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眼睛 教案

合集下载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着三大类。

2、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突破只能欣赏具像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3、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4、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5、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今天的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大量的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想躲避都可能无济于事。

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教师解说: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是,有的人却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他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教师解说: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便是图画。

在许多史前的遗迹中,可以发现早期人类留下的壁画。

在法国南方拉斯科洞穴中,发现了一幅彩绘在石灰岩壁上的兽类图画,画中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尽管至今人们尚未搞懂这些壁画的真正涵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传达信息是其主要目的。

二、探求新知(一)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图象欣赏《丢勒的自画像》、《生日》、(书法)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二)美术作品的的分类教师解释,设疑:各种美术作品,形象特征多样性。

那么,能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教师解释:根据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我们把它划分为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1、具象美术作品:它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

书本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教案:图像与眼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具体章节为《图像与眼睛》。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图像的形成过程。

一、教材章节:《图像与眼睛》二、详细内容:1. 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了解眼球的各个部分,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图像的形成过程:学习光线如何进入眼睛,形成清晰的图像,并了解视觉神经如何将图像传递到大脑。

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知道图像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图像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光线如何进入眼睛,形成清晰的图像,以及视觉神经如何将图像传递到大脑。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图像形成动画演示、幻灯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器材(如放大镜、色卡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眼睛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眼睛有关的问题。

2. 展示一些模糊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模糊现象。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使用眼球模型,详细讲解眼睛的各个部分,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2. 讲解光线如何进入眼睛,形成清晰的图像,并介绍视觉神经如何将图像传递到大脑。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与图像形成有关的例题,如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

2. 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像形成的原理。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与图像形成有关的练习题。

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实验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色卡等器材,观察和分析图像的形成过程。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突出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图像的形成过程。

第2课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第2课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美术作品、意象美术作品、抽象美术作品这三类。

2、过程与方法: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3、认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4、如何继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意象艺术的特点。

2、难点:意象艺术与抽象艺术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作品观察)、草稿纸、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二、总结:人物神态、场景布置、氛围渲染、物体质感及空间表现都来自现实世界。

三、我们再看看二组图片,相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分别介绍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四、(互动,让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勇气和观点要加以引导和赞扬。

)五、(总结:画面上的形象与现实有潜在联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是创造出的只会在艺术世界才能存在的形象。

)六、(互动,让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勇气和观点要加以引导和赞扬。

)这几幅图片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一方水士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影响也是深远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图像与眼睛》二、讲授新课2、在美术作品分类中,根据图像特征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美术形态分别是: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象者,形象也。

分别解释“具象、意象、抽象”的含义)我们来分别具体深入了解这三种美术形态。

1、具象美术作品展示安格尔油画《贵夫人像》提问:对于具象美术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言。

展示《重屏会棋图》中国画周文矩《刘胡兰就义》油画冯发杞以上三幅作品比较提问:这几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小结:对于具象作品,它们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看的时候可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

刚列举的三副作品来帮助理解什么是具象作品,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在这里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真实”。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名称:图像与眼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导入新授练习总结作业布置6、教学资源7、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图像形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掌握眼睛的结构和视觉成像的过程。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图像,如平面图像、立体图像等。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理解图像与眼睛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共同解决问题。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让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爱护眼睛。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图像形成的原理和眼睛的结构及视觉成像过程。

不同类型图像的特点和区别。

122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对图像形成的影响。

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视觉成像原理与实际的图像观察联系起来。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图像与眼睛的相关知识。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光学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像形成原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演示,增强教学效果。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图像或有趣的视觉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像与眼睛。

142 新授讲解图像形成的原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介绍眼睛的结构,如眼球的组成部分、视网膜的功能等。

详细阐述视觉成像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物体是如何通过眼睛在大脑中形成图像的。

对比不同类型的图像,如平面图像和立体图像,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143 练习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判断图像的类型、解释视觉现象等。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些与图像和眼睛相关的实验或任务。

高中美术_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像与眼睛》教案设计总结:具象:有形象,非常像。

意象:有形象,不太像。

抽象:没有形象,什么也不像。

精讲点拨:A具象艺术的功能:1、记录:尤其是对人和社会的记录,这是照相机发明之前最基本的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B画家在意象美术作品中往往采用了什么手法?夸张、变形、重组导入下个环节: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都看得非常认真,我们在奖励一段视频怎么样?合作探究(回顾问题,强化知识迁移)欣赏:毕加索的《公牛》视频。

具象→抽象的过程:[多媒体] 百度视频/show/XVsyAkZFM79z3MLv.html思考:通过这段视频的观看以及这一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受?你对美术作品中图像与主观情感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本片于1989年获首届影视动画节目展播二等奖)(毕加索使世界大吃一惊,他把世界翻了个身,并赋予它新的眼睛。

)其实画家创作作品,并不是出一个谜语让大家猜。

抽象画不过是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它描绘的并不是某个东西,所以不要牵强的非要看出他画的是什么,而是要通过欣赏画面的颜色、用笔和构图来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方法。

学生:毕加索的牛是他自己的牛,第一幅十分写实,结构严谨逼真,到第十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到最后一幅只剩下寥寥几根线条,却精炼的表现出了公牛的形和神。

别人认为终点的地方,他却作为起笔。

毕加索的最后一幅公牛简单吗?如果让你画你能画出来吗?其实抽象画很简单,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抽象画大师。

作品年代作者画种内容作用手法具象《重屏会棋图》意象《荷石水禽图》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大多只掌握了一些绘画技法技能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技法的运用。

对于美术欣赏来说,还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是认为评价一幅作品的好与不好就是看它“像不像”,认为不像的就不是好作品,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根本不了解美术作品的类别和内涵,给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课中学生学习中的困扰主要是如何来理解抽象美术,怎样让学生自己认同抽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主题:图像与眼睛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像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光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原理;4.理解眼睛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5.理解眼睛的调节能力和视觉疲劳。

二、教学内容:1.图像的构成和产生:了解图像的形成原理,包括光线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2.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眼睛的主要部分,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和虹膜等,以及它们的功能;3.眼睛对光的敏感度:介绍不同颜色的光对眼睛的刺激和识别;4.眼睛的调节能力:介绍眼睛的调焦能力和调节机制;5.视觉疲劳:了解长时间用眼过度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图像和眼睛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进行一些视觉实验,加深学生对眼睛辨识能力和视觉调节的理解;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图像和眼睛的观察和感悟,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启发。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图像,引起学生对图像和眼睛的兴趣,并让他们发表对图像的感受和想法;2.讲解图像的构成和产生:介绍光线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图像的形成原理;3.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眼睛的主要部分,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4.进行视觉实验:让学生进行一些视觉实验,如观察彩色光和黑白光对眼睛的影响,体验眼睛的调节能力;5.讲解眼睛对光的敏感度:讲解眼睛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敏感度,并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工作原理;6.讲解视觉疲劳:通过讲解长时间用眼过度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五、教学评价:1.课堂小测:出几道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图像和眼睛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入程度;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发表自己对图像和眼睛的观察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图像展示:准备一些美丽的图像,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2.模型展示:准备一个眼睛的模型,用于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3.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彩色光和黑白光等,用于进行视觉实验;4.多媒体工具:准备幻灯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工具,用于辅助讲解和示范。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案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教案
一)具象美术
1、出示安格尔的《贵妇人像》
1)简介画家和作品.
2)提问:对于具象美术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请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具象美术作品的特点。)
2、出示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和冯法祀的《刘胡兰就义》
1)让学生观察这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观察后讨论。
3、归纳总结具象美术的特点。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三大类。
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
相信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提问:1、这幅作品塑造什么形象?
2、从形体结构和色彩线条等方面谈谈艺术家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5、引导学生归纳意象美术的特点。
学生朗读。
6、练习
几幅美术作品分别用了什么表现哪些方法?(连线题)
三)抽象美术
1、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如果有,请举例说明。让学生在书上找。
2、出示两幅抽象美术作品。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大家欣赏。
提问:大家看看在这几幅美术作品中你最喜欢哪幅?为什么?
2、复习旧知
对前面做简单的小结。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美术作品形式语言包括:点、线、面、色彩、明暗、体积、构图、肌理等。我们知道音乐构成的主要形式是旋律、诗歌是意境,那么美术呢?那就是图像。

教案2--图像与眼睛

教案2--图像与眼睛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
设计思路: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
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
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
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的应用)
中国的书法作品
实战演习: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画面元素的基本概念;•掌握画面元素的运用;•通过学习画面元素的运用,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画面元素的概念;•画面元素的运用。

教学难点•画面元素的细致理解;•画面元素的应用技巧。

教学内容一、课前导入询问学生有关图像设计和美术方面的基本理解,例如当他们听到“画面元素”这个词时,他们可能会联想到什么?或者他们可能会在生活中看到一些有趣的图像,并从中发现其中一些元素。

教师可以在白板或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到的词语和例子。

二、核心理论1.前景和背景:在艺术作品中,前景是指物体或形象离画面的中心比较远,而背景是指比较靠近的物体或形象。

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让一些元素在画面上更具吸引力。

2.色调:在色彩理论中,色调是指一幅画或图像中使用的一组颜色。

从色调到色彩的使用,这个概念在图像设计和美术中非常重要。

3.反差:反差可以被定义为在两个或更多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

它在图像的设计中的运用非常流行,例如黑和白色的对比。

4.构图:构图是指一个设计或图像实际上是被组成和设计的方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安排各种元素以最好地传达我们试图传达的表达。

三、实践运用1.画面元素分析:请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图像,并将其分解成前景和背景。

然后,询问他们他们会怎样在不同的色调间创建反差,并将这些元素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教师可视情况给予指导和提示。

2.画面元素应用:请学生自由设计一张简单的图像,并尝试运用前面所讲的元素与原理。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样例和感性教学,展示如何将若干元素融合或分离,并如何运用画面构图来突出本质。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尝试画一张自己设计的图像,并在社交软件上分享。

同时问自己以下问题:1.你是否运用了任意一个画面元素?2.你如何处理前景和背景的关系?3.你在图像中添加了哪些色调来突出图像的一些元素?4.你用了什么样的构图技巧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画面元素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设计和美术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图象与眼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图象与眼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图象与眼睛
湘版普高美术鉴赏教案图象与眼睛
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

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

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教案】图像与眼睛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人眼对图像的感知过程;3. 理解图像对人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图像的定义和分类;2. 人眼对图像的感知过程;3. 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流程和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思考:“你对这幅图像有什么感觉?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想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讲解图像的定义和分类图像是由视觉元素构成的平面表现形式,可以包含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标志等。

根据图像的来源和形式,可以将图像分为自然图像、人工合成图像、数字图像等。

3. 探究人眼对图像的感知过程3.1 光线的传播讲解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光对于视觉的重要性。

3.2 光线通过眼镜和角膜进入眼睛介绍眼睛的结构和部位,重点解释角膜的作用和眼睛的聚焦机制。

3.3 光线在晶状体上的折射讲解晶状体的结构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光线在晶状体上的折射过程。

3.4 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解释光线通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引导学生理解光线的成像原理。

3.5 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讲解视觉神经传递信息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图像信息是如何从眼睛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的。

4. 探索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4.1 图像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介绍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对图像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4.2 图像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探讨图像在广告、媒体报道等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广告图像对人们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4.3 图像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介绍图像在医学影像诊断、地质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图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5. 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对图像和眼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讨论和思考的表现。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前言本文档是针对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图像与眼睛》编写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该课程,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实践。

本文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像概念和图像的组成要素;•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机理;•掌握图像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审美能力和美感;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象及其情感价值的感知,并对其进行思考;三、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本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1 图像•图像的概念;•图像的组成要素;1.2 眼睛与视觉•眼睛的构造和视觉机理;•黄斑带和中央凹的视觉特点;1.3 图像构图•图像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情境构图、对称构图和比例构图等;2. 教学材料•电子课件;•课程手册;•素材图片;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1 使用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展示形式,让学生了解图像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并引导学生分别从时间、空间、色彩、形状、纹理、光线等角度来感知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机理。

如:人的视力为什么不可遇不可求?眼睛如何看到世界?什么是黄斑带,中央凹又有什么作用?等等。

2. 教学过程2.1 图像构成要素的发现让学生自行搜索一些网上的图片,寻找其中的构成要素,如时间、空间、色彩、形状、纹理、光线等,并发现其中的美感元素和美学特点。

2.2 对称构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称构图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展示一些有对称构图的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称构图的用处和效果,并引导学生自行创作一幅对称构图作品。

2.3 推广情境构图引导学生了解情境构图,了解情境构图和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尝试自行创作一幅以情境为主题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会。

课文图像与眼睛的教学方案

课文图像与眼睛的教学方案

课文图像与眼睛的教学方案关于课文图像与眼睛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欣赏图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能够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种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之情,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图像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区分美术作品的类别。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教学方法:图片导入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用具:ppt 课本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1、教师展示几张图片,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提问同学们图片上的变化。

2、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图片上有几个黑点?它是动的还是静的?3、观看完三张特殊的图片后,教师再次展示两张图片,提问同学们:通过图片,你了解到人类最初的记事方式是什么?通过欣赏图片,让同学寻找图像的变化,吸引同学们对图像的注意力,增加对本次课题的`兴趣。

再次展示两张图片通过问题提问引出本次课题。

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述:图像,是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那么图像,它是由那些要素构成的呢?2、展示苹果图片,利用苹果无限缩小的列子向同学们讲述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点。

教师利用线的形式绘画苹果,并且从苹果出发,分别找到面、色彩、明暗、体积等要素。

3、讲解美术作品主要有三大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作品形式关键词,并让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先不公布答案。

4、通过欣赏《贵妇人像》《生日》《红黑黄蓝灰的构成》等图片,教师分别讲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的概念。

讲解完毕最后公布之前的答案。

通过对知识点的层层推进,利用苹果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观察的敏锐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美术《图像与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图像与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师:提问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哪些?生:回顾思考作答。

师:下面播放几种语言(其中有美术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音乐语言),请同学们挑出其中的美术语言。

生:观察思考,从中挑出美术语言。

师:请同学发言,教师总结。

美术语言多种多样,组织起来构成了图像。

展示并板书课题图像与眼睛。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答与挑选美术语言,在导入课题的同时,为学生欣赏相关的作品特别是抽象美术作品做好准备,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新知探究】一、具象美术的真实性师:展示安格尔的《凯罗琳·里维勒的画像》和Rob Ritchie 的《静物》,提问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并将思考的内容写在作业纸的相关位置。

师:请一些同学发言,学生在回答中可能提到“真实、很像、细节充分”。

教师归纳总结这两幅美术作品中的图像能够对应于客观物象,也就是同学们所说的“真实、很像”我们管这样的美术作品叫具象美术。

板书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欣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具象艺术。

明确认识到点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即客观再现现实。

二、意象美术的特点师:展示安格尔的《凯罗琳·里维勒的画像》和马蒂斯的《马蒂斯夫人像》,请比较赏析这两幅作品。

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并将思考的内容写在作业纸的相关位置。

师:请一些同学发言,学生在回答中可能提到“安格尔的作品宁静、典雅、细致,马蒂斯的这幅作品粗放、夸张、色彩浓重、样子有些吓人”。

教师归纳,这两件名作都是肖像画,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凯罗琳·里维勒的画像》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美术与具象美术的不同之处,意象美术虽然有客观物象的辨识度,但再现真实不是它的目的,它更侧重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的教学目标2、教案的教学重难点3、教案的教学方法4、教案的教学过程5、教案的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图像形成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眼睛的生理结构和视觉感知机制。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图像与眼睛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

1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阐述图像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学生能够描述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图像与眼睛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图像和视觉相关的现象。

1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保护眼睛、正确用眼的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像的形成原理和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理解视觉感知的复杂过程以及如何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

121 重点内容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模型演示等方式,直观呈现图像形成的过程和眼睛的结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122 难点内容的突破方法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视觉感知的抽象概念。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从不同角度思考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像与眼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观察图像的形成和变化。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图像与眼睛的理解和应用。

1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2 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在讲授法中,注重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和逻辑性,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实验法中,提前准备实验器材,指导学生正确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讨论法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案例分析法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与眼睛》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图像与眼睛
授课对象:高一86班
教材名称: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授课教师:张梅梅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

2:理解和区分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教材;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几组关于视觉的图片,
二.讲授新课
出示三张美术作品:具象美术《父亲》,意象美术夏加尔的《生日》,抽象美术康定斯基的《即兴之三》。

(教师提问与学生互动)
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三中美术类型,中重点是了解和学习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这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