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学家汇总简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

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出身于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835年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最初就学于波恩大学法律系,后转人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认真研究黑格尔哲学,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1841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并以《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任《莱茵报》主编。1844年4月,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月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同年合著《神圣家族》,开始清算旧的哲学观念。1846年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年夏与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主要章节。1847年与恩格斯一道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托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次年,纲领以《共产党宣言》为名在伦敦问世。在此后的几年间,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于1863年着手撰写三卷本《资本论》,并于两年后完稿。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被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直到逝世前,他一直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巴黎公社起义爆发后,撰写了《法兰西内战》,并于1871年6月由恩格斯译成德文发表在《人民国家报》上。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溘然长逝。在马克思一生的著作中,以及在恩格斯的著作中,都没有使用过“社会学”这一名称,但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他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学说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他认为,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是在社会中最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有机统一。这一社会有机整体的学说以及有机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通过概括为社会的经济形态的方式作了最完整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这一对社会总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本人所有社会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的有机整体中,经济结构是社会现实的基础结构,它是人们在生活、交换、分配、消费和社会劳动分工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对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其他一切活动,特别是决定了某一社会阶级和阶层的社会位置。工人阶级在社会生产中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自身也沦为商品,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受压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资产阶级因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工人阶级实行统治。工人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通过革命斗争取代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指出,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国家。任何社会的政治结构都将体现那一社会的阶级和经济结构的特征。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施行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手段。政党是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政权。马克思认为,置于社会的政治结构之上的,还有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即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本身,体现着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容,它具有阶级性。思想文化结构受制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但它自身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独立性,并以此反作用于社会。马克思曾用社会的经济形态来概括社会有机整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他把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总结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过程。将社会变迁的根源归结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社会变迁的形式表达为社会

革命。在阶级社会中,这一变迁过程还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冲突和斗争。马克思认为,所有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与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一般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等初具规模。在往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继续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世界各国传播甚广,成为被各国学术界公认的社会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

阿蒙(OttoAmmon,1842—1916)德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曾任土木工程师,后从事出版和编辑工作。1883年开始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他把达尔文进化理论用于解释社会现象,提出一套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进化的系统学说,认为社会进化、社会秩序受遗传、选择、变异、生存竞争等原则支配;个人天赋不同,导致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阶层的存在,为阶级社会不平等现象寻找生物学依据。主要著作有《人类的自然淘汰》、《社会制度及其基础》。

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1855—1936)亦译“杜尼士”。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先后就学于杜宾根大学等五所大学,后在杜宾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09—1933年任德国社会学会会长。曾任基尔大学教授,由于反对纳粹政权迫害犹太人而遭解聘。认为社会学是从集体形式、规范、价值及其关系形式来考察人类共同生活的科学。区分共同体(社区)与社会,认为共同体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以血缘、感情和伦理等为纽带(本质意志);社会则是依靠人理性的利益权衡(选择意志)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的一种合成体。社会成员因不同的利益而决定各自分工,他们相互依赖,但由于相互的广泛冲突,不能形成自然的亲密关系。注意在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公共舆论中的意志的因素,认为被看成整个社会的公共舆论可作为集团的意志,反对这种舆论就会被认为不忠于这个集团。主要著作有《共同体与社会》、《社会学的本质》、《社会学研究与批判》等。

齐美尔((GeorgSimmel,1858一1918)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881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5年起在该校任教,191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与M.韦伯共创德国社会学会。认为社会不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也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因互动而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他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主张建立纯粹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纯粹的社会交往形式并把它们系统化。认为社会形式并非真实的实体,只是社会实在的抽象,社会学的任务是识别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认为生命所创造的形式既维系着个人的生命,又反过来束缚个人,这就构成了文化的悲剧。并以此描述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和异化现象。在社会学领域影响尤大,其社会交往形式理论被认为是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和符号相互作用主义的先驱。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货币哲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现代文化的冲突》等。

桑巴特(WemerSombart,1863—1941)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1888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1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否认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强调精神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精神和资产阶级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先于生产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精神因素。早年主张实行“社会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后期强烈反对马克思主义,鼓吹所谓“德国社会主义”,为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著作有《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运动》等。

韦伯,M.(MaxWeber,1864—1920)亦译韦贝尔。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古典社会学主要代表。初就学于海德堡大学,后毕业于柏林大学。先后在弗赖堡、海德堡、慕尼黑等大学任教,并任《社会学杂志》编辑,1904年后专事著述。与新康德主义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提出理解社会学,主张以理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