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晶体制作
明矾制作晶体实验报告
![明矾制作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42e4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d.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3. 观察并记录明矾晶体生长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明矾是一种硫酸铝钾的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温下形成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导致溶液中的明矾结晶析出。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
2. 用品:明矾晶体(KAl(SO4)2·12H2O)。
3. 药品:无。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明矾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于溶解。
(2)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
2. 制备饱和溶液(1)在10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向沸腾的水中加入2g明矾粉末,用玻璃棒搅拌,使明矾完全溶解。
(3)继续加热至溶液呈微沸状态,保持5分钟,以确保明矾完全溶解。
3. 冷却结晶(1)将溶液从微沸状态降至室温(约20℃)。
(2)将溶液倒入洁净的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溶液均匀。
4. 观察与记录(1)将表面皿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观察晶体生长情况。
(2)每隔一定时间(如1小时、2小时、4小时等)记录晶体生长情况,包括晶体数量、大小、形状等。
5. 结晶成熟(1)当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将表面皿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加速晶体生长。
(2)待晶体完全生长成熟后,取出表面皿,用镊子取出晶体,观察其形状和大小。
6. 实验结束(1)将实验仪器和用品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2)整理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明矾晶体在室温下生长速度较慢,而在低温下生长速度较快。
晶体形状多为八面体,大小不一。
2. 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2)在高温下,明矾溶解度较大,形成饱和溶液;在室温下,溶解度减小,晶体开始析出;在低温下,溶解度进一步减小,晶体生长速度加快。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52b54e27d3240c8447ef56.png)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制作明矾晶体 实验仪器:明矾100g
木棒两根玻璃杯一个瓷碗一个细线一团硬纸片
一张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明矾,用木棒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瓷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4.把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实验记录: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现象 晶核没有
太大变
化,其他
粉末沉到
杯底,细晶核略微变大,包裹住绑着晶核的细线,其他晶体明显变大,略呈八面体。
其他粉末沉在杯底,变硬。
细线上有
精心整理。
实验三明矾晶体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实验三明矾晶体的制备及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17cc38580216fc700afd9c.png)
实验三明矾晶体的制备及组成分析一、实验目的1、巩固对铝和氢氧化铝两性的认识,掌握复盐晶体的制备方法2、掌握KAl(SO4)2·12H2O大晶体的培养技能3、掌握明矾产品中A1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明矾晶体的实验制备原理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KAl(SO4)2·12H2O]。
小晶体经过数天的培养,明矾则以大块晶体结晶出来。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2Al + 2KOH + 6H2O ══ 2K[Al(OH)4] + 3H2↑2K[Al(OH)4] + H2SO4══ 2Al(OH)3↓+ K2SO4 + 2H2O2Al(OH)3 + 3H2SO4══ Al2(SO4)3 + 6 H2OAl2 (SO4)3 + K2SO4 + 24H2O ══2KAl(SO4)2·12H2O废铝→溶解→过滤→酸化→浓缩→结晶→分离单晶培养→明矾单晶2、明矾产品中A1含量的测定原理由于Al3+ 容易水解,于EDTA反应较慢,且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故一般采用返滴定法测定。
即先调节溶液的pH = 3-4,加入精确计量且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煮沸使Al3+ 与EDTA络合完全,然后用标准Zn2+ 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
三、仪器药品仪器:250mL烧杯50mL、10mL量筒各1只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台秤电炉循环水真空泵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药品:1∶1HCl 1∶1NH3 水 3 mol·L-1 H2SO4溶液1:1 H2SO4 溶液KOH (s) 易拉罐或其他铝制品(实验前充分剪碎)pH试纸(1~14) 无水乙醇0.02 mol·L-1 EDTA 0.02mol·L-1Zn2+ 0.2 g·L-1 二甲酚橙指示剂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四、实验步骤1、明矾晶体的实验制备取50mL2mol·L-1 KOH溶液,分多次加入2g废铝制品(铝质牙膏壳、铝合金易拉罐等),反应完毕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取清液稀释到l00mL,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 mol·L-1 H2SO4溶液(按化学反应式计量)。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83d5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掌握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双盐,可由硫酸铝和硫酸钾在水中反应制得。
在制备过程中,溶液逐渐达到饱和,过量的明矾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结晶皿、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
2. 试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钾(K2SO4)、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硫酸铝和5g硫酸钾,放入烧杯中。
2. 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将溶液加热至60℃,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此时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5. 将饱和溶液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通风阴凉处。
7. 观察晶体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时间。
8. 待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9. 将晶体放在干燥处晾干。
五、实验现象1. 溶液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说明溶液中的硫酸铝和硫酸钾开始反应。
2. 溶液冷却过程中,溶液逐渐变得清澈,说明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3. 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开始析出,形成明矾晶体。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长大,形态逐渐趋于规则。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制备出明矾晶体。
2.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和浓度是影响晶体生长速度和形态的重要因素。
3. 实验过程中,晶体生长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晶体生长实验提供参考。
3.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到皮肤上。
2.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保证晶体生长效果。
自制明矾晶体
![自制明矾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20f081a4d0d233d4b14e6995.png)
自制明矾晶体
在家里自制明矾晶体,体验自己动手实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物质的变化过程。
【实验用品】明矾100 g、小木棒两根、玻璃杯一个、瓷碗一个、细线一团、硬纸片一张、筷子一双、纯净水。
【做一做】⑴在干净的玻璃杯中放入温水,并加入明矾,用木棒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即形成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⑵待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瓷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防止灰尘进入溶液,静置一夜。
⑶静置一夜后,瓷碗中就会析出小晶体,从瓷碗中选取2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同时过滤滤液。
⑷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悬挂在筷子中央,担在盛有过滤后的饱和明矾溶液的烧杯上,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⑸每天向烧杯中补充热的饱和明矾溶液,并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若发现晶体上又长出小晶体,应及时去掉;若杯底有晶体析出也应及时滤去,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思考明矾法是文物界用于保护修复木质文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你能分析其中的原理吗?
考古界为了防止珍贵的富含水分的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收缩变形,故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保持木质文物原样的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热饱和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文物内部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擦干,于是明矾在文物中结晶。
明矾晶体的实验报告
![明矾晶体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2b00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制备过程;2. 掌握溶液饱和度的控制方法;3. 熟悉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明矾(硫酸铝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实验室中,明矾晶体的制备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当溶液温度降低时,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晶体。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镊子、线;2. 试剂:明矾、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5g明矾,放入烧杯中;2. 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3. 将烧杯置于热板上加热,不断搅拌,使明矾完全溶解;4. 将烧杯从热板上取下,待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5. 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溶液,去除不溶性杂质;6. 将滤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过夜;7. 第二天,用镊子取出晶体,用蒸馏水冲洗干净;8. 将晶体放在滤纸上晾干。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晶体。
晶体呈透明、八面体形状,具有一定的光泽。
六、实验分析1. 溶液饱和度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溶液饱和度是制备晶体的关键。
通过加热使明矾完全溶解,再自然冷却至室温,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 晶体生长条件:晶体生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 保持溶液纯净,避免杂质干扰晶体生长;b. 控制溶液浓度,避免晶体生长过快或过慢;c. 避免溶液剧烈振荡,以免影响晶体生长;d. 保持环境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条件变化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晶体,掌握了溶液饱和度的控制方法和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液纯净、控制浓度、避免振荡和保持环境稳定,以确保晶体生长质量。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对晶体生长过程的认识,为今后相关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矾晶体制取实验报告
![明矾晶体制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76b8287375a417866f8f40.png)
20h后有几颗小晶体沉在杯底,小晶体无色透明,硬度适中;冰块逐渐融化
3、重复2的操作约5次
小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4、将KAl(SO4)2·12H2O溶液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备日后实验用.将小晶体放于保鲜袋中,贴上标签.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人员:
导师:
实验开始时间:
实验结束时间:
二、实验目的:制取KAl(SO4)2·12H2O晶体
实验原理:KAl(SO4)2·12H2O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拓展应用:同理可制取的晶体: CuSO4·5H2O ,KNO3·nH2O ,NH4NO3·nH2O等
三、实验药品:KAl(SO4)2·12H2O药品粉末, 20°C的蒸馏水
溶液无色无味透明,稳定.
20h后有几粒小晶体沉在杯底,小晶体无色透明,硬度适中;冰块渐渐融化.
2、挑选出1~2粒小晶体,用细线系好.向杯中的溶液加入约3gKAl(SO4)2·12H2O粉末,用木棒搅拌均匀.用打火机将溶液加热至约45℃,静置1h.将小晶体挂在杯中央.用橡皮筋把保鲜膜扎在杯口上,放于冰块附近,静置20h.
实验仪器:玻璃杯,木棒,打火机,汤匙,小筷子,保鲜膜,橡皮筋,冰块.
四、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1、往玻璃杯中倒入约15mL蒸馏水,用打火机加热至约45℃,用汤匙倒入KAl(SO4)2·12H2O粉末,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再加约0.3mL蒸馏水.用木棒搅拌均匀.静置1h后用橡皮筋把保鲜膜扎在杯口上,放于冰块附近,静置20h
明矾晶体的制备
![明矾晶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d1b30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3.png)
明矾晶体的制备明矾(alum)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物质,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性与功能特性的离子化合物,广泛用于食品、制药、纺织、印染、油漆、工程和各种矿物质加工等行业。
近年来,因为明矾晶体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度小、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及良好的抗酸碱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明矾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明矾晶体的制备1.晶体滴定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加入饱和解离度相等的络合剂,如萘乙酸钠、钙、铝或铁等,对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结束时,饱和解离度达到饱和度的溶液即为所需的明矾晶体。
2.结晶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加热至沸点,当明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立即结晶出结晶体。
3.热蒸发法:将明矾溶解在水中,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蒸发成无机盐,此时,明矾晶体便会结晶出来。
4.氯化法:将明矾与氯化物混合,如FeCl3或NaCl,将离子溶液加热,当离子溶液达到相应的浓度时,明矾晶体便会结晶出来。
二、明矾晶体的应用1.食品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细腻,同时可以防腐、抑菌、抑制变质,使食品更加稳定。
2.印染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印染行业,可以增加发色,同时可以增加印染工艺的抗氧化性、耐候性和光抗性,使产品性能更高。
3.工程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建筑、油漆、橡胶等工程行业,可以增加产品的粘结性和附着力,使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矿物质加工行业:明矾晶体可以用于矿物质加工行业,可以提高矿砂的筛分效果,使其有更好的湿磨粉颗粒形态,以及更高的分离度。
三、结论明矾晶体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明矾晶体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良因素,如酸、碱滴定时产生的恶臭,加热时的有毒气体,以及沉淀等。
所以,在制备明矾晶体时,要注意安全,保证良好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明矾晶体制备的质量。
如何在家制作简单晶体
![如何在家制作简单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561b83e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2.png)
如何在家制作简单晶体
首先准备100克明矾的结晶体或者粉末,12克的硫酸铬钾,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400ml的开水溶解在烧杯中,然后自然冷却静置数天。
几天后把烧杯溶液倒出,你会发现在烧杯的底部有一些晶体形成。
一、准备材料
1.100克明矾的结晶体或者粉末。
2.12克的硫酸铬钾,作用是控制颜色。
二、制作晶体的种子
1.将以上原料混合后,用400ml的开水溶解在烧杯中,然后自然冷却静置数天。
注意水的温度要高于9
2.5摄氏度,也就是水烧开后马上倒入。
2.几天后把烧杯溶液倒出,你会发现在烧杯的底部有一些晶体形成。
3.然后把这些晶体取出放在干净的容器内,从中挑出较大的晶体作为种子。
三、让晶体开始生长
1.把刚才倒出的溶液用滤纸过滤后倒回烧杯中,因为要制作出纯净和表面光滑的矿物晶体,溶液中的微型结晶必须过滤掉。
2.用透明的鱼线把刚刚挑出晶体种子绑好,准备一个纸板和小棍,把绑好的晶体悬挂在烧杯中央部位,注意上下左右都要保持距离。
3.等待一段时间后,烧杯里的水分蒸发,烧杯里溶液的浓度开始改变。
4.这时候可以取出底部一些晶体,用于后面晶体的制作。
5.将晶体种子重新放入过滤过的溶液后,静置数天,可以看到晶体比之前放进去长大了好多,而且还长了另外两颗小的晶体,形状也变成八面体了;保持隔几天就过滤一次的习惯,这样你做的矿物晶体会更漂亮。
6.用钳子把两个小晶体夹碎,目的是不影响大块晶体的生长;如果溶液因过滤的次数太多而导致浓度下降太多,就需要配置新的溶液。
7.两个月后,晶体变的大多了,取出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一个人造矿物晶体就这么制作好啦!。
明矾晶体的制备
![明矾晶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00b0225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2.png)
明矾晶体的制备
制备该晶体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一、试剂的配制
将合适用量的硫酸钼和六水合硝酸铵在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水,并仔细拌匀,使两
种试剂溶解后得到一种可悬浮在水中的混合溶液。
二、实验装置的构成
将用硫酸钼和六水合硝酸铵配制的混合溶液,通过铜管连接排入晶格电极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多孔玻璃锥形晶格电极内部及四周均已充满溶液,覆盖在玻璃流口上的甘油量和经过真空处理的混合溶液所夹在其中的空气可以实现涨压的作用,同时通过观察室腔,显微镜及照相机下实验室来观察晶体的形成。
三、合成过程
(1) 用适当的加热装置,将实验装置中放入的混合溶液加温到60-80℃,然后在晶
格电极内分别做好正负极;
(2) 将热溶液中硫酸钼和六水合硝酸铵慢慢反应,当搅拌锅中发生融合反应后,悬
浮的晶体经过凝固后,即可在皱缩腔内分解,起到晶体的晶化作用;
(3) 将得到的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在掺杂物的作用下,进行矿化处理,使晶体经过
熔融固化后,形成稳定的晶体晶粒;
(4) 把熔融的晶体放入真空的容器中,进行压缩,管子中的压力随着时间而提高,
以使晶体在压力较高时面前完成固化;
(5) 经过装配和夹具固定后,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矾晶体。
明矾晶体的制备
![明矾晶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b1179b2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5.png)
明矾晶体的制备明矾,又名氰化钾、氰化钠或碱性复合矿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农业中毒杀虫的防治、针灸和神经科学等领域。
明矾在纯钾碱矿物中以晶体状存在,因此得名明矾晶体。
为实现精细化和小型化制备明矾晶体,可以利用液相析出(LPE)技术进行制备。
第一步:材料准备为制备明矾晶体,需要获取明矾原料,实验中以99%纯度的明矾原料为例,与添加剂混合溶解液制备准备:明矾原料20.0 g与混合溶解液120 mL混合,然后搅拌均匀,使明矾原料充分溶解,得到明矾溶液。
第二步:液相析出将明矾溶液通过液相析出装置,利用多级沉淀管进行操作,沉淀管内进行逐级析出。
首先,将溶液分别逐级加入容积为100 mL的沉淀管内,并在每一段溶液中添加不同量的凝固剂,接着放置在室温下,在凝固剂的作用下,来逐级析出明矾晶体,最后得到凝固的明矾晶体悬浮液。
第三步:晶体回收经过液相析出操作,回收的明矾晶体悬浮液中的晶体含量较低,此时需要进行过滤,将悬浮液中的晶体回收,以获得高纯度的明矾晶体。
首先,将明矾晶体悬浮液中的晶体经过过滤,然后用弱酸性溶液进行洗涤,除去其他溶质,最后将洗涤后的晶体收集,干燥即可获得洁净的明矾晶体。
第四步:晶体检测取准备好的明矾晶体进行检测,实验中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差分析(DSC)等分析技术,对明矾晶体进行分析与检测。
X射线衍射检测可以测定明矾晶体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密度,扫描电镜可以识别明矾晶体的形态,热差分析检测可以测定明矾晶体的热稳定性。
通过以上4步制备的明矾晶体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将明矾晶体经过精细研磨可以制备粉末,可以适用于农业杀虫剂中;将明矾晶体加工成丝状可以应用在针灸领域;将明矾晶体经过预处理可以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使用明矾晶体可以更精确地观测神经功能。
以上就是明矾晶体的制备方法,明矾晶体在农药、针灸和神经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明矾晶体的制备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明矾晶体制备
![明矾晶体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bda0f7db240c844769eaeecb.png)
晶体制备
准备:1,明矾(分析纯),培养皿*1,烧杯*1,玻璃棒,镊子,去离子水;
2,明矾,烧杯300cm^3*3,酒精灯,长颈漏斗,玻璃棒,滤纸,
步骤:
1.使用电子天平称取60g明矾。
2.加热去离子水至沸腾,并倒出200ml至烧杯中。
3.将60g明矾放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将完全溶解后的明矾不饱和溶液用漏斗和滤纸过滤,并取150ml溶液倒入培养皿中。
5.将盛满明矾溶液的培养皿小心转移到其他地方,过程中不能倾洒溶液。
6.静置溶液,用其他的培养皿盖住装满溶液的培养皿,静置一天到两天。
静置时不能震动溶液,不能触碰溶液,不能降温过快,否则会完全失败。
成品效果
注意:
1.晶体最好晚上做,早晚室温不宜过大。
2.培养皿可以换成烧杯。
3.温度降低的越快,晶体最终的形状越好。
4.静置过程中不能用镊子触碰晶体,否则会使得溶液底部出现密集的小晶粒。
5.过滤可以使用干净的眼镜布。
6.直接培养晶体,即无核结晶,得到的是不完整的晶体,想要得到完整的晶体可以使用悬挂法。
实验日志
第一天(1月24日):
14:42 实验开始,溶液已配置完成,等待观察。
共2组,一组为90ml培养皿中培养,无固化中心;第二组为300ml烧杯中培养约200ml有固化中心1处。
第二天(1月25日)
10:00 第一次观察,培养皿中已有少量结晶出现;烧杯中结晶失败,加热,重新溶解结晶。
21:09 第二次观察,培养皿中已有大量结晶出现,且第一次观察时出现的结晶均已变大;烧杯中无结晶出现。
废铝片制备明矾晶体
![废铝片制备明矾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ca0ec33de2bd960590c677f6.png)
废铝片制备明矾晶体实验目的1、学习实际物品做为原料的处理方法2、学习无机制备的基本步骤,称量、加热、3、理解晶体生长的条件实验原理:(1)制备明矾的原理铝屑溶于浓氢氧化钾溶液,可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铝(Ⅲ)酸钾K[Al(OH)4],用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值,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铝,使氢氧化铝溶于硫酸,溶液浓缩后经冷却有较小的同晶复盐,此复盐称为明矾[KAl(SO4)2·12H2O]。
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如下:2Al + 2KOH + 6H2O ═ 2 K[Al(OH)4] + 3H2↑2K[Al(OH)4] + H2SO4═ 2Al(OH)3↓ + K2SO4 + 2H2O2Al(OH)3 + 3H2SO4 ═ Al2(SO4)3 + 6H2OAl2(SO4)3 + K2SO4 + 24 H2O ═ 2 KAl(SO4)2·12H2O(2)晶体生长的条件:适当的浓度,适当的温度(3)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
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
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
此外氢氧化铝也是一种空隙很多的物质,表面的吸附能很大,可以吸附水里面的沙子,灰尘等。
实验步骤:明矾的制备:废铝(2g)加入到盛有50mL 1.5mol•L-1 KOH溶液(自己配!)的烧杯中,加热加快反应*。
不再有气泡产生后抽滤,取滤液。
将滤液预热后,边加热边滴加9 mol•L-1H2SO4溶液(1:1 H2SO4,实验室提供!)至沉淀全部溶解,浓缩溶液至50mL左右(过多损失,过少会形成聚铝。
32ml溶剂+16ml结晶水=50ml溶液)。
放入一次性杯子,自然冷却至室温后一周后观察晶体形貌。
抽滤,用乙醇淋洗后将食盐状晶体粉末放置于空气中晾干,即可得到明矾。
(如得到白色聚铝可再加水加热溶解后重新结晶。
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1
![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b3d7c23326fff705cd170ad2.png)
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在100毫升的水加入明矾加热。
大约加热明矾一瓶半,加热到使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
加入大量明矾时,水由澄清边为较浑浊,大约维持了30秒。
加热时间为15分钟。
加入明矾使水面上升为125毫升。
猜想:明矾晶体核心要由外部加入。
明矾完全溶于水不可能自然得到晶体核心。
除非水完全蒸发。
把明矾溶液放在阴暗处,盖上纸板静置。
两小时后,,有晶体产生。
盖上纸板,继续静置。
由上现象证明,猜想不成立。
从溶液中取出一小块晶体作为核心,到明早放入溶液中。
静置三小时后,晶体的量有增加,增加了比之前小的晶体。
静置一夜后,有大量晶体产生,其数量比昨晚增加一倍。
把事先绑好的晶体核心放入装有明矾溶液的烧杯中,悬挂静置。
静置12小时后,晶体核心没有增大。
原因:明矾溶液静置过久后再放入晶体核心,导致水中的明矾在烧杯底部凝结,而晶体没有增大。
加热烧杯,使底部的晶体溶化,再加入半瓶的明矾,使烧杯中的晶体完全溶于水。
使其变为饱和的明矾溶液。
把核心晶体悬挂于溶液中,静置一夜。
静置一夜后,晶体的体积增大了五倍。
继续静置。
静置14小时后,晶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把烧杯的明矾溶液加热,使底部晶体完全溶于水。
当底部晶体完全溶于水时,停止加热,把晶体重新悬挂于溶液中静置一晚。
静置一晚后,明矾体积增大。
停止实验,取出明矾晶体。
实验结束。
总结:当明矾受到加热时,它会溶于水。
当明矾降到室温的温度时,它会凝结成晶体。
明矾晶体制作
![明矾晶体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16271c0a0740be1e650e9a2b.png)
如何制作明矾晶体?【原理】从饱和溶液制取晶体有两种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而对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的固体溶质,如硫酸铜、明矾、硝酸钾等,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 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
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
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
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
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
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明矾、重铬酸钾、硫酸镍等物质,都易培养成晶形完整的大晶体,可建议学生在家中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明矾大晶体。
教学资源:自制明矾晶体
![教学资源:自制明矾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785232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1.png)
【教学资源】自制明矾晶体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434400考古发掘现场处置和保存漆器、木器和竹器等含纤维材料制品,预防器物发生开裂、收缩和变形,严格避免放置在过于潮湿和干燥的新环境,严格避免放置在过于潮湿和干燥的新环境,潮湿易于滋生霉菌,潮湿易于滋生霉菌,干燥易使物品开裂,考古人员通常用明矾浓溶液煮沸等方法,裂,考古人员通常用明矾浓溶液煮沸等方法,进行必要的脱水定形措施,再整体提取。
进行必要的脱水定形措施,再整体提取。
进行必要的脱水定形措施,再整体提取。
下列下列这个家庭小实验自制明矾晶体:【实验用品】明矾100g 、小木棒(2支)、玻璃杯(1个)、瓷碗(1个)、细线(1m )、硬纸片(1张)、筷子(2支)、纯净水;【实验操作】⑴在干净的玻璃杯中放入温水,并加入明矾,用木棒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即形成该温时的饱和溶液。
⑵待溶液自然冷却到室温,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瓷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防止灰尘进入溶液,静置12小时。
⑶从瓷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⑷把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初温时的饱和溶液,呈乳白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时,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⑸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从玻璃杯中轻轻取出,重复第⑷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玻璃杯上也附有明矾晶体,呈八面体。
【实验原理】固体溶质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制取晶体,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即降温结晶),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明矾法是文物界用于保护与修复木质文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由于新出土的木制文物长期吸收地下水而处于水饱和,当出土后任其自然干燥,因失水过快,会引起收缩、变形。
由易拉罐制明矾晶体
![由易拉罐制明矾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caa490c8551810a6f52486c8.png)
由易拉罐制备Al2(SO4)3方案选择
• 碱溶法:稀硫酸浓度选择?
二、制备KAl(SO4)2· 12H2O晶体
• 溶解度表
• 如果要得到明矾大晶Βιβλιοθήκη ,应该如何操作三、成分测定
• 某学习小组称2.0g铝片采用碱溶法制备明矾晶体, 最终得到产品为31.5g,产率为 。(保留3 位有效数字)
三、成分测定
热分析仪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 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仪器。 取明矾(474g· mol-1)晶体热分析,请写出B点 对应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B
一、由易拉罐制备Al2(SO4)3
• 原料预处理:
下列方法不能去除易拉罐表面漆膜(主要成分为 烃类化合物)的方法是 A.灼烧 B.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 C.砂纸打磨 D.有机溶剂浸泡
由易拉罐制备Al2(SO4)3方案选择
• 碱溶法:称取 0.5g左右铝片, 置于100mL烧杯 中,加入一定浓度 、体积的KOH溶液溶解铝片, 分析KOH合适的体积和浓度?
保留3位有效数字热分析仪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仪器
由易拉罐制明矾晶体
鄞州中学 李雪佳
明矾
• 明矾——KAl(SO4)2· 12H2O (474g· mol-1),无色立方 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 或立方体,密度1.757g/cm3, 熔点92.5℃。溶于水,不溶 于乙醇。 • 可用做中药、制备铝盐、 发酵粉等。在我们的生活 中常用于净水,食用膨胀 剂,如炸麻圆、油条
一、由易拉罐制备Al2(SO4)3
•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以3104铝合金为原料制易拉罐罐体。该合金中
除了Al,还含有1%左右的Mg等其他金属。《论述易拉罐铝材生产的关键工艺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明矾晶体?
【原理】从饱和溶液制取晶体有两种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而对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的固体溶质,如硫酸铜、明矾、硝酸钾等,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
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 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
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
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
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
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
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
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明矾、重铬酸钾、硫酸镍等物质,都易培养成晶形完整的大晶体,可建议学生在家中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明矾大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