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心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
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嫰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仲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
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
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⑥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⑦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
她,是个残废孩子。
⑧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开放性题目的特点1、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2、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肯定还是否定,言之有理即可。
二、开放性题目考点1、重视文学知识的积累。
2、重视情感价值的体现。
3、联系生活实际。
4、关注社会热点。
三、开放性题目答题方法1、认真审题,解读题目考点。
2、善用积累,巧取信息。
3、提高能力,整体把握。
4、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5、语言通顺,思路清晰。
四、答题格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自己的感受(观点、解释语句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自己与文本相关的故事)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开放性题目【主题阅读1】爱打扮的豹先生爱装扮的豹先生是很凶残的,()谁到了他的爪子下面,()休想逃命。
今天,豹先生把身上的毛梳理得溜光,穿上漂亮的外套,还打上一个黑色的领结,绝对像一位尊贵的钟士。
他在树林里慢条斯理地走着,可谁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
没有谁敢来欣赏他的美丽,豹先生对此深感遗憾。
有一只小兔子,正在和松鼠聊天,他们聊得可出神了,豹先生用爪子搭住小兔子的肩膀时,小兔子还推了一下豹先生的爪子,说:“别开玩笑!”他回头一看,发现是豹先生,吓得直哆嗦。
小松鼠呢?早吓得爬上了树。
小兔子哆嗦了一下子,反倒镇定了,他说:“先生,您好!您这身打扮真是高贵极了,我很欣赏。
”小兔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豹先生,又说:“给这么绅士的豹先生充饥,我觉得很荣幸。
”豹先生听了哈哈大笑,得意极了。
“不过,”小兔子接着说,“你在吃我的时候,会把衣服弄脏的,多可惜呀!”“对,我得把新衣服脱下来。
”豹先生自言自语。
“你脱吧,我不会跑的。
再说我怎么跑得过你呢?”听小兔子这么一说,豹先生想:对呀,说起赛跑,小兔子可不是我的对手!豹先生脱下了衣服,拿下了漂亮的领结,正准备享受美餐时,小兔子撒腿就跑。
豹先生迅速追了上去,眼看快赶上小兔子了,这时,树上的小松鼠狠命地喊了起来:“大家快来捡新衣服啊!这漂亮的领结可归我啦!”豹先生一听,赶快又跑回来穿上衣服,戴好领结,再去追赶小兔子。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蕊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
到了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
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luō,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一嘟噜(一串)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
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
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
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
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
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
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
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
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
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
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精]小学三年级语文实用阅读答题技巧+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实用阅读答题技巧+训练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三)
例16、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 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 产主义的人类。(呼人) 答:运用呼告,赞扬了雷锋精神及其深远的影响力。增加抒情 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1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 是无晴却有晴(情)。刘禹锡《竹枝词》(谐音双关) 答:含有双关之语,晴与情谐音,巧妙地把天气的晴好与人的 爱情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语言含 蓄、给人以深刻印象。
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表现)了+对象+特性+(情感)。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内容/情感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内容/情感;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情感)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结合上下文……)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结合上下文……)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引用: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语言精炼, 典雅。
(通感:化抽象为形象,易于理解;引起联想;行文活泼。) 答: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 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 加清新、活泼、灵动,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和愉悦 之情。
例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在形式上,诗句工整、优美、富 于韵律感。更加凝练地表达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红柳绿美景, 并蕴含人生哲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阅读技巧及解答3第一部分基本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一、概括全文内容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2.过渡句,承上启下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四、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初高衔接语文阅读与作文训练三(含答案)
初高衔接语文阅读与作文训练(三)A、阅读【阅读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二: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1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阅读教程3参考答案
阅读教程3参考答案阅读教程3参考答案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培养思维能力等。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阅读速度慢、理解困难等。
为了帮助这些人提高阅读能力,教育界推出了各种阅读教程。
本文将介绍阅读教程3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阅读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首先,阅读教程3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书籍、报纸等。
如果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因此,提高阅读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教程3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速度。
比如,教程中提到了“扫视法”。
扫视法是指快速浏览文章,捕捉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通过扫视法,读者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再进行深入阅读。
此外,教程还介绍了“跳读法”和“快读法”等其他方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更高效地获取信息。
除了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教程3还关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在阅读教程3中,有一些练习题目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的题型,比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通过做这些题目,读者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解读水平。
阅读教程3还强调了词汇量的重要性。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程中提供了一些词汇扩展的方法,比如背单词、阅读词汇书籍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阅读教程3还介绍了一些阅读技巧。
比如,教程中提到了“提前预测法”。
提前预测法是指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根据标题、段落结构等信息预测文章的内容。
通过提前预测,读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教程还介绍了其他一些技巧,比如划重点、做笔记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练习题(含答案)提升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练习题(含答案),给孩子提升练习!语文三大难,阅读、文言文和作文。
其中阅读是最大的难题:难得分,更难得满分。
每次做语文试题,阅读题就是一场噩梦,吭哧半天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做阅读题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小学语文答题技巧,分分钟提高语文成绩10分。
赶紧收藏起来吧!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最新部编版3-6年级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1(统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专项训练之三【修辞手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专项训练之三【修辞手法】小学五年级大部分课文都使用了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使文章更有文采,也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
那小学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比喻:是用具体浅显、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难懂、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三部分构成。
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如《窃读记》一文中的句子“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个句子把“我”比作“饿狼”,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的热爱,以及看书时的如痴如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的部位、动作、情感和品质等用在物上。
拟人手法的使用,可使句子更灵动,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能直观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如《白杨》一课中的句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个句子把白杨当作人来写,把人的精神品质“坚强”用在了白杨上,赞美了白杨坚强的品质。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或意思相关的分句排列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使句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而且能增强语势,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白杨》一课的开头“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气这三个“没有“构成了一组排比,突出了戈壁的恶劣环境,反衬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
夸张: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有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作用是能够形象具体地描述岀事物,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有时还能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桂花雨》一文中的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个句子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家乡桂花的香,像“浸”在里面一样,用词生动而形象。
设问:就是有针对性地提岀问题,然后把答案说出来,即自问自答。
【高分阅读】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取信息技巧(阅读技巧例文分析阅读讲义)(含答案)
阅读理解专题讲解——专题二提取信息阅读技巧一、阅读技巧❖一般指代词(在原文中能够找出的答案)一般指代词就是用来指示或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
如:小明学习非常刻苦,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这”是指示代词。
常见的近指代词“这/这些”;远指代词“那/那些”;程度指示代词“这么/那么”,“这样/那样”。
基本原则是指代文中出现的名词或事件,只要指示代词出现,那么就一定能在文中找到它所指代的对象。
❖一般答题技巧:①定∶文中定位②搜:先前在后③代入:代入符合文意二、阅读训练(一)1.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
这项工程的目的之一是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
佛罗伦萨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项工程并不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
”意大利文化部长已经排除了干洗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的“此”指的是( )A.《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B.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C.决定用蒸馏水清洗《大卫》雕像D.要除去这座高达4 .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参考答案】C(二)雨中的树林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穿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1.文中写了雨中的树林里的、、落花和。
2.文中最后一句话把落花比作地毯,说明;把青蛙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青蛙的。
3.文中的“童话世界”指的是。
4.你喜欢雨中的树林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雨珠、蜘蛛、青蛙。
2.落花很多、很软;欢快。
3.雨中的树林4.喜欢,因为雨中的树林里有很多新奇的事情,每棵树都给人很多喜悦。
(言之成理即可)(三)狮子和狐狸①狮子老了,已经无力捕捉野兽,于是它想靠狡猾的诡计来混日子:它钻进一个山洞里,躺着装起病来。
许多野兽到洞里来探望它,它就把野兽都吃掉。
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精讲3
• 【答题技巧】 • 这道题属于理解型,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设
身处地法,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结合上下文, 很显然这里黎明是正话反说。答案应该是:王芳很 讲个人卫生,却不注重集体卫生。
• ( 2) 种类关键词、说明方法、作用术语。
• b.以空间为序的语言标志,如“ 东南西北” “ 上中下” “ 左右”
• “ 远近” 等方位词。
• 种类关键词 说明方法 作用术语
• 例如、譬如、据说 举例子
具体、真实、有说服力
• 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数词、度数、倍数 列数字
科学、准确、具体
• 乾隆暗暗赞许,转身欲走,忽见大肚弥勒佛正对纪晓 岚笑,回身又问:“那佛也看卿笑,又是为何?”
• 纪晓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乾隆称赞纪晓岚善辩。
•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怎么说呢,请写在文中横线上。
• 语文的机智
• 一天,纪晓岚(清代大学者)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 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 胸露乳,正在看着他们憨笑。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 笑?”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籍的演变
•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 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 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 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 “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 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 翻断了多次。
【高分阅读】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阅读技巧+例文分析+阅读讲义)(含答案)
阅读理解专题讲解——专题三修辞手法阅读技巧一、阅读技巧❖ 1.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
(2)分类①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如:小明养的橘猫胖得像头猪。
②暗喻:本体,喻体出现,比喻词:是,变成,成了,构成……例 1:勤奋是狂风暴雨后开出的海棠。
例 1:小明养的橘猫简直就是头猪,又胖又爱睡觉。
【注意:】1.注意本体和喻体,不是所有的“像、好像”都是充当比喻词的。
如:天好像要下雨了。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如:你长得好像你妈妈呀!3.本体和喻体的感情色彩必须保持一致。
对于要赞美的本体,就要采用褒义色彩的喻体,对于要批评的本体,就要用贬义色彩的喻体。
如:小偷的看着她的钱包,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眨一眨的。
(像老鼠一样眯成一条缝)2.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物赋予人的行为或情感。
(2)分类:把动物、植物、事物人格化如: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如:小鸟飞上枝头,唱起了动听的歌。
3.夸张(1)定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2)分类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这个小小的房间连一只脚都放不下。
超前夸张:看着妈妈的肚子,爸爸仿佛看到了婴儿的微笑。
❖一般答题技巧: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
【突出(引申义)】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对象)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征)[突出(引申义)]夸张: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揭示其本质,使读者印象更加鲜明而强烈。
二、阅读训练(一)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写出它的好处。
1.明月高挂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2.岸边的花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点缀在湖面之上。
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与训练(新高考专用)03 读后续写:亲情类(故事构造“三板斧”)
读后续写:亲情类Part1:经典例文(送花) (1)Part2:亲情类故事构造“三板斧” (3)第一板斧:冲突构造(误会、犯错等) (3)第二板斧:冲突化解(解释、道歉、弥补、回忆等) (4)第三板斧:亲情升华(诚实、珍惜等) (6)Part3:亲情类场景描写(七大关系) (7)一、母子关系 (7)二、父子关系 (10)三、父女之间 (12)四、姐妹之间 (13)五、兄弟之间 (14)六、祖孙之间 (15)七、夫妻之间 (16)Part4:灵活应用: (17)例1:圣诞节的礼物 (17)例2:爸爸带我体验生活 (19)Part 5:高考真题再现:母亲节的惊喜 (21)Part1:经典例文(送花)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其内容和所给段落开头语续写两段,使之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Recently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nd as a gift I received a huge hunch of flowers, 40 to be exact! I had so many that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m. The next weekend my niece and nephew, Sue and Mike, aged 6 and 7, came and suddenly I had an idea. I might let them give out these flowers to people they met on the street, and in this way they could learn how to be friendly to others. So I told them about my plan and explained that these flowers would make people feel happyand smile. They loved the idea and were eager to have a try. So at once we took every single flower and tied a smile card to it. We then went to the street with the flowers.The first flower went to a policeman. As soon as she saw the policeman, my niece ran up to him and handed him a flower. His smile was so big, but hers was even bigger!In no time, we neared the end of our flowers. It was lunch time and we went to Subway for lunch. There the kids gave a flower to the waitress, who was really excited to receive the flower. As we were eating our lunch, the waitress came up to the kids with two big chocolate cookies! She said the chocolate cookies were for them and that she really liked the flower! As they ate the cookies, my niece and nephew looked at me with the biggest smiles I had ever seen.注意:1.续写词数应为150左右;2.请按如下格式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中考英语任务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含答案)
中考英语任务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一、任务型阅读理解题解读中考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的体裁多样,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夹叙夹议文等,部分文章会带有图片表格,文章结构清晰明确。
主要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各题目的不同要求捕捉到对应的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一定处理的能力,包括推理、翻译和概括,同时对文章大意进行把握。
任务型阅读理解题所选文章题材真实可靠,内容贴近现代社会生活,涉及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
具体考察的题型包括:短文填空、划线部分翻译、划线部分提问、原文信息回答问题、文章信息排序、寻找主旨句等。
具体可以分为:细节题、推理题、主旨大意题等。
二、解题步骤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问题要求与文章中符合问也可能是“情节对题要求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此类“对应”可能是“主旨对应”,还可以是“细节对应”等。
近几年中考可以看出,该题型的考察越来越趋于灵应”,活,仅找到题目所对应的信息的解题来说往往还不够,还需要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此类信息进行一定的联想和处理,这对学生的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仔细阅读题目,认真理解题目的具体含义,找出不同题目的要求,并在关键词下划线,以便有利于为后面的顺利解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步:对照题目的要求和相应的要求,在文章中快速定位符合要求的对应信息。
第四步:结合题目要求,对相应信息及其上下文进行综合分析把握。
根据分析结构选出最有选项。
例题一本篇任务阅读的题材是图表题,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空并不是只填一个单词。
图表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需要结合短文内容可知这是一张夏天和冬天的日用电量对比表,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其中(1)、(2)、(4)可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从图表中直接找出。
而(3)、考察了介词短语的使用,(5)考察了动词的选用,由于没有限定选词范围而且答案不唯一,所以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联系前后句,进行一定的推理,重点考察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三个步骤六个答题技巧(附练习题带答案)
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三个步骤六个答题技巧(附练习题带答案)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三个步骤六个答题技巧(附练题带答案)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地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地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2.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3.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2.概括某段大意。
第一: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
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第二:摘句法。
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XXX。
第三:概述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四: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文章结构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三年级阶段常考的文章结构为:总—分,分—总,总—分—总)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二、写作顺序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2、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三、文章叙述顺序有:1、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明文里称为:逻辑顺序)2、时间顺序3、参观、游览顺序4、插序5、空间顺序6、倒序7、类型顺序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训练——文章结构与顺序【主题阅读1】大自然畅想曲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
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
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7
• I: 1-5 FTTFT • V: 1-5 AABCB • 6-10 CCBB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8
• I: 1-5 DBACA 6-10 DCDDD • V: 1-5 CCBDB 6-10 CDCB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1
• I: 1-5 FFFTT 6 F • V: 1-5 DCDAA 6-10 BCBC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2
• I: 1-4 BDAB • V: 1-5 CDBCD • 6-10 BBAB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3
• I: 1-5 DDADB 6 D • V: 1-5 DCABD • 6-10 BACAB
Passage 3
I. 1-5 FFFTT V. 1-5 ACCAC 6-10 CDDB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4
I. 1-5 CDADB 6-10 CACDB V. 1-5 CACDB 6-10 DBAA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5
I. 1-6 TTFFFT V. 1-5 CBBCD 6-10 ABCBA
• I: 1-5 BADBC 6-7 CD • V: 1-5 DCCDA 6-10 CBDA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9
• I: 1-5 CBAAC 6 A • V: 1-5 ACDAD 6-10 CBAB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0
• I: 1-5 BADBC 6-8 DDC • V: 1-5 DDACD 6-10 CAB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6
• I: 1-5 ACCBC 6-8 CBC • V: 1-5 CBACD 6-10 ABCA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7
• I: 1-4 TTFF • V: 1-5 DBCDD 6-10 AAAB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8
Passage 21
• I: 1-5 TTTFT 6-8 FTT • V: 1-5 DCBBA 6-10 BCCAD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2
• I:1-5 CAADA 6-8 BAD • V: 1-5 CBDAB 6-10 BBCA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3
• I: 1-5 BDBAB 6-7 DC • V: 1-5 CADBA 6-10 ABBCC
I. 1-5 CAACA 6-8 DBC V. 1-5 BABCA 6-10 ACDA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2
I. 1-6 DCBDBA V. 1-5 DCDBA 6-10 AAA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3
I. 1-5 DABBD 6-10 BCDBA V. 1-5 ADDBA 6-10 DACB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6
I. 1-5 CDACB 6-10 BDACA V. 1-5 BBADB 6-10 ACCBD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7
I. 1-4 FFTT V. 1-5 CDBAB 6-10 DCBA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8
I. 1-5 DDACD 6-8 ACD V. 1-5 BDABC 6-10 ADAAD1-5 TTFTF 6-8 FTF V. 1-5 ACDDD 6-10 BCCC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0
I. 1-5 BCACB 6-10 CCADA V. 1-5 CBADB 6-10 CAC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1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4
• I: 1-5 ABDDA 6-10 ABCAC 11-12 CA • V: 1-5 CCADB 6-10 CBBBA •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5
• I: 1-5 ADACC 6-10 DBDDB • V: 1-5 ABBDA 6-10 BABA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9
• I: 1-5 TTFFT 6-10 FTTTT • V: 1-5 DBABC 6-10 ACAC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0
• I: 1-5 CDADC 6-10 CCBDC • V: 1-5 DDDBA 6-10 CCA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4
I. 1-5 ACBCB 6-7 AB V. 1-5 BBDBA 6-10 CCCAC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5
• I: 1-5 CBACA 6-7 AC • V: 1-5 ADBCD 6-10 CCC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6
阅读技巧与实践3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1
I. 1-5 BDABC 6-10 ADBCA V. 1-5 BDBDC 6-10 DAAB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2
I. 1-5 DBBAC 6-10 CACBC V. 1-5 ADACC 6-10 CDA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6
• I: 1-5 DABCB 6-10 BABAB • V: 1-5 ABBBD 6-10 ABBBA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7
• I: 1-5 ADBBD 6-10 BADDA • V: 1-5 AAACC 6-10 BDBAD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4
• I: 1-5 CADBD 6-10 ACDBD • V: 1-5 DDAAC 6-10 BCCB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
Passage 35
• I: 1-5 TTTTT 6-10 FFTFT • V: 1-5 ABCAA 6-10 ABDCB
阅读技巧与实践3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