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24.《卖炭翁》课件(共57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e2f96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4.png)
导入新课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杜甫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呼喊;面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同情被压迫人民,揭露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诗人的重要主题。同样唐代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创作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他的《卖炭翁》,去倾听这位卖炭老人的故事,感受作者伟大的情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学然后知不足
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
同是天涯沦落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诗人。在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有“______”和“______”之称,有《___________》传世,《卖炭翁》就选自其中。代表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鬓( ) 辗( ) 辙( ) 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杜甫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呼喊;面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同情被压迫人民,揭露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诗人的重要主题。同样唐代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创作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他的《卖炭翁》,去倾听这位卖炭老人的故事,感受作者伟大的情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学然后知不足
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
同是天涯沦落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诗人。在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有“______”和“______”之称,有《___________》传世,《卖炭翁》就选自其中。代表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鬓( ) 辗( ) 辙( ) 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75e1f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7.png)
新知导入
赏析写法
2.这首诗灵活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诗中先以“两鬓苍苍”突出卖炭翁的年迈,以“满面尘灰烟
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 使得老翁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再以老翁的“衣正单”和 夜来的“一尺雪”以及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老翁 的“可怜”,从而又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 可以多换些衣和食。 接下去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
悟内涵:
纵观全文,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现状
苦
读文识人
请自读诗歌,从描写角度赏析卖炭翁的 形象。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 “满面尘灰” 指脸上的颜色,“两鬓苍苍” 指耳边鬓发的颜色。生动地刻 画了一位年迈悲苦的卖炭翁形 象,表现了老人烧炭的艰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一车炭,千余斤”和 “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 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 影的可悲可痛。
描写人物的方法或角度主要有:
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侧面描写:以次要人物、环境等烘托主要人物。 3、细节描写:抓住具体而细微的典型细节进行描 写。 4 、对比、衬托。
把握主旨情感 诗歌借卖炭翁的故事要表达什么?
➢ 揭露了封建制度下百姓受剥削的社会现实, ➢ 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 ➢ 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讽喻诗 新乐府诗
新知讲解
讽喻诗:古代文学题材之一,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 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 诗篇。针对“可笑、可鄙、甚至可恶”之事,加以提炼、夸张而 形成讽刺(《诗经》现实主义)到唐代,讽喻诗已渐成熟,对贵 妃、权臣、贵族、官吏的腐败罪恶,大胆揭露与谴责,甚至直指 皇帝,思想内容到达新高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35a1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6.png)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
翻译古诗
复述古诗
本文主要讲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人物:
事件:
结果:
齐读古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信息
南山
终南山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深林密人迹罕至
远
《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背诵
谢谢观看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
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手把
口称
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回
牵
蛮不讲理、霸道凶残
动作描写
与卖炭翁困苦凄惨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依凭,却只因为是“宫将驱使”,所以“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写尽了无奈、悲愤和绝望。“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和上文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赤裸裸的抢劫却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
结果
理想
现实
泡影
同情
痛恨
主旨归纳
这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顺宗实录》卷二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而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宫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翻译古诗
复述古诗
本文主要讲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人物:
事件:
结果:
齐读古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信息
南山
终南山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深林密人迹罕至
远
《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背诵
谢谢观看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
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手把
口称
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回
牵
蛮不讲理、霸道凶残
动作描写
与卖炭翁困苦凄惨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依凭,却只因为是“宫将驱使”,所以“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写尽了无奈、悲愤和绝望。“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和上文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赤裸裸的抢劫却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
结果
理想
现实
泡影
同情
痛恨
主旨归纳
这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顺宗实录》卷二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而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宫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4d7f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a.png)
左赞善大夫。
■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
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
创
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
组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萌芽于先秦,定型于唐代。先秦之后的各个时期均有大量作品 面世。它们少则二首一组,多则几十首一组,甚至达到百首一组。或作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或作于 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内容涉及赠答、咏怀、咏史、纪行、悼亡、伤时、宴饮、唱和、游仙、祭祀、田 园等题材领域。
1、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
组诗
组诗,是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作品。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 是每首诗与组诗中的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主题相同,也可以是内容相关,还可 以是空间或时间上的相近。无论是哪一种联系,作为组诗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取向上 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从这一点来看,组诗具有单首诗所不能具备的优势。 组诗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影响着其他文体,在文学发展史中有着特殊的文 体学意义。
翻 译
翩翩两骑④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⑤。 手把文书口称敕⑥,回车叱牛牵向北⑦。
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5、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 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6、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
命令或诏书。
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卖炭翁》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卖炭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f814c70066f5335b81210c.png)
二、结合工具书,自己通读全文。有疑难字词, 作好标记。
三、诗中刻画了2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 物形象。并从文中圈划描写人物的语句。
人物
形象特点
如何描写
卖炭翁
宫使
四、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 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分别找出,并 说说各自作用。
五、作业: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作 者的思想感情、你的思想感情,填入下表。
卖炭翁
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 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青年 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 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 解。他的作品较广泛尖锐地揭 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 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 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 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琵琶行》也很 有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4b70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e.png)
肆
全文精读
什么是“宫市”?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肆
全文精读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多角度加以分析
肖像 描写
心理 描写
动作 描写
肆
全文精读
自主探究:
·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围绕炭可以7年,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 810年任京兆府户部参军 814年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 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 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 杭州人饮水问题。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 月十四日(9月8日),白 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 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 “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
卖炭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授课老师:11
课堂小结
伍
全文精读
肆
创作背景
叁
走近作者
贰
原文赏析
壹
目录
壹
原文赏析
唐丨白居易
壹
原文赏析
卖 炭 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肆
全文精读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八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卖炭翁》
![八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卖炭翁》](https://img.taocdn.com/s3/m/32c9fca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b.png)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杀象为岁赋。 ——王建《海人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伍章
课堂小结
让我们 铭记这些沉吟的诗词、奔走的脚步、不屈的精神! 让我们 向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情暖人间的悯农者致敬!
背诵诗歌
作业:
1.发挥想象,把《卖炭翁》改写成一则故事。 2.课外阅读白居易的《新乐府》。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贰章
品读--卖炭翁劳苦
品读劳“苦”意
《卖炭翁》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中唐时期, 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而是由太 监直接直接向民间“采购”,太监常率爪牙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 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 “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百姓深受其害。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niǎn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piān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chì chì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jiāng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líng jì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50首组诗中的第32首。
可—奈—何……
第肆章
体味—白居易悯农
他看见——农民艰辛的劳作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
《卖炭翁》完整版PPT课件
![《卖炭翁》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8de2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0.png)
标。
强调社会公正和人人平等的价值 观,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05 艺术手法运用及效果评价
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运用
夸张
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等,通过夸 大卖炭老人的形象特征,突出其艰辛和苦难。
讽刺
诗中运用讽刺手法,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如“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 者白衫儿”等,通过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和强取豪夺的行径,讽刺了统治阶级 的腐朽和残暴。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 魔”和“诗王”。
03
文学成就卓越,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卖炭翁》创作背景
01
《卖炭翁》是白居易遭遇,深刻地揭露了 “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 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卖炭老人为代表,表达对广 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描绘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艰 难生活,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
强调劳动人民的重要性和价值, 肯定他们的贡献和牺牲。
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倡导勤劳、善良、正直等优秀品 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
性格与品质
通过官吏的言行,揭露其冷酷无情、 贪婪残暴的本性,以及对待百姓的蛮 横和欺压。
其他人物形象简要介绍
宫使
作为皇帝的使者,宫使在诗中象 征着皇权的代表。他们的出现揭 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
阶级的残暴。
行人
诗中的行人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和无情。他们对卖炭老人的遭遇视 而不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 凉。
强调社会公正和人人平等的价值 观,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05 艺术手法运用及效果评价
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运用
夸张
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等,通过夸 大卖炭老人的形象特征,突出其艰辛和苦难。
讽刺
诗中运用讽刺手法,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如“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 者白衫儿”等,通过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和强取豪夺的行径,讽刺了统治阶级 的腐朽和残暴。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 魔”和“诗王”。
03
文学成就卓越,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卖炭翁》创作背景
01
《卖炭翁》是白居易遭遇,深刻地揭露了 “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 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卖炭老人为代表,表达对广 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描绘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艰 难生活,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
强调劳动人民的重要性和价值, 肯定他们的贡献和牺牲。
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倡导勤劳、善良、正直等优秀品 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
性格与品质
通过官吏的言行,揭露其冷酷无情、 贪婪残暴的本性,以及对待百姓的蛮 横和欺压。
其他人物形象简要介绍
宫使
作为皇帝的使者,宫使在诗中象 征着皇权的代表。他们的出现揭 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
阶级的残暴。
行人
诗中的行人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和无情。他们对卖炭老人的遭遇视 而不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 凉。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卖炭翁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卖炭翁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bfa389763231126edb11f7.png)
德宗贞元末年,改为由太监直接办理,经常派几百人遍布各热 闹街坊,叫作“白望”。他们不携带任何文书和凭证,看到所 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还要货主送 到宫内,并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
这一弊政对城市商人和近郊农民造成深重苦难。本文加以揭露, 反映了他同情人民疾苦的一面。本文所写卖柴农夫所受欺压, 不过是千百件事例中的一例,农夫忍无可忍,不得已而起来反 抗。
这是外貌的描写 刻画老人历尽沧桑,年事已高仍然要 辛苦操劳的境况。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句从什么角 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描写
老翁自己身上衣正单,按理说应该是盼望天气暖 和些,但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气更冷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 为老人知道,天气暖和,炭价就低,天气寒冷, 炭价才能高,为了炭价高一些,老人宁愿自己受 寒。
译文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 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 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 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 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什么是宫市?
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 残酷的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 间采购。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的地点在哪儿?为什么这么交代?
"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说明路远, 下雪天的山 路必然难行。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 行,炭却被宫使掠夺,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 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 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 卖炭翁?
这一弊政对城市商人和近郊农民造成深重苦难。本文加以揭露, 反映了他同情人民疾苦的一面。本文所写卖柴农夫所受欺压, 不过是千百件事例中的一例,农夫忍无可忍,不得已而起来反 抗。
这是外貌的描写 刻画老人历尽沧桑,年事已高仍然要 辛苦操劳的境况。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句从什么角 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描写
老翁自己身上衣正单,按理说应该是盼望天气暖 和些,但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气更冷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 为老人知道,天气暖和,炭价就低,天气寒冷, 炭价才能高,为了炭价高一些,老人宁愿自己受 寒。
译文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 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 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 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 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什么是宫市?
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 残酷的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 间采购。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的地点在哪儿?为什么这么交代?
"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说明路远, 下雪天的山 路必然难行。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 行,炭却被宫使掠夺,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 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 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 卖炭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 》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5b0f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a.png)
二、再读诗文 复述故事
疏通文意,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
素入手概括。)
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 夺的经过。
(烧炭—运炭—抢炭)
三、字斟句酌 走近“老翁"
1、古代的文学作品总是“即事抒 情”,诗人白居易在描“卖炭翁” 这一形象时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 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这种情感?
深思熟虑,体会主旨
• 宫使的恶行令人痛恨,卖炭翁的遭遇可悲可悯。再读课文,探 究:白居易为什么要描写这两个人物?
宫使是卖炭翁“可怜”结局的直接“凶手”,作者通过对比,以 宫使的可恨反衬卖炭翁的可怜,愈发能够表现出诗人对卖炭翁的 同情,对黑暗的宫市制度的愤恨之情。
• 什么是“宫市”呢?
• 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 “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 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 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 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 品,实为掠夺。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
关键句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何手法?)
“烟火色”展现出老翁由于长时间的劳作,身上被烟火熏出了颜色; 两鬓白发“苍苍”,可见其年事已高;“十指黑”,反映出老翁 终日烧炭劳作。颜色词的鲜明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
关键句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何手法?)
对比3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缓,系向牛头充灰直。
一车炭,千余斤”,如果说这就是老翁生存的希望,那么“半匹 红纱一丈绫”彻底地粉碎了他的一切想望。两者价值悬殊,这哪 里是“换”,就是赤裸裸地掠夺啊
8下古诗《卖炭翁》ppt
![8下古诗《卖炭翁》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279c2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9.png)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意:那两个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钱了 赏析:写掠夺的结果。“一车炭”和“半匹布红纱一丈绫”形成鲜明 的对比,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残酷本性,暴露了宫使无耻的嘴脸。
肆 全文精读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多角度加以分析
肖像 描写
心理 描写
动作 描写
肆 全文精读
卖炭翁
白居易
课
章 节
堂伍
小
结
全
章 节
文肆
精
读
创
章 节
作叁
背
景
走
章 节
近贰
作
者
原
章 节
文壹
赏
析
目 录
第一章
原文赏析
壹 原文赏析
文体介绍
乐府诗
“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 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 诗歌革新运动。
第肆章
全文精读
肆 全文精读
什么是“宫市”?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诗意:有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赏析:“伐薪烧炭”概括了制作木炭的过程,突出了卖炭翁的不容易。 “南山中”点明了劳动场所。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诗意:宫使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着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 赶着牛朝宫廷走去。 赏析:动作描写“手把”“口称”可见仗势欺人,专横跋扈,一连串 的动作把不讲理的霸道凶残的满目展现的淋漓极致,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卖炭翁》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卖炭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1fa4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可怜的人,
为下文写宫使
辛勤劳作,仅为糊口;
抢炭的罪行做铺垫
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
运炭是否辛苦?
• 天寒------“一尺雪” • 地冻------“碾冰辙” • 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 •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宫市宦官
• 外表------黄衣、白衫、翩翩 ——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
• 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 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 (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 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 (对比:地位悬殊)
卖炭翁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炭被掠夺
生活困苦艰辛
对比
宫使
夺炭 (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 夺的经过。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
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这首诗揭 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
想一想
围绕卖炭,是个写了几方面的 内容?
烧炭——运炭——抢炭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 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什么叫“宫 市”呢?
动作描写
卖炭翁完整版PPT课件
![卖炭翁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8549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f.png)
的苦难。
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许多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黑暗和民间疾苦。
2024/1/25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5
7
原文朗读与字词注释
2024/1/25
原文朗读
播放《卖炭翁》原文朗读音频, 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 美。
• 主题思想:《卖炭翁》通过描绘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 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 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 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者是社会的基石。我们应该尊重 劳动和劳动者,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
ERA
2024/1/25
14
卖炭老人形象刻画
外貌描写
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 苍十指黑”等描写,展现卖炭老
人艰辛的生活和勤劳的品质。
2024/1/25
动作描写
运用“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 炭车辗冰辙”等动词,生动描绘出 老人劳动的场景和卖炭的艰辛。
心理描写
通过“心忧炭贱愿天寒”等心理活 动的描写,表现老人内心的矛盾和 挣扎,以及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期盼 。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5
3
《卖炭翁》创作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现实
《卖炭翁》的创作动机
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百姓 生活困苦。
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许多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黑暗和民间疾苦。
2024/1/25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5
7
原文朗读与字词注释
2024/1/25
原文朗读
播放《卖炭翁》原文朗读音频, 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 美。
• 主题思想:《卖炭翁》通过描绘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 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 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 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者是社会的基石。我们应该尊重 劳动和劳动者,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
ERA
2024/1/25
14
卖炭老人形象刻画
外貌描写
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 苍十指黑”等描写,展现卖炭老
人艰辛的生活和勤劳的品质。
2024/1/25
动作描写
运用“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 炭车辗冰辙”等动词,生动描绘出 老人劳动的场景和卖炭的艰辛。
心理描写
通过“心忧炭贱愿天寒”等心理活 动的描写,表现老人内心的矛盾和 挣扎,以及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期盼 。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5
3
《卖炭翁》创作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现实
《卖炭翁》的创作动机
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百姓 生活困苦。
《卖炭翁》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卖炭翁》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e5bd1a66c85ec3a86c2c513.png)
句意疏通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不懂的地方小组互相探究解决。 3.试着将诗歌用现代白话文表述出来。
细节探究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 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 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 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生字正音
bìn
niǎn
zhé
鬓
辗
辙
jì
chì
chì
骑
敕
叱
jiāng
jì
将
系
朗读诗歌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 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 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 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 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 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 元和四年(809)。
烧炭——运炭——被夺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 卖炭翁 优秀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 卖炭翁 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113fa1336c1eb91b375d43.png)
感受对比,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找出句子并说出它的作用。
1卖炭翁和官吏形象的对比: 牛困人饥—翩翩两骑 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满面尘灰烟火色—白衣使者黄衫儿 2“衣正单”—“愿天寒” 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 3炭的价值与所得对比: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 丈绫 宫使掠夺的残酷
4运炭是否辛苦?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运用了什么 描写?写出了宫使什么形象?
外貌描写。写出了两位差役的得意忘形,趾高气扬。
6“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运用了什 么描写?写出了宫使的什么特点?
动作描写。把、称、敕、回、叱、牵、 写出了两位差役的仗势欺人,蛮横无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 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 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观刈麦》 《琵琶行》等。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心中品味感情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脸上表明爱憎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灰白色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贞元年间,宫中还以宦官为使,以低价强买百姓 物品,称之为“宫市”。他们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 场所设置了数百东西张望的人,称为“白望”,他们 察看人们出卖的物品,以低价强购,甚至不给分文。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体现 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 感和责任感。
这首诗想要讽刺谁?
解题:
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
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 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 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 的剥削方式。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黄 衣 使 者 白 衫 儿 。
翩 翩 两 jì 骑 来 是 谁 ?
手把文书口称敕,
拿
chì
chì
皇帝的命令
回车叱牛牵向北。
大声呵斥
一车炭,千余斤,头 充 炭 直 。
半 匹 红 绡 一 丈 绫 ,
疏通文意: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烧炭——运炭——抢炭
卖炭翁 宫使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
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 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 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 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 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 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 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 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 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 “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 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
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
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 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n 鬓 bì
读准字音 辗 niǎn 辙 zhé 敕 chì 系 jì 叱 chì
骑 jì 将
jiāng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 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 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 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 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 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 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 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 作炭的价钱。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 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 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 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 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 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 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 休息。
新乐府
“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 相对于古乐府而言。 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 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 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时期由白 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 的诗歌革新运动。
讽喻诗
讽喻诗,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反
设疑自探
整体感知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卖炭翁
砍
伐 薪 烧 炭 南 山 中 。
卖 炭 翁 ,
两 bì n鬓 苍 苍 十 指 黑 。
满 面 尘 灰 烟 火 色 ,
身 上 衣 裳 口 中 食 。
经营
卖 炭 得 钱 何 所 营 ?
心 忧 炭 贱 愿 天 寒 。
可 怜 身 上 衣 正 单 ,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niǎn zhé
卖炭翁白居易
二、自学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卖炭翁》。 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2.积累字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 情怀。 3、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言内容。
作者简介
•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自号 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 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 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 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 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 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5、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 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 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 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疏通文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 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 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 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 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 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译文: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 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 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