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九 学案 物理实验
2019高三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光学实验设计实验
2019高三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光学实验设计实验要点精析典型实验要点: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原理:如下图,入射光线AO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经OO′后由O′B方向射出。
作出法线NN′,那么折射率n=Sinθ1/Sinθ2本卷须知手拿玻璃砖时,不准触摸光洁的光学面,只能接触毛面或棱,严禁把玻璃砖当尺画玻璃砖的界面;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一些,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造成的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少测量角度的误差。
重要演示实验:1. 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两个相同的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
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
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
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S=at2∝a,只要测出两小车位移S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a之比。
实验结果是:当小车质量相同时,a∝F,当拉力F相等时,a∝。
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G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系统误差?怎样减小这个系统误差?2. 卡文迪许实验下图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示意图。
其中固定在T形架上的小平面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把T形架的微小转动放大到能够精确测量的程度。
设小平面镜到刻度尺的距离为L,T形架两端固定的两个小球中心相距为l,设放置两个大球m/ 后,刻度尺上的反射光点向左移动了Δx,那么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小球向大球移动了多少?3. 描绘单摆的振动图象对同一个单摆,如果两次拉出木板得到的图形分别如a、b所示,说明两次拉木板的速度之比为3∶2。
对摆长不同的单摆,如果两次拉木板的速度相同,说明摆的周期之比为3∶2,摆长之比为9∶4。
2013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学案16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5
图6
学案16
解析
(1)小灯泡额定电流不到 0.6 A,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
有效性,应选择量程为 0.6 A 的电流表 A2(代号 B),选择量程 为 15 V 的电压表 V2(代号 D).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应 该设计成分压电路, 滑动变阻器选择最大阻值为 50 Ω 的 R1(代 号 E).
解析 ①电压表的示数 U=2.30 V,所以灯泡 L 的电阻 U 2.30 RL= I =0.46 Ω=5 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6
②由题图知电压表 V 与 R2 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当电压表 V UV 3 的示数为 3 V 时,R2 两端的电压 U2= R2= ×3 000 V RV 9 000 =1 V,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 U′=UV+U2=(3+1) V=4 V.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6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甲
乙 图2
学案16
(2)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导体的电阻 Rx,现 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 Rx B.电流表 A1(量程 0~50 mA,内阻约为 50 Ω) C.电流表 A2(量程 0~5 mA,内阻约为 30 Ω) D.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约为 10 kΩ) E.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约为 50 kΩ) F.直流电源 E(电动势 6 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 R1(阻值范围为 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为 2.0 A) H.定值电阻 R2=50 Ω I.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则: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专题专题一:运动和力学1.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2. 动力学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3. 力和力的平衡4. 运动的曲线和力学的解释5. 动能和机械能的转化专题二:能量和功率1. 功和功率的定义2. 动能和势能的区别和转化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机械效率和能量损失专题三:压力和浮力1.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2. 浮力的原理和计算3.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4. 阿基米德定律和浮力的应用专题四: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方式和直线传播原理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成像的特点和公式专题五:静电和电路1. 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性质2.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3. 电容和电4.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专题六: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线的性质2. 磁场对电荷的影响3. 电磁感应的原理和生成电动势4. 电磁感应的应用和法拉第定律专题七:电磁波和光谱1. 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2. 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合成3. 光的色散和光谱4.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专题八:原子和原子核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 同位素和放射性衰变3. 核反应和核能的转化4. 核能的应用和辐射的防护专题九:振动和波动1. 机械振动的性质和特点2. 波动的传播方式和波的叠加原理3. 声波和光波的差别和特性4. 波的干涉和衍射专题十:热现象和热力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规律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4. 热量传导和热量辐射的应用以上是202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十个专题,每个专题涵盖了与物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专题依次复习,并进行相关练习和思考,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们成功!。
精品2021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专题教案 Word版
精品2021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专题教案 Word版精品2021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名师专题教案-word版第二轮高考物理复习名师话题的一系列变化(附参考答案)一、特别提示1、从受力和运动两个方面分析简谐运动的特点及简谐运动中能量转化。
2.简单简谐运动模型的灵活应用——单摆和弹簧振子。
3、加深理解波是传递振动形式和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4、注意理解波的图象及波的形成过程。
5.注意横波中间粒子的运动距离与波传播距离之间的差异。
6、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介质中,波的频率不变,波速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
7、据质点运动方向能正确判断出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
8.申请v??F.计算公式时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
9.在波浪干扰中,应注意了解增强和减弱的条件。
2、典型例子例1如图5-1,在质量为m的无底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量均为m(m??m)的a、b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面上,平衡后a、b间细线,此后a将做简谐振动,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面的压力为:()a、 mgb、(m?m)gc、(m?m)gd、(m?2m)g解剪断a、b间细绳后,a与弹簧可看成一个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模型,因此,在剪断瞬间a具有向上的大小为g的加速度,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具有向下的大小为g的加速度(简谐运动对称性),此时对a来说完全失重,从整体法考虑,箱对地面的作用力为mg,选a。
评价和分析应注意运动对称性在弹簧振子模型中的应用以及超重和失重知识,注意物理过程的分析,并使用理想化模型简化复杂的物理过程。
例2如图5-2,有一水平轨道ab,在b点处与半径r=160m的光滑弧形轨道bc相切,一质量为m=0.99kg的木块静止于b处,现有一颗质量为m?10kg的子弹以v0?500m/s的水平速度从左边射入出,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该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0.5,木块,未磨损挂质剪断对地G10m/S2,试着找出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停止?(cos5±0.996)解子弹射入木块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mv0/(m?m)?5m/s子弹和木块在光滑圆弧轨道BC上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t?2.R8.s、 t1?t/2?4.s、 G子弹在水平轨道上作匀速减速运动,加速度a?f/(m?m)?5m/s2,t1?1s,t?t1?t2?(1?4?) S的评估和分析指出,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会损失机械能。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精编:专题九 第3课时 原子物理和动量
热点题型例析
解析 (1)根据物理学史实,选项 A、C 正确;
专题九 第3课时
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 选项 B 错误;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选项 D 正确;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 小,选项 E 错误.
热点题型例析
专题九 第3课时
同时 2μgxA=v1 2 2μgxB=v2 2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Δs=xB-xA=19.5 m 联立解得 v1=5 m/s,v2=8 m/s 1 1 1 2 2 可知碰撞前能量为 mAv =81 J,碰撞后能量为 mAv1 + mBv2 2 2 2 2 =25 J+32 J=57 J,所以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了 24 J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t1=19 s(舍掉, 这表示 A 超过 B 后直到静止然后反向加速运动 经过 B 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t2= 1 s 于是碰撞时刻 A 的速度 v=v0-μgt2=9 m/s 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了,但是动量守恒,设碰撞后 A 的速度 为 v1,B 的速度为 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mAv1+mBv2
热点题型例析
专题九 第3课时
②设小球向左的最大水平位移大小为 x1′, 圆环向右的最大水 平位移为 x2′,且设向左为正方向,则有 当圆环运动到最右侧速度为零时, 小球应运动到最左边同初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位置等高,且速度为零 mx1′-Mx2′=0 x1′+x2′=2L 2mL 解得 x2′= M+m 2mL 所以挡板与环的初始位置相距 M+m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B 相距 s=9.5 m,A 以 v0=10 m/s 的初速度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理实验学案(全国通用)
专题6物理实验13力学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测瞬时速度:打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v=x1+x22T2.测加速度:常用公式Δx=aT2。
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平衡时弹簧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
弹力的大小可通过测外力得到(用钩码给弹簧施加拉力);多测几组弹簧伸长量和拉力的数据,用作图法可以消除弹簧自重的影响,图线弯曲说明拉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方法:等效法。
2.减小误差:a.测力计使用前校准零点;b.弹簧伸长方向和拉力方向一致,并与木板平行;c.两个分力和合力都适当大些;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e.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
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方案:a.使用天平测质量;b.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数据,用逐差法测加速度;c.图象。
用钩码、砝码或细砂等所受的重力作为外力;d.根据实验数据作a-F图象或a-1m3.图象弯曲,一般是因为重物的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五、探究动能定理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以功W(或恒力的作用距离、恒位移时最小力的倍数)为纵坐标,以与速度v相关的物理量为横坐标,作倾斜的直线。
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测量物体由静止下落的高度h,用纸带或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v,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mgh,动能增加量ΔE=1mv2,比较ΔE p和ΔE,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大小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2律。
2.图象法:测量纸带上打下的第1个点到各点的距离h,计算打各点时速度的平方v2。
以v2为纵轴,h为横轴,作出图象,若图象近似为一条过原点、斜率为2g(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直线,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误差分析:由于阻力(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力)做负功,动能的增加量会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平抛测速度:等高度平抛,下落时间相等,碰撞时的速度大小与水平位移成正比。
初中物理 沪科版中考二轮专题九年级重点实验梳理
九年级重点实验实验十八: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考点梳理】1.实验装置:2.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4.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使物体均匀受热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6.选用碎冰:使物体均匀受热7.烧杯口的“白气”,试管、烧杯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珠8.图像处理:a.该物质是晶体b.该晶体的熔点:t0c.AB段状态:固态BC段状态:固液共存状态CD段状态:液态9.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0.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实验十九: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考点梳理】1.测量工具:停表、温度计2.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a.用初温较高的水b.减小水的质量c.加盖子(避免热量散失)4.气泡的变化情况:甲沸腾前,乙沸腾后5.烧杯口出现“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6.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的温度较高,会继续向烧杯底部提供一段时间的热量7.水的沸点和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8.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原因:a.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b.杯口的盖子封闭比较严,烧杯内的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导致水的沸点高于100℃。
9.相关图像处理:a.水的沸点:98℃10.水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11.水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实验二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考点梳理】实验器材:天平、温度计、秒表1.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水和煤油)2.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4.搅拌器的作用:使物体均匀受热5.转换法的应用:a.通过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b.通过观察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物质的初温、质量相同,物质的种类不同。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全套教案力学实验
力学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复习,做到对力学中的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操作,正确处理实验数据.2.进一步学习用实验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3.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4.通过对力学中学生实验的比较,知道所涉及到实验的类型.5.在掌握课本上所给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它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不但要知道怎样做实验,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实验.2.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最基本要求,对学生来说也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3.处理数据时,要有误差分析的思想,要能够定性地分析在实验中影响实验误差的条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说明:在力学中一共有八个实验是高考中要求的实验,在做实验复习时,要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理解地记住实验步骤,处理好实验数据.在实验复习中,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按照考纲中的顺序,我们一起来复习力学中所涉及的实验.[实验一]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请一个同学把实验器材和主要实验步骤简述一下.回答:实验器材有木板、白纸、图钉、带细线的橡筋、弹簧秤等.安装好器材,如图1-8-1所示,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记下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设定力的长度单位,利用力的图示的方法分别作出分力与合力.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分力的合力.比较直接测得的合力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在误差范围内,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PGN0080.TXT/PGN>例:在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如果只给一个弹簧秤能否完成这个实验?回答:可以.可先做出两个分力的方向,把两根细线向着两个分力的方向去拉,一只手直接拉线,另一只手通过弹簧秤拉线记下拉力的大小,然后把弹簧秤放到另一根线上重复实验.只要总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是不变的.两次拉两根线的方向都相同,两个分力的方向是不变的,两个分力的大小也是保持不变的,可用弹簧秤分别测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实验操作:用所给器材完成此实验.[实验二]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三]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这两个实验都是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我们一起复习.提问:打点计时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给出一条打好点的纸带如图1-8-2所示.回答: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6V电源,打点的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PGN0081.TXT/PGN>提问:(1)怎样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在做匀变速运动?回答:把纸带上的点标上A、B、C、D、E,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如果满足△s=s2-s1=s3-s2=s4-s3,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怎样计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个位置时的速度?利用这条纸带可计算出物体过某一点的速度,如计算B点时的速度公式为VB=(s1+s2)/2t.(3)怎样计算它的加速度?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有两种方法,可以利用公式△s=at2计算,也可以用a=(VC-VB)/t计算.例:利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重锤下落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1-8-3所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解:可先算出B点和C点的速度VB=(0.2736-0.1900)/(2×0.02)=2.09(m/s)VC=(0.3211-0.2299)/(2×0.02)=2.28(m/s)g=(2.28-2.09)/0.02=9.50(m/s2)[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提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要证明哪两个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8-4所示.问答:通过实验要验证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样两个关系.提问:安装好实验装置后还需要做什么调整?回答:安装实验装置后首先要平衡摩擦力.把小车上装好纸带,把木板后垫高一些,在木板上轻轻向下推一下小车,小车应该做匀速运动.提问: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回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砝码的质量,打出5条纸带,记下每条纸带对应的砝码质量值;保持所挂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5条纸带,记下每条纸带对应的小车的质量值.提问:怎样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值.做出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所受外力的关系图线;做出在小车受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小车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与自身质量的关系.例: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个同学打出了5条纸带后,测出了纸带中相邻的每五段间的距离和每条纸带对应的小车的受力情况(见表),处理数据后在图1-8-5所示的坐标中画出a-F图线.解:先根据所给的数据利用公式△s-at2算出小车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值,分别为0.25m/s2、0.50m/s2、0.75m/s2、1.00m/s2、1.25m/ s2.如图1-8-6所示,在坐标系中标点后,画出图线为一条直线.说明:在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要知道摩擦力平衡不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会对a-F图线中不过原点问题的解释.在实验中要求所挂砝码的质量要远小于车的质量,如果这一条件不满足将会出现的图线的变化.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量较大,要能够正确合理地处理数据.[实验五]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提问:两个物体在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满足什么关系?回答:当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发生碰撞,系统在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提问:怎样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回答:实验装置如图1-8-7所示,实验中小球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出,小球在碰前和碰后的速度利用从同一高度做平抢运动的小球的飞行时间相等,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的特点,用小球在碰前和碰后的水平飞行距离表示它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利用小球的质量和飞行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关系.入射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两球的半径相等.实验时先不放被碰球B,入射球A从一个确定的高度释放落在地面上的P点,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OP.再把被碰球B放在支架上,A球从同一高度释放,两球相碰后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点和N点.两球飞行的水平距离分别为OM和O′N,如果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应该有关系m1OP=m1OM+m2O′N.提问:实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实验中要注意仪器的正确安装与调整,斜槽的末端一定要水平,小球的出射点应是O点的正上方,两小球相碰时应在同一个高度上.实验时,每个点应让小球落10次,取落点的中心进行测量.例:在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改变入射小球的释放高度,多次释放,测出每次的水平位移,求出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B.入射小球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上释放C.两球相碰时,两球的球心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上D.重复从同一高度释放入射小球,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将其各次落点圈在其中,取其圆心作为小球落点的平均值分析:入射小球每一次释放都应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在多次实验中才能使小球的初速度保持不变.两球相碰时应在同一高度上,保证两球的飞行时间相等.另外,利用画圆的方法取落点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C、D.</PGN0084.TXT/PGN>实验操作:用所给器材完成实验.[实验六]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提问:说出画出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方法.回答: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上释放,从槽末端的水平槽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平抛出去.在竖直面的纸上找出小球飞行轨迹中的几个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各点,就得到了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一条抛物线.提问:怎样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回答:如图1-8-8所示,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的正方向.在曲线上读取数个点的坐标值,利例: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哪一组A.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B.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天平和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C.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千分尺和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D.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分析:在此实验中小球的直径较小,不需要用千分尺测量.实验中也不用测量时间,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D.[实验七]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问:怎样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回答: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下落时的机械能守恒.如图1-8-9所示,把重锤与纸带相连,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下重锤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通过纸带测出重锤的下落高度从而算出重锤重力势能的变化,再算出重锤相应的动能,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问:利用此装置还能做什么实验?回答:利用这个实验还可以计算重锤在下落时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在已知重锤质量的条件下,通过计算重锤的下落高度和重锤的即时速度,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例:将下列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A.选取第1、2点的距离接近2mm的一条纸带,在这条纸带上选定计数点.B.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上,用附夹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C.换新纸带重复实验.D.量出从首点到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并算出各计数点的即时速度.E.比较△EK和△EP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近似相等.F.在重锤上夹持一纸带,并将它从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下面穿过限位孔,手持纸带保持竖直方向,接通电源后,松手让重锤牵引纸带下落,得到打点的纸带.G.计算各计数点的动能增加量△EK和势能减小量△EP.答:此题正确的排序为B、F、C、A、D、G、E.</PGN0086.TXT/PGN>[实验八]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提问:怎样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之后,可以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实验中利用米尺测出单摆的摆长,它是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让单摆以较小的角度摆动,当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记录单摆振动30至5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可以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代入公式g=4π2ln2/t2,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值.改变摆长测出3个g值,取平均值.例:在做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可以选用,其中正确的一组为 [ ]A.小木球、细棉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B.小木球、尼龙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C.小钢球、尼龙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D.小钢球、尼龙线、米尺、秒表、铁架台等分析:做单摆的实验时,摆球应该用密度较大的球,线应该用不易伸长的线.摆长的测量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用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用米尺测出线长,也可以直接用米尺测出摆长.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D.。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第17章《电阻》。
主要内容包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阻的测量实验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含义。
2.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操作,电阻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让学生思考:充电宝的电量是如何表示的?电量与电压、电流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电流电压图像。
3. 电阻的测量实验:(1)教师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挡位,进行欧姆调零,测量电阻。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4.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未知电阻的值?(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欧姆定律:1. 公式:I = V/R2. 应用:计算未知电阻值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图像。
电阻1:10Ω电阻2:20Ω电阻3:30Ω答案:1. 电流电压图像应为直线,斜率为正值,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 电阻1的测量值为10Ω,电阻2的测量值为20Ω,电阻3的测量值为30Ω。
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教案:专题九实验技能与创新(2)含解析
专题九实验技能与创新第2讲:电学实验与创新一、学习目标1、学会电表改装与读数、多用电表原理与使用方法2、掌握电阻的测量3、掌握描绘小电珠(或者其他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4、学会测定金属(液体)的电阻率5、掌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6、会处理电学创新实验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过程高考题型一电表改装与读数、多用电表原理与使用【例1】一块表头被烧坏的双量程电压表,其内部电路如图1甲所示,但测得R1=2。
8kΩ、R2=14.8kΩ是完好的,现用满偏电流和表盘刻度相同的一块新表头替代,已知新表头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150Ω,且有三个精密定值电阻r1=50Ω,r2=100Ω,r3=150Ω.若在保留R1、R2的情况下,对电压表进行修复,请完成下列问题:图1(1)原表头的内阻r g=________Ω;(2)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修复后双量程电压表的电路(标出所选用的相应器材符号).(3)修复后校准完,连接0~15V量程测量时,某次表盘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其电压示数应为________V。
答案(1)200(2)如图所示(3)9。
3归纳小结1。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对比仪器极性量程选择读数电流表有正、负极的电表,电流由电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使指针指在比满偏刻度13多的位置若最小分度为1、0.1、0.01等,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如果最小分度不是1、0。
1、0。
01等,只需要读到最小分度位即可电压表欧姆表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的中间位置左右取两位有效数字并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2。
欧姆表的原理(1)欧姆表内有电源,红表笔与内部电源负极相连,黑表笔与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故其电流方向为“红表笔流进,黑表笔流出”。
(2)测电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0(即欧姆调零),使灵敏电流计满偏,I g=错误!,此时中值电阻R中=R g+R0+r,当两表笔接入电阻R x时I=错误!,电阻Rx与电路中的电流相对应,但不是线性关系,故欧姆表刻度不均匀。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学案16PPT课件
L 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 L,规格“4.0 V 0.7 A”;
本
电流表 A1,量程 3 A,内阻约为 0.1 Ω;
学 案
电流表 A2,量程 0.6 A,内阻 r2=0.2 Ω;
栏 目
电压表 V,量程 3 V,内阻 rV=9 kΩ;
开 关
标准电阻 R1,阻值 1 Ω;
标准电阻 R2,阻值 3 kΩ;
H.定值电阻 R2=50 Ω I.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则:
学案16
①为了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电表的指针的偏转幅度达到半 偏以上,并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则电流表应选择 ______,电压表应选择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将你设计的实验电路画在虚线框内.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滑动变阻器 R,阻值范围 0~10 Ω;
学生电源 E,电动势 6 V,内阻不计;
开关 S 及导线若干.
学案16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 1 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 L 的电流为 0.46 A 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 L 的电 阻为________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甲
乙
关
丙
丁
图1
学案16
本 学
C.电流表 A2(量程 0~5 mA,内阻约为 30 Ω)
案 栏
D.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约为 10 kΩ)
目 开
E.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约为 50 kΩ)
关
F.直流电源 E(电动势 6 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 R1(阻值范围为 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为 2.0 A)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导学案
专题 8 力学实验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 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A 、B 、C 、D 、E 、F 、G 等 7 个计数点,每相邻 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 f =50 Hz 的交流 电源。
4(1) 每 两 个 相 邻 的 计 数 点 的 时 间 间 隔 为 s , 打 点 计 时 器 使 用 的 是(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打下 E 点时纸带的速度 v E =(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 d 6=65.00 cm ,d 3=19.00 cm ,物体的加速度 a = m/s 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 f >50 Hz ,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 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用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前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 球心通过光电门。
实验中通过断开电磁铁开关使小球从 A 点下落,经过光电门 B , 记录挡光时间Δt ,测出小球在 AB 间下落的距离 h 。
竖直平移光电门 B ,重复上 述步骤,测得多组 h 及相应的Δt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
(1)实验中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
(2)小球通过光电门速度的表达式为 v =。
(3)根据测量数据描绘21t-h 图象,能否仅依据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就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理由是。
3.(1)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 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钩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
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取下 (选填“小车上的钩码”“小托盘和砝码”或“纸带”),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直至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点。
丙②图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打点未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30 cm,x4=7.85 cm,x5=9.41 cm,x6=10.96 c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
2013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学案1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5
突破练习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 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 2 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 测量值为__________ 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mm.
本 学 案 栏有估读数字.其主尺读数为 12 mm,游标尺 读数为 8×0.05 mm=0.40 mm.测量值是二者之和,为 12 mm+ 0.40 mm=12.40 mm=1.240 cm.螺旋测微器有估读数字, 其固定 刻度为 1.5 mm,旋转刻度为 0.180 mm.测量值为 1.680 mm.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1
学案15
解析 题图(a)的读数为 1.0×0.01 mm=0.010 mm.题图(b)的
读数为 6.5 mm+37.0×0.01 mm=6.870 mm,故金属板的厚 度 d=6.870 mm-0.010 mm=6.860 mm.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0.010 6.870 6.860
学案15
(2)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可得小车到达 A 位置时系统的动能 Ek=________ J,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 A 位置的过程中, 钩码减少的重力势能 Ep=________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 (3)实验操作及测量均正确,经反复实验,数据几无变化.说 明在此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 恒”),得此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240 1.680(1.679~1.681 均正确)
学案15
考题 2 对验证类实验的考查 力学中的验证性实验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 这类实验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科学家已归 纳、总结和已证明了的结论,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加深对规 律适用条件和结论的理解. 解决验证性实验相关问题的关键是 根据题目给定的实验条件、 实验过程、 实验情景领会命题意图, 找出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 明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怎 样的定量关系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初三物理二轮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二轮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设计理念]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是由于茶杯受到重力作用,并提问:液体也受到重力,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2、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二:夏天天气炎热,不少同学喜欢游泳,当你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时,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提出探究课题,板书课题。
九年级第二册物理实验教案
九年级第二册物理实验教案
九年级第二卷物理实验教案范文
经过一年半的物理知识学习,现在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物理知识,而这学期又面临xx考试,而中考物理实验的操作是这学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和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我对这学期的物理实验做了如下计划:首先,注意学生操作的细节
这学期的主要实验是为中考做实验准备,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辅导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考试。
二是注重学生操作的规范化
许多学生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规定做实验。
这学期,我一定要抓住这部分学生,给他们悉心指导。
我一定要按照中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
三.xx以中考要求为教学要求。
这学期我主要教初中生中考五个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物体,测量浮力等于什么,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一个支路的电流。
第四,严格把握学生的缺点。
这学期的重要任务已经很明确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好中考的实验操作,这也是X大学的一项任务,所以我一定要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很好地掌握这五个实验的标准操作和具体步骤。
总之,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会努力教好实验,不辜负xx的要求和大家的期待!
1。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导学案
(专题9 电学实验)1.小张和小明测绘标有“3.8 V 0.4 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源E(4 V,内阻约0.4 Ω)B.电压表V(2 V,内阻为2 kΩ)C.电流表A(0.6 A,内阻约0.3 Ω)D.滑动变阻器R(0~10 Ω)E.三个定值电阻(R1 =1 kΩ,R2=2 kΩ,R3=5 kΩ)F.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明研究后发现,电压表的量程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了完成测量,他将电压表进行了改装。
在给定的定值电阻中选用(选填“R1”“R2”或“R3”) 与电压表(选填“串联”或“并联”),完成改装。
(2)小张选好器材后,按照该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压表已经过改装)。
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路中存在两处不恰当的地方,分别是:①;②。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但均不能变为零。
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导线( 选填图中表示导线的序号) 出现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2.两个阻值相差越大的电阻并联,其并联电路的总阻值就越接近于阻值小的电阻,某同学基于这一事实设计一电路(图甲所示)测量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 Ω)直流电源E(电动势6 V)开关1 个导线若干(1)按电路原理图甲,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实验步骤如下,并回答相应问题:①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甲中最端(填“左”或“右”)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值为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1 500 Ω;⑤计算电压表内阻为Ω。
(3) 将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 ′,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 相比,R V′R V(填“>”“=”“<”),理由是。
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九 学案 物理实验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①5
②4
③见解析图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规律总结 1.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比较 仪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九 学案16
极性
量程选择
读数
3 V 和 3 A 量程估读到 1 电流表 最小分度的 ; 15 V 量 使指针指在比 10 有正、 负极 1 1 的电表, 电 满 偏 刻 度 的 3 程估读到最小分度的5; 流 由 电 表 多的位置 0.6 A 量程估读到最小 电压表 1 的正极流 分度的 2 入, 负极流 使指针尽量指 出 取两位有效数字并乘以 欧姆表 在表盘的中间 相应挡位的倍率 位置左右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九 学案16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电路
电压调节 的范围 电能损耗 电路连接
R E→ E R+R0 节能 简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E 耗能 复杂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6
(2)控制电路的选择: 以下情况考虑分压式接法:①要求待测电路的 U、I 从 0 变化;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6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4 I/A 0.10 0.15 0.17 0.23 0.30 0.40 1.00 0.80 0.60 0.30 U/V 1.20 1.08
图5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6
答案 (1)电流 大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1 Ω 欧姆调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供的电流表量程为 0.6 A、 内阻约 1 Ω , 电压表量程为 10 V、 内阻约 20 kΩ. (1)下列实验电路图,最合理的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突破练习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 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 2 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测量值为__________ 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mm.
图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解析 游标卡尺没有估读数字.其主尺读数为 12 mm,游标尺 读数为 8×0.05 mm=0.40 mm.测量值是二者之和,为 12 mm
专题九 学案15
2.螺旋测微器读数时需注意:(1)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 度线是否已经露出,有时候肉眼看不出来,此时可观察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动刻度上的示数,如果旋钮上的零刻度线非常靠近主刻度 线基线下方,则认为固定部分过半刻度线,要增加固定刻 度示数 0.5 mm;(2)读数时注意精确度为 0.01 mm;(3)可动 刻度要估读,估读到 0.001 mm,以毫米为单位时,螺旋测 微器的读数均要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即使最后一位估 读数值为零,也不能省略.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命题情况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安徽 12 13
广东 12 13
北京 12 21 (2) 13
天津 12 13
考查点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与测量性实 验 创新设计性实验
34 34 (2) (1)
9 (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考点预测】 高考中常涉及的力学实验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 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能守恒定律等,这类实验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科学家已 归纳、总结和已证明了的结论,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加深 对规律适用条件和结论的理解.解决验证性实验相关问题的 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定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情景领会 命题意图,找出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明确在误差允许的 范围内通过怎样的定量关系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专题九 学案15
解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测量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上的内测量爪 A.游标卡尺
的读数=主尺上的读数+游标尺上的读数.本题主尺上读数为 11 mm,游标尺上读数为 6×0.05 mm=0.30 mm,故读数为 11.30 mm.
答案 A 11.30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考查实验器材的使 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迁移运用,多以探究和设计 实验的形式出现.预计 2014 年高考中,将在考查常规实验的 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实验方法的迁移运 用和创新实验设计.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F F′
(3)不变
(2)C
(4)AD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九 学案15
例 3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 6 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图乙是他们选择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 点是打点计 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计数点 A、B、C、D、E、F 是纸带
专题九 学案1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3)经测量,合力 F 合=3.3 N.
答案 (1)见解析图 53(± 2 都可)
(2)2.10(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0.02 范围内都可) 见解析图
(3)3.3(说明:± 0.2 范围内都可)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突破练习
专题九 学案15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 5 甲所示,其中 A 为固 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 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 2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012· 浙江· 2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
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 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 先测量其劲度系数,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 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 x(10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5 (1)图乙中的____是力 F1 和 F2 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是力 F1 和 F2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___.(选填“变”或“不变”) B.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0.40 mm=12.40 mm=1.240 cm.螺旋测微器有估读数字,其 固定刻度为 1.5 mm, 旋转刻度为 0.180 mm.测量值为 1.680 mm.
答案 1.240 1.680(1.679~1.681 均正确)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考题 2 对验证性实验的考查 力学中的验证性实验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机械
-2
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在图 3 中作图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____N/m;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3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 4 所示,其读数为 ________N ;同时利用 (1) 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2.50 N, 请在 图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________N.
图7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解析
专题九 学案15
(1)测量某点到 O 点距离 h 的记录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C:
12.4,因为该数据没有估读.
(2)根据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E= v DF hF-hD = 2T 根据 Δx=aT2 得: Δx EF-DE hF-hE-hE-hD hF+hD-2hE a= T2 = T2 = = T2 T2
考题 1 对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 基本仪器主要是测量性仪器,高考中要求理解仪器的结构 原理、规格、参数,灵活地使用仪器,进行正确的读数.力 学中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长度测量类问题 (1)刻度尺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其最小分度一般为 1 mm(此 时叫做毫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可以精确读到 mm 位,估 1 读到 mm 位(能读取十分之几毫米).估读的“0”不能舍 10 弃.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以长度显示读数的仪 器,其读数方法与刻度尺相似.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上相邻的点. 他们测出了各点与 O 点的距离 h 后做出了必要 的计算,测量和计算的记录见下表(计数点的速度用 v 表示)
甲 图6
乙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计数点 h(cm) v(m/s)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
B
C
D 1.75 3.06
E 1.95 4.05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3) 该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图 7 所示坐标 系,标出了各组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在坐标系 中画出 v2- h 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计数点 ____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的测量误差较大 (填写计数点名称), 据图线得到重 力加速度 g 测= 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实验小组达到了实验目的 B.该地的重力加速度比 g 测偏大 C.他们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释放纸带然后再闭合打点计时器 开关 D.实验过程中阻力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2)游标卡尺的读数 游标尺(mm)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刻度 格数 10 20 50
刻 度 每小格 度 9 19 49 米差 0.1 0.05 0.02
精度
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 n 条 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刻度线 对齐时)(mm)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5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2n
图4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解析
(1)由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象中进行描点,然后连线,
得到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3.2 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53 N/m 6×10-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2)弹簧秤的读数为 2.10 N,选标度 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专题九 学案15
( )
(3)在实验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细绳换成橡皮筋,那么实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4)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 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零点 B.两个分力 F1、F2 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标记拉力方向时,要用铅笔紧靠细绳沿绳移动铅笔画出 D.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②秒表的读数方法是: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③特别注意:分针所指位置是否已越过半分钟刻度线,且秒针 读数无需估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源电压 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流 50 Hz 电火花计时器 (3)频闪照相机 其作用和处理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类似,它是用等时间间隔获取 图象信息的,即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使用时要 明确频闪的时间间隔. 4 V~6 V 交流 50 Hz 220 V 打点间隔 0.02 s 0.02 s