程,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2)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解释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a.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垂直移动。

b.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水平移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  教案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教案课题电磁感应发电机班级备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通过探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知道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和能量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感应电流产生过程,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法拉第探索“磁生电”过程,认识到一切创造发明离不开科学探究,初步形成创造发明的意识。

通过介绍法拉第实验和科拉顿实验,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和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确定导体切割磁感线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1820年,奥斯特实验说明:安培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应用:引入:卸掉电池,玩具猴没有电还可以继续唱歌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电,是怎么产生的。

(一)电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怎样检测到电路中产生电流?信息快递:小量程电流表俗称灵敏电流计,借助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检测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的微弱电流。

实验器材:学生观看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根据玩具猴通电就可以唱歌和手臂挥舞,知道玩具里有电动机,可知实验器材有线圈和磁体通过玩具猴的声音如何产生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中的玩具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器材有磁体和线圈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思考如何产生电流?)提问:如何使电路中产生电流呢?学生回答:闭合开关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体相对于线圈运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提问和补充:1.开关闭合2.导体运动或磁体运动(静止没有电流产生)思考:是否只要运动都可以产生电流?3.指针偏转在一瞬间难点解释:(教具:以刷子为例,形象地表明磁感线,使学生理解只有切割磁感线才会产生电流)完成表格:1.产生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5电磁感应发电机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5电磁感应发电机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6.5电磁感应发电机学案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通过介绍法拉第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是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产生电能的。

3. 发电机的相关概念:解释发电机的构造、分类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发电机的相关概念。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的深入理解,发电机性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发电机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易的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发电机是如何产生电能的?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发电机的性能指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解释发电机是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产生电能的。

3. 列举两个电磁感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旋转磁场和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5电磁感应发电机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16章第5节“电磁感应发电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法拉第的贡献,了解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3.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换,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

难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发电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开关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实验器材演示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的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法拉第的贡献,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磁感应定律,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换。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计算一些简单的电磁感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发电机工作原理讲解: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发电机是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能的。

6. 发电机效率计算:让学生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计算发电机的效率,加深对发电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效率七、作业设计1. 描述法拉第的贡献,简述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2.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计算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问题。

3. 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计算发电机的效率。

答案:1.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说课稿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6.5电磁感应 发电机》说课稿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说课稿一、教材内容简介本课是苏科初中物理九下的第16章第5节——电磁感应发电机。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电动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发电机的概念与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问题:“你们有了解过电磁感应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简洁明了的定义:“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引入主题:“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

”2. 学习新内容2.1 学习发电机的概念和原理•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介绍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师给出答案,并进行解释。

2.2 实验操作:制作简易发电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简易的材料制作发电机装置。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转动磁铁时会产生电流?”•教师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2.3 发电机的应用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电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中会被应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发电机应用案例。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的效率?有什么改进方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五、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的基本概念,为第二课时深入了解奠定基础。

2. 通过完成本作业,加强学生对电流的产生的理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复习1. 回顾电与磁的关系及其原理,并识别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 学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了解电磁感应如何转化为电能。

二、动手实践1. 制作简易电磁感应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如铁钉、铜线、小灯泡等)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感应模型,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尝试改变模型中的磁通量或线圈圈数,观察对电流产生的影响,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三、课后探究1. 查找资料或网上资源,了解发电机的实际应用,如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2. 思考这些发电机的运行原理与电磁感应的关系,并撰写简短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复习部分需在课前完成,并准备相关笔记以备课堂讨论。

2. 动手实践部分需确保安全操作,记录要详细,真实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

3. 课后探究部分需真实可靠,不能抄袭他人资料或成果。

4.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时提交至教师邮箱或课堂作业本中。

四、作业评价1. 理论复习部分将根据学生的预习笔记和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2. 动手实践部分将根据模型的制作质量、实验记录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 课后探究部分将根据学生查找资料的全面性、报告的逻辑性和原创性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和进步明显的同学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通过课堂或课后的方式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学生可就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作业形式及工具要求学生需要自备一些实验所需的材料工具如:导线、铁钉等简易物品用于动手实践部分,如有困难可以请家长协助但严禁直接从网上抄袭实验成果或者下载成品材料等非自己亲自动手完成的作业内容。

《第十六章 五、 电磁感应 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五、 电磁感应  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电磁感应发电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1. 熟练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 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 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发电机模型;4.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作业:学生需阅读教材,理解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完成相关知识点笔记。

2. 实验模拟:学生需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亲手操作,观察电磁感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3. 制作发电机模型:学生需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板、细线、小马达等,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

要求模型能够产生电流,并记录制作过程和结果。

4. 思考与讨论:学生需讨论发电机与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关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模拟和制作发电机模型时,需认真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2. 完成理论作业时,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知识点,并用自己的话总结;3. 讨论部分需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4. 提交作业时应包括实验报告、模型照片和讨论稿。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实验模拟、制作发电机模型、完成理论作业和讨论部分;2. 实验结果与分析:评估学生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分析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3. 模型制作质量:评估学生制作的发电机模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产生电流,材料的利用是否合理;4. 讨论稿质量:评估学生是否能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讨论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作业提交至学习平台;2. 教师将定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将反馈结果发送至学习平台;3. 对于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教师将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并针对其问题进行指导;4.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和指导,进行改正和完善,继续完成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电磁感应发电机》设计思路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电磁感应发电机》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思路1.本节课先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引入,即跳绳发电视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紧接着通过回顾揭示电磁之间有联系的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磁是否可以生电,然后进一步用手摇微型电扇使二极管发光的实验来使学生意识到磁也可以生电,更为重要的是展示本实验的电路图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做好铺垫,(以往的教学往往学生在探究感应电流条件实验中设计实验时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手摇风扇使二极管发光实验是探究感应电流实验的先行组织者,学生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可以顺利迁移,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3.然后进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电路设计,通过二极管发光实验进行迁移和联想,例如(1)实验时开关是否要闭合(2)让导体棒静止在磁场中,闭合开关,观察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学生因为有了之前的实验铺垫,所以学生很快意识到必须要至少需要满足闭合电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两个条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为接下来的重点问题即导体怎样运动才能产生电流的探究做好铺垫。

4.实验时首先规定了开口向右的方向,因为学生的参照不同,左右、前后,就各不相同,所以实验前我就进行了统一,然后再进行实验,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得出。

为了得到普遍的结论,课堂上直接在ppt上采集学生的实验数据,最后共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5.老师通过制作的模型和ppt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并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切割磁感线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6.最后让学生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呈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感,同时感受到探究的艰辛,法拉第花了10年时间才探究得出。

同时通过科拉顿的跑时良机来进一步强调感应电流只有在切割时才会产生。

7. 得出结论后进一步探究两个问题:1.如果保持导体固定不动,利用同样的装置,你还能得到感应电流吗?2,感应电流的方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8最后揭秘跳绳发电的原理以及发电机的原理,通过水力发电的视频介绍让学生学会水力、火力等发电的本质为电磁感应原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磁感应发电机》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磁感应发电机》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磁感应发电机》WORD教案2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件展现科幻故事吸引学生爱好,然后回忆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提出猜想----磁可不能够产生电?从而引入新课。

在新课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作为第一要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本课的实验受器材的限制为演示实验,但在实验中尽可能的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操作,如此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观看能力。

另外,实验结论都有第一由学生讨论、分析、初步得到总结,然后教师评判概括。

教学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能的良好适应,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渗透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

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白电磁感应现象,明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明白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3.明白发电机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1.通过多媒体画面培养学生观看问题、摸索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探究的科学精神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究自然隐秘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己分析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灵敏电流计、线圈、铁架台、导线、蹄型磁铁、开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课件展现】科幻故事“科学家带来科考队员乘飞机环地球自西向东考察时,遇到能源不足的问题,科学家巧妙地利用长导线和一个金属球,借地球那个大磁场感应出来电能”,通过那个故事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再用课件回忆奥斯特实验,问: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师: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请同学们利用逆向思维摸索: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你有什么猜想?生:磁场是不是也能产生电流呢?二、新授(一)【活动一】观看“磁生电”现象生:观看微型电风扇的结构,如图16-3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设计思路
1.本节课先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引入,即跳绳发电视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紧接着通过回顾揭示电磁之间有联系的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磁是否可以生电,然后进一步用手摇微型电扇使二极管发光的实验来使学生意识到磁也可以生电,更为重要的是展示本实验的电路图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做好铺垫,(以往的教学往往学生在探究感应电流条件实验中设计实验时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手摇风扇使二极管发光实验是探究感应电流实验的先行组织者,学生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可以顺利迁移,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
3.然后进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电路设计,通过二极管发光实验进行迁移和联想,例如(1)实验时开关是否要闭合(2)让导体棒静止在磁场中,闭合开关,观察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学生因为有了之前的实验铺垫,所以学生很快意识到必须要至少需要满足闭合电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两个条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为接下来的重点问题即导体怎样运动才能产生电流的探究做好铺垫。

4.实验时首先规定了开口向右的方向,因为学生的参照不同,左右、前后,就各不相同,所以实验前我就进行了统一,然后再进行实验,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得出。

为了得到普遍的结论,课堂上直接在ppt上采集学生的实验数据,最后共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5.老师通过制作的模型和ppt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并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切割磁感线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6.最后让学生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呈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感,同时感受到探究的艰辛,法拉第花了10年时间才探究得出。

同时通过科拉顿的跑时良机来进一步强调感应电流只有在切割时才会产生。

7. 得出结论后进一步探究两个问题:1.如果保持导体固定不动,利用同样的装置,你还能得到感应电流吗?2,感应电流的方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8最后揭秘跳绳发电的原理以及发电机的原理,通过水力发电的视频介绍让学生学会水力、火力等发电的本质为电磁感应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