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含答案

合集下载

李商隐《马嵬·其二》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马嵬·其二》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嵬·其二》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传一作:鸣)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马嵬·其二》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未卜:一作“未决”。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

李商隐《马嵬·其二》诗词赏析

李商隐《马嵬·其二》诗词赏析

【导语】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帜,在于他⼼灵善感,⼀往情深,⽤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与⽆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传诵。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李商隐《马嵬·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马嵬·其⼆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未⼘此⽣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复鸡⼈报晓筹。

此⽇六军同驻马,当时七⼣笑牵⽜。

如何四纪为天⼦,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未可预知,今⽣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不再有宫中鸡⼈,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我们还嗤笑织⼥耕⽜。

如何历经四纪,⾝份贵为天⼦,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陪伴莫愁。

注释 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九州”之说,声⾔除中国的九州外,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

杨贵妃死后,有术⼠说在海外的仙⼭找到了她,并带回⾦钗之类的装饰物给唐⽞宗看。

这句有讽刺唐⽞宗 痴⼼空想的意思。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传说唐⽞宗和杨贵妃曾誓约“世世为夫妻”。

这句是说,不管来⽣怎样,今⽣的夫妻缘分已经断了。

虎旅,指跟随唐⽞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的梆⼦。

鸡⼈:皇宫中报时的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具。

天宝⼗五年(756)六⽉⼗四⽇,随唐⽞宗西⾏的军队在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

当年李、杨在长⽣殿盟誓恩爱,朝朝暮暮,还笑话天上的⽜郎织⼥⼀年只能相会⼀个夜晚。

四⼗⼋年。

古⼈以⽊星绕⽇⼀周(⼗⼆年)为⼀纪。

⽞宗实际在位四⼗五年。

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歌》:"莫愁⼗三能织绮,⼗四采桑南陌头,⼗五嫁为卢家妇,⼗六⽣⼉字阿 侯。

"此以平民⼥⼦莫愁婚嫁⽣活的幸福与帝、妃的爱情悲剧对⽐。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李商隐《马嵬》阅读问答及答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李商隐《马嵬(其二)》问答练习

李商隐《马嵬(其二)》问答练习

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李商隐《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古诗词阅读理解

李商隐《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古诗词阅读理解

李商隐《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古诗词阅读理解古代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想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

“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

“笑牵牛”指玄宗笑牛郎织女不如他和杨贵妃可以永不分离。

D.尾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2.首联“徒闻”“未卜”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C2.先用“海外更九州”概括了术士在海外仙山寻见杨贵妃的传说,而后用“徒闻”加以否定。

“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明明白白地结束了,因此“徒闻”“未卜”流露出作者对唐玄宗、杨贵妃二人爱情的讽刺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意为在这危急之时”错误。

正确的理解是:“当时”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初七。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意思是: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露出作者对唐玄宗、杨贵妃二人爱情的讽刺之情。

《马嵬》检测(含解析)

《马嵬》检测(含解析)

《马嵬》检测解析版1、对《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你是怎样理解的?“用笔至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一)倒叙的方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颈联中“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

“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

(二)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等;(三)立意的含蓄。

尾联用强烈的对比点明题旨。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讽意至深”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一)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二)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反衬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三)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设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2、对这首诗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同步测试】《马嵬(其二)》(人教)

【同步测试】《马嵬(其二)》(人教)

《李商隐诗两首》分层练习基础题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宵柝.(tuò) 未卜.(bǔ)B.晓.梦(xiǎo) 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4.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拟人)二、名句积累。

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_ _______ _”。

2.李商隐《锦瑟》中,感慨当年不够珍惜,如今往事成风,无奈只剩怀念和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能力题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阅读答案

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阅读答案

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李商隐诗两首鉴赏《锦瑟》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对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是诗人晚年回顾过去、自述感伤的作品。

诗的内容跟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寄托了作者的凄清幽怨之情。

《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以“马嵬事变”中唐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的事件为题,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1.《锦瑟》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

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锦瑟》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作者借这些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参考答案】: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1)庄周梦蝶,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2)望帝化鹃,诗人借此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有过殷切的思念。

(3)南海鲛人,诗人借此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

(4)蓝田玉生烟,诗人借此表示美好愿望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

3.《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为题,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参考答案】: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4.《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首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旨,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诗人非常委婉地表达了追忆的内容。

“庄生晓梦迷蝴蝶”,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望帝春心托杜鹃”,更生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颔联说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与译文

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与译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译文: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鉴赏】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
2、李清照几乎是用崇拜的激情肯定了对项羽作为
血性男儿的英雄气概。其用意是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 通过对楚霸王项羽精神气节的钦佩和推崇, 借古讽今,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基本思路: 一、 弄清史实 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古事的态度,领悟 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分析技巧
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或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等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对唐明皇召魂之举进行了讽刺,对唐玄宗迷恋女色, 荒废朝政作了批评。并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 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 之苦的历史悲剧。
思考:
• 1、杜诗和王诗对项羽该不该卷土重来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他们各自的观点如何?其理由是什么? 诗人的用意有什么不同?
杜牧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因为他不懂得隐 忍,不会抓住机遇,他应该抓住机遇,卷土 重来。
王安石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 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他的失败是历史的 必然。
今日逃难,昔日狂欢
鸡人敲击更筹报晓之声,往日的欢 笑也不复存在了。
对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 遥想当年七夕,还嗤笑织女牛郎不能长
长久久。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为什么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
用典抒情 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李商隐《马嵬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马嵬二首
李商隐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①,自埋红粉②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
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
愁。

【注】①冀马、燕犀:范阳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犀,犀利,指刀剑兵器。

这里指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②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14.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的第二句中的两个“自”依次是指杨玉环和唐玄宗,两个“自”高度概括了杨玉环自缢后唐玄宗最终郁郁而终的事。

B.第一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唐玄宗不应该迷恋女色以致误国,用这样的假设语气表达比直白的表述更有余味。

C.“空闻虎旅传宵柝”中的“空闻”二字暗示“虎旅”并非是来护驾的,而是逼宫的;同样,下句中的“无复”二字也流露出浓浓的伤感情绪。

D.两首诗都是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唐玄宗、杨贵妃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了诗人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15.两首诗在抒情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抒情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
14.A
15.抒情侧重点的不同:第一首诗侧重于从国家层面上表现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第二首诗则侧重于从唐玄宗个人悲剧命运角度人手,表达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4分)
抒情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在最后两句中把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借以表达感悟,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2分)。

马嵬(其二)李商隐

马嵬(其二)李商隐

马嵬》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 ⑴《马嵬》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 所逼, 杨妃之死的事件为中心, 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为中心, 杨妃 死后,玄宗异常悲伤, “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 了玄宗之悲? 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外徒闻更九州 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 ⑵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 九州” 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 “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 夫妻”誓约,这可信吗? 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 破了这种说法? 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 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 不可信
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 1、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应先有 马嵬之变” 而后才有“ “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 最后才有“义山之叹” 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 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 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 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 之举”的荒唐, 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 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 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 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 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 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 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 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 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 “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 着笔。 着笔。
2、对《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 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 用笔至细。 你是怎样理解的? 用笔至细。”你是怎样理解的? 讽意至深”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 “讽意至深”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1、否 认神仙怪诞、 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 ; 2、对比唐玄宗 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3、结尾通过设问深 化议题。 化议题。 用笔至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 “用笔至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1、倒 叙的叙事手法; 措辞的委婉, 叙的叙事手法; 2、措辞的委婉,如“空 ”“如何 如何” 闻”“如何”等;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马嵬(其二)》译文

《马嵬(其二)》译文

《马嵬(其二)》译文
译文一:
徒然传闻九州之外
在天尽头还有九州;
来世的相守虚幻难料,
今生的相聚却已到尽头。

只听得巡夜的禁军
一声声敲着凄切的刁斗,
再也听不到朱雀门外的卫士
黎明时分鸡鸣报晓筹。

想当年七月七长生殿上
还嘲笑一年一聚的织女牵牛;
为什么做了几十年的皇帝
宠妃竟被逼一命休?
还不如那平民百姓卢家子
白头到老相伴有莫愁。

译文二: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马嵬(其二) 习题(含答案)

马嵬(其二) 习题(含答案)
3.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而不说尽。
【解析】
2.试题分析:“可怜”即“可惜,可叹”。作者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是为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之警策预留地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不是真正求贤。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分析情感时,注意结合作者生平,联系诗歌中关键语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答题。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C项,阐述错误,“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2.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结构特点。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本篇诗歌重在围绕“重贤”叙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夜半虚前席”。第三局“可怜”引而不发,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与前面所塑造的求贤若渴的君主形象形成强烈的对照,讽刺效果颇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第周第 20 课时时间月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马嵬(其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这首诗倒叙的叙事特点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领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3、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寓诗风格,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1.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诗歌蕴涵的寓意,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疏通诗意
1.教师范读(提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朗读,对照注释默读,理解诗意
3.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笑:嘲笑;如何:为什么(三)、自学指导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绫死为背景写作的,哪几句诗写了关于马嵬之变的相关事件?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3.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和怀念,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的这一情感?4.对于李杨的这段爱情悲剧,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五)小结
1、诗歌在布局上,先有“玄宗之悲”,后有“马嵬之变”,最后才有“义山之叹”,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2、对比、倒叙和讽寓都是本诗的特点,请同学们当堂诵读并背诵全诗,领会其妙处。

四、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4~5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选出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玉瀣:美酒名。

瀣xièB.黄庭:山名。

C.元知:开始知道,才知道。

D.等闲:平常,不在意。

2.选出对语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两句,说明作者在夕阳斜照、苍烟摇曳的自然环境中,努力排除尘事的纷扰,表达了对当时昏暗朝廷、恶浊社会的厌弃和否定。

B.“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几句,隐寓着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如此而又不得不如此的慨叹。

C.“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表达了作者年已垂暮,壮心不己的英雄豪气。

说明作者不把奸臣的阴险放在眼里,表现了鄙视邪恶的大将风范。

D.这首词从语气上看,是当时作者被罢官家居时所写。

全篇基调,是用任情适性、满洒豁达的笔触,婉转表达其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第周第 20 课时时间月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参考答案:
(三)、自学指导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绫死为背景写作的,哪几句诗写了关于马嵬之变的相关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对比,反衬出了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悲的境遇。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现实的情势是六军哗变,停止不前不。

当年盟誓长生殿的赏心乐事,而今化作一冢荒丘,可谓“乐往哀来,催人心肺”。

问1: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对比
3.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和怀念,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的这一情感?——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问1: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生生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问2: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唐玄宗的痴心妄想,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相思之悲。

4.对于李杨的这段爱情悲剧,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嘲笑唐玄宗身为天子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江山让自己的爱妃顶罪,最后孑然一身,还不如卢家虽是草民,却有美丽贤惠的莫愁女相伴一生。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

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全诗的写作意图,即警醒为人君者当记取唐玄宗沉迷酒色、荒淫误国,导致国家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

这与晚唐的政治腐败关系密切。

当堂训练答案:1/B 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